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计算题(1).doc

作业成本法计算题(1).doc
作业成本法计算题(1).doc

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

本章练习题

五、综合实务题

1.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900件,乙产品300件,其作业情况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综合实务题

资料:某制造厂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A、B两种产品2004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产品名称产量(件)单位产品机器小时直接材料单位成本直接人工单位成本

A 100 1 50 40

B 200 2 80 30

2.该厂每月制造费用总额为50,000元,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作业名称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元)作业动因数

质量检验检验次数4,000 A:5 B:15 合计:20 订单处理生产订单份数4,000 A:30 B:10 合计:40 机器运行机器小时数40,000 A:200 B:800 合计:1,000

设备调整准备调整准备次数2,000 A:6 B:4 合计:10 合计————50,000 ———————

请问:(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1、计算成本动因率:

质量检验:4000/20=200 订单处理:4000/40=100 机器运行:40000/1000=40 调整准备:2000/10=200

甲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200*5+100*30+40*200+200*6=13200 单位作业成本:13200/100=132

单位成本:50+40+132=222 乙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200*15+100*10+40*800+200*4=36800

单位作业成本:36800/200=184 单位成本:80+30+184=294 2、制造费用分配率:50000/1000=50 甲产品分配成本:50*200=10000 单位制造费用:10000/100=100

单位成本:50+40+100=190 乙产品分配成本:50*800=40000 单位制造费用:40000/200=200

单位成本:80+30+200=310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五章作业成本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作业成本法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作业、作业的类型有哪些? 答:作业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活动,是汇集资源耗费的第一对象,是连接资源耗费和产品成本的中介。作业的类型包括: (1)投入作业,即为生产产品做准备的有关作业。包括产品研发和市场调研;招聘和培训员工;购买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等。 (2)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3)产出作业,即与顾客相关的作业。包括销售活动;收账活动;售后服务;送货等。 (4)管理作业,即支持前三项作业的作业。包括人事、工薪、数据处理、法律服务、会计和其他管理。 2、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3、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区别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作业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来对多种产品合理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直接费用的处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会计是一致的,两种计算方法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对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假设间接费用的发生完全与生产数量相联系,并且间接费用的变动与这些数量标准是一一对应的。因而它把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小时、原材料成本或主要成本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可以说,传统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满足的只是与生产数量有关的制造费用的分配。, 作业成本计算通常对传统成本计算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进行改进,采用作业成本动因为标准,将间接的制造费用分配于各种产品,这也是作业成本法最主要的创新。作业成本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4、生产作业有哪四种类型? 答: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生产作业分为四种类型,即单位水平作业、批量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能力水平作业。 (1)单位水平作业反映对每单位产品或服务所进行的工作。 (2)批量水平作业由生产批别次数直接引起,与生产数量无关。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习题及答案-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一、关键概念 1.成本计算的含义 2.变动成本法 3.产品成本 4.期间成本 5.变动成本的理论前提 6.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 7.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 8.利润差额 9.两种成本法分析利润差额 10.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11.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12.广义营业利润差额13.狭义营业利润差额 二、分析思考 1.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有哪些? 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构成上有哪些不同? 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有哪些区别? 5.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是什么? 4.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在损益确定方面与哪些不同? 6.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7.在我国应用变动成本法有哪些设想?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生产成本 D.变动生产成本 2.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 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 D.直接成本 3.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型固定成本的是()。 A.房屋及设备租金 B.技术研发费 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 D.不动产税金1.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 B.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 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 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 2.在相同成本原始资料条件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A.相同 B.大 C.小 D.无法确定 3.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生产成本 D.变动生产成本 4.在Y=a+( )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额,则X的系数应是()。 A.单位变动成本 B.单位边际贡献 C.变动成本率 D.边际贡献率 5.当相关系数r→+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A.完全正相关 B.基本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完全无关 6.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A.营业毛利 B.贡献边际 C.营业利润 D.期间成本 7.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的是()。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变动制造费用; 8.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b的方法是()。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9.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10.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称为()。 A.单位收入 B.单位利润 C.单位边际贡献 D.单位边际贡献率 11.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12.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最终应当在损益表中列作()。 A.非生产成本 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 D.直接成本

