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等腰三角形综合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等腰三角形综合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等腰三角形综合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等腰三角形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中,AB=AD=DC,∠B=70°,则∠C的度数为(). A.35° B.40° C.45° D.50°

A/

E

D

C

B

A

1题图2题图5题图6题图

2.如图,△ABC中,∠A=36°,AB=AC,BD平分∠ABC,DE∥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

A.1个 B.3个 C.4个 D.5个

3.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6 B.18 C.20 D.16或20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顶角的度数为().

A.30° B.30°或150° C.60°或150° D.60°或120°

5.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BC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 处,且点/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A.2cm B.2.5cm C.3cm D.3.5cm

6.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B=∠C

B. AD⊥BC

C. AD平分∠BAC

D. AB=2BD

7.已知等腰△ABC中,AD⊥BC于点D,且AD=

2

1

BC,则△ABC底角的度数为()

A.45°B.75° C.45°或15° D.60°

8.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

A.18° B.24° C.30° D.36°

8题图10题图11题图12题图

9.下列能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A.∠A=40o、∠B=50o B.∠A=40o、∠B=70oC.AB=AC=3,BC=6 D.AB=3、BC=8,周长为16

10.如图,已知∠AOB=40°,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存在点Q、点P,过点Q作直线QR∥OB,当OP=QP 时,

∠PQR的度数是().

A.60° B.80° C.100° D.120°

11.如图,在△ABC中,AB=AC,∠A=40°.如果P为三角形内一点,且∠PBC=∠PCA,那么∠BPC等于() A. 110° B. 125° C. 130° D. 65°

12.如图,在ABC

△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

∠和ACB

∠,过O作DE BC

∥,分别交AB、AC于点D、E,若=5

BD CE

+,则线段DE的长为

A.5 B.6 C.7 D.8

二、填空题

13.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E在BA的延长线上,点D在BC边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4,AE=2,则BD的长为.

13题图14题图15题图16题图

14.如图,△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若∠BAC=70o,则∠BAD= o.

15.如图,已知AB=A1B,A1C=A1A2,A2D=A2A3,A3E=A3A4,…,以此类推,若∠B=20°,则∠A= .

16.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AC、BC上,且CD=BE,则∠AFD= .

cm,17.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的三等分点,若△ABC的面积为122

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2

17题图18题图19题图

18.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2,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 .19.已知,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BC=10 cm,则△ODE的周长 cm.

20.若(a﹣1)2+|b﹣2|=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三、解答题

21.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结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P=BQ,连结CQ. (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PA=3,PB=4,PC=5,连结PQ,判断△PQ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2.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D是△ABC外的一点,∠AOB=110°,∠BOC=α,△BOC≌△ADC,∠OCD=60°,连接OD.

(1)求证:△OCD是等边三角形;

(2)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AOD能否为等边三角形?为什么?

(4)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

2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F的度数;

(2)若CD=2,求DF的长.

24.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AD∥BC,将长方形纸片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痕为EF,

(1)求证:BE=BF.

(2)若∠ABE=18°,求∠BFE的度数.

(3)若AB=6,AD=8,求AE的长.

2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为中线,AD=AE,E在AC上,求∠EDC的度数

试卷第4页,总1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复习题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当x ______时,分式 21 34 x x +-无意义. 2.当x _______时,分式221 2 x x x -+-的值为零. 3.已知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约为3:7.如果宇宙中飞来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则落在陆地上的概率是 4.某初中学校的男生、女生以及教师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男生、女生以及教师的总人数为1200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校教师共有 人. 5.如图,有三个同心圆,由里向外的半径依次是2cm ,4cm , 6cm 将圆盘分为三部分,飞镖可以落在任何一部分内,那么飞镖落在阴影圆环内的概率是 6.如果用4个相同的长为3宽为1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那么这个大的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是_____________. 7.我们把依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若一个四边形 ABCD 的中点四边形是一个矩形,则四边形ABCD 可以是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AD 边上的中点.若∠ABE=∠EBC ,AB=2,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 第4题 第5题 第8题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无论x 取何值,分式都有意义的是( ) A .121x + B .21x x + C .231x x + D .2221x x + 2.如果把分式y x y x ++2中的x 和y 都扩大10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10倍 B .缩小10倍 C .是原来的 2 3 D .不变 3.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下列观测方法最可靠的一种方法是 (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等腰三角形教案

