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被翻译最多的50部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名著最好译本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好译本一、古希腊文学至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希腊神话故事》:(德)施瓦布,刘超之、艾英翻译的比较盛行,杨武能译的也很好(流传至今的希腊神话版本五花八门,有的故事甚至自相矛盾,施瓦布的是目前最通行版本)。
2、《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罗念生、王焕生译的人文版和陈中梅译的上海译文版。
王是专攻过古希腊语的,所以前者被称为经典,陈的译本则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更符合现代阅读习惯,有人则认为翻译的不好。
杨宪益的散文版也可以参考一下。
3、(古希腊)索福克勒斯《奥底浦斯王》(另有一个译名《俄狄浦斯王》):罗念生译,看《罗念生全集·悲剧卷》就可以了,上海人民出版社。
4、(意大利)但丁《神曲》:田德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黄文捷的译林版可以参考,我还看过朱维之的译文,文采较好,但是从英文转译的,精准度值得商榷。
5、(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方平的、王科一的都很好。
6、(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目前无人超越。
7、(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这个就没有争议了,绝对是朱生豪的。
卞之琳的也可以。
这几年译林组织人马重新较订、补译了朱译本,出了莎士比亚全集,值得推荐。
8、(法)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李健吾译。
9、(英)弥尔顿《失乐园》:朱维之译。
陈才宇新出的译本也不错,值得推荐。
10、(德)歌德《浮士德》:钱春绮的上海译文,绿原的人民文学,还有郭沫若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版本难找,董问樵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少年维特之烦恼》:杨武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这个译本最新,杨先生是德语文学翻译专家,他翻译了很多歌德的作品。
11、(法)卢梭《新爱洛依丝》:李平沤译。
12、(英)菲尔丁《汤姆·琼斯》:张谷若的最好,萧乾的也不错。
13、(法)雨果《悲惨世界》: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没有任何争议。
中西翻译简史

个性解放意识
自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尼采的权力意志 和弗洛伊德主义的核心内容。 萨特强调,‚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尼采人生哲学的主义内容是他的自由观。 弗洛伊德则指出,潜意识活动是人的正常 精神活动,潜意识的内容是被压抑到, 内 心深层的情感欲望。
对于‚异化‛的批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内心生活, 尊重人的精神自由,成为文学的重要 表现的重要领域
人本主义精神
西方社会人性异化的事实乃是现代西方社 会思潮普遍关注人的问题的根本原因。人 本主义强调以人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 给人 的生存、人的发展、人性的解放等等‚属 人的问题‛以合理的说明。在现象学、存 在主义、人格主义和哲学人类学等人本主 义流派看来, 思想家们不应关注科技发展和 物质文明的成果, 而应力图关心现代人的困 境、痛苦、恐惧和迷惘的现实。
主要思想
酒神精神:人生虽然永远植根于痛苦之中, 但却是有价值的;越是面对痛苦、险境和 未知的东西,精神愈加欢欣鼓舞。 重估一切价值:‚重估一切价值‛就是要 把被颠倒了的评价重新颠倒过来,以你自 己的生命为尺寸重新度量一切事物的价值。 超人哲学:其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设立一个新的目标、新的意义和新的理想, 它体现的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结语
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人 本主义精神、个性解放意识和对于‚异化‛ 的批判。这些社会思潮虽有消极的方面, 但还是为当时的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些新的 理念和视角,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弗洛伊德看来,文学创作是人的无意 识本能冲动发泄和升华的一种方式。 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有很深的历史渊 源,文学作品是弗洛伊德理论的重要 来源,正如美国学者莱尔耐尔· 特里林 曾说:‚弗洛伊德影响文学,文学也 以同样的力量影响弗洛伊德。
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观止(一)

