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南极生态系统的支柱说明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40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40言语理解与表达1. 硅藻是南极浮游植物中最主要的成分,其繁衍能力极强,它的大量生长为海域内几十亿吨磷虾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磷虾用途甚广,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江南博哥),也是南极生态中的一种关键性的生物,没有它就没有那么多的鲸类、企鹅和海豹等。
于是,有人认为把磷虾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企鹅来说更为合适。
这段文字论述的中心是______。
A.把磷虾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最恰当B.磷虾的广泛用途和重要作用C.没有硅藻就没有磷虾、鲸类、企鹅和海豹D.硅藻的繁衍能力极强,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正确答案:A[解析] 文段第一句交代了磷虾的生长条件,第二句论述磷虾的用途和它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最后一句进一步论证磷虾的重要性。
B项是对文段第二句的概括;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是磷虾,而不是硅藻,D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
本题正确答案为A。
2. 网络经济的特征是:信息产业将在世界范围内大大发展,以此为基础的各种服务行业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主导产业;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速,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以及跨国生产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将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内部流通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取代通常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等等。
这种趋势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冲击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从而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新的挑战。
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下列关于“网络经济的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信息产业将在世界范围内大大发展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速C.跨国公司将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D.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必将遭受更大冲击正确答案:D[解析] 细节判断题。
ABC三个选项都可以在文中找到原句。
D项在表述上与原文的用词不一致,缺乏准确性。
原文为“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冲击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选项“国家的主权”将范围扩大了。
3. 哲学是属于理智方面的事,文学是属于情感方面的事。
连贯

[点析]B。从前后连贯的角度看,③④句中, 点析]B。从前后连贯的角度看,③④句中, ]B 句中 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 句③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 句能。从音节和谐的角度看,能和“ 而④句能。从音节和谐的角度看,能和“却似 天成”句中的“ 押韵的有首句的“ 天成”句中的“成”押韵的有首句的“营”, 中的“ 和句⑤ 句①中的“成”,句④中“整”和句⑤中的 因此选B “症”。因此选B。
【例11】 正当黄河得意扬眉之时,突以数里 11】 正当黄河得意扬眉之时, 之阔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 之阔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 是 。 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 ①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如挂如帘 溅珠落盘,成瀑成湫,飞沫起虹, ②溅珠落盘,成瀑成湫,飞沫起虹,如挂如帘 选① “盘”和“帘”压韵
C(可以空间、逻辑、音节和语言习惯等方面给以科学的分类。 (可以空间、逻辑、音节和语言习惯等方面给以科学的分类。 据汉语讲究对称的特点,可把②④⑥⑦归为一类,①③归为一类 ②④⑥⑦归为一类 归为一类; 据汉语讲究对称的特点,可把②④⑥⑦归为一类,①③归为一类; 据语言习惯“冰雪” 江河湖海” 大漠” 草原” 据语言习惯“冰雪”,“江河湖海”,“大漠”,“草原”等常 常连用,词语由少到多读来流畅舒展, 字数最多,不同类, 常连用,词语由少到多读来流畅舒展,⑤字数最多,不同类,放 最后) 最后)
连贯,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 连贯,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 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 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 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连贯 题对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 题对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织能力和思 维判断能力的要求都很高, 维判断能力的要求都很高,是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 重点。在高考中,除单独进行命题外, 重点。在高考中,除单独进行命题外,还贯穿在其 它语言表达运用题型中,当然在作文中也不能例外, 它语言表达运用题型中,当然在作文中也不能例外, 因为它和语言的简明、得体一样, 因为它和语言的简明、得体一样,是语言运用的基 本要求。此类试题灵活, 本要求。此类试题灵活,对传统试题的内容和形式 常有突破,每年都有一些新创意在这类题中出现, 常有突破,每年都有一些新创意在这类题中出现, 题型也年年有变。 题型也年年有变。
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练习题(八)

