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主要氧化产物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普洱茶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普洱茶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谢贞建;赵超群;邹联柱;唐鹏程;焦士蓉【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09(025)001【摘要】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普洱茶多酚,并对提取参数进行优化,同时测定其抗氧化性能.对微波功率、液固比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设计,以多酚含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参数进行优化,测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2,2-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在微波功率539 W(中高火)、液固比为50:1(V:W)条件下提取2.4 min,多酚含量为5.32%.普洱茶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为31.13μg/mL,低于绿茶提取物49.36μg/mL;"-3多酚浓度达到30μg/mL,普洱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与绿茶提取物相当.响应面法优化普洱茶多酚的提取是可行的,普洱茶多酚具有较强的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页数】4页(P64-67)【作者】谢贞建;赵超群;邹联柱;唐鹏程;焦士蓉【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不同溶剂对普洱茶(熟茶)茶多酚提取的影响研究 [J], 段红星;周春娥;李家华2.普洱生茶和熟茶茶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邹艳丽;陈靖;李聪;王波;谢启明3.普洱茶(熟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J], 李智;张冬英;黄业伟;张行;邵宛芳4.不同条件下沸水浸泡提取普洱茶(熟茶)茶多酚实验研究 [J], 殷建忠;王琦;周建于;吴少雄;池开胜5.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生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 [J], 殷建忠;周建于;王琦;吴少雄;龙春艳;蔡丽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树抗氧化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茶树抗氧化物质的分离与鉴定茶是人们喜爱的饮品之一,除去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茶也因其富含抗氧化物质而备受人们关注。
抗氧化物质可防止细胞因氧化而受到损伤,包括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茶多酚和儿茶素等。
在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较高,因此这些化学物质受科研工作者的重点研究。
本文将探讨茶树抗氧化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一、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茶叶中包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是最重要的两种。
茶多酚是一种生物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分别为儿茶素、儿茶素三醇和黄酮醇三类。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广泛,包括抗氧化、抗炎症、抑制肿瘤等功效。
儿茶素是茶多酚中占比最高的化合物,其所含的3,4-二羟基苯基结构决定了它的生物活性。
儿茶素三醇是儿茶素最活性的形式,具有强效的抗氧化、抗炎症和抗癌活性。
黄酮醇是一类具有强大抗氧化活性的树脂酸衍生物。
二、茶树抗氧化物质的分离茶树抗氧化物质的分离需要先进行提取。
传统方法是使用醇类溶剂将茶叶中的化合物提取出来,但这种方法存在提取率低、残留醇类物质污染等问题。
因此,新的分离方法不断涌现。
一种应用绿色化学的方法是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SCF)提取。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状态,相较于传统有机溶剂,超临界CO2提取有许多优点,如受控性高、提取效率高、无毒害、易于回收等。
因此,超临界CO2提取越来越受到茶叶提取领域的关注,但其成本较高。
分离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毒性液相色谱等。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通常用于儿茶素的分离,分离效果与灵敏度较高。
毒性液相色谱(Toxicity Liquid Chromatography, TLC)则可用于茶多酚的分离。
各种分离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限制,应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方法。
三、茶树抗氧化物质的鉴定茶树抗氧化物质的鉴定包括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评价两个方面。
普洱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

