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定积分的计算(理科)

高二定积分的计算(理科)
高二定积分的计算(理科)

高二学科数学

内容标

定积分的计算

编稿老

胡居化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并能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积分计算问题.

2. 理解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并会用定积分公式解决简单函数的定积分问题.

二、知识要点分析

1. 定积分的概念:函数)

(x

f在区间[a,b]上的定积分表示为:?b a dx

x

f)

(

2. 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1)当函数f(x)在区间[a,b]上恒为正时,定积分?b

a

dx

x

f) (的

几何意义是:y=f (x )与x=a ,x=b 及x 轴围成的曲边梯形面积,在一般情形下.?b

a dx x f )(的几何意义是介于x 轴、函数f (x )的图象、以及直线x=a ,x=

b 之间的各部分的面积代数和,在x 轴上方的面积取正号,x 轴下方的面积取负号.

在图(1)中:0s dx )x (f b

a

>=?,在图(2)中:0s dx )x (f b

a

<=?

,在图

(3)中:dx )x (f b

a ?表示函数y=f (x )图象及直线x=a ,x=

b 、x 轴围成的面积的代数和.

注:函数y=f (x )图象与x 轴及直线x=a ,x=b 围成的面积不一定等于?b

a dx x f )(,仅当在区间[a ,b]上f (x )恒正时,其面积才等于

?

b

a

dx x f )(.

3. 定积分的性质,(设函数f (x ),g (x )在区间[a ,b ]上可积)

(1)???±=±b

a b

a b

a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 (2)??=b

a b

a dx x f k dx x kf )()(,(k 为常数) (3)???+=b

c

b a

c a

dx x f dx x f dx x f )()()(

(4)若在区间[a ,b ]上,?≥≥b

a dx x f x f 0)(,0)(则

推论:(1)若在区间[a ,b ]上,??≤≤b

a b

a dx x g dx x f x g x f )()(),()(则

(2)??≤b

a b a dx x f dx x f |)(||)(|

(3)若f (x )是偶函数,则??=-a

a

a dx x f dx x f 0)(2)(,若f (x )是奇函数,则0)(=?-a

a dx x f

4. 微积分基本定理:

一般地,若)()()(],[)(),()('a F b F dx x f b a x f x f x F b

a -==?上可积,则在且

注:(1)若)()('x f x F =则F (x )叫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的一个原函数,根据导数定义知:F (x )+C 也是f (x )的原函数,求定积分?b

a dx x f )(的关键是求f (x )的原函数,可以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从反方向求F (x ).

(2)求导运算与求原函数的运算互为逆运算.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例1.根据?=π

200sin xdx 推断:求直线x=0,x=π2,y=0和正弦曲线y=sinx 所围成的曲边梯形面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面积为0

B .曲边梯形在x 轴上方的面积大于在x 轴下方的面积

C .曲边梯形在x 轴上方的面积小于在x 轴下方的面积

D .曲边梯形在x 轴上方的面积等于在x 轴下方的面积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注意dx x ?π

20sin 与y=sinx 及直线x=a ,x=b 和x 轴围成的面积的区别.

思路分析:作出函数y=sinx 在区间[0,π2]内的图象及积分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对称性可判断.

解:对于(A ):由于直线x=0,x=π2,y=0和正弦曲线y=sinx 所围成的曲边梯形面积为正可判断A 错.

对于(B ),(C )根据y=sinx 在[0,π2]内关于()0,π对称知两个答案都是错误的.

根据函数y=sinx 的图象及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可知:答案(D )是正确的.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主要考查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体现了数与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易错点是混淆函数y=sinx 与x 轴、直线x=0,x=π2围成的面积等于?π

20)(dx x f .

例2.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说明下列等式的合理性 (1)121

0=?xdx (2)?=

-1024

dx x .

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在区间[0,1]上函数

y=2x ,及y=2

1x -恒为正时,定积分?1

02xdx 表示函数y=2x 图象与x=0,

x=1围成的图形的面积,dx x ?-1

21表示函数y=2

1x -图象与x=0,x=1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思路分析:分别作出函数y=2x 及y=21x -的图象,求此图象与直线x=0,x=1围成的面积.

解:(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 的图象及直线x=0,x=1(如图),它们围成的图形是直角三角形.其面积?S =1122

1

=??.由于在区间[0,1]内f (x )恒为正,故121

0=?xdx .

(2)由]1,0[,11222∈=+?-=x y x x y ,故函数y 21x -=(]1,0[∈x 的图象如图所示,所以函数y 21x -=与直线x=0,x=1围成的图形面积是圆122=+y x 面积的四分之一,

又y 21x -=在区间[0,1]上恒为正.?=

-1

024

dx x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来验证函数y=2x 及函数y=21x -在区间[0,1]上的定积分的值,体现了数与形结合

的思想的应用,易错点是画函数图象的不准确造成错误的结果.

例3.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4

0|)3||1(|dx x x 的值.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定积分的几何意义,?-+-4

0|)3||1(|dx x x 的值是函数|3||1|-+-=x x y 的图象与直线x=0,x=4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思路分析:首先把区间[0,4]分割为[0,1],[1,3],[3,4],在每个区间上讨论x -1,x -3的符号,把函数|3||1|-+-=x x y 化为分段函数,再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4

0|)3||1(|dx x x 的值.

解:函数|3||1|-+-=x x y 化为??

?

??∈-∈∈+-=]4,3[(,42]3,1[(,2]

1,0[(,42x x x x x y

由于函数??

