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表对中

单表对中
单表对中

单表对中找正的方法及应用

1、概述

联轴器的找正是机器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找正的目的是在机器在工作时使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目前,国内传统使用的是三表对中方法,即两块百分表测量两机器联轴节端面的轴向偏差,一块百分表测量两联轴节的径向偏差。双表对中法是三表对中法的简化,应用于要求不太严格的机泵的对中过程中。而在国际中,联轴器对中优先考虑的是单表对中法。这种方法只测定联轴器外圆的径向读数,不需要测量轴向读数,即可得出两轴心线的实际偏差(包括径向和轴向偏差),从而更加直观,清晰地反映轴心线的实际对中情况。

单表对中法操作时可仅用一个百分表,如图1所示,表针指在A联轴器上,同时转动两边的半联轴器,分别在转到0°、90°、180°、270°四个方向时记录百分表的读数,然后拆卸表架反向安装,将指针指在B联轴器上,重复上述步骤获得四个方向读数,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运用图表法或计算法来调整,使两轴线接近同一直线状态。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表架在测量调整中的多次交替拆装引起的测量误差,通常采用两个百分表,分别安装在A、B联轴器的径向上,互相之间错开180°来同时测量以获取数据,故单表对中也称作“反向径向对中法”。

百分表A

图1 反径向对中法示意图

2、单表对中法的适用范围

对于两轴端的两个半联轴器之间的距离较长,一般有联轴器中间节的转动设备,使用单表法可获得比双表法或多表法理想的对中效果。轴端距离越大,联轴节的直径越小,计算就越准确,当对轮间距大于或等于联轴器的直径时,单表双打对中对张口的敏感性强,对中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而两半联轴器没有中间节或对轮直径大于对轮间

距的机泵,单表法可能产生相对较大的误差。

3、单表对中前的准备

3.1、表架的挠度检查

对中的表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并且对中前应校核对中用的表架的挠度(即下垂度),按照待测设备上的相同或相近的参数状态把表架安装固定在一根具有足够刚度且表架固定处和测点处应尽量平滑的水平圆管(圆棒)上,该圆管(圆棒)作为芯轴基准,并且应牢固固定或保证固定松紧程度一致。把百分表在顶部0°时调零,然后把整个装置慢慢转动180°到底部,读出百分表读数,该数值的一半即为表架垂直挠度,其值应为负数。在填写对中数据时,应进行修正,即左、右读数减去对中表架的挠度值,下读数减去挠度值的两倍。假设对中表架的挠度为-0.04mm ,对中数据的修正过程见图2 0

0.12

0.24

0.1200.080.160.08 百分表读数 修正后的百分表读数

图2 对中数据的修正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不考虑这种误差,测量数据与真实值的偏差很大,以此数据来确定的支腿在垂直方向的调整量也是无用的,将远远偏离于真实值如果该值过大(一般用于泵类的不大于0.05mm ,用于机组的不大于0.10mm),则需要加固表架。在找正的计算中需要将表架的挠度值考虑进去。当两个联轴器间的距离小于75mm 时,可不必要计算表架的挠度。

3.2、软脚检查

在国内安装中,很少对电机的软脚进行检查,但是在国外的对中找正中,软脚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软脚的检查是为了确认驱动机脚在无调整垫片状态下或驱动机脚有翘曲时紧固地脚螺栓后是否产生过大的应力而影响对中时百分表的读数。

软脚检查方法:先将电机脚下的底板面清理干净,并移走所有的垫片,然后上紧电机的紧固螺栓。如图3-1所示架设一百分表,然后松开在表旁的一颗电机地脚螺栓,观察百分表读数的变化,如果变化不超过0.05mm ,则可以接受。如果超过,那么将通过加减薄垫片的方式来消除软脚现象。如果电机处空间过小,无法架设百分表,可将百分表架设在电机的对轮处,进行监测(如图3-2),但是这种方法测量的软脚不够精确。例如:

如果表的读数变化为+0.15mm ,那么需在该脚下添加0.15mm 的薄垫片,然后上紧螺栓并重复检测,直到所有电机脚的百分表读数变化在范围之内,即消除了软脚。 电 机

百分表电 机

百分表

图3-1 百分表架电机地脚螺栓旁 图3-2 百分表架电机对轮

4、单表对中过程

4.1、计算法

4.1.1找正步骤:

(1) 百分表的安装见图1,在B 联轴节上装百分表架及百分表,测量A 联轴节外圆。 表针指在A 联轴器上,同时转动两边的半联轴器,在0°、90°、180°、270°四个方向时分别记录百分表的读数a 1, a 2, a 3及a 4 ,把这些读数依次记录在图3的A 圆外面。

一般都在0°处把百分表调零。

b1=0

b2

b3

b4a1=0a4a3a2

图4 测量值的记录

(2) 把百分表架及百分表从B 转子上拆下,装到A 联轴节上测量B 联轴节外圆,同时 转动两边的半联轴器,读出在四个位置的百分表读数b 1, b 2, b 3及b 4,记在图3的B 圆

外面。

(3) 测得两百分表测量面之间的距离D 值并记录之。

(4) 测得A 联轴节百分表测量面至B 机机脚F 1、F 2的距离L 1、L 2,并记录之(见图5)。

图5 测量距离

(5)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校核,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联轴节转动一圈到360°时,百分表指针应回原位。

② a

1, + a

3

= a

2

+ a

4

③ b

1, + b

3

= b

2

+ b

4

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表明测量有误差,应找出误差原因并重新测量,直到符合为止。

4.1.2 调整量计算

垂直面找正调整量计算公式:

δ= (a3’+ b3’)/2×L/D- a3’/2 (4-1)

式中:δ——在B机机脚F

1或F

2

下面应加垫片厚度(正值为加垫,负值为减垫)。

a 3’—— a

3

’=a

3

-a

1

,当a

1

=0时 a

3

’=a

3

b

3’—— b

3

’=b

3

-b

1

当b

1

=0时 b

3

’=b

3

D ——两百分表测量面之间的距离

L —— A联轴节上千分表测量面到B机机脚的距离(如计算F

1

机脚下的垫

片厚度则用L

1代入,F

2

机脚用L

2

代入)。

水平面找正调整量计算公式:

Δ=(a

2’+ b

2

’)/2×L/D- a

2

’/2 (4-2)

式中:Δ——在B机机脚F

1或F

2

横向移动距离;

a 2’—— a

2

’=a

2

-a

4

b

2’—— b

2

’=b

2

-b

4

注意应用公式(4-1)、(4-2)进行计算时,必须把原测得正、负号一起代入公式中去。

4.1.3 单表对中法的应用实例

2010年沙特原油锅炉装置中的引风机,在冷态时,风机轴和电机轴的要求偏差用百分表读数表示,如图6。注;风机轴线为不动线,电机轴线为需调整的轴线。

0.100.200.100-0.10

-0.20-0.10

风机侧读数 电机侧读数

图6 百分表要求的读数

实际测量偏差如图7所示:

0.10

0.05

-0.050-0.32-0.48-0.16

风机侧读数 电机侧读数

图7 实际测量的读数

根据公式(4-1)和(4-2)可计算出轴线垂直方向δ前=0.10mm ,δ后=0.10mm ,水平

方向Δ前=0,Δ后=0。实际轴线垂直方向δ前’=-0.12mm ,δ后’=-0.75mm ,由数值可以看

出前脚为-0.12-0.10=-0.22mm,前脚应减去厚度为0.22mm 的垫片,后脚为-0.75-0.10=-0.85mm ,后脚应减去厚度为0.85mm 的垫片才能和要求的轴线重合。

4.2、图表法

4.2.1、图表法的准备工作

(1)、测量百分表在联轴器A 和B 上的表针的距离,表针在A 端到电机前脚螺栓孔中心F 1的距离以及表针在A 端到电机后脚螺栓孔中心F 2的距离,并记录。

(2)、准备一张坐标纸,在上面先作出一根0线(记为C )表示为泵的轴线,按比例标出第一步测量的数值,如图8所示。泵端联轴器在图表上为A 与0线交点位置,电机端联轴器为B 与0线交点位置,泵端是固定的,通过调整电机来达到对中的目的。

(3)、当百分表针指在A 上时,表架是固定在联轴器B 上的,同时转动两个联轴器来获得百分表的读数。在垂直方向,百分表在上时(表针指在联轴器的0°位置)指针调零,并读取百分表转到底部时(表针指在联轴器的180°位置)的读数。

(4)、在水平方向时,从电机尾部向泵看,人站在左侧(近侧),这时取右侧(远侧)的

百分表为零,读取表转到人这一侧(既近侧)时的读数。

4.2.2 检查垂直方向

A联轴器端,将百分表在顶部0°位置调零,转到180°位置,读表数并取读数的一半值。将表装到联轴器B,同样获得读数的一半值。在图表上根据得到的读数的正、负,

分别在A、B的位置获得相应的点,连接这两个点成一直线,该直线在F

1、F

2

位置和0线的

距离就是需要加、减电机前、后脚垫片的厚度。调整电机后,进行步骤1,重新检查水平和垂直方向,如果垂直方向不符合要求,则按上述方法再次调整。

4.2.3 检查水平方向

在A联轴器端,将百分表在远侧调零,转动180。到近侧,读表数并取读数的一半值。将表装到B联轴器端,同样获得读数的一半值,在图表上根据得到的读数的正、负分别在A、B线上获得相应的点,连接这两个点成一直线,该直线与F1和F2线的交点和水平0线(即泵的轴心线)的距离就是需要左右移动调整电机前、后脚的距离。调整电机后,紧固电机和表架,重新再测量一次,如果不符合要求,则按上述方法再调整。

4.2.4 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在A联轴器(泵端)上获得的读数为正的时,在图表上相应获取的点在0线的上方;读数为负,在图表上获取的点在0线下方。当在B联轴器(电机端)上获得的读数为正的时,在图表上相应获取的点在0线的下方;读数为负,在图表上获取的点在0线上方。

图8 图表法例图

4.2.5 举例说明

在联轴器A垂直方向取上、下读数差的平均值,即:(-0.36-0)/2=-0.18mm,由于该数为负值,所以在图表4的0线下方A线上取点-0.18。在B联轴器垂直方向上取上、下读数差的平均值为(+0.26-0)/2= +0.13mm,故在0线下方B线上取点+0.13。连接这两个点成直线x—x,该线即电机的轴心线垂直方向上和泵轴线(0线)的相对位置。对比X-X和

0线在F

1和F

2

:交线处的距离,即电机脚需要加减垫片的厚度,前脚需加0.01mm的薄垫片,

后脚需减去0.20mm厚的垫片。

在联轴器A水平方向取左、右读数差的平均值,如:(+0.16-0)/2=0.08mm,由于该数为正值,所以在图表5的0线上方A线上取点+0.08。在B联轴器水平方向上取左、右读数差的平均值为(-0.12-0)/2=-0.06mm,由于该数为负值,所以在图表5的0线上方B线上取点一0.06 连接这两个点成直线Y-Y,该线即电机的轴心线在水平方向上和泵轴线(0

线)的相对位置。对比Y—Y线和0线(泵的轴线)在F

1和F

2

交线的距离,即电机脚需要左

右移动调整的距离,前脚F 需向远端移动0.03mm,后脚F

2

需向远端移动0.16mm。

4.3、计算法和图表法的比较

计算法和图表法在联轴器单表对中找正中,是经常用的两种方法,但是比较起来,图表法比较的简单,可以很快得出数据,但是误差较大。而计算法通过可以计算出精确的数值,但是必须仔细核对数据,以防计算错误。

单表找正方法

单表对中法 单表对中法是将对中表架和百分表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机器的半联轴器上,然后各自转动两轴或同时转动两轴,通过百分表的读数来计算和调整对中状况。该法的优点是:直观明确、表架简单、计算调整方便。由于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转子轴向窜动对对中读数的影响,因此对中精度较高,对大型多台单机组成的机组特别适用。 (一)单表法对中的基本程序: ?测定对中表架(以下简称表架)的挠度,将挠度值在表架上打永久性标志。对中时用实测值减去表架挠度。即为表的实际读数值,底部的读数值应减去挠度的二倍,左右的读数应减挠度。 ?将相邻机器的两半联轴器沿圆周做出四等分标志(见附图 ??) 图 ?? 单表法对中测量简图 ?将表架固定在?轴上,表头触在 轴半联轴器外圆上,百分表不动,转动 轴 ??°此时百分表的读数为半联轴器外圆的圆度偏差。在实测时应减去此偏差值,两轴同时转动不产 ?向