《1 等腰三角形》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运用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历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形象思维. (2)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益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发现、证明及应用. 2.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发现、证明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 A C A B I 作一条直线L ,在L 上取点A ,在L 外取点B ,作出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C ,连结AB 、BC 、CA ,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这个结论由学生共同探究得出的)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 三.随堂练习 四.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及其推理证明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教学难点: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要点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2.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性质是: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二.新课学习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等腰三角形.docx

等腰三角形 专题一 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探究题 1. 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且ca bc ab c b a ++=++222,关于此三角形的形状有以下判断:①是等腰三角形;②是等边三角形;③是锐角三角形;④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 如图,已知:∠MON =30°,点A 1、A 2、A 3……在射线ON 上,点B 1、B 2、B 3……在射线 OM 上,△A 1B 1A 2、△A 2B 2A 3、△A 3B 3A 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 1=1,则△A 2013B 2013A 2014 的边长为( ) A.2013 B. 2014 C.20122 D. 20132 3. 如图,在△AB 1A 中, ∠B =20°,AB =1A B ,在1A B 上取一点C,延长1AA 到2A ,使得12A A =1A C ; 在2A C 上取一点D,延长12A A 到3A ,使得23A A =2A D ;……,按此做法进行下去,求∠n A 的度数. 4. 如图,点O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内一点,∠ACB=90°,∠AOB=140°,∠AOC=α.将△AOC 绕直角顶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BDC ,连接OD . (1)试说明△CO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当α=95°时,试判断△BO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5. 如图.在等边△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且OD∥AB,OE∥AC. (1)试判定△ODE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 (2)线段BD、DE、EC三者有什么关系?写出你的判断过程. 专题二等腰(边)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6. 已知ΔABC为等边三角形,点M是射线BC上任意一点,点N是射线CA上任意一点,且BM=CN,直线BN 与AM相交于Q点.就下面给出的三种情况(如图中的①②③),先用量角器分别测量∠BQM的大小,将结果填写在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然后猜测∠BQM在点M、N的变化中的取值情况,并利用图③证明你的结论. 测量结果:图①中∠BQM=______;图②中∠BQM=______;图③中∠BQM=______. 7. 如图,在△ABC中,AB=AC=2,∠B=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E. (1)当∠BDA=115°时,∠BAD=______°;点D从B向C运动时,∠BDA逐渐变_____ (填“大”或“小”); (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 (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也在改变,判断当∠BDA等于多少度时,△ADE是等腰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习题及分析

第2题A C B 练习 A 组 1、已知:在△ABC 中,AB=AC ,∠B=70°,求∠A 、∠C 的度数。 解:∵AB=AC ,∠B=70° ∴∠ =∠ = (等边对 ) ∵∠A+∠ +∠ =180° ∴∠A=180°- - = 答:∠A 的度数为 ,∠C 的度数为 思考:若将∠B=70°改为∠B=90°或∠B=100°时∠A 、∠C 的度数为多少? 答: 2、已知:在△ABC 中,AB=AC ,∠A=80°,求∠B 、∠C 的度数。 解:∵AB=AC ,∠A=80° ∴∠ =∠ = 答:∠B 的度数为 ,∠C 的度数为 ; 说明:完成第1、2小题后,让学生对比,两题的的特点,第1小题是已知底角求顶角,第2小题已知顶角求底角。 知识应用 A 组 1、在△ABC 中, ∵∠A =70°,∠B =55°,∠C =55°, ∴∠ =∠ , 则AB = ( ) ∴△ABC 是 三角形 2、在△ABC 中,

