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教案

渭城曲教案
渭城曲教案

1.一提到古诗你首先会想到哪个朝代?

2.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无数的诗人就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对的复杂面貌。

3.你都知道哪些古诗呢?谁能给大家背一背(指名背诵)

4.今天我们在学习一首也是唐朝诗人写的诗,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诗人,他的名字叫王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描写友情的古诗《渭城曲》(板书课题)

5.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认识的王维是什么样的?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代著名诗人,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开元进士,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6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渭城曲》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送元二使安西》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题目的呢?

7.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是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中排行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自称,表示亲近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离安西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

1.接下来我们要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学习这首诗歌,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读)

2.找你的小组成员相互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给他纠正字音,然后选出读的最好的那一位,参加比赛。

(小组读)

3.请各小组派出代表读诗歌,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有没有达到我的两个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六个小组派代表读)

4.现在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歌读一遍

1.这首诗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

字典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看看你从这首诗中都读懂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各组派代表逐句说一下意思

A:"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师:这一句你认为怎样读?指几名读。渭城/朝雨/浥/轻尘,

B:"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舍:she四声,宿舍、校舍。多音字,还读三声,舍不得、舍己救人。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读读这句。客舍/青青/柳色/新。

(和前一句连起来读读)

C:"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请。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君”读音,写时注意什么?

更尽:再饮完。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读出来,好吗?劝君/更尽/一杯/酒,

D:"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读一读:西出/阳关/无/故人。

3.小组总结整首诗该怎么翻译,如果他有说不全的地方给他补充一下,说错的地方修改一下。

4.全班交流

5.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诵读,注意我说的是诵读而不是读课文,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给古诗划分节拍,读的时候注意强调不要拉长音,声断气不断,声音可以停,但是不能换气,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首诗练一练

6.哪位同学能试着给大家读一读?

7.全班一起读一读。

1、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

(生自读古诗,小组讨论,比比哪个小组找到的依据多)

教师点拨:

(1)元二,这个名字很特别。听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

“故人”就是好朋友,知己的意思。“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尽”就是他们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2)你们注意到“酒”了吗?

师:“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师:这是一杯离别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友谊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师: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教师点拨:

(1)雨,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也是老天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

客舍。王维是山西人,他也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他感到更加伤感了。

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2)师: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客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从这些地方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呢?(板书:依依惜别深情体贴殷勤祝愿)

4、小结:在开始我们也通过资料知道了渭城离安西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阳关故址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之地,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艰辛寂寞。因此,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的深情体贴和殷勤祝愿。

正因为这首《渭城曲》包含着依依惜别、深情体贴、殷勤祝愿之情,所以读起来真挚感人而不伤感,富于热情而乐观的情调,在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挚情的同时,也成功地表达了人们离别时的一种普遍的心情,被人称为赠别诗中的千古绝唱。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依依惜别的情谊再次朗读这首古诗。

5.你能试着背一背吗?

人们对这首诗的评价极高。“后之咏别者,众有千言万语,贻不出其意之外。”此诗的别名:《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三叠》并跟据此诗创作的古曲《阳关三叠》。同学们有时间可以去听一下

人生自古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据说,元二来到安西一年后,曾给王维写过一封信,(课件出示:王维兄:展信问安!记得去年今日……)但由于年代的久远,这封信已残缺不全,聪明的你,能根据今天这堂课,补全这封信吗?

古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翻译赏析

古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翻译赏析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言】 《渭城曲》原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去边疆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现代艺人童丽有一张同名音乐专辑《渭城曲》,收录了13首现代歌曲,以古典曲风演绎了诗歌中所描绘的惜别之情。 【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润湿。 (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5)故人:老朋友 【翻译】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赏析】 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的这首诗之所以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按白居易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由于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唐代便被谱成了《阳关三叠》,后来又被编入乐府,成为饯别的名曲,历代广为流传。[3] 安西,是唐代中央政府为统orG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县。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由乐人谱曲.其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作为送别曲,流传很广。 我们这个民族自古重离别。历代留下来的赠别送行的诗文多得不可胜计。南朝江淹专门写了一篇《别赋》,赋的一开头就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送别曲也很多,汉横吹曲有《折杨柳》、《小折杨柳》,相和大曲有《折杨柳行》,南朝清商曲有《月节折杨柳》等。 诗开头“渭城”一语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并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阵小雨。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为春雨,这种写法叫做互文见义。这可以使语言更精炼。 写离情别绪。诗人笔下的景物也往往成为有情之物。代人伤心,为人垂泪。本诗写春朝两,下“襄轻尘”三字,表明两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接着又说,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空气清新。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此种写法。似与“送

