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的水毁与防治
公路水毁变更处置方案

1、浆砌(干砌)片石(块石)的护坡、挡土墙、护坦防护 1)浆砌片石护坡,常用于坡度较缓(坡比小于1)、水流速 度较大(4-6 m/s)或波浪较大及可能有流冰、漂浮物冲击时的 坡面冲刷防护。 它只能起到防冲作用,不能抵抗土压力。 2)浆砌片石挡土墙,常用于坡度较陡(坡比大于1)的边坡, 砌筑厚度较大。 它既能抵御洪水的冲刷,又能承受土压力。坡面可承受58m/s的水流速度,可承受更大的水流、流冰和漂浮物的冲击。
等半径连续弯道的输沙带Fra bibliotek两个反向90°弯道的地形和中泓线
人们往往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对河湾凹岸进行 护岸、护脚,抑制水流对凹岸河床的冲刷。但经过工 程护岸后,沿凹岸的弯曲水流得以稳固,环流可以得 到充分发展,沿凹岸的集中冲刷深度将加大,甚至可 能危及护岸工程的安全。 显然沿河湾凹岸的公路与固定河岸起着相同的作 用,将受到水流的强烈冲刷,若路基的坡面和基脚未 采取相应的防冲措施,则有可能因此导致水毁。 凹岸冲刷范围和最大冲刷深度的位臵直接影响了 防护工程设臵的位臵与范围,而正确决定防护工程的 位臵、范围对于防护效果和防护工程自身的安全是至 关重要的。
3)各种排水建筑物的设计与布设
山区公路排水系统应该是完整、协调的,各个部 分不仅稳定可靠,而且是相互衔接合理。既要满足排 水要求,还要输送泥沙。 目前,因为各种原因,一些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 缺乏系统设计,排水设施的衔接不够合理,排水沟渠 的防冲、消能措施及自身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差。往往 造成输沙不畅,堵塞边沟、小桥涵,水漫路面,冲毁 路面和路基。有时上游渠道汇集的地表水,没有合适 的出口,造成边坡的集中冲刷,致使边坡失稳。 有时因排水沟渠自身稳定性差,出现局部损坏而 未及时修补,降雨时水流从损坏处流出,集中冲刷路 基、边坡,造成水毁。
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水毁调查及防治赵文丁

收稿日期:2012-02-09基金项目:吉林省交通科技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11-01-01)作者简介:赵文丁(1973-),男,满族,辽宁岫岩人。
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交通土建工程及勘测设计。
E-mail :zwd 8768@ 。
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水毁调查及防治赵文丁(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长春130021)摘要:2010年7月28日特大洪水造成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多处严重水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水毁的原因。
对于公路水毁的防治和治理,应从引起水毁的主要原因入手,认清水流结构和导致水毁的原因,结合山区公路特点,从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高度重视和预防,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和方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多方面重视水毁,从而使公路水毁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公路水毁;调查;防治中图分类号:U418.5+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825(2012)06-0038-040前言公路水毁是公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010年7月28日特大洪水造成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省道五常至桦甸公路、长春至天池公路、安图至二道白河公路及鹤岗至大连公路)多处严重水毁,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本次对以上五条省道的水毁情况进行灾后调查,共调查公路水毁五桦线11处、长天线148处、鹤大线42处、安二线177处。
