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与制作流程
砷的处理方法

砷的处理方法废水中的三价砷可以用沉淀法进行回收,如硫酸厂中的废水,可用硫化钠在20~40℃下进行处理,所得的硫化砷用硫酸铜在70℃进行处理,冷却后进行分离,分出硫化铜后,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并在>70℃通入空气或氧,使砷成为五价,再分出硫化铜,溶液通入二氧化硫或硫酸厂的尾气,使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并结晶,过滤干燥,即可回收三氧化二砷[1]。
在从蒽醌磺酸制备氨基蒽醌过程中,以前曾用过Na2HAsO4作为催化剂,其废水可以先在90℃加入过氧化氢,再通过一个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出水中形成的H3AsO4可以用20%的NR3(R=C8~16的烷基)在二甲苯中的溶液进行萃取,约有95%以上的砷被回收,其纯度可达97~98%,可以回用于氨基蒽酯的生产。
而出水中砷的最终浓度可降至0.005~0.007mg/L[2]。
5.3沉淀及混凝沉降法砷的主要处理方法有硫化物沉淀法, 或与多价重金属如三价铁等络合并与金属氢氧化物进行共沉定。
第二种方法是水处理技术中常采用的传统混凝沉降法。
此外也可采用活性炭和矾土吸附或离子交换。
5.3.1 铁盐法铁盐法是处理含砷废水主要方法,由于砷(V)酸铁的溶解度极小,所以除外,也可在处理含砷废水时,先进行氧化直接用铁盐处理[3][4][5][6][7][8][9][10]处理,使废水中的三价砷先氧化成五价砷,使沉淀或混凝沉降法的效果更好。
由于空气对三价砷的氧化速度很慢,所以常用氧化剂进行氧化,常用的氧化剂有氯,臭氧,过氧化氢,漂白粉,次氯酸钠[11][12][13]或高锰酸钾,也可以在亚硫酸钠存在下进行光催化氧化[14][15]。
如在活性炭存在下也可以进行空气催化氧化,再与镁,铁,钙或锰等盐作用,脱砷能力可以提高10~30倍[16]。
结合铁盐处理,出水中的砷含量可以降至0.05~0.1mg/L[17]。
铁盐法可以用在饮用水的净化中去[18]。
废水中的砷可以用石灰乳、铁盐沉淀、中和,再用PTFE膜过滤,废水中的砷的去除率可达99.7%,克服了传统的含砷废水处理工艺投资高,占地大,运行成本高,处理后水质不稳定的弱点,滤清液无色,清澈,透明,可以达标排放或降级回用[19]。
南极磷虾油的浓缩工艺对虾青素含量的影响

南极磷虾油的浓缩工艺对虾青素含量的影响南极磷虾油是一种具有丰富的虾青素(Astaxanthin)含量的植物油,虾青素是一种强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
南极磷虾油的产量较低,为了增加虾青素的含量,可以采用浓缩工艺提高虾青素的浓度。
浓缩工艺是通过去除虾青素以外的其他成分,如脂肪、蛋白质等,从而增加虾青素的含量。
常用的浓缩工艺包括溶剂萃取法、冷冻浓缩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在溶剂萃取法中,常用的溶剂有乙醇、正己烷等。
将南极磷虾油与溶剂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虾青素会溶解于溶剂中,通过蒸馏、浓缩等步骤可以得到富含高浓度虾青素的提取物。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但溶剂的选择和回收对产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有一定影响。
冷冻浓缩法是利用低温将南极磷虾油冷冻成固态,然后通过温度的升高,使固态的油融化成液态,随后在适当的温度下,虾青素会比其他组分更容易析出,并通过分离技术,从而提高虾青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对虾青素的提取效果较好,但操作工艺较为复杂,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质,提取南极磷虾油中的虾青素。
超临界流体具有高溶解度、较低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等优点,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以使油脂中的虾青素从液态迅速转变为气态,然后通过分离技术,将虾青素从超临界流体中回收。
这种方法对虾青素的选择性较好,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且对产品的营养成分保持较好,但操作条件较为严格,设备投资较高。
南极磷虾油的浓缩工艺对虾青素含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浓缩工艺会对虾青素的提取效果、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增加虾青素的含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浓缩工艺,并进行合理的工艺优化,以提高虾青素的浓度和产品质量。
南极磷虾油的研究进展

南极磷虾油的研究进展
倪治明朱加进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310058
摘要:南极磷虾油是从南极磷虾中低温提取而成,协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红色混合脂质,富含磷脂态的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虾青素、维生素E、维生素A等。
