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同步顶升控制系统研究

液压同步顶升控制系统研究
液压同步顶升控制系统研究

液压同步顶升控制系统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06T10:53:30.3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作者:赵印

[导读] 摘要:同步顶升液压系统是同步顶升技术装备的核心执行机构,采用该技术可以对桥梁等建筑物实施不损伤其原有的结构顶升或者是进行水平的移动,这种方法对比于传统爆破拆除方式来说,具有经济环保、无污染、效率高、交通中断时间短等诸多优点。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同步顶升液压系统是同步顶升技术装备的核心执行机构,采用该技术可以对桥梁等建筑物实施不损伤其原有的结构顶升或者是进行水平的移动,这种方法对比于传统爆破拆除方式来说,具有经济环保、无污染、效率高、交通中断时间短等诸多优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液压同步顶升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液压同步;顶升控制系统

前言

集成了液压技术、机械结构、计算机算法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等多家先进理论技术的液压同步顶升系统这一新型施工技术装备可高效精确经济用于改造各类大小桥梁、建筑的平移抬升等施工,液压系统具有系统足够安全,功率密度高能够提供足够的负载,采用集中控制,分散布置,各顶升点既能同步工作,又能协同工作,可把大范围的无极变速的大推力与力矩直线运动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和智能化先进管理,随着电液控制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结合与发展,各种元件的体积愈发的小控制精度愈发的高,更是大大的直接推动了液压系统有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1、液压同步顶升控制系统

1.1系统简介

液压同步顶升控制系统的原理如图1所示。该升降台有3个液压升降缸,通过3个比例伺服阀控制升降缸的上升与下降,并推动负载上升或下降。在工作过程中,升降支座承载能力为800kN。同时,负载在上升、下降过程中要求升降台严格同步运行,防止负载在运行过程中倾斜、滑落而造成重大的事故。

图1升降支座液压顶升系统原理

1.2系统模型

该系统为典型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器根据指令输出控制信号,通过D/A电路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Ui,该电压信号通过比例伺服阀转化为滑阀的阀芯位移信号xv,进而转化为出口流量QL,从而控制双作用液压缸的行程位移xp,再通过位移传感器将xp转换为反馈信号Uf反馈回控制器,构成完整的闭环系统。对系统进行简化,该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0为放大器的增益;Kv为比例系数;Kq为伺服阀流量增益;Ap为液压缸活塞有效面积;ωn为固有频率;ξn为阻尼比;βe为系统弹性模量;Vt为液压缸两腔总容积;Mt为负载质量;Bp为负载的黏性阻尼系数;Kc为伺服阀流量压力系数;Ct为液压缸总泄漏系数。

2、液压同步顶升工艺方案设计

(1)作业点均匀分散布置

桥梁等建筑物体积重量确实都很大,要实现对其成功进行有效的顶升作业,作业用的液压缸执行件间必须采取分散布置才能均匀分力,在实际的顶升作业过程中液压缸最好均匀分散布置在目标物下方提前计算了的重要顶升作业点位,顶升作业时这几十个液压缸将近乎均匀的分担目标物的所有相关负载;同样的应用于平移作业时,液压执行作业缸也要提前均匀布置到计算好的作业点上。

(2)集中处理操作

考虑到诸如安全、工人数目等因素,操作工人不能去把现场的大范围里面分散布置每个液压缸等执行机构进行一对一手动直接控制,而是在安全的中心控制室内通过全程监控处理系统对顶升作业的液压缸的每一步动作进行远程监视控制现场实时的各缸的工作参数并可以远程修正作业等。

(3)多缸同步力控

体积大质量分布轻重不均的桥梁等建筑物,使得分散开来均匀布置大范围里面的液压缸所受载荷大小情况不可能相同,但是每个执行缸的每次动作所加载的载荷必须与其外部力大致匹配而且可以实时控制,预防建筑物在顶升作业过程中因为受力不均匀导致发送应力集中或形成裂纹而报废。

(4)多缸同步位控

当分散布置在比较大范围里的每一个液压执行缸作业时的位移要求是可以严格实现对不均衡载荷的同步顶升或者下降过程实时控制,从而保证建筑物顶升作业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位置实时可以控制。

5)实时动态监控

技术员在中心控制室内通过监视控制系统对每一个液压缸的任意时间的压力、位移进行远程监视预判操作,并且能看到压力、位移的

液压课后习题

2-1 已知液压泵的额定压力和额定留量,不计管道压力损失,说明图示各种工况 下液压泵出口处的工作压力值。 解:a)0p = b)0p = c)p p =? d)F p A = e)2m m T p V π= 2-2如图所示,A 为通流截面可变的节流阀,B 为溢流阀。溢流阀的调整压力是 P y ,如不计管道压力损失,试说明,在节流阀通流截面不断增大时,液压泵的出口压力怎样变化? 答:节流阀A 通流截面最大时,液压泵出口压力P=0,溢流阀B 不打开,阀A 通流截面逐渐关小时,液压泵出口压力逐渐升高,当阀A 的通流截面关小到某一值时,P 达到P y ,溢流阀B 打开。以后继续关小阀A 的通流截面,P 不升高,维持P y 值。 2-3试分析影响液压泵容积效率v η的因素。 答:容积效率表征容积容积损失的大小。 由1v t t q q q q η?= =- 可知:泄露量q ?越大,容积效率越小 而泄露量与泵的输出压力成正比,因而有 111v t n k k p q v η= =- 由此看出,泵的输出压力越高,泄露系数越大,泵排量越小,转速越底,那么容积效率就越小。

