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及问题研究
当前商业银行发展养老金融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商业银行发展养老金融面临的问题及建议当前商业银行发展养老金融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一、养老金融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当前,我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预测,2020-2050年我国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速发展,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36.5%,比2015年翻一番还多,且高于美国等大部分发达国家。
老龄化的加速,将推动包括养老地产、养老医疗、家政服务、养老金融在内的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由于养老产业具有投资周期长、收益成效慢、资金成本承受能力不高的特点,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开发符合养老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金融工具,并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投入养老产业。
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了包括《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提出加快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前提下规范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产品,这为我国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指明了方向。
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为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领域提供了全方位的发展机遇。
2015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机关亊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与企业职工统一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强制性建立职业年金,商业银行可比照企业年金提供受托、托管等服务。
对于正在面临诸多转型压力的商业银行来说,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有利于推动银行自身业务转型,提高银行综合收益,从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一,养老金融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具有服务周期、经营周期长,业务发展持续稳定,规模效应显著等特点,能够为银行带来长期收入。
第二,养老金融业务与银行传统业务形成互补,规模巨大的养老基金投资可为银行存款、理财产品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第三,养老金融业务有助于推动银行公司业务、个人金融、金融市场等多板块业务联动,提高综合收益。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养老问题,商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保障手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目前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1.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虽然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潜力巨大,但实际上其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
目前中国商业养老保险保费占比仍然较低,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保障需求。
2.产品种类单一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种类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包括:养老年金保险、养老金储蓄保险、延期年金保险等。
这些产品都不够灵活和细致,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市场竞争不充分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竞争不充分,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保险企业手中。
这导致市场上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和保障,同时也阻碍了市场的规范发展。
二、商业养老保险的对策1.完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如给予税收减免、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等。
2.拓宽渠道和推广力度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使用商业养老保险,企业需要拓宽销售渠道,并加大推广力度。
可以通过拓展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开展充分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消费者更加了解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和重要性。
3.加强产品创新企业需要加强产品创新,开发更多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产品设计和推广过程中,企业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
4.加强市场监管为了规范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加强市场监管。
要求各保险企业按照规定向消费者明示产品条款、费用、利率等信息,明确消费者权益保障措施。
同时,加强对违规销售、虚假宣传等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个体工商户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体工商户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保障个体工商户的社会安全和保障方面,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与此同时,个体工商户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也成为当前学术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个体工商户社会养老保险现状个体工商户是指没有法人资格的自然人或家庭经营的企业,这些个体户在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参保难度大与企业相比,个体工商户具有隐蔽性、流动性、规模小、生产的不稳定性等特点,这些因素使其很难参与社会养老保险。
另外,个体工商户在进出口贸易、农村经济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在这些领域中,其收入和积累财富的方式与企业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其参保渠道和方式也不同,加大了参保难度。
2. 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个体工商户退休后很难获得足够的退休金,无法享受正常的社会保障制度。
个体工商户在经营中遇到意外事故,生产损失相对较大,缺乏对人身健康和工商业资产的有效保障。
3. 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个体工商户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在法律上缺乏统一的规范,这导致了社会养老保险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使得个体工商户参保的积极性不高。
二、影响因素分析1. 制度机制问题当前,个体工商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形势,使得参保率不高。
虽然政府已经推出了各种政策鼓励个体工商户参保,但是未能解决参保渠道与方式的问题,缺乏足够的激励。
2. 自身经济实力问题当前个体工商户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小,缺乏长期的盈利空间,也使得个体工商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3. 受群体文化影响个体工商户在不同地区发展的文化习惯也不同,其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和投入程度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些地区重视社会保障,个体工商户的参保率就相对较高,而在一些内陆地区,人们对社会保障认识不足,个体工商户的参保率较低。
三、解决方法1. 面向个体户低门槛参保政府应当加强宣传工作,降低参保门槛,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个体工商户的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如强化参保制度的普及度,简化参保流程和手续等。
