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一村一品区域布局分析

2020年全国一村一品区域布局分析
2020年全国一村一品区域布局分析

核心观点CORE OPINIONS

1.201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累计认定9批285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964个特色主导产业,涵盖了农产品种植业、畜牧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服务业及其他等四种类型,分别占示范村镇总数的85%、10%、3%、2%,示范村镇100%拥有注册商标,具有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水果、蔬菜、茶叶、水产、中药材、畜牧业尤为显著。

2.从最新认定数据来看,2019年认定的442个示范村镇,农业经济总收入过亿元的达20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过亿元的达18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01元。其中,有131个村镇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占村镇总数量的30%,有26个村镇位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24个村镇位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131个位于国家级贫困县的示范村镇,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69%,户均收入达5.57万元,高出普通农户户均收入1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883元,相当于201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1%。

3.从品牌效应及对经营主体的影响来看,2019年认定的442个示范村镇有261个主导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占总数的59%,315个主导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占总数的71%,特色绿色品牌效应显现;285个建有龙头企业,180个建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434个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有55%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65个示范村镇开展了电子商务营销,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1

目录CONTENTS

1.总体布局:山东最多,陕西、四川、江苏次之 (5)

2.“一村一品”认定意义:产业、品牌、经营主体 (6)

3.西部地区:陕西省最多;水果、蔬菜产业最成熟 (9)

3.1.西部省(市)“一村一品”累计认定数量排名 (9)

3.2.西部地区“一村一品”产业结构 (10)

3.3.西部地区“一村一品”品牌效应 (12)

3.3.1.106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2)

3.3.2.51个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13)

3.3.3.14个产品上榜2019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14)

3.3.4.26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5)

3.4.西部地区物流优势 (17)

4.东部地区:山东省最多,水果产业聚集效应最明显 (19)

4.1东部省(市)“一村一品”认定累计认定数量排名 (19)

4.2.东部地区“一村一品”产业结构 (20)

4.3.东部地区“一村一品”品牌效应 (22)

4.3.1.78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2)

4.3.2.32个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3)

4.3.3.8个产品上榜2019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4)

2

4.3.4.2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6)

4.4.东部地区物流优势:50强占了37 (27)

5.中部地区:湖北省最多,水果、蔬菜类产业超50% (29)

5.1.中部省(市)“一村一品”累计认定数量排名 (29)

5.2.中部地区“一村一品”产业结构 (30)

5.3.中部地区“一村一品”品牌效应 (33)

5.3.1.102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33)

5.3.2.40个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34)

5.3.3.12个产品上榜2019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35)

5.3.4.2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37)

5.4.中部地区物流优势 (38)

6.东北3省:水果、蔬菜为主,粮食为辅 (38)

6.1.东北3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分布 (38)

6.2.东北3省“一村一品”产业结构 (39)

6.3.东北3省“一村一品”品牌效应 (41)

6.3.1.11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41)

6.3.2.16个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43)

6.3.3.辽宁省北镇葡萄上榜2019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44)

6.3.4.3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44)

6.4.东北3省物流优势 (45)

3

4

自201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已先后认定9批2851个资源禀赋集中、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明显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964个特色主导产业,涵盖了农产品种植业、畜牧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服务业等四种类型,分别占示范村镇总数的85%、10%、3%、2%,具有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

图表

1:全国“一村一品”区域布局热点词云图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图表绘制:唯恒农业)

本文基于2011-2019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通过与唯恒农业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2008-2020年1月21日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7-2019年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数据以及最新的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中国物流企业50强名单数据进行联机分析处理。从区域布局的角度为研究

5

者了解全国特色产业体系和品牌、准确把握政策定位、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发现产业机会、创造新的产业价值、优化改进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1.总体布局:山东最多,陕西、四川、江苏次之

9年来,农业农村部累计认定285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964个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推动标准化生产、过程化控制,实现质量可追溯、去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把质量和信誉凝结在产品中,打造“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乡土特色品牌。示范村镇100%拥有注册商标,成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脱贫攻坚行稳致远。

图表

2:全国“一村一品”区域布局分流图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图表绘制:唯恒农业)

6从地区来看,目前西部地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认定数量最多,有956

个,在全国占比高达32.25%;其次是东部地区有926个,占全国的31.24%;然后是中部地区有835个,占全国的28.17%;剩下的8.3%来自东北3省的247个。

