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研究报告

成都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研究报告
成都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研究报告

成都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的研究

【内容提要】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为成都地铁实验段,该工程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成都地区地层为砂卵石地层,粒经大、水位高,为了有效解决同步注浆的效果,我工程部和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拟采用惰性浆液<以黄泥粉、粉煤灰为

主剂)为同步注浆材料,期望其达到不易被水稀释、较好的流动性、较好的早期强度和较低的成本。

【关键词】高富水土压盾构同步注浆惰性浆液

1.简况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人天盾构区间,主要穿越砂卵石地层,地层高富水,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采用了加泥式土压平衡式盾构机进行施工。盾构机配备了盾尾同步注浆系统,可在盾构掘进的同时进行背后注浆。在盾构掘进施工中,当管片刚脱离盾尾时即可对管片外侧的空隙进行填充,从而起到控制地表沉降、提高隧道的抗渗能力、预防盾尾水源流入密封土舱而造成的喷涌和稳定成型隧道的作用。

2.盾构法施工背后注浆技术

2.1.同步注浆原理

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保持一定压力<综合考虑注入量)不间断地从盾尾直接向背后注浆,当

盾构机推进结束时,停止注浆。这种方法是在环形空隙形成的同时用浆液将其填充的注浆方式。如图2-1所示。

2.2.注浆材料和配比的选择

2.2.1.注浆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根据成都地区的地质条件、工程特点以及现有盾构机的型式,浆液应具备以下性能:

1)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及流动性,并能保证适当的初凝时间,以适应盾构施工以及远距离

输送的要求。

2)具有良好的充填性能,不流窜到尾隙以处的其他地域。。

3)在满足注浆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早地获得高于地层的早期强度。

4)浆液在地下水环境中,不易产生稀释现象。

5)浆液固结后体积收缩小,泌水率小。

6)原料来源丰富、经济,施工管理方便,并能满足施工自动化技术要求。

7)浆液无公害,价格便宜。

222.注浆材料

为了保证背后注浆的填充效果,施工中结合现场条件和盾构机自身注浆系统的配置,选取了两

种液浆组成以便进行对比优选:

1)以水泥、粉煤灰为主剂的常规单液浆 A

成分:水泥、粉煤灰、细砂、膨润土和水;

2)以黄泥粉、粉煤灰为主剂的惰性浆液 B

成分:黄泥粉、粉煤灰、细砂、膨润土和水。

浆液组成A以水泥作为提供浆液固结强度和调节浆液凝结时间的材料,浆液组成B以粉煤灰作

为提供浆液固结强度和调节浆液凝结时间的材料。其中浆液组成B中使用的粉煤灰可以改善浆液的

和易性<流动性),黄泥粉能增加浆液的粘度,并有一定的固结作用,膨润土用以减缓浆液的材料分离,降低泌水率,还具有一定的防渗作用。砂在两种浆液中都作为填充料。

2.2.

3.浆液配比及性能测试

在确定浆液配比时,先根据相关资料,确定了两种浆液的各种材料的基本用量,然后结合浆液

站调试,每种配比生产一定方量,并对浆液性能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从而对配比单进行筛选,保留能够生产出合格浆液的配比,以便今后用于施工。

根据测试结果还可得知,与水泥浆液相比,以黄泥粉、粉煤灰为主剂的浆液的凝结时间较长,

在10?12小时左右。考虑到盾构掘进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停机< 如管片拼装、连接电缆、风管安

装、机器维护保养、盾构机临时停机、电路故障等),若浆液的初凝时间较短,则增加了停机期间发生堵管的可能性,增加额外的清洗工作,并影响盾构的继续掘进。因此,浆液合理的初凝时间应与盾构掘进施工一个工班的时间接近,这样可以在每班结束时再安排浆液输送管路的清理工作,既不影响盾构连续施工,又保证能及时清理管路,避免堵管现象的发生,选用惰性浆液更为可靠。

惰性浆液在主要成分加量不变的情况下,只需调节添加剂的加量就能有效地控制、调节浆液的

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比较方便地对浆液的性能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层、不同掘进进度对

浆液性能的要求,

通过分析与实验对比,共进行了8组实验。实验材料配比分别如下:

表2-1 实验的材料配比<重量比)

223.1流动度/塌落度的实验

通过实验得到,流动性较好的是B、D、E组材料。B组含水量在所有实验组中最大37%,D、E

两组未添加黄泥粉。E、F两组浆液为两组对黄泥粉和粉煤灰的实验对比。E组中未添加黄泥粉,F

组中未添加粉煤灰。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粘土的浆液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添加了黄泥粉的浆液流动性大大降低。2232稠度

对各组的实验表明,即使个别浆液试件流动度不佳,但其稠度仍可达到理想状态9-13cm之间。2.2.3.3析水性

从实验可以看出,除了A、F及H组,析水之外每种浆液在静置之后都出现了严重的析水现象。

而凝结时间实验大部分是在试件表面有水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明浆液都有析水性,析水率大概在 1 %~6%<体积比)之间。

2234抗水性

根据实验结果,抗水性较好的为F组,H组实验。当浆液的流动性减小、整体性强时,其抗水

性呈增大趋势,但减少用水量,减少其流动性时,又对浆液的可泵型造成影响。因此,通过调节浆液中的膨润土和黄泥粉用量可改善整体性,同时又可增大稠度。

2.2.

