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 ppt
合集下载
电路课件(邱关源五版)

视在功率是指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 用于衡量电源提供的总功率。
04
三相电路
三相电源
三相电源的组成
三相电源由三个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差互为120度的交流 电源组成。
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
三相电源可以接成星形或三角形,两种连接方式下的电压和电流特 性不同。
三相电源的功率
三相电源的总功率等于各相功率之和,且总功率恒定。
产生原因
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的产生通常是由于电路中存在非线性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这些元件的伏安特性不是线性的,因此会导致电压或电流随时间变化呈现出非正弦周期 的特性。
特点
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其波形通常由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叠加而 成,因此难以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描述。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谐波分析法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一阶电路
由一个动态元件和电阻组成的简单电路。
一阶电路的响应特性
电压和电流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变化,具有延 时、振荡和稳态等不同阶段。
时域分析方法
采用一阶常微分方程描述电路,通过求解微 分方程得到电压和电流的时域响应。
一阶电路的分析步骤
建立微分方程、求解微分方程、分析响应特 性。
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分析电路在不同频率下 的性能表现,包括幅频特性和相
频特性。
一阶电路分析
一阶电路是指包含一个动态元件 的电路,其分析方法主要是三要
素法。
功率计算
有功功率
有功功率是指电路中实际消耗的功率,用于衡量 能量转换的效果。
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是指电路中交换的功率,用于衡量储能 元件的能量交换。
视在功率
电路课件(邱关源五版 )
04
三相电路
三相电源
三相电源的组成
三相电源由三个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差互为120度的交流 电源组成。
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
三相电源可以接成星形或三角形,两种连接方式下的电压和电流特 性不同。
三相电源的功率
三相电源的总功率等于各相功率之和,且总功率恒定。
产生原因
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的产生通常是由于电路中存在非线性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这些元件的伏安特性不是线性的,因此会导致电压或电流随时间变化呈现出非正弦周期 的特性。
特点
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其波形通常由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叠加而 成,因此难以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描述。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谐波分析法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一阶电路
由一个动态元件和电阻组成的简单电路。
一阶电路的响应特性
电压和电流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变化,具有延 时、振荡和稳态等不同阶段。
时域分析方法
采用一阶常微分方程描述电路,通过求解微 分方程得到电压和电流的时域响应。
一阶电路的分析步骤
建立微分方程、求解微分方程、分析响应特 性。
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分析电路在不同频率下 的性能表现,包括幅频特性和相
频特性。
一阶电路分析
一阶电路是指包含一个动态元件 的电路,其分析方法主要是三要
素法。
功率计算
有功功率
有功功率是指电路中实际消耗的功率,用于衡量 能量转换的效果。
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是指电路中交换的功率,用于衡量储能 元件的能量交换。
视在功率
电路课件(邱关源五版 )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邱关源第二章通用课件

i
iS1 R1
iS2
+
R2
u _
等效电路
iS R
i is1 u R1 is2 u R2 is1 is2 (1 R1 1 R2)u is u R
任意
元件 +
iS
uR
_
iS 等效电路
对外等效!
返回 上页 下页
2.6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1. 实际电压源 伏安特性: u uS RSi
uR _
+
+
uS
u
_
_
对外等效!
返回 上页 下页
2. 理想电流源的串联并联
注意参考方向
①并联
iS1
iS2
i
is1
i
is 2
isn
isk
iSn
等效电路
i
②串联
iS1
iS2
i is1 is2
i
注意相同的理想电流源才能串联, 每个电流源
的端电压不能确定。
返回 上页 下页
3. 电流源与支路的串、并联等效
90
10Ω
i 20 /10 2A
20V 90
-
1 9
i1
10 2 10 90
0.2A
P 90i12 90 (0.2)2 3.6W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3 求负载电阻RL消耗的功率
30
30
20 10 10 20
20 30 20
2A
2A 30
30 40 RL
30
10 40 RL
30
I L 1A
1 –
u12 R12
i2 –
2+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邱关源通用课件