普洱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陈玉琼;樊蓉;刘思思;倪德江【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3(034)019【摘要】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普洱茶水提液,分析其主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儿茶素在各组分中含量依次为:乙酸乙酯组分(73.79%)>正丁醇组分(34.93%)>水提取组分(32.49%)>剩余水层(13.54%);茶黄素、没食子酸主要在乙酸乙酯组分中,正丁醇组分含较多茶红素.普洱茶水提物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组分表现出较强的O2-·清除活性,而剩余水层则表现出较强的·OH清除活性.前者起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茶黄素等活性成分有关,后者可能与茶褐素等其他物质有关.因此,普洱茶中含有分别具有O2-·、·OH清除作用的成分,控制普洱茶发酵过程可能会获得具有不同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活性成分.【总页数】5页(P133-137)【作者】陈玉琼;樊蓉;刘思思;倪德江【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4【相关文献】1.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J], 郑秋闿;范晶晶2.红松子种皮提取物活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J], 苏晓雨;王振宇3.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作用 [J], 赵磊;潘飞;林文轩;徐美利;鲍玺;陈艳麟;王成涛;连运河4.中国被毛孢提取物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抗肿瘤活性 [J], 刘少静;秦蓓;余丽丽;姚琳;康冬妮;何晓佳5.鬼见羽主要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J], 黄德彬;余昭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普洱茶多酚的提取优化

洱茶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文献调研报告姓名:粟治琼学号:20111130067 2014年4月20日一、原理简介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水。
茶多酚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性优于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
茶多酚由儿茶素类、黄酮甙类、花青甙类、酚酸等30 多种化学物质组成, 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是茶多酚的主要成分,占茶多酚含量的80%左右。
茶多酚中几种主要儿茶素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 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GCG)50%~60%,左旋–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CG)15%~20%,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素(L-EGC)10%~15%,左旋-表儿茶素(L-EC)4%~6%。
其结构式可表示为:茶多酚是酚类衍生物, 呈弱酸性(pH≈6),能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有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另外由于茶多酚一般为含有两个以上互为邻位羟基的多元酚,有较强的供氢能力,能捕获过氧基团而显示出抗氧化性, 其抗氧化性优于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并且安全无毒。
茶多酚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还具有明显的抗衰老、消除人体过剩的自由基、去脂减肥、降低血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细胞等药理功能,在食品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二、提取方法与比较普洱茶中茶多酚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1、溶剂萃取法(一)有机溶剂萃取法采用的有机溶剂为50%乙醇水溶液,提取条件为60℃水浴,浸提时间为30 min,减压浓缩后加入剂氯仿萃取。
再用活性炭脱色去除色素,过滤后,再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浓缩乙酸乙酯萃取液,得茶多酚固体。
参考文献:阮栋梁;张英峰;王丰玲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二)有水提取法以水为溶剂, 采用水浴加热提取多次, 合并提取液后用氯仿萃取, 分出氯仿相后改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合并乙酸乙酯相并减压蒸馏浓缩近干, 将其干燥(真空、冷冻或喷雾干燥)后用去离子水重结晶即得产品。
普洱茶抗氧化活性成分的LC_MS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分离与鉴定 联用技术为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高效液相色 谱 ( HPLC) 法 在 茶 叶 多 酚 测 定 中 被 广 泛 利 用 , [1~3] 尤 其 通 过 紫 外 光 电 二 极 管 阵 列 检 测 器, 能对各个分离峰的鉴定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 但对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进行更准确 的鉴定, 还需借助更精密的仪器, 如核磁共振仪 ( NMR) 、近 红 外 光 谱 ( NIR) 和 液 质 联 用 ( LC- MS) 等。其中液质联用法以适当接口( 例如电喷雾离子 化( ESI) 、大气压离子化( APCI) 接口) 传输至质谱 仪, 对粗提物成分提供分子质量和结构信息[3]。
第8卷 第2期
普洱茶抗氧化活性成分的 LC- MS 分析
135
表 1 各萃取组分清除 DP P H 自由基能力
Table 1 DPPH- scavenging activity of fractions in pu- erh tea
样品 EGCGb
回归方程 a y = 34.8x - 10.5
相关系数 R2 0.9983 **c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试剂 普洱茶粉, 自制。取普洱茶( 由浙江省茶叶进
口公司提供, 产地云南) 以 1∶10、1∶5 的茶水比例在 沸蒸馏水中浸提 2 次( 30 min) , 合并浸提液, 真空 冷冻干燥, 得普洱茶粉( PTW)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 食子酸酯( EGCG, 纯 度>98%) 与 茶 多 酚 ( TP, 纯 度 TP>95%, EGCG>40%) 由浙江大学茶叶科技开发 有限公司提供 ; 二苯 基 苦 基 偕 腙 肼 ( DPPH) 、儿 茶