2-4泵的额定流量为100L/min,额定压力为2.5MPa,当转速为1450r/min时,机械效率为η m =0.9。由实验测得,当泵出口压力为零时,流量为106 L/min,压力为2.5 MPa时,流量为100.7 L/min,试求: ①泵的容积效率; ②如泵的转速下降到500r/min,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时,计算泵的流量为多少? ③上述两种转速下泵的驱动功率。 解:①通常将零压力下泵的流量作为理想流量,则q t =106 L/min 由实验测得的压力为2.5 MPa时的流量100.7 L/min为实际流量,则 η v =100.7 /106=0.95=95% ②q t =106×500/1450 L/min =36.55 L/min,因压力仍然是额定压力,故此时泵流量为36.55×0.95 L/min=34.72 L/min。 ③当n=1450r/min时, P=pq/(η v η m )=2.5×106×100.7×10-3/(60×0.95×0.9)w=4.91kw 当n=500r/min时, P=pq/(η v η m )=2.5×106×34.7×10-3/(60×0.95×0.9)w=1.69kw 2-5设液压泵转速为950r/min,排量=168L/r,在额定压力29.5MPa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min,额定工况下的总功率为0.87,试求: (1)泵的理论流量; (2)泵的容积效率; (3)泵的机械效率; (4)泵在额定工况下,所需电机驱动功率; (5)驱动泵的转矩。 解:① q t =V p n=168×950 L/min =159.6 L/min ②η v =q/q t =150/159.6=94% ③η m =η/ηv =0.87/0.9398=92.5% ④ P=p q/η =29.5×106×150×10-3/(60×0.87)w=84.77kw ⑤因为η=p q/T ω

液压控制系统(王春行编)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 思考题 1、为什么把液压控制阀称为液压放大元件? 答:因为液压控制阀将输入的机械信号(位移)转换为液压信号(压力、流量)输出,并进行功率放大,移动阀芯所需要的信号功率很小,而系统的输出功率却可以很大。 2、什么是理想滑阀?什么是实际滑阀? 答: 理想滑阀是指径向间隙为零,工作边锐利的滑阀。 实际滑阀是指有径向间隙,同时阀口工作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小圆角的滑阀。 4、什么叫阀的工作点?零位工作点的条件是什么? 答:阀的工作点是指压力-流量曲线上的点,即稳态情况下,负载压力为p L ,阀位移x V 时,阀的负载流量为q L 的位置。 零位工作点的条件是 q =p =x =0L L V 。 5、在计算系统稳定性、响应特性和稳态误差时,应如何选定阀的系数?为什么? 答:流量增益q q = x L V K ??,为放大倍数,直接影响系统的开环增益。 流量-压力系数c q =- p L L K ??,直接影响阀控执行元件的阻尼比和速度刚度。 压力增益p p = x L V K ??,表示阀控执行元件组合启动大惯量或大摩擦力负载的能力 当各系数增大时对系统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7、径向间隙对零开口滑阀的静态特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研究实际零开口滑阀的泄漏特性? 答:理想零开口滑阀c0=0K ,p0=K ∞,而实际零开口滑阀由于径向间隙的影响,存在泄漏 流量2c c0r = 32W K πμ ,p0c K ,两者相差很大。

理想零开口滑阀实际零开口滑阀因有径向间隙和工作边的小圆角,存在泄漏,泄漏特性决定了阀的性能,用泄漏流量曲线可以度量阀芯在中位时的液压功率损失大小,用中位泄漏流量曲线来判断阀的加工配合质量。 8、理想零开口阀具有线性流量增益,性能比较好,应用最广泛,但加工困难;因为实际阀总存在径向间隙和工作边圆角的影响。 9、什么是稳态液动力?什么是瞬态液动力? 答:稳态液动力是指,在阀口开度一定的稳定流动情况下,液流对阀芯的反作用力。 瞬态液动力是指,在阀芯运动过程中,阀开口量变化使通过阀口的流量发生变化,引起阀腔内液流速度随时间变化,其动量变化对阀芯产生的反作用力。 习题 1、有一零开口全周通油的四边滑阀,其直径-3 d=810m ?,径向间隙-6c r =510m ?,供油压力5s p =7010a P ?,采用10号航空液压油在40C 。 工作,流量系数d C =0.62,求阀的零位 系数。 解:零开口四边滑阀的零位系数为: 零位流量增益 q0d K C =零位流量-压力系数 2c c0r 32W K πμ = 零位压力增益 p0c K = 将数据代入得 2q0 1.4m s K = 123c0 4.410m s a K P -=?? 11p0 3.1710a m K P =? 2、已知一正开口量-3 =0.0510m U ?的四边滑阀,在供油压力5s p =7010a P ?下测得零位泄 露流量c q =5min L ,求阀的三个零位系数。 解:正开口四边滑阀的零位系数为: 零位流量增益 c q0q K U = 零位流量-压力系数 c c0s q 2p K =

高铁桥梁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案

高铁桥梁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案 同步顶升施工广泛应用于桥梁支座更换和桥面标高改造领域,以往的桥梁顶升施工多已手动控制和人工监测的形式进行,存在千斤顶上升和下降高度不一致,同步精度无法控制的弊病,给桥梁上部结构造成不小的安全隐患。湖南华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桥梁智能同步顶升系统的研发,公司开发的智能同步顶升设备用PLC模块控制泵站液压阀,通过监控电脑对顶升系统主机下达指令,可对千斤顶的位移和荷载进行在线监测与控制,把各顶升点的位移差精确控制在±0.5mm以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同步顶升。 2013年,以我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同步顶升系统为施工设备,我们对武广高铁郴州段和沪昆高铁浏阳段几座桥梁进行了同步顶升施工,通过顶升将变形的支座上座板进行了更换,确保了高铁的安全高效运行。 高铁箱梁顶升施工的工序流程:

一、施工总体设计 1、由项目经理统一组织安排,领导指挥,成立专门的施工指挥小组。施工前还要建立完善施工组织,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各岗位责任和联络方法, 2、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环境状况,确定顶升施工方案。 3、施工前对班组工人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 二、施工准备 1、现场所需机具设备、材料等全部到位; 2、高铁工务段停电,将桥面纵向约束解除,松开墩顶连接段桥面轨道扣件和电缆槽,并在轨面设置高程监测点,测量轨面初始标高; 3、搭建施工作业平台,清理墩顶杂物; 4、在梁体设置位移和应力监测点,每孔梁设置横向和纵向位移监测点各2点,防止顶升过程中梁体发生滑移和结构破坏; 5、拧松支座连接螺栓。 三、安装千斤顶和智能同步顶升设备 1、两座大桥简支梁均采用自重900t长32m的预制箱梁,桥墩上设球形支座4个,每孔梁端两个。根据设计文件得知墩上梁体自重与二期恒载合计1700t,施工时在墩顶布置150t千斤顶20个,可以提供3000t的顶力,安全储备系数大于1.5,足以满足施工所需。 2、墩顶先用砂浆找平,千斤顶安装在专用钢垫块上,保证千斤顶轴线垂直,油缸顶在箱梁底板上。每个顶设一个位移传感器进行同步位移监测。千斤顶布置形式如图1和图2。

塔吊顶升工作过程所有注意事项

塔吊顶升工作过程所有注意事项 塔吊顶升加节是塔吊使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容易发生事故。充分做好塔吊顶升加节准备工作,并掌握施工中及完毕后的注意事项,能确保塔吊顶升加节的顺利完成。 一、塔吊顶升前准备工作 1、根据加高塔身的要求,准备好待加的标准节,并将其顺着起重臂方向排成一排。 2、顶升加节作业人员按照职责人工进入各自岗位。 3、检查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液压油压力应符合规定,活塞杆伸缩平稳,无卡塞现象。 4、检查顶升衡梁及挂板状况。 5、调整顶升套架导轮与塔身主弦杆之间的间隙达到规定要求。 6、按说明书规定,吊起一节待加的标准节至引进衡梁上,再吊一节标准节,移动变幅小车找平衡,锁紧回转机构。 二、塔吊顶升过程中注意事项 1、顶升过程中要专人负责指挥,专人照顾电源,专人操作液压泵,专人扶顶升横梁,专人拉爬爪,专人安装标准节。全体人员要精力集中,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2、夜间不能进行顶升作业。特殊情况必须进行顶升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3、风速超过四级或说明书中规定的风速时,严禁进行顶升作业。在顶升过程中,如遇大风突至,应立即停止顶升作业。 4、在顶升过程中,禁止转动起重臂和移动小车。 5、顶升过程中,如遇卡阻或其他故障,必须立即停机检查,故障未经排除,不得继续顶升。 6、作业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全神贯注操作,不得探头伸入引进导轮范围,以免标准节突然移动扎伤。 7、注意检查电缆放松长度满足需要,严防电缆在移动中拉、卡塞和挤伤。

8、刚引进的标准节,必须与上、下部塔身联结牢固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个顶升加节作业。 三、塔吊顶升完毕后注意事项 1、检查并紧固上下塔身之间的高度螺栓。 2、检查液压系统操作手柄是否已拨归零位。 3、检查并切断液压顶升系统电源。 4、卸下吊钢上起平衡作用的标准节,接触回专机构的锁定状态。

同步顶升方案

更换支座施工方案 T梁同步顶升与支座更换施工 1、同步顶升方案 本次针对边跨桥台处、中跨悬臂梁端牛腿处的原橡胶支座进行更换施工。为稳妥起见,同时尽量减小对桥面交通、桥下通航的影响,根据简支悬臂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各桥跨的支座跟花总体上分批次进行。鉴于该桥的结构特点以及交通重要地位,支座更换的总体顺序为:南京侧边跨桥台支座→中跨牛腿处支座→南通侧边跨桥台支座,在横桥向采用各主梁支点同步顶升(落梁)施工的方案。考虑中跨牛腿处顶升施工队桥下通航净空存在影响,为尽量减小影响,中跨两侧牛腿处的顶升施工将分次进行,既先挂梁南京侧一端顶升、后南通侧一端顶升。 梁体顶升、支座更换的主要施工步骤为: 施工准备→布置顶升支撑点→安装千斤顶及同步设施→设置监控系统→交通管制、车辆限速→分批次逐墩同步顶升梁体→顶升就位后安装预制好的临时支撑→第一次落梁→支座更换施工→再次同步顶升→放置支座→落梁。 2、支座更换方案 原板式橡胶支座剪切变化、老化、开裂病害严重,失去其使用功能且梁端伸缩缝内存在混凝土垃圾,造成桥跨结构在均匀温差、活载的作用下,纵向变形受到约束。为保证上部结构在荷载、温度变化和砼收缩徐变等因素作用下能自由变形,使结构的实际受力、变形情况符合设计意图,并保护梁端、台帽、牛腿不受损伤,本次更换两侧边跨桥台及中跨两侧牛腿处的所有支座。 在施工方案编制过程中,我公司对船闸桥桥台和中跨牛腿处支座区域的施工操作条件进行了初步调查。本次梁体顶升和支座更换施工难度非常大,因支座处净高限制,无法直接在梁肋底面与台帽(牛腿)顶面之间直接安置顶升设备,尤其是中跨牛腿处,桥下为通航河道,而牛腿处结构受力复杂、空间很狭小,施工难度更大。 因此,针对现场条件,我单位研究制定了U形托架顶升、更换支座方案。结合以往的支座更换经验,橡胶支座更换成功的关键在于梁体、台帽(牛腿)与支座接触面的调平,只有接触面完全水平,才能确保支座更换后于梁体、台帽(牛腿)密贴,均匀受力,避免以后发生剪切变形、膨胀开裂等病害。 更换支座时,要保证支座的承载能力不能低于现有支座的承载能力,在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与旧支座规格相同的新支座,这样更有利于保证支座更换前、后结果的内力状态不发生变化,确保结构受力安全。 3 同步顶升施工基本要求 3.1顶升技术及其施工工艺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桥梁顶升技术在新建桥梁施工和旧桥梁维修改造中已经开始普遍采用。桥梁顶升既是在需要顶升部位设置临时顶升支撑,利用千斤顶和同步顶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对桥梁结构进行抬高或降低的移位操作,顶升就位后安放临时垫块且保证其稳