?

??∈-∈∈+-=]4,3[(,42]3,1[(,2]1,0[(,42x x x x x y 在区间[0,1],[1,3],[3,4]

都恒为正.

设函数y=-2x+4的图象与直线x=0,x=1围成的面积为S 1 函数y=2的图象与直线x=1,x=3围成的面积是S 2

函数y=2x -4的图象与直线x=3,x=4围成的面积是S 3 由图知:S 1=S 3=,31)24(2

1=?+S 2=422=?

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4

0|)3||1(|dx x x =10231=++S S S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利用其几何意义求定积分?-+-4

0|)3||1(|dx x x 的值,体现了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

(把区间[0,4]分割,把函数y=|x -1|+|x -3|化成分段函数)、数与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易错点是:区间[0,4]分割不当及画函数图象不准确,造成错误的结果.当被积函数含有绝对值时,常采用分割区间把函数化为分段函数的方法求定积分的值.

小结:本题主要考查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要分清在区间[a ,b ]上f (x )恒为正时,f (x )在区间[a ,b]上定积分值才等于函数图象与直线x=a ,x=b 围成的面积.在画函数图象时注意x 的取值区间.当被积函数含有绝对值时,恰当的分割区间把函数画为分段函数再求定积分的值.

知识点二:定积分的计算

例1.由直线2

1

=x ,x=2,曲线x

y 1=及x 轴围成的面积是( ) A .

415 B .4

17

C .2ln 21

D .2ln2 题意分析:本题表面上考查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实质是考查定积分的基本运算,关键是理解所求图形面积是定积分dx x

?2

211

的值.

思路分析:利用导数求出x x

ln 1的原函数是.再利用微积分的基本定理求.

解:x x 1

)(ln '

= ,∴dx x ?2211=2ln 221ln 2ln |ln 22

1

=-=x . 故选(D )

解题后的思考:求定积分的值关键是求被积函数的原函数,可利用导数求被积函数的原函数,易错的地方是:求被积函数的原函数有误.

例2.求下列定积分的值

(1)?+1

0)32(dx x (2)?--1

23)1(dx x (3)?-+0)(cos πdt e t t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定积分的基本计算,先直接求被积函数的原函数,再利用定积分的运算性质和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定积分的值.

思路分析:(1)利用导数求被积函数t e t x x +-+cos ,1,323的原函数分别是t 42e t sin ,x 4

1

x ,x 3x +-+,再由微积分基本定理可求. 解:(1)3x 2)x 3x ('2+=+ ,

431|)3()32(1021

0=+=+=+∴?x x dx x

(2)34x 1)'x 4

1

x (-=-

4

27

]4)2(2[)411(|)41()1(41

21243

=-----=-=-∴?--x x dx x (3)t 't e t cos )e t (sin +=+ ,

???π

-π-+=+=+∴0

t

0t t dt e tdt sin |)e t (sin dt )e t (cos =ππ-π--

=+e

1

1|e |x sin 0

t 0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是定积分的简单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求被积函数的原函数,能利用求导的方法求原函数,体现了等价转化的数学思

想的应用.易错点是求原函数.要注意定积分运算法则的应用.

例3.求下列定积分的值 (1)?2022

sin π

dx x (2)?-π

ππ

3

)6

cos(dx x

题意分析:本题仍是定积分的运算,被积函数不是我们学过的基本初等函数,要把被积函数转化为基本的初等函数.

思路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降幂公式把被积函数化为:

2

sin )cos 1(2

1

2x x -=,利用余弦的差角公式把被积函数化为:x x x sin 2

1

cos 23)6

cos(+=

-

π

,再利用定积分的运算法则及微积分的基本原理求.

解:(1)?202

2sin πdx x =?-2

02cos 1π

dx x =2

1

?-20)cos 1(πdx x =??-202

)cos (21π

πxdx dx =4

2

)12(21)|sin |(212020-=-=-πππ

πx x (2)?-π

ππ

3)6cos(dx x =?+π

π

3

)sin 21cos 23(dx x x =??+πππ

π33sin 21cos 23dx x xdx

=

0)3cos (cos 213sin 23|cos 21|sin 233

3=---=-πππππππx x 解题后思考: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求被积函数的原函数,利用求导数的方法求原函数,若被积函数不是初等函数要转化为基本的初等函数,这样便于利用导数求原函数,其中体现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应用.

小结:本题组主要是考查定积分的计算,求被积函数的原函数是解题的关键,要熟练的掌握导数的运算法则、公式便于求被积函数的原函数,同时对较复杂的被积函数要转化为基本的初等函数.同时注意定积分的运算的性质、法则的应用.会给解题带来很大的方便.

【本讲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讲主要讲述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及定积分的基本运算,在考查定积分几何意义的知识点上体现了数与形相结合数学思想的应用,在定积分的运算过程中体现了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应用.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计30分)

1.设连续函数f (x )>0恒成立,则当a

a x f )(的符号是( )

A .一定是正的

B .一定是负的

C .当0

D .以上都不对 2.若?=-k

dx x x 02,0)32(则k=( )

A .0

B .1

C .0或 1

D .以上都不对

3.与定积分?-π

30

cos 1dx x 相等的是( )

A .?π

302sin 2dx x

B .?π

30|2

sin |2dx x

C .|2

sin |230?π

dx x

D .以上都不对. 4.?+20)sin 3(π

dx x x =( )

A .1832+π

B .14

32+π C .