2022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练习题(八)1.近日,以“中科院之声”抖音引领的“科抖”爆红,这些以传播知识、普及科学为主的小视频,累计发布量超过300万,累计播放量已超过3388亿次;西安交大二院的一位医生弹唱“心电图之歌”,将急救知识唱给更多人,视频上传后,短时间内点击量超过26万次;北京林业大学的师生,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植物知识,努力让公众读懂每一抹绿色······正是这些科普力量,架起了一座座连接公众与知识的桥梁,催生了科普的春天。
这段文字主旨蕴含的道理是A.打铁还需自身硬B.是金子总会发光C.功夫不负有心人D.众人拾柴火焰高2.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感冒是因为天气变化及穿衣保温不当引起的,直至近几十年来电子显微镜的出现,医学家才看清楚引起感冒的是比细菌还要小得多的病毒。
迄今为止,医学家已发现能引发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其中主要有五类病毒:鼻病毒、冠冕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约有30%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鼻病毒的形状是正20面体,直径约30毫微米。
此病毒在春、夏、秋三季最活跃。
若手指沾了这种病毒而用手指挖鼻子,或经鼻子吸入这种病毒,它们就会在鼻黏膜细胞立足繁殖,抵抗力低者就会发病。
有15%—20%的感冒是冠冕病毒类中的4种冠冕病毒引起的,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冠冕病毒形如日冕,因而得名。
冬季患感冒,多由此类病毒引起。
腺病毒因最初是由腺体中分离出来,故而得名,冬末和初春的感冒多因此病毒作祟。
柯萨奇病毒因最初是在美国柯萨奇市分离出来而得名。
埃可病毒的名字是英文“人体肠细胞病变的孤儿病毒”一词的缩写。
这两类病毒是“夏天型”,能使感染者发高烧和剧咳。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引发感冒的主要病毒有五类B.引发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C.感冒病因有两种说法D.引发感冒的病毒3.金钱槭别名双轮果,是槭树科金钱槭属植物,生长于海拔1000至2000米的林边或疏林中,可高达15米,是我国特有植物。
【高考冲刺】2020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7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解析版)

专题17 生态体统及其稳定性2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关系的示意图,图中△右侧的数值为某种有毒物质的浓度(百万分之一),其他数值表示能量的多少,单位为kJ/ (cm2.a)。
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中可看出,该生态系统固定的能量总值为 _____。
(2)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其余的能量最终以___ 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流动具有_____的特点。
该有毒物质在A-B-C中浓度逐级升高,这种现象称为 ____。
(3)D是 ___,通过它们的作用,该生态系统实现了_____。
由于某种因素使得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答案】(1). 466kJ/(cm2·a) (2). 13.5 (3). 热能 (4). 逐级递减(5). 生物放大 (6). 分解者 (7). 物质循环 (8). 自我调节【解析】(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即97+63+306=466kJ/(cm2•a)。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同化能量的比值即63÷(97+63+306)≈13.5%,其余的能量最终被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高营养级中不断富集,被称为生物放大;(3)图中D为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该生态系统才能实现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11.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如下。
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846795MJ/hm2,是植物实际光合量之和B. 第一、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蚕和鱼同化量与植物净光合量之比C. 生产中用蚕粪喂鱼和塘泥肥田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 该生产模式把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答案】D【解析】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植物实际光合量之和,还有人工输入的能量,总能量大于846795MJ/hm2,A错误;B、第一、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蚕和鱼同化量与植物总光合量之比,B错误;C、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D、桑基鱼塘模式将很多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D正确。
标题的含义

记叙文理解题目含义及作用执教老师沈宇娟教学要求:1、理解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2、理解标题的含义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3、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
学情分析:标题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这类试题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考查的角度有:标题的深刻含义;拟写标题;分析多义;理解深义等。
文章的标题,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信息,一般来说,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我们有所启迪,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文章的标题与主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①直接揭示主题,所谓标题即主题。
这类文章以议论文为多。
②形象地暗示主题。
③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后两类文章以散文和小说居多。
