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关于2015年12月独生子女2015年12月日历

关于2015年12月独生子女2015年12月日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第三章生育调节第四章奖励与社会保障第五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三条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及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国家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众多的人口》优教学案(第1课时)

《众多的人口》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会用统计图分析问题,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人口数量: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亿,是世界上人口_____的国家。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______,第二_____,人口最少的是_______。
二、不均衡的人口分布1.2010年,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__________人/千米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千米2)的_________倍多。
2.人口分布:以黑龙江省_____—云南省_____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_____,西北部人口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2.有人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谈谈你的看法。
【达标检测】1.下表是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该数据资料反映了我国()年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11.6亿12.95亿13.7亿【拓展阅读】计划生育国策的主要内容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并根据宪法制定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九年级政治上册 第十六课 第1框《控制人口,提高素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能力目标:数据分析的方法,学习预测的方法,分析问题能力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计划生育政策。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和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人口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发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2023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本考点梳理九年级(上)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P76) (1)必要性:①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 大事情。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③老龄化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这将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 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意义: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 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 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巩固
知识误区
考点巩固
返回考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三孩”政策的实施表明我国不再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了。 改正:“三孩”政策的实施是对生育政策的调整,我国坚持实施计划
生育的基本国策。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巩固
返回考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观点辨析
有人认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口越少越好。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 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如果人口过多,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 并导致一系列的恶果,严重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如果人口数量过少,也 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导致人力资源的缺乏,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口数量的多少要以是否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标准。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核心观点
返回栏目导航
8. 保护生态环境 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绝不
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9.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 生态保护 红线、 资源利用 上限。易错点
计划生育证明书范文

计划生育证明书范文这篇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计划生育证明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兹有我单位xxx同志,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x族,xx(农业或非农)户口,家住xxxx,于xxxx年xx月xx日结婚,属初婚,xxxx 年xx月xx日生育第一个小孩,性别x,现有一个子女,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特此证明xxxxxxxx年xx月xx日相关阅读: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
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第49条还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而《婚姻法》则将计划生育作为一个基本原则确立在总则之中。
中央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摘录)。
《决定》认识到全面加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
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促进世界人口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
21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
今后十几年,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800-1000万人;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基本国策

新中国基本国策基本国策就是立国、治国之策当中最基本的政策。
我国的基本国策,就是中央制定的那些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影响的重大谋划和政策。
但对于哪些属于基本国策,至今没有完整准确的说法。
现将以法律形式、党的报告等形式确定的几项基本国策整理如下,以飨网友。
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确立: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二条第一款:“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基本内容: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
[详细]·人口与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到21世纪中叶,全国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接近16亿)后缓慢下降。
[详细]·重大意义:截至2002年,实行基本国策20年,我国少出生人口近3亿。
在基本国策确立的1982年年末,我国的总人口为10.1654亿;2001年末,总人口为12.7627亿。
专家分析证明,如果不采取计划生育措施,当时人口可能已近16亿。
[详细]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2005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条:“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基本内容: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重大意义:性别政策的贯彻落实,有效地保障了妇女权益,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程度提高了。
2023二胎产假多少天 二胎产假国家规定2023 2023年二胎产假政策

2023二胎产假多少天二胎产假国家规定2023 2023年二胎产假政策2023二胎产假多少天1、生二胎,产假比生第一胎少放30天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要求: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那么,符合政策“单独”生二孩的也能享受晚育假吗?计生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晚育假只能享受一次。
不管是“双独”还是“单独”生二孩的,都不会再有晚育假,即女方是98天的产假,不再延长30天。
同样,男方也没有护理假了。
2、生二胎,仍然可享生育津贴不管你是生第几个,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有“准生证”的,费用都可以报销,报销标准都一样。
根据现行生育保险政策,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在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只要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不间断正常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0个月,就可以报销生孩子的费用。
虽然也能享受生育津贴,但因为生育津贴是与产假时间挂钩的,这就意味着,生二孩的女职工会少30天的津贴。
60天晚育假是奖励,二胎没法享受。
因此总的来说二胎时有产假的,只是比首胎的产假天数要少。
3、二胎产假期间的待遇产假期间,依法享受生育生活津贴和生育医疗费补贴。
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为本人生产或者流产当月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当月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如果本人工资标准高于社会保险支付标准的,超出部分,仍应由用人单λ补足。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文(2023最新版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系列讲座之一: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日期:2007-10-30] 来源:会员投稿作者:shibx [字体:大中小]党的十二大《决议》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中又进一步指出:“我们把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使国家更快地发达起来,使人民更快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都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这两种生产共同并存于社会生产的统一体中。
江泽民同志于1994年3月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生产要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理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所作出的正确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提出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中国更快地发达起来等重要观点,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我们应当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自觉地坚持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逐步做到人口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形成过程中国历来是一个人口大国,它从人口爆炸到人口控制,再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历史长河中,不能说中国人不重视人口问题,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都关心过人口问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帝王将相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孙中山对中国面临“灭种”的惊呼到毛泽东“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的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的豪言壮语;从洪亮吉揭示的“人多之害’到梁启超提倡的晚婚;从马寅初提出的新人口论,到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前后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
(一)中国人口思想的历史探源。
我国历史上的人口思想可以说源远流长,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