第一章 练习题及作业题

一、选择题 1、构件上参与接触的点、线、面,称为____。 A、运动副元素 B、运动副 2、____保留了2个自由度,带进了1个约束。 A、移动副 B、转动副 C、高副 3、运动链的自由度数为____时,运动链无相对运动。 A、0 B、1 C、3 4、两个以上的构件共用同一转动轴线所构成的转动副称为____。 A、局部自由度 B、复合铰链 C、虚约束 5、若复合铰链处有4个构件汇集在一起,应有____个转动副。 A、2 B、3 C、4 6、在自行车前轮的下列几处联接中,属于运动副的是____。 A、轴与车轮 B、前叉与轴 C、辐条与钢圈 7、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对于虚约束应该____。 A、除去不计 B、考虑在内 C、除不除去都行 8、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主要特征是____。 A、两构件能作相对运动 B、两构件相联接 C、两构件以点、线、面相接触 D、两构件既联接又能作一定的相对运动 9、在比例尺μL=0.02m/mm的机构运动简图中,量得一构件的长度是10mm,则该构件的实际长度是____mm。

A、20 B、50 C、200 D、500 10、机构运动简图与____无关。 A、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 B、构件数目 C、运动副的数目、类型 D、运动副的相对位置 11、火车车轮与铁轨的接触联接是____副。 A、低 B、高 C、转动 D、移动 12、齿轮轮齿啮合处的运动副,限制两构件的____。 A、沿接触点法线方向的相对移动 B、沿接触点切线方向的相对移动 C、相对移动 D、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 二、判断题 1、虚约束(影响)机构的运动。 2、虚约束对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 3、齿轮机构组成(转动)副。 4、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2)个独立运动的自由度。 5、运动副按(运动)形式不同分为高副和低副两类。 6、引入一个约束条件将减少一个自由度。 7、机构中只有一个机架。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 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 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 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 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 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 小计30.51640 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 (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 (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 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 (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 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 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 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 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

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 (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 (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 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 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 (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 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 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总差异为-40元,属于节约差。 要求: (1)计算实际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 (2)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3)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 正确答案: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总成本=1300×24=31200(元)

第2章 变动成本法练习题(1)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 A机会成本B重置成本C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 2.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异即是()。 A边际成本B增量成本C差量成本D机会成本 3.如果把不同产量作为不同方案来理解的话,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不同方案的()。 A变动成本 B增量成本 C差量成本 D付现成本 4.某企业在6年前购置一台机床,原价18000元,拟报废清理或修理后作价出售,假定报废后得残值1200元,进行修理需花费4000元,修理后作价8000元,则()是沉没成本。 A1200元 B4000元 C8000元 D18000元 5.企业5年前购进了一台机器,现拟购买一台价值为40000元的更新式机器替代,卖方提出可以用旧机器作价14500元进行交换,其余的25500元以现金支付,则该方案的付现成本是()。 A 40000元 B14500元 C25500元 D11000元 6.公司购买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只能在到期时获得约定的收益,因而不会产生的成本是()。A沉没成本 B固定成本 C机会成本 D差量成本 7.某企业3年前用6万元购买了一台专用设备,由于6万元的买价早已支付,因此它是()。A相关成本 B机会成本 C沉没成本 D差量成本 8.某人有现金10000元,他若购买企业债券,年利率10%;若购买金融债券,则年利率12%,则他购买企业债券的机会成本是()。 A200元 B800元 C1000元 D1200元 9.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异,称为()。 A付现成本 B重置成本 C边际成本 D增量成本 10.半成品出售或继续加工的决策分析中,继续加工所发生的成本属于()。 A不可避免成本 B机会成本 C相关成本 D重置成本 11.设某企业生产某种半成品2000件,完成一定加工工序后,可以立即出售,也可以进一步深加工之后再出售,如果立即出售,每件售价15元,若深加工出售,售价为24元,但要多付加工费9500元,则继续进行深加工的机会成本为()元。 A48000 B30000 C9500 D18000 12.如上题条件,立即出售的机会成本为()元。 A48000 B30000 C38500 D18000 13.假设每个质检员最多检验 1000 件产品,也就是说产量每增加 1000 件就必须一名质检员,且在产量一旦突破 1000 件的倍数时就必须增加。那么,该质检员的工资金成本属于()。 A延伸变动成本 B变动成本 C半变动成本 D半固定成本 14.当企业实行计时工资制时,其支付给职工的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工资总额是固定不变的;但当职工的工作时间超过正常水平,企业须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且加班工资的多少与加班时间的长短存在正比例关系。那么上述这种工资成本属于()。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伸变动成本 D变动成本 15.()是分解混合成本诸多方法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