生偏差值; ?调整百分表到??= 。按转动方向转动?轴(或同时转动两轴),在 轴联轴器外圆测出??、??、??的值,检查读数应使??+??=??+??(误差应小于 ?????),若不等时查明原因重新测量。百分表读数是对中时进行调整的依据,因此要求百分表读数应准确无误,并注意数值的“正”“负”。 ?同样将表架固定在 轴上,重复步骤 、 ,调整??= ,并测出??、??、??四个数值。(注意:两次盘车方向和读数方向应保持一致)。 ?根据两组百分表读数,确定支脚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调整量和调整方向,调整量可用计算法、作图法和填表计算法确定。 (二)支脚调整量的确定: ?计算法 )用计算法调整轴(?)支脚垫片调整量时应先测出 、?、?之值(见附图 ??),并用??和??分别表示前后支脚的调整量。 这种计算方法只是先将两轴找成一条直线,在实际调整时还应将各支脚处的膨胀量或收缩量考虑进去。 图 ?? 单表对中示意图 )计算公式 2 21B AC L -= 式中?——机器支脚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调整值,即 2 y 21垂 垂垂B C A Ly -=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双表找正法 一采用两块百分表分别测定连轴节径向和轴向的找正情况。在使用该法对联轴节进行找正的操作中,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用钢板尺和塞尺进行初步找正。即用钢板尺在连轴节外圆面的不同轴向位置上进行靠测,利用透光法检查两联轴节的同心度情况。并用塞尺测定两联轴节对口间隙情况,以确保联轴节两端面的平行度及一定的间隙值。第二步采用两块百分分表进行精找,即由两块表分别鉴定轴向与径向的调整值,直至确保合格为止。 二.在采用“二表找正法”时应注意 ①由于一般连轴节的外圆加工的光洁度较差,不利于找正时百分表环向移动。所以常在联 轴节外圆环面上取上、下、左、右各相隔90度的测点位置,测点距靠背轮边缘约10~15毫米并将各测点做好记号以供复用。在实际测定时常需多次测定以达到更合适的找正数据。除了以上找正时单轮转动方法以外,现在常用双轮同时转动的方法,即使联轴节组同时旋转,并分别测定四个位置上的数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点的百分表触头基本上只作很有限的位移,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是有利的。 ②对测出数值应进行复核,复核的方法是将联轴节再向前转动,核对各位置的测量数值不 应有变动;若有变动,则可能是找正架安装固定不牢、百分表固定不牢、轴有窜动等原因;查明情况,重新测量;所测数值上+下应该等于左+右;如果不相等,钳工称之为丢数,也应查明原因,消除后重新测量。 ③对于联轴节外缘比较宽的要考虑采用的百分表支架要有适当的刚性和稳定性。百分表在 主轮上的固定要可靠,在使用磁力表座时也可以采用包箍等方法来固定百分表架。 ④在测量过程中,使百分表首先位于上方垂直的位置0°把百分表指针调至零位,为使测量有一定范围,一般让表处于量程的一半位置。然后将两半联轴器顺次转到90°、180°、270°三个位置上,分别测出a2、s2、;a3、s3;a4、s4。将测得数值记在记录图中。当两半联轴器重新转到0°位置时,百分表的读数应该归零。否则应检查其原因,轴是否有窜动,百分表是否牢固,并予消除,然后再继续测量,直到所测得的数值正确为止。在偏移不大的情况下,最后测得数据应该符合下列条件:a1﹢a3﹦a2+a4;s1+s3=s2+s4。其中a为径向表读数,s为轴向表读数。在测量过程中,如果由于基础的构造影响,使联轴器最低位置的径向间隙a3和轴向间隙s3测不到,则可根据其他三个已测的间隙数值推算出来: A3=a2+a4-a1;s3=s2+s4-s1 轴向径向 A1 s1 A4 a2 s4 s2 A3 s3 最后,比较对称点上的两个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数值如a1和a3;s1和s3,如果对称点的数值相差不超过规定的数值时,则认为符合要求,否则要进行调整。调整时通常采用在垂直方向加减主动机支脚下面的垫片或在水平方向移动主动机位置的方法来实现。 对于粗糙和小型的机器,在调整时,根据偏移情况采取逐渐近似的经验方法来进行调整即逐次试加或试减垫片,以及左右敲打电机来进行调整。对于精密的大型的机器,在调整时,则应该通过计算来确定加减垫片的厚度和左右的移动量。 三找正联轴器时,一般可能遇到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 ① S1=s3,a1=a3如图一所示,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的端面互相平行,主动轴和从动轴的 中心线又同在一条中心线上,这时两半联轴器处于正确的位置。此处s1、s3和a1、a3表示在联轴器上方和下方两个位置上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②S1=s3,a1≠a3,如图二所示,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的端面互相平行,两轴的中心线不 同轴。这时两轴的中心线之间有径向位移,即两轴没有开口,只有径向位移。这时

单表格模板找正方法

欢迎阅读单表对中法 单表对中法是将对中表架和百分表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机器的半联轴器上,然后各自转动两轴或同时转动两轴,通过百分表的读数来计算和调整对中状况。该法的优点是:直观明确、表架简单、计算调整方便。由于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转子轴向窜动对对中读数的影响,因此对中精度较高,对大型多台单机组成的机组特别适用。 (一)单表法对中的基本程序: 1.测定对中表架(以下简称表架)的挠度,将挠度值在表架上打永久性标志。对中时用实测值减去表架挠度。即为表的实际读数值,底部的读数值应减去挠度的二倍,左右的读数应减挠度。 2.将相邻机器的两半联轴器沿圆周做出四等分标志(见附图5.1) b 图 3. 4.b2、b3 “负”。5. 6. 1.计算法 1)用计算法调整轴(A)支脚垫片调整量时应先测出D、Y、Z之值(见附图5.2),并用Ly和Lz分别表示前后支脚的调整量。 这种计算方法只是先将两轴找成一条直线,在实际调整时还应将各支脚处的膨胀量或收缩量考虑进去。 图5.2单表对中示意图 2)计算公式: 式中L——机器支脚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调整值,即 计算结果为正值时应加垫;为负值应减垫;水平方向只是用调节螺钉调整中心偏差而不是增减垫片。A——两机器在垂直方向(A垂)和水平方向(A水)百分表读数的代数和;

其中:A垂=a3+b3 A水=a2-a4+b2-b4 C——调整轴(A)支脚中心与基准轴(B轴)半联轴器上百分表读数平面间的距离(Y,Z)和两百分表读数平面距离(D)之比,即Cy=Y/D或Cz=Z/D。(见附图5.2) B——基准轴在垂直方向(B垂)和水平方向(B水)百分表读数的代数和; 其中:B垂=b3-b1 B水=b2-b4 2.作图法 单表对中作图法是在单表对中计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最大优点是简单,直观、方向性好,尤其是在垂直面需要预留垫膨胀量及水平面上需要留出水平偏差时,这一优点更加突出。缺点是比例不当时,误差较大。下面以垂直方向的调整为例介绍作图法的步骤。 1) 5.3); 2 A1、A2A3和 B3 3 A4轴与A 4 B轴中心偏差= 2,A轴中心偏差= 2 把各轴中心偏差值分别标在画有安装曲线的座标纸上,得出C、D两点。连接C、D两点成一直线并向A轴侧延长,与A轴支座处垂直线分别交于E、F两点,此DEF线(虚线)即是A轴中心调整前实际所处的位置线(见附图5.5) 图5.5调整前的实际位置曲线