∵∠A=70°,∠B=40°, ∴∠C=70° ∴∠=∠, ∴AB= () 3、在△ABC中, ∵AB=BC,∠B=90°, ∴∠=∠= 度 () 4. 在△ABC中,已知∠A=40°,∠B=70°,判断△ABC是什么三角形。你的理由是什么? 解:∵在△ABC中, ∠A+∠B+∠C= ∴∠C=--= ∴∠=∠ ∴= () ∴△ABC是三角形 、在△ABC中, ∵∠B=∠C,且∠B=60° ∴∠C=,∠A= ∴ ∴△ABC是三角形 B组 6、△ABC中,∠C=∠B,∠A=2∠B,请你判断△ABC是什么三角形 解:∵△ABC中,∠B=∠C

∴= () ∴△ABC是三角形 又∵∠A+∠B+∠C= ∠C=∠B,∠A=2∠B 设∠B为x度,则∠C= 度;∠A= 度 ∴+ + =180 ∴=180 ∴x= 即:∠B= ;∠C= ;∠A= ∴△ABC是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E、CD分别是∠ABC、 ∠ACB的角平分线,且BE与CD交于O点,那么你能判断△OBC是什么三角形吗? 解:∵△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 ∴∠=∠() ∵BE、CD分别是∠ABC、∠ACB的角平分线 ∴∠EBC=1 2 ∠DCB=1 2 ∴∠=∠ ∴= () ∴△OBC是三角形 8、△ABC中,∠A=20°,∠B=40°,∠C=120°,你能把它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画出来试试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C.D. A.94 B.96 C.113 D.113.5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直角边分别为6cm,8cm,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斜边长为10cm B.周长为25cm C.面积为24cm2D.斜边上的中线长为5cm 4.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3,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OB的长度为() A.4 B.3 C.2 D.1 x与方差S2: 平均数 ) A.甲B.乙C.丙D.丁 6.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如果两个角都是90°,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7.已知直线y=kx+b与y=2x﹣5平行且经过点(1,3),则y=kx+b的表达式是() A.y=x+2 B.y=2x+1 C.y=2x+2 D.y=2x+3 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少,则直线y=2x+k的图象是() A. B. C. D. 9.如图,?ABCD中,AB=4,BC=3,∠DCB=30°,动点E从B点出发,沿B﹣C﹣D﹣A运动至A 点停止,设运动的路程为x,△ABE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函数图象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0,4),B (3,0),且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若直线l :y=kx +4与线段BC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 B .﹣≤k ≤﹣ C .﹣≤k ≤﹣1 D .﹣≤k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化简: = . 12.如图,?ABCD 中,∠DCE=70°,则∠A= . 13.如果菱形有一个内角是60°,周长为32,那么较短对角线长是 . 14.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E 为BC 边中点,已知AB=6cm ,则OE 的长为 cm . 15.直线l 1:y=x +1与直线l 2:y=mx +n 相交于点P (a ,2),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1≥mx +n 的解集为 . 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的AB 边长为6,BC 边长为9,E 为BC 上一点,且CE=2BE ,将△ABE 翻折得到△AFE ,延长EF 交AD 边于点M ,则线段DM 的长度为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综合题

初二数学下册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数为勾股数的是() A、7 ,12,13 B、3,4 ,7 C、8,15,17 D、1.5 ,2 ,2.5 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若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长是12和5 则第三边的平方为() A、169 B、169或119 C、13或15 D、15 5.下面哪个点在函数y=1 2 x+1的图象上() A.(2,1)B.(-2,1)C.(2,0)D.(-2,0) 6.如图,等边△ABC沿射线BC向右平移到△DCE的位置,连接AD、BD,则下列结论:①AD=BC;②BD、AC互相平分;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第6题图) A.0 B.1 C.2 D.3