在网上收集的一份较全的资料,仅供参考!一、各国重要作品主要译本1、·俄国·《战争与和平》-- 草婴,短期无法超越。
《战争与和平》-- 刘辽逸,人民文学版。
《安娜·卡列尼娜》草婴上海文艺《复活》-- 汝龙《复活》-- 草婴,这两个译本都是经典。
《前夜》-- 丽尼《贵族之家》-- 丽尼《父与子》-- 巴金《卡拉玛左夫兄弟》-- 耿济之《罪与罚》-- 岳麟上海译文《罪与罚》-- 朱海观王汶人民文学《白痴》-- 南江《被欺凌与被侮辱的》-- 南江《被侮辱和被损害的》(陀斯妥耶夫斯基)荃麟《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刘辽逸楼适夷陆风-人民文学出版社《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惠群安东顾生根上海译文《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聂刚正译林出版社《高尔基短篇小说选》-- 瞿秋白巴金耿济之伊信《猎人笔记》-- 丰子恺《猎人笔记》-- 冯春,未知如何。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汝龙人民文学出版社雪垠轩注:契诃夫的作品首选汝龙,汝龙对契珂夫花了很大的时间与精力研究翻译,上海译文社有他翻译的《契珂夫小说全集》值得珍藏。
《樱桃园》契诃夫焦菊隐上海译文出版社《当代英雄》-- 翟松年《静静的顿河》-- 金人《普希金诗集》--戈宝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普希金诗选》-- 查良铮《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智量人民文学出版社普希金文集第五卷雪垠轩注:这部书的名家译本众多,各有千秋。
《家庭的戏剧》-- 巴金《死魂灵》-- 满涛《死魂灵》果戈里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个人的遭遇》-- 草婴《一个人的遭遇》肖洛霍夫马龙闪等新华出版社肖洛霍夫中短篇小说选《悬崖》(冈察洛夫)李林《阿列霞》(库普林)李林《阿列霞》-- 蓝英年《日瓦戈医生》-- 蓝英年张秉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梅益《谁之罪》-- 楼适夷《苦难的历程》-- 王士燮《往事与随想》-- 巴金,上海译文79年版。
雪垠轩注:这个不是全本。
最近已在这个译本的基础上,由藏仲伦修订补充的全译本在译林社出版了。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及其介绍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及其介绍2010级学生:王淑苹学号:2009312011198戈宝权(1913.2.15—2000.5.15),笔名葆荃、北辰、苏牧,汉族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台城,清华大学肄业,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
人物生平1913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十)生于江苏省东台市台城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家庭。
曾在家乡读过多级小学、高等小学和师范。
1932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
在大学时,学习英、法、日语,自学世界语,后又学习俄语,为他日后从事外国文学及中外文学关系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戈宝权从三十年代初期即开始翻译和研究外国文学,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他翻译过俄国、前苏联、东欧和亚、非、拉各国的文学作品五十余种,在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写过中外文学关系史、翻译史的论文若干篇,主要有《普希金在中国》、《冈察洛夫和中国》、《屠格涅夫和中国文学》、《托尔斯泰和中国》、《契柯夫和中国》、《高尔基和中国革命斗争》、《罗曼.罗兰与中国》、《泰戈尔和中国》等论文。
许多被译成俄、英、法、德、葡、日、西班牙和世界语及东欧各种文学,引起国外学术界的重视。
个人作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戈宝权看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他着重研究了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著有《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和《<阿Q正传>在国外》等书,论文有《鲁迅和史沫特莱的友谊》、《鲁迅和内山完造的友谊》、《鲁迅和增田涉》、《鲁迅和普实克》、《鲁迅和爱先珂》等。
还对郭沫若和茅盾进行了研究,写有《郭沫若与外国文学》和《茅盾对世界文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等文。
戈宝权于1932年进上海《时事新报》当编辑。
1935年去莫斯科,担任天津《大公报》驻苏记者。
抗战期间,任《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的编辑和编委。
解放后,按照周总理的任命,负责接收国民党驻苏大使馆,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临时代办和文化参赞。
1954年7月回国,先后担任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及学部委员,一直到现在。
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分

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西方翻译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
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
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
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作品。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后世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来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次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
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达到高潮,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中世纪中期,即11-12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了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深远。
第四次翻译高潮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
特别是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普遍展开的16世纪及随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翻译活动深入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国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语言,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杨绛文学翻译成就概要

兰lantaizongheng□李婷雯杨绛是钱钟书的夫人,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其通晓英、法、西班牙语,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翻译成就斐然,译法独领风骚。
一、牛刀小试杨绛生于1911年7月,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至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长期任教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
留学期间,杨绛掌握了扎实深厚的英语和法语能力,并尝试翻译了一些文学作品。
但真正引起行家注意的,则是在抗战胜利之后。
当时,储安平主办的《观察》杂志盛情向杨绛约稿,她便将自己正在看的散文《世界公民》中的一则片断翻译好之后投寄给了该刊,结果居然受到了大翻译家傅雷的交口称赞。
对于傅雷的称赞与好评,起初杨绛认为这不过只是一种礼貌的敷衍罢了,便对傅雷也惯常性地作了一番谦逊的回应,哪知傅雷怫然忍耐了大约一分钟,然后铁青着脸对着杨绛发作道:“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
”受到傅雷发自肺腑的认可与好评,杨绛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也增强了自己从事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信念与决心。
20世纪40年代末期,杨绛着手向国内民众翻译和介绍西方文学史上首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在这部小说中,通过16世纪时期的主人公小癞子对于个人一生中种种坎坷遭遇的详尽自述,作者以幽默俏皮的描写手法,有力地鞭挞了日趋没落的贵族教士阶级,辛辣地讽刺了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观念,使读者可以在忍俊不禁之余,慨叹时事的复杂多样和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某种程度上,《小癞子》这部小说展示了西方城市的众生相,尤其是书中对于僧侣的贪婪与伪善、贵族的傲慢与空虚等进行的独到描写,充分揭露了西班牙社会统治阶层的腐朽与没落,因而其不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欧洲的文学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譬如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以及高乃依的《戏子的梦想》,都曾引用过这部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或者提及过这部小说的若干情节[1]81。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中国历代名著全译是一部集中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的经典著作的巨著。
这部著作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深刻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的编写历时多年,涵盖了从古代经典到近代文学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的作品,包括诗、词、曲、小说、传记等各种文学形式。
这部巨著的编写者们不仅对原作进行了精准的翻译,还对作品的背景、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著作。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中的经典著作包括《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这些作品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周代至春秋时期的300余首诗歌,其中有爱情诗、婚姻诗、祭祀诗、战争诗等多种题材。
这些诗歌表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
《诗经》的译本在中国历代流传广泛,也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又一部经典著作,是楚国文化的代表作品。
它包含了17篇长篇辞赋,描述了楚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楚辞》的译本中,最著名的要数郑振铎的《楚辞译注》,他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的音韵和节奏,使得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风格和特点。
《论语》和《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品。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记录了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它强调道德、自然和虚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两部著作的译本在国内外广泛流传,成为了世界上研究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品。
它描绘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兴衰历程,通过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
《红楼梦》的译本在国内外广泛流传,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西方翻译史