3.5.凝结时间

表2-2 各时间凝结时间比较

凝结时间测定达到 0.3MPa所需的时间(h> 凝结时间测定达到0.5MPa所需的时间(h> 凝结时间测定达到0.7MPa所需的时间(h>

A 15 24 44

B 30 62 68

C 14 24 34

D 24 69 96

E 11 24 34

F 10 19 28

G 22 62 69

H 7 21 29

D、E两组的对比可以看出,两组实验除了含水量有5%左右的差别外,其他比例都相当,但通

过凝结时间的测定,可以看出,两组有较大的差距。

G、H两组的对比可以看出,H组中水含量3个百分点。黄泥含量比减少了3个百分点。其他成分

的含量都未改变。凝结时间测定的实验表明:H组浆液材料的凝结时间较G组大大缩短。

因此,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对于该种可塑浆液的凝结时间,起决定作用的是含水量和浆液中粘土的含量。含水量增大,则凝结时间增大,黄泥粉的含量增大,则凝结时间缩短。而且对该两种的含量特别敏感,水的含量敏感区大概为:20%~30 ;黄泥粉的含量敏感区大概为:15%~25%。

223.6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 )膨润土的加入使注浆浆液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可泵性增大,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及其他工程应用膨润土的经验,确定在该地层情况下的同步注浆的膨润土添加量。

<2)黄泥粉的加入,使注浆浆液的粘聚能力增大,大大的提高了浆液整体性和抗水性,特别水冲情况下的抗分散能力。并使浆液的强度上的比较快。但是,添加了黄泥粉的浆液,其流动性明显降低。

<3)浆液的含水量和粘土含量是决定浆液凝结时间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4 )浆液的含水量和粘土含量是决定浆液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5)富水砂卵石地层的可采用材料配比

1)配比一密度为1.73ton/m3,具体配比如表2-3所示。

表2-3 配比一每立方浆液含量

水水泥粉煤灰细砂膨润土黄泥粉外加剂

415.2 138.4 276.8 553.6 69.2 276.8 0.2595

该配比材料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抗水性;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在水中浇注可防止被水稀释;

2)配比二密度:1.65ton/m3配比二的具体配比如表2-4所示。

表2-4 配比二每立方中,含

该浆液有如下特点:

相对于建议材料一来说,少了一种材料。这样可以减少工程复杂性,节省场地、施工方便,并 且,黄泥粉罐和膨润土罐还可以在渣土改良时同时利用,这样的话一套设备就可以双重利用。可以 大大减少工程成本。

抗水性能好:能在水中浇注不被水稀释,而且不容易被水冲散;

在有水的条件下,强度上仍可以较快,在有水的条件下,初凝时间可以控制在

10-

20小时之间;

稠度可控制在10-12cm 之间,该浆液可具有较好的稠度和可泵型。

2.3. 注浆工艺参数的确定 2.3.1. 注浆量的计算

背后注浆量Q ,通常可按下式估算: Q=a

式中,V ――理论空隙量,

a ——注入率。

人天区间采用的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刀盘直径

6.28m ,而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外径为 6.0m ,

则理论上每掘进一环,盾构掘削土体形成的空间与管片外壁之间的空隙的理论体积为:

V=nX <682-62) X1.5/4=4.051m 3

注入率曲勺主要影响因素包括①注入压力决定的压密系数

al ②土质系数a2③施工损耗系数 a

3和④超挖系数a4

贝Va = a 1 + a 2+ a 3+a 14

每环实际注浆量可根据地层和施工损耗等情况选取相应的注入率。

2.3.2. 注浆压力的确定

注浆压力是指注入孔附近的压力,而不是泵的喷射压力。注浆压力应综合覆盖土的厚度、地下 水的压力及管片的强度进行设定。但应注意以下问题:

<1 )不大于盾尾密封压力的警戒值 <2 )不大于管片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3 )根据管片脱出盾尾后位移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4)根据地表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462 水泥 115.5 细砂 膨润土 黄粘土 627 99 346.5 外加剂

0.35

盾构同步注浆及二次补浆施工方案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工程9104-3标段同步注浆及二次补浆施工方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_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 号线工程9104-3 标段 2014 年04 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 错误! 未指定书签 1.1 编制依据......................... 错误! 未指定书签 1.2 编制原则......................... 错误! 未指定书签 1.3 章、节及图、表编目说明.................. 错误! 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工程概况. ........................................... 错误! 未指定书签 2.1 工程简介......................... 错误! 未指定书签 2.2 区间地质概况....................... 错误! 未指定书签 2.3 区间水文地质概况...................... 错误! 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同步注浆. ........................................... 错误! 未指定书签 3.1 同步注浆的方式与定义.................... 错误! 未指定书签 3.2 盾构同步注浆....................... 错误! 未指定书签 3.3 上软下硬地层同步注浆. ................................ 错误! 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二次补浆. ........................................... 错误! 未指定书签 4.1 二次补浆目的....................... 错误! 未指定书签 4.2 防水、堵漏提高隧道抗渗能力................. 错误! 未指定书签 4.3 二次补浆的注浆方式及浆液配比............... 错误! 未指定书签 4.3 注浆压力及注浆量...................... 错误! 未指定书签 4.4 施工设备......................... 错误! 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应急预案. ........................................... 错误! 未指定书签 5.1 建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错误! 未指定书签 5.2 应急物资......................... 错误! 未指定书签 5.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错误! 未指定书签 第六章质量控制. ........................................... 错误! 未指定书签 6.1 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错误! 未指定书签 6.2 工程质量措施....................... 错误! 未指定书签 第七章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 错误! 未指定书签 7.1 安全措施.......................... 错误! 未指定书签