单表法找正压缩机联轴器

单表法找正压缩机联轴器 1前言 压缩机在安装时要求转子不能出现太大的振动(在允许范围内),对准轴的目的是定位驱动机械与被驱动机械的关系,以避免传送不希望的应力。恰当的对准应该提供与轴中线最小的斜度和最小偏移。不正确的对准是减少轴承、联轴器、轴和齿轮寿命的主要原因。否则会减少压缩机的寿命或引发大的事故无法运行。在压缩机机体找正以后为了达到精确对中的要求,通过联轴器的对中来实现。通过联轴器的对中目前有三表法、两表法、单表法和激光法等。其中单表法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和实用。尤其在有压缩机和它的驱动机(特别是气轮机)之间热伸长的差别有要求时,采用单表法有其它方法不能替代的优点,能在冷对中时预留伸缩量,使热态工作时达到精确的对中效果,实现机器的平稳运行。下面以空分装置氮压机联轴器找正为例浅谈单表法找正压缩机联轴器。 2方法 压缩机安装就位以后,把驱动机粗略地与压缩机对准。在固定压缩机连接轮毂时,制作两个托架给驱动机轮毂上的刻度盘千分表提供刚性支持,如图 1 所示。把一个托架牢固地固定到压缩机的轮毂上,把千分表指向驱动机轮毂外缘。把另一个托架固定到带刻度盘千分表的驱动机轮毂上,千分表指向压缩机轮毂的外径。用手转动驱动机的轴并增加垫片抬高驱动机。 要考虑在运行温度下压缩机和驱动机之间热伸长的差别。在联轴器之间安装联轴器垫片。某些垫片和轮毂已经动态平衡。匹配标志的对准将保证良好的平衡。

2.1对准检查 灌浆凝固和拧紧螺丝后,检验压缩机是否已经保持水平并与驱动机对准。再按照上述说明检查轴的对准。 初次对准:首先利用中心线等确定齿轮箱(在“双齿轮箱”设备上最靠近驱动机)的位置。然后,用暗销固定齿轮箱就位。 接着的对准核对:首先精确地定位先前用暗销固定的齿轮箱(带着它的暗销)提供附加对准工作的参照。 ( l )压缩机必须被螺钉牢固地固定并用暗销结合到它的底座上。 ( 2 )驱动机的脚和底板安装支点必须相当的平,清洁和没有毛刺。 ( 3 )驱动机应该在正确的轴向距离上粗略地对准压缩机。在驱动机支持垫块的孔和固定螺钉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隙,以便驱动机活动。 ( 4 )所有的薄垫片必须清洁,没有毛刺和平整上下面平行。 ( 5 )驱动机的脚和底板支点之间的空隙必须在4个支点上完全用薄垫片塞满,以避免损坏或扭曲驱动机机架。所有固定螺钉必须均匀地拧紧,使力矩达到最终数值。 ( 6 )固定刻度盘千分表的托架必须制造得具有刚性,而且可以牢固的固定到联轴器的轮毂上,如图 1 所示。 这些托架的任何变形或移动,刻度盘千分表读数将产生错误。 当使用两只刻度盘千分表完成驱动机和压缩机垂直的和水平的对准时,按照规定的方式读取所有刻度盘千分表的读数。 ( l )在图2所示的位置上设置零点。 ( 2 )读取的所有读数应该尽可能的接近垂直中心线和水平中心线。如果读数不在这些中心线上读取,读数越大,初次对准越差,误差就越大。 ( 3 )为了方便读取精确的读数,在法兰盘的表面用粉笔,蜡笔或标志笔,做联轴器轮毂水平中心线和垂直中心线的记号。(使用法兰盘螺钉孔作为参照。)使用这些准线确定刻度盘千分表的位置。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转动。 ( 4 )用核对零点结束读数。如果千分表在原始起点不能够读零,复位到零重新读取读数。 ( 5 )总是读取4个读数,间隔90o,核对精确度。垂直和水平读数的代数和应该等于零。如果两个合计数差别每英寸大于0 . 002 ,检查托架,并读取另外的读数。 ( 6 )一些简单测量方法要求使用在表2中给出的公式。对于所有的情况,应用下列字符,如图 2 所示:

联轴节单表找正

1、单表对中找正的装架示意图(图示为单表双打) 2、使用单表双打对中法的前提条件: S—两转子轴头之间的距离 D—联轴节的外径 前提条件:S≥D/2 轴端距离越大,联轴节的直径越小,计算就越准确,当S≥D/2时,单表双打对中法对张口的敏感性强,对中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联轴节直径比较大,端面跳动显著,建议用三表法(或双表法) 联轴节直径比较小,端面跳动较小,建议用单表法,单表法适用于长联轴节(指中间接筒较长)设备对中。 3、单表双打对中法的数据记录规定 当把表架固定在A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B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圆上时,如(E)所示,叫A打B,记A →B 。当把表架固定在B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A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园上时,如(F)所示,叫B打A,记B →A 。 记录如下: 在两次打表的过程中,盘车时的旋转方向必须相同,在记录时 四个方向的数据要一一对应,便于下一步进行计算和张口方向的判断。 4、数据有效性判则: (1)数据要“园”。当我们取在0°时表的读数为零,盘表一周回到0°位置时,表的读数要回零。否则,我们称数据不“园”,为无效数据,要查找原因。 造成数据不园的原因: A、百分表不准(先检查表是否回零) B、表架没有拧紧(用手指轻敲表架,看表针是否转动) C、磁力表座的磁力不够,未吸牢(同上) D、联轴节的外圆不园,盘车时 两联轴节没有转动相同的角度。(确保转动相同的角度) (2)遵守数据有效性判则: a1﹢a3=a2﹢a4 b1﹢b3=b2﹢b4 5、关于径向偏差的测量: 为什么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即为什么实际偏差值是表值的一半?) 如图所示:以垂直方向为例,假设A、B两转子的高低差为h,联轴节的外圆半径为R。 当我们以A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B转子联轴节的最高点的实际高度为: L1=R-h

单表找正座标作图法

单表找正座标作图法-----调整压缩机支座垫片找正法 1.单表找正法 单表找正法是利用百分表支架和一块百分表,交替地安装在相邻两半联轴节上,转动两轴分别测出对应联轴节上的径向位移偏差(或用两组百分表支架同时得出两组读数)。得出两组实际的百分表读数。根据读数,可计算法或作图法,确定被调整轴各支座的调整量和调整方向。通过调整,使机组达到对中要求。见图G1、图G2。 图G1 单表法对中示意图 图G2 用双百分表支架单表法对中示意图 单表找正步骤: (1)将相邻两个半联轴节沿圆周划出四等分标记。