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然而。诗人心甲已先装着一个“别”字。虽有良辰胜景。也无心流连。别意正是以潜意识的形式笼罩景物、环境的。由此可以看到,主观情感在一篇抒情诗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中的语是“柳色”。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一事一物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柳色新”三字在诗中有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节。 后二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这类常情写在此处,读来特别朴实深厚,紧相呼应的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使这杯酒具有极重的分量。

阳关三叠赏析

一、《渭城曲》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商参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2] 二、翻译 清和节正当春天, 清晨细雨湿润渭城浮尘,客舍春意盎然,柳叶颜色翠绿清新,劝慰游子再多饮一杯家乡的甜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见到相识的人。(无论)寒冷的夜晚(还是)寒冷的清晨,急行,急行,路途遥远穿越河流,《阳关三叠》这首曲子在边关要塞谱成,为感伤自身(生活的)劳碌,经历千辛万苦,经历千辛万苦,每当(经历)千辛万苦时应该好自珍重,应该好自珍重。 清晨细雨湿润渭城浮尘,客舍春意盎然,柳叶颜色翠绿清新,劝慰游子再多饮一杯家乡的甜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见到相识的人。回首留恋舍不得分离,泪水洒湿沾巾,不再有我帮助您。怀念,怀念,每时每刻都思念阁下。参星和商星各一边(此出彼没),与谁相互依靠,与谁相互依靠,能够与谁相互依靠。每日心驰神往,每日心驰神往。(无复:再也;相:相互;辅仁:原意培养仁德。意思就是再也不能相互交流,培养仁德了。简单的意思就是再不能见到好朋友了。) 清晨细雨湿润渭城浮尘,客舍春意盎然,柳叶颜色翠绿清新,劝慰游子再多饮一杯家乡的甜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见到相识的人。大片的春草长得茂密浓厚 ,美酒,美酒,饮(酒)之前就已然心醉,乘坐骏马奔驰,乘坐骏马奔驰,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注释,翻译,赏析)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注释,翻译,赏 析) 【作品简介】 《渭城曲》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渭城曲》是一首送别的名曲。原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去边疆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从盛唐时期开始广为流传。 【原文】 《渭城曲》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解】 1、渭城:就是咸阳,现今陕西省西安市。 2、浥:湿润。 3、客舍:旅馆。 4、柳色:柳象征离别。 5、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韵译】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评析】 此诗后来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或名《阳关曲》,或名《阳关三叠》。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的这首诗之所以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

句重叠三唱。按白居易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由于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唐代便被谱成了《阳关三叠》,后来又被编入乐府,成为饯别的名曲,历代广为流传。安西,是唐代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是作者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此刻,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欣赏《渭城曲》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欣赏《渭城曲》 来源: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渭城曲》

渭城曲 诗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参考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诗文赏析 《渭城曲》原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去边疆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诗的前两句,主要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早晨的渭城,客舍驿道由东向西,一眼望不到头,晨雨也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洁净而又清爽,好像特意为送朋友远行安排。这里从清朗的天气,到洁净的道路,从青色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一幅清新明朗的美丽图景,为送别提供了特别的优美环境。这是一场依依难舍的离别,这是一场慷慨激昂的离别,这里没有黯然销魂,更没有凄惨悲伤。它透射出一种轻快明朗而富有希望的情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的后两句,主要描写具体的送别情景,但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进行舍去,只剪取了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劝酒的动人场景。主人说,“兄弟呵,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之后,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却深深表现了最强烈、最真挚、最缠绵的惜别之情。 诗里的“阳关”,在甘肃敦煌的西南,与正北的“玉门关”,都是通往西域的要塞通道。唐朝国势强盛,边疆贸易活跃,西出阳关,出使西域,既要历经万里跋涉,又要备尝穷荒寂寞,被看作当时的伟大壮举。“劝君更进一杯酒”成为这首诗的诗眼。一方面它浸润着诗人的深情厚谊,包含对友人处境、心情及前程的体微,以及对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另一方面它打破离别依依、相对无言的沉默状态,表达送行者的复杂心情。