一阶动态电路的微分方程及其响应
总结词
求解微分方程
详细描述
根据微分方程的特性和初始条件,求 解微分方程以获得电路元件的状态变 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常用的求解方 法包括分离变量法、常数变易法、线 性化法等。
一阶动态电路的微分方程及其响应
总结词:分析响应
详细描述:根据求解出的状态变量,分析电路元件的响应特性。响应特性包括稳 态响应和暂态响应,其中暂态响应指的是电路从初始状态达到稳态的过程。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邱关源 通用课件
目录
• 绪论 • 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 • 电阻电路的分析 • 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 二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 三相电路的分析 •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01
绪论
电路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
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学科中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
三相电源或三相负载的端点相互 连接,每相负载承受的电压为电 源线电压。
混合连接
在某些情况下,电路中可能同时 存在星形和三角形连接的负载, 这称为混合连接。
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分析
1 2
相电压与线电压
在星形连接中,相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在三角形 连接中,线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对称三相电路
当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对称时,各相的电压和电 流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总结词:阶跃响应
详细描述:阶跃响应是指当输入信号为一个阶跃函数时,电路的输出响应。阶跃响应的特点是初始时刻电路输出突然跳变到 某一值,然后逐渐趋近于稳态值。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电路 第五版 课件 邱关源 罗先觉第十章-2

di1 di2 u1 L1 M dt dt di1 di2 u2 M L2 dt dt i1 M i 2 _ + * u1 L1 L2 u2 _ * +
返 回 上 页
写 出 图 示 电 路 电 压、 电 流 关 系 式
下 页
例 已 知 R1 10 , L1 5 H , L2 2 H , M 1H, 求 u (t )和 u 2 (t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0.3
耦合电感的功率
当耦合电感中的施感电流变化时,将出现变化 的磁场,从而产生电场(互感电压),耦合电感通 过变化的电磁场进行电磁能的转换和传输,电磁能 从耦合电感一边传输到另一边。
例 求图示电路的复功率
j M +
S U
1 R1 I
* *
–
j L 1
j L 2
R2
I2
U 23 j L2 I 2 j M I 1 jω( L2 M ) I 2 j M I
I I1 I 2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②异名端为共端的T型去耦等效 1
2 1 j M I I
* jL1 3
2
1
*
jL2
j(L1+M)
1 I
2 I2 j(L2+M)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j M
+
S U
1 R1 I
* *
–
j L 1
j L 2
R2
I2
( R1 jω L1 )I 1 j M I 2 U S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件第三章

3 8
R3
2
7
4
6
元件的串联及并联 组合作为一条支路
一个元件作 为一条支路
n4 b6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结论 电路的图是用以表示电路几何结构的图
形,图中的支路和结点与电路的支路和结点一一对 应。 ⑴图的定义(Graph) G={支路,结点}
①图中的结点和支路各自是一个整体。 ②移去图中的支路,与它所连接的结点依然 存在,因此允许有孤立结点存在。 ③如把结点移去,则应把与它连 接的全部支路同时移去。
I1
+ 70V –
7
I2 11 6A 1
I3 7
b 由于I2已知,故只列写两个方程 结点a: –I1+I3=6 避开电流源支路取回路: 7I1+7I3=7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3-4 列写支路电流方程(电路中含有受控源)。
a I2 I 1 7 11 + I3 1 + U 7 + 2 _ 70V 5U _ – b 解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7I1–11I2=70-6=64 11I2+7I3= 6
U=US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a
7 11 + + 1 2 70V 6V – – b I1
I2
I3 7
1 1 1 Δ 7 11 0 203 0 11 7 0 1 1 Δ1 64 11 0 1218 6 11 7 1 0 1 Δ 2 7 64 0 406 0 6 7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路径
从图G的一个结点出发沿着一些支 路连续移动到达另一结点所经过的 支路构成路径。 图G的任意两结点间至少有一条路 径时称为连通图,非连通图至少存 在两个分离部分。
R3
2
7
4
6
元件的串联及并联 组合作为一条支路
一个元件作 为一条支路
n4 b6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结论 电路的图是用以表示电路几何结构的图
形,图中的支路和结点与电路的支路和结点一一对 应。 ⑴图的定义(Graph) G={支路,结点}
①图中的结点和支路各自是一个整体。 ②移去图中的支路,与它所连接的结点依然 存在,因此允许有孤立结点存在。 ③如把结点移去,则应把与它连 接的全部支路同时移去。
I1
+ 70V –
7
I2 11 6A 1
I3 7
b 由于I2已知,故只列写两个方程 结点a: –I1+I3=6 避开电流源支路取回路: 7I1+7I3=7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3-4 列写支路电流方程(电路中含有受控源)。
a I2 I 1 7 11 + I3 1 + U 7 + 2 _ 70V 5U _ – b 解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7I1–11I2=70-6=64 11I2+7I3= 6
U=US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a
7 11 + + 1 2 70V 6V – – b I1
I2
I3 7
1 1 1 Δ 7 11 0 203 0 11 7 0 1 1 Δ1 64 11 0 1218 6 11 7 1 0 1 Δ 2 7 64 0 406 0 6 7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路径
从图G的一个结点出发沿着一些支 路连续移动到达另一结点所经过的 支路构成路径。 图G的任意两结点间至少有一条路 径时称为连通图,非连通图至少存 在两个分离部分。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邱关源60页PPT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邱关源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பைடு நூலகம்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பைடு நூலகம்
电路 第五版 课件 邱关源 罗先觉第七章-5

