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以及经皮后凸成形术相关问题与对策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的预防策略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和床上大小便训练,以适应术后需要;对于长期卧床 的患者,需指导其进行肌肉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
术中预防措施
严格的无菌操作
手术室和手术器械需严格消毒 ,确保无菌环境。
精确的手术定位
医生需熟悉解剖结构,在手术 过程中精确地定位病变的椎体
。
防止骨水泥渗漏
在注射骨水泥时,应控制注射 速度和注射量,并密切观察骨 水泥是否渗漏到椎管内或血管
内。
术后护理与观察
术后护理
术后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 密切观察,并给予吸氧、心电
监护等措施。
术后疼痛管理
术后需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 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
术后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促进术后恢 复。
04 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的预防策略的重要性
降低术后疼痛疼痛缓解不足来自由于骨水泥注入量不足或 分布不均,导致患者疼痛 缓解不足。
感染
由于手术过程中未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导致术后感 染。
邻近椎体骨折
由于骨水泥注入过多或过 少,导致邻近椎体骨折。
03 预防并发症的策略
术前评估与准备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 能,以及患者的骨密度和骨质量。
术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 及骨水泥的注入情况,以确保手术安全。
术后护理
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包括疼痛管理、抗感 染治疗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通过预防策略,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并发症包括骨水泥渗漏、肺栓塞等,通过 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显著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并发症,临床上常常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
这两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在具体治疗效果方面究竟有何不同,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比较研究。
本文拟通过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进行比较,从手术原理、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原理与技术特点1.1 手术原理: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通过经皮途径,利用特殊的植入物对椎体进行填充,从而恢复椎体高度与解剖形态,改善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手术治疗方法。
1.2 技术特点:该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风险低等特点,适用于急性骨折与慢性疾病的治疗,对于那些不能耐受开放手术、麻醉风险较高、或已经接受过其他手术失败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手术原理与技术特点2.1 手术原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通过经皮途径,利用特殊的植入物对椎体进行填充并同时进行椎体后凸成形的手术治疗方法。
与传统的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够更好地纠正椎体后凸、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同时改善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与功能障碍。
2.2 技术特点:该手术技术在纠正椎体后凸的也能够很好地恢复椎体高度与解剖形态,对于那些患者来说,能够有效改善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与功能障碍。
并且,该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风险低等特点,适用于急性骨折与慢性疾病的治疗。
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的比较3.1 疼痛缓解:经过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但在对疼痛程度的比较中发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疼痛缓解方面会更为显著,可能与其同时纠正椎体后凸有关。
2023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2023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的防治策略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可分为骨水泥渗漏有关的并发症以及与手术穿刺有关的并发症。
各家报道PVP并发症较低,一般低于10%,而且与患者的选择有关。
骨质疏松症、血管瘤及恶,的中瘤病人中的并发症发病率分别约为1.3%、2.5%和10%,但多数报道认为其并不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主要与手术穿刺技术以及注入的骨水泥有关,目前报道的围术期并发症,主要包括脊髓和神经根损伤、肺栓塞、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等。
一、脊髓及神经根损伤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穿刺导致,与手术经验技术及术中影像学监测不利有关;二是骨水泥相关损伤,穿刺通路距脊髓过近,局部压迫伤及热损伤造成。
实验证明骨水泥进入硬脊膜外腔引起脊髓损伤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骨水泥直接对硬脊膜和脊髓的压迫作用,二是骨水泥聚合时产生的热效应。
预防策略:仔细研究影像学资料,准确把握适应证。
对于椎体后缘破坏缺损不完整,椎体崩裂、终板破裂,椎弓根侵蚀破坏等病变的节段,选择时应慎重。
对穿刺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手感及患者主诉变化,充分考虑,认真处理。