(2)把百分表支架装在汽轮机轴的半联轴节上,装上百分表,使测量头与压缩机轴端的半联轴节外圆相接触,并使表的测量头对准标记a1的位置。见图G3。 图G3 单表找正对中示意图 b1 a1 b 4 R b2a4R a2 b3 a3 汽轮机侧找正读数压缩机侧找正读数 (3)按转动方向旋转汽轮机轴(或同时旋转两轴)。记录百分表在压缩机半联轴节上测出的a1、a2、a3、a4四个读数。检查读数应使a1 + a3 = a2 + a4(偏差应小于0.02mm)。若不等,查明原因后重新测量。百分表读数是对中时进行调整的依据,因此,要求百分表读数应准确无误。还应注意数值的“正”或“负”。 (4)把百分表支架换装在压缩机轴端的半联轴节上,用同样方法测出b1、b2、b3、b4四个读数。 (5)确定调整量和调整方向。 压缩机在垂直方向上两支座的调整量及水平位置的左右移动量用座标

作图法来确定。 (6)垂直方向调整量作图步骤: a.画出机组运转时的热态线,见图G4,根据机组各轴向尺寸,标出各相应位置。 b.画出冷态找正曲线。 在热态曲线上,通过各支座点、轴承点等分别作热态线的垂直线,按比例将制造厂提供的或计算出的轴中心在各处所要求的预留膨胀量数值标注在各自的垂直线上。 图G4 透平—压缩机冷态找正曲线 透平冷态找正曲线 例1. 乙烯裂解装置C300透平压缩机的冷态找正调整。 裂解气压缩机级的汽轮机在前后轴承处轴中心的膨胀量,按照机体受热膨胀计算公式计算后分别为0.29mm和0.336mm(环境温度为10°C)。制造厂技术文件给出压缩机低压缸支座处轴中心位移数值分别为0.15mm和0.12mm。在

单表法

安安法 如图,先闭合开关S 1,再将开关S 2分别接a 和b ,测出电流I a 、I b ,则电阻R x =R 0 伏伏法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丽向老师要了一个已知阻值为R 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帮她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 1,将开关S 2拨到触点 (选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 ②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再将开关S 2拨到触点 (选填“1”或“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 额=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安阻法 ①、闭合S 1 ,S 2,读出电流表示数I 1;②、闭合S 1 ,断开S 2,读出电流表示 数I 2. 2 021)(I R I I R X -= 伏阻法 ①、闭合S 1 ,S 2,读出电压表示数U 1;②、闭合S 1 ,断开S 2,读出电流 表示数U 2. 2 102U U R U R X -= 安滑法 ①、闭合S , 读将滑片P 移动到a 端,读出电流表示数 I 1; ②、闭合S , 读将滑片P 移动到b 端,读出电流表示数 I 2. 2 102I I R I R X -= 伏滑法 ①、闭合S , 读将滑片P 移动到a 端,读出电压表示数 U 1; ②、闭合S , 读将滑片 P 移动到b 端,读出电压表示数 U 2. 2 102U U R U R X -= 等效法1 如图,先断开所有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为最大值,在闭合开关S 1,断开开关S 2,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位置,测出R x 两端电压U x =U 1;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动,断开开关S 1、闭合开关S 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 1,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1.则R x =R 1

对中找正理论计算

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 联轴器的找正是机器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找正的目的是在机器在工作时使主 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 两轴绝对准确的对中是难以达到的,对连续运转的机器要求始终保持准确的对 中就更困难.各零部件的不均匀热膨胀,轴的挠曲,轴承的不均匀磨损,机器产生的位移及基础的不均匀下沉等,都是造成不易保持轴对中的原因.因此,在设计机器时规定两轴中心有一个允许偏差值,这也是安装联轴器时所需要的.从装配角度讲,只要能保证联轴器安全可靠地传递扭矩,两轴中心允许的偏差值愈大,安装时愈容易达到要求。但是从安装质量角度讲,两轴中心线偏差愈小,对中愈精确,机器的运转情况愈好,使用寿命愈长。所以,不能把联轴器安装时两轴对中的允许偏差看成是安装者草率施工所留的余量。 1.联轴器找正时两轴偏移情况的分析 机器安装时,联轴器在轴向和径向会出现偏差或倾斜,可能出现四种情况,如图1所示。图1联轴器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 根据图1所示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相对位置的分析见表1。 表1联轴器偏移的分析

2.测量方法 安装机器时,一般是在主机中心位置固定并调整完水平之后,再进行联轴器的找正。通过测量与计算,分析偏差情况,调整原动机轴中心位置以达到主动轴与从动轴既同心,又平行。联轴器找正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如下: (1)简单的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用角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外圆各方位上的径向偏差,用塞尺测量两半联轴器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偏差,通过分析和调整,达到两轴对中。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精度不高,对中误差较大。只适用于机器转速较低,对中要求不高的联轴器的安装测量。 图2 角尺和塞尺的测量方法

单表测电阻的方法

单表测电阻的方法 “伏安法”测电阻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验时一旦某一电表出现故障,或只提供一只电表,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通过教学探索,总结出符合要求的单表测电阻的方法。 一、转换法测电阻 利用开关的断开和闭合,或者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使电路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从而使电流表或电压表有两个不同的读数,再利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间接求出未知电阻的方法 1、 器材:一只电流表、一只已知阻值为R 0的定值电阻、一只未知电压的电源、一个开关 和导线若干 方案一: ①、电流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流表示数I ;②、电流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流表示数I X . 0R I I R X X 方案二: S ①、电流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流表示数I ;②、电流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流表示数I X .

Ix R Ix I Rx 0 )(-= 方案三: S 1 ①、闭合S 1 、断开S 2 ,读出电流表示数 I 1 ;②、闭合S 1 、S 2 ,读出电流表示数I 2. 1 20 1I I R I R X -= 方案四: R X R 0 ①、闭合S 1 ,S 2,读出电流表示数I 1;②、闭合S 1 ,断开S 2,读出电流表示数I 2. 2 21)(I R I I R X -= 2、若只有一只电压表,其余器材同1。 方案一:

甲 乙 S ①、电压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压表示数U ;②、电压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压表示数U X . 0R U U R X X = 方案二: ①、电压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压表示数U X ;②、电压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压表示数U . X X X U U R U R -= 方案三: R X R 0 1 ①、闭合S 1 ,S 2,读出电压表示数U 1;②、闭合S 1 ,断开S 2,读出电流表示数U 2.