盾构同步注浆

盾构同步注浆 当盾片脱离盾尾后,在土体与管片之间会形成一道宽度为3.5mm左右的环行空隙。同步注浆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填充环形间隙使管片尽早支撑地层,防止地面变形过大而危及周围环境安全,同时作为管片外防水和结构加强层。 1.1.1.1注浆材料 采用水泥砂浆作为同步注浆材料,该浆材具有结石率高、结石体强度高、耐久性好和能防止地下水浸析的特点。水泥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提高注浆结石体的耐腐蚀性,使管片处在耐腐蚀注浆结石体的包裹内,减弱地下水对管片混凝土的腐蚀。 (1)浆液配比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根据盾构施工经验,同步注浆拟采用表8-5所示的配比。在施工中,根据地层条件、地下水情况及周边条件等,通过现场试验优化确定。同步注浆浆液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应满足下列指标: ①胶凝时间:一般为3~10h,根据地层条件和掘进速度,通过现场试验加入促凝剂及变更配比来调整胶凝时间。对于强透水地层和需要注浆提供较高的早期强度的地段,可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调整配比和加入早强剂,进一步缩短胶凝时间。 ②固结体强度:一天不小于0.2MPa,28天不小于2.5MPa。 ③浆液结石率:>95%,即固结收缩率<5%。 ④浆液稠度:8~12cm。 ⑤浆液稳定性:倾析率(静置沉淀后上浮水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小于5%。 同步注浆主要技术参数 1.1.1.2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略大于该地层位置的静止水土压力,同时避免浆液进入盾构机的土仓中。 最初的注浆压力是根据理论的静止水土压力确定的,在实际掘进中将不断优

化。如果注浆压力过大,会导致地面隆起和管片变形,还易漏浆。如果注浆压力过小,则浆液填充速度赶不上空隙形成速度,又会引起地面沉陷。一般而言,注浆压力取1.1~1.2倍的静止水土压力,最大不超过3.0bar。 由于从盾尾圆周上的四个点同时注浆,考虑到水土压力的差别和防止管片大幅度下沉和浮起的需要,各点的注浆压力将不同,并保持合适的压差,以达到最佳效果。在最初的压力设定时,下部每孔的压力比上部每孔的压力略大0.5~1.0bar。 1.1.1.3注浆量 根据刀盘开挖直径和管片外径,可以按下式计算出一环管片的注浆量。 V=π/4×K×L×(D12-D22)式中: V ——一环注浆量(m3) L ——环宽(m) D1——开挖直径(m) D2——管片外径(m) K——扩大系数取1.5~2 代入相关数据,可得: V=π/4×(1.5)×1.2×(40.2-38.4)=2.5~3.4 m3/环 上面经验公式计算中,注浆量取环形间隙理论体积的1.5~2倍,每环(1.2m)注浆量Q=2.5~3.4m3。 1.1.1.4注浆时间和速度 在不同的地层中根据需不同凝结时间的浆液及掘进速度来具体控制注浆时间的长短。做到“掘进、注浆同步,不注浆、不掘进”,通过控制同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重标准来确定注浆时间。 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定值后才停止注浆,否则仍需补浆。 同步注浆速度与掘进速度匹配,按盾构完成一环掘进的时间内完成当环注浆量来确定其平均注浆速度。 1.1.1.5注浆结束标准及效果检查 采用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指标控制标准,即当注浆压力达到设定值,注浆量达到设计值的85%以上时,即可认为达到了质量要求。 注浆效果检查主要采用分析法,即根据压力-注浆量-时间曲线,结合管片、地表及周围建筑物量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对拱顶部分采用超声波探测法通过频谱分

盾构同步注浆

1.1. 盾构同步注浆 当盾片脱离盾尾后,在土体与管片之间会形成一道宽度为140mm 左右的环行空隙。同步注浆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填充环形间隙使管片尽早支撑地层,防止地面变形过大而危及周围环境安全,同时作为管片外防水和结构加强层。 1.1.1. 注浆材料 采用水泥砂浆作为同步注浆材料,该浆材具有结石率高、结石体强度高、耐久性好和能防止地下水浸析的特点。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提高注浆结石体的耐腐蚀性,使管片处在耐腐蚀注浆结石体的包裹内,减弱地下水对管片混凝土的腐蚀。 根据盾构施工经验,同步注浆拟采用下表所示的配比。在施工中,根据地层条件、地下水情况及周边条件等,通过现场试验优化确定。 同步注浆浆液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应满足下列指标,见表7-6 : 表7-6同步注浆材料配比和性能指标表 ⑴胶凝时间:一般为3?10h,根据地层条件和掘进速度,通过现场试验加入促凝剂及变更配比来调整胶凝时间。对于强透水地层和需要注浆提供较高的早期强度的地段,可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调整配比和加入早强剂,进一步缩短胶凝时间; ⑵固结体强度:一天不小于0.2MPa, 28天不小于2.5MPa ⑶浆液结石率:>95%,即固结收缩率<5% ⑷浆液稠度:8?12cm ⑸浆液稳定性:倾析率(静置沉淀后上浮水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小于5% 1.1. 2. 同步注浆主要技术参数 1.1. 2.1.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略大于该地层位置的静止水土压力,同时避免浆液进入盾构机的土仓中。 最初的注浆压力是根据理论的静止水土压力确定的,在实际掘进

