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临床观察
推拿拉伸配合针刺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疗效观察

2 00 0 : 2 4 5 .
【 3 】 饶 明俐. 《 中 国脑 血 管病 防治指 南》 摘要( 三) [ J ] . 中风 与神经疾病
杂志, 2 0 0 6 , 2 3 ( 1 ) : 5 . 6 .
[ 4 】 周维金, 孙启 良. 瘫痪康 复评定手册 [ M】 .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2 0 0 6 : l l 9 . 1 21 .
[ 7 ] 南登 岜. 康 复医学[ M】 . 北京: 北京人 民卫生 出版社, 2 0 0 8 : 6 0 . 6 3 .
[ 8 】 赵 媛, 王 燕, 徐 旭 东, 等. 太 极 拳 运 动 对 老 年 人 平 衡 功 能 和 跌 倒 预 防 效 果 的 Me t a 分析[ J ] . 中 国循 证 医学 杂 志 , 2 0 1 3 , 1 3 ( 3 ) : 3 3 9 . 3 4 5 .
炎 久 而 不 治 易形 成 患肩 关 节 周 围肌 肉 、 肌腱 、 关 节
囊 等 组 织 发 生 无 菌性 炎 症 , 导致关节粘连 , 进 而 影
响 正 常 的工 作 和生 活 。笔 者选 取 2 0 1 5 年6 月 ̄ 2 0 1 6
感, 而超过此 范围时疼痛则消失 。查体 : ①肩 部外 侧 疼痛 , 活动受限; ②肩关节外展 6 O 。 ~ 1 2 0 。 出现 “ 疼 痛弧” ; ③ 肱 骨 大 结 节 冈上 肌 止 点处 或 肩 峰下 有 明 显 压痛 点 ; ④影 像 学 x线检 查 示 肩 关节 无 脱 位 及 骨 质未见异常, 其 中5 1 例 提 示有 冈 上肌 肌 腱 钙 化 , 观 察组2 8 例、 对照组 2 3 例 。凡符合 以上① 、 ②、 ③、 ④ 项症 状者 均 可诊 断 为 冈上肌 肌腱 炎 。 1 - 3 治 疗 方法 两 组 患 者均 给 予针 刺 治疗 : 患者 取 坐 位, 全身放松, 患 肩 呈外 展 位 置 于桌 面 上 , 穴 取 阿 是 穴、 天宗、 秉风 、 肩髑 、 肩髂 、 膈俞、 曲池 、 外关 ; 瘀 滞 型 加肩 井 、 合谷; 虚 寒 型加 足 三 里 、 大椎、 气海; 瘀 滞 型行泻法 , 虚 寒 型 行 补 法 。局 部 常 规 消 毒 后 , 选3 0 _ 号1 . 5 寸 毫 针 针刺 , 选用 连续 波 , 强 度 以患 者 能耐 受 为 度 。每 次 治 疗 3 0 mi n , 每 日1 次, 连 续 治疗 l 0日。 观 察 组 则在 此 基 础 上配 合 推 拿 拉伸 治疗 : ① 患者 取 俯 卧位 , 医 者 对 冈上 肌 、 冈下 肌 、 肩胛提肌及大 、 小 圆肌 进 行 推 拿 松解 , 再 点按 阿 是 穴 、 天宗 、 秉风 、 肩 贞、 曲池等穴 , 以酸胀感为度 ; ② 患者取坐位 , 点按 肱 骨 大 结 节 冈上 肌 止 点 处或 肩 峰 下 的痛 点 , 在 点 按 过程 中 可 配 合 活 动 肩 关 节 ; ③ 患 者 取 仰 卧位 , 患肩 外展 、 肘 关 节 屈 曲成 9 0 。 , 医者 一 手 固 定 患肩 一 手 握 住 其 手腕 部 , 医 者 一腿 稍 微 抬起 让 患 者 肘 关 节垂 直 放 在 医 者 大腿 上 , 让 患者 呼气 时 医者 缓 慢 向患者 下
《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观察》

《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冈上肌肌腱炎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多因劳损、慢性损伤等原因导致,患者常常感受到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针对此病,传统治疗方法众多,但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XX医院收治的冈上肌肌腱炎患者共XX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采用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的评估,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原理针刀治疗是通过针刺和刀割的方式,对病变部位进行刺激,以达到舒筋活络、消炎止痛的目的。
而活血止痛膏则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止痛等作用,两者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缓解冈上肌肌腱炎患者的疼痛症状。
四、实验结果1. 疼痛程度:经过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肩关节活动度: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对照组。
3. 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XX%,明显高于对照组的XX%。
五、讨论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针刀治疗能够通过刺激病变部位,达到舒筋活络、消炎止痛的效果;而活血止痛膏则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止痛等作用,两者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此外,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六、结论本研究表明,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总有效率。
因此,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冈上肌肌腱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冈上肌肌腱炎(supraspinatus tendinitis),又称为冈上肌肌腱综合征、肩外展综合征,是因肩部外伤或劳损后逐渐引起冈上肌肌腱退行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多发的肩部软组织疾病。
本病是引起肩部疼痛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本病起病隐匿,发病缓慢,加之肩部疼痛原因的多样性、肩关节的复杂性,故临床漏诊率较高、治愈率较低,对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病治疗方法多样,临床疗效报道较多,但各种方法疗效不一,作者收集近年以来有关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1. 非手术治疗1.1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肩部的血液循环状况,有利于局部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致痛物质和炎性渗出的清除,同时防止病变部位肉芽组织的增生,减少粘连[1]。