西方翻译简史一、西方翻译简史1第一次翻译活动高潮(公元前3世纪)罗马文学三大鼻祖之一的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3世纪翻译的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
其后的一些大文学家们也都开始尝试用拉丁语翻译或改写希腊戏剧作品,从而掀起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
这一阶段的翻译活动将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2第二次高潮(罗马帝国后期)圣·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成为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同样重要的地位。
3第三次高潮(11-12世纪)出现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西方翻译家把大批阿拉伯语作品译成拉丁语,在翻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4第四次翻译活动高潮(文艺复兴时代晚期)翻译活动已经深入到思想、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翻译家和译作。
英王詹姆士一世1611年命人翻译的英文钦定本《圣经》则标志着英国翻译的一次飞跃。
这部译着至今仍被奉为英语语言的经典之作,对英语语言和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第五次次高潮(17-20世纪)这一时期的翻译比文艺复兴时期稍为逊色,但仍有大批西方文学名著被翻译出来,此时东方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也开始被译成各国文字。
6第六次高潮(二战时期,一直延续至今)。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翻译的范围随之大大扩展,科技和商业翻译日趋成熟。
各种国内、国际翻译协会和团体的组建,为集中翻译力量多出翻译精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对机器翻译的研究也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虽然目前计算机翻译的质量远远不如人工翻译,但其速度却是人类无法比拟的,这无疑对人工翻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未来的世纪里计算机到底能不能代替人脑还是个谜。
二、西方翻译理论和翻译活动、翻译名家1最早的翻译家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1)翻译的定义(解释家和演说家---直译与意译)2)意义(开创翻译的先河)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和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王子》(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著):253
2.《皮诺曹》(卡洛·科洛迪):240
3.《天路历程》(约翰·班扬/著):200
4.《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著):174
5.《安徒生童话》(安徒生/著):159
6.《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著):148
7. 《高卢英雄历险记》(勒内·戈西尼/著):114
8.《丁丁历险记》(埃尔热/著):112
9.《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罗·柯艾略/著):80
10.《长袜子皮皮》(阿斯特丽德·林格伦/著):70
11.《哈利·波特》(J.K.罗琳/著):672
12.《安妮日记》(安妮·弗兰克/著):67
13.《1984》(乔治·奥威尔/著):65
14.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著):65
15.《我的名字叫红》(奥尔罕·帕慕克/著):60
16.《福尔摩斯探案集》(柯南·道尔/著):60
17.《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著):60
18.《好饿的毛毛虫》(艾瑞·卡尔/著):60
19.《好兵帅克》(雅罗斯拉夫·哈谢克/著):58
20.《海蒂》(约翰娜·斯比丽/著):50
21.《小熊维尼》(A.A.米尔恩/著):50
22. 《分崩离析》(齐鲁瓦·阿契比):50
23.《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著):50
24.《霍比特人》(J.R.R.托尔金/著):50
25.《唐·吉诃德》(塞万提斯/著):48
26.《香水》(帕特里克·聚斯金德/著):47
27.《局外人》(阿尔贝·加缪/著):45
28.《第一夫人侦探事务所》(历山大·麦考尔·史密斯/著):45
29.《龙文身的女孩》(斯蒂格·拉森/著):44
30.《达·芬奇密码》(丹·布朗/著):44
31.《姆明一族》(朵贝·杨笙/著):44
32.《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著):42
33.《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著):42
34.《米菲》(迪克·布鲁纳/著):40
35.《帕丁顿熊》(迈克尔·邦德/著):40
36.《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