(完整版)液压课后答案

2.1 要提高齿轮泵的压力需解决哪些关键问题?通常都采用哪些措施? 解答:(1)困油现象。采取措施:在两端盖板上开卸荷 槽。(2)径向不平衡力:采取措施:缩小压油口直径;增大扫膛处的径向间隙;过渡区连通;支撑上采用滚针轴承或滑动轴承。(3)齿轮泵的泄 漏:采取措施:采用断面间隙自动补偿装置。 ? 2.2 叶片泵能否实现反转?请说出理由并进行分析。解答:叶片泵不允许反转,因为叶片在转子中有安放角,为了提高密封性叶片本身也有方向性。? 2.3 简述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解答:(1)齿轮泵: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能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工作可靠;主要缺点:流量和压力脉动大,噪声大,排量不可调。应用:齿轮泵被广泛地应用于采矿设备,冶金设备,建筑机械,工程机械,农林机械等各个行业。(2)叶片泵:优点:排油均匀,工作平稳,噪声小。缺点:结构较复杂,对油液的污染比较敏感。应用:在精密仪器控制方面应用广泛。(3)柱塞泵:优点:性能较完善,特点是泄漏小,容积效率高,可以在高压下工作。缺点:结构复杂,造价高。应用:在凿岩、冶金机械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2.4 齿轮泵的模数m=4 mm,齿数z=9,齿宽B=18mm,在额定压力下,转速n=2000 r/min时,泵的实际输出流量Q=30 L/min,求泵的容积效率。 ?解答: ηv=q/qt=q/(6.6~7)zm2bn =30/(6.6×9 ×42×18×2000 ×10-6)=0.87 ? ? 2.5 YB63型叶片泵的最高压力pmax=6.3MPa,叶片宽度B=24mm,叶片厚度δ=2.25mm,叶片数z =12,叶片倾角θ=13°,定子曲线长 径R=49mm,短径r=43mm,泵的容积效率ηv=0.90,机械效率ηm=0.90,泵轴转速n=960r/min,试求:(1) 叶片泵的实际流量是多少?(2)叶片泵的输出 功率是多少?解答: ? 2.6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斜盘倾角β=20°,柱塞直径d=22mm,柱塞分布圆直径D=68mm,柱塞数z=7,机械效率ηm=0.90,容积效率ηV=0.97,泵转速n=1450r/min,泵输出压力p=28MPa,试计算:(1)平均理论流量;(2)实际输出的平均流量;(3)泵的输入功率。 ?解答:(1) qt=πd2zDntanβ/4 = π ×0.0222×7×0.068tan20°/4=0.0016 (m3/s) ?(2) q= qt ×ηV=0.0016 ×0.97=0.00155(m3/s) ?(3)N入=N出/ (ηm ηV)=pq/(ηm ηV)?=28 ×106×0. 00155/(0.9 ×0.97)

桥梁顶升

桥梁顶升工程情况介绍 一、顶升背景 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技术是最近越来越多得到使用的一项桥梁改造技术。通常,这种改造技术一般在桥梁净空不足的航道桥梁、跨线立交桥梁以及桥梁支座的更换中运用。目前,我们已在内河航道网的升级改造中成功运用,通过顶升使跨河桥梁的净高满足了通航要求。我们总结,桥梁顶升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施工时对周围的干扰少; 2、不需要征地拆迁或占用大量的施工场地; 3、能缩短施工周期; 4、避免重复投资,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二、实施项目 我们已成功完成了湖嘉申线屺风大桥与长湖申线南林大桥的顶升施工,取得和很好的效果。 1、屺风大桥顶升: 屺风大桥是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的一座公路桥。该桥上部结构为:主跨为73.3m桁架梁,引桥两端各为7孔13m预应力空心板,下部为钻孔灌注桩。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航道等级为Ⅵ级,通航净空为4.5米。湖嘉申线按三级通航标准改造,通航净空为7米,横跨在航道上的屺风大桥通航净空已无法满足

航道要求,如果拆除重建,不仅浪费建设资金,其负面影响也较大。根据屺风大桥结构型式,并参照国内桥梁顶升成功范例,采纳了对屺风大桥实施顶升方案。 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将桥梁净高4.5米提高到7米,施工单位于2006年3月初进场施工,在完成前期作业后于5月12日开始实施顶升,仅用10天时间,64个千斤顶同时将总重达4000吨左右、长230米的整座大桥整体顶升2.5米。 2、南林大桥顶升: 重点向大家介绍下我们近期完工的南林大桥顶升工程。 南林大桥建于1997年,是连接南浔镇内运河两岸的重要交通要道。因航道等级提升,桥梁净空不满足航道要求,需将全桥整体抬升3.0米,并对南引桥进行调坡处理。 南林大桥的桥梁跨度组成为7×16m(南引桥)+(36+60+36)m(主桥)+7×16m(北引桥),总长356m。主桥结构形式为(36+60+36)m 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北侧引桥为Y字形交叉,分A、B匝道,为现浇7跨16米普通钢筋砼整体空心板梁;南引桥为现浇7跨16米普通钢筋砼整体空心板梁。下部结构:主桥桥墩为柱式墩,桩基础;引桥为柱式墩,桩基础。通航净高为4m。 南林大桥顶升工程特点及难点: 1.顶升重量大 南林大桥主桥为3跨连续箱梁,南引桥7跨,北引桥又分东

塔吊顶升方案36818

塔式起重机顶升及附着方案 (Q T Z63塔吊) 工程名称:**工程 编制人:职务(职称): 审批人:职务(职称): 施工单位:**公司

目录 一、编制依据……………………………………………(1)页 二、工程概况……………………………………………(1)页 三、顶升及附着作业队伍的组成………………………(1)页 四、顶升注意事项………………………………………(1)页 五、塔身升降作业安全技术要求………………………(2)页 六、起重机的附着锚固作业安全技术要求……………(3)页 七、起重机的附着锚固作业安全技术要求……………(4)页 八、塔吊附着的平面布置图及立面图,与建筑物的连接固定方式 塔吊顶升及附着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塔式起重机主要参数:

塔式起重机为山东济南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QTZ63型塔机,最大起重量为6吨,最大幅度为50米,最大幅度处起重量为1.3吨。 2、工程施工图纸。 3、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平面布置图。 4、QTZ63塔式起重机使用安装说明书。 5、《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 二、工程基本情况 1.工程名称:**工程 2.建筑高度:94.20m 3.建筑物平面尺寸:51.2米*15.75米 4.结构特点:剪力墙 5.塔吊使用时间:2013年3月10 日至2014年3月20日。 6、塔机及附着位置: 根据塔吊基础尺寸及塔吊附着架安装要求(附着拉杆与建筑物外墙夹角为45度~60度之间),确定塔吊基础中心距离。经过计算,每栋楼塔吊基础中心南北向距建筑物距离详见附图。 第一套附着距基础面18.6m,第二道附着距第一套附着16.8m,第三道附着距第二套附着16.8m,第四道附着距第三套附着14m,第五道附着距第四套附着14m,第六道附着距第五套附着11.2m,第六道附着架之上为12.6m。最终安装高度104米 三、顶升及附着队伍的组成 安装人员由设备科**任顶升总队长,统一管理,**为顶升分队长,电器线路安装、调试由**负责,指挥由设备员**负责,安全工作由安全员**负责,高空作业人员由**等人组成,液压油缸控制由**操作,操作司机**。 四、顶升 1、检查油箱的油质及油位,试查液压系统,保证油缸运行正常。 2、将待加节用的标准节在顶升位置处的吊臂下排成一排,吊臂旋转至顶升套架的前方,利用回转机构制动器将吊臂锁住,必要时采用机械方法,严禁塔机在顶升过程中回转。 3、先吊起一节标准节,将它挂在引进梁的引进钩上。再吊起一节标准节,调整小车的位置,使塔机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梁上。 4、正确操作油缸,完成顶升作业。 5、塔机加节完毕,应旋转臂架至不同角度,检查塔身各接头处联接螺栓及地脚螺栓的紧固情况。 五、顶升注意事项 1、顶升作业前应注意事项 1)、顶升前要加的标准节一个一个摆在大臂下面; 2)、调整好爬升架导向轮与塔身之间的间隙,以2~3mm为宜;

液压习题答案

第2章习题 1-1液压缸直径D=150mm ,活塞直径d=100mm ,负载F=5 104N 。若不计液压油自重及活塞及缸体质量,求如下图a,图b 两种情况下的液压缸内压力。 (a ):设液压缸压力为p 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活塞处于静力平衡状态,有: F=p ·πd 2 /4 p=4F/πd 2=20 104/3.14 0.12 p=6.37 106 pa (b ):设液压缸压力为p 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活塞处于静力平衡状态,有: F=p ·πD 2 /4 p=4F/πD 2=20 104/3.14 0.152 p=2.83 106 pa 此题做法有待于考虑 F=p ·Πd 2 /4 p=4F/Πd 2=20 104/3.14 0.12 p=6.37 106 pa 1-2如图所示 的开式水箱(水箱液面与大气相通)。其侧壁开一小孔,水箱液面与小孔中心距离为h 。水箱足够大,h 基本不变(即小孔流出水时,水箱液面下降速度近似等于0)。不计损失,求水从小孔流出的速度(动能修正系数设为1)。(提示,应用伯努利方程求解) 解:取水箱液面为1-1过流断面,小孔的外部截面为2-2过流断面,设大气压为p 1 根据伯努力方程: 1-3判定管内流态:(1)圆管直径d=160mm ,管内液压油速度u=3m/s ;液压油运动黏度 =114mm 2/s ; (2)圆管直径d=10cm ,管内水的流速u=100cm/s 。假定水温为20 C (相应运动粘度为1.308mm 2/s 。 解:管内流态根据雷诺数判断. 雷诺数计算公式: (1): 管内液流状态为:湍流状态 (2)232076452101.30810.1Re 6 - =??= 管内液流状态为:湍流状态 1-4 如图,液压泵从油箱吸油,吸油管直径 d=10cm ,泵的流量为 Q=180L/min, 油液的运动粘度υ=20 x10-6 m 2/s ,密度ρ=900kg/m 3,当泵入口处的真空度 p =0.9x105pa 时,求泵最大允许吸油的高度 h 。 (提示:运用伯努利方程与压力损失理论) 解:取油箱液面为1-1过流断面,油泵进油口为2-2过流断面,设大气压为p 0 由伯努力方程得: 判断油管的流动状态: 油管的流态为层流:动能修正系数为:22=α 局部压力损失----沿程压力损失: 层流状态:e /64R =λ 2 382.09001.0e 642 ?=?h R p f =21.99h 带入伯努力方程得: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液压与气压传动》习题解答 第1章液压传动概述 1、何谓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有哪两个工作特性? 答: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控制元件将具有压力能的液体送到执行机构,由执行机构驱动负载实现所需的运动和动力,把液体的压力能再转变为工作机构所需的机械能,也就是说利用受压液体来传递运动和动力。液压传动的工作特性是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2、液压传动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用是什么? 答:⑴动力装置:泵,将机械能转换成液体压力能的装置。⑵执行装置:缸或马达,将液体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⑶控制装置:阀,对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装置。⑷辅助装置:对工作介质起到容纳、净化、润滑、消声和实现元件间连接等作用的装置。⑸传动介质:液压油,传递能量。 3、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答:液压传动的优点:⑴输出力大,定位精度高、传动平稳,使用寿命长。 ⑵容易实现无级调速,调速方便且调速围大。⑶容易实现过载保护和自动控制。⑷机构简化和操作简单。 液压传动的缺点:⑴传动效率低,对温度变化敏感,实现定比传动困难。⑵出现故障不易诊断。⑶液压元件制造精度高,⑷油液易泄漏。 第2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1、选用液压油有哪些基本要求?为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选用液压油要考