送样和填写委托单须知

送样和填写委托单须知 水泥:每组送12公斤,每张委托单可以填写数组,委托单上需填写,名称、检测项目(常规)、品种、等级、备案证编号、生产厂家、出厂编号、代表数量(袋装为200t 散装为500t)、工程部位。 细骨料(黄砂):每组送25公斤,每张委托单可以填数组,委托单上需填写,检测项目(常规)、名称、备案证编号、生产厂家、代表数量(土建为600t、市政为400t)、工程部位。 粗骨料(碎石):每组送45公斤,每张委托单可以填数组,委托单上需填写,检测项目(常规)、名称、规格、备案证编号、生产厂家、代表数量(土建为600t、市政为400t)、工程部位。 墙体材料: 烧结普通砖(代表数量为15万),烧结多孔砖(代表数量为5万),蒸压灰砂砖(代表数量为10万),粉煤灰砖(代表数量为10万),混凝土实心砖(代表数量为10万),每组送15块。规格小于200 mm 送25块.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规格是长390mm(代表数量为1 万),每组送5块。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代表数量为1 万),每组送6块(无须加工就送原样)。检测项目为:密度和强度。相同品种、相同规格、相同等级每张委托单可以填数组,委托单上需填写,检测项目、名称、规格、等级、备案证编号、生产厂家、代表数量、工程部位。 蒸压灰砂砖和粉煤灰砖检测项目为抗压和抗折。 干粉砂浆:每组送20公斤。相同品种每张委托单可以填数组,委托单上需填写,检测项目、名称、品种、等级、备案证编号、生产厂家、代表数量(500t)、工程部位。 砌筑干粉砂浆(DM)检测项目为保水率、抗压强度。 抹灰干粉砂浆(DP)检测项目为保水率、抗压强度、拉伸粘结强度。 地面砂浆:保水率、抗压强度 砼砖干混砂浆(Mb)密度、保水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稠度。 钢筋原材:代表数量为60t,每组送15根,长度为大于等于50cm但不超过60cm,每张委托单可填

单表法测电阻的方法

单表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验时一旦某一电表出现故障,或只提供一只电表,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通过教学探索,总结出符合要求的单表测电阻的方法,供参考。 利用开关的断开和闭合,或者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使电路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从而使电流表或电压表有两个不同的读数,再利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间接求出未知电阻的方法 1、 器材:一只电流表、一只已知阻值为R 0的定值电阻、一只未知电压的电源、一个开关和 导线若干 方案一: ¥ ①、 电流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流表示数I ;②、电流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流表示数 I X . 0R I I R X X = 方案二: ①、 电流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流表示数I ;②、电流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流表示数 I X . 】 Ix R Ix I Rx 0 )(-= 方案三:

R 0 S 1 - ①、闭合S 1 、断开S 2 ,读出电流表示数 I 1;②、闭合S 1 、S 2 ,读出电流表示数I 2. 1 201I I R I R X -= 方案四: | ①、闭合S 1 ,S 2,读出电流表示数I 1;②、闭合S 1 ,断开S 2,读出电流表示数I 2 . 2 021)(I R I I R X -= 2、若只有一只电压表,其余器材同1。 方案五: 、 ①、电压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压表示数U ;②、电压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压表示数U X . 0R U U R X X = 方案六: 》

S ①、电压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压表示数U X ;②、电压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压表示数U . X X X U U R U R -=0 @ 方案七: ` ①、闭合S 1 ,S 2,读出电压表示数U 1;②、闭合S 1 ,断开S 2,读出电流表示数U 2. 2 102U U R U R X -= 3、若只有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一只已知最大阻值为R 0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导线若干 ' ①、闭合S , 读将滑片P 移动到a 端,读出电流表示数 I 1; ②、闭合S , 读将滑片P 移动到b 端,读出电流表示数 I 2. 2 102I I R I R X -= 方案:

单表测电阻电功率附答案

单表测电阻或电功率 一、测电阻: 1、小明想测某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R 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 x 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1)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断开S 2、闭合S 1,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 1;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R x =__________(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小华想测某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 0,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 x 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1)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 ,滑片移到最左端,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 1;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表达式:R x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想测某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已知定值电阻阻值为R 0,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 x 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1)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开关S 1闭合,S 2断开,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 1;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表达式:R x =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想测某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已知定值电阻阻值为R 0,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 x 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1)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开关S 1和S 2闭合,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 1;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表达式:R x =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华想测某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R 0为电阻箱,S 为单刀双掷开关,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 x 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1)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开关S 1闭合,S 接A ,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 1;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表达式:R x =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华想测某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R 1为电阻箱,S 2为单刀双掷开关, 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 x 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1)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开关S 1闭合,S 2接1,移动滑片至电压表示数为某值U 1;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表达式:R x =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华想测某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 0,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 x 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1)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 ,滑片移到最左端,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 1; A S 1 R 0 S 2 R x S

初中物理:单表法“测小灯泡额定功率”

初中物理:单表法“测小灯泡额定功率” 单表法测小灯泡额定功率即可考查同学们基本实验技能,又可考查同学们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备受中考命题者青睐,我们要特别关注. 一、根据P =UI 测得小灯泡额定功率 例1 ( 南京)现有两只小灯泡L 1、L 2,它们的额定电压分别为2.5V 和3.8V . 小华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出了灯泡L 2的额定功率.图中R 0为阻值已知的 定值电阻, 还缺两个开关和一只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请在虚线框内补上这三个元件的符号,使电路完整,实验操作简单. 解析 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出灯泡两端电压与通过灯泡的电流,而由图知, R 0与L 2串联,若通过开关转换设法让电压表即可测出灯泡两端电压,又可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这样便可利用欧姆定律间接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进而求得通过灯泡的电流,然后由P =UI 求出灯泡额定功率.为了测量灯泡L 2的额定功率,电压表应与灯泡L 2,由此可得实验电路图如图2所示. 答案 如图2所示. 点拨 单表法测功率时,只给电流表通常使用并联电路,只给电压表时通 常使用串联电路,利用开关、已知阻值的定值与电表的组合间接测电压或电流图1 图2 甲 乙 图3

达到实验目的. 二、根据P=U2/R测得小灯泡额定功率 例2 (长春)要测量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现有器材:电压恒为6V的电源,一个电压表,标有“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A和标有“×Ω 1A”的滑动变阻器B(阻值不变),实验过程如下: (1)选用滑动变阻器A,设计电路如图3甲所示,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2)断开开关,保持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位置不变,用滑动变阻器B替换小灯泡,试触后电压表的示数未超过3V,再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3)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把另一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端,此时电压表示数如图3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W. 解析要测量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在提供器材中虽缺少电流表的情况下,但提供了标有“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A和标有“×Ω 1A”的滑动变阻器B(阻值不变),若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则可根据P=U2/R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分析步骤(1)、(2)可知调节滑动变阻器B,使电压表示数为2.5V,则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R L等于滑动变阻器B连入电路的电阻R B;而电源电压已知,若保持滑动变阻器B的滑片位置不变且把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端,根据此时电压表示数就可测得R B大小:由图3乙知,电压表读数为1.2V,易得变阻器A两端电压为:U A= U源-U B=6V- 1.2V=4.8V,通过变阻器A的电流为:I A=U A/R A=4.8V/50Ω=0.096A,故有R B=U B/I B= U B/I A=1.2V /0.096A=12.5Ω.因此,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P=U2/R=(2.5V)2/12.5Ω=0.5W.