7、在Rt △ABC 中,∠C=90°,若a+b=14cm ,c=10cm ,则Rt △ABC 的面积是( ) A 、24cm 2 B 、36cm 2 C 、48cm 2 D 、60cm 2 8.将一张矩形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是( ) A.三角形 B.矩形 C.菱形 D.平四边形 9.下列计算正确地( ) A.()233-=- B.2(3)3-=- C. 822= D.4(2)2-= 10.如图,把矩形ABCD 沿EF 翻折,点B 恰好落在AD 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 的面积是( ) A.12 B24 C.123 D. 163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若点(1,3)在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上,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________。 12、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不大于10的三个连续的偶数,则它的周长是 _____。 13.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0cm ,40cm ,45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______ 。 14. 若(a -2)2 +3+b =0,则(a+b)2018= ____________. 15. 如图,?ABCD 的周长为36,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是CD 的中点,BD=12,则△DOE 的周长为 . 16. 如图,ABCD 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且OB=O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____________,使ABCD 成为菱形.(只需添加一个即可)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练习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练习题进门考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9 =-B 5 =± 2. 3. ①任何正数的两个平方根的和等于0; ②任何实数都有一个立方根; ③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DE折叠,点A恰好落在边BC 上的点F处.若AE=5,BF=3,则CF的长是() A.9 B.10 C.12 D.15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3,2)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点N,则点N的坐 标是() A.(1,1) B.(-1,1) C.(-1,-1) D.(1,-1) 6.一条河的宽度处处相等,小强想从河的南岸横游到北岸去,由于水流影响,小强上岸地点偏离目 标地点240m,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10m,那么该河的宽度为() A.450m B.350m C . 270m D.650m 7.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k2+1的图象可能是() A.B.C.D. 8.如图,直线y1=kx+b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相交,与直线y2=x-1相交于点M,且点M的横坐标为2, 则下列结论:①k<0; ②kb<0;③当x<2时,y1

y2=x-1 y1=kx+b 2 y x O M 1.等腰三角形 一、主要知识点 1、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证直角三角形全等除上述外还有HL)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是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点。 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点。 判定: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叫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4、反证法: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 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二、重点例题分析 例1:如下图,在△ABC中,∠B=90°,M是AC上任意一点(M与A不重合)MD⊥BC,交∠ABC的平分线于点D,求证:MD=MA. 例2 如右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 例3:如图:已知AB=AE,BC=ED,∠B=∠E,AF⊥CD,F为垂足, 求证: ① AC=AD;②CF=DF。

(完整版)2019中考数学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枣庄?3 分)如图是由8个全等的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AB的端点都在 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P 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PA、PB,那么使△ 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是() A.2 个B. 3 个C.4 个D.5个【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使△ 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个数是3,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正确的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 是解题的关键.2 2018?山东枣庄?3 分)如图,在Rt △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 ∠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若AC=3,AB=5,则CE的长为()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 CAF+∠CFA=90°,∠ FAD+∠AED=90°,根据角平分和对顶角相等得出∠ CEF=∠CFE,即可得出EC=F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 答案. 【解答】解:过点F作FG⊥AB于点G, ∵∠ACB=90°,CD⊥AB, C. A.B.

∴∠ CDA=9°0 , ∴∠CAF+∠CFA=90°,∠ FAD+∠AED=90°, ∵AF平分∠CAB, ∴∠CAF=∠FAD, ∴∠CFA=∠AED=∠CEF, ∴CE=C,F ∵AF平分∠CAB,∠ACF=∠AGF=90°, ∴FC=FG, ∵∠B=∠B,∠FGB=∠ACB=90°, ∴△BFG∽△BAC, = = ∵AC=3,AB=5,∠ ACB=90°, ∴BC=4, FC=F G, 解得:FC= ,即CE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 定,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关键是推出∠ CEF=∠CFE. 3. (2018?山东淄博?4 分)如图,P为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到三个顶点A,B, C 的距离分别为3,4,5,则△ ABC的面积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相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应用(讲义及答案)

等腰三角形应用(讲义) ?课前预习 1.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如图,线段AB的端点A在直线l上(AB与l不垂直),请在直线l 上另找一点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能找几个?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知识点睛 1.垂直平分线相关定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已知:如图,P A=PB. P 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 A B

2.角平分线相关定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已知:如图,点P在∠AOB内部,PC⊥OA于点C,PD⊥OB于点D,且PC=PD.求证: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Array证明: 3.在等腰三角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合(也称“__________”),这是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性质.若在一个三角