14

32

-π D .18

32-π

5.已知f (x )是偶函数,且?=6

08)(dx x f ,则?-=6

6)(dx x f ( ) A .0 B .4 C .8

D .16

6.?-+22

)cos 1(π

πdx x 等于( )

A .π

B .2

C .2-π

D .2+π

二、计算题

7.求下列定积分的值:(每题5分,计20分) (1)?++2

12)12(dx x x (

2)

dx x x )cos (sin 0

?

(3)?+-2

12)1

(dx x

x x (

4)

dx x x

)cos 1

(1

?

8.求定积分?---1

02))1(1dx x x (10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可知:选(A ) 2.(C )解析: ???==?=-=-=-?=-k

k

k

k

k k k k k x x dx x xdx dx x x 00

3

200

30222,1

00||320)32(或

3.(B )解析:|2

sin |2)2sin 21(1cos 12x x x =--=- 4.(A )解析:],0[x π∈当 时,x sin |x sin |,0x sin =≥; 当]2

3,[x ππ∈时,x sin |x sin |,0x sin -=≤ 5.(D )解析:原式=??+-6

6

)()(dx x f dx x f ,由f (x )是偶函数,f

(x )图象在y 轴两侧对称.故原式=16

6.(D )解析:?-+22

)cos 1(ππdx x =22

|)sin (π

π-

+x x =2+π

二、计算题

7.解:(1)?++2

1

2

)12(dx x x =3

19|||32

1212213=++x x x

(2)dx x x )cos (sin 0?+π

=2|sin |)cos (00=+-π

πx x

(3)?+-2

12)1

(dx x x x =6

52ln |ln |31|2121213212-

=+-x x x (4)dx x x

)cos 1(1?+π

=1sin ln |sin |ln 11

-=+ππ

πx x

8.解:?---102

))1(1dx x x =??---101

02

))1(1(dx x dx x ,

?----1

2

2)1(1)1(1x x 义求以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的原函数较复杂,故可求函数 ?

--1

2)1(1dx x 表示圆:0,1,01)1(22====+-y x x y x 与围成的图形面积.

故?--1

02)1(1dx x =4

π

,2

1|211021

0==?x xdx , 所以?---1

02))1(1dx x x =2

14

.

不定积分公式大全

Ch4、不定积分 §1、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定义1:若)()(x f x F =',则称)(x F 为)(x f 的原函数。 ① 连续函数一定有原函数; ② 若)(x F 为)(x f 的原函数,则C x F +)(也为)(x f 的原函数; 事实上,())()()('' x f x F C x F ==+ ③ )(x f 的任意两个原函数仅相差一个常数。 事实上,由[]0)()()()()()('2'1' 11=-=-=-x f x f x F x F x F x F ,得C x F x F =-)()(21 故C x F +)(表示了)(x f 的所有原函数,其中)(x F 为)(x f 的一个原函数。 定义2:)(x f 的所有原函数称为)(x f 的不定积分,记为?dx x f )(,?-积分号,-)(x f 被积函数,-x 积分变量。 显然C x F dx x f +=?)()( 例1、 求下列函数的不定积分 ①?+=C kx kdx ②??? ???-=+-≠++=+1 ln 11 1 1μμμμμ C x C x dx x 2、 基本积分表(共24个基本积分公式) 3、 不定积分的性质 ①[]???±=±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 ②??≠=)0()()(k dx x f k dx x kf 例2、 求下列不定积分 ①? ?+-=++-==+--C x C x dx x x dx 11)2(11 )2(22

②? ?+=++-= =+--C x C x dx x x dx 21 )21(1 1)21(21 ③?+-=??? ? ??+--C x x dx x x arctan 3arcsin 5131522 ⑤()???++-=-=-C x x xdx x xdx dx x x x csc cot cot csc csc cot csc csc 2 ⑥????++-=+=+=C x x xdx xdx dx x x x x x x dx tan cot sec csc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2 2222222 ⑦() ??+--=-=C x x dx x dx x cot 1 csc cot 22 §2、不定积分的换元法 一、 第一类换元法(凑微分法) 1、()()()()b ax d a dx b ax d b ax f a dx b ax f +=++= +??1 ,1即 例1、求不定积分 ①()C x udu u x x xd xdx +-===???)5cos(5 1 sin 51555sin 515sin ②()()()()??+--=+-+? -=---=-+C x C x x d x dx x 8177 72116 12117121)21(212121 ③())20(arctan 111222C a x a a x a x d a x a dx +?? ? ??=+=+?? ④()() )23(arcsin 12 2 2 C a x a x a x d x a dx +?? ? ??=-=-? ? 2、()()n n n n n n dx dx x dx x f n dx x x f == --??11,1 即 例2、求不定积分 ①( )() () () C x C x x d x dx x x +--=+-+?-=---=-+??2 32 12 12 212 2 12 2 13 1 11 121112 1 1

高二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理科)

年 级 高二 学科 数学 内容标题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理科) 编稿老师 胡居化 一、教学目标 1. 能用定积分知识解决在物理学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及求曲边图形的面积等问题 2. 体会数与形结合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应用. 二、知识要点分析 1. 定积分在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1)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a 到时间t=b (a

