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中女侠形象的内涵与演变探析
唐传奇中女性形象变化的探究

唐传奇中女性形象变化的探究作者:杨蓓蓓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02期摘要:唐传奇以短篇文言小说为主,其内容多是记录奇闻异事。
文体上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叙事文体,其中对女性的形象的描写最为突出。
通过对不同形象的女性的描述,处处体现着女性的生活气息。
叙事文学成熟完善的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唐传奇的诞生。
以女性形象叙述为例,唐传奇在描写女性时,其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对女性的叙事由单一的角色转变为双重身份;更加注重人性的叙述,使女性的情感实现了个性的转变。
女性在生活中更加显现出生气勃勃、自在轻松的气息,突出妇女的生命体验和生存乐趣。
一、形象的转变叙事性作品中人物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载体对整个故事的过程产生推力,这就是人物的行动元作用;而人格特征的塑造以及人物自身性格对其他人物产生的影响就是“角色”的作用。
行动元决定着人物“做什么”,而角色决定着人物“怎么做”。
叙事文学不可缺少就是角色和行动元。
作品在叙事过程中行动元围绕角色为主导推导故事情节的进行。
早期的唐传奇文学对女性的描写只是一笔带过,女性只是起到一个引出故事原由的作用。
例唐初时期《补江总白猿传》描写欧阳纥妻子美貌时,只写了“纥妻纤白,甚美”,而整篇文章不是以他妻子的美作为核心来叙述,而是通过写妻子的美,引出在艰难的困境中欧阳纥怎样寻找妻子以及与白猿相斗争的紧张场面,直至最后他妻子生了一个猿子为结局,整文中女性形象没有成为故事的主角。
而女性形象发生变化的是在中唐晚期的唐传奇里,中晚唐期白行简创作的《李娃传》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主要叙述天宝年间荥阳世族郑生赴长安应试,与娼女李娃相恋,资财荡尽,被娼家逐出,流落成为代办丧事的挽歌手。
其父因事入京,知道郑生堕落情形,毒打几致死。
郑生沦为乞丐。
最后李娃抛弃一切资助郑生科考,最终考取功名。
并且在和他父亲和好的同时娶李娃为妻,最终被封为汧国夫人。
这个作品中,在叙述李娃的形象时,先是以郑生的落魄和高中为铺垫,始终都有李娃参加在内。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高峰时期,也是唐传奇的发展期。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和特征,其演变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唐传奇的女性形象有特定的类型,如美女、才女、女侠、女鬼等。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美女形象。
唐代的美女被人们视为一种美的象征,唐传奇的美女形象则更加丰富多彩。
早期的唐传奇中,美女形象大多是境遇不幸、身世贫贱的被动角色。
如《梁中庸》中的达官贵族梁中庸,被逐出家门后流落街头,遇见女孩琴儿,两人成为伉俪之谊。
琴儿对梁中庸的救助和关心让她成为一个形象深刻的女性角色。
在《白云集》中,女主角白娘子由五台山落水而成精,被娘子军逼至雷峰塔下。
后经法海收服,成为白素贞,帮助新婚夫妇完婚。
白娘子的形象即温柔又坚强,受到读者的喜爱。
到了唐中后期,美女形象逐渐出现了一些变化。
这时的美女形象开始具备了一些独立自主,有自己的追求和意愿,如《长恨歌》中的杨贵妃,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她的美貌和才华使得她成为了一代传奇人物,但她也因为她的远大志向和进取心而遭到了灭顶之灾。
以及《女娲娘娘之铸肚脐》中的女娲,女娲是天帝之女,具备人与神的双重身份,她勇往直前,顽强不屈的精神让她成为唐传奇中的代表性女性形象。
总的来说,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皆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形象。
演变中,也反映出唐代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美女形象的从境遇不幸、被逼降为民的被动角色逐渐转化为具有独立自主、自身追求和意愿的形象。
这一转变的反映了唐代社会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也为今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基础。
浅析唐传奇叙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浅析唐传奇叙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中国论文联盟摘要:唐传奇是一种比较成熟得叙事文体,女性形象在唐传奇中占着重要地位.与六朝得志怪和志人叙事文学相比,女性形象在唐传奇叙事中得地位发生了非常大得变化,叙事过程由单一得行动元向角色和行动元双重身份转变;由神性叙述向人性叙述转变;由泛化得女性个体向具有自我情感得女性个体转变.关键词:女性形象唐传奇叙事唐传奇是叙事文学在唐代成熟完善得一个重要标志,“小讲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诗时则始有意为小讲”[1].唐传奇在志怪表现方面得第一个历史性得进步,是由神怪世界向现实人间得转化,尽管在唐传奇中仍然不乏神仙、宿命、因果轮回这类故事,不脱搜奇记逸得本性,但大部分作家对现实得社会和人一辈子更感兴趣,而不是把心思用在玄虚空幻得世界里.“此类文字,当时或为丛集,或为单篇,大体篇幅漫长记叙委曲,时亦近于俳谐,帮论者每訾其卑下,贬之曰传奇,以不于韩柳辈之高文,顾世间则甚风行,文人往往有作,实唐代特绝之作也.”