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鸟的聚会-【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含反思教案概述课程名称《鸟儿聚会》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课程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鸟类、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教学材料1.《鸟儿聚会》图画书;2.鸟类玩具(如鹦鹉、鸳鸯、鸽子等);3.色彩笔、水彩笔、墨水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认识不同的鸟类1.展示鸟类玩具,鼓励幼儿指出它们的名称;2.利用课件或图片,介绍不同的鸟类,引导幼儿认识它们的外形、颜色、特点等。

2. 情境导入:阅读《鸟儿聚会》1.阅读《鸟儿聚会》图画书,引导幼儿了解不同鸟类聚会的情节;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他们猜测各个鸟儿聚会的原因。

3. 实践活动:自由绘画1.鼓励幼儿根据所听到或想象的不同鸟类,尽情展现他们的创意;2.为让幼儿展现出各自的个性,老师应该提供充分的绘画工具和材料;3.引导幼儿在自由绘画的过程中学习观察、表现和合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4. 反思与总结1.引导幼儿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和过程;2.让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鸟类,以及喜欢它的原因;3.表彰优秀作品,鼓励幼儿共同分享创意和收获。

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的鸟类;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自由绘画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创意。

反思本课教学的内容丰富活泼,深受幼儿的喜爱。

在教材、玩具、绘画工具和调音等方面,都能够让幼儿感到兴趣、观察和想象。

需要改进的是在自由绘画环节的引导方面,如何让幼儿在过程中更好地表现和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意,需要老师学习和改进的方向。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鸟儿聚会课件.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鸟儿聚会课件.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鸟儿聚会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具体内容为第三节《鸟儿聚会》。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鸟类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鸟类的生态意义,培养幼儿对鸟类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至少5种不同种类的鸟,了解它们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鸟类特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鸟类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鸟类、保护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各种鸟类的特征,并能准确描述。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鸟类的观察、认知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鸟类图片、鸟类叫声录音、鸟类观察记录表、彩笔等。

2. 学具:画纸、彩笔、鸟类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鸟类。

(2)引导幼儿说出观察到的鸟类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鸟类图片,让幼儿说出鸟类的名称和特征。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关注鸟类的生态意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鸟类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观察并记录。

(2)组织幼儿分享观察记录,相互交流学习。

(2)引导幼儿表达对鸟类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1. 《鸟儿聚会》2. 内容:(1)鸟类名称:如麻雀、乌鸦、孔雀等。

(2)鸟类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

(3)鸟类生态意义:维持生态平衡、传播种子等。

七、作业设计(1)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下来。

(2)画出自己最喜欢的鸟类。

2. 答案:(1)观察记录: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

(2)绘画作品:幼儿独立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鸟类保护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鸟类面临的生存危机。

(2)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近距离观察鸟类,增强幼儿对鸟类的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各种鸟类的特征,并能准确描述。

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及活动反思

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及活动反思

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及活动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教材《大自然的奥秘》第三章《动物世界》第二节《鸟儿聚会》。

内容主要包括介绍几种常见的鸟类,如麻雀、乌鸦、孔雀等,以及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故事、观察、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鸟类,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掌握几种常见的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鸟类的兴趣,培养关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几种常见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鸟类,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鸟类图片、故事书、模型、视频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鸟儿聚会的有趣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关注鸟类。

2. 讲解:展示鸟类图片,介绍几种常见的鸟类,如麻雀、乌鸦、孔雀等,讲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观察:让幼儿观察鸟类模型,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鸟类的外形特征。

4.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画鸟、捏鸟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5. 游戏:开展“鸟儿聚会”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鸟类,增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鸟儿聚会》2. 内容:(1)常见鸟类:麻雀、乌鸦、孔雀等(2)外形特征:羽毛、翅膀、尾巴等(3)生活习性:食物、生活环境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鸟类,并描述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鸟类是孔雀。

它有美丽的羽毛,长长的尾巴,喜欢吃昆虫和果实,生活在森林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观察、实践、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鸟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引导幼儿描述鸟类方面,还需加强引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鸟类,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拓展认知范围。

幼儿园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鸟儿聚会》带反思中班教学计划《鸟儿聚会》包含对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以便孩子们可以使用他们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结果和方法。

可以根据情况中的鸟类数量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了解含义,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学到8减法,来看看带有反思计划的幼儿园初中《鸟儿聚会》。