散文、小说的标题往往不像议论文、说明文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很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因此,其标题除了有它的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阅读文章要有整体感知的能力,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才能提炼文章的内涵。
文章的标题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而文章中的点题句又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
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议论文、说明文的标题的含义《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根本事业》《论寂寞》《南极磷虾——南极生态系统的支柱》《海洋中也有沙漠》2、本节课的学习内容3、考试题型:分析标题的好处;分析标题的多种含义;分析标题的深刻含义;拟写标题等。
二、方法指导1、出示题目《六个馒头》你的第一感是什么?以极平常的馒头为标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标题新颖奇特或者以问句形式出现,往往能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兴趣。
2、跳读文章,了解大意馒头多次出现在文中,为什么?六个馒头是本文的线索(故事围绕这六个馒头展开)标题内容在文中反复出现,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出现在文章结尾,这句话可能就是点题句。
点题句是理解文章标题的钥匙。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说明文阅读阅读《飞机“不喝油”也能飞》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飞机“不喝油”也能飞王远①“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
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②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
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
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
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③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
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④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
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
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⑤“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
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
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
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所有动物的神经系统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阅读及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所有动物的神经系统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阅读及答案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15分) ①所有动物的神经系统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
②最明显的就是运动控制和感觉分析。
③人类大脑与众不同的是,它能够学会很多比较专门的活动技能。
④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语言,没有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懂某种语言,而实际上每一个人都能学会说话和听懂别人的话语。
⑤各民族的人都可以学会阅读和书写。
⑥在人类中,音乐也带有普遍性,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也会分辨和重复不少乐曲。
⑦与此相似,几乎每一个人都能画简单的图形,而且进行精确复制的能力也并不鲜见。
人脑的这些高级功能中至少有一部分是由神经网络控制的。
一百年前人们就已知道,人脑皮质中至少有两个区域对语言能力至关重要,它们似乎完全是按照言语信息处理过程的需要而构成的。
颞(niè)叶内下侧表面的某些组织,包括海马状突起,明显地对于长时记忆必不可少。
在某些情况下,神经系统功能的专门化很强。
在人脑皮质两侧各有一个区域专管脸形辨别。
其他智力活动大概也与各个专门的神经系统相联系。
人脑的另一个特性是,它的两半球有各种功能的分工。
人脑功能不是完全对称的,这一点可以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举倒说明。
大多数人惯用右手,而右手是左脑控制的。
语言能力也基本上由左脑控制。
由于这些原因,大脑左半球曾被认为是控制性的,而右半球是服从性的。
近年来,这个概念已被修正,因为人们越来越清楚,大脑两半球各有其特殊的功能,由右脑控制的有音乐才能和复杂视觉图形的辨别能力等。
右脑对感情的表达和分辨也更为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60分)1.(4.5分)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巨大,主要生活在soos以南、比较寒冷的环南极海域,产卵月份多为1-3月。
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是许多经济鱼类、海豹、须鲸的重要食物来源,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有研究表明,尽管人类对南极开发力度加大,但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是()A.价值不高B.生态压力C.成本过高D.资源有限2.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主要原因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南极磷虾繁殖B.人类捕杀极地生物使其天敌减少C.海冰融化拓宽了南极磷虾生存空间D.水体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增多3.南极磷虾产卵期间()A.极点太阳高度不变B.极地高压势力增强C.极昼区内日出东南D.南极极昼范围缩小2.(3分)读“某北极航道与传统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北极航道越来越具有现实价值,其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 B.印度洋海盗猖獗C.传统航道拥堵 D.北极沿岸多港口5.图中所示北极航道开通主要现实意义是 ( )A.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B.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3.(4.5分)近年来,俄罗斯春播油菜籽和向日葵等油料作物的面积不断扩大。