通过调查,对了解造成公路水毁的原因,加强公路水毁的预防和制定出治理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水毁的合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公路水毁及其特点公路水毁是指洪水对公路造成的各种破坏,主要表现在路面损坏、路基沉陷和坍塌、滑坡、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
通过调查分析,公路水毁具有以下特点:(1)公路水毁发生的频率不高,但破坏性却相当大,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2)公路水毁中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所占的比重较大,坏了修,修了坏,难以根治,而且往往导致更大的灾难。
(3)公路水毁中人为因素较多。
公路养护中水毁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 关键 词 】 公路 ;水毁 ; 措施
1 公路发生水毁 的原 因 公路水毁通 常说的是公路沿线 的一些工程设施 因为遭受水 的冲击
堵塞 以及损坏应 该及时疏 通 ,修复或 者加 固 对 暗沟 、渗沟 等隐蔽性 排水 设施应 该加 强检查 ,防止 淤塞 ,如发现 淤泥堵 塞应 该及 时修理 、 疏通 。对 挡土墙应该势 ,采取相应 的修复 、加 固等措施 ,如果损坏情 况严重 可以考虑 全 部或者部分重建 。 2 . 2 路 面的维修 与养护方法 公 路路面 的维修 与养护应该经 常清扫路面及 时清除杂物 、清理 积 雪 积冰 ,保持 路面整洁 ,做 好路面排 水。加强 路况巡查 ,发现病 害及 时进行维修 、处治 。由于 目前高速 公路路 面大部分是 由沥青浇 注 ,所 以本文 主要 探讨沥青 路面 的养 护维修方 法。在处理路 面裂缝 时,要移 走 一些松 散的 、不坚 固的壁面材 料 ,把裂缝 中的杂物 清理 出去,要展
被 损毁。是一 种常见 的 自然灾害 。常见于在 山区或者 丘陵地带 ,具体 是指 公路 的路面 、路 基以及桥 涵等受 到暴雨 、洪水 的冲刷 、浸 泡对其 造成不 同程度 的损 坏。轻者路 基路面损 坏 、影响公 路通行 能力 ,重者 桥梁冲毁 、中断交通。主要原因分析以下 : 1 . 1 公路设计的制约 由于公 路水毁现象常 见于 L U 区以及 丘陵地带 ,在这些 地区修建 的 公路设计 等级 大都是乙类地 区三级线标 准 ,所以对路面 、路基 、 纵坡 、 桥涵等 结构 的设 计要求较低 ,再加上一 些路段在设 计时为 了降低成本 以及对 林木 的砍伐没有经 过分析研 究 ,导致在 遇到暴雨 时 ,破坏 了林 木对雨 水 的调节 作用 ,使得 水量大部 分汇人溪 流当 中,导 致水位升 高 引发洪水 , 从而直接 冲刷路面造成公路路面 、路基 以及桥涵 的损坏 。
造成公路水毁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造成公路水毁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摘要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4种类型。
本文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各类水毁的防治措施,并指出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
只要能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的措施得当,公路水毁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公路水毁成因防治公路水毁是指公路沿线的工程设施由于受到水的作用而遭到损坏的现象与过程,是各地共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属于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新疆每年都有公路水毁现象的发生,轻者路基路面损坏,影响公路通行能力。
重者桥梁冲毁、中断交通,由此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因此,了解公路水毁的成因,加强公路水毁的预防,对彻底根治公路水毁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障公路畅通的一个必备前提。
一、公路水毁的类型和成因公路水毁从表现形式来说,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
1.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沉降。
路基的不均匀下陷,将造成局部路段的基层破坏,进而使路面破损,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坑槽、龟裂等。
还会降低路面行驶质量,影响行车安全,甚至中断交通。