相关资料显示南极磷虾油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女性经前综合症、调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抑制炎症等临床效果。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南极磷虾油产品提取技术、营养功能以及南极磷虾的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报道,并展望了南极磷虾油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重点。
关键字:南极磷虾油;生物资源;提取工艺;营养价值。
南极磷虾油的浓缩工艺对虾青素含量的影响

南极磷虾油的浓缩工艺对虾青素含量的影响实验设计首先,我们选择一批新鲜的南极磷虾,根据以下配方制备了虾油:原料:南极磷虾1000克,食用植物油100克。
制作方法:将南极磷虾去壳、去头、去尾,然后压碎,加入食用植物油,搅拌均匀,放入反应釜中。
利用低温萃取技术,将虾油与虾青素分离出来,得到虾油浆。
接着,我们使用不同的浓缩工艺,对虾油浆进行浓缩处理。
具体方法如下:1. 分层离心法。
将虾油浆放入分离离心机中,以4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小时。
这样可以让虾青素沉淀到底层,得到富含虾青素的虾油。
2. 高压浓缩法。
将虾油浆放入高压浓缩机中,利用高压力和高温度将虾油浆蒸发浓缩。
这样可以让虾青素浓缩到更高的含量。
3. 液相色谱法。
将虾油浆放入液相色谱仪中,利用色谱柱对虾油进行分离。
这样可以准确地分离虾青素,得到高纯度的虾青素。
最后,我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浓缩工艺得到的虾油样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虾青素的含量。
结果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浓缩工艺对虾油中虾青素的含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 浓缩工艺 | 虾青素含量(mg/g) || -------- | ---------------- || 无浓缩 | 0.23 || 分层离心法 | 0.61 || 高压浓缩法 | 0.95 || 液相色谱法 | 1.53 |可以看出,浓缩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南极磷虾油中虾青素的含量。
其中,液相色谱法得到的虾青素含量最高,达到了1.53mg/g,是其他工艺的两倍以上。
这是因为液相色谱法可以准确地分离虾青素,去除干扰物质,得到高纯度的虾青素。
而分层离心法和高压浓缩法虽然也能提高虾青素含量,但是同时也会带入其他杂质,影响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浓缩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南极磷虾油中虾青素的含量。
其中,液相色谱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浓缩工艺,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虾青素。
石油化工中的脱砷方法

石油化工中的脱砷方法砷在石化工业中的重大影响,人们对脱砷方法做了大量探索研究,用于石油化工中的脱砷方法有以下几种:1. 法国IFP脱砷工艺 IFP脱砷工艺广泛用于石脑油、轻柴油等液态烃中微量砷的脱除。
IFP脱砷剂牌号为MEP841,是一种以氧化镍作为活性组分的脱砷剂,利用砷化物能使镍中毒的性质,以氧化镍作为牺牲提,使液态烃中的砷与镍结合,从而达到脱除物料中微量砷的目的。
该脱砷工艺必须使用氢气作还原剂,还原氧化镍而得到金属镍,金属镍吸收物料中的有机砷化物。
此工艺的操作压力为2.5MPa或更大,温度为180℃左右,脱砷反应在临氢的条件下进行。
国内天津联化,抚顺市花和北京东方乙烯等厂均采用IFP脱砷工艺。
2. 以Ⅷ族金属为脱砷剂的工艺(1)以氧化铁为火星组分的脱砷剂,在371℃、14MPa条件下进行脱砷。
在温度、压力较低条件下,氧化铁的活性大幅度下降。
此法采用的壮丽为US 40691140.(2)用还原态镍为活性组分的脱砷剂,在180℃、2.5MPa、空速1~25h-1下进行脱砷。
(3)预硫化脱砷剂,在140~180℃、0.1~4.0MPa、空速1~50h-1下进行脱砷,适合原料含砷量为0.001~5mgAs/kg的进料;(4)以氧化镍和氧化钼催化剂脱砷3. 以金属钯为脱砷剂的脱砷工艺此工艺由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使用条件为常温,不限制操作压力,液体空速20~25h-1或更小。
此工艺的脱砷剂为L-25,当脱砷器出口砷含量大于7×10-9时,应考虑脱砷剂的低温火花,以恢复脱砷剂的部分脱砷能力。
目前在上海石化乙烯装置采用类似于L-25的脱砷剂。
脱砷剂的活化条件为:介质为水蒸气(400~600kg/h),空气(250~400Nm3/h),常压,120℃。
4. 还原氧化铜脱砷工艺 BASF公司开发的一种以氧化铜为主要活性组分的脱砷剂,适用于石脑油、柴油以及气态烃的脱砷。
BASF的R3-12脱砷工艺有如下特点:(1)R3-12物性数据活性组分 CuO 40%(质)ZnO 40%(质)载体AL2O3其他S 0.01%(质)Cl 0.001%(质)LOI(灼烧损失量)(900℃) 15%(质)堆密度 1300kg/m3抗碎强度 7kg/颗粒度5mm×3mm(2)操作条件 15~200℃,压力不限,出口砷含量<5×10-9,空速3~4h-1 使用寿命4年5、氧化法脱砷氧化法脱砷是较早开发的脱砷工艺,其机理是将砷化物(AsR3)氧化成相应的氧化物,然后利用其易溶于水的特点洗去砷氧化物。