王维《渭城曲》赏析

渭城曲 唐·王维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写送别时的景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劝酒话别的依依深情)。 【注释】 渭城:秦都咸阳,汉时改称渭城。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北。浥:湿润。客舍:这里指为行旅之人饯别而设置的馆舍。柳色新:表示初春柳色新绿景象。 阳关:汉代设置的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与玉门关同为通往西域的要隘。《元和郡县志》言其在玉门之南,故名“阳关”。 【赏析】 《渭城曲》原为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中题名。《唐诗三百首》沿用此题,一作《送元二使安西》。唐人谱曲传唱,用作送别之曲,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是一首广为传唱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这首诗写的是客中送客,作者选取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物,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深切地表达了和友人的真挚友谊以及惜别之情和故国之思。作品以“轻尘”、“客舍”烘托行旅的气氛,以“朝雨”、“柳色”渲染阳关以内故国景色的醇美清新,使人自然地联想到唐人习俗折柳送别的情景,从而发出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喟叹。 全诗以景烘托离绪,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此诗为“唐绝句之冠”。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是作者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此刻,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

渭城曲改写作文

渭城曲改写作文 导读:清晨,一场细雨沐过天空,将原先因过往车马所掀起的尘土无声无息地降落在地上。空气清新,鸟儿在柳林中竞相啼啭,尽情倾吐着相思之情。瓢虫顺着滴着水的叶子爬上尖端,越过枝干,消失在草丛间。在长安西北部,渭水北岸,小城的驿道边,柳树下,我的心情,却被这场春雨打湿,无比地沉重、沉重…… 新柳冒着青青的嫩芽,绿意铺满了客栈四周的`大地,这春景虽好,但我的心却满是凄凉。柳枝上的水珠好似朋友离别时的泪珠,每一根柳条都承载着昔日欢聚的回忆,每一滴水珠都诉说着惜别时的伤感。往事在脑海里越走越近,而元二却即将离我越来越远。 元二今日就要出使新疆库车,我同元二从小知交,总以为我们相聚的美好时光漫长,然而今天却成为我们分别的日子,人在失去友人时才彼此懂得珍惜。醉眼朦胧中,我再次斟满酒杯,高举着敬向元二。从今以后,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日子,不知是不是还可以一起尽兴地把酒临风,和诗吟唱。所以朋友啊,为我们的情谊,再喝一杯吧,出了阳关,再也没有老朋友陪你高谈阔论,饮酒赋诗了,再也没有人那么懂你了。新疆库车,路途遥遥,一路上,你将人单影只,餐风露宿,不知要受多少苦。朋友呀,我为你担心啊! 望着元二的背影消失在转角,我再一次流下了泪。 渭水河边,随风飘荡的柳丝也似乎依依不舍。元二啊,这一别,我们不知何时再见。

【渭城曲改写作文】 1.改写《路遇》作文 2.秋思改写成作文 3.作文改写:《采薇》 4.狼改写初中作文 5.改写约客作文 6.精美改写《所见》作文 7.改写所见作文 8.知错就改写事作文 9.秋思改写的作文 上文是关于渭城曲改写作文,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阳关三叠解析参考资料

《阳关三叠》,中国古曲,又名《阳关曲》、《渭城曲》。该曲取材自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篇绝句后来成为一首七弦琴歌,歌曲分三大段,即三次叠唱,每次叠唱除原诗外,加入由原诗诗意所发展的若干词句,为当时的梨园乐工广为传唱。因取诗中“阳关”一词,再加之歌曲的三次叠唱,故名《阳关三叠》。 琴歌歌词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1]注释(2)使:到某地;出使。 (3)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4)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 (5)浥:(yì):湿润,沾湿。 (6)客舍: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7)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8)君:指元二。(9)更:再。 (10)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11)故人:老朋友,旧友。(12)更尽:再喝完。

《阳关三叠》赏析

《阳关三叠》赏析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古琴曲《阳关三叠》(演奏者:管平湖),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阳关三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琴曲,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难得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目前所见的古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目前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现存《阳关三叠》原诗已饱含深沉的惜别之情,谱入琴曲后又增加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曲谱最早见于《渐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据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1864年)传谱,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每叠又分前后两段,琴歌开