中将不断优化。如果注浆压力过大,会导致地面隆起和管片变形,还易漏浆。如果注浆压力过小,则浆液填充速度赶不上空隙形成速度,又会引起地面沉陷。一般而言,注浆压力取 1.1?1.2倍的静止水土 压力,最大不超过3.0?4.0bar。 由于从盾尾圆周上的四个点同时注浆,考虑到水土压力的差别和防止管片大幅度下沉和浮起的需要,各点的注浆压力将不同,并保持合适的压差,以达到最佳效果。在最初的压力设定时,下部每孔的压力比上部每孔的压力略大0.5?I.Obar。 1.12 2.注浆量 盾构掘进注浆采用盾尾同步注浆,随着盾构推进,脱出盾尾的管片与土体间出现“建筑空隙”,该空隙用浆液通过设在盾尾的压浆管予以充填。由于压入衬砌背面的浆液会发生失水收缩固结、部分浆液会劈裂到周围地层中,还有曲线推进、纠偏或盾构机抬头等原因,使得实际注浆量要超过理论建筑空隙体积。 每推进一环的建筑空隙为:n (6.482 — 6.22 ) X 1/4 X 1.2=3.35m3 开挖直径:①6.48m;管片外径:①6.2m 考虑到地层扩散系数,每环的压浆量一般为建筑空隙的150%-200%即每推进一环同步注浆量为 5.019 m3?6.692 m3,按地层的 不同注浆量也要因地制宜,应以注浆压力与数量进行双控来评价注浆最终量。 1.1. 2. 3. 注浆时间和速度 在不同的地层中根据需不同凝结时间的浆液及掘进速度来具体控制注浆时间的长短。做到“掘进、注浆同步,不注浆、不掘进”,通过控制同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重标准来确定注浆时间。 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定值后才停止注浆,否则仍需补浆。 同步注浆速度与掘进速度匹配,按盾构完成一环掘进的时间内即完成当环注浆量来确定其平均注浆速度。 1.1. 2.4. 注浆结束标准及浆效果检查 采用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指标控制标准,即当注浆压力达到设定值,注浆量达到设计值的85%以上时,即可认为达到了质量要求。 注浆效果检查主要采用分析法,即根据压力-注浆量-时间曲线,结合

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 (1) 3.1 施工机具 (1) 3.2 劳动力配备 (1) 4 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的目的和原理 (1) 4.1 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的目的 (1) 4.2二次注浆的目的 (2) 4.3 注浆原理 (2) 4.4 同步注浆工艺注意事项 (2) 5 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措施 (2) 5.1 施工工艺及流程 (2) 5.2 同步注浆技术参数 (4) 5.3 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 (4) 5.4同步注浆流程 (5) 5.5二次注浆流程 (5) 6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主要对策 (6) 6.1 漏浆现象的处理 (6) 6.2 同步注浆浆液堵管原因分析及主要对策 (6) 6.3 地面沉降超限的原因分析及主要对策 (6) 7、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6) 8 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7) 9 环境保护措施 (7)

1 编制依据 (1)沈阳地铁十号线土建施工第二十合同段理工大学站~张沙布站区间隧道工程施工图纸;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7)同步注浆浆液及二次注浆浆液配合比实验情况; (8)本工程合同及招标技术文件要求。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范围为沈阳地铁十号线土建施工第二十合同段理工大学站~张沙布站区间,起止里程K25+798.72~K27+116.722,左线全长1311.909m,右线全长1318m,采用盾构法施工。其中包括(1)区间正线结构;(2)区间联络通道兼泵站。 理工大学站~张沙布站区间自理工大学站起,经由长青南街过南屏路,后经绕城高速公路三环桥,进入沈李公路,穿过张沙布村,到达张沙布站,起止里程为K25+798.72~K27+116.722(其中左HZK26+311.736=右K26+317.515,短链5.779m;左HZK26+609.511=右K26+609.863,短链0.312m),线间距15~21m,隧道拱顶覆土厚度约9.3~17.6m;最小曲线半径450m,纵向呈“V”型坡,最大坡度24.028‰;在K26+098.865~K26+148.42(单线44环)下穿沈阳绕城高速三环桥。 区间正线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采用一台土压平衡盾构机。区间盾构施工方向:从张沙布站左线始发,至理工大学站接收、调头,右线始发,掘进至张沙布站右线接收、解体、吊出;最后施工区间附属结构。 3 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 3.1 施工机具 3.2 劳动力配备 4.1 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的目的

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

同步注浆及二次注 浆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施工机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劳动力配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的目的和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的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二次注浆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注浆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同步注浆工艺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施工工艺及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同步注浆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同步注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二次注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主要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漏浆现象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同步注浆浆液堵管原因分析及主要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地面沉降超限的原因分析及主要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2) 4、同步注浆 (3) 4.1、同步注浆系统原理 (3) 4.2、同步注浆材料及配比设计 (5) 4.3、同步注浆主要技术参数的设定 (6) 4.4、同步注浆工艺流程及过程控制 (8) 4.5、质量保证措施 (12) 5、二次注浆 (13) 5.1注浆材料 (13) 5.2注浆设备 (13) 5.3注浆参数 (14) 5.4注浆孔位置 (14) 5.5注浆过程控制 (14) 5.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5)

一、工程概况 汽车北站—开福区政府站盾构区间:右线线路起、终点里程分别为YDK10+366.9和YDK11+446.3,区间长1079.4米。左线线路起、终点里程分别为ZDK10+366.9和ZDK11+446.3区间长1079.047米(含短链0.353米)。线间距为13米。 本区间隧道平面线型有直线和曲线组成;整个区间隧道线型沿芙蓉北路布设,盾构区间子汽车北站以直线形式进入芙蓉北路,然后以半径R=2000m的左偏曲线沿芙蓉北路稍向西南方向偏移,最后沿芙蓉北路以直线形式到达区间终点开福区政府站。 区间隧道纵断自汽车北站以2‰的坡度进入到芙蓉北路,后经五个变坡点穿越芙蓉-22‰、-5‰、4.702‰、22‰,最后以-2‰的纵坡到达开福区政府站。隧道埋深(现状)约在9.4—15.3m之间,最大埋深达15.3m。 区间在里程YDK10+950.745(ZDK10+950.390)处设置联络通道兼作废水泵房。 二、编制依据 1.《汽车北站-开福区政府区间地质勘查报告》; 2.《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3.投入本标段盾构注浆设备操作规程; 4.国家、长沙市现行其他相关规范、强制性标准; 5.我单位盾构施工相关经验;