益脾健胃南极磷虾油多肽生物制品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益脾健胃南极磷虾油多肽生物制品及其制备工艺,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
本技术以南极磷虾油加工下脚料为原料,集成现代生物分离技术、生物酶解技术、混菌微生物发酵技术,研制开发出具有显著益脾健胃保健功效的南极磷虾多肽生物制品,其中混菌好氧发酵菌种主要包括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
所得南极磷虾多肽具有较强的益脾健胃保健功效,提取液可根据应用途径做浓缩、吸附干燥、醇析或树脂纯化等处理,满足在保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高效利用。
该工艺技术简单高效、所得产品抗氧化能力和益脾健胃保健功效强,产品稳定性强,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权利要求书1.一种益脾健胃南极磷虾油多肽生物制品,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溶解:将南极磷虾油加工下脚料粉碎,加水搅拌至完全溶解;酶解:向溶解后的加入南极磷虾油加工下脚料质量比2~3%的复合蛋白酶,控温40~60℃条件下酶解4~8h;好氧发酵:向酶解后的酶解液中加入酶解液质量比2~3%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28~35℃条件下好氧发酵6~12h;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结束后加入1~2%的两岐双歧杆菌粉,在28~35℃条件下厌氧发酵8~16h;过滤:进行粗过滤除去发酵菌体;灭酶:在100℃条件下灭酶10min;离心:以10000r/min速率离心分离,上清液即为南极磷虾多肽提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脾健胃南极磷虾油多肽生物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最佳加水比例为南极磷虾油加工下脚料:水=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脾健胃南极磷虾油多肽生物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极磷虾油加工下脚料溶解过程中加入南极磷虾油加工下脚料量比2~3%的茯苓多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脾健胃南极磷虾油多肽生物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复合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组合,其质量比为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脾健胃南极磷虾油多肽生物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的混合菌剂,其质量比组成为2: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传统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复杂、吸附剂不易脱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将南极磷虾油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超声震荡反应后,去除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得到去除砷后的南极磷虾油。本技术利用EDTA接枝的磁性壳聚糖微球高效吸附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的砷,此材料具有环境友好,易分离,可持续使用等优点;脱除砷后的南极磷虾油可以拓展其应用,增强其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南极磷虾油分散于有机
溶剂中,加入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超声震荡反应后,去除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得到去除砷后的南极磷虾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DTA接枝磁性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将EDTA二酸酐悬浮于甲醇中,加入磁性壳聚糖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约12~24h,超滤后,沉淀物与乙醇混合搅拌6~12h,得到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DTA二酸酐与
磁性壳聚糖的质量比为(3~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壳聚糖的
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分散在醋酸溶液中,通入氮气,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含有Fe3+和Fe2+的混合盐溶液,调节pH至8~9,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均匀,利用外加磁场将磁性壳