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和发展

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和发展摘要目前随着我国逐渐迈入老年社会,我国居民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预期需求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姿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养老保险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使得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要保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就必须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的改正自身缺点,降低外部环境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养老保险的经营模式才是保证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前提。
本文首先在理清了商业养老保险含义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指出了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着的诸多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之上从我国政府和商业养老保险公司这两个层面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发展目录一、相关理论概述 (1)(一)商业养老保险的内涵 (1)(二)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 (1)1. 促进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 (1)2. 有利于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1)3. 有助于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结构 (1)二、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一)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 (2)(二)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3)2. 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认知不够 (3)3. 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支持 (4)4. 经营专业化水平较低 (4)三、促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对策 (4)(一)政府要加强对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支持力度 (5)1. 对商业养老保险推行税率优惠和政策性保护 (5)2. 加强监管,完善法律体系 (5)3. 加强正面宣传力度,提高国民商业养老保险意识 (5)(二)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实行专业化经营 (5)1. 发展专业性商业养老保险公司 (5)2. 产品设计专业化 (6)3. 商业养老保险公司运营专业化 (6)参考文献 (8)致谢 (9)一、相关理论概述(一)商业养老保险的内涵商业养老保险是商业保险当中的一种,它是以人的生命或者身体作为保险对象,在被保险人年老退休或者保期届满时,由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的规定来支付养老金。
浙江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童艳青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02.君康人寿浙江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本文采用线上问卷和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模式,对浙江地区农村居民开展抽样调研,发现居民有效需求较低、寿险公司保险供给不足、政府政策支持及监管力度不强,是目前浙江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大问题。
本文结合浙江实际情况,从市场供给角度出发,得出加快浙江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发展的对应策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刺激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二是寿险公司通过创新保险产品并优化经营政策来增加有效供给;三是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及监管力度,在刺激保险需求的同时,规范市场经营。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浙江中图分类号:F062.9;F0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1)29-0103-03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占比不断攀升,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重,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老龄化人口占比较城镇高达3.3%,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
同时,受传统养老方式的影响,家庭养老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人数占比高达48.92%。
为缓解农村养老问题,国务院于2009年起在农村地区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并于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定提升,新农保保障层级低的问题也越发突显,对此,国务院于2014年提出:将商业保险视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保险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采用线上问卷和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模式,对浙江地区农村居民开展抽查调研,从养老保险市场的供求关系出发,深层挖掘浙江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浙江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对应策略。
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汇报

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完善。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需求,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保障体系。
以下是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的汇报:一、试点范围。
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首先在若干个城市进行了试点,逐步扩大至全国范围。
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和特色经济区域。
试点覆盖范围广泛,旨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后续全面推行商业养老保险积累经验。
二、试点模式。
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由政府引导,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二是鼓励企业和个人自愿参与,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商业养老金账户。
这两种模式相辅相成,旨在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选择。
三、试点成效。
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试点城市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逐步丰富,包括养老年金保险、养老储蓄保险、养老医疗保险等多种产品,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
其次,试点城市的参保率逐步提高,企业和个人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再次,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为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促进了养老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