虑哪些方面? 答:选用液压油的基本要求:⑴粘温特性好,压缩性要小。⑵润滑性能好,防锈、耐腐蚀性能好。⑶抗泡沫、抗乳化性好。⑷抗燃性能好。选用液压油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⑴按工作机的类型选用。⑵按液压泵的类型选用。⑶按液压系统工作压力选用。⑷考虑液压系统的环境温度。⑸考虑液压系统的运动速度。⑹选择合适的液压油品种。 2、油液污染有何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油液污染? 答:液压系统中污染物主要有固体颗粒、水、空气、化学物质、微生物等杂物。其中固体颗粒性污垢是引起污染危害的主要原因。1)固体颗粒会使滑动部分磨损加剧、卡死和堵塞,缩短元件的使用寿命;产生振动和噪声。2)水的侵入加速了液压油的氧化,并且和添加剂一起作用,产生粘性胶质,使滤芯堵塞。3)空气的混入能降低油液的体积弹性模量,引起气蚀,降低其润滑性能。 4)微生物的生成使油液变质,降低润滑性能,加速元件腐蚀。 污染控制贯穿于液压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各个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污染控制主要有以下措施:1)油液使用前保持清洁。2)合理选用液压元件和密封元件,减少污染物侵入的途径。3)液压系统在装配后、运行前保持清洁。4)注意液压油在工作中保持清洁。5)系统中使用的液压油应定期检查、补充、更换。6)控制液压油的工作温度,防止过高油温造成油液氧化变质。 3、什么是液压油的粘性和粘温特性?为什么在选择液压油时,应将油液的粘度作为主要的性能指标? 答:液体流动时分子间相互牵制的力称为液体的摩擦力或粘滞力,而液体

桥梁支座更换专用液压同步顶升设备

桥梁支座更换专用设备 SXSLC-DZY-B多点同步升降控制系统 (单作用千斤顶同步升降专用系统) 本系统是针对用单作用液压千斤顶同步顶升或同步降落大型桥梁的工程,而研发的多点同步升降控制系统。本系统利用低压驱动、连续增压、压力和位移闭环的自动控制方式,实现多点控制对桥梁进行称重、同步顶升、同步降落控制。本系统现已大量应用于桥梁支座更换工程项目中,其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安全性高、操作简便。 本系统泵站的电气控制装置主要是由西门子PLC可编程控制器组成,各路的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将负荷和位移信号送至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控制系统发来的操作指令,驱动增压回路,输出压力油使相应油缸运动。可编程控制器根椐

检测到的压力和位移信号,不断修正运动误差,保持各路油缸同步升降。同时电气控制装置提供彩色触摸屏实时显示位移和压力信号。 下面是位移传感器的外形图,位移检测传感器压入测头后安放在支撑面和桥梁板之间即可,无需打孔安装,方便现场施工。 一、系统的组成和选配见下表: 注:选择要点 1、如控制点数大于8点,就需选择多套液压泵站,同时就必须得选择手持控制器(主控系统)。32台液压泵站以下的同时组合只需要配备1台手持控制器; 2、每个控制必须选择1个位移传感器; 3、每个控制点所带油缸的数量要看顶升工况,建议每点最多不大于10台。 部件名称 型号 功能 备注 液压泵站 SXSLC-DZY-B-4 控制精度±0.3 输出4点增压控制回路 每路最大输出流量:0.4L/min 每路最高输出压力:55MPa 总功率:1.5kW

油箱可输出油容积:50L 液压泵站 SXSLC-DZY-B-8 控制精度±0.3 输出8点增压控制回路 每路最大输出流量:0.4L/min 每路最高输出压力:55MPa 油箱可输出油容积:100L 总功率: 3kW 超薄液压油缸 SDT-10-50…200 超薄单作用液压油缸, 工作压力63MPa,行程10mm 从50到200吨任选 超薄液压油缸 SDT-15-50…200 超薄单作用液压油缸 工作压力63MPa,行程15mm 从50到200吨任选 超薄液压油缸 SDT-20-50…200 超薄单作用液压油缸 工作压力63MPa, 行程20mm 从50到200吨任选 位移传感器 SXLVDT-15 有效工作行程:10mm 位移传感器 SXLVDT-20 有效工作行程:15mm 手持控制器 主控系统 SXSLC-DZY-01 用于多点、多台液压泵站联机通 讯控制使用。单台泵站不需要。 位移信号电缆 SWH-20…50 位移传感器信号电缆 从20米到 50米任选 液压油管 SYH-10…60 超高压油管,外带钢丝护套 从10米到 60米任选 分流器 SA-05…20 油路分流器、带泄压阀 从5通到 20通任选 快换接头 SC3/8-70-G 超高压快速接头,带防尘帽

塔吊顶升方案

塔吊附着顶升方案 一、附着 当塔机的工作高度超过其独立高度时必须对塔身进行附着。附着装置由两个半框架组成,两个半框架由8套M22螺栓、螺母、垫圈(螺栓预紧力矩为Nm)紧固成附着框架,附着框架四顶点处有三根附着撑杆与之铰接,三根附着撑杆的端部有连接耳座与建筑物附着处连接基座铰接,三根撑杆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内,注意:1、附着点的载荷值随着塔机和建筑物的相对位置、附着撑杆布置形式与尺寸产生变化时,根据现场的尺寸进行调整。2、附着点的材料按照厂家提供的标准。 二、顶升 1、塔机配平前,必须先吊一节标准节放在引进平台的引进小车上,再将载重小车运行到配平参考位置(顶升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调整),然后松开下支座四个支脚与塔身节的连接销; 2、将液压顶升系统操纵杆推至“顶升方向”,稍稍顶起塔机使下支座支脚刚刚脱离塔身主弦杆的位置; 3、观察爬升架上的四个滚轮基本上与塔身标准节不接触,同时下支座主弦杆平面与塔身主弦杆平面之间的间隙相同,即为理想位置,以检查塔机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则调整载重小车的配平位置,直至平衡,使得塔机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梁的位置上。 4、记录载重小车的配平位置,以便拆卸时用,但要注意,这个标志位置随起重臂长度不同而改变。 5、操纵液压系统使套架下降,连接好下支座和塔身标准节间的连接销。见参考图:

