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与护理全攻略

合集下载

早产儿管理指南【中华医学会】

早产儿管理指南【中华医学会】


4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对诊断或疑诊 NRDS者应给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 要早期给药,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即 可给药,不必等到X线出现典型NRDS改变 才给药。剂量每次100 mg/kg左右,对重 症病例给药剂量可以适当加大。预防用 药:对胎龄小于28周和出生体重小于1000 g的早产儿,出生时可考虑给PS预防,在复 苏后经气管插管给药,给1次,剂量100 mg/kg。
5呼吸暂停的防治: ①加强监护:包括仪器监护、医师护士的 密切观察。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颈 部姿势自 然,置轻度伸仰位以减少上呼吸道梗阻。 ②刺激呼吸:发生呼吸暂停时予托背、弹 足底,出现青紫需气囊给氧。





③药物治疗: 氨茶碱:负荷量4~6 mg/kg,静脉滴注, 12 h后给 维持量每次2 mg/kg,每天2~3次, 疗程5~7 d。 枸橼酸咖啡因:半衰期较长,不良反应较少,脂溶 性高,透过血脑屏障快。负荷量20mg/kg(相当 于咖啡因10 mg/kg) , 24 h后给维持量5 mg/kg, 每天1次,静脉滴注。 纳洛酮:主要用于母亲产前( 4~6 h)用过麻醉剂 如度冷丁者(母亲吸毒者禁用) ,或经氨茶碱治疗 后效果不理想者,剂量0.1 mg/kg,静脉滴注,必要 时4~6 h重复使用。
八、消化问题的处理

从少量开始( பைடு நூலகம்~5 ml/次) ,逐渐缓慢加量, 如胃中有积乳(可从胃管抽取积乳量大于 前一次入量1 /3量来衡量)则不加量或降 至前一次量。加奶后如症状复发,需再次 禁食。
八、消化问题的处理
②防治感染: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选用抗 生素,在未报告前可用三代头孢抗生素。 ③改善循环功能:NEC患儿常发生休克,休 克原因多为感染性、低血容量或多脏器 功能衰竭所致。需扩容,应用多巴胺和多 巴酚丁胺等。

早产儿五大关护理要点

早产儿五大关护理要点

早产儿五大关护理要点早产儿就像娇嫩的小花朵,需要我们特别精心的护理呢。

一、呼吸关护理要点。

早产儿的呼吸常常不太稳定,这可需要我们多留意啦。

他们的呼吸中枢发育还不完善,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

咱们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哦,温度和湿度都得刚刚好。

一般来说,温度保持在32 - 34摄氏度左右比较合适,湿度在55% - 65%之间就很棒啦。

就像给小宝贝打造一个温暖又舒适的小窝。

要经常观察他们的呼吸频率和状态呢。

如果发现小宝贝呼吸突然变得很急促或者很慢,甚至有暂停的情况,可别慌,但要及时通知医生护士哦。

有时候轻轻拍拍他们的小脚丫或者小后背,也能刺激他们重新开始正常呼吸呢。

二、体温关护理要点。

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可差啦,就像一个小火炉还没完全烧热呢。

他们皮下脂肪薄,热量很容易散失。

所以保暖是超级重要的大事。

除了前面提到的合适的环境温度,给小宝贝包裹也很有讲究。

要用柔软、温暖的小毯子,把他们裹得舒舒服服的,但也不能太紧,要让他们的小胳膊小腿能有一点点活动的空间。

就像给小宝贝包一个温暖又宽松的小粽子。

在给小宝贝测量体温的时候,也要特别小心。

不能用那种很凉的体温计直接就往小宝贝身上放,要先把体温计捂热一点再测量。

而且测量的时间也要准确,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体温数据呢。

三、喂养关护理要点。

早产儿的小胃可娇嫩啦,喂养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刚开始可能不能像足月的宝宝那样正常吃奶,有的可能需要通过鼻饲来喂养。