[2]以女性形象为例,在唐往常得志人和志怪小讲里面,叙事主体往往是英雄豪杰和帝王将相,女性形象是无法作为作者描绘得主角出现在作品当中得.但进展到唐传奇时期,这种状况发生了潜移默化得变化,唐传奇中女性形象不仅更多地被写进作品,而且在感性层面上女性形象得地位得以改变,甚至在艺术得层面也发生着重要得变化.一行动元和角色是叙事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得因素,行动元在叙事过程中所承担得功用确实是推动情节展开,而角色则为叙事得中心.wm[3]唐传奇早期得女性形象多为单一得行动元,极少作为角色被刻画,《补江总白猿传》和《李娃传》是唐传奇不同时期比较有代表性得两篇传奇,《补江总白猿传》创作于初唐时期,其中得女性形象为欧阳纥得妻子,作者对欧阳纥妻子得描写仅限于“纥妻纤白,甚美”[4],其妻得出现并不是传奇叙述得中心,其目得只是为了引出一个故事得情节,即欧阳纥怎么样在困难得困境中查找妻子以及和白猿相斗争得紧张场面,和纥妻为其生猿子得结果,女性形象没有成为故事得主角.然而中晚唐时期白行简创作得《李娃传》就发生了非常大得变化.《李娃传》言荥阳巨族之子溺于长安倡女李娃,贫病困顿,千金散罄,被李娃和鸨母设计骗离,落得无依无靠,流落为挽郎,复为李娃所挽救,勉之学,遂擢第.在这篇传奇当中,李娃得形象在叙述中得地位和《补江总白猿传》中欧阳纥妻子得地位相比发生了非常大得变化,在那个书生悔改而考中进士得唐传奇当中,李娃在叙述中得地位是非常重要得,情节一波三折得起伏基本上因她而引起得,作为一位有姝色得女性,她用迷人得外表把李生勾引得情乱性迷,不惜为她花尽为考试而预备得盘缠,落得一名不文,乞食街头,然而在书生走投无路、冻馁弥留之际,又是她资助书生发奋攻读而博取功名,能够讲,没有李娃那个女性形象得参与这部传奇得叙事就无法进行,然而李娃并非仅仅作为一个推动情节进行得行动元,在每次推动故事进展后她仍是一个叙事得主角.从对以上不同时期得唐传奇中女性形象得比较能够看出,唐代后期得传奇创作中女性形象在叙事过程中得地位差不多发生了非常大得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讲是唐传奇走向成熟得一个重要得表现.二唐之前得文学作品对女性得描写过于类型化,缺乏典型性,描述得重点是女性得外在形象,冰清玉洁、肤如凝脂,千篇一律如同定型得人物画.形象得艺术性被道义性取代,贴上仁慈善良得标签,充当宣传教化得工具,自身情感被抹杀,不具有时代得代表性,只是一个普遍化得个体.初唐几部传奇中,女性形象得一个共同特点确实是“美艳”,如《补江总白猿传》中对欧阳纥妻子得描述是“纤白,甚美”,这种单一得描述实在是对女性形象得漠视,作品自然会显得僵化、刻板,文学性大打折扣.中晚唐时期叙事文学得创作者差不多开始关注作品中对女性形象得刻画和塑造,自觉增强了对女性形象得描述,血肉两具得完整形象取代了图画模版,如蒋防《霍小玉》:玉沉绵日久,转侧须人.忽闻生来,歘然自起,更衣而出,恍若有神,遂与生相见,含怒注视,不复有言,嬴质娇姿,如不胜致,时复掩袂,反顾李生……玉乃侧身转面,歪视生良久,遂举酒杯,酬地曰:“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夫君、相公,负心若此,韶颜稚齿,欲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掷杯于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这篇霍小玉故事之因此动人,在于作者重点在写情感,写人物得性格与命运,而不仅在于叙述故事得来龙去脉.作者始终把握女主人公得情绪轨迹,以凄凉动人得笔调刻画了她爱恋与担心相纠结得情感矛盾,展示了她得悲剧命运,因此才产生了巨大得感染力.故明代闻名得文学评论家胡应麟讲:“唐人小讲记闺阁之事,绰有情致,此篇尤为唐人最采动人之传奇,故传诵不衰.”从这篇文章中得女性形象能够看出,《霍小玉》和《补江总白猿传》中女性形象得差不:前期得女性形象缺乏个性得色彩,后期则有情有意、活灵活现.三中国得传统文学中,描述神性女性是常见现象,古代社会女性被边缘化,在男权社会中,几无立锥之地,这导致女性出现在作品中时呈现两个极端:一个神性,另一个极端则为奴性,比较单一.作者往往采纳神性叙述得方式,把女性形象奇妙化.如《离魂记》:一位叫张倩娘得女子,幼时与自己得表兄弟定下了终身,因时局扰乱,被其父亲又许他人,倩娘郁悒,后其魂离体,追生而去,并与宙相阅几载.其间得波折,出人意料,富有传奇色彩,但作品极少注重对倩娘感情递变得描述,和《倩女离魂》中得女性形象相比逊色非常多.中唐以后,唐传奇作品则转向对人性化得描述,如《任氏传》不但写了狐妖任氏“容色殊丽”得外貌,还写出了她对郑六得一片爱意与同情,以及对邪恶势力得抵抗决心;面对韦崟欲施暴,她没有被淫威吓倒,而是给予坚决地抵抗,斥之以铿锵有力得语言.这篇传奇和《离魂记》在外形上都带有神性得成分,然而《任氏传》在叙述任氏那个女性形象时,它要通过小讲“揉变化之理,察神人之际”,“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这是它得超越之处.后代尽管也有人从事此类小讲得创作,然而对唐传奇得一个最好得借鉴确实是用唐传奇得人性叙述代替神性得叙述,关注文中对细节得描写.一种文体趋向成熟得一个重要得表现是构成这种文体得不同元素功能得完善,女性形象在唐传奇中得演变恰恰讲明了唐传奇作为小讲进展演变得轨迹,这为以后得叙事文学得创作奠定了基础,不管是以后得长篇章回小讲依然笔记体小讲,在叙述女性形象得时候在某种程度上都借鉴了唐传奇得创作模式.注释:[1][2]鲁迅:《中国小讲史略》,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3]童庆炳:《文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鲁迅校录,王中立译注:《唐宋传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论文联盟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唐传奇是唐代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形式,描绘了唐代社会的各种情节和人物形象。
