徐玲-乳腺癌与基因检测
21基因Oncotype Dx对乳腺癌预后研究的进展

《中国癌症杂志》2009年第19卷第12期 CHINA ONCOLOGY 2009 Vol.19 No.1295321基因Oncotype Dx对乳腺癌预后研究的进展 [摘要] 目前最为有效的乳腺癌治疗模式是多学科综合标准化治疗。
然而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预后预测手段来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化疗获益甚少的低风险患者也不得不接受化疗。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已有数个基因系列的检测结果被证实可以用于乳腺癌预后的预测,进而判断测患者从化疗中的获益,避免过度治疗。
21基因Oncotype Dx检测正是其中之一,其有效性及准确性已在各种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本文就21基因Oncotype Dx对乳腺癌预后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乳腺癌; 21基因Oncotype Dx; 预后; 预测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09)12-0953-06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21-gene Oncotype Dx in breast cancer prognosis LIAO Ning,ZHANG Xu-chao (Department of Breast Cancer, Cancer Center,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80,China)Correspondence to:LIAO Ning E-mail:drliao_ning@ [Abstract ] Currently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breast cancer is standardized multi-discipl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However, there are no effective models that can accurately predict prognosis, so that no guidance of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has yet been set up, resulting in a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low risk who received chemotherapy with little benefi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nomics, several gene set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helpful in predicting of breast cancer prognosis and grading the patients’ benefit from chemotherapy, thus avoid overtreatment. 21-gene Oncotype Dx was reported as one of them and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effective and accurate in various clinical stud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researches on 21-gene Oncotype Dx in breast cancer. [Key words ] breast cancer; 21-gene Oncotype Dx; prognosis; prediction通讯作者:廖宁 E-mail:drliao_ning@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以手术为中心,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为辅助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到长足的发展,使乳腺癌的复发和死亡率显著降低,但仍然缺乏有效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SISH在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SISH在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周冬梅;陈刚;师怡;何银珠;郑雄伟【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6(024)014【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银染原位杂交(SISH)方法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HER -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IHC)、荧光原位杂交(FISH)、银染原位杂交(SISH)方法对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HER -2基因进行检测。
结果:HER -2的 IHC 检测(-)、(1+)、(2+)、(3+)者与 FISH检测扩增的符合率分为100%、12.5%、46.5%、89.5%;SISH 和 FISH 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
结论:SISH是一种快速、准确且重复性高的 HER -2基因检测方法,可作为 FISH 的替代技术。
%Objective:To evaluate HER - 2 gene expression of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tissues determined by silver enhanced in situ hybridization(SISH)technique.Methods:Immunohistochemistry(IHC)an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and SISH was used for HER - 2 gene detection of 105 cases. Results:The coincidence rates of IHC( - ),(1 + ),(2 + ),(3 + )with FISH detection about HER - 2 gene were 100% ,12. 5% ,46. 9% , 89.5% ,respectively.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SISH with FISH about HER - 2 gene amplification were 100% . Conclu-sion:SISH is a rapid,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 detection methods for HER - 2 gene. It is a potenial alternative meth-od of FISH.【总页数】4页(P2247-2250)【作者】周冬梅;陈刚;师怡;何银珠;郑雄伟【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建省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1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建省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建省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建省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建省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CISH技术在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J], 张伟;赵军;陈晓东;彭大云;陈敬文;周永梅2.FISH技术在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J], 鞠薇薇3.HER-2基因检测在乳腺癌检测中的意义分析 [J], 黄创新;胡鹏4.血清HER-2、CA153及HE4联合检测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J], 徐晨;沈利民;周小蕙5.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和HER-2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 [J], 要建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个基因检测评分在乳腺癌复发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21个基因检测评分在乳腺癌复发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安丽颖; 王鹏; 冯瑞刚; 李小静; 卜烨; 张晨洁; 李凯敏【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9(021)006【总页数】5页(P626-630)【关键词】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 乳腺癌; 应用效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作者】安丽颖; 王鹏; 冯瑞刚; 李小静; 卜烨; 张晨洁; 李凯敏【作者单位】072750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1; R737.9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且99.0%发生在女性人群中,男性人群仅占1%,严重影响我国女性健康[1]。