如果是母乳喂养,那可是再好不过啦。

母乳里有好多对小宝贝有益的成分,就像魔法药水一样,能让小宝贝快快长大。

要是妈妈的母乳不够,也可以选择专门的早产儿配方奶。

每次喂养的量要慢慢增加,不能一下子喂太多,不然小宝贝的小胃可受不了。

而且喂养的时间间隔也要根据小宝贝的情况来调整。

就像对待一个小小的美食家,要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喂养节奏。

四、感染关护理要点。

早产儿的免疫力就像还没建好的小城堡,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

所以预防感染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哦。

早产儿护理

早产儿护理

关注早产儿的健康状况
02
· 早产儿容易出现多种健康问题,如感染、黄疸、呼吸困难等。家长和医
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早产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03
· 早产儿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
医患关系。医护人员应该向家长介绍早产儿的生长情况和治疗方案,共同
促进早产儿的健康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 帮助早产儿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整他们的生物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密切关注睡眠质量
· 密切关注早产儿的睡眠质量,如是否有呼吸困难、打鼾等情况,确保他们的睡眠安全和健 康
06注意卫生和清洁
注意卫生和清洁
1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有利 于早产儿的健康恢复
注意卫生
· 注意早产儿的饮食卫生,保证奶源新鲜,使用消毒过的 奶瓶和餐具,可以预防肠道感染 · 注意早产儿的用品卫生,定期消毒玩具、衣物等,可以 预防病菌传播
08保持耐心和关爱
保持耐心和关爱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01
· 早产儿相比足月儿更加脆弱,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家长和医护人员
需要耐心地照顾早产儿,逐步增强其适应能力和生长速度
学检查
检查和监测的频率
03
· 根据早产儿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检查和监测的频率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刚出生时每周检查一次,之后逐渐减少检查频率,但需要随
时关注早产儿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05保持良好的睡眠
保持良好的睡眠
提供舒适的环境
· 提供舒适的环境,如保持房间温度适宜、减少噪音和光线等,有助于早产儿保持良好的睡 眠

早产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早产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一名早产儿的家长,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早产儿护理的经验。

早产儿是我国新生儿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在母体外的环境中努力生存和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努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早产儿的护理要点1.密切观察病情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全,抵抗力较弱,容易生病。

因此,家长要密切关注早产儿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观察要点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肤色、食欲、大小便等。

2.保持适宜的温度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温度影响。

因此,要为早产儿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

一般而言,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4℃-26℃之间,湿度在55%-65%为宜。

此外,要为早产儿准备适合的衣物和被褥,以保持体温稳定。

3.合理喂养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喂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奶粉:早产儿奶粉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吸收。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早产儿的奶粉。

(2)控制喂养量:早产儿的胃容量较小,喂养时应少量多次。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月龄和消化能力,合理调整喂养量。

(3)观察喂养反应:喂养过程中要观察早产儿的反应,如出现吐奶、腹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和量。

4.预防感染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感染。

因此,家长要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感染:(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

(2)早产儿衣物、用品要经常清洗、消毒。

(3)避免带早产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4)家长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将病菌传染给早产儿。

5.早期干预早产儿在视觉、听觉、运动等方面可能存在发育迟缓。

家长要关注早产儿的早期发展,及时进行早期干预。

例如,通过游戏、触摸等方式锻炼早产儿的视觉、听觉和运动能力。

二、早产儿的心理关爱1.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早产儿在母体外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孤独感。

家长要多陪伴早产儿,通过拥抱、抚摸等方式给予早产儿安全感,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2.培养早产儿的自信心早产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身体发育不完善而感到自卑。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一、关键信息1、早产儿的身体特点和特殊需求2、护理环境的要求3、喂养方式和注意事项4、体温调节与保暖措施5、呼吸监测与支持6、预防感染的方法7、睡眠与安抚策略8、定期健康检查与评估9、亲子互动与早期干预二、护理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早产儿所在房间的温度应保持在 24 26 摄氏度,相对湿度在 55% 65%。

可使用温湿度计进行监测,确保环境舒适。

12 光线调节避免强光直接照射早产儿的眼睛,使用柔和的灯光。

提供适当的昼夜光线变化,帮助建立良好的睡眠节律。

13 噪音控制保持房间安静,减少噪音干扰,声音强度不宜超过 45 分贝。

三、喂养方式11 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最佳的食物,应尽量实现母乳喂养。

母亲需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保证乳汁质量。

12 奶瓶喂养若无法直接母乳喂养,选择适合早产儿的奶瓶和奶嘴。

喂奶时注意奶液的温度和流速,避免呛奶。

13 喂养量和频率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生长情况确定喂养量。

初期可能需要少量多次喂养,随着早产儿的成长逐渐增加喂养量和延长喂养间隔。

四、体温调节与保暖11 合适的衣物和被褥为早产儿选择柔软、透气、保暖的衣物和被褥。

避免过度包裹,以防过热。

12 热水袋或暖宝宝的使用如需使用,应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放在早产儿身体周围时要做好防护。