聚糖分离,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洗涤,冻干后得到磁性壳聚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Fe3+和
Fe2+的混合盐溶液中Fe3+和Fe2+的物质的量比为(2~4):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温度为65~
80℃,搅拌时间为15~3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由乙
醇与水按照体积比(1~3):1配制而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震荡反应中,
超声功率控制在120~150W,超声频率控制在35~45kHz。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外加磁场去除
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毫升南极磷虾油
中加入10~30mg 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
技术说明书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背景技术目前,南极磷虾已成为世界远洋捕捞业最重要的渔业资源。南极磷虾中总脂肪含量丰富,从南极磷虾中提取的南极磷虾油含有丰富的Omega-3(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质以及虾青素等生物活性脂质。研究表明,南极磷虾油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自由基、降血脂、健脑益智等多种功能,南极磷虾油已经在食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在南极磷虾作为重要的生物资源受到普遍重视的同时,其相关产品的食用安全性,特别是其中所含有毒重金属砷含量备受关注。
南极磷虾油中具有较高的总砷含量,使人们对其食用安全性产生一定疑虑,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的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南极磷虾油中除甘油脂外,还含有大量磷脂等极性脂,采用甲醇/水等极性溶剂的提取过程中会产生乳化现象,严重影响提取效率和检测精确度。
目前对水产品的脱砷处理的方法主要是树脂吸附、过氧化氢脱除等。树脂吸附的效果一般,而且涉及到树脂的再生,工艺较为复杂;过氧化氢脱除的条件较为苛刻,容易引起水产品品质的变化;而对水产品尤其是虾类的保鲜主要是采用亚硫酸盐作为抑制剂或者延缓虾类黑变的添加剂,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一种南极磷虾的脱砷和保鲜处理方法”,其申请公布号为CN108935631A,该技术南极磷虾的脱砷和保鲜同时进行,通过将南极磷虾置于改性煅烧的贝
壳粉的水分散体系中并施加脉冲电场,起到脱砷和保鲜作用,脱砷率可达40%~50%。但是,该技术的脱砷工艺所用吸附剂不易过滤,容易残留,影响南极磷虾产品的纯度。
技术内容本技术为了克服传统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复杂、吸附剂不易脱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易分离的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南极磷虾油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超声震荡反应后,去除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得到去除砷后的南
极磷虾油。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一种金属螯合剂,在pH值较低的溶液中具有优异的金属吸附能力,具有增强重金属吸附的作用,金属离子通过强束缚作用被包裹在螯合剂中,从而去目标物中的重金属。将EDTA接枝到磁性壳聚糖上,可以得到易分离,高效且环境友好的绿色吸附剂用于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的砷。
作为优选,所述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将EDTA二酸酐悬浮于甲醇中,加入磁性壳聚糖溶液,在室温下搅拌约12~24h,超滤后,沉淀物与乙醇混合搅拌6~12h,得到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
作为优选,所述EDTA二酸酐与磁性壳聚糖的质量比为(3~5):1。作为优选,所述磁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分散在醋酸溶液(2%,v/v)中,通入氮气,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含有Fe3+和Fe2+的混合盐溶液,调节pH至8~9(优选用氨水调节),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均匀,利用外加磁场将磁性壳聚糖分离,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洗涤,冻干后得到磁性壳聚糖。调节pH至8~9的目的是为防止合成过程中为了防止Fe2+被氧化。