顶升加节的一般原则: 1、顶升前塔机旋转部分必须进行配平。 2、塔机最高处风速大于12m/s时,不得进行顶升作业。 3、严禁在顶升系统正在顶起或已顶起时进行吊重(上升或下降)。 4、严禁在顶升系统正在顶起或已顶起时进行小车移动。 5、顶升过程中必须保证起重臂与引入标准节方向一致,并利用回转机构 制动器将起重臂制动住,载重小车必须停在顶升配平位置。 6、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的每一个角上必须至少用一个连接销连接好后,方 能进行下一个塔身节的加节工作,否则,绝对禁止进行吊重工作。 7、所加标准节上的踏步,必须与已有标准节对正。 8、在下支座与塔身没有用连接销连接好之前,严禁回转、变幅和吊装作 业。 9、在顶升过程中,若液压顶升系统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顶升,收回油 缸,将下支座落在塔身顶部,并用连接销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后,再排除液压系统的故障。 10、顶升结束后,所有标准节之间、以及最顶部标准节与下支座之间用连 接销连接。

同步顶升设备考察报告

梁式桥不中断交通更换支座项目同步顶升设备考察报告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设备考察情况 “梁式桥不中断交通更换支座的应用研究”项目由***、---联合承担,项目主要内容是以科研技术本地化应用为推动,培养一批桥梁养护技术骨干力量,掌握一些先进的养护技术手段、逐步处置---桥梁目前存在的一些病害。项目研究计划中选用支座更换方法是桥梁同步顶升施工法。由于该种方法施工是在桥梁底面和桥墩之间进行的,跨径较小的桥梁大多以手动操作、人工现场监测、总指挥协调的方式进行。大跨径桥梁通常采用多点自动液压同步顶升系统和载荷、位移、应力监测控制系统更换桥梁支座既安全又方便。 ---养护系统整体技术素质不高,采用手动液压机系统,总指挥协调、现场的技术管理、操作工人等岗位均需要具有相当技术素质和较丰富的桥梁加固工作经验人员;经过咨询和前期调研,采用PLC控制的多点同步顶升液压系统,微机控制界面简洁易用,成套设备采用闭环控制方式,稳定性好,技术力量配备主要集中在设备操作和现场观测上,技术人员可通过实时数据反馈、同时观测现场状况,通过辅助工人即可较好控制施工过程。 综合考虑,主要设备以PLC多点同步顶升液压系统为主,小跨径桥梁及现场条件不宜放置大型液压系统时,则采用便携式电动液压泵站驱动,液压油管、油路块等辅材可以通用,同时满足---现有主要以T梁和预应力空心板等结构形式的

桥型应用。 经和项目合作单位---进行技术选择和设备选型多次调研,考察了3家同类型企业。 其中+++++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PLC控制多液压缸同步顶升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执行机构的分散布置、集中操作,既能满足多液压缸载荷不均同步升降,又能对桥梁顶升过程中各监测点的压力、位移和应力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桥梁的力、位双闭环控制,该公司仅生产控制设备,千斤顶设备需外购。 +++++液压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的SL-LP系列电脑控制型多点同步顶升设备,同步精度达1mm,同步控制点数多,最多可达100点,系统简洁,采用1根通讯总线串联连接,可模块化组合扩充。SEPC系列专用同步泵站电气箱集成设置有PLC同步控制子站,用于执行同步命令和收集传感器信号;每个同步泵站可接入2-6个同步控制点,适用大部分赫曼标准液压油缸,可选用双作用或者单作用油缸执行顶升和下降工作。该公司生产设备属合资产品,大多以工业生产配套服务,近两年在桥梁同步顶升设备应用较少。 ////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生产的同步顶升系统是将同步液压顶升系统、计算机PLC信号处理、位移监控与桥梁结构分析和施工技术等进行集成,并在集成系统上进行的成套技术开发。其核心是在桥梁结构分析与施工技术总

液压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3.18 液压泵的额定流量为100 L/min ,液压泵的额定压力为2.5 MPa ,当转速为1 450 r/min 时,机械效率为ηm =0.9。由实验测得,当液压泵的出口压力为零时,流量为106 L/min ;压力为2.5 MPa 时,流量为100.7 L/min ,试求:(1)液压泵的容积效率ηV 是多少?(2)如果液压泵的转速下降到500 r/min ,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时,估算液压泵的流量是多少?(3)计算在上述两种转速下液压泵的驱动功率是多少? 解:(1)ηv t q q = ==1007106 095.. (2)=??= = =95.01061450 500111v t v q n n Vn q ηη 34.7L/min (3)在第一种情况下: 3 3 6 0109.460 9.010 106105.2?=????= == -m t m t i pq P P ηηW 在第二种情况下: 3 3 6 1 1 011069.195 .0609.010 7.34105.2?=?????= == -m t m t i pq P P ηηW 答:液压泵的容积效率ηV 为0.95,在液压泵转速为500r/min 时,估算其流量为34.7L/min ,液压泵在第一种情况下的驱动功率为4.9?103W ,在第二种情况下的驱动功率为1.69?103 W 。 3.20 某组合机床用双联叶片泵YB 4/16×63,快速进、退时双泵供油,系统压力p = 1 MPa 。工作进给时,大泵卸荷(设其压力为0),只有小泵供油,这时系统压力p = 3 MPa ,液压泵效率η = 0.8。试求:(1)所需电动机功率是多少?(2)如果采用一个q = 20 L/min 的定量泵,所需的电动机功率又是多少? 解:(1)快速时液压泵的输出功率为: 6 3 0111110(1663)10 1316.760 P p q -??+?== = W 工进时液压泵的输出功率为: 6 3 022******** 80060 P p q -???== = W 电动机的功率为: 16468 .07.131601 === η P P 电 W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后习题答案