2019年4月初,俄罗斯春播播种面积达到120万公顷。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俄罗斯播种油菜籽时,我国南方油菜花已经过了花期,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因素是()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7.油菜籽播种时间与俄罗斯最接近的国家是()A.加拿大 B.印度 C.澳大利亚 D.法国8.近年来,俄罗斯农民大量种植油菜籽和向日葵的主要原因是 ( )A.种植成本较粮食低B.国际市场需求大C.种植技术较先进D.政府补贴费用高4.(4.5分)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市场,巴西红木是制造各种提琴琴弓的重要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极磷虾南极生态系统的支柱说明文阅读原文及
答案
①南极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至今没有人居住的大陆,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并且经常有风力高达12级的暴风雪在这片大陆上肆虐。
然而尽管如此,还有一些顽强的生物选择了这片荒凉的大陆世代生存。
周围海域的海藻、磷虾以及南极大陆的企鹅、海鸟、海豹等极地生物共同维系着南极这片白色大陆的生态平衡。
②南极生态系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南极动物的食物主要来自于海洋中的生物。
南极磷虾是地球上多细胞生物中生物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生物,是整个南极生态系统中大型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其现存量达到6.5~10亿吨。
南极磷虾在维持整个南极海洋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南极海洋中,大量的浮游硅藻是磷虾丰富的食物来源,南极磷虾同时又是南极鲸类、海豹等哺乳动物和无数企鹅、巨海燕等南极海鸟的主要食物。
因而,南极磷虾是南极海洋生物食物链中连接低等植物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关键环节,其种群变动将直接影响整个南极生态系统的变化。
科学家们把南极海洋中各类生物的依赖关系绘成一幅金字塔图形:鲸类等哺乳动物位于金字塔顶,磷虾则是支撑塔顶的中间塔层,数量庞大的海洋浮游植物就是金字塔巨大的塔基。
③20世纪,由于人类对南极鲸类的过量捕杀,曾一度造成磷虾数量的急剧增长,从而抑制了南大洋浮游植物的发展,导致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以磷虾为主体的海洋浮游甲壳动物,担当着养活南极鲸、海豹、各种鱼类,以及包括企鹅在内的绝大多数南极海鸟的重任。
所以,当南极磷虾面临危机或者被人们过度捕捞时,这实际上是将南极海洋生物食物链拦腰切断,鲸类、海豹、鱼类和海鸟等以南极磷虾为食物的大型南极动物可能被置于死地,使南极生态系统崩溃。
④南极生态系统的变化又与全球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南极大磷虾的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窗口。
自1900年以来,全球温度上升
了2℃,气候变化对南极海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温度上升使南极
海冰明显消退,特别是南极磷虾的主要产地——南极半岛,海冰冰
期及厚度明显缩减。
冬季海冰可以为南极磷虾提供觅食栖息、躲避
敌害的场所,因此海冰的减少会对南极磷虾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产生
很大的影响,最终威胁到其捕食者鲸鱼、海豹、企鹅及海鸟等大型
南极动物。
另一方面,二氧化碳融入海水使海水酸化,导致海水的
化学环境改变,海盐异常,这会引起浮游藻类发生改变,适合南极
磷虾摄食的藻类大量减少,导致南极磷虾量下降。
20世纪70年代
以来,南极半岛的磷虾减少了近80%。
⑤此外,南极磷虾对于移除二氧化碳起着重要的作用。
浮游藻类固定溶解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南极磷虾摄食大量富含碳的浮游藻类,它们在躲避捕食者时向深层海水迁移,从而将温室气体二氧化
碳以有机碳的形式向海底输送。
如果不是被磷虾摄取,这些碳会在
海洋表层循环,将加剧全球温室效应的发生。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网,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南极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至今没有人居住的大陆。
B.南极生态系统比较简单,南极动物的食物来自于海洋中的生物。
C.南极磷虾对于移除二氧化碳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以有机的形式向海底输送,从而有改善气候环境的作用。
D.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是由海拔高,空气稀薄,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以及经常有风力高达12级的暴风雪等
诸多原因造成的。
2.从文中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南极生态系统失衡的因素是()
A.人类对南极鲸类的大量捕杀和捕捞。
B.南极磷虾数量锐减。
C.全球气温升高,冬季海冰减少。
D.海洋浮游植物急剧繁殖。
3.拓展链接。
磷虾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动物蛋白库”。
本月初,继日本、韩国、挪威等国之后,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批准我
国对南极磷虾进行商业捕捞。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组组长、中国水产研究所所长陈雪忠说:“探捕南极磷虾将坚持开
发与保护并重,严格控制捕捞量。
”
请你联系选文内容,具体谈谈陈雪忠这么说的原因。
1.B解析:对照第②段第一句“南极生态系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南极动物的食物主要来自于海洋中的生物”,即可看出意思有较大
差别。
2.D解析:文中只提到“曾一度造成磷虾数量的急剧增长,从而
抑制了南大洋浮游植物的发展”,并未说“海洋浮游植物急剧繁殖”。
3.①南极磷虾是维持整个南极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
②南极磷虾对于移除二氧化碳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发生。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