形中,当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三线”中有“两线”重合时,则尝试构造___________. ? 精讲精练 1.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O 是△ABC 内一点,且OB =OC . 求证:直线AO 垂直平分线段BC . 2. 如图,已知PA ⊥OM 于A ,PB ⊥ON 于B ,且PA =PB . ∠MON =50°,∠OPC =30°,求∠PCA 的大小. M N P C B O A C B O A

八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题(有点难度)

八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分式1 ||-X X 无意义,则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1 2、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像如图1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 .它们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k<0 D .它们的自变量x 的取值为全体实数。 3、在四边形ABCD 中,∠B= 90 , ∠A: ∠D: ∠C=1:2:3,则∠C 为 ( ) A 、 160 B 、 135 C 、 90 D 、 45 4、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2和6,要使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长为:( ) A . 2 B .102 C .10224或 D .以上都不对 5、如图2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 是(0, 0),(2, 0),∠α=60°,则顶点C 在第一象限的坐标是:( ) A .(2, 2), B .(3, 3), C .(3, 2), D .(13+, 3 ), 6、一块蓄电池的电压(u )为定值,使用此蓄电池为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所示, 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 ,那么此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注R u I =):( ) A .不小于4.8Ω B .不大于4.8Ω C .不小于14Ω D .不大于14Ω 7、当25--k k 与k k 1 +互为相反数时,k 等于:( ) A .56 B .65 C .23 D .3 2 8、已知Rt △ABC 中,∠C=90°,若a+b=14cm ,c=10cm ,则Rt △ABC 的面积是:( ) A .24cm 2 B .36cm 2 C .48cm 2 D .60cm 2 9、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BD :AC=3:4,则两条对角线BD 和AC 的长分别是 ( ) A 、24cm 32cm B 、12cm 16cm C 、6cm 8cm D 、3cm 4cm 10、 如图,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BE 平分∠DBC ,交DC 于点E ,延长BC 到点F ,使CF=CE ,连接DF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OG 、OC ,OC 交BG 于点H .下面四个结论:①△BCE ≌△DCF ;②OG ∥AD ;③BG ⊥DF ;④BH=GH . 其中正确结论有 ( ) (A )1个 (B) 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若4x-3=1,则x=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2 4-x +)4)(3(--y y =0,且x 、y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第三边的长 为 . 13、如图4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 中,AC ⊥BD ,AC=6cm ,则等腰梯形ABCD 的 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cm 。 14、a,b 为实数,且ab=1,设1 1 11,11++ +=+++= b a Q b b a a P , 则P__________Q (填“>”,“<”,“=”) 15、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42+=的图像在第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x k y 3 -=,在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四边形的边长依次为a,b,c,d ,且a 2+b 2+c 2+d 2=2ac+2bd 则这个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5所示,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 PE ⊥BC 于E ,PF ⊥CD 于F ,连接EF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 AP=EF ;②△APD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③∠PFE =∠BAP ; ④PD=2EC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ABC 中,∠C =90°,动点P 从C 点出发沿C →A →B 的 路线以每秒2cm 的速度运动到点B ,则点P 出发___________秒时, △BCP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一半。 19、某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6天可以完成,若甲单独做需x 天完成,乙独做比甲独做多用4天,要求出x 的值,可列出只含x 的方程来解,则列出的方程是 。 20、已知关于x 的方程 12 -x a x —=+的根大于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三、(本大题9小题,共90分) 21、计算:(1)3234x y y x ? (2)解分式方程: 11322x x x -+=--; 22已知点P (2,2)在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上。 (1)当x=-3 时,求y 的值。 (2)当1<x <3时,求y 的取值范围 y x o 图1 y x C D (A) B O α I(A) R(Ω) O 8 6 A D C B 图4 A B C D P E F 图5 图2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命题: ①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重合; ②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最短边是底边; ④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相等; ⑤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在△ABC中,∠BAC=90°,AB=3,AC=4.AD平分∠BAC交BC于点D,则BD的长为() A.15 7 B. 12 5 C. 20 7 D. 21 5 3. 如图,在△ABC 中,,点D在AC 边上,且,则∠A的度数为() A. 30° B. 36° C. 45° D. 70° 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8或10 B.8 C.10 D.6或12 5.如图,已知,,,下列结论: ①;②;③;④△≌△.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 在△ABC中,∠A∶∠B∶∠C=1∶2∶3,最短边cm,则最长边AB的长是() A.5 cm B.6 cm C.5cm D.8 cm 7.如图,已知,,下列条件能使△≌△的是() A. B. C. D.三个答案都是8.(2015·陕西中考)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9.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26,斜边上的中线长为2,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A.5 B.2 C. 4 5 D.1 10.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AB于点E ,如果cm ,那么△的周长是() A.6 cm B.7 cm C.8 cm D.9 cm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所示,在等腰△ABC中,AB=AC, ∠BAC=50°, ∠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则∠OEC的度数是 . 1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点恰好是此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___ ___三角形. 13.(2015?四川乐山中考)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已知∠ADE=40°,则∠DBC=________°. 14.如图,在△ABC 中,,AM 平分∠,cm,则点M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_. 15.如图,在等边△ABC中,F是AB的中点,FE⊥AC于E,若△ABC的边长为10,则 _________,_________. 16.(2015?江苏连云港中考)在△ABC中,AB=4,AC=3,AD是△ABC的角平分线, 则△ABD与△ACD的面积之比是. 17. 如图,已知 的垂直平分线交 于点 ,则 . 18.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如图所示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D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 边AB上,BC与DE交于点M,如果∠ADF=100°,那么∠BMD为度.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教案_答题技巧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教案_答题技巧 10.3等腰三角形(3) 2.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索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能利用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正确判断某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和正确应用。 难点: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的正确文字叙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二、新课 对于一个三角形,怎样识别它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呢?我们已经知道的方法是看它是否有两条边相等。这一节,我们再学习另一种识别方法。 我们已学过,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反过来,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是等腰三角形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分别拿出一张半透明纸,做一个实验,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在半透明纸上画一个线段BC。 2.以BC为始边,分别以点B和点C为顶点,用量角器画两个相等的角,两角终边的交点为A。 3.用刻度尺找出BC的中点D,连接AD,然后沿AD对折。