成都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的研究

成都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的研究【内容提要】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为成都地铁试验段,该工程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成都地区地层为砂卵石地层,粒经大、水位高,为了有效解决同步注浆的效果,我项目部和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拟采用惰性浆液(以黄泥粉、粉煤灰为主剂)为同步注浆材料,期望其达到不易被水稀释、较好的流动性、较好的早期强度和较低的成本。 【关键词】高富水土压盾构同步注浆惰性浆液 1. 概况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人天盾构区间,主要穿越砂卵石地层,地层高富水,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采用了加泥式土压平衡式盾构机进行施工。盾构机配备了盾尾同步注浆系统,可在盾构掘进的同时进行背后注浆。在盾构掘进施工中,当管片刚脱离盾尾时即可对管片外侧的空隙进行填充,从而起到控制地表沉降、提高隧道的抗渗能力、预防盾尾水源流入密封土舱而造成的喷涌和稳定成型隧道的作用。 2. 盾构法施工背后注浆技术 2.1.同步注浆原理 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保持一定压力(综合考虑注入量)不间断地从盾尾直接向背后注浆,当盾构机推进结束时,停止注浆。这种方法是在环形空隙形成的同时用浆液将其填充的注浆方式。如图2-1所示。 图2-1 同步注浆系统示意图 2.2. 注浆材料和配比的选择 2.2.1. 注浆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根据成都地区的地质条件、工程特点以及现有盾构机的型式,浆液应具备以下性能:

1)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及流动性,并能保证适当的初凝时间,以适应盾构施工以及远距离输送的要求。 2)具有良好的充填性能,不流窜到尾隙以处的其他地域。。 3)在满足注浆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早地获得高于地层的早期强度。 4)浆液在地下水环境中,不易产生稀释现象。 5)浆液固结后体积收缩小,泌水率小。 6)原料来源丰富、经济,施工管理方便,并能满足施工自动化技术要求。 7)浆液无公害,价格便宜。 2.2.2. 注浆材料 为了保证背后注浆的填充效果,施工中结合现场条件和盾构机自身注浆系统的配置,选取了两种液浆组成以便进行对比优选: 1)以水泥、粉煤灰为主剂的常规单液浆A 成分:水泥、粉煤灰、细砂、膨润土和水; 2)以黄泥粉、粉煤灰为主剂的惰性浆液B 成分:黄泥粉、粉煤灰、细砂、膨润土和水。 浆液组成A以水泥作为提供浆液固结强度和调节浆液凝结时间的材料,浆液组成B以粉煤灰作为提供浆液固结强度和调节浆液凝结时间的材料。其中浆液组成B中使用的粉煤灰可以改善浆液的和易性(流动性),黄泥粉能增加浆液的粘度,并有一定的固结作用,膨润土用以减缓浆液的材料分离,降低泌水率,还具有一定的防渗作用。砂在两种浆液中都作为填充料。 2.2. 3. 浆液配比及性能测试 在确定浆液配比时,先根据相关资料,确定了两种浆液的各种材料的基本用量,然后结合浆液站调试,每种配比生产一定方量,并对浆液性能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从而对配比单进行筛选,保留能够生产出合格浆液的配比,以便今后用于施工。 根据测试结果还可得知,与水泥浆液相比,以黄泥粉、粉煤灰为主剂的浆液的凝结时间较长,在10~12小时左右。考虑到盾构掘进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停机(如管片拼装、连接电缆、风管安装、机器维护保养、盾构机临时停机、电路故障等),若浆液的初凝时间较短,则增加了停机期间发生堵管的可能性,增加额外的清洗工作,并影响盾构的继续掘进。因此,浆液合理的初凝时间应与盾构掘进施工一个工班的时间接近,这样可以在每班结束时再安排浆液输送管路的清理工作,既不影响盾构连续施工,又保证能及时清理管路,避免堵管现象的发生,选用惰性浆液更为可靠。 惰性浆液在主要成分加量不变的情况下,只需调节添加剂的加量就能有效地控制、调节浆液的

31盾构注浆施工技术

3-2-31盾构注浆施工技术 1.前言 1.1 盾构注浆施工原理 盾构注浆分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两种。盾构推进中的同步注浆和衬砌壁后二次注浆是充填土体与管片圆环间的建筑间隙和减少后期沉降的主要手段,也是盾构推进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 盾构推进过程中,盾尾脱离管片后管片外出现超挖空隙,若不即时回填,扰动地层产生变形、沉降。进而影响其稳定性和地面建筑物,甚至灾难性的破坏。所以盾尾同步注浆显得格外重要。 盾尾注浆(同步注浆)就是在盾构机掘土推进的同时,向盾尾超挖间隙以一定压力注入适量的浆液以填充空隙,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围岩土的扰动,控制沉降和变形。同步注浆使管片和周围土体形成一个整体,有效的控制了隧道在地层中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小半径曲线时还可以防止隧道外移和变形。二次注浆主要是对同步注浆进行辅助和补充。 1.2盾构注浆施工特点 盾构注浆施工因土质条件、推进速度等确定其浆液材料、注入时期和注入量、注入压力等,需要严格控制各参数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步注浆强调的是同步和足量性,二次注浆则根据需要进行施工,是对同步注浆效果不好或者没有填充到位的部分进行注浆,主要使用水泥灰浆进行注入。 由于采用泵压注浆,对浆液的流动性要求较高,所以在浆液的配合比选择上须在考虑土质条件、浆液填充效果的同时考虑浆液粘稠度,以达到浆液能迅速、完好的充填盾尾空隙中去的目的。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盾构同步注浆、二次注浆施工。 2.同步注浆施工工艺 2.1工艺流程图 同步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1 图2-1 同步注浆工艺流程图