丁宏燕[2]用针刺天宗穴的方法治疗76例冈上肌肌腱炎,针刺天宗穴后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隔5min运针1次。
出针后令患者反复外展肩关节5min,疗程10天,治疗5天后间隔2天,患者总有效率为92.1%。
该作者认为天宗穴下方有多条神经分布,故针刺此穴易得气且运针后针感扩散,直达病所。
王光宗[3]认为齐刺肩髃穴能加强局部的针刺刺激量, 使针感直达病所, 有效地激发经气,加速康复,故采用齐刺肩髃穴治疗冈上肌肌腱炎患者63例,并与常规组57 例进行疗效对比。
治疗方法为选取肩髃及其上下各1cm处为针刺点,肩髃穴垂直皮肤进针0.3cm,另两点进针与第一针成夹角会合之势,皆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5 次/周,连续10次,期间间隔1周。
结果显示齐刺组治愈52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金东席[4]采用肩井穴刺络拔罐治疗本病,每次出血约5-10ml,隔天治疗,治疗10次,最终总有效率97.2%。
王志军[5]等采用患侧秉风、肩髃、肩贞穴位埋线治疗本病,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差值较普通针刺组明显降低,总有效率为97.1%,疗效明显优于针刺治疗。
刃针结合四指推法治疗冈上肌肌腱炎50例

刃 针 结合 四指 推 法 治 疗 冈上 肌 肌腱 炎疗 效 显 著 。
4 讨 论
王 和
中医 学 认 为 冈 上 肌 肌 腱 炎 多 因外 伤 、 劳 损 及 风 寒 湿 邪 侵 袭所致 , 引起冈上肌腱 退行性 改变 , 产生无菌性 炎症 , 钙化 ,
生
1 . 2 诊 断标 准
参 照《 中 医病 证 诊 断
临床 上 以 肩 部 疼 痛 , 肩关节运 动障碍为 主要表现 ,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生 活质 量 , 病情迁延 , 可致 患 肢 发 生 肌 肉 萎 缩 现 象 口 。 目前 中 医 治 疗 多 以 针 灸 推 拿 等 为 主 , 疗效 多优于西 医 , 然 此
等疗法往往治疗频繁 , 操作时间及疗程长 , 增 加 患 者 痛 苦 。为 了改 善 和 治 愈 病 症 , 减轻患者痛苦 。 笔 者 所 在 的 江 苏 省 中 医 院 针 灸 康 复科 采 用 刃 针 结 合 四 指 推 法 治 疗 本 病 , 取 得 了 较 为 满
意 的疗 效 。
肌 肌腱 钙 化 存 在 可 行 x线 摄 片 明 确
愈: 肩部 疼痛及压 痛消失 . 肩 关 节 活 动 功 能恢 复 ; 好转 : 肩 部
5 0例 均 为 2 0 1 2年 7 疼痛减轻 . 功能改善 : 未愈 : 症状无改善。 3 . 2 治 疗 结 果 经 过 4周 治 疗 . 5 0例 患 者 中 治 愈 3 0例 , 好 转 1 7例 , 无效 3 例 , 治愈率 6 0 . 0 0 %, 总有 效 率 9 4 . 0 0 %。表 明
近年 来 ,笔 者 采 用 刃 针 结 合 四指
推 法 治 疗 冈 上肌 肌 腱 炎 5 0例 , 取 得 较 好 的疗 效 。 现报告如下。
浮针联合药棒穴位按摩疗法治疗肌筋膜炎

浮针联合药棒穴位按摩疗法治疗肌筋膜炎【摘要】目的:分析在筋膜炎治疗中行复诊联合药棒穴位按摩法的有效性。
方法:筛取2021年01月至2022年06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二组,对照组行浮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药棒穴位按摩,对照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筋膜炎治疗中行复诊联合药棒穴位按摩法方案效果理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1浮针;药棒穴位;肌筋膜炎;有效性肌筋膜炎一般指腰背肌筋膜炎,其是一种腰背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劳损性疾病,在发病后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疼痛感,生理不适感较强,同时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影响患者的局部运动能力[1]。
针对肌筋膜炎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一般推荐实施中医外治,可采取浮针、推拿、穴位埋线等方案,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患者的效果较差,无法有效治疗[2]。
本研究基于分析浮针联合药棒穴位按摩方案对于肌筋膜炎治疗的有效性。
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筛取2021年01月至2022年06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二组。
观察组35-69周岁,均值(47.31±8.56)岁,女21例,男19例,对照组36-69岁,均值(46.95±8.46)岁,女18例,男22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趋近(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规则:①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符合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③年龄<70周岁具备浮针耐受。
排除规则:①合并有认知功能损伤、精神障碍类疾病;②合并其他严重感染、骨质病变疾病;③妊娠期妇女。
1.2方法1.2.1对照组依据患者疼痛情况选取舒适度较高的侧卧或俯卧体位,充分暴露腰背部位,依据患者的描述与感受寻找患肌,确认激痛点,后行常规消毒,在距离其6cm左右部位进行进针,使用进针器辅助快速进针,针刺进入深度约为5mm左,沿皮下缓慢推进复诊前进,运针保持在25-35mm,进针后控制针芯呈扇形排开,持续时间控制在2min左右,实施过程中仔细询问患者的感受,以无任意感受为适宜,出现酸胀麻痛则为进针深度不当,或触碰至血管等,则需重新进针,完成进针后依据浮针摆动方法实施即可,每周1、3、5治疗,持续4周。
推拿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冈上肌肌腱炎66例疗效观察

妥 露
( 北 中医学院 武 汉 湖
40 6 ) 3 0 1