在唐传奇中,女性形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传奇故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呈现出不同的形象特点。
本文将以2000字左右的篇幅,分析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首先是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初现阶段。
在唐代初期,传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多地呈现出柔弱、依从的形象特点。
例如《长恨歌》中的才子佳人杨贵妃,她美丽娇媚,与唐太宗有着一段凄婉的爱情,但最终未能得到幸福,揭示了宫廷权谋的黑暗一面。
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更多地被赋予了悲苦的命运,使人们对唐代宫廷生活的虚华和残酷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随着唐代社会的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中期的唐代,女性形象从被动的角色逐渐转变为积极进取的形象。
例如《好逑》这个故事中的女主角赵娇儿,她是一个聪明、勇敢、有主见的女子,为了保卫家族的尊严和利益,不惜违背婚约与自己心爱的人私奔。
她的形象表现出了女性独立、坚毅的一面,成为了中期唐传奇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到了晚期唐代,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进一步的演变。
在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夜行船》这个故事中的女主角杜丽娘,她是一个聪明、勇敢、机智的女子,在与情敌周守恒之间展开了一场智斗。
她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摆脱了险境,取得了胜利。
她的形象展现了女性独立、聪明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女性的柔情和细腻。
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不再局限于柔弱与坚毅的二元对立,而是呈现出更为多元化和立体化的特点。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了许多。
由初期的柔弱依从,到中期的积极进取,再到晚期的复杂多样,女性形象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象。
这种演变既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变迁,也展现了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不同刻画。
女性形象的发展演变与唐代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开始逐渐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力量的过程。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而唐传奇作为唐代文学的瑰宝,更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是传奇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承载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美感和意境。
通过对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社会对女性的态度,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在唐传奇的早期作品中,女性形象通常被描绘为温柔贤惠、守节忠贞的模范,她们代表着传统的妇女美德和道德规范。
例如《霍小玲传》中的霍小玲就是一个典型的早期唐传奇女性形象,她在丈夫去世后,为了守节而选择了自杀。
这种贤妻良母的形象在唐代社会中是备受推崇的,也是当时社会道德伦理的体现。
而在《李娃传》中,李娃更是被塑造成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形象,最终她选择了与丈夫共同殉情,以此来表达她对爱情的忠诚和执着。
这些早期传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凸显了唐代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规范化塑造,她们通常是被动的、顺从的,甚至可以说是对传统女性价值观的单一呈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风俗的转变,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也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
尤其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由于战乱动荡、社会变革,女性形象在唐传奇中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点。
在《司马光破阵子》中,女主角苏小妹就是一个典型的唐末女性形象。
她勇敢果断、聪明机智,在丈夫去世后,她没有选择守节自尽,而是毅然决然地投身乱世,成为了一个英勇的女将。
她的形象体现了唐末五代时期女性的新风貌,她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而是展现出了更加积极主动、独立自强的一面。