茶叶多酚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茶叶多酚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茶叶多酚是指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色或浅绿色的化学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脂、预防癌症、降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
茶叶多酚的提取与抗氧化性能研究一直是茶叶工业和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
一、茶叶多酚的提取方法1. 溶剂提取法:将茶叶粉末用不同种类的溶剂进行提取,在加入起薪和浓缩等多个步骤后即可得到茶叶多酚。
但是该方法提取效率不高,且在测定茶多酚含量时较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共存物质干扰比较大。
2. 家用咖啡机提取法:将适量的茶叶粉末放入家用咖啡机中,加入适量的水后进行提取,可以得到带有浓郁茶香的茶叶多酚液。
该方法操作方便,提取效率较高,但工业生产难以应用。
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原理,将茶叶粉末在超声波的辅助下进行提取,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及茶多酚的纯度。
同时,该方法不需要额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安全无毒,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茶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研究茶叶多酚在营养保健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其抗氧化功能。
氧化是机体内部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的积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而茶叶多酚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故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
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面来研究茶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1. 体外实验:一个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利用DPPH实验法研究提取得到的茶叶多酚在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使用DPPH自由基与提取得到的茶叶多酚反应后,反应液颜色会逐渐由紫色转为黄色,实验将变化后的DPPH溶液的吸光度值与茶叶多酚的浓度相关联,由此得到了茶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
结果表明,提取得到的茶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2. 体内实验:通过给实验动物灌胃茶叶多酚,然后检测动物体内的抗氧化指标是否有所提高,来研究茶叶多酚的体内抗氧化性能。
在不同剂量给予小鼠茶叶多酚后,测定了小鼠血浆和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发现灌注茶叶多酚的小鼠血液及组织中的SOD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茶叶多酚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氧化性能。
云南普洱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云南普洱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金裕范;高雪岩;王文全;练晶军【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1(013)008【摘要】目的:比较云南5个产地普洱茶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选择3年发酵的普洱饼茶,采用DPPH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消除活性.结果:5个产地的普洱茶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以云南大理下关产普洱茶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EC<,50>值为8.88 mg·L<'-1>,云南思茅最弱,其EC<,50>值为21.81 mg·L<'-1>,云南5个产地普洱茶抗氧化活性的强弱顺序依次为:大理下关普洱茶>西双版纳普洱茶>临沧普洱茶>红河普洱茶>思茅普洱茶.结论:普洱茶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消除剂,云南不同产地普洱茶的抗氧化活性略有差异.【总页数】3页(P17-19)【作者】金裕范;高雪岩;王文全;练晶军【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102;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10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云南普洱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郭刚军;彭春秀;何享;龚加顺2.不同厂家维生素E软胶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J], 吕晓君; 张菊; 李厚钢; 何开勇3.单宁酸-鱼明胶共价、非共价相互作用复合物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J], 郭扬凯;赵利;白春清4.单宁酸-鱼明胶共价、非共价相互作用复合物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J], 郭扬凯;赵利;白春清5.6种活性多糖的结构、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J], 王帅;赵冬雪;韩成凤;王晓丽;李健;张乐乐;陈旎;韩培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普洱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普洱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陈朝银;叶燕;熊向峰;赵声兰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8(029)004