九年级物理-探究欧姆定律“单表法”测电阻

九年级物理-“单表法”测电阻 一、安阻法( “电流表+定值电阻”等效为电压表) 常见的电路设计如下: 甲 乙 丙 (1)设计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用电流表先后测出通过R 0、R x 的电流分别为I 1、I 2;则:由U = I 1 R 0= I 2 R x 得R x = I 1I 2 R 0。 (2)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断开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I 断;闭合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闭;则:I x =I 闭—I 断,U x =I 断R 0,得R x =I 断R 0I 闭—I 断 R x 。 (3)如计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断开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断;闭合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闭;则:由U = I 断(R 0+R x )= I 闭R 0 得R x = I 闭—I 断I 断 R 0。 上述电路设计的核心是利用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计算”出电源电压。 例1 晓亮利用阻值为R 0的定值电阻和一块电流表测量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这个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 如图所示。 (1)为了测出电阻R x 的阻值,请添加一根导线 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2)开关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 只闭合开关S 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请用I 1、I 2和 R 0表示R x 。R x = 。 解析 (1)实验中没有电压表,故设计成并联电路找电压相等,题中已经有一个开关S 2作为总开关,故S 1应在被测电阻R x 所在的支路上,将已知电阻R 0的右 端与开关S 1的右端连接起来即可; (2)只闭合开关S 2时,电路为R 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的示数为I 2,则电源的电压图1 图2

机泵找正方法

泵找正方法 联轴器的找正是机器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找正的目的是在机器在工作时使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 两轴绝对准确的对中是难以达到的,对连续运转的机器要求始终保持准确的对中就更困难.各零部件的不均匀热膨胀,轴的挠曲,轴承的不均匀磨损,机器产生的位移及基础的不均匀下沉等,都是造成不易保持轴对中的原因.因此,在设计机器时规定两轴中心有一个允许偏差值,这也是安装联轴器时所需要的.从装配角度讲,只要能保证联轴器安全可靠地传递扭矩,两轴中心允许的偏差值愈大,安装时愈容易达到要求。但是从安装质量角度讲,两轴中心线偏差愈小,对中愈精确,机器的运转情况愈好,使用寿命愈长。所以,不能把联轴器安装时两轴对中的允许偏差看成是安装者草率施工所留的余量. 联轴器找正时两轴偏移情况的分析 机器安装时,联轴器在轴向和径向会出现偏差或倾斜,可能出现四种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图1所示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相对位置的分析见表1。 图1联轴器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表1联轴器偏移的分析 单表法 它是近年来国外应用日益广泛的一种联轴器找正方法。这种方法只测定联轴器轮毂外圆的径向读数,不测量端面的轴向读数,测量操作时仅用一个百分表,故称单表法。其安装,测量示意图如图8 此种方法用一块百分表就能判断两轴的相对位置并可计算出轴向和径向的偏差值。也可以根据百分表上的读数用图解法求得调整量。用此方法测量时,需要特制一个找正用表架,其尺寸,结构由两半联轴器间的轴向距离及轮毂尺寸大小而定。表架自身质量要小,并有足够的刚度。表架及百分表均要求固紧,不允许有松动现象。图8便是两轴端距离较大时找正用表架的结构示意图。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_联轴器三表精确对中 联轴器找正详解 1、联轴器找正的目的 凡通过联轴器对接的两个轴中心线不重合会使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振动、引起轴承温度升高、磨损,甚至引起整台设备剧烈振动,一些零部件的瞬间损坏,导致设备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故联轴器找正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最大可能减少两轴相错或相对倾斜过大所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2)避免轴与轴承间引起的附加径向载荷。 3)保证每根轴在工作中的轴向窜量不受到对方的阻碍。 2、联轴器的找正要求 联轴器找正必须要达到两半联轴器是处于平行且同心的正确位置,这时两轴的中心线处于一条直线上。可以通过在电机和减速机的支脚下用加减垫片的方法来调整。 在现场的实际调整过程中不可能达到两个半联轴器的中心线绝对在同一轴线上,所以在联轴器的安装、调整过程中就必须确定一个误差范围。现把几种常用联轴器同轴度和端面间隙的调整标准进行整理。 3、联轴器找正的测量方法 联轴器找正时主要测量其径向位移(或径向间隙)和角位移(或轴向间隙)。利用直尺和塞尺测量径向位移,利用平面规和楔形间隙规测量角位移。方法简单但精度不高,一般只用于不需要精确找正的粗糙低速机器。利用中心卡和百分表测量联轴器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适用于需要精确找正中心的精密仪器和高速机器,操作方便,精度高,应用广泛。测量方法还有双表测量法、三表测量法(又称两点测量法)、五表测量法(又称四点测量法)和单表测量法。热镀锌线上的测量方式主要采用双表测量法。

离心式压缩机主机联轴器三表精确对中找正 联轴器三表精确对中找正,适用于需要精确对中或高速旋转的设备,例如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与联轴器二表对中找正不同,在与传动轴中心线等距离处,对称布置两块百分表同时读其轴向读数,可以消除传动轴手动盘车时轴向窜动对轴向读数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但在百分表读数记录及计算上稍复杂,容易混淆。现以00—3.1/0.93型CO2离心式压缩机增速器高速轴与压缩机主机轴联轴器的对中找正为实例,对此加以阐述。 1、注明关键尺寸的操作 在测取百分表读数之前,先选择适当比例画出增速器与 压缩机主机工作草图(图1)并注明关键尺寸数据:压缩机主机半联轴器与压缩机主机支撑1距离L1、支撑1与支撑2距离L2、两半联轴器轮毂端面间距离D,同时还应注明方向如东、西或南、北。本例中机组轴线为南北方向布置,东西方向为机组轴线的两侧(在水平方向上)。增速器已找正固定,压缩机主机轴向增速器高速轴对中找正,找正架固定在压缩机主机轴上,百分表打在增速器高速轴半联轴器上。上述操作应注意: (1)安装找正架、百分表固定无松动; (2)百分表触头垂直指向测量点,轻弹百分表,检查是否能回到弹前位置 2、有效数据的测量 测量时,为了分析计算方便,常把三个百分表读数调整至 “0”位,且百分表内小表指针指向整毫米处(此位置设置为原始位),然后两半联轴器按压缩机工作转向手动匀速盘动运转(可以避免两半联轴器本身的误差影响对中找正精度),避免回转。每转90°读一次各表中数据,把数据按要求填到记录图2中相对应的位置中。