2.2浆液选择 2.2.1浆液分类及主要特点 盾构推进施工中的注浆应选择具有和易性好、泌水性小,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浆液进行及时、均匀、足量压注,确保其建筑空隙得以及时和足量的充填。 浆液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有惰性浆液、可硬性浆液及其他形式的浆液。惰性浆液多为非活性材料配合而成,注入后一定时间内不会凝结产生较大强度,其性质一般与隧道周围土体相似为好;可硬性浆液区别与惰性浆液在与添加了一些活性材料,在注入后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凝结后有一定强度。另外,根据特殊用途有瞬凝砂浆、加气砂浆等。 1、惰性浆液 主要由粉煤灰、膨润土、砂、水组成,主要用于粉质黏土、细粉质砂土等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层注浆。由于惰性浆对沉降控制等效果不佳,故现采用较少。 2、可硬性浆液 主要由粉煤灰、少量水泥、砂、水(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减水剂、缓凝剂等添加剂)组成,主要用于粉质黏土、细粉质砂土等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层注浆。可硬性浆液对沉降控制良好,在软土地层中得到大量应用。 3、其他浆液 根据特殊用途有瞬凝砂浆、加气砂浆等。 2.2.2浆液类型选择 浆液的选择受土质条件、盾构工法、施工条件、造价等因素等影响,选择浆液的原则是在掌握浆液特性的基础上按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条件的浆液。 2.2.3常见的浆液配合比 常见的浆液配合比见表2-1 2.2.4浆液配合比优选试验 浆液实验主要有重度、标准块(70 mm×70mm)强度实验、稠度实验等。通过实验调整浆液配合比。

盾构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广州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伸线工程 盾构区间5标盾构工程 盾构同步注浆机及二次 注浆方案 编制单位: 上海吉原公司 编制日期: 二○○七年一月

一.工程概况 【会石区间轨排井~广州新客站】和【江泰路站~跃进村站】两个盾构区间,分别位于番禺区和海珠区.【会石区间轨排井~广州新客站盾构区间】线路从会石区间轨排井开始后向西南延伸,下穿密集鱼塘群、过石壁站,继续向西南穿越浅埋密集鱼塘群,后到达广州新客站,盾构机解体、吊出、转场至江泰路站;【江泰路站~跃进村站盾构区间】线路从江泰路站出发沿江南大道向北至跃进村站. 【会石区间轨排井~广州新客站盾构区间】里程范围为:左线长730.262米+290.093米(含长链0.126米);右线长729.81米+294.42米.【江泰路站~跃进村站盾构区间】里程范围为:右线长721.71米,左线ZCK长722.287米(含长链0.577米).整个标段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600米,最大纵坡为25‰. 【会石区间轨排井~广州新客站盾构区间】地处珠江三角洲后缘地带,为珠江水网交错的平原区,根据场地地貌成因及形态特征,区间地貌单元主要表现为珠江三角洲海陆冲积平原地貌;区间沿线为农田、苗圃、鱼塘,塘深2~3米,沿线建筑物少,场地开阔,地下没有管线的铺设,周边正处于规划开发阶段. 【江泰路站~跃进村站盾构区间】沿线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为13.4米~17.8米,地貌单元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微地貌单元有河流冲淤积阶地、河床(槽)、微丘台地. 二.衬砌背后注浆的目的 盾构施工中,随着盾构的向前推进,当管片脱离盾尾后,在土体与管片之间会形成一道宽度为115~140米米左右的环行空隙.若不将这一空隙及时充填则管片周围的土体将会松动甚至发生坍塌,从而导致地表沉降等不良后果.为此必须采用注浆手段及时将盾尾建筑空隙加以充填.同时,背衬注浆还可提高隧道的止水性能,使管片所受外力能均匀分布,确保管片衬砌的早期稳定性.

北京地铁盾构新型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的研究

北京地铁盾构新型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的研究 [摘要]北京地铁五号线盾构试验段工程采用了城建集团自行研制的惰性浆液(已申请专利),其注浆效果非常理想,在施工中有效的控制了地表沉降。 [关键词]盾构北京地铁五号线同步注浆惰性浆液 一、概况 北京地铁五号线试验段工程,采用了土压平衡式盾构机进行施工。盾构机配备了盾尾同步单液注浆系统,可在盾构掘进的同时进行壁后注浆。在盾构掘进施工中,当管片刚脱离盾尾时即可对管片外侧的建筑空隙进行填充,从而起到控制地表沉降和稳定成型隧道的作用。在施工中我们使用的浆液是自行研制的惰性浆液,此浆液通过施工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 二、盾构法施工壁后注浆技术 2.1同步注浆原理 北京地铁五号线盾构试验段工程的施工采取了同步注浆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保持一定压力(综合考虑注入量)不间断地从盾尾直接向壁后注浆,当盾构机推进结束时,停止注浆。这种方法是在环形空隙形成的同时用浆液将其填充的注浆方式。 2.2注浆材料和配比的选择 2.2.1注浆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根据北京地区的地质条件、工程特点以及现有盾构机的型式,浆液应具备以下性能: 1)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及流动性,并能保证适当的初凝时间,以适应盾构施工以及远距离输送的要求。 2)具有良好的充填性能。