始加了一句“清和节当春”作为引句,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为新增歌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跳进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真意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阳关三叠》琴歌歌词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先已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尽的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曲》诗词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诗词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 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 旧亲人。 注释 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湿。 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赏析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 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 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个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 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 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 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择这两件事物,自然 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表现出黯然*的 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 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 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 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的 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增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 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 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 再干了这个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 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 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个瞬间都到达了 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 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 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 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 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

中国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之浅析

中国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之浅析 摘要:我国早期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无论在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均取得了比较高的艺术成就,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这一西方声乐艺术题材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和壮大积累了宝贵的创作实践经验。所以说,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和积极意义。本文对其中的典型作品《阳关三叠》进行艺术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进一步认识艺术歌曲这一西方声乐艺术体裁在我国的最初创作因由,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征。 关键词:艺术歌曲;诗词;声情交融;艺术处理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以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古典诗词或现代诗为主,有些歌词则直接选自名家名诗,这些诗词则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青主的《我住长江头》,是将中国传

统音调与民族和声五声调式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去,它对西方大小调及传统的功能和声有很大的突破,并吸收了我国传统音乐的调式体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曲调真挚感人,与快速流畅稳中求变的伴奏织体共同表达了思念的主题。歌曲的头四句调性是从e 小调转到D大调,第五句从D和弦开始,引出G和弦,并采用G宫和弦与E羽和弦相交替的手法,丰富了和声色彩,赋予了这首歌曲鲜明的民族风格。 1 作品分析 1.1 歌词分析 从《浙音释字琴谱》中的“希山曰:是曲也,王摩羯所作,而后人增益之。”中可以得知,《阳关三叠》是以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词,经后人配曲,为了使诗词和琴曲紧密结合,后人在原诗的基础上将其中歌词进行了增益变化,加强了惜别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原诗内容:“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清晨的细雨将渭城的浮尘打湿,洗去了路上的灰尘,客栈的青砖瓦在细雨中散发着沉静、清新的土砖瓦味道,依依杨柳也因为雨水的滋润,青翠欲滴的叶子显得更加妩媚,随风摆动的柳枝增添了离别的惆怅,客栈是游子的暂居之处,杨柳又是离别的象征,二者的组合让诗歌平添了一份黯然销魂的情调,然而加上朦胧的细雨,却给黯然销魂的情调赋予了一层轻柔明快的靓丽风景。作者铺垫了一个清新又略带忧愁的场景后,引出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喝一杯酒吧,诗人凝千言万语于美酒中,一个“更”字,一个“尽”字,饱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意,一杯酒代表不了诗人于友人的情意,只能频频举杯,用“西出阳关无故人”含蓄而委婉的抒写离别之情,出了这“阳关”不知何年何月还能再见,诗人王维擅长使用时空转换的写法,把人们从

王维渭城曲原文及翻译

王维渭城曲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的《渭城曲》。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诗人简介】 王维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

渭城曲教案

1.一提到古诗你首先会想到哪个朝代? 2.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无数的诗人就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对的复杂面貌。 3.你都知道哪些古诗呢?谁能给大家背一背(指名背诵) 4.今天我们在学习一首也是唐朝诗人写的诗,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诗人,他的名字叫王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描写友情的古诗《渭城曲》(板书课题) 5.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认识的王维是什么样的?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代著名诗人,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开元进士,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6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渭城曲》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送元二使安西》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题目的呢? 7.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是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中排行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自称,表示亲近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离安西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 1.接下来我们要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学习这首诗歌,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读) 2.找你的小组成员相互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给他纠正字音,然后选出读的最好的那一位,参加比赛。 (小组读) 3.请各小组派出代表读诗歌,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有没有达到我的两个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六个小组派代表读) 4.现在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歌读一遍 1.这首诗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 字典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看看你从这首诗中都读懂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各组派代表逐句说一下意思 A:"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曲》教学设计

《渭城曲》教学设计 东风路小学孙秀英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3、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含中国政区图、《阳关三叠》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一)师:“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是画,有人说离别是泪水。我们读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 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 际流”。 --------------------------------- 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

(二)出示课件导入:送别诗《渭城曲》 (三)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学古诗,知诗人。 二、朗诵诗歌,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件 师:了解了学习方法,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 1、自由读读这首诗,读熟。 指名读读,齐读。 2、课件出示: 好,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 解题:《渭城曲》原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师:诗人王维送别他的朋友元二去安西,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于了这首诗中。我们来看看地图,王维在渭城送他的朋友元二去安西,诗中的阳关就是这个地方。 介绍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