形成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有:(1)填方路段填料选择不当,施工过程中超厚度碾压,压实度不足;(2)路基结构组合不合理,弯沉过大,路面防水差,雨、雪水渗入路基;(3)路基排水措施不当,路面、边沟形成积水;(4)缺少必要的排水和防护措施。
2.路基坍塌。
路基坍塌主要指路基土体或沿线山体(或土石混杂的堆积物)遇水软化,在较陡边坡无支撑的情况下,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剪切力,超过了黏结力和摩擦力所构成的抗剪力,因而土体沿松动面下坠散开。
路基坍塌破坏了路基的整体性,损害了路面的通车功能,易造成交通中断,是比较严重的水毁病害。
形成路基坍塌的主要原因有:(1)缺乏合理的排水措施,路基极易冲刷;(2)路基边坡土质松软、坡度过陡,缺乏必要的挡土墙等防护措施;(3)构成路基的土质极差,岩石风化严重,遇水软化。
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的稳定性及修复技术研究

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的稳定性及修复技术研究摘要:在我省公路建设方面,磐安山区的公路等级普遍较低,且由于特殊地形及气候原因造成水毁灾害频繁发生,公路水毁灾害分布面广且危害巨大,对当地的交通运输营运与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
本文从实地调查入手,深入分析该地区公路水毁的致灾状况,并据此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措施,有效的控制山区公路水毁险情,使公路能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山区公路水毁治理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在山区地段,地形、地质构造复杂,气候、水文及其他大气候因素变化无常,公路水毁现象较为普遍且影响巨大,偶尔遭遇台风暴雨、山洪暴发等极端恶劣条件时,水毁损失更为严重。
磐安位于我省中部地区,全市总体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公路水毁灾害严重的县市。
磐安的县乡公路具有大多数山区公路的共同特点:路基多相邻河流、沟谷;路基多为半填半挖;路基埋设涵洞较多;路堑路堤较多;挡土墙较多;公路平面布线弯曲较多;公路纵降比起伏较大等。
这使得公路在台风暴雨期间容易被水毁破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 山区公路水毁类型及路基稳定性分析磐安县乡公路由于修建年代早,线路布设过于简单,大多未采用防护工程,之前的治理模式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先水毁后治理。
该区公路,经调查和资料分析,主要的水毁灾害现状有:路基标高过低引起公路水毁、公路弯道冲刷破坏引起公路坍塌、泥石流引起公路水毁、路段上边坡病害以及公路桥涵水。
(1)路基沉陷。
由于某些原因,路基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公路局部路段由于路基的不均匀下陷而造成基层破坏,进而导致路面破损,降低路面使用质量,影响行车安全。
造成路基沉陷的原因有:①路基施工碾压时超厚度,造成压实度不够,土体在水的浸泡作用下承载能力下降,继而在自重和行车荷载下产生不均匀沉陷;②缺乏足够的排水和防护措施。
(2)路基塌陷。
山区公路路基边坡或路堑边坡较陡,缺少支撑结构物,路基土或沿线山体遇水“软化”时,土体会因自身重量产生的剪切力超过粘结力和摩擦力所构成的抗剪力,沿滑动面下滑坍塌,或者路基路堑实体的下部,在洪水侵蚀淘刷下遭到破坏,造成上面的部分的塌落,从而破坏了路基整体性,造成交通中断。
山区公路水毁分析及防治

力影响 的探 讨[] J. 河南交通科 技 ,0 0 2 3 . 2 0 ,0() [1 9 林景华. 浅谈提 高钻孔灌注 桩承载力 的两种有效措施 [] J.
山西 建 筑 ,0 5 3 (4 . 2 0 , 1 1)
[ 0 秦 宗付 . 11 凹凸型钻孔灌注 桩施工 技术[] J. 建筑 施工,9 6 19 ,
加 费 用 或 增 加 费用 较 少 的情 况 下 即 能 提 高 钻 孔 灌 注 桩 单 桩 承 载 力 , 目前 的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有 在 具 显 著 的经 济 效益 和 社会 效 益 。
【 参考 文献】
【】 金砺. 础设计与计 算[ . : 1刘 桩基 M】 北京 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
用 [ 】 京 : 械 工业 出版 社 , 03 M . 北 机 20.
[2 楼晓 明, 11 陈强 华, 钻孔 灌注桩承载 力异常现 象分析 等.
[] 土 工 程 学 报 , 0 15. J. 岩 2 0 () [3 冯 玉 国 . 息 化 施 工 法 在 钻 孔 灌 注 桩 工 程 中 的 应用 [] 11 信 J.