问题1:AB与AC是否重合? 问题2:本实验的条件与结论如何用文字语言加以叙述?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来源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就是等腰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可以用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例1.在△ABC中,已知A=40,B=70,判断△ABC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问题3: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你能说明理由吗? 等腰直角三角形:顶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 问题4:你能说出等腰直角三角形各角的大小吗? 问题5:请你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使C=90,CD是底边上的高,数一数图中共有几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练习巩固 练习l、2、3。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此条件可以做为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依据。因此,要牢记并能熟练应用它。 五、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培优专题练习.doc

等腰三角形培优专题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它比一般三角形应用更加广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两个角相等和两条线段相等提供了依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对于某些含有(或隐含)等腰三角形条件的问题,可以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构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练习 1.如图,已知△ A.7.5°ABC中, AB B.10° =AC ,AD = C.12.5 ° AE ,∠ BAE D.18° = 30 °,则 ∠ DEC 等于(). 2.如图,AA′、 BB′分别是△ABC的外角∠C 在一直线上,则∠ACB的度数是多少?EAB 和∠CBD 的平分线,且AA′= AB = B′B,A′、 B 、 3.如图,则∠ BDC 等腰三角形 = ________ ABC . 中,AB =AC ,∠ A =20 °. D 是AB 边上的点,且AD = BC ,连 结 CD , 例 2 如图, D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 AB 边延长线上一点, E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 AC 边延长线上一点,且EB = ED .那么CE 与 AD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E

C A B D

练习 线交1.已知如图,在△ CA 的延长线于点 ABC中,AB=CD,D是 F ,判断AD 与 AF 相等吗? AB 上一点,DE⊥BC , E 为垂足,ED? 的延长 2.如图,△ABC = 15°,则 BD 与 A . BD>BA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 的大小关系是( B . BD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教案

等腰三角形(一) 教学目标: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重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 A C A B I 作一条直线L ,在L 上取点A ,在L 外取点B ,作出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C ,连结AB 、BC 、CA ,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这个结论由学生共同探究得出的)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 4.[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A D C 三.随堂练习 课本P51练习1、2、3. 四.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五.课后作业 课本P56习题12.3 1、3、4、题. 等腰三角形(二) 教学目标 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等腰三角形有些什么性质呢? 2.满足了什么样的条件就能说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呢?