第一章作业标准答案

1-5在历史上,对摄氏温标是这样规定的:假设测温属性X随温度t做线性变化,即,并规定冰点为,汽化点为。 设和分别表示在冰点和汽化点时X的值,试求上式中的常数a和b。 解: 由题给条件可知 由(2)-(1)得 将(3)代入(1)式得 1-8当热电偶的一个触点保持在冰点,另一个触点保持任一摄氏温度t时,其热电动势由下式确定: 式中 题1-8题(1)题1-8图(2)

题1-9图(3) (1)试计算当和时热电动势的值,并在此范围内作图。 (2)设用为测温属性,用下列线性方程来定义温标: 并规定冰点为,汽化点为,试求出a和b的值,并画出图。(3)求出与和对应的值,并画出图(4)试比较温标t和温标。 解:令 (1) (2)在冰点时,汽化点,而,已知

解得: (3)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4)温标t和温标只有在汽化点和沸点具有相同的值,随线性变化,而t不随 线性变化,所以用作测温属性的温标比t温标优越,计算方便,但日常所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t与虽非线性变化,却能直接反应熟知的温标,因此各有所长。 1-13一氧气瓶的容积是,其中氧气的压强是,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到 时就得充气,以免混入其他气体而需洗瓶,今有一玻璃室,每天需用氧气,问一瓶氧气能用几天。 解:先作两点假设,(1)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2)在使用氧气过程中温度不变。则:由可有 每天用掉的氧气质量为 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天 1-21 一打气筒,每打一次可将原来压强为,温度为,体积的空气压缩到容器内。设容器的容积为,问需要打几次气,才能使容器内的空气温度为,压强为。 解:打气后压强为:,题上未说原来容器中的气体情况,可设原来容器中没有空气,设所需打气次数为,则 得:次 1-26按重量计,空气是由的氮,的氧,约的氩组成的(其余成分很少,可以忽略),计算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及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解:设总质量为M的空气中,氧、氮、氩的质量分别为。氧、氮、氩的分子量分别为。 空气的摩尔数 则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即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8.9。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第13章 习题(作业成本法)