送检委托书(示例)

湘质监统编 施2002-31 见证取样送检委托书 工程名称: 星沙汽配城续建工程27# 2005年4月29日 注:1、本委托书一式三份,监理(建设)、施工、检测各一份;2、施工单位应将本人委托书及其检测试验报告一并归档; 3、见证人签名处应加盖见证人单位章; 4、《见证取样、封样、送检方法要求》见反面附录。

见证取样送检委托书 工程名称: 星沙汽配城续建工程27# 2005年4月29日 注:1、本委托书一式三份,监理(建设)、施工、检测各一份;2、施工单位应将本人委托书及其检测试验报告一并归档; 3、见证人签名处应加盖见证人单位章;4、《见证取样、封样、送检方法要求》见反面附录。 湘质监统编 施2002-31

见证取样送检委托书 注:1、本委托书一式三份,监理(建设)、施工、检测各一份;2、施工单位应将本人委托书及其检测试验报告一并归档; 3、见证人签名处应加盖见证人单位章; 4、《见证取样、封样、送检方法要求》见反面附录。 湘质监统编 施2002-31

见证取样送检委托书 工程名称: 星沙汽配城续建工程27# 2005年4月29日 注:1、本委托书一式三份,监理(建设)、施工、检测各一份;2、施工单位应将本人委托书及其检测试验报告一并归档; 3、见证人签名处应加盖见证人单位章; 4、《见证取样、封样、送检方法要求》见反面附录。 湘质监统编 施2002-31

见证取样送检委托书 工程名称: 星沙汽配城续建工程27# 2005年4月29日 注:1、本委托书一式三份,监理(建设)、施工、检测各一份;2、施工单位应将本人委托书及其检测试验报告一并归档; 3、见证人签名处应加盖见证人单位章;4、《见证取样、封样、送检方法要求》见反面附录。 湘质监统编 施2002-31

对中找正理论计算

(2)用中心卡及塞尺的测量方法找正用的中心卡(又称对轮卡)结构形式有多种,根据联轴器的结构,尺寸选择适用的中心卡,常见的结构图3 所示。中心卡没有统一规格,考虑测量和装卡的要求由钳工自行制作 图3常见对轮卡型式 (a)用钢带固定在联轴器上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 (b)测量轴用的不可调节的双测点对轮卡 (c)测量齿式联轴器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 (d)用螺钉直接固定在联轴器上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 (e)有平滑圆柱表面联轴器用的可调节单测点对轮卡 (f)有平滑圆柱表面联轴器用的可调节双点对轮卡 利用中心卡及塞尺可以同时测量联舟轴器的径向间隙及轴向间隙,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测量精度较高,利用测量的间隙值可以通过计算求出调整量,故较为适用。 (3)百分表测量法把专用的夹具(对轮卡)或磁力表座装在作基准的(常是装在主机转轴上的)半联轴器上,用百分表测量联轴器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的偏差值。此方法使联轴器找正的测量精度大大提高,常用的百分表测量方法有四种。

A双表测量法(又称一点测量法) : 用两块百分表分别测量联轴器外圆和端面同一方向上的偏差值,故又称一点测量法,即在测量某个方位上的径向读数的同时,测量出同一方位上的轴向读数.具体做法是:先用角尺对吊装就位准备调整的机器上的联轴器做初步测量与调整。然后在作基准的主机侧半联轴器上装上专用夹具及百分表,使百分表的触头指向原动机侧半联轴 器的外圆及端面,如图所示。 测量时,先测0°方位的径向读数a1及轴向读数s1。为了分析计算方便,常把a1和s1调整为零,然后两半联轴器同时转动,每转90°读一次表中数值,并把读数值填到记录图中。圆外记录径向读数a1,a2,a3,a4,圆内记录轴向读数s1,s2,s3,s4,当百分表转回到零位时,必须与原零位读数一致,否则需找出原因并排除之。常见的原因是轴窜动或地脚螺栓松动,测量的读数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才属正确,即 a1+a3=a2+a4;s1+s3=s2+s4 通过对测量数值的分析计算,确定两轴在空间的相对位置,然后按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这种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可满足一般机器的安装精度要求。主要缺点是对有轴向窜动的联轴器,在盘车时其端面的轴向度数会产生误差。因此,这种测量方法适用于由滚动轴承支撑的转轴,轴向窜动比较小的中,小型机器。 B.三表测量法(又称两点测量法)

单表测电阻的方法

单表测电阻的方法 “伏安法”测电阻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验时一旦某一电表出现故 障,或只提供一只电表,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通过教学探索, 总结出符合要求的 单表测电阻的方法。 一、转换法测电阻 利用开关的断开和闭合,或者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使电路处于两种不同的状 态,从而使电流表或电压表有两个不同的读数, 再利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间接求出未知电 阻的方法 1、器材:一只电流表、一只已知阻值为 R 0的定值电阻、一只未知电压的电源、一个开关 和导线若 干 ①、电流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流表示数 I ;②、电流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流表示数①、电流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流表示数 I :②、电流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流表示数 l x . 万案一: l x .

Rx (I IX)R o ①、闭合s断开S2,读出电流表示数I 1;②、闭合S i读出电流表示数12. R x ①、闭合S i , S2,读出电流表示数I i;②、闭合S i ,断开,读出电流表示数丨2. R x (l i l2)R o 1 2 2、若只有一只电压表,其余器材同i。 方案一: 1 1 R o I2 I i

万案一: ①、电压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压表示数 U X ;②、电压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压表示数 ①、闭合S i , Sa ,读出电压表示数 U ;②、闭合S ,断开S 2,读出电流表示数 U 2. ①、电压表接在位置甲读出电压表示数 U;②、电压表接在位置乙读出电压表示数 I X . R X U X R o R x U x R o U U x

3、若只有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一只已知最大阻值为 R )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导线若 干 ①、闭合S , 读将滑片P 移动到a 端,读出电流表示数I 1; ①、闭合S , 读将滑片P 移动到a 端,读出电压表示数 U i ; R X U 2R 0 U 1 U 2 ②、闭合S , 读将滑片P 移动到 b 端,读出电流表示数 I 2. 万案一: R X ②、闭合S , 读将滑片P 移动到b 端,读出电压表示数 U 2. R X U 2R 0 U 1 U 2 二、等效法测电阻 若只有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一只已知最大阻值为 只开关、导线若干 咼的滑动变阻器、一只电阻箱、 方案一: I i I 2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