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手术入路的技巧及相关解剖概要

膝关节镜手术入路的技巧及相关解剖概要
膝关节镜手术入路的技巧及相关解剖概要

膝关节镜手术入路的技巧及相关解剖

虽然膝关节镜手术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骨科的基本技术之一,但是它的发展历史仅仅只有40 余年。1969 年,关节镜的先驱日本学者Wantanabe 及其同事首次介绍了膝关节镜手术技术。从此之后,多位学者对关节镜的成像系统、光导系统、动力系统和镜下操作器械进行改进,使之从早期的基本的诊断技术逐渐发展为集诊断和多项精细治疗技术于一身的骨科基本手术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不同,膝关节镜手术经过数个直达关节腔的小创口进行,我们称之为“通道(portals)”。为了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结构,通道的建立也要符合膝关节局部解剖的要求并有其相关的手术技巧,本文着重介绍膝关节镜手术入路解剖及相关临床内容。

1 膝关节镜手术的应用解剖

膝关节是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髌骨共同组成的滑膜关节,与膝关节镜手术和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除了上述3 个骨性结构外,还包括半月板、关节软骨、关节滑膜、髌下脂肪垫、髌上囊、内外侧沟、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 ligament,PCL)、内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内侧髌股韧带、鹅足、后纵隔、腘窝的血管神经束等。膝关节镜手术不同于开放手术,多数操作均在镜下进行,所以准确建立膝关节镜手术通道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在建立手术通道之前,应熟悉膝关节解剖体表标志。膝关节镜手术相关体表标志主要有髌骨、髌韧带、内外侧关节间隙和股骨髁。手术前描记这些体表标志(图1),有助于关节镜初学者准确地建立手术通道。

图1右膝关节镜体表标记P:髌骨;PT:髌韧带;TT:胫骨结节;A-line:关节线;AL:前外侧入路;AM:前内侧入路

2 膝关节镜手术入路的建立

2. 1前外侧通道(anterolateralportal)

前外侧通道是膝关节镜手术最基本的手术通道,膝关节镜手术建立的第1 个通道通常由前外侧通道开始。具体方法:膝关节屈曲90o,触及髌骨下极,顺其向下确认髌韧带外侧缘,同时确认膝关节外侧间隙。在关节外侧间隙近端约1 cm,对齐髌骨外侧缘的位置(即髌韧带外缘),此处按压时可以感觉阻力较小,习惯上称之为“软点”。在此处使用11#尖刀片刀刃朝上平行于髌韧带朝向股骨髁间窝方向做一戳口,切开关节囊。此时应该注意避免刀片戳入太深而伤及外侧半月板前角或髁间窝内的韧带组织,也可使用小直血管钳辅助戳开关节囊并扩大内口以方便关节镜鞘管引入。关节囊切开后,使用钝头的鞘管内芯(trochar)连同鞘管插入到髁间窝,然后轻柔伸直膝关节,改变trochar 的方向使之滑过股骨滑车进入到髌上囊。撤出trochar,置入30o关节镜镜头,关节腔内注入生理盐水。

前外侧通道涉及局部解剖结构比较简单,由浅至深依次是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髌下脂肪垫外侧部分和关节滑膜层。通道周围没有重要的血管、神经、肌腱等结构,通道朝向股骨髁间窝方向,内口位于外侧半月板前角上方。器械插入角度或位置错误可能导致关节软骨或半月板前角损伤。

一般在建立前内侧通道之前,可以先做膝关节腔的初步探查。探查顺序一般为:髌上囊(图

2)、髌股关节(图3)、外侧沟(图4)、内侧沟(图5)。探查内容包括关节滑膜形态、有无屈伸过程中与股骨前髁嵌顿的异常滑膜皱襞、髌股关节软骨情况等,关节内游离体常见于髌上囊和内外侧沟。探查结束后逐渐屈曲膝关节,使镜头滑过内侧髁表面进入内侧间室前侧。

2. 2前内侧通道(anteromedialportal)

膝关节屈曲90o状态下,镜头进入内侧间室前方间隙后,即可在镜下创建前内侧通道,具体方法:旋转镜头使视野朝向前侧,可以观察到内侧半月板前角的边缘和前侧关节囊,按压内侧“软点”(内侧软点的确定方法与外侧类似),在镜下观察以评估前内侧通道皮肤入点,这时使用腰穿针头有助于准确建立前内侧通道(图6)。使用一注射器针头向髁间窝方向刺入关节腔,镜下调整针头在关节囊上的出针点,使之位于内侧半月板前角边缘近端约0. 5 cm。腰穿针方向尽可能平行于胫骨平台,与建立外侧通道略有区别的是,前内侧通道可距离髌韧带内侧缘1 ~1. 5 cm 处建立,过于靠近髌韧带边缘的前内侧通道对ACL 解剖位重建不利。腰穿针定位满意后拔除,沿相同入点和方向使用11#尖刀片横向皮肤戳口进入关节囊,

镜下监视刀片在关节囊内的入点和深度(图7),以避免半月板、关节软骨或韧带结构副损伤。

前内侧通道由浅入深的解剖学层次与前外侧通道一致,在关节镜监视下使用针头定位,在准确建立前内侧通道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组织结构副损伤。

前外侧和前内侧通道建立之后,可以先用刨刀清理妨碍术野的滑膜组织,然后进行膝关节腔的进一步探查,探查顺序为内侧间室、髁间窝、外侧间室。探查膝关节内侧间室时,将膝关节置于10o~30o的屈曲位并施加外翻外力,同时保持胫骨轻度外旋位有利于探查顺利进行。从前内侧通道置入探钩,由后到前探查内侧半月板(图8),注意探查半月板的下表面和各个部分的张力是否正常。内侧半月板探查结束后探查内侧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内侧的关节软

骨,在镜下做膝关节全范围屈伸以探查股骨髁。内侧室探查结束后,膝关节屈曲90o将镜头退回到髁间窝。髁间窝探查内容包括髁间窝的宽度、深度和边缘,ACL、PCL 的形态和张力(图9)。可以参照探钩前端的宽度评价髁间窝的形态,过窄的髁间窝可能对交叉韧带造成卡压。合并骨关节炎的患者,增生的骨赘会明显改变髁间窝的宽度。髁间窝探查结束后,膝关节“4”字体位并施加内翻外力使外侧间室张开,镜头进入外侧间室进行探查。与探查内侧间室类似使用探钩进行外侧间室的探查(图10),主要探查结构包括外侧半月板、关节软骨、腘肌腱裂孔和腘肌腱(图11)。一般情况下外侧间室较内侧间室松弛,所以外侧间室结构较容易探查,前外侧入路置入30o关节镜观察外侧半月板前角尤其是其下表面存在困难,这时可以将关节镜从前内侧通道置入来观察外侧半月板前角。

2. 3后内侧通道(posteromedialportal)