目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癌以化疗、放疗、新辅助治疗及靶向综合治疗为主,虽然能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是,乳腺癌异质性相对较强[2]。
根据基因表达谱不同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A型、luminalB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基底细胞型及normal-like型,不同类型乳腺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导致临床鉴别诊断难度较大[3]。
因此,加强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21基因检测属于一种微创检测方法,多用于ER阳性、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复发风险评估中,包括:16个肿瘤相关基因与5个参考基因,从而计算出复发分数(RS)[4]。
国内学者研究表明[5]:RS<18分为低复发风险;RS在18~31分为中复发;RS≥31分为高复发风险。
研究表明[6]:将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用于乳腺癌患者中效果理想,能帮助患者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但是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
因此,本课题以2014年6月~2017年8月科室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为对象,探讨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7年8月科室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根据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
什么是乳腺癌易感基因

1PART 什么是乳腺癌易感基因这是两种直接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分别命名为乳腺癌基因1号和乳腺癌基因2号,英文简称BRCA l和BRCA2。
它们都是抑癌基因,正常情况下能够抑制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生。
2PART 为什么要做乳腺癌易感基因检测人体的BRCA 基因发生突变,其抑制肿瘤的功能就丧失了。
这部分高危人群一生之中患乳腺癌的风险远高于常人。
据调查统计 显示女性BRCA1突变携带者一生中发生乳腺癌的风险达50-85%,并且突变携带者平均乳腺癌诊断年龄比一般人群要提早20多年。
有BRCA2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的风险达50%-85%。
在女性乳腺癌患者中,有33%-86%的患者被检测出有BRCA2基因突变。
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
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通过检测,我们能够做到:·明确自身患癌风险·对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体检和干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预防·阻止病情发展于萌芽阶段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环湖东路107号安徽省肿瘤医院未携带BRCA1/2突变的女性人群,其风险约为10%普瑞迈德医学检验所,提供专业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检测服务,实现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精准检测。
3PART 血液检测服务4PART哪些人有必要做乳腺癌易感基因检测5PART 检测的流程6PART 如何看待检测结果·全面 覆盖绝大部分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的BRCA1/2异常位点·准确 PCR检测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可靠 经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证实·权威 BRCA1/2检测获NCCN、FDA、ASCO等美国权威机构批准和推荐检测优势血缘亲属中已有易感基因突变者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月经初潮过早(12岁以前)闭经过迟(52岁以后)40岁以上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在35岁以后曾患有乳腺增生、卵巢囊肿或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女性有过多的X线胸透或胸片检查史者肥胖患者、糖尿病者、长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者有烟酒不良嗜好、生活不规律、心理压力巨大、有巨大精神创伤者在体检中心/门诊开单检测血液BRCA1/2基因检测3400元/次采血5ml 检测报告将会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登记1检测 出报告33专家解读4样本采集2·检测结果应该由专业医生结合受检者个人健康状况和其家族史综合分析,并为受检者进行解读。
人类乳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

人类乳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生率一直在增长。
近年来,人类乳腺癌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包括疾病的基因、信号通路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都有所突破。
本文就人类乳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
1. 基因与人类乳腺癌研究表明,乳腺癌是一种具有很高的遗传性的肿瘤。
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基因的改变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据悉,BRCA1和BRCA2基因是人类乳腺癌中最重要的基因之一。
这两个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可达到80%以上。
因此,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另外,在人类乳腺癌中,还有其他一些潜在的关键基因,如PIK3CA、TP53和ERBB2等。
这些基因的突变也与乳腺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2. 信号通路与人类乳腺癌除了基因突变外,人类乳腺癌的发生还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
P1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人类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个信号通路能够调节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和转移等过程。
与此同时,ER(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也是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它被认为是针对ER阳性的乳腺癌的治疗靶点。
还有其他很多信号通路,如Wn t/β-catenin、Notch等,都参与了人类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
这些信号通路的研究与治疗策略制定密切相关。
3. 治疗手段与人类乳腺癌近年来,治疗人类乳腺癌的手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靶向治疗等都是目前的主要手段。
其中,靶向治疗的进展最为显著。
靶向治疗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标记分子或关键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如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可采用靶向HER2的药物治疗,这种治疗手段已经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之一。
此外,免疫治疗也是目前人类乳腺癌治疗的前沿领域之一。
在某些患者中,通过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可以产生远期致死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总之,人类乳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涉及了基因、信号通路以及治疗手段等多个方面。