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商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保率;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与社保制度的衔接,形成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保险公司和企业参与,推动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总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不断努力。
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建设全面、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而努力奋斗。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与实践思考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与实践思考商业养老保险具有参与机制开放、激励机制有效、运行机制灵活等优势,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养老金体系中的作用,在我国高储蓄率的国情下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负担沉重、税收优惠政策缺失以及有效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
要通过明确发展定位、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提升供给效率,构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政策框架。
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及其发展空间一、商业养老保险的独特优势和第一、二支柱相比,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养老金体系中的作用。
商业养老保险强调养老保障中的个人责任,可减轻政府与企业的养老负担,且不存在财政压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其次,参与机制具有开放性和普遍性。
投保人可以自由决策,不依赖于企业,有利于扩大其覆盖面,更有效地保护老年群体。
再次,可以充分体现激励性。
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根据精算平衡原则定价和确定保险给付标准,具有多缴多得的经济激励机制。
最后,运行机制灵活有效。
商业养老保险能提供多样化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和服务,更好地适应目标人群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二、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空间大2014年,我国储蓄率(总储蓄占GDP的比例)为48.67%,远高于世界24%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世界各个地区以及不同收入水平经济体的平均值(参见右表)。
2013年,我国居民家庭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38.46%,也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水平。
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增加至52.65万亿元,增长8.5%,新增4万多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增加至3.83万元。
中国总储蓄率以及居民部门储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障)不健全,预防性储蓄占较大的比重。
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引导大量的居民储蓄至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有助于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
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水平较为滞后。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养老保险基金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存在多种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市场现状问题(一)运营成本高。
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需要专业的投资人才和理财技术,从而带来了高昂的运营成本。
这些成本将影响到基金的回报率,同时也会影响到投资人的收益。
(二)单一投资方式。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主要是固定收益投资,主要是投资国债、央行票据等。
这种单一的投资方式,难以满足基金的风险管理需求和资产配置需求,同时也难以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回报。
(三)投资风险。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巨大,一旦遭受重大投资损失,将会给参保人造成不良影响。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风险较大,存在着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等因素。
(四)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这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短期内,难以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二、对策(一)降低运营成本。
在当前外部环境下,为了降低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成本,可采用共享服务模式,尽可能减少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等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和不动产投资,增加其收益率。
(二)多元化投资方式。
养老保险基金应该实现多元化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债务基金、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及不断开发前沿、创新的金融工具,以提高回报率的同时降低风险,以法律法规的约束建立风控机制。
(三)合理控制投资风险。
在进行基金投资时,要注意合理控制投资风险,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资产配置以减少风险。
合理规划投资方式,结合不同的风险偏好,进行资产配置,并且对新增资金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保证基金的长期投资价值。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鼓励更多的投资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参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人才,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9, 9(2), 247-252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journal/mmhttps:///10.12677/mm.2019.92026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Problems of Commercial EndowmentInsuranceLinyi MaDepartment of Finance, China Women’s University, BeijingReceived: Mar. 21st, 2019; accepted: Apr. 4th, 2019; published: Apr. 11th, 2019AbstractWith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level pension security system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mmer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illars of the pension security system. The authors’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problems to be solved. With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ommer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Commer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Policy Suggestions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及问题研究马琳艺中华女子学院金融系,北京收稿日期:2019年3月21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4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11日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迫切需求,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笔者调查研究显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仍处于萌芽期,还存在很多马琳艺问题亟待解决。