3)在满足注浆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早地获得高于地层的早期强度。 4)浆液在地下水环境中,不易产生稀释现象。 5)浆液固结后体积收缩小,泌水率小。 6)原料来源丰富、经济,施工管理方便,并能满足施工自动化技术要求。 7)浆液无公害,价格便宜。 2.2.2. 注浆材料 为了保证壁后注浆的填充效果,施工中结合现场条件和盾构机自身注浆系统的配置,选取了两种单液浆组成以便进行对比优选: 1)以水泥、粉煤灰为主剂的常规单液浆a 成分:水泥、粉煤灰、细砂、膨润土(钠土)和水; 2)以生石灰、粉煤灰为主剂的惰性浆液b 成分:生石灰、粉煤灰、细砂、膨润土(钠土)和水。 浆液组成a以水泥作为提供浆液固结强度和调节浆液凝结时间的材料,浆液组成b以粉煤灰作为提供浆液固结强度和调节浆液凝结时间的材料。其中浆液组成b 中使用的粉煤灰可以改善浆液的和易性(流动性),生石灰能增加浆液的粘度,并有一定的固结作用,膨润土用以减缓浆液的材料分离,降低泌水率,还具有一定的防渗作用。砂在两种浆液中都作为填充料。 2.2. 3. 浆液配比及性能测试 在确定浆液配比时,先根据相关资料,确定了两种浆液的各种材料的基本用量,然后结合浆液站调试,每种配比生产一定方量,并对浆液性能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从而对配比单进行筛选,保留能够生产出合格浆液的配比,以便今后用于施工。按测试配比拌制出的浆液送到试验室进行了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根据配比单和浆液配合比试验报告中的测试数据,绘制出浆液流动度、稠度和分层度随时间变化的对比曲线。

盾构法施工同步注浆技术探讨

盾构法施工同步注浆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城市地下管廊、地下隧道的兴建,盾构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盾构施工中的同步注浆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期望对今后 的盾构施工有所帮助和技术发展有所推进。 关键词:盾构;同步注浆;土压平衡;注浆压力 1引言 盾构法隧道具有施工进度快,安全性高,地质适应性强等特点。在适应地质 的各种环境下,盾构机的种类也非常繁多,敞开式,半敞开式,土压平衡式,泥 水平衡式等各种盾构机类型,又有各种刀盘选型。但不管盾构机的种类多少,地 质种类有哪些,所有的盾构施工都是在盾构机在掘进时通过把提前预制好的钢筋 砼管片拼装起来形成隧道。盾构机掘进时刀盘对土体的切削形成一个孔洞,而管 片在尾盾里拼装起来后,管片的外径比刀盘的外径要小,而这个衬砌的建筑空隙,为防止土层的坍塌势必要填充起来,这就是同步注浆。 图1 同步注浆结构示意图 2同步注浆步骤分析 同步注浆,顾名思义就是掘进的同时进行管片壁后注浆,即时的填充管片环 周空隙保证成型隧道特别是覆土地面的安全稳定性。以海瑞克土压平衡式盾构机 为例说明同步注浆方法,此盾构机同步注浆系统由四个液压柱塞泵把台车同步注 浆浆液罐里的砂浆通过尾盾平均分布的四个管路注入到因推进而形成的盾构环型 间隙里。每一个注浆管路各一个压力传感器来监测本管路的注浆压力。 3同步注浆技术参数分析 3.1注浆方量的确定 注浆方量必须根据计算的建筑空隙和地质土层的扩散系数而定了,即: Q=Vλ λ-注浆率/地层注浆扩散系数(根据地质不同一般范围为1.3-2) 理论的环型间隙所占方量根据刀盘外径和管片外径、长度即可算出,公式:V=π(D2-d2)L/4 V-盾构理论空隙(m3) D-刀盘切削外径m d-管片外径m L-管片长度m 在完整性好、自稳定强的硬质地层中,浆液不易渗透到周围的土层里去,可 以取较小的扩散系数甚至不用考虑,但在裂隙发育的岩层或者是以砂、砾为主的 大渗透地层浆液极易渗透到周围的土层中,这样的地层应考虑较大的渗透系数, 可取1.4-1.8。如果这样的地层地下水丰富的话土层的扩散系数还要加大。在以黏土、粉质黏土为主的小渗透系数地层,浆液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也会对土体产生劈 裂渗透,故应考虑扩散系数为1.2-1.5。超挖系数是正常情况下盾尾建筑空隙的修正,一般只在曲线掘进施工中产生(直线段盾构机盾头与隧道轴线有较大夹角时 也会产生,一般较小不予考虑),其数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上述的同步注浆量的确定计算公式虽然结合了地质的扩散系数,但还是不能 完全反映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确定方法。盾构掘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趋向于设计 轴线前进的同时拼装管片完成隧道衬砌,这个过程中同步注浆液会不会不冲击到

盾构机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施工技术总结

盾构机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施工技术总结 一、同步注浆的作用 二、二次注浆的作用 三、同步注浆操作工艺 四、二次注浆操作工艺 五、注浆效果总体评价

一、同步注浆的作用 由于盾构机刀盘直径为6420㎜,而管片外径6200㎜,所以当管片拼装完成并脱出盾尾后,管片与土体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间隙,此间隙若不及时填充,可能造成地层变形,致使地表下沉或建筑物下沉。因此,同步注浆填补了这一空白,及时有效的浆液注入施工间隙,抑制了地层变形;也使管片得到部分稳定,防止管片偏移;浆液凝结后具备一定的强度,提高了隧道的抗渗能力;当地下水丰富时,还能预防盾尾水源流入掌子面而造成的喷涌。可以说同步注浆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 二、二次注浆的作用 二次注浆作为盾构施工的一种辅助工法,主要是起到补充的作用。由于同步注浆液凝固后有所收缩,或者是同步注浆没有填充密实,需要二次注浆时补足浆液,同时二次注浆采用双液浆,将衬背的流水通道阻住,防止地下水系统涌入掌子面。但是注浆压力一定不能超过 0.4Mpa,防止击伤管片。 三、同步注浆操作工艺 盾尾同步注浆是利用盾构设备中的同步注浆系统,对随着盾构向前推进、管片衬砌逐渐脱出盾尾所产生的建筑间隙进行及时充填的过程。 1、注浆材料的要求: 同步注浆是保证管片拼装质量的关键所在,其目的在于控制隧道变形,防止管片上浮,提高结构的抗渗能力。良好的浆液性能体现在