乳腺癌化放疗精准治疗指南

乳腺癌化放疗精准治疗指南乳腺癌化放疗精准治疗指南中日友好医院精准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精准医学中心2021年3月8日本指南,结合《NCCN 2021乳腺癌治疗指南》、PharmGKB及其他资料制定。
综合考虑了如何精准地增加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化疗和辅助放疗的疗效,及如何尽量避免和干预治疗中的毒副作用。
乳腺癌精准治疗基因检测内容,分为:辅助内分泌治疗基因检测组套、辅助化疗基因检测、辅助放疗基因组套。
在实际应用中,尚可从这些组套中,选测拟用药物对应的基因,以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一、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基因检测组套:6、8、10、33、243、244、245 药物基因 06CYP2D6(2850C>T) 基因中文名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编码 6 8 10 乳腺癌,AA基因型的患者,代谢药物活性只有GG型的15%,药物易蓄积,代33 谢活性成分4-OH-他莫西芬的活性下降,患者总体生存率较GG型高。
GA基因型也比GG型高。
GG 基因型者总体生存率最低。
244 245 243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使用来曲唑和阿那曲唑时,出现疼痛(including joint pain, muscle pain, bone pain, arthritis, diminished joint function, or other musculoskeletal problems),244位点的CC和245位点的AA为风险基因型。
当244/245为(TT/AA, CT/AA, CC/GG, CC/AG and CC/AA)时,OR为3.151 ER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243的T碱基者、242的T碱基者,,使用芳香化乳腺癌,PM者,抗雌激素效果最差,预后差;IM者,抗雌激素效果较差,预后也较差。
EM者,抗雌激素效果好,预后好。
临床意义他莫昔芬 08CYP2D6(100C>T) 10CYP2D6(1758G>A) 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33SULT1A1(638G>A) 磺基转移酶1A1的638位点,代谢酶244ESR1(454-397T > 阿那曲唑、来曲唑 C) 245ESR1(453-351A > G) 阿那曲唑243MAP4K4 (T>C) 雌激素受体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依西美坦激酶4 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
癌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

癌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
魏海明;张笑人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卷),期】1995(022)001
【摘要】随着癌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陆续建立了各种检测癌基因及癌基因产物的方法,包括Southern印迹、PCR、原位杂交、ELISA和免疫组化技术等,并已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应用,其中c-abl,c-erbB-2,myc,ras,p53等数种基因及其产物,已显示出明确的肿瘤诊断价值。
【总页数】4页(P3-6)
【作者】魏海明;张笑人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3
【相关文献】
1.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与癌基因表达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杨德仁;周振英;彭素蓉
2.乳腺癌抑癌基因蛋白P16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高鹤立;孙哲;纪卫华;李墨林
3.FISH在乳腺癌组织HER2/neu原癌基因检测上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J], 王晓兰;姚凡;刘楠;吴云飞;郑新宇;李继光;邱雪杉;金锋
4.乳腺癌C-erbB-2癌基因产物与雌、孕激素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徐正顺;张
小莉;张朝晖;刘岳文;张利红;周琪;徐川;吉巧红
5.胃癌患者血清中抑癌基因超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J], 肖凤祥;杨南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细胞中转移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乳腺癌细胞中转移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分析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转移能力是造成该疾病高度危险和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筛选和分析乳腺癌细胞中与转移相关的基因,可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乳腺癌转移机制,并为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靶点。
一、筛选转移相关基因乳腺癌细胞中的转移相关基因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筛选。
其中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基因芯片技术和基因组学分析。
1. 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可在同一芯片上同时检测数万个基因。
通过对不同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系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发现与转移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参与多种途径和生物过程,如增殖、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等。
2. 基因组学分析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科学家合作完成了大规模癌症基因组学项目,包括乳腺癌。
通过对乳腺癌样本的基因组学分析,可以鉴定出与转移相关的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等。
这些变异可能导致关键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或抑制,并进一步促进或阻滞乳腺癌细胞的转移能力。
二、分析转移相关基因的功能筛选出的转移相关基因需要进行功能研究,以揭示其在乳腺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1. 基于体内和体外实验采用体内模型和体外细胞实验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改变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或功能,观察其对肿瘤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可以初步了解该基因在乳腺癌细胞转移中所起到的作用。
2. 功能通路网络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筛选得到的转移相关基因进行功能通路网络分析,可以了解这些基因参与的关键信号通路以及它们在调控乳腺癌细胞转移中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这种分析还有助于发现潜在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
三、转移相关基因的临床意义乳腺癌细胞中转移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分析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 预后评估和预测某些特定的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和预测的标志物。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在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以判断疾病进展的风险或预测某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响应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shkenazi犹太人后裔的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小于 等于50岁
• 乳腺癌女性患者,伴两个或者多个近亲有乳腺癌 (尤其其中一例年龄小于等于50岁)
• 未受累女性,一个近亲适应前面高风险的标准
中国指南提出乳腺癌高危人群标准
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 1998; 49: 425-36.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2001; 10: 705-13.