摘要 : 目的 : 察推 拿 结合 中药 离子 导入 治疗 冈上 肌肌 腱 炎的 临床 疗效 。 方法 : 6 观 将 6例 冈上 肌 肌腱 炎患 者随机 分 为 两组 , 治疗 组 给 予推 拿 结 合 中药 离子导入 法治 疗 , 照 组仅 给 予推 拿 治 疗 ,d为一 个 疗 程 , 个 疗程 结束 后 评 定 疗 效 。 结 果 : 对 6 两 治疗 组 总有 效 率 9. 7 ,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7. 69 % 对 8 7 , 9 两组 总 有 效率 经 X 检 验( < O O )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结 论 : 拿 结合 中药 离子 导入 治疗 冈上 肌肌 腱 炎疗 效优 于单 纯推 拿组 。 P .1, 推 关键 词 : 上肌 肌腱 炎 中药 离子 导 入 冈 金 辛镇 痛液 推 拿
7 . 9 , r u sa y fcie f r e a n t n ( < O O ) t e i ee c a tt t ss nf a c. o c s n Ma sg s h no h— 8 7 % t g o p l s fet t X x miai s P . 1 ,h f rn eh ss i i i ic n e C n l i : sa e t eu inC i wo wa e vae o df asc g i uo
浮针疗法在项背肌筋膜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浮针疗法在项背肌筋膜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浮针疗法在项背肌筋膜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引言部分包括浮针疗法概述、项背肌筋膜炎简介和研究背景。
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浮针疗法的治疗原理、在项背肌筋膜炎中的应用,以及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浮针疗法在项背肌筋膜炎治疗中的疗效,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浮针疗法在治疗项背肌筋膜炎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浮针疗法、项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治疗原理、应用、观察、评估、安全性、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浮针疗法概述浮针疗法,又称漂针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特殊材料针灸,使针灸在体内产生漂浮感,从而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等功效。
浮针疗法源于古代中医经典,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疗法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在浮针疗法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适合的穴位和针灸方法,进行针灸操作。
这种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2 项背肌筋膜炎简介项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主要发生在颈部和上背部的肌肉和筋膜组织中。
患者常表现为颈部和上背部疼痛、僵硬、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项背肌筋膜炎的发病原因包括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劳累过度、受凉、情绪紧张等因素。
临床上,项背肌筋膜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如颈部和上背部的疼痛、肌肉僵硬、受压痛等。
医生还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有时可能需要进行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1.3 研究背景项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颈项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针灸等,但疗效不佳且易复发。
《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观察》

《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观察》摘要冈上肌肌腱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系统慢性疾病,多由过度劳累、不良姿势等原因导致。
针刀和活血止痛膏均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其在冈上肌肌腱炎治疗中的效果及优势尚未明确。
本文通过观察分析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冈上肌肌腱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系统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冈上肌肌腱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目前,针刀和活血止痛膏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单一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本文探讨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效果。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冈上肌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组(实验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针刀松解配合活血止痛膏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
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进行评估,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三、结果1. 疼痛程度: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肩关节活动度: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四、讨论针刀治疗通过松解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减轻肌肉紧张和痉挛,从而缓解疼痛。