从省(市)来看,累计认定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均来自东部地区。具体来看:山东最多,有209个,占全国的7.05%,在东部地区占比高达22.57%;其次是陕西省有162个,占全国的5.47%,在西部地区占比高达16.94%;然后是四川省有148个,占全国的5.00%,在西部地区占比达15.48%;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有146个,占全国的4.92%,在东部地区占比达15.76%。目前累计认定数量相对较少的为上海市27个、海南省28个,在全国占比均不到1%,在东部地区占比约为3%。

从产业分类来看,具有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其中,水果、蔬菜、茶叶、粮食、中药材等农产品种植业最多,约占全国示范村镇总数的85%;然后是牛、羊、猪、鸡、鸭、鹅、鱼、蟹、龙虾等畜牧水产养殖业占了10%;豆制品加工、特色草制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占了3%;羽绒电商等农产品流通服务业及其他占了2%。2.“一村一品”认定意义:产业、品牌、经营主体

从最新认定数据来看,2019年认定的442个示范村镇,农业经济总收入过亿元的达20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过亿元的达18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01元。其中,有131个村镇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占村镇总数量的30%,有26个村镇位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24个村镇位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131个位于国家级贫困县的示范村镇,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69%,户均收入达5.57

万元,高出普通农户户均收入1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883元,相当于201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1%,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图表3:全国“一村一品”汇总数据

7

8青海省

61012127866875山东省

222424252724201924209山西省

714161612756992陕西省

141617161820191923162上海市

554441--427四川省

121214151817191823148天津市

65466533341西藏自治区

54334745641新疆生产建设兵

56767534548新疆维吾尔自治

139910*********云南省

469981*********浙江省

1716159667111299重庆市

777121011131420101合计3223263283243063163003004422964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图表绘制:唯恒农业)

此外,有261个主导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占总数的59%,315个主导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占总数的71%,特色绿色品牌效应显现;285个建有龙头企业,180个建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434个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有55%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65个示范村镇开展了电子商务营销,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3.西部地区:陕西省最多;水果、蔬菜产业最成熟

3.1.西部省(市)“一村一品”累计认定数量排名

目前,西部10个省(市)累计认定956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其中,陕西最多有162个,占全国的5.47%,在西部地区占比高达16.94%;排名第2的四川有148个,占全国的5.00%,在西部地区占比高达15.48%;排名第3的重庆有101个,占全国的3.41%,在西部地区占比高达10.56%;排名第4的广西有98个,占全国的3.30%,在西部地区占比达10.25%;排名第5的云南有88个,占全国的3.00%,在西部地区占比达9.21%;排名第6的贵州有83个,占全国的2.80%,在西部地区占比达8.68%;排名第7的内蒙有82个,占全国的2.76%,在西部地区占比达8.58%;排名第8的甘肃有78个,占全国的2.63%,在西部地区占比达8.16%;排名第9的青海有75个,占全国的2.53%,在西部地区占比达7.85%;最少的是西藏,有41个,占全国的1.38%,在西部地区占比达4.29%。

图表4:中国西部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分布数量及排名

9

10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图表绘制:唯恒农业)

3.2.西部地区“一村一品”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来看,西部地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最成熟也最丰富的产业主要为水果,有339个,其次是蔬菜有219个、茶叶有86个、畜禽有82个、粮食有76个、中药材有55个。潜力比较大,目前还比较稀缺的是:食用菌有17个、休闲农业有14个、水产有13个、坚果干果有13个、棉麻蚕桑烟草有9个、手工艺品有9个、花卉苗木有9个、油料有4个、蜂类有4个、林特有3个、其他有3个、糖料有1个。

11

图表

5:中国西部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图表绘制:唯恒农业)

其中,水果类又数陕西最多,分别有洛川县旧县镇(洛川苹果)、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孟家塬村(桃、柿子)、城固县桔园镇郭家山村(柑桔)等77个;然后是四川,有安岳县岳阳镇(安岳柠檬)、苍溪县运山镇(苍溪雪梨)、蓬溪县任隆镇八角村(蓬溪仙桃)等70个。

蔬菜类也数陕西最多,有泾阳县云阳镇花马村(蔬菜)、靖边县东坑镇(鸿丰胡萝卜)、韩城市昝村镇史带村(临河蔬菜)等44个;其次是青海省,有湟中县多巴镇韦家庄村(蔬菜)、乐都县共和乡大庄村(紫皮大蒜)、大通县塔尔镇上旧庄村(老爷山番茄)等31个。