Oncology reports 2013; 30: 1019-29.
权威指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
2017 NCCN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疾病易感基因识别 药物研发 生物芯片 疾病及药物筛选模型 ……
乳腺癌易感基因
1990 年代
发现了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位于17号染色体,随后几年便确定 了BRCA1的基因序列
1995年
用连锁分析,Michael Stratton发现了BRCA2基因,他发现一名男性 乳腺癌患者的乳腺-卵巢癌家族,没有17q21(BRCA1位点)的突变, 而发现了位于13q12的BRCA2基因
如何检测BRCA突变 科学预防乳腺癌
家族性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
• 古希腊曾发现家族聚集性乳腺癌,但首先完整的报道是在1866年,由 法国神经病理学家Paul Broca报道了他妻子家族四代的10例患乳腺癌, 这就不能用偶然解释了。
• 大量的研究者确定和收集了乳腺癌家族的病例,小于乳腺癌总体的25%。 分析这些病例,发现家族性乳腺癌不同与非家族性乳腺癌的几方面, 包括:1.患病年龄早;2.双侧发病率高;3.其家族发生其他恶性病变 有相关性;4、纵向传递。
数
传性乳腺癌
乳
腺
乳腺癌
癌
环境,散发病例聚集巧合
并
不
遗 传 !
家族性 乳腺癌
遗传性
伴其他类型肿瘤,
乳腺癌
如:卵巢癌
乳腺癌具有可遗传性 什么人需要基因检测,什么是BRCA1/2筛查?
如何检测BRCA突变 科学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基因检测前建议先做“遗传咨 询”!
人类基因组计划
2003年人类基因组完成图 破解了人类基因密码 界定:正常与异常
乳腺癌与基因检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徐玲 2016.11
153.46 101.78
乳腺癌
乳腺癌
CA CANCER J CLIN 2015;65:5–29
乳腺癌
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的筛查手段
触诊
B超
钼靶
乳腺癌的筛查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
几点问题
肯定:乳腺癌具有可遗传性 什么人需要基因检测,什么是BRCA1/2筛查?
一、二、三级近亲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叔伯祖父,母
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父亲
母亲
舅
姐妹
先证者
兄弟
堂姐妹
外甥 外甥女
儿子
女儿
孙女
孙子
肯定:乳腺癌具有可遗传性 什么人需要基因检测,什么是BRCA1/2筛查?
如何检测BRCA突变 如何科学预防乳腺癌
BRCA1/2 突变基因没有“热点”!
BRCA1:定位于17号染色体,具有24个外显子,全长100kb BRCA2:定位于13号染色体,包含27外显子,全长84kb
Basal-like subtype 1. 10-25% of all tumors 2. ~85% of TN tumors 3. >50% p53 mutated 4. highly proliferative 5. BRCA1-associated
5个TNBC亚型
• 根据microRNA表达谱将TNBC分为5个亚型
MSL, mesenchymal stem–like; LAR, luminal androgen receptor
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 negative,TN)
• ER、PR、HER2均为阴性 • 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 • 无靶点 • 预后相对差
TNBC 预后
0
10
20
30
40
50
60
TNBC预后
早期转移率高 + 内脏转移率高
Foulkes WD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3:19381948
2个TNBC亚型
• TNBC至少分为两个亚型:
Claudin-low subtyple 1. 5-10% of tumors 2. Typically TN 3. Low expression of
claudin 3, 4, 7 4. Lymphocyte infiltrates 5. Stem cell features
性感明星——真实的事件
2013年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 2015年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切除
安吉丽娜效应
• 母亲因卵巢癌去世 • 家人中三位女性年轻时患卵巢癌、乳腺癌 基因检测发现: 母女BRCA基因突变位点相同 患乳腺癌几率87% 患卵巢癌几率50% 乳腺切除后患癌机率<10%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Group 1 2 3 4 5
N = 158 12 10 51 48 37
OS, mos 46 50 66 67 82
p value 0.028
ASCO 2012, Abs 1007
7个TNBC亚型
Lehmann BD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TNBC subtypes and preclinical models for selection of targeted therapies. J Clin Invest. 2011; 121:2750-67.