除了在性格上的多样化,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在外貌上也开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
在早期的传奇作品中,女性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娇美妖娆,婉约柔弱。
但是在唐末五代时期,女性形象开始呈现出更加个性化、坚毅豪迈的外表。
例如《虬髯客传》中的虬髯客,就是一个外表刚毅、勇敢果敢的女性形象,她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妇女美貌标准,而是展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特立独行。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以唐传奇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不乏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塑造。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形象在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中也不断发生着演变。
本文将从唐传奇中的不同女性形象入手,探讨其在演变中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美丽动人的贵妇、纯洁无暇的女子、豪放不羁的女侠和聪明机智的才女。
在早期的唐传奇中,美丽动人的贵妇和纯洁无暇的女子占据了主导地位。
她们多是出身贵族家庭,容貌娇媚,品德高尚,受到男性主人公的热烈追捧。
代表作有《霓裳羽衣曲》中的女主角陆容和《长恨歌》中的杨贵妃。
她们的形象展现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美好形象的追求和理想化。
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传统的碰撞,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也开始发生转变。
在部分作品中,豪放不羁的女侠开始出现,比如《李娃传》中的李娃和《铡美案》中的杨五娘。
这些女性形象不再受传统礼教的约束,她们勇敢果敢,善于驾驭自己的命运,甚至有些独立自主,成为了故事的中心和推动剧情的力量。
她们的出现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一些女性开始寻求独立和自由的精神追求。
聪明机智的才女形象也开始在唐传奇中占据一席之地。
《狄青砍海》中的狄青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她聪慧过人,善于应对各种挑战,最终成为了一个传奇的英雄人物。
这些才女形象的出现,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一些女性在知识和才华上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在演变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唐代女性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角色。
她们不仅是男性的情感寄托,更是唐代社会中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
这些女性形象也给当代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审美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并非静止不变的,而是在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中不断塑造和更新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对唐传奇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对这些女性形象的认识也将更加全面和深刻。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其中描绘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在唐传奇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从宫廷女子到凡人女性,她们展现了不同的性格、命运和命运。
通过对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关注和态度,也可以对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唐传奇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具有鲜明的特点。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宫廷女性和凡人女性两大类,每一类女性形象都有着不同的身份、性格和遭遇。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这些女性形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和态度。
我们来看看唐传奇中的宫廷女性形象。
在唐传奇中,宫廷女性形象往往是充满了权谋、爱情和悲剧的。
她们通常是贵族或皇室成员,拥有高贵的身份和丰厚的财富,但她们的命运往往受到宫廷政治和家族利益的影响。
在这些宫廷女性形象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杨贵妃。