13 体温监测每天定时测量早产儿的体温,确保体温在正常范围内(365 375 摄氏度)。

五、呼吸监测与支持11 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密切关注早产儿的呼吸情况,如有呼吸急促、呼吸暂停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早产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13 氧气支持如需吸氧,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控制氧流量和吸氧时间。

六、预防感染11 严格的卫生措施护理人员在接触早产儿前应洗手、消毒。

早产儿的衣物、被褥等要经常清洗、消毒。

12 减少人员接触限制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13 环境消毒定期对早产儿居住的房间进行消毒。

如何护理早产儿

如何护理早产儿

如何护理早产儿早产儿是指胎龄28周以上但是不满37周的新生儿,一般体重少于2.5千克,身长在46厘米以下。

由于早产儿全身各系统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子宫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均较差,因此死亡率较高。

为了避免早产儿夭折,护理工作一定要格外谨慎、细心。

1.保暖: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55~65%。

早产儿体重越小,周围环境的温度越应接近其体温。

由于一般居室的温湿度很难达到这些要求,因此早产儿可以放在暖箱中。

2.喂养:主张早喂养,防止发生低血糖。

由于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还很差,因此可以在出生24小时后喂5%葡萄糖水,或喂牛奶加水50%。

对于呕吐的早产儿喂水时间还要往后推迟,一般在出生36小时以后,甚至更长些。

如果吸吮能力有所提高,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但需注意喂养速度要慢,避免呛奶或窒息;如果吸吮能力差但具备了吞咽功能的早产儿,可用滴管将奶液滴入口中;如果仍没有吞咽能力,应留在医院中进行胃管喂养,即用乳胶胃管插入孩子口中,用注射器将奶直接注入胃内。

3.体位:早产儿的头应偏向一侧,使口中的粘液外流,避免粘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4.合理用氧:不是每一个早产儿都要吸氧,更不要长期吸氧。

当新生儿出现发憋、呼吸急促等呼吸困难表现或发生青紫时才可吸氧,氧浓度为30~40%,并应监测动脉血氧分压。

如果长时间吸氧或吸氧浓度过大,可引起眼睛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视力障碍。

5.维生素及铁剂的补充:早产儿除了母乳或人工喂养外,还要及时给予维生素及铁剂的补充。

因为他们提早出生,体内各种维生素及铁剂储存量比较少。

一般出生后第3天可以给维生素K1每日1~3毫克,维生素C每日50~100毫克;出生后第10天可以给浓缩鱼肝油,每日3~4滴;体重小于1500克者,出生第10天起给维生素E每日25毫克,直至体重达到1800克;出生1个月后给铁剂,可用10%枸橼酸铁胺每日每千克体重2毫升。

6.预防感染:早产儿室的地面、工作台等均要湿拖湿擦,暖箱每周消毒一次;护理人员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护理每个早产儿前后必须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早产儿不能与患有感冒、气管炎、腹泻等疾病的人接触;早产儿的衣服、尿布、奶瓶应定期煮沸消毒。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简介早产儿是指妊娠期少于37周的婴儿。

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与需求与足月儿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专门的管理措施来保证他们的健康与发展。

本文将介绍早产儿专案管理的一些重要措施,包括喂养、呼吸支持、感染控制、家庭支持等方面。

---喂养管理早产儿由于未能完全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其喂养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喂养管理措施:1. 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最好的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生素。

早产儿应尽早开始进行母乳喂养,即使只是少量逐渐增加。

对于无法直接吮吸的早产儿,可以使用乳管或借助抽奶器将母乳喂给他们。

2. 人工喂养对于无法完成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可以采取人工喂养。

选择适合早产儿的配方奶粉,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婴儿的需求适时喂养。

3. 定时喂养早产儿的肠道功能较弱,容易产生消化问题。

因此,喂养时间宜固定,间隔不宜太短,以避免肠功能负担过重。

---呼吸支持早产儿的呼吸系统未能完全发育,需要额外的呼吸支持。

以下是一些呼吸支持的管理措施:1. 呼吸机辅助对于需要呼吸支持的早产儿,可以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确保其氧气供应和呼吸功能的正常。