2000年
现在
人类基因组计划,证实了BRCA2的基因序列
发现PALB2(FANCN),BRIP1(FANCJ),RAD51C(FANCO), NLRP2,CHEK2,BARD1,FGFR2,TOX3等20种新基因突变
2个与遗传性乳腺癌相关基因 -- BRCA1/2基因
正常情况下——抑癌基因 •通过同源重组通路 •参与DNA损伤修复 抑癌基因变异→致癌基因
• 1980年更复杂的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研究进展,发现大多乳腺癌家族显 示明确的常染色体相关的遗传模式。
乳腺癌
家族性乳腺癌与遗传性乳腺癌 有共同点,但不能完全等同遗 传性乳腺癌
环境,散发病例聚集巧合
家族性 乳腺癌
遗传性 乳腺癌
常伴其他类型肿瘤, 如:卵巢癌
大 多
家族性乳腺癌与遗传性乳腺癌 有共同点,但不能完全等同遗
肯定:乳腺癌具有可遗传性 什么人需要基因检测,什么是BRCA1/2筛查?
如何检测BRCA突变 科学预防乳腺癌
正确认识BRCA1/2突变
风险分级 第1步
• 遗传因素(BRCA1/2基因和家族史) • 非遗传因素
乳腺筛查 第2步
• 个性化的检查项目 • 合适的检查频率
• 正确的检查方式
合理预防 第3步
年1次钼靶检查
• 建议提前筛查 (25~40岁) • 推荐每年筛查 • 除临床体检、乳腺超声和钼钯检查 • 可应用乳腺MRI
乳腺癌诊治规范和指南(2015版),中国癌症杂志,2015;25(9):692-754
BRCA1/2突变降低肿瘤风险意见
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 (保留NAC)±重建
已知或强烈怀疑BRCA1/2突变 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
ER PR HER2 Ki67
乳腺癌分子分型
St. Gallen共识(2011版)
Goldhirsch A, et al.Annals of oncology.2011; 22: 1736-47.
乳腺癌分子分型
St. Gallen共识(2015版)
Coates AS,,et al.Annals of oncology.2015; 1-14.
7个TNBC亚型
BL1 高表达细胞周期和DNA损伤反应基因,高KI-67 对铂类药物敏感
BL2
高表达免疫因子、细胞因子等信号途径基因 IM 大量与侵袭有关的免疫细胞浸润
M
富含EMT和生长因子途径基因,
MSL 对mTOR和abl/src抑制剂敏感
LAR 高表达AR,对bicalutamide敏感
BL1, basal-like 1; BL2, basal-like 2; IM, Immunomodulatory; M, Mesenchymal;
风险评估 遗传咨询
分子检测
临床处理 筛查
这部分人约大于20-25%可能有乳腺癌和卵巢 癌的遗传易感性—推荐进行基因检测
• 既有乳腺癌,又有卵巢癌的女性患者
• 卵巢癌女性患者,伴一个近亲(1.2.3级)有 卵巢癌或者绝经前乳腺癌或者两者均有
• Ashkenazi犹太人后裔的卵巢癌女性患者
• 小于等于50岁的乳腺癌患者,伴一个近亲有 卵巢癌或者男性乳腺癌
BRCA1/2基因检测报告
BRCA1/2基因检测结果解读
小说:“就算我不按序顺说话你也能看懂” ——并非所有BRCA基因突变都与肿瘤发生相关
BRCA1/2基因检测结果解读
• Pathogenic:致病的,有充分证据归类为致病变异 • Likely Pathogenic:疑似致病的,有强有力证据支持为致病变异 • Uncertain:不明确的,有相互冲突证据认为是致病变异 • Benign:良性的,有强有力证据反对致病变异 • Unconclusive:非确定性的,没有现行证据支持为致病变异
• 普通女性,罹患乳腺癌风险12.3%, 卵巢癌风险为1.3% • 携带BRCA1/2突变基因,乳腺癌患病风险高达87%,卵巢癌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