杨贵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她被描绘为美丽、聪明、娇媚,深得唐玄宗的宠爱。
由于政治斗争和宫廷惊变,杨贵妃最终走上了悲剧的命运,成为了一代传奇。
除了杨贵妃,唐传奇中还有许多其他宫廷女性形象,她们的命运同样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性。
这些宫廷女性在作品中往往被描绘为聪明、机智、美丽,但她们的生活却受到种种限制和压力。
她们往往需要在宫廷权谋和家族利益之间挣扎,努力谋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但最终往往不是她们想象的那样。
这些宫廷女性形象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也展现了她们在宫廷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
与宫廷女性形象不同,唐传奇中的凡人女性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这些凡人女性通常是普通百姓或市井小民,她们的命运同样充满了风风雨雨,但她们的性格和命运更加接近现实生活。
在唐传奇中,凡人女性形象往往是勇敢、坚强、善良的,她们在作品中展现出了坚韧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追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杜丽娘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女子,她勇敢地为自己的爱情追求而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代传奇的爱情故事。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唐传奇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不同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从最初的贤淑端庄到后来的豪放妖娆,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得十分丰富多彩。
唐代早期的传奇作品中,女性形象主要呈现出贤淑端庄、温柔贤慧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多为贤妻良母,以贤良美德为主要特征。
比如在《霸王别姬》中,女主角虞姬为了爱情而舍弃一切,最终选择了死亡,她的形象表现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坚贞。
在《秦观女传》中,女主角秦观则是以贤淑贤慧的形象出现,她勇敢坚贞地守护自己的爱情,最终感化了丈夫。
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被赋予了一种崇高的美德和情感价值,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尊重和崇敬。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代中期的传奇作品中,女性形象开始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一些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再只是贤淑端庄的妻子,而是展现出了更为丰富的性格特征和情感表达。
比如在《卓文君》中,女主角卓文君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聪明才智,在困境中能够自主解困,展现了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面貌。
在《红线》中,女主角红线则展现出了对爱情的勇敢和执着,她不顾一切地为自己爱情而奋斗,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
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妇女角色,而是开始呈现出更为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形象特征,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认知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中说都将侧重点放在男性角色上。
唐代开始尤其是晚唐,小说中女侠的形象开始作为故事的主线。同时在当时的武侠小说当中,赋予了女性
应有的地位。唐代的女侠形象比较突出,她们不仅才貌兼备、智勇双全,还侠肝义胆,情深意长。唐代小
说的女侠形象开创了我国古代小说中人物塑造方式的先河,同时也为后世女侠小说中的形象塑造提供了先
另一方面而言,当时的社会风气决定了女侠形 象的出现。在唐传奇之前的侠客形象一般都是勇猛 有余而武功不足,比如《荆轲刺秦》当中,既没有 成功也没有全身而退,即使能成功也不能全身而退, 在《咏荆轲》这首诗里面说道“惜哉剑术疏,奇功 遂不成”。而唐朝尚武,特别是对于女性习武,并 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此在唐朝,女性习武比较 常见,比如在杜甫的《观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 诗中提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从这首诗可 以看出,当时社会对女性习武的风气比较崇尚,另 外对于这种高超的剑术表演十分震撼。而这种女子 习武的风尚自然而然被文人墨客写到传奇小说当中, 并且还添加了一些渲染的效果。