正确掌握手术操作技术。
尤其是提高穿刺技术提高影像学监视质量。
其中T4~14,穿刺角度与矢状面呈现出5。
~10。
,而11~14是逐步增大的,15更可达30。
,冠状面上则需在透视监测下进行决定。
对于严重压缩变形的椎体,穿刺点和穿刺途径更为个体化,术者经验甚为重要。
目前多数术者采用局麻下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时时同步检查患者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变化情况。
慎重选择穿刺点和穿刺路径,争取做到一针到位,避免反复多次穿刺,破坏椎体完整性。
二、静脉渗漏及肺栓塞静脉渗漏和肺栓塞的预防、诊断及表现:避免注射针插入静脉丛,必要时操作前应做静脉造影。
椎体内静脉造影能够了解静脉引流速度并预测骨水泥经静脉渗漏的方向,从而确保PVP的安全实施。
椎体静脉造影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椎体静脉和下肢静脉极快显影:所推注的造影剂能在10~30分钟内迅速排空消失,这种情况常见于椎体血管瘤、椎体压缩骨折程度较轻者。
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老年人是一个不断增长的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也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
这种类型的骨折通常发生在椎体前缘,由于骨折后椎体压缩,导致脊柱结构受损,出现肋骨下移、胸廓变形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如脊柱变形、压迫性神经根病变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
寻找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疼痛缓解、功能恢复等方面;2.研究并分析手术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手术技术的优化方向;3.总结并发症发生率及类型,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4.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的治疗策略参考,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达成,本研究旨在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促进老年人脊柱骨折的治疗水平提升。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和实施研究,可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系统性地收集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情况。
我们基于医院数据库中的患者信息进行筛选,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然后,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资料调查,包括年龄、性别、病史、临床表现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
接着,我们详细描述了手术方法和治疗方案,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具体操作步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关键指标。
手术教程: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

手术教程: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展开全文今日导读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都属于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技术。
两者都是通过经皮穿刺的方法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材料,以达到消除骨折微动、增强椎体的力学强度与缓解腰背疼痛的目的。
与PVP 不同的是,PKP 在注入骨水泥之前首先利用可扩张性球囊或其他装置置入椎体内并膨胀,从而尽量恢复椎体的高度并降低推注骨水泥的压力。
适应症及禁忌症有哪些?•主要适应症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或椎体肿瘤所致的顽固性椎体源性疼痛,术前应排除因腰椎退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的疼痛。
•主要禁忌症有:全身情况无法耐受手术、凝血功能明显异常、局部或全身的感染未控制、有脊髓压迫症状者。
术前准备怎么做?1麻醉与评价身体状况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部分病例若无法耐受术中俯卧位,术前应常规训练患者数次。
适当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2明确靶椎首先应进行详细的体检,针对叩痛最明显的骨折节段进行手术。
同时 MRI 的 T2 加权像上相对较新鲜的骨折椎体因伴有一定程度水肿,显示为高信号影。
或者骨扫描见放射性核素活性增加,是定位靶椎体的重要手段。
对叩痛与 MRI 高信号影相符合的病椎行骨水泥强化可以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
3确认手术器材手术器材主要包括穿刺器械和骨水泥注射器,PKP 还需要球囊或者其他扩张装置。
4填充材料的选择常用的有PMMA、磷酸钙(CPC)、硫酸钙(CSC)等各种骨水泥。
手术步骤详解1靶椎定位患者取俯卧位,前胸部两侧和髂嵴下垫软枕使腹部悬空。
连接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后,C 形臂 X 线机透视下定位。
正位透视下显示患椎上下终板呈一线影,同时双侧椎弓根影与棘突等距,然后在体表标记穿刺点,正位位于靶椎体椎弓根影外上缘位置。