【摘要】用单因素实验研究茶多糖(TSP)提取工艺条件,并进一步通过连苯三酚自氧化测定所得普洱茶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多糖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40min,提取次数4次,所得普洱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Vc的抗氧化活性相近.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陈朝银;叶燕;熊向峰;赵声兰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云南晒青绿茶和普洱茶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胡小静;陈叶;龚加顺
2.普洱茶茶色素提取工艺条件的响应面分析及其抗氧化性活性研究 [J], 杨新河;李勤;黄建安;陆英;沈智;刘仲华
3.辣木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张秀芬;施泽升;李恒锐;何文;莫周美;黄珍玲;杨海霞;梁振华;谢君锋;黎萍;刘连军
4.肾茶多糖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王锐;张泽俊;熊汝琴
5.藏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章斌;姚永秀;张恒;卢勇;袁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分 析 方 法 .
产物 以茶褐素为主。 目前有关多酚提取分离的研究较多, 但
对 普 洱茶 茶 褐 素提 取 的研 究 较 少 。 文在 分 析 原料 基 本 品质 本 成 分 的基 础 上 , 究 浸 提 温 度 、 研 浸提 时 间 、 剂 用 量 和 溶 剂 溶 p H值 等 因素 对 茶褐 素 浸 出率 的 影 响 ,并 对 茶褐 素 提取 物 的 主 要 品质 成 分 和抗 氧 化 活性 进 行 了分 析 。
关键词 :普洱茶 ; 茶褐素 ; ; 提取 抗氧化
普 洱 茶 原 产 于 我 国 云 南 西双 版纳 、 茅 等地 区 , 思 因早 期 集散 地 在 普洱 县 而 得名 , 一 类 具有 独 特 内质 风 格 和 文化 内 是 涵 的特 种 茶 。 于发 酵 作用 , 洱 茶 多 酚发 生 氧化 聚 合作 用 , 由 普
一பைடு நூலகம்
、
材 料 与方 法
高效 液 相 色 谱 法 。V r n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色谱 条件 ai a
1 品 制备 .样
DsoeyC8 ( m2 0 mx . m) 流 动 相 :. % ( i vr, I柱 5 ,5 m 46 c a r ; 00 5 体 积 分 数 ) 氟 乙 酸 水 溶 液 , 速 l / i; 外 检 测 波 长 : 三 流 mLm n 紫 2 3m, 温 3 ℃ , 量 3 L 每 次进 样分 析 后 , 乙腈 冲 0n 柱 0 进样 0 。 用
%
3 .普 洱茶 水提 物 及 茶 褐素 提 取 物 的制 备
( ) 1 普洱茶水提物 ( E) P 。取过 4 0目筛的磨细普洱茶 样 10 , 0 g先按料液 比 1 0 用沸水在沸水浴 中提取 2ri, : , 3 0 n 过 a 滤。 茶渣适 当挤干 , 再按料液 比 1 0 用沸水在沸水浴中提取 : , 2 1mi, 0 n 过滤 。合并两次滤液 , 离心 , 5℃下减压浓缩 , 在 5 浓缩
普茶要化物取件优及抗化性析 洱主氧产提条的化其氧活分
倪德江 樊 蓉 陈玉琼 余 志 李春雷
( 中农 业 大 学茶 学 专 业 ,4 0 7 华 3 00)
摘
要 :以普洱茶为原料, 研究溶 剂p H值、 浸提 温度 、 、 时间 料液 比对茶褐素 ( B 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 T S) 溶
表 1试 验 因子 与水 平 编码 表
水平 A( I值 )f 温度 , )C( pI - B( ℃ 料液比 ) D( 时间 , i a rn)
l 2 3 7 5 6 6 O 8 0 10 0 l3 :0 14 :0 15 :0 l O 2 O 3 0
剂p H值、 浸提温度、 时间、 料液比等都显著影响T S B 的浸提效果, 其中料液比、 浸提温度、 浸提时问达到了极显著水 平, 素影响效果的重要 眭 各因 依次为 料液比> 浸提温度> 浸提时间> 溶剂 p H值。同时得到茶褐素浸提的优化条件为:
温度 1o 溶剂 p 7 料液比 1 0 时间 2mi。茶褐素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显示, o , H= , : , 3 0 n 其抗氧化活性优于普洱茶水提物。
( 品质 成 分 分 析 。 1) 氨基 酸 : 三酮 比色 法… 茶 多 酚 : 茚 ; 酒 石 酸亚 铁 比色法 ; 溶性 糖 : 酮 比色 法 E 茶 黄 素 、 红素 、 1 可 蒽 ; 茶 茶褐 素 : 统 分 析 法 … 咖 啡 碱 及 儿 茶 素 含 量 : 效 液 相 色谱 系 ; 高 法 , 茶 素 标 样 购 于 Sg a公 司 ; 食子 酸及 茶 氨 酸 含 量 : 儿 i m 没
( ) 氧化活性[ 2抗 2 I 。体外抗氧化活性 : 以对 ・ H和 0 清 O
除率 表 示 。
5 .数 据统 计 分 析
采 用 S S统 计 软 件 进 行 处 理 ,所 有 成 分 含量 均 以干 重 A
计。
二 、结 果 与分 析
1 洱茶 主 要 化 学成 分 测 定 结 果 .普 普 洱茶 由晒 青 绿 茶经 过 “ 堆 ” 序 加 工 而成 。普 洱 茶 渥 工 中 的主要 生 化 成 分在 这 个 过 程 中发 生 剧烈 变化 ,茶 多酚 、 氨 基 酸 等 组 分 含 量 均 剧 烈 下 降 , 溶性 糖 、 可 茶褐 素等 含量 有 显 表 2 普 洱茶 、 晒青 绿 茶 主要 化 学 成分 测 定 结果
液 真 空 干燥 ( 5 ) 5℃ 。 ( ) 2 茶褐 素 提 取物 ( B 。将 提 取 物按 11 ( 量 比 ) T S) : 质 0
配成水溶液 , 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 萃取 3次 , 每次 5 i。上 a rn 述水层以等体 积正 丁醇萃取 3次 , 每次 5 i, m n 取水层 减压浓
平稳 。
称取 制 备 试 样 3 0 g采 用 k ( 正 交 实验 设 计 进 行 .0, O 3) 试 验 ,因 素 水 平 随 机 编 号 ( 1 。 吸取 各 处理 茶 汤 滤 液 表 ) 2mL于 含 2mE正 丁 醇 的 分 液漏 斗 中振 荡 萃取 3 i, 层 5 5 a rn分 后 将 水 层 置 于 5 m 三 瓶 中 ,取 水 层 2 0 L三 角 mL加 饱 和 草 酸 2 L和 6 馏 水 , 9 %乙 醇定 溶 至 2 mL 于 3 0 m 下 m m[蒸 用 5 5 , 8n 比色 , 定 茶褐 素 含量 。 测
试 验 材 料 为 武汉 易 生公 司提 供 的 以云 南 野 生古 茶树 鲜
叶为 原 料 制成 的普 洱 散 茶 , 粉 碎机 粉碎 后 , 4 经 过 0目筛 , 收
集 筛 下物 于 4 ℃冰 箱避 光 保 存备 用 。
2 .正 交试 验设 计
洗色谱柱 1m n 然后用 流动相平衡色谱柱约 1mn 至基线 0 i, 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