虽然前外侧和前内侧通道可以探查大部分关节腔内结构,但是如果需要完整地探查后关节囊、摘除后关节囊游离体以及进行PCL 重建等操作时,经常需要建立后关节囊的工作通道。一般先建立后内侧通道,具体方法如下:膝关节屈曲90o,关节镜从前内侧通道置入监视髁间窝,从前外侧通道置入1 枚交换棒,在关节镜监视下,将交换棒经由PCL 和内侧股骨髁之间插入后内侧关节囊,该过程一般有明显的滑入落空感,然后用关节镜替换交换棒就使镜头进入后内侧间隙。将镜头旋转对准内后侧股骨髁可观察到内侧半月板后角的边缘、股骨后髁关节面以及后关节囊,关闭手术室照明灯可在膝关节后内侧皮肤表面观察到透光现象,体表触压后内侧通道的入针点(一般在股骨后髁后方和关节线近端各0.5 ~1 cm 处),镜下观察关节囊的突起,确定合适的关节囊内入口位置,与建立前外侧通道类似使用腰穿针辅助定位(图12),然后在皮肤戳口,使用直钳或trochar 在关节镜监视下钝性插入关节囊,建立后内侧通道。

图2前外侧通道置入关节镜,伸直膝关节,见髌上囊正常滑膜;图3前外侧通道,镜下见膝关节伸直位髌股关节,P:髌骨;FT:股骨滑车;图4前外侧通道,镜下见外侧沟(LG)滑膜正常;图5前外侧通道,内侧沟(MG)滑膜正常,髌内侧支持带显示有挫伤出血,内侧髁软骨损伤;图6前外侧通道镜头监视下,针头辅助创建前内侧通道;图7 前外侧通道入关节镜,11#刀片同样方式

扩大创口辅助创建前内侧通道;图8前外侧通道,内侧半月板形态、张力正常MC:内侧股骨髁;MP:内侧平台;MM:内侧半月板;图9前外侧通道显示正常的髁间窝结构,可用探钩测试交叉韧带张力ACL:前交叉韧带;PCL:后交叉韧带;MC:内侧股骨髁;LC:外侧股骨髁;图10前外侧通道,外侧间室见外侧半月板边缘显示轻度毛糙LC:外侧股骨髁;LP:外侧平台;LM:外侧半月板图11前内侧通道,从前外侧通道置入探钩拉起外侧半月板后角,见外侧间室后侧结构的正常腘肌腱裂孔和腘肌腱LC:外侧股骨髁;LM:外侧半月板;PT:腘肌腱;LP:外侧平台;图12 经前外侧通道置入关节镜,在后交叉韧带和股骨内侧髁之间进入后内侧关节囊,在关节镜监视下,使用针头辅助创建后内侧通道MPC:内侧后髁;MM:内侧半月板;PC:后关节囊;LN:定位用腰穿针

后内侧通道周围局部解剖相对复杂:按照前述的定位方法,膝关节屈曲90o时,大隐静脉和隐神经在其前侧2 ~ 3 cm处;“鹅足”腱性部分在其远端,通道穿破部分缝匠肌肌腱,在股薄肌肌腱上方0. 5 ~ 1 cm 处;在进入关节囊时,膝上内侧动静脉在其前侧约1 cm 处。皮肤戳口后,使用直钳钝性略作剥离并进入关节囊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上述结构的副损伤。

关节镜由后内侧通道置入,从前外侧通道置入探钩,穿过PCL 和内侧股骨髁之间的间隙进入后侧关节囊,在此探钩的帮助下,可以更加全面地探查后内侧关节囊内的各个结构。在PCL 重建手术中,由于多次用到此通道,可以经此通道旋入

工作套管;另外,为了更便捷地进行关节囊后方的操作,可以在其近端2 ~3 cm 处再使用相同的方法创建一附加的后内侧通道,也叫后内侧高位通道,由于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均在其前方或后方,内侧高位通道不会增加血管神经损伤的风险。在手术中,一般经由高位通道置入关节镜,而常规后内侧通道可以进行器械操作。

2. 4后外侧通道(posterolateralportal)

建立后外侧通道的方法与后内侧相似,膝关节屈曲90o,前外侧置入关节镜监视髁间窝,前内侧通道置入交换棒经由ACL 和股骨外侧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后外侧关节囊。由于ACL 和外侧髁的间隙较松弛,所以相对容易进入后外侧间隙。关节镜替换交换棒进入后外侧间隙后,将股骨外侧后髁作为体表标志,与建立内后侧通道方法类似,触压后外侧通道的皮肤入点,同样应用腰穿针定位,关节镜监视下钝性建立后外侧通道。

膝关节屈曲90o时,可以使腓总神经和股二头肌腱远离通道的位置。由于腓总神经位于股二头肌腱深层偏下方,所以在股二头肌腱上方进入可以避免伤及腓总神经。

2. 5跨后纵隔通道(trans-septalportal)

膝关节后内侧和后外侧关节囊并不直接相通,在矢状面上有一呈幕布状的后纵隔分隔开来。后纵隔表面滑膜前侧包绕PCL,后侧与后关节囊的滑膜相延续。由于后纵隔的存在,使得关节镜下后关节囊内的操作变得非常困难,例如后关节囊滑膜切除、PCL 重建、半月板后角的缝合、后关节囊游离体手术等。如果能够在后纵隔“开窗”,就可以联合使用后内侧和后外侧通道,进而明显增加手术的可操作范围,后纵隔的“开窗”操作就是跨后纵隔通道的建立过程。因为后纵隔前侧靠近PCL、后侧毗邻腘窝的血管神经束,所以如何安全地建立跨后纵隔通道曾经一度成为研究的焦点,并有多位学者提出多种方法。这其中又以1999 年Ahn 在北美关节镜年会上提出的安全建立跨后纵隔的方法影响最为广泛,具体操作如下:

第1 步,如前述建立后内侧通道;第2步,如前述建立后外侧通道;第3 步,建立跨后纵隔通道。即将关节镜从后内侧通道置入,监视PCL 和后纵隔,使用交换棒经由后外侧通道将后纵隔向内侧顶起,然后利用刨刀从前内侧通道、髁间窝和PCL 之间伸入关节后间隙,在关节镜监视下将交换棒顶起的后纵隔由内向外的逐渐切除一小部分,直至“开窗”完成,即建立了跨后纵隔通道(图13)。

图13膝关节镜下建立跨后纵隔通道示意图后内侧通道置入关节镜,经后外侧通道置入交换棒顶起后纵隔,经前内侧通道置入刨刀进行后纵膈开窗操作A:关节镜头;B:刨刀;C:交换棒;ACL:前交叉韧带;PCL:后交叉韧带

2. 6 膝关节镜其他通道

膝关节镜手术中是否还需要建立其他辅助通道则取决于不同病变部位的具体要求,常见的有上内侧通道、前正中通道(经髌韧带)、前内附加和前外附加通道,以及韧带重建等手术由于需要获取自体肌腱或牵出、固定等操作要求所做的额外切口等。

3 建立后内侧、后外侧和跨后纵隔通道的解剖与临床

与建立前内侧、前外侧通道不同,建立膝关节后方的通道有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如建立后内侧通道时有损伤大隐静脉及其分支以及伴随的隐神经的风险;建立后外侧通道有损伤腓总神经的风险;而建立跨后纵隔通道时有损伤PCL和腘动脉的风险。膝关节后内侧、后外侧通道相关解剖学研究已经有多篇文献发表。Pace 等通过在尸体膝关节模拟实际关节镜下操作和测量发现,大隐静脉在后内侧通道后下方平均22. 7 mm 处,腓总神经位于后外侧通道后下方平均41. 3 mm 处,而PCL 和后关节囊距腘动脉平均距离为19 mm,并得出结

论认为在膝关节屈曲90o时,腘窝的血管神经束、腓总神经、隐神经、大隐静脉和后关节囊以及后内、外侧通道之间有至少15 mm 安全区。Ahn 等在一项尸体研究中比较了膝关节在伸直位、45o屈曲位和90o屈曲位时内外侧神经组织和后侧通道之间的距离变化,发现屈曲90o时隐神经缝匠支到后内侧通道的距离(平均26. 1 mm)明显大于伸直位和45o屈曲位;90o时腓总神经与后外侧通道的距离(平均25.