2. 保湿呼吸早产儿的皮肤较为脆弱,容易出现呼吸道干燥的问题。

因此,在使用呼吸机时,可以通过增加湿度来保护早产儿的呼吸道,减少黏液的积聚。

3. 呼吸训练随着早产儿生长发育,呼吸功能逐渐改善,可以进行呼吸训练,帮助其逐渐摆脱呼吸机的依赖。

---感染控制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感染控制的管理措施:1. 无菌操作早产儿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需要保持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在接触早产儿之前,应进行充分的洗手和穿戴无菌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

2. 感染筛查对早产儿进行定期的感染筛查,包括血液、尿液、呼吸道等方面,及早发现感染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隔离措施对于存在传染性疾病的早产儿,需要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扩散。

早产儿家庭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早产儿家庭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早产儿家庭护理需要注意什么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早产儿身体素质差,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

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

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2~24°C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

一些早产的宝宝或者发育不良的宝宝都需要在暖箱里呆一段时间,才能够像正常宝宝那样生活,很多家长会担心从暖箱里抱出来之后,宝宝会不会不适应外部环境,从而对无法很好地对宝宝进行护理,现将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介绍如下:一、生活护理,早产儿出院后回家,因体质相对较差,所以在护理上需要多加注意:(一)喂养:1、早产儿因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而母乳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

故更需要母乳喂养,必要时可添加母乳强化剂(遵医嘱),同时要注意喂养的次数,不要过于频繁,还要注意每次喂养的量。

尽量按照出院时医生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哺乳。

如果婴儿体重在1500克以下,每1小时就要喂奶一次;1500到2000克者每2小时喂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产儿则每3小时就喂一次。

如果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差,妈妈可以用滴管或小匙慢慢地喂。

(此处引用的文献依据是来自于?)2、如果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应选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

一般按需喂养,喂养量根据早产儿的耐受情况而定,以不发生腹胀和呕吐为原则;3、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出生一周开始补充维生素AD,一个月后再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1,预防出血症。

1个月后开始补充维生素、铁预防贫血。

(纠正胎龄)6个月内不需要添加辅食。

再次是要注意卫生,尤其是在喂奶、换尿布前,应清洗双手,宝宝的用具要天天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喂养与护理全攻略
世界卫生组织将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

早产儿皮肤鲜红,呼吸浅、快而不规则,吸吮力差,体温调节功能和各种反射差,觉醒程度低。

早产儿的喂养和护理方面要特别的注意。

早产儿喂养与护理全攻略有哪些呢?本文是整理早产儿喂养与护理全攻略的资料,仅供参考
一、喂养篇
1、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要快得多,对维生素A、C、D及钙、铁等矿物质的需求量也相对比足月儿要多。

出生体重1000-15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的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7倍;出生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可达到出生时的5倍半,而足月儿一岁时的体重一般仅为出生时的3倍。

早产儿体重增长得是否合理,是喂养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一般每日增长体重25克较合理。

另外,若不及时给早产儿补充营养,易患贫血和佝偻病,体质也会很弱。

2、喂奶
对于早产儿来说,更需要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肌体免疫能力。

因为早产儿的胃容量很小,每次喂奶量宜少,时间间隔宜短。

如果婴儿体重在1500克以下,每1小时就要喂奶一
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时喂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产儿则每3小时就喂一次。

如果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差,妈妈可以用滴管或小匙慢慢地喂。

如果妈妈母乳不足,可以适量补充一些适合低体重儿的专用奶粉(雀巢、惠氏等)配合母乳喂养。

二、护理篇:
1、做好卫生消毒
给早产儿喂奶、换尿布前应洗手,做到卫生、无污染,其用具更要天天消毒。

还要天天给早产儿洗澡、及时更换衣服。

2、创造适宜的中性环境
因为早产儿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体温,所以在出生后要特别注意保暖。