12茶叶类数四川最多,有荣县双古镇(龙都绿茶),蒲江县成佳镇同心村(蒲江

雀舌)、邛崃市夹关镇龚店村(邛崃黑茶)等20个。

畜禽类数青海最多,有互助县台子乡多士代村(互助八眉猪)、祁连县野牛沟镇边麻村(祁连高原牦牛)、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怀头他拉绒山羊)、化隆县德恒隆乡石乃海村(卡日岗土鸡)、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獭兔)等22个。

3.3.西部地区“一村一品”品牌效应

3.3.1.106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通过关联2008-2020年1月21日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2930个地理标志数据,显示:目前有陕西省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镇安象园茶)、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百色芒果)、四川省西充县古楼镇(充国香桃)、云南省丘北县树皮乡树皮村(丘北辣椒)、甘肃省庆城县赤城镇(庆阳苹果)、青海省互助县台子乡多士代村(互助八眉猪)、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园区村(龙里豌豆尖)、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喀喇沁番茄)、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江津花椒)、西藏自治区岗巴县直克乡乃村(岗巴羊)等106个示范村镇的产品,同时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图表6:获地理标志认定的中国西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市)分布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图表绘制:唯恒农业)其中,陕西省有23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8个、四川省有12个、云南省有12个、甘肃省有11个、青海省有9个、贵州省有9个、内蒙古自治区有7个、重庆市有4个、西藏自治区有1个。

3.3.2.51个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通过关联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3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数据,显示:有陕西省洛川县永乡镇(甘甜心苹果)等14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龙江乡(永福罗汉果)等7个、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花果山村(永川秀芽)等7个、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镇(昭通苹果)等7个、四川省都江堰

市胥家镇金胜社区(都江堰猕猴桃)等5个、青海省门源县北山乡沙沟脑村(垯美

13

14

门源菜籽油)等4个、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定西马铃薯)等4个、贵州省赤水市长期镇五七村(金钗石斛)等2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阿尔巴斯白绒山羊)1个合计5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图表

7:入选区域公用品牌的中国西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市)分布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图表绘制:唯恒农业)

3.3.3.14个产品上榜2019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通过关联2019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单的100个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数据,显示有:四川省安岳县岳阳镇(安岳柠檬)等3个、甘肃省庆城县赤城镇(庆阳苹果)等3个、陕西省洛川县旧县镇(洛川苹果)等2个、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江津花椒)等2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百色芒果)等2

个、青海省互助县台子乡多士代村(互助八眉猪)1个合计14个产品上榜,且其中9个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图表8:上榜2019百强区域公用品牌的中国西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市)分布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图表绘制:唯恒农业)

3.3.

4.26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通过关联2017-2019年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229个特优区数据,显示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龙江乡(永福罗汉果)、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小夏滩村(柴达木枸杞)、四川省资中县骝马镇三柏村(资中血橙)、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容州

15

镇千秋村(容县沙田柚)、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莲花镇势江村(恭城月柿)、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恭城月柿)、四川省安岳县岳阳镇(安岳柠檬)、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百色芒果)、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大将镇(融安金桔)、重庆市奉节县朱衣镇砚瓦村(奉节脐橙)、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巫山脆李)、甘肃省静宁县李店镇常坪村(静宁苹果)、云南省华坪县石龙坝镇(华坪芒果)、陕西省大荔县羌白镇白村(大荔冬枣)、云南省华坪县荣将镇(华坪芒果)、四川省安岳县龙台镇石笋村(安岳柠檬)、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龙安柚)、陕西省洛川县旧县镇(洛川苹果)、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大桥镇陆透村(陆川猪)、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扎沙村(祁连藏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定西马铃薯)、贵州省都匀市摆忙乡坪阳村(都匀毛尖)、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六堡镇塘平村(六堡茶)、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花果山村(永川秀芽)、陕西省紫阳县焕古镇焕古村(紫阳富硒茶)、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江津花椒)等26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先后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图表9:获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的中国西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明细

16

17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百色芒果)

173.2383.955AGI01634四川省安岳县岳阳镇(安岳柠檬)

150.6186.357-四川省安岳县龙台镇石笋村(安岳柠檬)

150.6186.357-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定西马铃薯)

71.1371.116AGI01879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镇(昭通苹果)

58.7164.253AGI00370四川省南江县杨坝镇罐坝村(南江黄羊)

41.8573.978-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江津花椒)