(2)求曲边图形面积的一般步骤: (a )画图,并将图形分割成若干个曲边梯形 (b )对每个曲边梯形确定其存在的范围,从而确定积分的上下限. (c )确定被积函数 (d )求出各曲边梯形的面积和,即各种定积分的绝对值之和.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定积分在物理学中的简单的应用 例1:一物体在力F ?? ?>+≤≤=) 2(,43) 20(,10)(x x x x (单位:N )的作用下沿力F 相同的方向, 从x=0处运动到x=4处(单位:米),这力F (x )所做的功是( ) A . 44 B . 46 C . 48 D . 50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变力做功问题,物体在x=0到x=4距离内所做的功是函 数F (x )在区间[0,4]上的定积分. 【思路分析】由已知F (x )的表达式是分段函数,故物体所做的功是函数F (x )在[0,2],[2,4]上的积分之和. 【解题步骤】由定积分的物理意义知: ????++=+=42202042)43(10)()(dx x dx dx x F dx x F W =4222 0|)42 3(|10x x x ++ =46, 故选(B )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定积分求变力做功的问题,易错点是:认为F (x )在区间[0,4]内所做的功是 ? +4 )43(dx x . 例2: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其v -t 曲线(如图所示),求物体在s s 62 1 -内的运动路程.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学中变速直线运动路程问题,由v (t )曲线知:0)(≥t v ,故在 s s 621-间的物体运动的路程是v (t )在区间]6,2 1 [上的定积分.

《定积分》教学设计与反思

《定积分》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直观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会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求简单的定积分. 2、通过实例体会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定积分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使学生直观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基本定理计算简单的定积分. 教学难点: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 一、自主学习: 1.定积分的定义:, 2.定积分记号: 思想与步骤 几何意义. 3.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定积分 二、新知探究 新知1:微积分基本定理: 背景:我们讲过用定积分定义计算定积分,但如果要计算,其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不是求定积分的一般方法。我们必须寻求计算定积分的新方法,也是比较一般的方法。 探究问题1: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S(t)与速度函数v(t)之间的联系 设一物体沿直线作变速运动,在时刻t时物体所在位移为S(t),速度为v(t)(), 则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经过的位移记为,则 一方面:用速度函数v(t)在时间间隔求积分,可把位移= 另一方面:通过位移函数S(t)在的图像看这段位移还可以表示为 探究问题2: 位移函数S(t)与某一时刻速度函数v(t)之间的关系式为 上述两个方面中所得的位移可表达为 上面的过程给了我们启示 上式给我们的启示:我们找到了用的原函数(即满足)的数值差来计算在上的定积分的方法。 定理如果函数是上的连续函数的任意一个原函数,则

该式称之为微积分基本公式或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它指出了求连续函数定积分的一般方法,把求定积分的问题,转化成求原函数的问题,是微分学与积分学之间联系的桥梁。它不仅揭示了导数和定积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提供计算定积分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1.计算下列定积分: 新知2:用定积分几何意义求下列各式定积分: 若求 新知3: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1、计算函数在区间的积分 2、计算函数在区间的积分 3、求与在区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通过此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教师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具体反思如下: 1、改变定理的表述形式,丰富信息的呈现方式。 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习题时,呈现形式力求多样、新颖,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本课的教学中,我大胆地改变了教材中实例分析顺序,重组和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从而引入速度关于时间的定积分背景,即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让学生发现了定理的实际意义,理解了定理的本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更好地为下一环节的自主探索、主动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2、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例题中涉及路程和速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的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和运算法则直接积分法

·复习 1 原函数的定义。2 不定积分的定义。3 不定积分的性质。4 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引入在不定积分的定义、性质以及基本公式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来讨论不定积分的计算问题,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直接积分法、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讲授新课 第二节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和运算直接积分法 一基本积分公式 由于求不定积分的运算是求导运算的逆运算,所以有导数的基本公式相应地可以得到积分的基本公式如下:

以上十五个公式是求不定积分的基础,必须熟记,不仅要记右端的结果,还要熟悉左端被积函数的的形式。 求函数的不定积分的方法叫积分法。 例1.求下列不定积分.(1)dx x ?2 1 (2) dx x x ? 解:(1) dx x ? 21 =2121 21x x dx C C x -+-=+=-+-+? (2)dx x x ? =C x dx x +=? 25 235 2 此例表明,对某些分式或根式函数求不定积分时,可先把它们化为x α 的形式,然后应用幂函 数的积分公式求积分。 二 不定积分的基本运算法则

法则1 两个函数代数和的积分,等于各函数积分的代数和,即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 法则1对于有限多个函数的和也成立的. 法则2 被积函数中不为零的常数因子可提到积分号外,即 dx x f k dx x kf ??=)()( (0≠k ) 例2 求3(21)x x e dx +-? 解 3(21)x x e d x +-?=23x dx ?+dx ?-x e dx ? = 4 12 x x x e C +-+。 注 其中每一项的不定积分虽然都应当有一个积分常数,但是这里并不需要在每一项后面加上一个积分常数,因为任意常数之和还是任意常数,所以这里只把它的和C 写在末尾,以后仿此。 注 检验解放的结果是否正确,只把结果求导,看它的导数是否等于被积函数就行了。如上例 由于41()2 x x x e C '+-+=321x x e +-,所以结果是正确的。 三 直接积分法 在求积分的问题中,可以直接按基本积分公式和两个基本性质求出结果(如上例)但有时,被积函数常需要经过适当的恒等变形(包括代数和三角的恒等变形)再利用积分的性质和公式求出结果,这样的积分方法叫直接积分法。 例3 求下列不定积分. (1) 1)(x dx ? (2)dx x x ?+-1 122 解:(1)首先把被积函数 1)()x 化为和式,然后再逐项积分得 1)((1x dx x dx - =+-- ??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选修2试题 4.3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简单几何体的体积