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65%之间,空气新鲜。

婴儿体重越轻,周围环境的温度应该越高。

妈妈要每天给婴儿量体温,让体温保持在36.5-37℃之间,使其四肢末梢温热、光润。

早产儿所用的尿布、衣服及包裹身体用的被子等物件均应加热后再使用。

如何选择早产儿喂养方式早产儿父母应咨询有经验的医生,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

1、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

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2、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

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73kcal/100ml),根据生长情
况而定。

由于母乳喂养对早产宝宝尤其重要,因此在宝宝住院期间,妈妈要坚持每天把奶挤出来送到医院。

吃不完可以将母乳冷冻,在6个月内没有问题。

这样妈妈的奶水才会越来越多,当宝宝出院后可以继续吃到母乳。

3、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4、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适用于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的补充。

5、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早产儿喂养注意事项喂养早产儿,切忌奶水浓度过高
由于早产儿在医院多与妈妈分房而居,所以很多宝宝失去了吃母乳的机会。

除了母乳之外,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就成了早产宝宝的最佳食品。

但目前,专用配方奶粉只有在医院才能吃到。

由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非常不完善,奶中的脂肪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除了母乳和专用配方奶粉,大众化的脱脂奶粉成了宝宝必要的营养来源。

早产的宝宝肾脏没有发育完善,如果奶的浓度过高,对宝宝的体重增长会带来影响。

因为早产儿的体内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儿的含
水量占人体的70%,而早产儿达到了80%-85%,体内含水量高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脱水。

如果奶水浓度太高,从小便中带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也会从小便中溜走,体重增长也会非常缓慢。

所以早产儿的奶水浓度应是2:1,即2份奶,1份水,相比较而言,新生儿的奶水浓度是3:1的比例。

早产宝宝的早期阶段就是按照2:1的比例吃,一直吃到满月(假如提早出生一个月,宝宝虽然已经2个月了,但真正月龄应以满月宝宝计算),然后再逐渐按照3:1的浓度给宝宝喂奶,逐渐过渡到吃全奶。

除了市面上卖的脱脂奶粉外,家庭也可以自制脱脂奶--将普通牛奶煮沸,去掉最上面一层奶油,用同样方法连煮三遍即可。

半卧位慢喂方式喂养早产儿
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不完善,有时会发生吐奶及呼吸运动不协调现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进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立即窒息致死。

所以喂养时,最好使宝宝处于半卧位,奶嘴最好质地软,吸入孔大小适宜。

如果发现溢奶,立即将宝宝俯卧或侧卧,让口中奶流出。

对吸吮力很差的宝宝,可用小匙喂养,但需注意保持奶的温度,不可太凉。

按需给早产儿喂奶宝宝吃得慢是早产儿的进食特点,妈妈要有耐心,而且吃奶时要给宝宝一个休息时间:吃一分钟后,让宝宝停下来休息一下,等十秒钟后再继续喂食,这样可减少吐奶的发生。

二、护理篇:
1、做好卫生消毒
给早产儿喂奶、换尿布前应洗手,做到卫生、无污染,其用具更要天天消毒。

还要天天给早产儿洗澡、及时更换衣服。

2、创造适宜的中性环境
因为早产儿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体温,所以在出生后要特别注意保暖。

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65%之间,空气新鲜。

婴儿体重越轻,周围环境的温度应该越高。

妈妈要每天给婴儿量体温,让体温保持在36.5-37℃之间,使其四肢末梢温热、光润。

早产儿所用的尿布、衣服及包裹身体用的被子等物件均应加热后再使用。

早产儿的护理
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

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

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保暖
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一28℃,室内相对湿度55%一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

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
的稳定。

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

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

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精心喂养
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

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

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

母亲要尽可能地与早产儿接触,如孩子住院的医院有母婴同室病房,妈妈一定要陪伴孩子住入母婴同室病房。

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

婴儿抚触
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

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可以减少哭闹,可以更好地睡眠。

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①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
②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时;
③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时;
④突然发生腹胀时;
⑤发生痉挛、抽搐时。

在护理早产儿时,千万不要急躁,要精心,多观察孩子变化,但不要过分紧张,要科学调理,要有信心,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实践证明,2岁前是弥补先天不足的宝贵时间,只要科学地喂养,在两周岁以前早产儿的体质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

这样的早产儿,体力、智力都不会比正常人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