第十三章作业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看作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的集合。 A 契约 B 作业 C 产品 D 生产线 2.在现代制造企业中( )的比重加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A直接人工 B 直接材料 C 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 3.作业消耗一定的( )。 A成本 B时间 C费用 D资源 4.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更注重成本信息对决策的( )。 A可靠性 B有用性 C可比性 D一致性 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内容是( )。 A成本动因 B产品级作业 C批次级作业 D单位级作业 6.( )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 A产品 B 作业链 C 作业 D 价值链 7.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首先要确认作业中心,将( )归集到各作业中心。 A资源耗费的价值 B直接材料 C直接人工 D价值管理工作 8.采购作业的作业动因是采购次数()。 A采购次数 B采购数量 C采购人员 D采购价格 9.()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者服务中的标准,也是将作业耗费与成本标的相联结的因子。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 C成本动因 D价值动因 10.()它是将各项资源费用归集到不同作业的依据,反映了作业与资源的关系。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 C成本动因 D价值动因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它包括()。 A货币资源 B材料资源 C人力资源 D动力资源 2.成本动因的分类有很多依据,其中根据一般的分类,即将成本动因分为()。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 C人工费用 D直接材料 3.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上转移到()上。 A产品 B间接费用 C人工费用 D作业 4.作业是指为提供服务或产品而耗用企业资源的相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它包括()。A订单处理 B材料处理 C机器调试 D质量检查 5.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去的标准,它可以是()。 A机器小时 B机器准备次数 C产品批数 D收料次数 6.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将产品成本分为()。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期间费用 7.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大体可以分为()。 A作业 B作业中心 C资源 D时间 8.沿用卡普兰等人的观点常见的分类方法是将作业按作业水平的不同,分为()。 A单位级作业 B批次级作业 C产品级作业 D管理级作业 9.作业成本法的一般适用范围()。 A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小 B产品种类繁多,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C企业生产经营的作业环节较多 D会计电算化程度高; 10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相比较,它体现了()优越性。 A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 B成本动因追溯 C 分配标准单一 D作业的改进 三、判断题 1.在实际中作业中心必须和企业现有的职能部门相一致。 2.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二阶段分配过程。分别是资源向作业分配和作业向成本对象分配。

计划成本法例题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核算例题: 资料:1.某企业属一般纳税企业,2008年9月份有关会计账户期初余额如下: 原材料账户:168000元;低值易耗品账户;46800元;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余8600元;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账户:借余184元。 2.本月发生采购业务如下: (1)购入原材料一批,买价90000元,增值税15300元;运输费4000元、装卸费80元,共计款项109380元,采用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92000元)(2)购入低值易耗品一批,买价12800元,增值税2176元;运输费800元,共计款项15776元,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签发并承兑为期3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交供货方。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15600元) 3.本月末已根据领发料单汇总发出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如下表: 项目生产成本制造费 用管理费 用 合计 基本生产辅助生产 原材料计划成本85000 5000 10000 3000 103000 差异( %) 实际成本 低耗品计划成本20000 11000 31000 差异( %) 实际成本 要求:1、根据资料2作购入存货的会计分录; 2.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和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列式计算)3.计算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将计算 结果直接填入“发出材料汇总表”中) 4.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法例题答案: 1.(1)借:材料采购——原材料 93800 [90 000+80+40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580(15300+280) 贷:银行存款 109380 借:原材料 92000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 1800 贷;材料采购 93800(实际成本)(2)借:材料采购——低耗品 13544 [12800+8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32(2176+56) 贷:应付票据 15776 借:低值易耗品 15600(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低耗品 13544(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低耗品成本差异 2056 2.计算成本差异率: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8600+1800)÷(168000+92000)×100%=4% 低耗品成本差异率=[184+(—2056)]÷(46800+15600)×100%=—3% 3.计算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

电子电路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部分:作业、课堂举例 第二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图中C 点的电位U C 为( C )。 2. 二端网络N 的外特性如图所示,其等效电路是( D )。 A . B . C . D . 3.电路如下左图所示,a 、b 两点间的阻值近似等于( B )。 A. 0.5k Ω B. 2k Ω C. 1k Ω D. 100k Ω 4. 图示有源二端网络戴维南定理的等效电阻R 0为( C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电源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是经电源外部由负极指向正极; B .电源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是经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 C .电源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是经电源外部由正极指向负极; D .电源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是经电源内部由正极指向负极。 A .9V B. -9V C . 0V D. 4.5V A .8Ω B. 5Ω C .3Ω D. 2Ω

6. 电路如图所示,其支路共有( B )。 7. 电路如图所示,则a 、b 两点间的电位关系为( C )。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叠加原理适用于任何电路。 B.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都可以叠加。 C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中电流或电压的计算,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D. 叠加原理只能用来计算线性电路中的电流。 9.直流电路如上右图所示,E=15V ,I k =5A ,R=5Ω,恒压源E 的工作状况是( A )。 A.吸收功率30W B.发出功率30W C.吸收功率75W D.发出功率75W 10.如图所示的无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R=( B )。 二、填空题 1.已知图中U ac = -1V ,U ab = 4V ,则U bc = -5 V 。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开路、通路和__短路 _。 3.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元件A 的功率P= -50 W 。 4.电路如图所示,I B =5A ,I C =-3A ,则I A = 8 A 。 A .3条 B. 5条 C .6条 D. 8条 A .V a -V b =U 1+U 2 B. V a -V b =-U 1+U 2 C .V a -V b =U 1-U 2 D. V a -V b =-U 1-U 2 A 、10Ω B 、15Ω C 、20Ω D 、30Ω