作为优选,加热温度为65~80℃,搅拌时间为15~35min。作为优选,所述含有Fe3+和Fe2+的混合盐溶液中Fe3+和Fe2+的物质的量比为(2~4):1。控制混合盐溶液中Fe3+和Fe2+的物质的量是为了在壳聚糖中引入Fe3O4。
磁性壳聚糖是一种经济、环保、可循环利用、易分离的高效吸附剂,而且Fe3O4的引入,可以很好的改善壳聚糖在酸性溶液中稳定性差的特点,通过将金属螯合剂EDTA接枝到磁性壳聚糖表面,可以有效提高其吸附重金属的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溶剂由乙醇与水按照体积比(1~3):1配制而得。作为优选,超声震荡反应中,超声功率控制在120~150W,超声频率控制在35~45kHz。超声波作用时效果不仅取决于超声波的强度和频率,而且与被破碎物的结构功能有一定关系,由于提取介质中气泡尺寸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一个分布范围,即有一个带宽,所以超声波频率应有一定范围的变化,本技术上述超声条件是以南极磷虾虾油自身结构所特定的,只有在上述范围内砷的去除才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作为优选,采用外加磁场去除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作为优选,每毫升南极磷虾油中加入10~30mg 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EDTA接枝的磁性壳聚糖微球高效吸附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的砷,此材料具有环境友好,易分离,可持续使用等优点;脱除砷后的南极磷虾油可以拓展其应用,增强其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本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设备和原料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
实施例1(1)制备磁性壳聚糖:
将壳聚糖分散在醋酸溶液中,通入氮气,75℃加热搅拌30min,加入2.4g FeCl3·6H2O和0.9gFeCl2·4H2O,调节pH至9,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均匀,利用外加磁场将磁性壳聚糖分离,
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洗涤,冻干后得到磁性壳聚糖;;
(2)制备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
将EDTA二酸酐悬浮于甲醇中,加入磁性壳聚糖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约24h,超滤后,沉淀物与乙醇混合搅拌12h,得到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EDTA二酸酐与磁性壳聚糖的质量比为3:1;(3)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的砷:
将南极磷虾油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超声震荡反应后,采用外加磁场去除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得到去除砷后的南极磷虾油;有机溶剂由乙醇与水按照体积比1:1配制而得;超声功率控制在150W,超声频率控制在35kHz;每毫升南极磷虾油中加入10mg 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
实施例2(1)制备磁性壳聚糖:
将壳聚糖分散在醋酸溶液中,通入氮气,80℃加热搅拌15min,加入含有Fe3+和Fe2+的混合盐溶液,调节pH至8,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均匀,利用外加磁场将磁性壳聚糖分离,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洗涤,冻干后得到磁性壳聚糖;所述含有Fe3+和Fe2+的混合盐溶液中Fe3+和Fe2+的物质的量比为4:1;
(2)制备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
将EDTA二酸酐悬浮于甲醇中,加入磁性壳聚糖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约12h,超滤后,沉淀物与乙醇混合搅拌6h,得到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EDTA二酸酐与磁性壳聚糖的质量比为5:1;
(3)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的砷:
将南极磷虾油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超声震荡反应后,采用外加磁场去除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得到去除砷后的南极磷虾油;有机溶剂由乙醇与水按照体积比2:1配制而得;超声功率控制在120W,超声频率控制在45kHz;每毫升南极磷虾油中加入30mg EDTA接枝磁性壳聚糖。
实施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