1-1 填空题 1.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传动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 2.液压传动必须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依靠液体的(压力)来传递动力,依靠(流量)来传递运动。 3.液压传动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五部分组成。 4.在液压传动中,液压泵是(动力)元件, 它将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向系统提供动力。 5.在液压传动中,液压缸是(执行)元件, 它将输入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 6.各种控制阀用以控制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油液压力)、(油液流量)和(油液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实现各种不同的工作要求。 7.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只表示元件的(功能),不表示元件(结构)和(参数),以及连接口的实际位置和元件的(空间安装位置和传动过程)。 8.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在系统中均以元件的(常态位)表示。 1-2 判断题 1.液压传动不易获得很大的力和转矩。( × ) 2.液压传动装置工作平稳,能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但不能快速起动、制动和频繁换向。( × ) 3.液压传动与机械、电气传动相配合时, 易实现较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 √ ) 4.液压传动系统适宜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采用。( × ) 2-1 填空题 1.液体受压力作用发生体积变化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可用(体积压缩系数)或(体积弹性模量)表示,体积压缩系数越大,液体的可压缩性越(大);体积弹性模量越大,液体的可压缩性越(小)。在液压传动中一般可认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 2.油液粘性用(粘度)表示;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三种表示方法; 计量单位m 2/s 是表示(运动)粘度的单位;1m 2/s =(106 )厘斯。 3.某一种牌号为L-HL22的普通液压油在40o C 时(运动)粘度的中心值为22厘斯cSt(mm 2 /s )。 4. 选择液压油时,主要考虑油的(粘度)。(选项:成分、密度、粘度、可压缩性) 5.当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高,环境温度高或运动速度较慢时,为了减少泄漏,宜选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当工作压力低,环境温度低或运动速度较大时,为了减少功率损失,宜选用粘度较(低)的液压油。 6. 液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其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法向力,称为(静压力),用符号(p )表示。其国际单位为(Pa 即帕斯卡),常用单位为(MPa 即兆帕)。 7.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当液压缸的有效面积一定时,活塞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8. 液体作用于曲面某一方向上的力,等于液体压力与(曲面在该方向的垂直面内投影面积的)乘积。 9. 在研究流动液体时,将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假想液体称为理想液体。 10. 单位时间内流过某通流截面液体的(体积)称为流量,其国标单位为 (m 3/s 即米 3 /秒),常用单位为(L/min 即升/分)。 12. 液体的流动状态用(雷诺数)来判断,其大小与管内液体的(平均流速)、(运动粘度)和管道的(直径)有关。 13. 流经环形缝隙的流量,在最大偏心时为其同心缝隙流量的()倍。所以,在液压元件中,为了减小流经间隙的泄漏,应将其配合件尽量处于(同心)状态。 2-2 判断题 1. 液压油的可压缩性是钢的100~150倍。(√) 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一般是指绝对压力值。(×) 3. 液压油能随意混用。(×) 4. 作用于活塞上的推力越大,活塞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5. 在液压系统中,液体自重产生的压力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 6. 液体在变截面管道中流动时,管道截面积小的地方,液体流速高,而压力小。(×) 7. 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是液压系统产生振动和噪音的主要原因。(√) 3-1 填空题 1.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能源或动力)装置,其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压力能),其输出功率用公式(pq P ?=0或pq P =0)表示。 2.容积式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容积增大时实现(吸油) ,容积减小时实现(压油)。 3.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功率损失有(机械)损失和(容积)损失两种;其中(机械)损失是指泵或马达在转矩上的损失,其大小用(机械效率ηm )表示;(容积)损失是指泵或马达在流量上的损失,其大小用(容积效率ηv )表示。

POTAIN型塔机顶升液压系统的正确使用与维护(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POTAIN型塔机顶升液压系统的正确使用与维护(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POTAIN型塔机顶升液压系统的正确使用与 维护(通用版)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法国POTAIN公司的塔机技术至今,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大型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加,市场对大型塔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POTAIN技术的塔机应用的越来越普遍了,特别是它的液压顶升技术,不仅应用于POTAIN技术的塔机,国内自行设计的大吨位QTZ型塔机上也广泛使用。POTAIN型液压顶升系统相对于国内TQY型来说其原理较为复杂,工作压力也较高(40MPa),同时该机构在塔机顶升过程的工况决定其能否安全工作与顶升作业的安全性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使用该类型的液压系统时必须正确使用和维护。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在此对该类型的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浅加论述,已供同行们借鉴和参考。 1液压系统的原理以及组成

1.1液压原理图 1.2工作原理: 通过电机带动高压泵,将电能转换成液压能,通过换向阀等控制元件驱动执行机构棗液压缸转换成机械能驱动负载,使塔帽上升或下降,增加或减少标准节,完成工作循环。 1.2.1液压系统卸荷状态 换向阀处于中位“H”位置,油液经滤油器进入油泵,再到换向阀中间位置P→0回到油箱,该系统处于卸荷状态。(注:由于换向阀采用的是“H”机能,所以此时如出油口未闭合会有油液流出)。 1.2.2油缸顶升状态 手动换向阀处于(左位)上升位置,高压油P通过手动换向阀左位,经过HP口进入高压软管再进入油缸,推开液压油缸缸底插装的液控阀进入油缸无杆腔推动油缸活塞杆伸出,实现塔机塔帽的顶升。此状态系统压力由溢流阀7调定,系统的安全压力由安全阀5确定。上述两种压力出厂前已根据不同系统的额定压力调定好,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允许随意进行调整。油缸的顶升速度由油泵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