4 mm)也明显大于伸直位和45o屈曲位。上述解剖学研究结果提示,在建立后内

侧、后外侧通道时,将膝关节置于90o屈曲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神经结构副损伤。临床上,在建立后内侧通道时为了避免大隐静脉及其伴随隐神经分支的副损伤,在刺入辅助定位腰穿针之前,应在关闭手术室照明的情况下,仔细观察膝关节后内侧的透光现象,尽可能避开皮下浅静脉分支。而建立后外侧通道时,注意保持膝关节屈曲90o,这时可以触及股二头肌肌腱的走行,皮肤入口一定要位于股二头肌肌腱的前侧,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腓总神经的副损伤。

跨后纵隔通道的相关解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前侧的PCL 和后侧的腘动脉方面。Kramer 等发现在屈膝90o时,PCL 后缘中点距腘动脉平均距离为29 mm,PCL 胫骨止点距腘动脉平均距离却只有10 mm。Matava 等在MRI 上测量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下PCL 胫骨止点与腘动脉距离,发现屈膝100o时为9. 9 mm,而极度屈膝时减小为7. 6 mm。Yoo等同样应用MRI 测量膝关节伸直和屈曲90o时腘动脉和后关节囊以及PCL 的关系,发现膝关节屈曲90o可明显增加腘动脉与后关节囊的距离。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建立跨后纵隔通道时与后内侧、后外侧通道一样应保持屈膝90o,同时需避免靠近PCL 胫骨平台后缘止点,因为此处操作空间更小。临床上当采用Ahn 等描述的方法建立跨后纵隔通道时,首先确认外侧交换棒在后纵隔向内侧顶起的位置,然后从前内或前外侧入路置入刨刀进入后内侧间隙,在关节镜监视下开始轻柔的刨削被外侧交换棒顶起的后纵隔,注意调节负压吸引的强度不能过大,刨刀的转速也不要过快,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损伤PCL 和后关节囊。

膝关节运动解剖学

第章膝区 膝关节是一个复杂关节,它有三块骨(股骨、胫骨和髌骨),2个运动自由度,3个互相关节的面(内侧胫股关节、外侧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这三个互相关节的面均围在同一个关节囊内。从功能上,在站立位时膝具有支持体重而不需要肌肉的收缩;在坐、蹲、攀登等运动中,它参予降低或抬高体重(抬高至0.5m);当在着地脚上膝还允许身体的旋转。在步行时,正常的膝关节通过减少身体重心垂直和侧方的震荡来减少能量的消耗,支撑相当于体重的4~6倍垂直的力。正常膝用一个特异的方式而达到它的多功能(承受巨大的力,提供大的稳定性和较大的运动范围)。运动主要由骨、肌肉提供,而稳定性主要由软组织(韧带、肌和软骨)提供。运动性和工业性损伤这些稳定结构十分常见,常是由于力作用于股骨和胫骨的长杠杆臂而产生较大的力矩造成的 一. 可触及的关节结构 1. 当被检查者坐在诊察台上,膝放松屈90o时,很易摸到膝部的表浅结构。股骨的远端膨大为股骨髁,可在前面髌骨的两侧摸到,自内、外上髁向下至髁下方的凹陷为胫股关节线。在被动旋转或伸膝关节时,可以感觉到胫骨髁在股骨上运动。在胫骨髁的前下方隆起部为胫骨粗隆它是股四头肌髌韧带的止点。 2. 内(胫)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内侧部,沿关节线向内可能摸到该韧带的前缘,此处关节线中断。若将手指放在内侧副韧带的前缘还可能摸到内侧半月板;当被动内旋时,内侧半月板的内侧缘更为明显一些,外旋时退缩。 3. 将小指和中指分别放在股骨外上髁和腓骨头,这就提示外(腓)侧副韧带的附着点,但该韧带较小沿关节线向外不太易触及。但当脚放在对侧的膝上,大腿外旋时容易摸到它,外侧半月板则不能触及。 4.当被检查者仰卧伸膝时,髌骨最容易触及。在胫骨粗隆和髌骨尖之间还可摸到强厚的髌韧带。正常人髌骨易向外侧和远侧移动,压向股骨不会有不舒服感。 二. 不可触及的结构 股骨髁的关节面和髌面;髁间窝;内侧髁上线和外侧髁上线,它们分别从髁后上向近侧延伸并围成 面;胫骨髁的关节面(“胫骨平台”),被髁间隆起分开;外侧半月板,几呈环形;内侧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膝横韧带,在前方连接半月板。 三. 膝关节 1. 膝关节的运动膝关节有二个自由度:屈-伸和轴旋转。膝关节的屈曲范围取决于与大腿后面接触的小腿肚肌的大小,通常在120~130度。由于受跨过髋和膝两个关节的股直肌(它起自髂前下棘)的限止,当伸髋时屈膝其运动范围减小。过伸的运动范围较小,正常不超过15度。 正常被动运动的终末感是软的,因为来自小腿肚和大腿软组织的接触,若小腿大腿不接触则来自缩短的股直肌。伸或过伸的终末感是坚硬的,因为来自韧带和关节囊结构的张力;若屈膝90o,伸膝较为自由或被腘绳肌的长度所限制。 (1)屈和伸运动的轴运动轴位于通过两股骨髁中心连线的上方几个厘米处。临床上,膝关节的屈伸轴近似通过股骨内、外侧髁中心的连线。 因为人类膝关节运动轴的变动,因此当使用于机械屈戍关节的装置时如测角器、等速测力计,膝-踝-足矫形器就产生了问题;膝以下假体用到膝部时也发生了问题。当膝关节从伸到屈的运动中,膝关节的解剖轴移动约2cm,而连接装置的机械轴却固定不动。如此机械装置的臂不能保持与大腿和小腿平行,在机械装置和解剖的部分之间就产生运动或压力。为了预防不舒服和擦伤,需要调和与仔细的对线。矫形膝关节的失调能造成在屈膝时套袖对肢体

骨外科规培计划完整版

骨外科规培计划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骨外科规培计划 一、入科教育 通过入科前教育对每位新入科医师进行培训学习,熟悉医疗环境,法规制度、临床诊疗常规及操作常规,提高工作质量,避免医疗差错。 科室规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18项医疗核心制度,包括病历书写制度、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门急诊等基本规章制度,术前谈话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输血制度等。 医德、法规制度: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应遵循的医德规范,医院行风建设的有关规定、《执业医师法》等,树立良好的医德风范和法制观念。 住院病历、处方书写:按照我院病历要求,根据临床规范进行病历书写,使医师进入科室后能尽快按本院规范书写医疗文书。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讲解,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质 (二)培训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常见部位骨折;常见关节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运动系统慢性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手术: 常见骨折的手法复位、支具、石膏固定;常见部位的骨牵引;常见关节脱位的手术复位; (2)参加以下手术: 急诊外伤的清创、缝合手术;骨折的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脊柱或关节其他手术;四肢常见的骨及软组织肿瘤手术 书写住院病历不少于10份;书写大病历不少于4份 (3)参阅相关专业书籍及杂志: 《实用骨科学》《坎贝尔骨科手术学》《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 三,出科前轮转考核;由科考核小组(不少于5人)执行,包括以下内容: 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包括文书书写、管理病人、体格检查、技术操作、查房和病例讨论方面) 提交相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工作表现和态度;临床能力理论考试(笔试),专业外语水平(面试)。