第13章习题(作业成本法)

第13章习题(作业成本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十三章作业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看作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的集合。 A 契约 B 作业 C 产品 D 生产线 2.在现代制造企业中( )的比重加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A直接人工 B 直接材料 C 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 3.作业消耗一定的( )。 A成本 B时间 C费用 D资源 4.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更注重成本信息对决策的( )。 A可靠性 B有用性 C可比性 D一致性 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内容是( )。 A成本动因 B产品级作业 C批次级作业 D单位级作业 6.( )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 A产品 B 作业链 C 作业 D 价值链 7.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首先要确认作业中心,将( )归集到各作业中心。 A资源耗费的价值 B直接材料 C直接人工 D价值管理工作 8.采购作业的作业动因是采购次数()。 A采购次数 B采购数量 C采购人员 D采购价格 9.()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者服务中的标准,也是将作业耗费与成本标的相联结的因子。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 C成本动因 D价值动因 10.()它是将各项资源费用归集到不同作业的依据,反映了作业与资源的关系。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 C成本动因 D价值动因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它包括()。A货币资源 B材料资源 C人力资源 D动力资源 2.成本动因的分类有很多依据,其中根据一般的分类,即将成本动因分为()。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 C人工费用 D直接材料 3.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上转移到()上。 A产品 B间接费用 C人工费用 D作业 4.作业是指为提供服务或产品而耗用企业资源的相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它包括()。 A订单处理 B材料处理 C机器调试 D质量检查 5.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去的标准,它可以是()。 A机器小时 B机器准备次数 C产品批数 D收料次数 6.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将产品成本分为()。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期间费用 7.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大体可以分为()。 A作业 B作业中心 C资源 D时间 8.沿用卡普兰等人的观点常见的分类方法是将作业按作业水平的不同,分为()。 A单位级作业 B批次级作业 C产品级作业 D管理级作业 9.作业成本法的一般适用范围()。 A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小 B产品种类繁多,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C企业生产经营的作业环节较多 D会计电算化程度高; 10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相比较,它体现了()优越性。 A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 B成本动因追溯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项目成本测算中运用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项目成本测算中运用 摘要:探讨在医院的成本核算中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医疗项目进和精细成本核算方式。文章介绍了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及运用。通过实例的方式说明了,作业成本法在医疗项目测算中的运用,建立资源库,确定作业中心,明确作业动因,分摊作业成本,测算出医疗项目成本,分析了降低成本的方向。 关键词:医疗项目成本;作业成本法;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手术室;剖宫产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入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成本核算重要性日益凸现,掌握自身经营状况,降低成本费用,寻求新的增长点,需要精细化准确的成本核算方式。作业成本法的运用能更精准的核算医院诊疗项目,对医院诊疗项目的定价提出有力证据,同时对医院运营管理提供详实的信息。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述 作业成本法主要通过“作业”的形式,对间接费用进行系统的归集,并详细的确认和计算相应的资源动因,而后将其资源费用在作业中归集、体现,并确认和计量作为动因。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在直接成本的核算方法上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上没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间接费用的核算