人教数学八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

初中数学试卷 八年级下数学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12______ . 2.使式子 1 21-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3.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是5cm 和12cm,则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_cm 2 . 4.小林在八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书面测验成绩分别为:平时考试第一单元得84分,第二单元得 76分,第三单元得92分;期中考试得82分;期末考试得90分.如果按照平时、期中、期末的 权重分别为10%、30%、60%计算,那么小林该学期数学书面测验的总评成绩应为_______分. 5.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再补充一个条件能使菱形ABCD 成为 正方形,则这个条件是 (只填一个条件即可). 6.如图,AB ⊥BC ,DC ⊥BC ,E 是BC 上一点,∠BAE =∠DE C=60°,AB =3,CE =4,则AD 等于____ . (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7.将一根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 ,高8cm 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 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 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 . 8.如图,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则关于x 的不等式0ax b +<的解集 是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532=+ B .48= C .632=? D .3)3(2-=- 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 (共8页) 10.若a <0,b <0,则一次函数b ax y +=的图象大致是( ) 11.如图,E 、F 、G 、H 分别是四边形ABCD 四条边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 为矩形,四边形 ABCD 应具备的条件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垂直 D .对角线互相平分 1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的为 ( ) ①AC ⊥BD ②∠BAD=90° ③AB=BC ④AC=BD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A B C D C B A H G F E A D B O

初二数学等腰三角形练习题.

G F E D C B A 第2章 三角形期中复习【课前复习】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 ,另一边长为6cm ,则它的周长为。 2、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cm ,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则腰长为 3、在等腰三角形中,设底角为0x ,顶角为0 y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得y= ;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则x= 。 4、如图,∠A=15°,AB=BC=CD=DE=EF ,则∠GEF= 5、有一个内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 为 .若一个角为140°呢,则另外两个角是6、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均为整数且它的周长为10cm ,那么它的 三边长为 7、如图,把矩形ABCD 沿EF 折叠,使点C 落在点A 处,点D 落在 点G 处,若∠CFE=60,且DE=1,则边BC 的长为. 8、判定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是()。A 、有一腰和一角对应相等 B 、有两边对应相等 C 、有顶角和一个底角对应相等 D 、有两角对应相等 9、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底边的夹角等于()A 、顶角 B 、底角 C 、顶角的一半 D 、底角的一半10、在△ABC 中,AB=AC ,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A 、如果AD 是中线,那么AD ⊥BC ,∠BAD=∠DAC B 、如果BD 是高,那么BD 是角平分线 C 、如果A D 是高,那么∠BAD=∠DAC 、BD=DC D 、如果AD 是角平分线,那么AD 也是BC 边的垂直平分线11如图,△ABC 中,AB =AC ,BD 、C E 为中线,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个 A 、4个 B 、6个 C 、3个 D 、5个 12、如图,AB =AC ,AE =EC ,∠ACE =280 ,则∠B 的度数是() A 、60 B 、70 C 、76 D 、45 13、三角形的三边长c b a ,,满足式子0)() (2 2 a c c b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 14、正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有一点P ,使得△PAB 、△PBC 、△PCA 都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 的P 点有() A 1个 B 4个 C 7个 D 10个 E C B A E D C B A Q P C B A 15题图 16题图 17题图

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是在探究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轴对称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主要是探究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和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这两个性质,本节内容不仅为线段相等、角相等及两直线垂直的证明提供了新的依据,也是后续学习等边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内容的基础。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论证水平,使初中的推理证明学习进入严格的论证阶段。一些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如归纳、类比、方程等也将在本节课进一步强化和渗透,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设置 根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为:(1)能够探究,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性质。 (2)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二,学生学情分析 我所带的八年级学生来自农牧区,基础知识薄弱,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但归纳概括表达能力欠缺。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参与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得出结论后再和全班同学分享,逐渐锻炼学生敢于表达的意识,增强其自信心,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教学策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