创伤骨科经典手术入路总结

经典骨科手术入路 上肢部分 1、肩关节前方入路(Henry入路): 三种切口的选择、头静脉、胸大肌的止点处理、肱二头肌长头腱的确认、大小结节的区分、肩胛下肌止点的特点、邻近臂丛及旋肱前动脉的保护、三边孔、四边孔、小三边孔。 2、肩关节后方入路: 切口、三角肌的处理、冈下肌与小圆肌分界、肩胛上神经血管、后方辨认三边孔、四边孔,旋肩胛动脉、腋神经、旋肱后动脉。 3、肩关节外侧入路: 切口的选择、三角肌的界分、三角肌起点的处理、腋神经的走行、第二肩关节、肩袖间隙、大结节的处理、髓内针的入点。 4、肱骨干前外侧入路(Henry 入路): 肱二头肌外侧、纵劈肱肌、桡神经的显露、肌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与肘前入路的延续。 5、肘关节前方入路(Henry 入路): 切口、肘横纹、桡神经的显露、肌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肱肌与肱桡肌间隙、肱肌对关节囊的遮盖、前方神经血管(V A N 顺序)。 6、肘关节内侧入路: 切口、旋前圆肌与桡侧屈腕肌间隙、肱骨内上髁截骨、尺骨冠突的显露、滑车内侧的显露。 7、肘关节后方入路: 切口避开鹰嘴、尺神经的显露及保护、伸肘装置的四种处理方式、必要时打通鹰嘴窝、肘肌的特点及处理、近端延伸桡神经的保护、臂外侧下皮神经对桡神经的指引。 8、肘关节外侧入路(Kocher 入路): 肌间隙:三头肌及肘肌与肱桡肌及尺侧腕伸肌间、远近端桡神经的保护或显露。 9、桡骨头颈背侧入路(Boyd入路): 切口:外髁后方至鹰嘴下3~5cm、肘肌与尺侧伸腕肌间、深方下部可见旋后肌纤维、环状韧带的切开、桡骨头安全区、桡神经深支位置 10、桡骨前方入路(Henry入路):

肱桡肌内侧切口、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间进入、桡神经外牵桡动脉内牵、桡侧返动脉及肌支、近段旋后肌的处理及桡神经深支、中段旋前圆肌的处理、远段旋前方肌的处理。 11、桡骨背侧入路(Thompson 入路): 切口、桡侧腕伸肌与指总伸肌间(自远端找肌间隙)、桡神经深支的显露(体表投影)、近端及远端的解剖学限制。 12、桡骨远端掌侧入路: 切口及其延长、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间进入、桡神经已外行、桡动脉外牵、远端旋前方肌的处理、尽可能不破坏关节囊。 13、桡骨远端背侧入路: 纵或横切口、腕背六个鞘管、自第III、IV或IV、V鞘管间进入、深及骨面向外剥开、术后石膏的保护。 下肢部分 1、髋臼及骨盆前方入路(髂腹股沟入路): 体位及铺单要求、切口、浅筋膜止血剥开、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切开腹股沟管前壁(精索下)、剥清腹股沟管后壁-腹股沟韧带上方1-2mm切开后壁、股外侧皮神经的寻找、注意髂外动脉的搏动、髂腰肌筋膜(髂耻筋膜)的显露与切开、三窗的概念、内侧窗:corona mortis,中间窗:主要复位及操作窗,显露四边体,可摸及后柱坐骨大切迹,外侧窗:髂骨滋养动脉、骶髂关节、L4、5神经根及闭孔神经的位置与保护。骨的形态特点,钢板的预弯,前路对后柱的处理。并发症:髂外动脉痉挛、血栓形成—髋离断。 2、髋臼及骨盆后方入路(Kocher-Langenbeck 入路): 俯卧位及侧卧位的利弊、切口、臀大肌纵劈、臀中肌后方进入、外旋肌群的处理、后柱及后壁的显露、三把撬的位置、坐骨结节肌起的处理、坐骨神经的保护、臀上动脉神经的保护。骨的形态特点,钢板的预弯,后路对前柱的处理。 3、耻骨联合前方入路(Pfannenstiel 入路): 仰卧位、插导尿管(术中辨认尿道及膀胱)、横切口:耻骨上2cm、纵劈或止点处切开腹直肌,骨膜下剥开显露耻骨上、前、后面,可与髂腹股沟入路连接。 4、骶髂关节后方入路:

膝关节解剖(图)详解

膝关节解剖(图)详解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耍结构含括股骨(femur)下端、胫骨(tibia)上端、及髌骨(patella﹔knee cap)之关节面﹐膝关节之所以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前、后十字韧带(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内侧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外侧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关节囊(joint capsule)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关节稳定性。此外﹐关节中间内外侧各有一块重要的半月板(meniscus)除了可以吸收部份关节承受的负重外,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另外,藉由位于关节前后肌肉群的拉动,让关节可以弯曲及伸直。 膝关节囊的滑膜层是全身关节中最宽阔最复杂的,附着于该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周缘,覆盖关节内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滑膜在髌骨上缘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达5cm左右的髌上囊于股四头肌腱和股骨体下部之间。在髌骨下方的中线两侧,部分滑膜层突向关节腔内,形成一对翼状襞alarfolds,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腔内的空隙。还有不与关节腔相同的滑液囊,如位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的髌下深囊。整个关节有关节囊包裹成为关节空腔,独立的小环境,正常关节液体很少,一旦受伤可以有血性积液,时间较长变成黄色粘稠的液体;关节内伤病的往往有滑膜炎,活动多了就肿。积液多时浮膑试验阳性,即手指按髌骨有漂浮感并能感到髌骨与下方骨骼碰撞;滑膜有时会在关节缝隙处嵌塞引发疼痛,特点是关节负重时屈曲到某个角度疼痛,需要与髌骨软化症鉴别。 (一)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的椭圆屈成关节。 (1)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2)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图4一26)。 (二)膝关节的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 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三)膝关节的基本运动:屈伸 (四)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1)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节不能完成其他运动。

骨外科规培计划备课讲稿

骨外科规培计划2016

骨外科规培计划 一、入科教育 通过入科前教育对每位新入科医师进行培训学习,熟悉医疗环境,法规制度、临床诊疗常规及操作常规,提高工作质量,避免医疗差错。 科室规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18项医疗核心制度,包括病历书写制度、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门急诊等基本规章制度,术前谈话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输血制度等。 医德、法规制度: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应遵循的医德规范,医院行风建设的有关规定、《执业医师法》等,树立良好的医德风范和法制观念。 住院病历、处方书写:按照我院病历要求,根据临床规范进行病历书写,使医师进入科室后能尽快按本院规范书写医疗文书。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讲解,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质量,掌握与病人的沟通技巧,确保医疗安全。