上,其本质就是要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合理基础。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分配原理:1.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 耗作业;2.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二、作业成本法在医疗项目成本测算中的具体运用 医疗项目的成本一直是医院成本核算中的难题,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对医疗项目成本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法。现以剖宫产手术成本项目的核算为例。 (一)建立资源成本库 据《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医院医疗支出项目有十多项,通过对财务人员、手术室人员、物资管理部门的走访、调查,本着合理性、重要性、差异性原则,通过对成本项目内容的分析、合并,最终对设立出人员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卫生材料、日常业务费、维修费、其它费用共六大资源成本。 (二)确定作业,建立手术室作业中心并确定作业动因 作业成本核算要深入到手术室工作中去,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手术室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还要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走访,特别是在和工作人员走访中,要重点了解几个问题:工作内容、消耗材料、耗费时间、工作人数等。通过以上方法,确定某医院手术室的作业流程,分为接送作业、台上作业、准备作业、管理作业。接送作业和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是总手术台次,管理作业的分配是通过手术室人数进行分配。 (三)分配资源消耗,形成作业中心成本

成本法练习题

实际成本法例题 【例题1】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运输费不考虑增值税。 2015年4月,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 (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20 000元(共2 000公斤,其中含3月末验收入库但因发票账单未到而以2 000元暂估入账的A材料200公斤)。 4/1 借:应付账款 2000 贷:原材料 2000 (2)5日,收到3月末以暂估价入库A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1 800元,增值税额306元,对方代垫运输费4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4/5借:原材料 1800+400=22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306 贷:银行存款 2506 (3)8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3 000公斤,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36 000元,增值税额6 120元,运杂费用1 0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借:在途物资——A材料 3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120 销售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42220 (4)11日,收到8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2 950公斤。经检查,短缺的50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37 000 贷:在途物资37 000 (5)18日,持银行汇票80 000元购入A材料5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9 500元,增值税额为8 415元,另支付运输费用2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借:原材料 49 500+2 000=51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415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的生产 2.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 )。 A.劳动产品 B.生产资料 C.生产方式 D.劳动过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D.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 4.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生产关系 D.外交关系 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6.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 )。 A.政治关系 B.物质利益关系 C.人际关系 D.经济关系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 D.劳动力 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力自身的内存矛盾 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C.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主观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科学抽象法(二)多选题 1.如果撇开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劳动技术 B,劳动者的劳动 C.劳动对象 D.劳动方式 E.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 A.原始森林中正在被砍伐的树木 B.开采中的地下矿藏 C.炼钢厂的生铁 D.织布厂的棉纱 E.织布厂的纺织机 3.劳动资料主要可以分为( )。 A.生产工具 B.基础设施

作业成本法计算题.doc

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 本章练习题 五、综合实务题 1.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900件,乙产品300件,其作业情况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综合实务题

资料:某制造厂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A、B两种产品2004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产品名称产量(件)单位产品机器小时直接材料单位成本直接人工单位成本 A 100 1 50 40 B 200 2 80 30 2.该厂每月制造费用总额为50,000元,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作业名称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元)作业动因数 质量检验检验次数4,000 A:5 B:15 合计:20 订单处理生产订单份数4,000 A:30 B:10 合计:40 机器运行机器小时数40,000 A:200 B:800 合计:1,000 设备调整准备调整准备次数2,000 A:6 B:4 合计:10 合计————50,000 ——————— 请问:(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1、计算成本动因率: 质量检验:4000/20=200 订单处理:4000/40=100 机器运行:40000/1000=40 调整准备:2000/10=200

甲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200*5+100*30+40*200+200*6=13200 单位作业成本:13200/100=132 单位成本:50+40+132=222 乙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200*15+100*10+40*800+200*4=36800 单位作业成本:36800/200=184 单位成本:80+30+184=294 2、制造费用分配率:50000/1000=50 甲产品分配成本:50*200=10000 单位制造费用:10000/100=100 单位成本:50+40+100=190 乙产品分配成本:50*800=40000 单位制造费用:40000/200=200 单位成本:80+30+200=310