29.7280.279AGI00053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花果山村(永川秀芽)

19.3770.901-青海省互助县台子乡多士代村(互助八眉猪)

17.3172.01AGI00868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龙江乡(永福罗汉果)12.5778.598

-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图表绘制:唯恒农业)

其中,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同时,既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又上榜2019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单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有如下5个。(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图表绘制:唯恒农业)

3.4.西部地区物流优势

目前,2019年中国物流企业榜单暂未公布,通过关联最新的中国物流企业

榜单即“2018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数据”,西部地区成熟的物流企业有5个。具

18

体为:2018年物流业务收入高达2636382万元,在全国排名第10的京东物流集团;物流业务收入高达871629万元,在全国排名27的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物流业务收入高达664391万元,在全国排名32的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业务收入高达646300万元,在全国排名33的云南能投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物流业务收入高达646213万元,在全国排名34的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还有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物流业务收入高达296458万元,在全国排名50。

图表

11:中国西部地区大型物流企业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图表绘制:唯恒农业)

4.东部地区:山东省最多,水果产业聚集效应最明显4.1东部省(市)“一村一品”认定累计认定数量排名

目前,东部10个省(市)累计认定926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其中,山东省最多有209个,占全国的7.05%,在东部地区占比达22.57%;其次是江苏省有146个,占全国的4.93%,在东部地区占比达15.77%;然后是河北省有123个,占全国的4.15%,在东部地区占比达13.28%;浙江省有99个,占全国的3.34%,在东部地区占比达10.69%;广东省有93个,占全国的3.14%,在东部地区占比达10.04%;福建省有80个,占全国的2.70%,在东部地区占比达8.64%;北京市有80个,占全国的2.70%,在东部地区占比达8.64%;天津市有41个,占全国的1.38%,在东部地区占比达4.43%;海南省有28个,占全国的0.94%,在东部地区占比达3.02%;上海市有27个,占全国的0.91%,在东部地区占比达2.92%。

图表12:中国东部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分布数量及排名

19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_“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收稿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提升的模式与路径研究”(13AJL014)作者简介:安树伟(1969—),男,山西沁县人, 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安树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东快西慢格局仍然未变;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和国际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区域格局的总体态势将是东西两翼带动中部崛起,从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格局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 (2015)04-0001-04 “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 对均衡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效显著。2010 2013年,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52.1%下降到49.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由20.5%和18.5%上升到21.6%和20.3%,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仍未有改观;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增长方式的制约和传统出口市场不景气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 为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并有效熨平传统出口市场的波动,中国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要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在实现东西互动过程中促进中部心脏地带的崛起,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高虎城,2014)。 一、“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中国经济所处的转型升级阶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在短期内 ,“一带一路”可以帮助中国消化过剩产能,其中1单位的基建投资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在较 长时期内,“一带一路”则有助于我国外储投资方向多元化,并会助力亚太经济一体化(俞平康,2014),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更趋平衡和中国在亚太地区 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为此, 中国发起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国内 相关区域的基建、能源和金融合作等提供融资支持。 (一)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将更加开放 “十二五”以来,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以当年价格计算,以下同),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明显下降;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在工业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同时,服务业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成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原动力。 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加强了与东盟的 经贸往来,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 DOI:10.16011/https://www.360docs.net/doc/ac10670361.html,ki.jjwt.2015.04.001

农业部公布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农业部公布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的意见》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认定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庄头峪村等322个村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农业部关于公布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办、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关于“推进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建设”的要求,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的意见》(农经发[2010]10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经[2010]19号)的规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推荐的基础上,经审核,认定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庄头峪村等322个村镇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附后)。 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是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发挥农民自主创新积极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培育新农村建设优势产业,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要进一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业务指导,加大扶持力度,广泛宣传推介示范村镇的名优特色产品,大力推广示范村镇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国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