4.3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定积分在物理中应用及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同步练习 1.物本做变速度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程s ,等于其速度函数v = v (t ) (v (t )≥0 )在时间区间 [a ,b ]上的 定积分 ,即?=b a dt t v s )(. 2.质点直线运动瞬时速度的变化为v (t ) = – 3sin t ,则 t 1 = 3至t 2 = 5时间内的位移是 ()dt t ?-5 3sin 3.(只列式子) 3.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v (t ) = 5 – t 2,初始位置v (0) = 1,前2s 所走过的路程为 3 25 . 4.如果物体沿恒力F (x )相同的方向移动,那么从位置x = a 到x = b 变力所做的功W = F (b —a ). 5.如果物体沿与变力F (x )相同的方向移动,那么从位置x = a 到x = b 变力所做的 功W =?b a dx x F )(. 6.一物体在力F (x ) =10(02)34(2)x x x ≤≤?? +>?(单位:N )的作用下沿与力F (x )做功为( B ) A .44J B .46J C .48J D .50J 7.证明:把质量为m (单位kg )的物体从地球的表面升高h (单位:m )处所做的功W = G ·() Mmh k k h +,其中G 是地球引力常数,M 是地球的质量,k 是地球的半径. 证明: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对于两个距离为r ,质量分别为m 1、m 2的质点,它们之间的引力f 为f = G ·122 m m r ,其中G 为引力常数. 则当质量为m 物体距离地面高度为x (0≤x ≤h )时,地心对它有引力f (x ) = G ·2 ()Mm k x +故该物体从地面升到h 处所做的功为 0()h W f x =?d x =20() h Mm G k x ?+?·d x = GMm 201()h k x +? d (k + 1) = GMm 01()|h k x -+ =11()() Mnh GMm k G k h k k h -+=?++. 8.直线2y x =,1x =,2x =与x 轴围成的平面图形绕旋x 轴转一周得到一个圆台,

定积分教学设计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应用定积分解决平面图形的面积、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问题; (2)学会将实际问题化归为定积分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定积分的使用价值,加强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强化数形结合和化归思想的思维意识,达到将数学和其他学科进行转化融合的目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思考、总结,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应用定积分解决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定积分的价值。 2、难点:将实际问题化归为定积分的问题,正确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复习 1、求曲边梯形的思想方法是什么? 2、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微积分基本定理是什么? 引入:.计算 dx x ? --2 2 2 4 2.计算 ?-22 sin π πdx x 思考:用定积分表示阴影部分面积 选择X 为积分变量,曲边梯形面积为 (二)研究开发新结论 1计算由抛物线2 y x =在[]0,1上与X 轴在第一象限围成图形的面积S. 2计算由抛物线2 y x =在[]0,1上与X 轴在第一象限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 总结解题步骤:1找到图形----画图得到曲边形. 2曲边形面积解法----转化为曲边梯形,做出辅助线. dx x f dx x f s b a b a ??-=)()(21

3定积分表示曲边梯形面积----确定积分区间、被积函数. 4计算定积分. (三)巩固应用结论 例1.计算由两条抛物线2y x =和2y x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分析:两条抛物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可以由以两条曲线所对应的曲边梯形的面积的差得 到。 解:2 01y x x y x ?=??==?=??及,所以两曲线的交点为(0,0)、 (1,1),面积 S=1 20 x dx = -? ? ,所以 ?1 20S =x )dx 32 1 3023 3x x ??=-????=13 【点评】在直角坐标系下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四个步骤: 1.作图象; 2.求交点; 3.用定积分表示所求的面积; 4.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定积分。 巩固练习 计算由曲线36y x x =-和2y x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例2.计算由直线4y x =- ,曲线y =x 轴所围图形的面积S. 分析:首先画出草图(图1.7 一2 ) ,并设法把所求图形的面积问题转化为求曲边梯形的面积问题.与例 1 不同的是,还需把所求图形的面积分成两部分S 1和S 2.为了确定出被积函数和积分的上、下限,需要求出直线4y x =- 与曲线y =的横坐标,直线4y x =-与 x 轴的交点. 解:作出直线4y x =-,曲线y = 的草图,所求面积为图1. 7一2 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方程组4 y y x ?=?? =-?? 得直线4y x =-与曲线y =8,4) . 直线4y x =-与x 轴的交点为(4,0). 因此,所求图形的面积为S=S 1+S 28 4 4 [(4)]x dx = +--? ? ? -1

N0.14《定积分的概念》导学案

N0.14《定积分的概念》导学案 目标展示: 1、掌握求曲边梯形面积的步骤。 2、了解定积分的定义和几何意义。 课程导读(阅读教材P38—P49后完成下列问题) 化很大 C .f (x )的值不变化 D .当n 很大时,f (x )的值变化很小 2.在求由x =a ,x =b (a 当n →+∞时,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 ,则A 可用定积分表示为 ( ) A .dx x ?101 B .dx x p ?10 C .dx x p ?1 0)1( D .dx n x p ?10)( 4.当n 很大时,函数f (x )=x 2在区间????i -1n ,i n 上的值能够用下列哪个值近似代替( ). A .f ????1n B .f ????2n C .f ??? ?i n D .f (0) 5.求由抛物线y =2x 2与直线x =0,x =t (t >0),y =0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时,将区间[0,t ]等分成n 个小区间,则第i -1个区间为( ) A.????i -1n ,i n B.????i n ,i +1n C.????t (i -1)n ,ti n D.????t (i -2)n ,t (i -1)n 6.由直线x =1,y =0,x =0和曲线y =x 3所围成的曲边梯形,将区间4等分,则曲边梯形 面积的近似值(取每个区间的右端点)是( ) A.119 B.111256 C.110270 D.2564 7.在等分区间的情况下,f (x )= 11+x 2(x ∈[0,2])及x 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面积和式的极限形式准确的是( ) A.lim n →∞∑i =1n [1 1+????i n 2·2n ] B.lim n →∞∑i =1n [11+????2i n 2·2n ] C.lim n →∞∑i =1n ????11+i 2·1n D.lim n →∞∑i =1n [11+????i n 2·n ] 8.已知??13f (x )d x =56,则( ) A.??12f (x )d x =28 B.??2 3f (x )d x =28 C.??122f (x )d x =56 D.??12f (x )d x +??2 3f (x )d x =56 9.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a b xdx b a -=? B. 5.0=?xdx b a