sin( t ) (t) t 0 )
t0
0 ③延迟一个函数 f ( t)
t
sin( t t 0 ) (t t 0 )
t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0
t0
用单位阶跃函数表示复杂的信号 f( t) f( t) 1 例1 1 0 0
(t)
t - (t-t0)
f (t ) (t ) (t t 0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d uC d 2 iL iC C LC dt dt2 2 d i d i L L 代入已知参数并整理得: 5 4i L 4 (t ) 2 dt dt 这是一个关于的二阶线性非齐次方程,其解为
u R L d iL iR R R dt
i L i i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由齐次性和叠加性得实际响应为:
1 2t 1 2 ( t 0 .5 ) iC 5[ e (t ) e (t 0.5)] 5 5
e (t ) e
2 t
2 ( t 0 .5 )
(t 0 .5 ) mA
+ 5k ic 100F
第七章 一阶和二阶电路的 时域分析(V)
主讲:鲁俊超
作业:
7.7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 单位阶跃函数
定义0 (t )Fra bibliotek 1(t 0 ) (t 0 )
( t)
1
0
t
单位阶跃函数的延迟
(t-t0)
1 t0 t
0
0 (t t 0 ) (t t 0 ) 1 (t t 0 )
p1 t p2t i A e A e 特解 i 1 通解 1 2 2 特征方程 p 5p 4 0
电路第五版 罗先觉 邱关源 课件电路(第六章)课件

ic 电容充放电形成电流: + uc –
+ –
C
(1) uc>0,duc/dt>0,则ic>0,q ,正向充电 (电流流向正极板); (2) uc>0,duc/dt<0,则ic<0,q ,正向放电 (电流由正极板流出); (3) uc<0,duc/dt<0,则ic<0,q,反向充电 (电流流向负极板); (4) uc<0,duc/dt>0,则ic>0,q ,反向放电 (电流由负极板流出);
1 2 WL (t ) LiL (t ) 2
从t0 到t 电感储能的变化量:
1 2 1 2 1 2 1 2 WL LiL (t ) LiL (t0 ) (t ) (t0 ) 2 2 2L 2L
注:电感是非耗能元件,它本身不消耗能量,而是起存储转换磁场能
的作用。 电感的储能只与其电流iL有关,与其电压无关。故电感电流iL(t) 是表征电感储能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电感的状态变量。
即:uc(0+)= uc(0-)
可推广到:uc(t0+)= uc(t0-)
4. 电容的储能 + uc ic
p吸 (t ) uc (t )ic (t )
C
ic duc C dt
〉0,表吸收功率,转化 为电场能储存
〈0,表释放所存储的电场能
电容储能:
t
故电容是非耗能元件,它本身不消 耗能,起存储、转化电场能的作用。
某时刻t 电感的储能: t t di 1 2 1 2 1 2 WL (t ) LiL L d LiL ( ) LiL (t ) LiL () d 2 2 2
若iL (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