掌握:骨外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简单骨折脱位的处理,手术非手术治疗,骨科围手术期常规处理,骨科药物作用机制用法和副作用 熟悉:常见骨科疾病和创伤的处理原则;骨科有关影像学资料的分析 了解:复杂骨折与脱位的处理原则,新进展,骨科疾病如颈腰椎、骨肿瘤的诊断处理原则 3.基本要求: (二)培训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常见部位骨折;常见关节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运动系统慢性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手术: 常见骨折的手法复位、支具、石膏固定;常见部位的骨牵引;常见关节脱位的手术复位; (2)参加以下手术: 急诊外伤的清创、缝合手术;骨折的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脊柱或关节其他手术;四肢常见的骨及软组织肿瘤手术 书写住院病历不少于10份;书写大病历不少于4份 (3)参阅相关专业书籍及杂志: 《实用骨科学》《坎贝尔骨科手术学》《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 三,出科前轮转考核;由科考核小组(不少于5人)执行,包括以下内容: 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包括文书书写、管理病人、体格检查、技术操作、查房和病例讨论方面) 提交相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工作表现和态度;临床能力理论考试(笔试),专业外语水平(面试)。

膝关节解剖及功能

膝关节解剖及功能 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的关节,运动伤害与退化性关节炎经常发生在造个关节。膝关节由许许多多复杂的构造所形成,简单的说,造些构造 包括骨头、关节面软骨、关节囊及其绒毛、半月软骨、十字韧带、侧韧带、囊韧带、膑骨韧带、四头肌韧带及肌肉等。首先,让我们从最简单 的骨头谈起。 一、构成膝关节的骨骼: 主要包括膑骨、股骨、胫骨等,腓骨虽不直接构成膝关节,但因其为许多膝关节重要韧带与肌肉的附着点,因此一般常将其视为膝关节的一部分。此刻,相信您正坐着看我的文章,请您把您的膝关节完全伸直,不要弯曲,并且用力压直膝盖,顺着大腿从下滑,就可以摸到壹块有些圆又有些三角形的骨头,它就是所谓的膑骨,它上连四头肌肌腱,下接膑骨韧带,您也可顺便摸摸这两条韧带,感觉一下他是多么的强壮与坚硬。当您放松您的膝关节,使其弯曲成九十度时,您再摸摸这条韧带与肌腱,便会发现它们竟变得如此柔软。由于这块膑骨的存在,使得四头肌的力臂增加许多,因而减少了四头肌的负荷。在膑骨的下面直接与膑骨构成关节的,便是股骨远程的内髁与外髁了。内髁与外髁恰形成一个U型的凹槽,与膑骨的凸出,恰形成一楔合的关节。外髁比起内髁较为凸出,使得膑骨不易向外脱位,与股骨内外髁形成关节的,便是胫骨平台,而胫骨平台与股骨内外髁与膑骨的表面,都是由非常光滑的透明软骨所形成(它的摩擦系数只有冰块与冰块互相摩擦时的八分之一)。这样的光滑特殊构造,使得我们人体可以有平滑且不痛的正常关节运动。而被俗称为〝骨刺〞、〝风湿〞的退化性关节炎,其根本的问题元凶,便是出在这种特殊关节面软骨的磨损与功能的丧失。 二、半月软骨: 介于股骨内外髁软骨与胫骨平台软骨之间,还有一种特殊的会活动的软骨,我们因其形状似半月形,特称其为半月软骨。它是一种纤维软骨与前述的关节面软骨构造不同,这个特殊的构造,吸收了我们跳跃或行动跑步所产生的巨大震动与能量(受力的半月软骨可由5.0mm被压缩成2.5mm厚),而减少了

膝关节运动学

一、膝关节运动学 内容提要 教学基本要求 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1)膝屈曲的范围依髋关节的位置而异,同时还要看是被动还是主动。 (2)膝关节属于椭圆滑车状关节,或称屈戍关节,但实际上膝关节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胫股关节的运动包括四个轴方向的运动。此外还有髌股关节之间的运动。 A.水平轴:屈伸活动; B.垂直轴:内外旋活动; C.矢状轴:内收外展活动; D.前后位水平移动。 (二)膝关节的功能解剖 在膝关节,弯曲常伴有一个微小而显著的转动,但是因为来自关节周围强有力的滑囊、韧带和肌的作用,它又有特殊的稳定性。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只在紧张状态下加载,对关节起到被动支持作用。膝关节周围的肌也是在紧张状态下加载时对关节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膝关节周围的骨起到支持作用,并且对抗压力载荷的作用。因此膝关节的功能稳定性来源于韧带的被动收缩,关节几何结构,肌的主动用力以及骨的承重作用。 1.胫股关节的形态与运动的关系 胫股关节分为内侧胫股关节和外侧胫股关节。外侧胫股关节面的前1/3为一逐渐上升的凹面,而后2/3则呈逐渐下降的凹面。内侧胫股关节面则呈一种碗形的凹陷。如此,凸起的股骨关节面和凹陷的胫骨关节面彼此吻合,使膝关节得以在矢状面上作屈伸活动;然而外侧胫骨关节面的特征凹陷结构又使得外侧胫股关节面并非完全吻合,从而允许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也不是同轴运动而是具有多个瞬时活动中心的运动。 胫股关节运动范围 (2)胫股关节面运动: 在膝部,面关节运动发生在胫骨髁与股骨髁之间和股骨髁与髌骨之间。在胫骨髁与股骨髁之间,面运动同时发生在所有的三个平面上,但在横截面和额状面上为最小。在股骨髁与髌骨之间,面运动同时发生在额状面和横截面两个面上。 3.髌股关节的功能解剖 (1)髌骨 髌骨为膝提供两个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它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借延长股四头肌力臂帮助膝伸直;并以增加髌骨与股骨间的接触面来改善股骨上的压力分布。 (2)关节软骨 髌股关节软骨是人体中最厚的软骨。最大厚度可达7㎜。髌股关节软骨厚度并非均匀一致,软骨最厚的部分位于骨嵴处。60%位于髌骨的外侧关节面,分布于内侧者约20%。关节面软骨厚度变化特点有助于增加髌股关节面的适合性。 (3)维持髌股对合的平衡机制 髌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伸膝装置、支持带、肌力、股胫角和股胫间的Screw-home机制、Q角、髌骨位置、髁间槽发育程度、外力等,因此,良好的髌股周围结构及其力学平衡,对维持髌股的正常排列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Q角:是股四头肌肌力线和髌韧带力线的夹角,即从髂前上棘到髌骨中点的连线为股四头肌肌力线,髌骨中点至胫骨结节最高点连线为髌韧带力线,两线所形成的夹角为Q角。 ①静力结构:髌骨的内外侧支持带是维持髌骨排列的静力性平衡机制。 ②动力结构:股四头肌收缩时各肌肉之间的力学平衡是保持运动中髌股对合的动力结构。(4)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 ①髌股关节的对合