不定积分最全公式

常见不定积分公式 1)∫0dx=c 2)∫x^udx=(x^u+1)/(u+1)+c 3)∫1/xdx=ln|x|+c 4))∫a^xdx=(a^x)/lna+c 5)∫e^xdx=e^x+c 6)∫sinxdx=-cosx+c 7)∫cosxdx=sinx+c 8)∫1/(cosx)^2dx=tanx+c 9)∫1/(sinx)^2dx=-cotx+c 10)∫1/√(1-x^2) dx=arcsinx+c 11)∫1/(1+x^2)dx=arctanx+c 12)∫1/(a^2-x^2)dx=(1/2a)ln|(a+x)/(a-x)|+c 13)∫secxdx=ln|secx+tanx|+c 14)∫1/(a^2+x^2)dx=1/a*arctan(x/a)+c 15)∫1/√(a^2-x^2) dx=arcsin(x/a)+c 16) ∫sec^2 x dx=tanx+c; 17) ∫shx dx=chx+c; 18) ∫chx d x=shx+c; 19) ∫thx dx=ln(chx)+c; 1.∫adx = ax+C (a 为常数) 2.∫sin(x)dx = -cos(x)+C 3.∫cos(x)dx = sin(x)+C 4.∫tan(x)dx = -log e |cos(x)|+C = log e |sec(x)|+C

5. ∫cot(x)dx = log e |sin(x)|+C 6. ∫sec(x)dx = log e |sec(x)+tan(x)|+C 7. ∫sin 2(x)dx = 1 (x-sin(x)cos(x))+C 2 = 1 x - 1 sin(2x)+C 2 4 9. ∫cos 2(x)dx = 1 (x+sin(x)cos(x))+C 2 = 1 x + 1 sin(2x)+C 2 4 11.∫tan 2(x)dx = tan(x)-x+C 12.∫cot 2(x)dx = -cot(x)-x+C 13.∫sin(ax)sin(bx)dx = sin((a-b)x) - sin((a+b)x) +C 2(a-b) 2(a+b) 14.∫sin(ax)co s(bx)dx = - cos((a-b)x) - cos((a+b)x) +C 2(a-b) 2(a+b) 15.∫cos(ax)cos(bx)dx = sin((a-b)x) + sin((a+b)x) +C 2(a-b) 2(a+b) 16.∫xsin(x)dx = sin(x)-xcos(x)+C 17.∫xcos(x)dx = cos(x)+xsin(x)+C 18.∫x 2sin(x)dx = (2-x 2)cos(x)+2xsin(x)+C 19.∫x 2cos(x)dx = (x 2-2)sin(x)+2xcos(x)+C 20.∫e x dx = e x +C 21. ∫ a dx = a log |x| (a 为常数) x

高中培优讲义定积分及其简单应用

第十三讲定积分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1、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了解定积分的基本思想,了解定积分的概念. 2、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 一、知识回顾课前热身 知识点1、定积分 (1)定积分的相关概念在∫b a f(x)d x中,a,b分别叫做积分下限与积分上限,区间[a,b]叫做积分区间,f(x)叫做被积函数,x叫做积分变量,f(x)d x叫做被积式. (2)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①当函数f(x)在区间[a,b]上恒为正时,定积分∫b a f(x)d x的几何意义是由直线x=a,x=b(a≠b),y=0和曲线y=f(x)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左图中阴影部分). ②一般情况下,定积分∫b a f(x)d x的几何意义是介于x轴、曲线f(x)以及直线x=a,x=b之间的曲边梯形面积的代数和(右上图中阴影所示),其中在x轴上方的面积等于该区间上的积分值,在x轴下方的面积等于该区间上积分值的相反数. (3)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①∫b a kf(x)d x=k∫b a f(x)d x. ②∫b a[f1(x)±f2(x)]d x=∫b a f1(x)d x±∫b a f2(x)d x. ③∫b a f(x)d x=∫c a f(x)d x+∫b c f(x)d x. (4).定积分∫b a[f(x)-g(x)]d x(f(x)>g(x))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提示:由直线x=a,x=b和曲线y=f(x),y=g(x)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知识点2、微积分基本定理如果f(x)是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并且F′(x)=f(x),那么∫b a f(x)d x=F(b)-F(a),这个结论叫做微积分基本定理,又叫做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为了方便,常把F(b)-F(a)记成F(x)|b a,即∫b a f(x)d x=F(x)|b a=F(b)-F(a). 基础练习 1.∫421 x d x等于( ) A.2ln 2 B.-2ln 2 C.-ln 2 D.ln 2 解析:选D ∫421 x d x=ln x |42=ln 4-ln 2=ln 2. 2.一质点运动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为V(t)=t2-t+2,质点作直线运动,则此物体在时间[1,2]内的位移