s fe e nJ l 0 2 0 nHu n s a u r do u y1 , 0 7i a g h nDitit oa ay e h ma n sr t n l z t e c i
析 山区公 路水 毁破 坏的主 要类 型及 其产生 原 因, 并从设 计 、
施工 、 养护等方 面提 出了防治办法 。 【 关键词】 公路 ; 水毁: 类型 ; 因; 成 防治 【 中图分类号] 4 854 U 1. + 【 文献标 志码】 A
tp s f o ddmaet u t n&e i w ya la s y e f o a g mo a lahg a s l si ol o n i h we t
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技术

第 3期
S IN E&T C N O YIF R T O CE C E H OL G N O MA I N
0公路 与管理 0
科技信 息
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技术
陈 亮 ( 宁夏 公路 管理 局 固原 分局 宁夏 固原 7 6 0 ) 5 0 起伏较 大, 地质和 气候条件 复杂, 具有曲线半径较小 填挖 方数量较大 , 桥涵密布 , 排水 系统 不完善 和 易发 生水 毁 等不利 于交通安全 的特 点, 必然造成使 用功能和服务质 量的下降 其中公路 水毁是危 害公路使 用寿命和安全的主要灾害 本文主要从 山区公 路水毁的结构 型式和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入手 , 着“ 本 预防为主 , 防治结合” 的方针 利 用 日常实践 经验就如何 防治山区公 水毁提 出 了 学严 科
,
,
,
谨 的 防治 措 施
【 关键词 】 区公路 ; 山 水毁 防治 ; 技术
2 . 设 置矮挡土墙 , .2 3 维持土体 平衡 。在综 合考虑工程 地质 、 文地 水 质、 冲刷深度 、 荷载作用情 况 、 环境条 件 、 施工条 件和工程造 价等 因素 山区公路水毁按结构型式分为路基水毁和桥涵水毁 2 。 类 从水毁 后, 合理选择挡土墙 高度 , 矮挡墙墙 高一般 应为 3 6米 . - 挡土墙端部嵌 表现形式 分为路基沉 陷 、 路基坍 塌 、 桥涵破 坏和 防护和加固工程损 坏 入路 堑原地层 的深度 , 土质地 层不应 小于 1 . : 5米 风化 软质地层 不应 4 。其 中最易发生 的路 基水毁和桥涵水毁 类型为边 沟大拉沟 、 类 路基 小于 1 米 ,微风化岩层不应小 于 0 . 0 . 5米。墙身每隔一定距 离设泄水 水毁冲沟 、 挖方边坡坍塌和涵洞出水 口冲毁 。 孔, 以保持其透水性 和通风性 良好 : 当有地下水大量聚积 时 . 应根据墙 背渗水 量合理布置 排水设施 , 以便排 除地 下水 . 以免 降低挡 土墙 的稳 2 山 区 公 路 水 毁 的 处 治 技 术 定性 。当采用整体式墙面时 ,墙面应 每隔 5 1 米设置伸缩 缝或沉降 ~O 21 边 沟 大 拉 沟 . 缝。挡土墙墙背填料宜采用透水性强 的砂性 土、 砂砾 、 ( ) 、 碎 砾 石 粉煤 采用 回填 土的方式进行 处治 , 回填 时 , 应选择 天然砂砾 ( ) 石 等透 灰等材料 , 严禁采用淤泥 、 腐殖土 、 膨胀土 , 不宜采用粘土作为填料 在 水性 良好 的材料 , 分层填 筑 , 分层夯 实 . 回填完 毕后 . 应分 段设 置节水 季节性冻土地区 , 不宜采用冻胀性材料做填料 墙, 墙上设边 沟 , 而达到减缓 水流和冲刷的 目的 从 233 植生防护 , .. 利用植物根系 固定表 土. 减少地表水下渗 . 并 达到稳 22 路基水毁 冲沟 . 定边坡 、 涵养水源的 目地 。 土质边坡 可种草或植 草皮 . 风化石质或泥质 2 . 先对水毁 冲沟进行 回填 , 疏松的坡 面, .I 2 对 应拍 打密实 . 或用轻碾 页岩坡面可植树。边坡植物防护时 . 不应采用阔叶树种 自 顶沿 回填后 的坡面碾 实 ; 坡 对于 已形 成沟壑疏松 土层 的边 坡 , 应采 2 . 坡 面设 置截水 沟 , .4 3 在坍 、 滑坡体上方 。 其汇水面积和 当地 降雨 按 用挖 台阶法 清除 , 台阶宽度 不小于 1 米 情况 , 结合 地形在坡 面或坡顶设 置截水沟 . 