旁肌间隙手术入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腰椎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陈宣煌许卫红胡建伟陈荣生李贵双张怀志郑祖高 [摘要] 目的 观测腰背部椎旁肌间隙入路局部解剖结构,指导临床应用并评价疗效。方法 解剖研究采用10具成人尸体脊柱标本进行胸腰筋膜、竖脊肌腱膜、最长肌、多裂肌及其支配的神经血管束等结构的观测,分别测量第3~4腰椎、第4~5腰椎、第5腰椎~第1骶椎椎间隙中点水平多裂肌最外缘、多裂肌与椎板汇合点及小关节突外缘至后正中线的距离。临床应用传统开放式入路(A组)和椎旁肌间隙入路(B组)分别行下腰椎后路融合术,每组100例,以临床疗效及腰椎椎旁肌MRI为评判标准。结果 ①竖脊肌腱膜与最长肌及多裂肌表面无粘连,下腰段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的接触面未见神经血管,钝性分离即可顺利暴露上关节突及横突根部,第3~4腰椎、第4~5腰椎、第5腰椎~第1骶椎椎间隙中点水平小关节突外缘、多裂肌最外缘及多裂肌与椎板汇合点至后正中线距离约为2.5~3.0 cm;②按Nakai标准B组临床疗效优于A组,MRI显示多裂肌面积B组较A组无明显萎缩。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操作简便,可减少椎旁肌的损伤,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腰椎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解剖学;临床应用 Anatomical and clinical study of the Wiltse approach to the lumbar spineCHEN Xuan-huang * XU Wei-hongHU Jian-weiCHEN Rong-shengLI Gui-shuangZHANG Huai-zhiZHENG Zu-gao*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351100,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levant surgical anatomy for the Wiltse approach to the lumbar spine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Ten adult cadaver specimens were applied in the anatomy study, the thoracolumbar fascia, erector spinae aponeurosis, longissimus, multifidus muscle and the neurovascular bundle and other disposable were observed, making the appropriate measurement.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open approach ( group A) and the paraspinal approach ( group B) were performed under the posterior fusion of the 100 patients separately,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lumbar paraspinal mnuscle MRI show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adhesion between the multifidus, longissimus and erector spinae aponeurosis. Special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multifidus and longissimus makes the smooth muscle gap blunt dissection which can be exposed to facet and transverse process. Measuring follow: L3-4, L4-5, L5-S1 intervertebral-gap points and the outer edge of a small facet, the most outer edge of the multifidus muscle and multifidus to the confluence with the lamina after the midline distance, fluctuations in the value of the three 2. 5 - 3.0 cm.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Nakai, the clinical effect in group B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group A,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ultifidus muscle are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s Paraspinal approach is simple, it can reduce the damage of the multifidus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good. Lumbar paraspinal muscle gap; Surgical approach; Anatomy; Clinical application 10. 3760/cma. j. issn. 1674 -4756. 2012.19. 017 351100福建莆田,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骨科(陈宣煌,张怀 志,郑祖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许卫红,胡建伟,陈 荣生,李贵双) 万方数据

骨外科规培计划206

骨外科规培计划 一、入科教育 通过入科前教育对每位新入科医师进行培训学习,熟悉医疗环境,法规制度、临床诊疗常规及操作常规,提高工作质量,避免医疗差错。 科室规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18项医疗核心制度,包括病历书写制度、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门急诊等基本规章制度,术前谈话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输血制度等。 医德、法规制度: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应遵循的医德规范,医院行风建设的有关规定、《执业医师法》等,树立良好的医德风范和法制观念。 住院病历、处方书写:按照我院病历要求,根据临床规范进行病历书写,使医师进入科室后能尽快按本院规范书写医疗文书。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讲解,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 (二)培训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常见部位骨折;常见关节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运动系统慢性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手术: 常见骨折的手法复位、支具、石膏固定;常见部位的骨牵引;常见关节脱位的手术复位; (2)参加以下手术: 急诊外伤的清创、缝合手术;骨折的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脊柱或关节其他手术;四肢常见的骨及软组织肿瘤手术 书写住院病历不少于10份;书写大病历不少于4份 (3)参阅相关专业书籍及杂志: 《实用骨科学》《坎贝尔骨科手术学》《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 三,出科前轮转考核;由科考核小组(不少于5人)执行,包括以下内容: 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包括文书书写、管理病人、体格检查、技术操作、查房和病例讨论方面) 提交相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工作表现和态度;临床能力理论考试(笔试),专业外语水平(面试)。

膝关节解剖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耍结构含括股骨(femur)下端、胫骨(tibia)上端、及髌骨(patella﹔knee cap)之关节面﹐膝关节之所以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前、后十字韧带(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内侧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外侧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关节囊(joint capsule)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关节稳定性。此外﹐关节中间内外侧各有一块重要的半月板(meniscus)除了可以吸收部份关节承受的负重外,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另外,藉由位于关节前后肌肉群的拉动,让关节可以弯曲及伸直。 膝关节囊的滑膜层是全身关节中最宽阔最复杂的,附着于该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周缘,覆盖关节内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滑膜在髌骨上缘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达5cm左右的髌上囊于股四头肌腱和股骨体下部之间。在髌骨下方的中线两侧,部分滑膜层突向关节腔内,形成一对翼状襞alarfolds,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腔内的空隙。还有不与关节腔相同的滑液囊,如位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的髌下深囊。整个关节有关节囊包裹成为关节空腔,独立的小环境,正常关节液体很少,一旦受伤可以有血性积液,时间较长变成黄色粘稠的液体;关节内伤病的往往有滑膜炎,活动多了就肿。积液多时浮膑试验阳性,即手指按髌骨有漂浮感并能感到髌骨与下方骨骼碰撞;滑膜有时会在关节缝隙处嵌塞引发疼痛,特点是关节负重时屈曲到某个角度疼痛,需要与髌骨软化症鉴别。 (一)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的椭圆屈成关节。 (1)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2)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 (二)膝关节的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 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三)膝关节的基本运动:屈伸 (四)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1)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节不

膝关节镜手术入路的技巧及相关解剖概要

膝关节镜手术入路的技巧及相关解剖 虽然膝关节镜手术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骨科的基本技术之一,但是它的发展历史仅仅只有40 余年。1969 年,关节镜的先驱日本学者Wantanabe 及其同事首次介绍了膝关节镜手术技术。从此之后,多位学者对关节镜的成像系统、光导系统、动力系统和镜下操作器械进行改进,使之从早期的基本的诊断技术逐渐发展为集诊断和多项精细治疗技术于一身的骨科基本手术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不同,膝关节镜手术经过数个直达关节腔的小创口进行,我们称之为“通道(portals)”。为了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结构,通道的建立也要符合膝关节局部解剖的要求并有其相关的手术技巧,本文着重介绍膝关节镜手术入路解剖及相关临床内容。 1 膝关节镜手术的应用解剖 膝关节是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髌骨共同组成的滑膜关节,与膝关节镜手术和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除了上述3 个骨性结构外,还包括半月板、关节软骨、关节滑膜、髌下脂肪垫、髌上囊、内外侧沟、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 ligament,PCL)、内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内侧髌股韧带、鹅足、后纵隔、腘窝的血管神经束等。膝关节镜手术不同于开放手术,多数操作均在镜下进行,所以准确建立膝关节镜手术通道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在建立手术通道之前,应熟悉膝关节解剖体表标志。膝关节镜手术相关体表标志主要有髌骨、髌韧带、内外侧关节间隙和股骨髁。手术前描记这些体表标志(图1),有助于关节镜初学者准确地建立手术通道。