人教A版选修2-2 1.5.3 定积分的概念 学案 (1)

1.5.3 定积分的概念 预习课本P45~47,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定积分的概念是什么?几何意义又是什么? (2)定积分的计算有哪些性质? [新知初探] 1.定积分的概念与几何意义 (1)定积分的概念:一般地,设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连续,用分点a =x 0

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点睛] 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定积分的关注点. (1)当f (x )≥0时,??a b f (x )d x 等于由直线x =a ,x =b ,y =0与曲线y =f (x )围成曲边梯形的面积,这是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2)计算??a b f (x )d x 时,先明确积分区间[a ,b ],从而确定曲边梯形的三条直边x =a ,x =b ,y =0,再明确被积函数f (x ),从而确定曲边梯形的曲边,这样就可以通过求曲边梯形的面积S 而得到定积分的值: 当f (x )≥0时,??a b f (x )d x =S ;当f (x )<0时, ??a b f (x )d x =-S . 2.定积分的性质 (1)??a b kf (x )d x =k ??a b f (x )d x (k 为常数). (2)??a b [f 1(x )±f 2(x )]d x =??a b f 1(x )d x ±??a b f 2(x )d x . (3)??a b f (x )d x =??a c f (x )d x +??c b f (x )d x (其中a

知识讲解_定积分的简单应用(基础)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学习目标】 1.会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2.会用定积分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3.会用定积分求变力作功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应用定积分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1. 如图,由三条直线x a =,x b =()a b <,x 轴(即直线()0y g x ==)及一条曲线()y f x =(()0f x ≥)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b b a a S f x dx f x g x dx ==-?? 2.如图,由三条直线x a =,x b =()a b <,x 轴(即直线()0y g x ==)及一条曲线 ()y f x =(0)(≤x f )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b b b a a a S f x dx f x dx g x f x dx = =-=-? ?? 3.由三条直线,(),x a x b a c b x ==<<轴及一条曲线()y f x =(不妨设在区间[,]a c 上 ()0f x ≤,在区间[,]c b 上()0f x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c a S f x dx = + ? ()b c f x dx ? =()c a f x dx -?+()b c f x dx ?. 4. 如图,由曲线11()y f x =22()y f x =12()()f x f x ≥及直线x a =,x b =()a b <围

成图形的面积: 1212[()()]()()b b b a a a S f x f x dx f x dx f x dx =-=-??? 要点诠释: 研究定积分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其实质就是全面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① 当平面图形的曲边在x 轴上方时,容易转化为定积分求其面积; ② 当平面图形的一部分在x 轴下方时,其在x 轴下的部分对应的定积分为负值,应取其相反数(或绝对值); 要点二、求由两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解题步骤 (1)画出图形; (2)确定图形范围,通过解方程组求出交点的横坐标,定出积分上、下限; (3)确定被积函数,特别要注意分清被积函数的上、下位置; (4)写出平面图形面积的定积分表达式; (5)运用微积分基本定理计算定积分,求出平面图形的面积。 要点三、定积分在物理中的应用 ① 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经过的路程S ,等于其速度函数()(()0)v v t v t =≥在时间区间 [,]a b 上的定积分,即()b a S v t dt =?. ②变力作功 物体在变力()F x 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并且物体沿着与()F x 相同的方向从x a =移动到x b =()a b <,那么变力()F x 所作的功W = ()b a F x dx ? . 要点诠释: 1. 利用定积分解决运动路程问题,分清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情 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注意的是加速度的定积分是速度,速度的定积分是路程。 2. 求变力作功问题,要注意找准积分变量与积分区间。 【典型例题】 类型一、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高清课堂: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385155 例1】 例1.计算由两条抛物线2 y x =和2 y x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思路点拨】两条抛物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可以由以两条曲线所对应的曲边梯形的面积的差得到。

定积分的概念导学案

sx-14-(2-2)-025 1.5.3《定积分的概念》导学案 编写:刘威 审核:陈纯洪 编写时间:2014.5.13 班级_____组名_______姓名_______等级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能用定积分定义求简单的定积分; 2.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定积分的概念、用定义求简单的定积分. 难点: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知识链接】: 1. 回忆求曲边梯形面积、变速运动的路程的 “四步曲”为: 2. 求曲边梯形面积的公式 求变速直线运动路程的公式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定积分的概念 一般地,设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连续,用分点 0121i i n a x x x x x x b -=<<<<<<<= 将区间[,]a b 等分成n 个小区间,每个小区间长度为x ?(x ?=_________),在每个小区间[]1,i i x x -上取一点()1,2,,i i n ξ=,作和式: 11()()n n n i i i i b a S f x f n ξξ==-=?=∑∑ 如果x ?无限接近于0(亦即n →+∞)时,上述和式n S 无限趋近于常数S ,那么称该常数S 为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的_________。记为:S = ____________ ,其中()f x 称为_________,x 叫作_________,[,]a b 为积分区间,b 叫作_________,a 叫作积分下限。