成本法习题

一、单选题 1.在成本法估价中,关于合理确定开发用地取得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对象土地的原始取得途径 B.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时点估价对象所在区域类似土地的主要取得途径 C.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时点收集的取得成本最高的土地取得途径D.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委托人提供的土地取得途径 2.某钢混结构厂房的耐用年限为60年,占用的土地是10年前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使用期限为50年的工业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厂房建设期为2年。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由国家无偿取得。采用直线法计算该厂房建筑物现在的成新率为()。 A.70.00% B.83.33% C.84.00% D.86.67% 3.下列关于建筑物寿命和经过年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也短于实际经过年数B.建筑物的经济寿命长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也可能长于实际经过年数C.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自然寿命相等,有效经过年数与实际经过年数也相等D.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可能短于也可能长于实际经过年数 4对于收益性房地产来说,建筑物的经济寿命是()。 A.建筑物竣工之日起到不能保证其安全使用之日的时间 B.在正常市场和运营状态下净收益大于零的持续时间 C.由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用途与维护状况等决定的时间 D.剩余经济寿命与实际年龄之和的时间 5.某综合办公楼建设期为3年,有效经过年数为10年,现补办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50年,建筑物剩余经济寿命为35年,则计算该建筑物折旧的经济寿命应为()。 A.35年B.45年C.48年D.50年 6.某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200 m2 ,有效经过年数为12年.重置价格为800 元/m2 ,建筑物经济寿命为40年,残值率为2%,则运用直线法计算该建筑物 的现值为()。 A.10.2万元B.11.0万元C.11.3万元D.11.5万元7.某办公楼是15年前在划拨土地上建设的,现按要求补办了土地出让手续,出

第一章习题与作业

1、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倍,摩擦系数λ与Re 的关系为。 2、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摩擦系数,管道总阻力损失。3.277K的水粘度为1cP,在内径为20mm的管内作稳定连续层流时的最大流速为 m*s。-1 4. 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是。5.由实验可确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Re的关系。层流区,摩擦系数λ与管壁的无关,λ 与Re的关系为。而阻力平方区,摩擦系数λ与无关,仅与有关。6.牛顿粘性定律的表达式为,动力粘度(简称为粘度)μ的SI单位为,运动粘度γ 的SI单位为。7.如图 U形管压差计测得: 。 a. AB间的阻力损失b. AB间的压强差 c. AB间的位头差加阻力损失 d. AB间位头差 8.如右图管中充满水,U形差压计的读数为零,则_____。 2

(A)管内流体肯定处于静止状态1 2(B)管内流体肯定从1流向 1 (C)管内流体肯定从2流向以上 三种答案都不对。9.如图1所示,液 体在等径倾斜管中稳定流动,则阀的局 部阻力系数ξ与压差计读数R的关系式为 _______。 10.如图三根等径管(其内径d=d=d)内的 流量相同,二测压点间距离相同。123(1) 记ΔP=P-P,ΔP=P-P, 112234u→ ΔP=P-P,则_______。 d dd 12345 6356(2)差压计读数R、R、R间关 系 123为_________。11、如图所 示,液体分别从两容器中流出,液面保 持不变,排出管径相同。问(1)图a中1-1′ 和2-2’截面的u>u还是u=u?l2l2为什么?(2)图a、b中Z>Z,其它条件不变,34忽略 阻力损失,则出口处的速度u与u哪34 个大?为什么?(3)图a、b中Z=Z,则截 24面2-2’处的速度与u哪个大?为什么?412. 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列管换热器内, 冷溶液与热苯溶液交换热量。换热器的