在我国古代小说中都是男性为主导的,在唐传 奇当中却有着较多的女侠形象,比如红拂、聂隐娘、 红线等 [1]。
从一方面上看,在唐代封建礼教的束缚相对松 弛,女性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在男性眼中女性不 再是附庸品,而是相对独立自主的个体。从女性本 身上看,也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积极活跃在各个 场所。文学作品是时代特色的一种反映,因此唐传 奇中女侠形象较多就可以理解了。比如在《贾人妻》 当中,女主贾人妻在丈夫死后十年内,兢兢业业地 经营着丈夫留下的基业,“朝肆暮家”。她一朝遇
二、唐传奇中女侠形象的内涵 唐代在当时属于一个地域非常广阔、对外开放 程度很高的国家,上接魏晋时代的游侠之风,一扫 南北朝时代的脂粉之气,崇尚自由,追求浪漫。妇 女的地位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唐传奇中的女侠 正出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勇敢英 武、敢爱敢恨、英姿勃发、洒脱浪漫的女性气质。
·120·
例。
关键词:唐传奇;女侠形象;演变方式;女性地位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70(2019)01-0119-03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文言短 篇小说的高峰。唐传奇作为小说的一个新的体式, 将唐代开放的风情物貌与社会气象尽相收入其中, 如晚唐社会的动乱、藩镇的割据、刺杀行为的频仍。 因此女侠形象则呈现出一种比较独特的文化特点, 一方面突出了社会的动乱,唐传奇中的故事背景几 乎都是地方军阀形式的节度使之间的仇杀,如《聂 隐娘》《红线》等。另一方面说明了女性在当时社 会地位的提高,我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一般较低, 在人们的印象中,女性就应当过着“高墙深闺、相 夫教子”的生活,将“侠”这一形象赋予到女性身上, 则是与当时的社会流行反向而行。正是这种极具特 色的反衬方式,将在唐传奇中的女侠形象映照得光 彩夺目。她们一般都不拘泥于社会法度,也不受封 建伦理的影响,她们不仅有着侠肝义胆、快意恩仇、 情深意长的品质,还有一颗追求爱情与自由的心。
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塑造的女侠红拂女,个 性鲜明,嫉恶如仇,有着强烈的是非观;她肤色如 雪明眸皓齿美若天仙,虽为隋朝王爷杨素的歌女, 但是其内心却非常蔑视杨素。她勇敢而又热烈地追 求自己的爱情。她还慧眼识才,敢爱敢恨,刚一结 识布衣李靖便认准他将会大有作为,遂乔装打扮向 李靖吐露芳心。她又有尺度、沉稳大方,虬髯客造 访旅社,斜卧枕头上看红拂梳头,举止不雅,李靖 怒火中烧,红拂却冷静从容,识别到虬髯客也是个 豪杰时,便想办法与他结拜,做他的金兰之妹,断 了虬髯客的非分之想,又不得罪他。红拂女的沉着 与机智、勇敢与多情,使得她成为了唐传奇中一个 鲜明独特的女侠。
一、唐传奇中女侠形象兴起的因素 文 学 作 品 就 好 比 是 一 面 镜 子, 一 般 都 会 反 映 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而唐传奇中的 女侠形象鼎盛与时代有着必然的联系。从《太平广 记》中可以看出,其中从卷一九三直到卷一九四共 有豪侠类小说二十五篇,其中属于唐代的小说就占
据二十四篇。在这些侠客的形象中,有着很多的女 侠形象,并且在这类女侠形象的人物设置当中,她 们不再依附于男性,而是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 不仅如此,她们还充当着拯救者以及除暴安良的形 象,如《红线》中女主人公红线千里潜行盗下魏博 节度使床榻下的锦盒,使之大骇,不敢再起吞并红 线的主人潞州节度使的地盘之心。《聂隐娘》中的 聂隐娘更是一个具备现代女性意识的独立女性,她 受命去刺杀节度使刘昌裔,但是为刘昌裔的仁义所 感动,毅然做了刘昌裔贴身护卫,击退了几次敌方 的暗杀。
2019 年第 1 期(总第 132 期)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Feb.2019 No.1(Serial No.132)
唐传奇中女侠形象的内涵与演变探析
林慧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摘要:在我国的古代小说发展历程当中,由于封建社会制度长期的男权主义的影响,女性角色在小说
作者简介:林 慧(1984—),女,山西朔州人,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助教。
·119·
到了曾经的仇家,便将其首级取下,置入囊中,可 谓快哉!又如《谢小娥传》里面的谢小娥,为了报 仇雪恨将自己女扮男装,流浪于江湖当中。谢小娥 同封建社会的传统女性不同,她不愚孝,而是非常 果敢聪慧,女扮男装入强盗家中做仆人,还能不让 仇人发现,显示出了她非同一般的机智与勇敢。她 又不急于求成等待时机,给强盗致命一击。最后又 去找帮忙自己的判官报恩,谢小娥这个女性形象也 是迥异于从前的封建传统的女性形象。还有《车中 女子》当中容色甚佳的少女以及《潘将军》中的三 环女子 [2]。更有红线与聂隐娘等参与政事。女性角 色与女侠形象不一样,在唐代以前的小说传奇当中, 也有着女性形象,但是一般都属于附属角色,并且 带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种平庸的角色,比如相夫教子 等。而侠类形象,则相对不同,这不仅打破了男性 角色长期垄断侠类形象的局面,还将女性地位大大 地提高。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唐代小说中 女性角色再也不仅仅是独善其身的小女人,而是侠 者风范。比如聂隐娘,一个妙龄少女惩恶扬善、改 良了社会风气,这就将女性角色推到了为国为民的 主线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