水沟应设 置在滑坡后 缘 截 222 植生 防护 .. 稳定土层上。 滑坡 范围较 大时 , 滑坡体 范围内设 置树 枝状排水沟 . 应在 植生 防护的方法有 种草 、 铺草皮和植树 。采用 植物对坡面进行防 排水沟通过裂缝 处应 采取防裂措施 . 对有 明显 开裂变形的坡体应及 时 护, 工序简单 , 效果较好 。此法可 以减缓地面水流速度 . 调节表层水温 用粘 土或水泥浆填实裂缝 . 积水坑 、 整平 洼地 . 地表的雨水能迅速 向 使 状况 , 植物根系深入土层后 , 在一定程 度上对表层土起 到固结作用 . 可 排水 沟汇集排 泄 有效降低公路边坡水毁 。 植生防护适用于具有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边 2 . 当涵洞出水 口与沟底落差小于 2 时 . .1 4 米 按原出水 口结构 型式 恢 () 1如坡 度缓 于 1 ~ :. : 11 1 5的水毁 边坡 , 对 冲沟 回填完 毕后 . 在 如 复 , 如原 出水 口为八字墙 或一字墙配 急流槽 . 用浆砌 片石 重新砌筑 可 当地年降雨量适宜草类生长 的, 可用种草 、 草皮等方法加 固 : 铺 坡面上 修 复。 的土质不宜于种草时 , 可铺一层 5 1 c ~ O m厚的种植土 , 然后在种草 对 2 . 当涵洞 出水 口与沟底 落差大 于 2 时 . .2 4 米 可修 筑挡 土墙 . 内设 墙 于选择 边坡种草 的 ,在草籽 选用上应根 据当地 的土壤 和气候 条件选 急流槽 ; 当原 涵洞 出水 口处地质密实 、 坚硬 . 土质未扰动 时 , 可对水 毁 用。 一般选用易于生长 、 根部发达 、 叶茎低矮或有匍匐茎 的多年生草种 处夯填后 , 修复急 流槽 , 槽底 铺钢筋 网 . 流槽端 部设截 水墙 。 急 为宜。最好采用几种草籽混合播种 , 以利 用植物 中的优生 劣汰促 使草 243 当涵洞 出水 口与沟底 落差小于 1 .. O米 、 边坡填 土量 较小时 . 可先 的生长 。种草还应注意选择合适 的季节 . 并要经常检查补种 和适当施 修 复水毁边坡 . 设置铁 管涵配铁 急流槽处治 : 当涵洞 出水 口与沟底落 肥。 差 大于 1 米 时, 0 可设射水管 、 渡槽 . 配消力池 . 射水 下 以减缓 流速。 () 2 对于高路堤土质边坡 , 在对 冲沟回填完毕后 . 可采 用植 生防护 2 . 当落差较 大 , .4 4 土质松软 , 非原状 土时 , 可考虑 涵洞移位 , 在附 近 的方法处理。 植物护坡 , 以选用适合 当地 土质 、 气候 , 生长迅 速、 根系发 土质 、 地质条件 良好 的位置重新修建涵洞 . 将水流 引入 。 达、 茎杆低矮 、 枝叶茂盛 , 生长力强的多年生植物为宜 3 效果评价 2 - 利用拦水带配急流槽或排水沟引流 . .3 2 出口设射水法 防治 在路肩上设置拦水带配急流槽迅速 排出路面降水 . 或利用 边沟将 通过 以上工程措施 能有 效处治公路水毁 .并且 维修 工序简单 . 易 水流引至线外排水沟 ,利用排水沟远排 远送 至路基边坡坡脚 以外 : 当 操作 。对 山区公路来说 . 治理水毁一定 要 以预防为主 . 因地 制富 . 精心 条件限制无 法远送 的 , 可在排水 沟出水 口设 置射水管 . 将水流排 至路 设计 、 精心施工 , 修一处 、 一处 , 保 把水毁损 失降低 到最低 限度。 基边 坡外 . 从而有效防止边坡水毁 。 但 山区公路水毁 防治是一 项系统性工作 . 成公 路水毁 的原 因也 造 23 挖方 边坡坍塌 - 是 多方 面的 . 为此 需要在公路 勘测设计 、 施工 、 护上加强 协作 。 养 本着 先对坍 塌路基土石方进行清除 . 然后根 据挖方边坡地形特 点和地 “ 防为主、 预 防治结合 ” 的方 针 , 重视预防水毁 , 依靠科 学技术和工程 实 质条 件 , 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治 : 践 . 断进行 实践积 累.才 能逐步根治 水毁灾害 和有效降低 水毁损 不 2 . 采用刷 方减缓坡度或滑坡体上部挖去一 部分土体 . .1 3 减轻 滑坡体 失。 重力 , 少下滑力 , 以减 增强滑坡体的稳定性 。刷 坡处理坍塌应遵循 “ 缓 坡率 、 宽平 台、 固坡脚 ” 的原则 . 刷坡 后 的边坡 坡率及平 台宽度应按 下 【 参考文献 】 表范围选择 , 刷方或上部减重 的数量按平衡条件演算确定 。 [] 1 中华人民共和 国交通部 . G D 0 2 0 J 3 - 04公路路基设计规 范[】 0 5 0 - 1 T s. 0 - 10 . 2 路 堑 边 坡 坡 率 [] 2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交通 运输部. G H 0 2 0 公路 养护技术规范i] 0 0 0 一 J 1—09 T s. 1 - 1 2