论文以实证调查研究为方法,对目前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及问题,政策建议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研究问题提出(一) 研究背景: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据统计,到2018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49亿,占总人口的17.9%。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从本世纪前半叶开始,我国将始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国家。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凸显。
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
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
老龄化提前到来,意味着“未富先老”,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养老负担重、筹集资金难和医疗费用大等诸多挑战。
(二) 研究综述笔者归纳整理学界对商业养老保险的研究文献,近几年研究成果丰硕,从不同视角展开调查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总结以下几方面:1) 关于商业养老保险的功能及作用董艳华(2019)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不但影响着老年人以后生活的质量水平,还影响着社会和政府的财政负担。
现阶段的政府限于财力基础,并不能完全提供高水平的养老方式。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第三支柱产业能够弥补社会养老保障部分[1]。
赵春红(2017)以企业年金税收优惠为对照,基于公平性的视角分析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抵扣额度[2]。
2) 关于商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刘洪清(2013)认为商业养老保险缺乏政府支持和保障[3]。
徐载娟(2017)由于复杂的经济形势及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方式较为滞后,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三大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较为缓慢[4]。
3) 关于商业养老保险的规划策略及建议董艳华(2019)研究认为政府应加大居民对养老保险的宣传,加大对保险公司监管力度;保险公司优化与升级本公司产品,提升保险保障水平,适当降低保额[5]。
4) 文献综述及评价从上述三个视角分析学者对商业养老保险的研究,其特征是从现状出发分析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以及问题,从而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规划进行建议。
笔者认为设计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针对其经济能力和风险等级,配置保险产品,对养老保险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马琳艺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一) 概念内涵解析1) 商业养老保险概念商业养老保险是商业保险的一种,它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对象,在被保险人年老退休或保期届满时,由保险公司按合同规定支付养老金。
目前商业保险中的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定期保险、终身保险都可以在不同程度起到养老的目的,都属于商业养老保险范畴。
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当作一种强制储蓄的手段,帮助年轻人未雨绸缪,避免年轻时的过度消费。
2) 商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因为是由国家和社会制定的保险制度,其保障性强,风险系数低,人民接受程度高并且信任度高。
商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两者之间都可以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但两者之间一起购买,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两者不同点如下:①性质不同,社会养老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属于政府行为。
而商业保险是属于企业性质,是一种商业行为;②目的不同,社会养老保险是不以赢利为目的,其出发点是为了确保劳动者晚年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而商业保险的根本目的则是获得利润,在此前提下给投保者一定的经济补偿;③责任不同,社会保险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对社会保险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而商业保险会受市场竞争机制的制约,政府主要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督。
(二) 研究理论基础:生命周期理论1) 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在50年代,F•莫迪利亚尼与美国经济学家布伦伯格(Richard Brumderg)和艾伯特·安多(Albert Ando)共同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
该理论将人的生命分成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退休前期、退休期这五个阶段。
根据不同阶段的生活能力与需求规划分析各阶段的生命特征,并且提出理财规划,从而实现合理的财产配置,使得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与其收入成一个稳定的比率。
2) 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意义生命周期理论作为理财理论基础之一,通过对生命的阶段划分,掌握各个阶段的特点,分析现有需求以及未来需求,从而可以帮助人们制定理财计划,合理分配财产,提高生活幸福感、舒适度,实现人生效用最大化。
3. 商业养老保险实证调查研究(一) 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根据商业养老保险相关知识与资料设计问卷,就商业养老保险现状以及问题进行调查。
问卷以线上与线下的方式发放,对多个城市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问卷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以被调查者缴纳养老保险与个人的工作岗位收入、对未来规划的认知水平、子女个数等等有着密切联系。
在经济较发达城市,在人民生活水平高、收入相对高、认知水平相对高的情况下,人们有经济能力且有需求去缴纳商业养老保险,社会大众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导致保险参保积极性不高因素,比如费率、服务水平、待遇水平等视角开展问卷和访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选择了北京市和江苏省的居民,根据北京市以及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北京市是我国首都且为一线城市,江苏省的人均GDP也是名列前茅,人们对养老的需求还是很大,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潜力较大。
我们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9份,我们在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展开分析。
马琳艺(二) 调查研究结果及分析调查人口以及对养老保险需求人口大多都在30岁以上。
按年龄层次划分,30岁以上的人群,工作日趋稳定,家庭构建完整,会逐渐形成养老意识,进行养老规划。
商业养老保险的客户群体大多聚集在30岁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保险缴纳情况(如表1),只缴纳社会养老保险人数有709人,在总调查人数中占比73.2%;社会养老保险已缴足年限,正在缴纳商业养老保险的人数有71人,占7.36%;社会养老保险未缴足年限,同时在缴纳商业养老保险的人数有171人,占17.69%;只缴纳商业养老保险的人共有13人,占比1.3%;未缴纳商业养老保险的人有5人,占比0.45%。
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如表2)为非常了解的人数为75人,占比7.79%;了解的人数为269人,占比27.71%;不太了解的人数为524人,占比54.11%;完全不了解的人数为101人,占比10.39%。
由统计数据可见,基本的养老保险存在“一枝独大”的现状,显现出我国现行的养老制度和体系的短板。
商业养老保险的参与度偏低,不过商业养老保险在社会大众的养老规划中已具有一定地位。
根据对于商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调查(如表3),有近乎一半的人表示不太了解商业养老保险,因此不太愿意买商业养老保险,在收集到的意见中,大部分人认为商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是费率偏高、了解程度不够和保险公司服务不到位,由于担心保险公司骗保或者故意隐瞒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