王维《渭城曲》赏析 (1)

渭城曲 唐·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写送别时的景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劝酒话别的依依深情)。 【注释】 渭城:秦都咸阳,汉时改称渭城。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北。浥:湿润。客舍:这里指为行旅之人饯别而设置的馆舍。柳色新:表示初春柳色新绿景象。 阳关:汉代设置的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与玉门关同为通往西域的要隘。《元和郡县志》言其在玉门之南,故名“阳关”。 【赏析】 《渭城曲》原为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中题名。《唐诗三百首》沿用此题,一作《送元二使安西》。唐人谱曲传唱,用作送别之曲,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是一首广为传唱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这首诗写的是客中送客,作者选取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物,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深切地表达了和友人的真挚友谊以及惜别之情和故国之思。作品以“轻尘”、“客舍”烘托行旅的气氛,以“朝雨”、“柳色”渲染阳关以内故国景色的醇美清新,使人自然地联想到唐人习俗折柳送别的情景,从而发出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喟叹。 全诗以景烘托离绪,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此诗为“唐绝句之冠”。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是作者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此刻,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

古诗二首《渭城曲》《别董大》

11.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内容,想想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能理解诗句的重点词句,并能想象出《渭城曲》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歌内容,想想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2.能理解诗句的重点词句,并能想象出《渭城曲》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并理解第一首古诗,体会朋友间的深厚友谊,感悟诗歌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体会朋友间的深厚友谊,感悟诗歌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部时期,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文明的伟大诗人,除他们外还有无数诗人。从各个不同时期和不同角度反映出了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指名背诵学过的送别诗。 二.我阅读,我了解 1.作者简介 王维,著名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分组朗读古诗 3.划分节拍,朗读古诗 三.扫障碍,我快乐 1.找出易错生字:渭、浥、酒(出示课件) 2.词语解释(出示课件) 浥:湿润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分别的处所。 尽:完了故人:老朋友,指元二。 新:焕然一新 四.我会学,齐合作 1.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秦时咸阳城朝:早上 轻尘:尘埃 诗意: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出示课件)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新:焕然一新 诗意: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的焕然一新。(出示课件) 2.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请更尽:再饮完 诗意:请你再喝完一杯酒(依依不舍)(出示课件)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词语解释】 ①元二:作者的友人,在兄弟中排行老二。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类似现在的“元老二”。 ②使:出使。 ③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④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⑤浥:湿润。 ⑥客舍:旅店。 ⑦更:再。 ⑧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⑨故人:老朋友。 【韵译】: 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

盖有青瓦的旅店映衬柳树的枝条显得格外新鲜。 请你再干一杯离别的酒吧, 西出阳关后就再没有老朋友了。 【诗文赏析】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

【教学设计】《渭城曲》(冀教版)

经全国中小*7"裁H 讪足査惊飪2WJ年初审通过 支务敦佇课程标加宜验教科占 YUWEN 五年级上册 《渭城曲》教学设计 《渭城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晚年之作。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诗歌的前两句写的 是送别的地点、时间。环境虽美,但送别友人,心情却十分沉重。后两句写别前劝酒,实际是借酒消愁。敬 酒赠言,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关怀及深厚的友情。这两句通过特定动作与语言的描绘,回环映衬,在殷勤 劝酒中包含着惜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想象诗中描绘的送别情景,给古诗配画,体会诗人各自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学习唐诗,了解我国悠久、文明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 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能够想象当时的画面,为诗句补白,并从中体会到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 深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L_________________ A 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 (一)背诵《赠汪伦》这首诗。 师:李白要回家乡了,汪伦踏歌相送,李白很感激,就写了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古时候,交通不方便,人们出远门不是步行、骑马,就是坐马车,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送行饯别就成为表达深厚情谊的一种习俗。于是,在和朋友分离之时,人们就 写诗或文章来送给朋友。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唐朝,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 谊吧。 板书《渭城曲》王维 (二)师生谈王维。 1、交流搜集的资料。 2、背诵王维的作品。 师:王维是盛唐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但他早年对功名充满了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 取的生活态度。《渭城曲》是王维赴河西节度使时写的一首诗,诗中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 和气势。王维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在描写景物时,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渭城曲》体现了王维诗歌的这一特点。 3、写作背景 这首《渭城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社会,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而此诗约作于作者送友人 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当 王维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也考虑到了战争将对他们未来所产生的影响。 二、初读感知,扫清文字障碍。 (一)让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二)指名读诗,学生点评。 (三)简介王