高原地区公路水毁的根治和预防探析

11 l ' 3
F。 R Tu NE O RLD 。 f W 2 。
I
才能防治公路水毁 。
段 片石铺底 , 当涵前河沟纵 坡较大 时, 建急 应 因地 形 条件限制 , 少河段与河 道并行, 不 一 流槽或跌水等构造物以减缓流速 。 所建桥梁, 除 面傍 山, 一面临 河, 多路 基半填半 挖 , 许 或全部 为 保证桥梁 安 全外, 应根 据水 流情况修 建导 流 还 填方。 为保证路 基稳定, 水通畅的小 型排 水构 排 坝等调 冶构造物, 以保证桥梁在设计洪水位时不 造物 较多, 暴雨时易被 洪水破 坏, 因此 , 采取措 应 被冲毁。对于桥基已被淘空的桥 梁, 应立即用混
| 技 回程 术
高原地区公路水毁的根治和预防探析
田临 甲 北京 交通 大学
凝土填 筑桥 基掏空 部分, 后采取现 浇钢 筋混 然 施进行根治。 在桥梁上游修建合适的导流坝、 ( 新建公路在设 计时, 1 ) 对有可能遭到洪水破 凝土加固桥基 , 关键词 :公路 ;水毁;预 防 使 坏 的填方 路基 , 应进行 可靠的防 护加 固, 消除 隐 丁坝等调 冶构造物 , 水流均 匀流畅地 通过桥 孔。 患。 公路水毁 是道路 、 桥梁 等交通 基础 设施遭 2 3路基沉 陷的防治 . ( 加强排 水设施, 2 ) 使排水构造物( 边沟、 排水 到暴雨与洪水破坏的一种严重 自 灾害, 然 属于 水 沟 、 截水沟 、 跌水 、 急流槽、 涵洞 等) 位置设 置合 在软弱地 基上修建 公路时 , 应特别 注意对 圈灾害和 地图灾害的 范轴。 的破 坏十分严重, 它 可 掺石 灰法、 石灰 理 , 坚固耐用, 且 形成 良好的 排水系统 , 暴雨洪 路 基进行加 固, 采用 换土法 、 在 且经济损 失很 大。 因此 , 防治公路水毁 的工作 对 使路基达到足够 的强度, 流 下不但排 水通畅 , 而且 不能被洪 水冲毁 , 防止 桩 法等多种加固方法, 必须引起重视 , 使这一自 然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满足设计要求 。 在进行路基施 工时, 须采 用良好 因排水 构造物 的破坏 导致路 基本身水毁。 充分发挥 公路 交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防 当确需用透水性不同的土填 ( 用风 化山砂填 筑的路堤 , 3 ) 在暴 雨流 洪时, 的砂砾 等填筑 路基, 治 公路水毁, 在力求根治 的同时也 要加 强预防工 应将透 水性 强的土填筑路 基下层, 透 边坡 出现 大小不同程度的冲沟, 有的个别部位 出 筑路基时, 作, 使各级 公路不仅在设计遇洪时 安全可靠, 即使 沿河路堤 、 河滩路 现 坍塌 。 因此 , 护 时须 进行及 时防 护加 固, 养 采 水性不强的士填筑路 基上层。 在特大的洪水条件下, 也不出现水毁问题, 达到减 用边坡 绿化防护, 要设置堤 岸、 护坡 是治理路 基水毁的重要途径之 和桥头 引道等长期浸水路基 , 灾的 目的。 此种方法不但可以保护环境 , 防止水土流失, 等防护措施。 路基边沟纵坡应 不小于05 , .% 单 1 公路水 毁的根治 向排水长 度不宜 超过5 0 , 0 米 应分 段设 排水沟、 而且投资少, 见效快 , 予重视 。 应给 11桥渡水 毁的根 治 . 涵洞将水引出路 基 , 免积聚 茌边沟内, 以 影响路 2 公 路水毁 的预舫 、 ( 在桥梁设计 中确定孔径时, 1 ) 不但要考虑到 基稳定 。 2 1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的防治 . 