说明:(1)定积分()b a f x dx ?是一个常数,即n S 无限趋近的常数S (n →+∞时)称为()b a f x dx ?,而不是n S . (2)用定义求定积分的一般方法是:①分割:n 等分区间[],a b ;②近似代替:取点[]1,i i i x x ξ-∈;③求和:1()n i i b a f n ξ=-∑;④取极限:()1()lim n b i a n i b a f x dx f n ξ→∞=-=∑? (3)曲边图形面积:()b a S f x dx =?;变速运动路程2 1()t t S v t dt =?;变力做功 ()b a W F r dr =? 考考你:(1)() b a f x dx ? ()b a f t dt ?(大于,小于,等于),这说明定积分与积分变量的记法 (有关,无关) (2)特例:()a a f x dx ?= 知识点二: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问题1:你能说出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吗? 问题2: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你能用定积分表示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吗? 问题3:定积分的性质: (1) ()b a kf x dx =? (k 为常

不定积分的常用求法(定稿)[1]

郑州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不定积分的常用求法 指导老师:任国彪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王嘉朋学号:20082100428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 院系:数学系 完成时间:2012年5月25日 2012年5月25日

摘要 微积分是微分学与积分学的简称,微积分的创立是数学史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定积分的相关知识是微积分中重要的知识,掌握不定积分的求法是学好微积分的前提。另外,不定积分的求法和定积分的求法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求面积以及质量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不定积分的计算是数学分析中的难点之一。求不定积分的方法灵活多样,本文介绍了微分学的来源,创立以及发展历史。并且基于自己对不定积分的理解,通过实例对不定积分的求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微积分,微分学,积分学,不定积分,求解方法。 Abstract: Calculus is short for differential calculus and integral calculus and its found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math history. Relevant knowledge in indefinite integral is very significant in calculus learning. Grasping solutions to indefinite integral is the premise of leaning calculus well. Besides, there is correlation between solutions to indefinite integral and definite integral. Indefinite integral can be applied in obtaining area and mass. However,calculating indefinite integral is one of the most hardest parts in math analysis. A variety of methods can be used in seeking indefinite integral.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origin of calculus, founding and developing history. Besides, through some examples based on understanding of indefinite integral,this paper also summarized solutions to indefinite integral. Keywords: calculus; differential calculus; integral calculus; solutions

不定积分最全公式

不定积分最全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常见不定积分公式 1)∫0dx=c 2)∫x^udx=(x^u+1)/(u+1)+c 3)∫1/xdx=ln|x|+c 4))∫a^xdx=(a^x)/lna+c 5)∫e^xdx=e^x+c 6)∫sinxdx=-cosx+c 7)∫cosxdx=sinx+c 8)∫1/(cosx)^2dx=tanx+c 9)∫1/(sinx)^2dx=-cotx+c 10)∫1/√(1-x^2)dx=arcsinx+c 11)∫1/(1+x^2)dx=arctanx+c 12)∫1/(a^2-x^2)dx=(1/2a)ln|(a+x)/(a-x)|+c 13)∫secxdx=ln|secx+tanx|+c 14)∫1/(a^2+x^2)dx=1/a*arctan(x/a)+c 15)∫1/√(a^2-x^2)dx=arcsin(x/a)+c 16) ∫sec^2 x dx=tanx+c; 17) ∫shx dx=chx+c; 18) ∫chx dx=shx+c; 19) ∫thx dx=ln(chx)+c; 1.∫adx = ax+C (a 为常数) 2.∫sin(x)dx = -cos(x)+C 3.∫cos(x)dx = sin(x)+C 4.∫tan(x)dx = -log e|cos(x)|+C = log e|sec(x)|+C

5. ∫cot(x)dx = log e |sin(x)|+C 6. ∫sec(x)dx = log e |sec(x)+tan(x)|+C 7. ∫sin 2(x)dx = 1 (x-sin(x)cos(x))+C 2 = 1 x - 1 sin(2x)+C 2 4 9. ∫cos 2(x)dx = 1 (x+sin(x)cos(x))+C 2 = 1 x + 1 sin(2x)+C 2 4 11. ∫tan 2(x)dx = tan(x)-x+C 12. ∫cot 2(x)dx = -cot(x)-x+C 13. ∫sin(ax)sin(bx)dx = sin((a-b)x) - sin((a+b)x) +C 2(a-b) 2(a+b) 14. ∫sin(ax)cos(bx)dx = - cos((a-b)x) - cos((a+b)x) +C 2(a-b) 2(a+b) 15. ∫cos(ax)cos(bx)dx = sin((a-b)x) + sin((a+b)x) +C 2(a-b) 2(a+b) 16. ∫xsin(x)dx = sin(x)-xcos(x)+C 17. ∫xcos(x)dx = cos(x)+xsin(x)+C 18. ∫x 2sin(x)dx = (2-x 2)cos(x)+2xsin(x)+C 19. ∫x 2cos(x)dx = (x 2-2)sin(x)+2xcos(x)+C 20. ∫e x dx = e x +C 21. ∫a dx = a log |x| (a 为常数) x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38讲:导数与定积分

2013年普通高考数学科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38讲导数、定积分 一.课标要求 1.导数及其应用 (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① 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 ②通过函数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① 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y=c,y=x,y=x2,y=x3,y=1/x,y=x 的导数; ② 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ax+b))的导数; ③ 会使用导数公式表。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① 结合实例,借助几何直观探索并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② 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以及闭区间上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最大值、最小值;体会导数方法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 (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例如,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5)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① 通过实例(如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做功等),从问题情境中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借助几何直观体会定积分的基本思想,初步了解定积分的概念; ② 通过实例(如变速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与路程的关系),直观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 (6)数学文化 收集有关微积分创立的时代背景和有关人物的资料,并进行交流;体会微积分的建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