图1右膝关节镜体表标记P:髌骨;PT:髌韧带;TT:胫骨结节;A-line:关节线;AL:前外侧入路;AM:前内侧入路 2 膝关节镜手术入路的建立 2. 1前外侧通道(anterolateralportal) 前外侧通道是膝关节镜手术最基本的手术通道,膝关节镜手术建立的第1 个通道通常由前外侧通道开始。具体方法:膝关节屈曲90o,触及髌骨下极,顺其向下确认髌韧带外侧缘,同时确认膝关节外侧间隙。在关节外侧间隙近端约1 cm,对齐髌骨外侧缘的位置(即髌韧带外缘),此处按压时可以感觉阻力较小,习惯上称之为“软点”。在此处使用11#尖刀片刀刃朝上平行于髌韧带朝向股骨髁间窝方向做一戳口,切开关节囊。此时应该注意避免刀片戳入太深而伤及外侧半月板前角或髁间窝内的韧带组织,也可使用小直血管钳辅助戳开关节囊并扩大内口以方便关节镜鞘管引入。关节囊切开后,使用钝头的鞘管内芯(trochar)连同鞘管插入到髁间窝,然后轻柔伸直膝关节,改变trochar 的方向使之滑过股骨滑车进入到髌上囊。撤出trochar,置入30o关节镜镜头,关节腔内注入生理盐水。 前外侧通道涉及局部解剖结构比较简单,由浅至深依次是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髌下脂肪垫外侧部分和关节滑膜层。通道周围没有重要的血管、神经、肌腱等结构,通道朝向股骨髁间窝方向,内口位于外侧半月板前角上方。器械插入角度或位置错误可能导致关节软骨或半月板前角损伤。 一般在建立前内侧通道之前,可以先做膝关节腔的初步探查。探查顺序一般为:髌上囊(图 2)、髌股关节(图3)、外侧沟(图4)、内侧沟(图5)。探查内容包括关节滑膜形态、有无屈伸过程中与股骨前髁嵌顿的异常滑膜皱襞、髌股关节软骨情况等,关节内游离体常见于髌上囊和内外侧沟。探查结束后逐渐屈曲膝关节,使镜头滑过内侧髁表面进入内侧间室前侧。 2. 2前内侧通道(anteromedialportal) 膝关节屈曲90o状态下,镜头进入内侧间室前方间隙后,即可在镜下创建前内侧通道,具体方法:旋转镜头使视野朝向前侧,可以观察到内侧半月板前角的边缘和前侧关节囊,按压内侧“软点”(内侧软点的确定方法与外侧类似),在镜下观察以评估前内侧通道皮肤入点,这时使用腰穿针头有助于准确建立前内侧通道(图6)。使用一注射器针头向髁间窝方向刺入关节腔,镜下调整针头在关节囊上的出针点,使之位于内侧半月板前角边缘近端约0. 5 cm。腰穿针方向尽可能平行于胫骨平台,与建立外侧通道略有区别的是,前内侧通道可距离髌韧带内侧缘1 ~1. 5 cm 处建立,过于靠近髌韧带边缘的前内侧通道对ACL 解剖位重建不利。腰穿针定位满意后拔除,沿相同入点和方向使用11#尖刀片横向皮肤戳口进入关节囊,

肩胛骨骨折三种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比较

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临床上相对少见,多由高能直接暴力所致,绝大多数为粉碎性骨折。既往观点认为大部分SF可通过功能康复治疗而获得满意疗效,仅少数移位严重或累及肩关节盂的骨折才需手术治疗。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手术病例肩关节功能恢复要优于非手术病例。因此,手术机率逐渐升高。目前临床上大多数肩胛骨骨折采用Judet 入路和肩胛骨外侧缘入路,部分骨折采用肩前方三角肌-胸大肌入路[1-3]。本文通过对三种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分析,探讨三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及其各自的临床应用。 1 三种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学特点 1.1 肩前方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的局部解剖 患者取仰卧位,切口起自喙突,沿三角肌胸大肌间沟作一长约10~15 cm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辨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和行于其间的头静脉,沿此肌间沟分离肌筋膜,向内侧牵开胸大肌,向外侧牵开三角肌,头静脉向内、外侧牵开均可,暴露下方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联合腱,沿联合腱可扪及其止点喙突,进行喙突骨折的复位固定。切开联合腱表面的筋膜,分离出肌腱,牵向内侧,显露肩胛下肌,距肱骨小结节肩胛下肌止点1 cm处垂直切断该肌,向内侧翻开切断的肩胛下肌,显露肩关节囊,纵行切开关节囊,即可显露肱骨头及肩关节内部,进行骨折的复位及固定。肌皮神经在喙突下方5~8 cm处,从喙肱肌内侧深面斜穿该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腋动脉第二段行于喙突下方,被胸小肌覆盖。腋神经经腋动脉后方、桡神经外侧及肩胛下肌的前面斜向外下,继绕该肌的外侧部下缘向后入四边孔。旋肱前动脉经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与肱骨外科颈之间外行,与旋肱后动脉吻合[2]。 1.2 Judet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切口从肩峰基点开始沿肩胛冈下缘, 直到肩胛骨内侧缘转向肩胛下角,呈“L”型,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深筋膜至肌肉层,向外侧牵拉开皮瓣后暴露肌肉层,扪及肩胛冈,其上方的肌肉为斜方肌,其下方的肌肉为三角肌,切断三角肌后部纤维并将其向外侧翻转后暴露下方的冈下肌和小圆肌,沿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进入或沿内侧缘及肩胛冈切开冈下肌后即可显露肩胛冈下方骨部, 直达肩胛骨外侧缘及颈部、体部、肩峰基底部及盂缘后方骨折处。肩胛上动脉及肩胛上神经从肩胛切迹上方进入肩胛区,支配冈上下肌,旋肩胛动脉经三边孔穿出后与肩胛上动脉吻合,旋肱后动静脉从四边孔穿出[4-5]。 1.3 肩胛骨外侧缘入路的局部解剖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切口自肩峰后缘沿肩胛骨外侧缘走行,近端稍弧形,远端直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深筋膜至肌肉层,切断附着于肩胛冈切口下部分三角肌,向外侧牵开可暴露其下的冈下肌和小圆肌,分离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即可显露肩胛骨体部及颈部外侧,紧贴肩胛骨剥离骨膜,肩胛骨颈部、肩胛冈及肩胛体均能清晰显露。肩胛上动脉及肩胛上神经从肩胛切迹上方进入肩胛区,支配冈上下肌,旋肩胛动脉经三边孔穿出后与肩胛上动脉吻合,旋肱后动静脉从四边孔穿出[6-9]。 2 三种切口入路的优缺点及副损伤