汇水流域面积 内现 实的地形 、 地貌 、 水文 、 质 地 24路基坍塌的防治 . 防护与加 固工程所在 地段为软 弱地 基时, 等 情况 , 还要 考虑 以后 由于 地形 、 貌 、 而且 地 地 采用换土或 用砂砾 、 路基坍塌多见于山区公路 , 因此在公路选线 碎石、 灰土进行填 筑 , 确保 表 植被 、 径流变 化而 引起 的流 量增 加产生 的影 时应避免走地 质水文不良地 段, 尽量采用台口式 防护工程基础 部位 承载 力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 响, 这样根 据流量 所确 定的孔 径, 能使桥 涵在洪 路 对 防护与加 固工程基础埋深 , 对于无冲刷地基 , 应 路基以减少路基外 侧填方。 堑须设置边沟, 水期有 足够的泄洪能 力, 避免因桥前壅水而 引起 在天然地基以下至少10 , 于较 长的 路堑 必须设 置合 适的纵坡 , 当纵坡 较 .米 对于有冲刷地 基, . 应 的水毁。 且有冲刷可能时, 应加 固加深 或改用跌水与 芷冲刷线下至 少1 米。 . 0 挡土墙应设置排水设施 , 大 , ( 合理 地确定最 大流速 , 2 ) 准确地计算出冲刷 以及时疏干墙后填料 中的水分, 防止墙后积水致 急流 槽等设 施 。 路堑 挖方上侧 距挖 方坡 15 : 米外 1 . 的深度, 保证墩台基础埋置在最大冲刷线 以下, 发 以使地表 水全部汇入 使墙 身受额 外的静 水压 力, 消除 墙背 填料浸 水 应设置一道或多道截水沟。 生特大 洪水也不能冲蚀基础。 后的膨胀 压力, 针对上挡墙尤其显得重要。 护 截水沟引到排水沟或涵洞排出路基外。 防 ( 新建桥 渡设 计时, 3 ) 除保证桥梁 安全外, 还 3 结语 工程浆 砌块石墙身, 泄水孔尺寸可为5 , 0 1 1 X0 X 应设计安 全可靠的调 治建筑物 , 水流 , 调治 稳定 1 , x 0 厘米或直径为5 l厘米的圆孔 , 公路水毁每年 在不同地 区均有发生, 种自 这 O 1 2 5 一O 视 桥位河段, 保证桥梁在设计洪水频率范围内工作 , 泄水量大小而定。 g L 泄7 : 的间距,  ̄ 一般为2 3 然在灾 害造成 的经济损失 是很大 的。 治和预 — 米。 根 即使在 历史上特大 的洪水条件下, 不会 出现 水 也 防公路水毁单凭资金投入 , 是不能很好地解决 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6期 (总第13O期) 大众科技
DAZHoNG KE J
NO。6,2010
(Cumulatively No.1 30)
山区公路的水毁与防 厶 /1=:1
黄兆杰
(上思公路管理局,广西上思53500)
【摘要】山区公路技术标准低,公路水毁及其严重。文章针对山区公路遭水毁的原因,提出水毁防治措施及抢修方法。
【关键词】山区公路;水毁;防治
【中图分类号】U41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10)06-0088-01
(一)公路水毁情况
上思县位于广西南部,在十万大山腹地,属山岭重匠区,
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暴雨强度大,洪水暴涨暴落。我局管
养公路里程214.75KM,公路等级低,大多属于半挖半填路段,
外侧临水,内侧绕山,两侧具有较高陡的边坡。每到汛期山 区公路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毁。严重水毁时候,大量边坡塌 方,冲断路基桥涵。公路一旦遭受严重水毁,路况很难恢复, 消除水毁痕迹更是费时费财。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山 区公路水毁进行防治是养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形成水毁的因素 1.地质原因 对于断裂构造,存在着一定的构造带且风化强烈,为泥 石流、塌方、滑坡等灾害提供了充分的固体物质。 2.地形、地貌原因 山区公路地形高低悬殊,山坡陡峭,在重力和水力作用 下,松散、稳定性差,易形成垮塌和水土流失。