教学目标:1.根据情况中的鸟类数量不同,可以列出相应的公式,并可以通过减去8来理解其含义。

2,可以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和方法。

3,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习8减法。

4.培养孩子的尝试精神,发展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儿童读物,8个减法公式,许多带数字的花,各种鸟类的照片(红色,黄色,紫色,大,小)教学过程:一,游戏:《香蕉、梨》老师:让我们玩香蕉和梨的游戏。

老师的香蕉和梨在一起。

老师:有香蕉和梨,有香蕉和一些梨吗?年轻:有香蕉和梨,一个香蕉和7个梨。

二,学习8减法播放音乐,引起年幼的孩子的兴趣,您对孩子有什么看法?小鸟(右)。

春天来了,小鸟从南方飞来,他们很高兴,小鸟决定开个音乐会,你想去吗?(思考),但是去音乐会并不容易。

这只鸟为您设置了多个级别。

如果您想去韶关,您可以在游戏中成功吗?(可以),走吧。

1.显示图片,以便孩子们可以看到鸟类的不同之处。

(红色,黄色,紫色,大,小)。

请孩子举手回答。

2,根据位置和大小,显示一张图片,我们数几只鸟的几张图片?嘿,飞了几只鸟(一只),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算什么?谁可以根据这张图中的情况列出减法公式? 8-1=7。

孩子看他的名单合适吗?(是)谁可以根据该公式列出相应的减法公式? 8-7=1第一关已经过去,我们正在进入第二关。

为孩子显示第二张图片,以查看地图上有几只大鸟和几只鸟?谁可以根据这张图片中的情况列出减法公式?(8-6=2)孩子们看他列表的公式是真的吗?(是)谁可以根据该公式列出相应的减法公式?(8-2=6)第二级已经过去,下一级又过去了。

老师将场景设置为第三级。

2024年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及活动反思

2024年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及活动反思

2024年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及活动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教材《鸟儿聚会》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种类的鸟儿,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故事、观察和游戏活动,让幼儿了解鸟儿的外形、颜色、大小、叫声等特点;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鸟儿,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种类的鸟儿,掌握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鸟儿特点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鸟儿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鸟儿图片、故事卡片、观察记录表、画笔、颜料、彩纸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里的鸟儿,让幼儿描述他们看到的鸟儿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喜欢的鸟儿,简要介绍该鸟儿的特点。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鸟儿聚会》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鸟儿及它们的特征。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让幼儿了解鸟儿的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鸟儿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鸟儿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叫声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记录校园里的鸟儿。

幼儿分组进行观察,记录鸟儿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5. 制作鸟儿手工(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简单的鸟儿手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鸟儿作品。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创意。

针对幼儿的表现,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强调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鸟儿聚会鸟儿种类:麻雀、乌鸦、喜鹊、孔雀等鸟儿特征:颜色、大小、叫声、生活习性等2. 爱护鸟类,保护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小鸟朋友请幼儿用彩笔和画纸,画出他们喜欢的鸟儿,并简单描述鸟儿的特征。

幼儿园中班美术:小鸟的聚会

幼儿园中班美术:小鸟的聚会

幼儿园中班美术:小鸟的聚会在幼儿园中班的美术课堂上,一场充满欢乐与创意的小鸟聚会即将展开。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小鸟的世界,来画一场热闹非凡的小鸟聚会。

想象一下,好多好多的小鸟们聚在一起,它们会做些什么呢?也许它们在叽叽喳喳地聊天,分享着飞行中的有趣故事;也许它们在欢快地唱歌跳舞,展示着自己美丽的羽毛;也许它们正在一起享用美味的食物。

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小鸟的样子。

小鸟有一个小小的脑袋,上面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尖尖的嘴巴。

它们的身体小小的、圆圆的,还有一对轻盈的翅膀,翅膀上的羽毛五彩斑斓。

尾巴有的长,有的短,形状也各不相同。

现在,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准备开始创作啦!先画一只小鸟。

我们可以先画一个大大的圆,这是小鸟的脑袋。

然后在圆的上方画两个小小的圆,这是小鸟的眼睛。

眼睛中间再画一个小小的三角形,这就是小鸟尖尖的嘴巴。

接着,在脑袋后面画一个椭圆形,这是小鸟的身体。

身体上再画出两个像扇子一样的形状,这就是小鸟的翅膀啦。

别忘了在身体后面加上一条弯弯的尾巴。

画完一只小鸟,我们可以再画几只不同姿态的小鸟。

有的小鸟在飞翔,翅膀要画得大大的;有的小鸟在站立,两只小脚要画得稳稳的;还有的小鸟在低头吃东西,脖子要画得弯弯的。

小鸟们画好了,接下来我们要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小朋友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可以是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绿色的……小鸟的翅膀上可以画上各种各样的花纹,比如波浪线、小圆点、小爱心等等。