第一章作业:航空时差计算题翻译

课程:航空运输地理班级:姓名: 第一章航空运输地理基础知识 第25页练习与思考: 一、根据OAG国际时间换算表(附录一)进行以下要求的时差计算。 1.What is the local time in Addis Ababa(ADD),Ethiopia when it is 15:00 hours GMT? (译文:当GMT是15:00时,求埃塞俄比亚的亚迪斯亚贝巴当地时?) Addis Ababa(ADD),Ethiopia:Standard Clock Time=GMT+3=15:00+3:00=18:00 (当标准时为15:00时,埃塞俄比亚的亚迪斯亚贝巴的当地时是18:00) 2.What is the local time in Caracas(CCS), Venezuela on 1st August when it is 08:00 hours GMT? (译文:当GMT是08:00时,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在8月1日的当地时间是多少?) Caracas(CCS), Venezuela:Standard Clock Time=GMT-4=08:00-4:00=04:00 (当标准时为08:00时,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的当地时是04:00) 3.What is the local time in Damascus(DAM), Syria on 10th July when it is 10:00 hours GMT? (译文:当GMT是10:00时,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在7月10日的当地时间是多少?)Damascus(DAM), Syria:Daylight Saving Time=GMT+3=10:00+3:00=13:00 (当标准时为10:00时,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的夏令时是13:00) 4.What is the local time in Frankfurt(FRA), Germany when it is 6:00 p.m. local time in Tokyo(TYO), Japan on 20th March? 译文:日本东京时间3月20日下午6:00时,德国法兰克福当时间是多少? 5.What is the local time in Rome(ROM), Italy when it is 2:00 a.m. in La Paz(LPB), Bolivia on 24th March? 译文:玻利维亚的拉巴斯在3月24日早上2:00时,意大利罗马的当地时间是多少? 6.What would the local time in Rome be on 15th June when it is 2:00 a.m. in La Paz? 译文:当拉巴斯是上午2:00时,罗马在6月15日的当地时间是多少? 7.The local time in Tokyo(TYO), Japan is 5:36 p.m. on 1st March. What is the local time and date in Sydney(SYD), NS, Australia? 译文:日本东京时间是3月1日下午5:36。澳大利亚的悉尼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

不动产评估成本法计算题(1).doc

成本法作业 1、今有一建筑物,建筑总面积1200m 2,在估价时点时,已使用12年。该类建筑物的重置价格为600元/m 2,耐用年限40年。估价师经现场勘察认为该建筑物剩余使用年限为30年,残值率5%。试用直线折旧法计算其折旧额、折旧总额,并估计其现值。 解:(1)求折旧额D ()()()()()元71.162853012%5160012001=+÷-??=+÷-=n t R C D (2)至估价时点的折旧总额E t 为 ()元52.1954281271.16285=?=?=t D E t 或()()元57.1954281=+? -=n t t R C E t (3)建筑物现值V : V=C-E t =600×1200-195428.52=524571.48(元) 或V=C[1-(1-R )×t/(t+n )]= 524571.43(元) 注:公式要写完整;Et 的取值必须取195428.52,不可取195428.57。 2、某一房地产,土地总面积2500m 2,是6年前通过征用农地取得,当时费用800元/m 2,现时取得该类土地,每平方米需1000元,地上建筑总建筑面积6000m 2,是2年前建成交付使用的,当时建筑造价800元/m 2,现实建造同类建筑物每平方米为1100元,估计该建筑物有8成新,该类建筑物的残值率为2%,试选用所给资料评估该房地产的现时总价和单价。 解:(1)求土地价格V L V L =2500×1000=250(万元) (2)求建筑物价格V B 建筑物的重置价格C=6000×1100=660(万元) V B =C.q=660×80=528(万元) (3)计算房地产总价V V= V L + V B =250+528=778(万元) (4)计算房地产单价P P=V/S=778/6000=1296.67(元/m 2) 3、某宗房地产占地2000m 2,容积率为3.0。土地是在1999年4月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出让年限是40年。建筑物是于2000年10月建成使用的。经调查,现在取得类似土地40年使用权的市场价格是500元/m 2,同类建筑物重置价格是1000元/m 2。通过估价师对该建筑物现场鉴定,对门窗等可修复部分进行修复需花费5万元,装修重置价格30万元,经济寿命5年;设备的重置价格为50万元,经济寿命15年。残值率假设为零,报酬率为8%,求该房地产在2003年4月的市场价格。 解:(1)计算土地现实价格V L ()()()万元26.98%811 1%811 12000500040 36 =+- +- ? ?=L V (2)计算建筑物的现实价格V B ①求建筑物重置价格C C=1000×2000×3.0=600(万元) ②求可修复部分折旧D 1 D 1=5(万元) ③求装修部分折旧D 2 D 2=30×2.5÷5=15(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