骨科参考书

骨科参考书 手册和体检: 1《骨科手册》杨克勤 2《骨科诊查手册》冯传汉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与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3《原版骨科手册》天津翻译科技出版社 4《骨科主治医师1000问》王志成 5《骨伤科临床检查法》郭效东 6《运动系统创伤检查法》北京医大编 课题必备,骨科基础: 《骨科基础科学:骨关节肌肉系统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第二版 综合通读部分(重点部分): 1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中文第9版。英文第10版 2 《骨科手术学》朱通伯、戴克戎主编的,第二版 3 《骨科内固定》(第四版)AO组织推荐,荣国威等翻译 4 《现代骨科学》戴克戎等译的 5 《骨折与脱位图解》由王怀星等由德文译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6 《骨折的AO治疗原则》王满宜等主译 7 《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主编。 8 《骨与关节损伤》(王亦璁主编) 其它推荐书籍: 《现代骨科学》,赵定鳞老师主编的2004年1月出版。 《骨折的手法复位彩色图谱》手法复位的书; 《骨折与关节损伤》英国的华生.琼斯编,过邦辅译; 《美国临床医学问答-骨科学分册》 《trauma》,英文版创伤学的经典; 《骨科临床新进展》,宁志杰主编; 《骨科标准手术技术丛书》卢世璧主译 《现代骨科疾病诊断与治疗》英文版; 《现代骨科手术学》朱盛修; 《截骨术的设计与研究》张光铂主编的; 《骨科手术失误及处理》李鸿儒主编的,应该是反面的好教材; 解剖和手术入路的书: 1《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苗华,周健生主编 2《实用解剖图谱》(上肢分册,下肢分册)主编高士濂(中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授) 3《临床骨科解剖学》郭世绂的 4《Interactive Atlas of Human Anatomy》由扶他林提供

骨科书籍

骨科可以说是整个外科系统中最为复杂的专业,骨科专业的书籍也是所有外科中最多最杂的。怎么在这么多书中找到适合新人或者是说新接触临床的医生的呢?仅 凭自己的一些经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喜勿喷。 一、基础性工具书 1.实用骨科学:现在已经是第三版了,(据说其第四版也在编辑过程中);实用骨科学是骨科学习与晋级的最基础的书籍,其前半部分关于骨科基础的内容对于新入临床的医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在各篇论述中对于各种疾病与骨折的论述也是整体有概括性的,包括发病原因、受伤机制、临床症状、诊断依据、影响表现、治疗方案等等都是加以系统论述。对于新手的专业知识的提高可以起到突飞猛进的作用。但其有很大的缺点,其中很多内容叙述模糊,前后矛盾、知识陈旧、技术落后等等。(据说积水潭实用骨科学田伟主编的这本书很好,但没有见过) 总体评价是一本基础书籍,骨科新人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2.骨与关节损伤(王亦璁主编):积水潭医院出版的书,其对骨创伤的认知和理解比实用骨科学更深入,更透彻;但其缺点就是仅仅是创伤,对于骨病等无描述及讲解,另外有些技术及知识也以落后;听老板说,骨与关节损伤新版在起草与编写中,具体啥时候能出版,未知。期盼ing.... 总体评价:在骨创方面比实用骨科学更加有优势,讲解更加实用。。。同样新手必备。。。 3.实用解剖图谱(上下肢分册,高士濂主编):骨科最基本的书籍,不会解剖看再多的技术书籍也么有用,这两本书,是本人见到的解剖学书籍中最直观、最实用的,里面图谱层次分明,模拟图与照片图相铺相成,建议骨科医生必备。 总体评价:其基础性远远大于上述两本书。。。骨科医生必必必备。 二、进阶工具书:本人从事骨创专业也仅仅讨论下创伤方面的书籍,脊柱与显微不加论述。 1.骨科标准手术技术丛书(主译:卢世璧院士):全套丛书是10分卷还是多少不知道,我手中只有:《髋》主译赵庆、卢世璧;《足与踝》主译杨贵勇、朱守荣;《骨折》张永刚等;《肩》主译陈继营、陆宁;《肘》主译屠冠军、张永刚;《手》田文、田光磊;其它分册因自己需求不大没看过。 总体评价:个人未仔细看过,只是简略翻阅过。。。。。印象是很不错的书籍....... 2.AAOS进修教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周勇刚、王岩主译):对于髋膝关节的手术方法、入路、并发症、翻修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描述,只是粗略翻阅了一遍,个别章节仔细读过,未曾领略其中精髓,不做特殊评价。建议:最好备一本。。。。。。。。 3.髓内钉内固定学(罗先正、邱贵兴主编):髓内钉内固定术的发展空间极大,以后微创手术的方向,其专业书籍不多见,推荐这本书作为进阶书籍之一。 4.骨科手术入路图谱与解剖(主译:邱贵兴):进阶书籍之一,不需深读,每个手术从各个术式讲解优略性。包括局部神经、血管等走行及每个切口、入路容易引的误伤及并发症。价值很大,必备 5.骨折治疗的AO原则:最新版是2010年3月份出版的王满宜主译,骨科AO固定的参考书,推荐 6.坎贝尔骨科学11版(王岩主译):高阶必备,对于骨科手术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强烈推荐必备,个人目前只是看到3000多页,收获颇丰,其理论性及实用性、技术性仍处于前沿地位,这本书是强烈要求去看的。不看后悔

膝关节损伤常用检查方法之---体格检查

膝关节损伤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早期准确的体格检查以及诊断损伤,对于避免进一步的损伤以及后期的恢复都有重要作用,也是对于关节外科医生以及运动医学医生的基本要求,现将常见的检查方法以及提示的可能的损伤总结如下 接上文 体格检查 一、膝关节力线 膝关节的解剖轴线(FTA角):5°-7°的外翻 膝关节的机械轴线:0° 方法:脱鞋平地站立,尽可能使踝关节和膝关节并拢,了解膝关节轴线。正常情况下膝关节能够并拢,双踝之间应当有4-6cm间距。 膝关节不能并拢:膝内翻 踝关节间距过大:膝外翻 意义 内翻膝伴有膝关节内侧疼痛常,外翻膝伴有膝关节外侧疼痛,提示内侧或外侧胫股关节的骨关节炎。 内翻膝出现膝关节外侧的疼痛则常提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的损伤,相反外翻膝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常意味着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的损伤 二、髌骨相关检查 1.关节积液: 膝关节积液三度(+++)——即通常所说的浮髌征: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另一手向后点击髌骨,有髌骨和股骨撞击感即为阳性,此时关节内约有 60ml-80ml积液。 膝关节积液二度(++):浮髌征阴性时,一手拇食指分别置于髌韧带两侧“膝眼”处,另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如果拇食指由于关节内压力作用而张开,则为阳性。此时关节积液30ml-40ml,尚不足以浮起髌骨。 膝关节积液一度(+):膝关节二度检查阴性时,用一横指沿髌骨外侧支持带处施压,另一手食指于髌骨内侧支持带处检查液压传递感或波动感,如果有此感觉则为阳性 意义 急性外伤所引起的关节积液:关节血肿 陈旧性损伤所导致的关节积液:关节内的组织结构损伤尚未修复 无明显外伤原因的关节积液:关节退变物对滑膜刺激所引起或全身性疾病于关节部位的反映,如风湿热 2.髌股关节炎 病人仰卧位,让病人慢慢地过度屈膝几次,检查者手放在髌骨上,当病人伸屈时触及髌骨,疼痛伴有捻发间为阳性 提示:髌股关节炎 3.髌骨活动度: 完全伸膝位,以两拇指置于髌骨外侧缘,向内推移髌骨。一般将髌骨的四分之一宽度定为一度。正常情况下髌骨的内移程度在1-2度之间,超过二度说明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