画完小鸟,我们来给小鸟们画一个聚会的场景。

可以是一片绿色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或者是一棵大树,小鸟们在树枝上欢快地玩耍。

天空中还可以飘着几朵白云。

小朋友们画得都非常认真,每个人的作品都充满了创意和想象。

有的小朋友画的小鸟在举行歌唱比赛,有的小朋友画的小鸟在做游戏,还有的小朋友画的小鸟在分享美食。

当我们完成作品后,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自己画中的故事。

比如,小明画的小鸟们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生日派对,它们准备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大家一起唱着生日歌,非常开心。

中班精品教案《鸟儿聚会》及活动反思

中班精品教案《鸟儿聚会》及活动反思一、教学内容《鸟儿聚会》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可爱的动物》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围绕鸟类的特征、生活习性和常见鸟类进行讲解。

详细内容包括:鸟类的身体结构、羽毛、翅膀、喙、爪子等特征;鸟类的生活习性,如迁徙、繁殖、觅食等;介绍几种常见的鸟类,如麻雀、乌鸦、孔雀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鸟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能正确描述常见鸟类的外形特点。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表达等社会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鸟类的特征、生活习性及常见鸟类。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记住鸟类的特征,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鸟类图片、PPT、视频、歌曲、故事书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歌曲《小鸟飞》引入主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鸟儿的世界。

2. 讲解(10分钟):利用PPT和图片,讲解鸟类的特征、生活习性,介绍几种常见鸟类。

3.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鸟类,让幼儿亲身感受鸟儿的生活环境。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观察鸟类,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所见到的鸟类。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鸟类。

7.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小鸟找家”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鸟类特征:身体结构、羽毛、翅膀、喙、爪子等。

2. 鸟类生活习性:迁徙、繁殖、觅食等。

3. 常见鸟类:麻雀、乌鸦、孔雀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描述你最喜欢的鸟类,画一幅鸟儿的画。

2. 答案:要求幼儿描述鸟类的特征、生活习性,画作要求形象、生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鸟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提升。

但在组织户外观察活动时,应注意安全,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

中班科学鸟儿聚会教案

中班科学鸟儿聚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鸟儿聚会》。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种类的鸟儿,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观察鸟儿的图片和模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鸟儿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正确说出至少三种鸟类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比较不同鸟类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了解鸟儿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不同鸟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比较不同鸟类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鸟类图片、鸟类模型、挂图、卡片、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在操场上观察校园里的鸟儿,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鸟儿。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看到的鸟儿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鸟儿的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鸟类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鸟儿的名称,引导幼儿观察鸟儿的外形特征。

(2)讲解不同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如啄木鸟、孔雀、大雁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1)发放鸟类卡片,让幼儿找出与挂图上相同的鸟儿。

(2)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鸟儿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4. 实践操作(10分钟)(1)分组进行观察,让幼儿观察鸟类模型,描述其特征。

(2)组织幼儿进行“我为鸟儿画个家”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分享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鸟儿聚会2. 板书内容:(1)鸟类名称:啄木鸟、孔雀、大雁(2)鸟类特点:外形、生活习性(3)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鸟类,并描述其特点。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鸟儿聚会》课件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鸟儿聚会》课件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鸟儿的生活习性,知道鸟儿是人类的朋友。

2.培养幼儿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保护鸟儿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物质准备:课件、图片、视频、鸟儿模型、手工材料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鸟儿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鸟儿的特征,激发幼儿对鸟儿的兴趣。

2.新课内容:(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各种鸟儿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鸟儿的名称。

(2)教师讲解鸟儿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鸟儿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鸟儿与人类的关系,让幼儿知道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鸟儿。

3.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鸟儿面具,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鸟儿聚会”游戏,让幼儿扮演各种鸟儿,增强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总结与拓展:(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观察身边的鸟儿,并记录下来。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家庭作业,共同关注和保护鸟儿。

2.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鸟儿主题墙,展示幼儿的手工作品和观察记录。

3.区域活动: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投放鸟儿相关的书籍、玩具等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进一步了解鸟儿。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观察、表达、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给予个别指导。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活动时间的安排,确保活动内容丰富、环节紧凑。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鸟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幼儿保护鸟儿的意识,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实践操作环节中的“鸟儿聚会”游戏。