《送元二使安西》音乐美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音乐美赏析 朱雪洁 (合江林业管理局职工中专,黑龙江汤原) 摘要:《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的一首较为平常的七言绝句,但它却集中体现了王维“诗中有歌,歌中有诗”的特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诗的韵律上均能体现“诗歌美”,因而才能谱成《阳关三叠》的送行乐曲,传唱至今,历久不衰。 关键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音乐美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集中体现了王维“诗中有歌,歌中有诗”的特色。首先我们从诗的内容来分析。 诗的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具体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时间是清晨,地点是渭城客舍,自然环境是客舍周围绿柳成行,经过清晨的一场小雨的冲刷,客舍清新,绿柳更浓,连西去西安的驿道也因小雨的轻润显得洁净、清爽,纤尘不扬。晨雨过后,万里晴空,既清洁了自然环境,又昭示了一天的晴朗。晴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翠绿的杨柳、青青的客舍等巧妙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出行图。这两句诗,简简单单十四字,从表面.上看全是状物写景,无一字道别情,细细品味又无一字不着情。其一,从“送”处想。仿佛大自然也知道故人元二清晨使安西,因此极尽其能事,为出行主人公创造了一个最佳的出行环境。往日渭城车马交驰,路上尘土飞扬,客舍、杨柳均为灰尘所蒙,失去了它原有的本色。而一场晨雨,西去的驿道更是纤尘皆去,有利行人。这一切好像在告诉人们自然景物也在抖擞精神恢复其自然清新的本来面貌,欢送这位即将西去的尊贵客人。其二,从“别”处看,客人之别必生恋意;朝雨有情天留客,客舍有情挥尘去,绿柳有情换新装,往日不洁,绿柳蒙尘,客人不耐久待;今日清新革面,换留佳宾。天有情,屋有情,树亦有情。 连自然景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交情莫逆的抒情主人呢?只不过诗人是把心中情寄寓自然景,借景抒情。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作者深谙音律,所以作者所抒之情,只是借助“朝雨”“轻尘”“青青”“新”等轻柔明快的词语表达出来,使其诗具有了“歌”的韵味和特点。 如果说前两句是比兴手法,借物传情,那么三四句则切入正题,直写送别场面。朋友话出阳关,进入塞外边荒,穷乡绝城,虽是壮举,并无大碍,但毕竟不免万里跋涉,备尝艰辛之苦,独行之寂,依依惜别蒋所难免,千叮万嘱皆在心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杯酒是诗人全部感情倾注的玉液琼浆。这一杯酒既有着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也有着诗人对朋友前路珍重的祝愿,还有着诗人顺利完成西行目的安全去、早日归的强烈企盼,更有着劝君更尽一杯,然后再尽一杯之意。这里还有意延宕时间,不愿及早分手又不愿口说的那种复杂心情。古有梁祝长亭送别,依依十里,缠绵不休。诗人与朋友别虽没有那种缠绵,但也毕竟万语千言,万绪千头,从何说起,一时竟也难以开口,故人相对暂别在即,只有默默啜酒。于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有的离情别绪,哽咽的万语千言,凝聚成这非常简短而富有十分感情的一句话,既打破了相对无言的沉默,也表达了诗人丰富复杂的送别之情。一杯酒,无限情。 有人说这最后一句所表现的友谊未免有些狭隘,我却认为,这一句却是最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也恰恰是因为有了这一句,本诗才成为人们千古传唱,历久不衰的佳作。 从全诗看,诗人把对山水田园的自然感情与对朋友送别的留恋之情融合一体。表现平常事、自然情,使自然增色,山水生情,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那浓浓的惜别之情。其用情之真,惜情之深一目了然。这种真情与深情的自然流露可歌可泣,正是此诗能够被人们谱曲传唱的原因之一。 从诗的韵律来分析,它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如下诸方面: 一是韵辙的选用。本诗采用“人臣辙”,轻灵洒脱,宽窄适度;既没有“中东辙”“江洋辙”等宽辙那种高亢的韵脚,可以抒发起伏激荡的情怀,也不像“姑苏辙”“灰堆辙”等窄辙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