一下几个方面:①浆液充填性好;②浆液和易性好;③浆液初凝时间适当,早期强度高,浆液硬化后体积收缩率小;④浆液稠度合适,以不被地下水过度稀释为宜。根据以上几点结合我合同段的地层土质状况,同步注浆采用水泥砂浆。 用于8小时凝固的砂浆配合比如下: 2、注浆压力: 为了使浆液很好的充填于管片的外侧间隙,必须以一定的压力压送浆液。注入压力大小通常选择为地层阻力强度(压力)加上0.1~0.2MPa的和。地层阻力强度是由土层条件及掘削条件决定的,通常在0.1~0.2MPa以下。根据本合同段的地层土质条件,注浆压力初步设定为0.19MPa,现场使用2.5Ba r~3Bar的压力注浆比较合适。 3、注浆量: 同步注浆量的计算:从理论上计算,同步注浆即填充施工间隙。 Q=V a Q-----注浆量 V-----理论填充空隙 a------注入率 地铁规范规定,同步注浆的注入率宜为130%~180%,从施工经验来看,软土地层控制在135%~154%即3.5m3~4m3为宜;硬岩地层

盾构同步注浆及二次补浆施工方案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Construction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工程9104-3标段同步注浆及二次补浆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工程9104-3标段

2014年04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 0 - 1.1 编制依据...................................................... - 0 - 1.2 编制原则...................................................... - 1 - 1.3 章、节及图、表编目说明........................................ - 1 - 第二章工程概况....................................................... - 1 - 2.1 工程简介...................................................... - 2 - 2.2 区间地质概况.................................................. - 3 - 2.3 区间水文地质概况.............................................. - 3 - 第三章同步注浆....................................................... - 5 - 3.1 同步注浆的方式与定义.......................................... - 5 - 3.2 盾构同步注浆.................................................. - 5 - 3.3上软下硬地层同步注浆.......................................... - 10 - 第四章二次补浆...................................................... - 12 - 4.1 二次补浆目的................................................. - 12 - 4.2 防水、堵漏提高隧道抗渗能力................................... - 12 - 4.3 二次补浆的注浆方式及浆液配比................................. - 12 - 4.3 注浆压力及注浆量........................................... - 13 - 4.4 施工设备..................................................... - 13 - 第五章应急预案...................................................... - 14 - 5.1 建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 14 - 5.2 应急物资..................................................... - 17 - 5.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18 - 第六章质量控制...................................................... - 18 - 6.1 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 18 - 6.2 工程质量措施................................................. - 19 - 第七章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 19 - 7.1 安全措施..................................................... - 19 -

2020年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第1题 盾构同步注浆浆液性能试验方法,参照规范不包括()。 A.《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 70 B.《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1 C.《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 D.《预应力孔道灌浆剂》GB/T 25182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2题 水泥基同步注浆材料配合比推荐参数中,水泥用量要求为()。 A.≥15 B.≥10 C.≤15 D.≤1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3题 消石灰基同步注浆材料配合比推荐参数,膨润土掺量掺量()。 A.5~10 B.0~10 C.10~15 D.5~15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4题 水泥基注浆材料浆液的力学性能水陆强度比推荐指标为()。 A.≥60 B.≥75 C.≥65

D.≥85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5题 消石灰基注浆材料浆液的力学性能表征指标为()。 A.抗压强度 B.24h抗剪屈服强度 C.C.?水陆强度比 D.抗折强度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6题 一般地铁工程的沉降控制偏差范围是()。 A.±5cm B.±3cm C.±2cm D.±1cm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7题 关于水泥基单液可硬性浆液,表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水泥、粉煤灰、膨润土、砂等材料组成 B.适用于土体相对稳定的区域或软弱地层等土体环境恶劣的工况,也可用于盐渍土环境。 C.凝结时间较短,强度高,增长快,与双液浆性能相同 D.容易分层、抗水分散较差、注浆材料配合比与施工过程控制要求较高 答案:C 您的答案:C

某区间盾构二次注浆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1.1 工程简介 (1) 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2) 1.2.1 工程地质情况 (2) 1.2.2工程水文情况 (4) 三、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5) 五、二次注浆 (6) 5.1注浆材料 (7) 5.2注浆设备 (7) 5.3注浆参数 (7) 5.4注浆位置 (8) 5.5注浆过程控制 (8) 六、质量控制 (9) 6.1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9) 6.2工程质量措施 (9) 七、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10) 7.1安全措施 (10) 7.2文明施工 (11)

一、编制依据 1、XX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XX站~XX站区间设计图纸 2、《XX站~XX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1)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 5、《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GB50466-2008)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8-2011) 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8、本工程合同及招标技术文件要求 二、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XX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项目四标段包括一站一区间土建施工:XX站~XX站区间隧道(下穿XX江)、XX站。XX站~XX站区间里程为CK8+608.377~CK11+520.264,区间总长度为2911.887m,左线存在10.85m短链,该段区间设置1个中间风井,2个联络通道,2个联络通道及泵房。区间隧道盾构管片外径φ6200mm,采用2台泥水平衡式盾构机施工。世冰区间走向线如图1.2.1-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