2靶椎椎弓根穿刺以球囊 PKP 为例,在穿刺点处做一 5mm 小切口,用套管针透视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入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椎体成形术并发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探讨椎体成形术并发症》摘要: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穿刺成功率为98.3%,术中并发症 3.1.1 骨水泥渗漏为最常见的并发症,[1]郑召民,李佛保.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27-328. [2]赵刚,史相钦.经皮椎体成形术190例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08,21(1):46. [3]阮狄克.再谈椎体成形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J].中国骨伤,2008,21(6):403-404. [4]丁亮华,王祁,张敏,等.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椎体骨折中的运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2):115-116. [5]刘英杰,董彦,杨伟光,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渗漏的分型及防治[J].中国医师杂志,2005,7(10):1311-1313. [6]徐韶怡,李义荣,王萍,等.全髋置换术中应用地塞米松减轻骨水泥对循环影响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3):285. [7]陈珑.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9(29):343-347. [8]孙继桐,余方圆.经皮椎体成形术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对策[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33(4):353-355. [9]Sam J. Arterial injury fowllowing percutaneous vetebral augmentation [J]. Spine,2006,31(3):84287. (收稿日期:2010-12-13)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摘要]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的原因,探讨其防治策略。
方法:2008年5月~2010年2月,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PVP和PKP共86例(104个椎体),发生并发症5例共6个椎体,对其所发生的5例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相关问题

外科 杂志》 《 中华骨科 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 骨科杂 志》 《中华
解剖 与临床 杂志》 《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电子版 ) 》 等 二十余种 国内核 心期 务编委 、 编 委和 特邀 编 委 , S A S J o u r n a l副主 编, J o u r n a l o fMu s c u l o s k e l e t a l R e s e a r c h , A s i a n S p i n e
渗漏 、 椎 旁软组 织 渗 漏 、 椎 旁静 脉 渗 漏 、 穿 刺 针 道 渗
1 4% I 3
,
但 有 学者 认 为 , 临床 上 骨水 泥 渗
是被低 估 的 , 实 际 渗 漏 率 要 高 于 目前 文献 报 道
。
漏等 。循 证 医学研 究结果 显 示 , 经 皮 椎 体 后 凸成 形术 中不 同部位 骨水 泥渗 漏所 占比例分别 为硬 膜 外
旋中青年专家” “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全国第五届 高等 院校 青年教 师三等 奖…‘ 江苏省 高等 学校 优
骨干教 师” 等称 号。
皮 椎 体 后 凸成 形 术 骨水 泥 渗 漏 相关 问题
林 李茂 王根 林 盂斌
经 皮 椎 体 后 凸成 形术 自 1 9 9 8年 获 得 美 国食 品 品管理 局批 准 应用 于 治疗 骨质疏 松 性椎体 压 缩
,
( b a s i v e r t e b r a l v e i n ) 渗 漏 至椎体 后缘 及硬 膜 前 方 ; 沿
骨皮质破 损处 可 能 渗漏 至椎 旁 任何 部 位 ; 沿 节段 静
脉( s e g me n t a l v e i n ) 渗漏 , 骨水 泥 多局 限 于 节段 静 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概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介入手术。
该手术通过经皮方式在椎体内放置特定形状的气球并进行后凸成形,旨在恢复椎体高度和形态,减轻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
本文将从疾病背景、手术原理、手术适应症、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介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相关知识。
疾病背景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尤以老年人为多见。
患者的骨组织质量下降,骨密度减少,骨骼脆弱易碎,容易发生骨折。
其中,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脊柱。
脊柱骨折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占所有骨折疾病的15%~20%。
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大多由于轻微的外力作用导致椎体压缩、嵌顿,患者出现背痛、脊柱畸形、神经损伤等症状。
手术原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介入手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麻醉:手术前进行全身麻醉或者腰硬联合麻醉;2.位置定位:通过X线等影像学检查,精确定位椎体压缩区域;3.切皮:在椎体的两侧,皮下五厘米处,用刀片将皮肤划开3cm左右的切口;4.穿刺:在椎体的一侧,用穿刺器向椎体内穿刺,将导丝送进椎体内;5.扩张:用扩张器扩展穿刺孔形成肌肉间隙,为放入术具做准备;6.椎体成形:放入气球,在局部通入气体并充气,通过压力将椎体向后成形;7.定型:气球取出,用特殊的骨水泥填充椎体空洞,加强椎体稳定性,定型后关闭切口。
手术适应症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椎体高度减低,且神经受压或骨折引起的脊髓或神经根损害;3.不能行开放手术或患者不同意开放手术的情况。
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手术前1.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呼吸、心电图等检查,并做好手术前准备;2.术前应细致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特殊情况等;3.注意麻醉安全,避免术中出现意外情况;4.细心做好手术部位的消毒,防止术后感染。
手术后1.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情况,监测心率、呼吸功能等重要指标;2.术后一般需要卧床休息1~2天,注意保持切口部位的干燥和清洁;3.术后2周内需避免过量运动、弯腰等活动;4.术后需要长时间佩戴固定腰带,控制腰部活动,加强椎体稳定性;5.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并按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