补充和说明:1.游戏的目的和意义“鸟儿聚会”游戏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鸟儿的行为和习性,从而加深对鸟儿特征和生活环境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鸟儿聚会》课件


通过活动增强孩子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生 态环境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人类活动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组织孩子们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比如垃 圾分类、节约用水、保护植物等,让他
们从小养成环保习惯。
鼓励孩子们关注身边的环保问题,比如 乱扔垃圾、破坏绿地等,让他们学会积
极维护身边的环境。
安排专人负责安全
指定一名教师或工作人员 专门负责活动过程中的安 全监管,确保幼儿的安全 。
密切关注幼儿动态
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 ,及时发现并制止危险行 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处理预案,一旦 发生意外情况,立即启动 应急处理措施,保障幼儿 的安全。
活动后总结反思及改进建议
总结活动经验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 较、分类和归纳等科 学思维能力。
预期目标与效果
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不同鸟类的特征 和习性,了解其生活环境和食物链关 系。
通过活动,幼儿能够增强对自然和科 学的热爱,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 定基础。
幼儿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工具进行观 察和实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 力。
02
活动内容与步骤
06
安全保障措施及注意事项
活动前安全检查及准备工作
01
02
03
检查活动场地
确保活动场地平整、无障 碍物,避免幼儿在活动中 摔倒或碰撞。
检查活动器材
对活动中使用的所有器材 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 损、无安全隐患。
幼儿安全教育
在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安全 教育,让他们了解活动中 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规则。
活动过程中安全监管及应急处理
鸟类的分类
根据鸟类的形态、生态和遗传等 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群, 如雀形目、鸽形目、鸡形目、雁 形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4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鸟的聚会-【教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 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2 / 4

【活动目标】
1、掌握鸟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创作出形态各异的鸟的图形。
2、在活动中萌发爱护鸟的情感,喜欢和鸟做朋友。
【活动准备】
1、大的白纸一张、范画一张、记号笔
2、16K白纸人手一张、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录音,导入活动。
师:我请小朋友听一听,谁来了?
师:原来是小鸟来了,今天鸟王要举行聚会,猜一猜都有那些鸟
来了?
小结:有这么多小鸟来参加小鸟聚会,一定会非常热闹。
二、逐步示范画鸟,引导幼儿逐步完成画作。
1、画鸟王。
师:鸟王最先出现,(教师画出一水滴形)这是鸟王的什么部位?
你觉得嘴巴朝向哪?还有什么部位没有?还要画上什么?脚在干什么?
你们想不想把鸟王青岛图画纸上?
幼儿第一次画鸟。
2、画鸟王后。
师:鸟王说:我一个人真孤单,我把鸟王后请过来好吗?
鸟王后和鸟王有什么不一样?
3、画飞翔的鸟
3 / 4

师:看又有谁出现了?他有什么不一样?
它的小脚到哪去了?飞翔的小鸟是看不见小脚的。
4、完整欣赏画作。
①从鸟形态上欣赏。
师:慢慢的小鸟越来越多,他们围在鸟王和鸟王后身边。
师:你们看到那些小鸟飞来了?请你找一找一只面对窗口的小鸟,
谁再来找一只面对门口的小鸟。他还有一半身体哪里去了?
师:想一想这么多小鸟都在干什么?
小结: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鸟,每一只样子都不一样。他们都来
到鸟王和鸟王后身边参加聚会,在这里唱歌、跳舞。
②从画作的颜色上欣赏。
这幅画上你都看到了哪些颜色?为什么选这些颜色?
小结:这几只都是画家最最喜欢的( )小鸟,为了让我们看的更
清楚,所以画上了颜色。
三、幼儿绘画。
师:你们想不想画出各种小鸟来参加这个聚会?那怎样画出不一
样的小鸟?
师:我们可以改变小鸟身体、嘴巴、尾巴的样子,来画出不一样
的小鸟。
提醒幼儿可以用刚才的方法把自己最最喜欢的小鸟的嘴巴、翅膀
或者眼睛涂上颜色,让大家一看就能找到。
四、展示作品。
师:聚会的时间到了,小鸟都飞到了我们的草地上。
师:听,他们唱起了动听的歌曲。(播放鸟叫声)
4 / 4

小结:这些小鸟不仅有着不同的样子,好听的声音,还会帮做我
们捉虫子,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