活血止痛膏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在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这可能与针刀松解结合活血止痛膏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作用有关,共同促进了炎症消退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五、结论本研究表明,针刀配合活血止痛膏治疗冈上肌肌腱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5例冈上肌腱炎病例随机分为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组和传统针灸推拿组。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组运用宣蛰人强刺激推拿手法对冈上肌特定部位软组织损害压痛点进行强刺激推拿,强刺激后对痛点进行浮针扫散治疗;传统推拿针灸组运用传统手法对肩周主要穴位针刺后进行传统推拿治疗。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作比较。
结果: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组总好转率95.6%,传统针灸推拿组总好转率87.5%%,两组总好转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学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①多由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②好发于中老年人,多数呈缓慢发病。
③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活动受限。
④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有明显压痛,肩关节外展60°~120°出现“疼痛”。
部分病例有冈上肌肌腱钙化存在,
应摄x片明确诊断。
1.3排除标准。
①严重冈上肌腱炎出现肌力明显下降具有手术指针者。
②急性损伤而引起肌腱断裂者。
③肩锁关节错逢。
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疾病危及生命,以及意识不清者。
⑤妇女妊娠
期。
⑥有肩周炎但冈上肌腱炎不明显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采用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疗法治疗。
第一步:患者取坐位选取肱骨大结节上端压痛点(冈上肌肌腱炎的发病部位)和冈上窝压痛点(冈上肌起点损伤部位),一般只有2~3个压痛点,医生用右手拇指指腹对压痛点深层肌肉进行强刺激的滑动按压,每个痛点按压2分钟,直到各个痛点较刺激推拿前有所减轻为止。
第二步:用碘伏对各个压痛点打上标记,再用消毒酒精对痛点局部体表皮肤进行消毒,右手持浮针针柄,针尖直对痛点,进针部位不能距离痛点太远,一般在10厘米之内,随体表肌肉解剖走向斜皮肤夹角15°~25°进针,快速破皮进针后手持针柄进行皮下扫散,每个进针点扫撒2分钟,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同时令患者活动肩关
节,直到治疗结束。
2.2对照组。
采用传统针灸推拿治疗。
第一步:患者取坐位,取阿是穴、肩井、肩髃、肩贞、肩前进行毫针针刺,留针30分钟。
第二步:先用柔法对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放松,同时,配合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内旋活动,反复3遍。
让后对肩井、肩髃、肩贞、肩前进行按揉弹拨,达到解痉止、痛分解粘连的目的,最后用搓揉和抖法进行放松结束治疗。
2.3统计学处理。
组间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α=0.05。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冈上肌腱炎的疗效标准,具体如下。
治愈:肩部
疼痛及压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
好转:肩部疼痛减轻,功能改
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见表1)。
经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组好转率95.6%,传统针灸推拿组好转率87.5%,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强刺激
推拿结合浮针组疗效优于传统针灸推拿组。
4讨论
冈上肌腱炎又名冈上肌腱综合征、外展综合征。
是指劳损和轻微外伤后逐渐引起的肌腱退行性改变,好发于中青年,起病缓慢、常因轻微外伤史或受凉史,或单一姿势的工作、劳动而诱发。
临床上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在《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中有强刺激推拿手法的治疗手段,主要针对肌肉软组织慢性劳损所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是把以经络穴位为基础的传统中医按摩和现代疼痛医学新学科—软组织外科学相结合,强调以按摩肌肉等软组织骨骼附着处—病灶压痛点为特点的按摩新技术,以缓解肌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和加强新陈代谢的作用2。
对冈上肌易化点进行强刺激,促进冈上肌病变处软组织肌张力的松弛,再用浮针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进一步排除体液疼痛因素以及与疼痛有关的炎性物质。
本病治疗的机理从传统中医理论上看,主要运用皮部理论。
《素
二筋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浮针通过刺激皮部,促使气血通行,达到“痛则不通3”。
通过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疗法治疗冈上肌腱炎以起到解除筋结点的紧张状态,从而恢复经筋系统的平衡状态。
该疗法以经筋皮部理论为依据,具有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疗效高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192
[2]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文匪出版社,2009:297
[3]张亚平.浮针,一种全新的针刺镇痛疗法.针灸临床杂志,1998,14(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