为L LI区公路 水害的形成提供丰富充足的水份条件;松散的固体堆积物在 强降雨的作用下,含水量达到饱和时候,黏结性迅速降低, 在强降雨形成的地面经冲击下,各种塌方、滑坡、泥石流等 各种水害便发生。 3.气象原因 雨季降雨集中,一次降雨量大,易为公路水害的形成提 供丰富充足的水份条件;松散的固体堆积物在强降雨的作用 下,含水量达到饱和时,黏结性迅速降低,在强降雨形成的 地面径流冲击下,各种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各种水害便发 生。 4.环境的破坏 环境的破坏是公路水毁产生的直接原因。公路沿线的经 济建设,沿线土地开发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生 态平衡,破坏了山体的稳定性;公路建设本身就是对自然状 态的山体稳定边坡的坡坏,无论是挖运还是弃土堆置,都会 不同程度的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森林的过 量采伐,植被覆盖率降低也会导致公路水毁的发生;陡坡开 荒,加剧地面的侵蚀,也加剧了各种灾害的活动。 (三)水毁的防治 公路养护部门要搞好日常养护,加强对路基桥涵及排水 防护等设施进行保养,事前将各种水毁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 事后及时采取恢复措施,消除公路路基塌方,清理边沟,掏 空堵塞涵洞,将水害程度降低至最低。 1.雨季前进行一次预防水毁的技术检查,内容包括:① .88一 河流上游堆积物,漂浮物情况;②桥梁墩台、调治构造物, 涵洞、护坡基础和挡墙基础有否被冲空或损坏;③桥下有无 杂草、树枝、石块等堆积,涵洞有无淤塞,排水能力的检查; ④河床冲刷情况和傍河路段急流冲击处有无基础掏空,河床 有无改道;⑤陡坡边坡路段的路基有无松裂;⑥边沟等排山
系统有无淤塞。
2.针对查出的水毁隐患,制定具体防治措施,按先急后
缓的方针,上报工程项目进行专项治理。预防性工程措施须
赶在雨季前完成,以防忠于未然。
3.加强日常养护工作,不断完善排水系统和防护设备,
发现隐患,立即排除。
4.采用植物防护
①在公路沿线山坡上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为主的生物
治理措施。
②对于高低的边坡采取种植根系发达传播快的树木,实
施生态保土,增加水土涵养,减少地面经流对坡面的冲刷,
从而增加坡面稳定。
(四)经验与建议
1.山区公路水毁,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
原则,雨前抓预防、雨后抓防毁、抓恢复,做到提前预防,
积极抢修,彻底根治,逐步提高,增强公路本身的抗洪能力。
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及时消除堵塞物,不断完善排水系统,
发现问题,立即消除,做得“堵小洞,防大害”。
2.由了二广西经济欠发达,公路养护经费相对较短缺,养
护投资不足。对于上思县的山区公路水毁隐患急需治理的工
程项目,上级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子以全部安排立项。许多
路段水毁,也没有相应的资金及时进行治理,只能按先保通
后完善恢复的原则进行抢修,尽快恢复通车。建议上级管理
部门加大投资力度,力争对山区公路水毁隐患处治的工程项
目能够排上计划,纳入部门预算,减少水毁造成的损失。
3.要注视【山区公路沿线的水文观测,调查和建档工作,
为山区公路预防急修复提供翔实的水文资料。
4.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公路绿化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依靠地方政府,充分发动群众,封山育林,植树种草,退耕
还林,有计划地采伐树木,以保护公路沿线的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伍石生l公路养护与抢修实用技术【s】
【收稿日期】2010—03一()1
【作者简介】黄兆杰(1967~),男,上思公路管理局工程师,从事公路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