“一村一品”推进现场会发言稿【精品范文】

“一村一品”推进现场会发言稿 “一村一品”推进现场会发言稿 xx市地处苏南丘陵,辖x个镇,x个省级开发区,x个管委会,x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x万人,全市总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万亩。农业资源丰富,是全省x个丘陵开发重点市(市)之一。近年来,xx市充分发挥丰富的丘陵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生态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等组合优势,按照“镇镇有特色园区,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思路,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努力培植农村特色产业,建成了一大批花果飘香、漫山碧绿、农民富裕的专业村。 一、主要成效 1、专业镇村发展较快,主导产业特色彰显。到2011年底,全市已创建符合江苏省“一村一品”示范镇标准的乡镇x个,即白兔镇应时鲜果专业镇、茅山镇葡萄专业镇、后白镇花木草专业镇和天王镇苗木专业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x%,已创建符合江苏省“一村一品”专业村7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x%,其中葡萄、草莓专业村x个,苗木、草坪专业村x个,花卉、蔬菜专业村x 个,水产专业村x个、有机农业专业村1个、农家乐专业村x个。 2、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参与农户日趋增多。在“一村一品”专业镇中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数达到x万户,占乡镇农户数的x%;在一村一品专业村中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数达x万户,占村

农户数的x%,经营果品、苗木、蔬菜等高效农业x万亩,占全市高效农业总面积x%,其中设施农业x万亩, 占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的x%。 3、组织程度逐渐提高,农民增收较为显著。x个“一村一品”专业镇,与x家龙头企业实行了有效对接,组建了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在“一村一品”专业村中,与龙头企业实行了有效对接的x个,共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x个。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有效对接,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率,“一村一品”专业镇、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11年达到x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x%。 4、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快,品牌建设成效明显。x%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x万亩,占宜认证面积的60%。并创建了葡萄、草莓2个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创建“继生”牌葡萄、“云兔”牌草莓、野山小村牌有机农产品等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名牌产品或名牌农产品。2010年白兔应时鲜果产业园区创成镇江唯一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11年xx 被评为全国首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 5、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一村一品”专业镇村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特色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壮大。2011年,全市果业面积发展到x万亩,其中葡萄x万亩,水果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 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2009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陆续出台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被选中的地区,担当起其新一轮改革探路者[17.01 1.01% 股吧研报]的角色。 其背后,是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演进。 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作为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的负责人,范恒山更显忙碌,从各地调研到工作会议,与范的约访,几度被迫推迟。 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哪里?下阶段区域工作的重点领域是什么?这十年间区域发展思路的变化有哪些?范恒山对本报记者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范恒山指出,虽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我们将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主要目标,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范恒山说。 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在五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二是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三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五是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1世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大幕,这十年间的区域均衡取得哪些进展? 范恒山: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长期以来,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针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区域政策力度的强化,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

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 2007年9月19日 一、基本情况: 根据省政府[2007]1号文件精神,我镇简池村被列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为了切实做好“一村一品”示范村工作,特制定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如下: <一>示范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 简池村位于镇巴县城西南部,是简池镇政府驻地,村辖面积9.14平方公里,村内有初中、小学各1所,镇机关、驻镇单位及镇属事业单位7个,个体工商户85户,常驻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及中、小学生等其他非农人口2500余人;村域经济以商贸、农业、养殖、劳务输出为主;镇巴至四川省通江县河口乡公路主干道油路穿村而过,集镇形成历史悠久,既是商贸、文化中心,也是我县三溪、大池、永乐及通江县铁溪、河口5乡一镇的商贸交易集散地。 (二)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简池村辖3个小组,297户1092人,有耕地1450亩,其中水田810亩,平均海拔630米,村内山地、丘陵、河川错落有致,土地肥沃,粮食生产产值高,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2006年人均产粮510公斤。 (三)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该村畜牧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截止2007年8月底,大牲畜出栏92头,存栏220头,生猪出栏2430头,存栏2200头,白山羊出栏330只,存栏1050只;现有良种基础母猪108头。2006年度该村农业总产值达582万元,人均纯收入2060元,畜牧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145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1%,生猪养殖主导产业覆盖农户248户,占总户数的83%。2006年被确定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被省上确定为生猪养 殖“一村一品”示范村。 (四)公共事业发展状况

区域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 (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农业部关于认定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农业部关于认定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办、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关于扶持发展一村一品的精神,按照《农业部关于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的意见》(农经发〔2010〕10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申报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通知》(农办经〔2015〕11号)的要求,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推荐的基础上,经审核,认定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夏场村等306个村镇为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附后),现予以公布。 开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是我部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促进专业村镇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对打造特色品牌农业,丰实“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获得认定的示范村镇要倍加珍惜这一光荣称号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示范引领更多的村镇发展一村一品,推动当地一村一品发展水平提升。各地农业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指导和服务,大力宣传推介示范村镇的名优特色产品,推广示范村镇的好经验好做法,支持其开展品牌建设,鼓励其发展新兴业态,为示范村镇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共同推进全国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 附件: 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夏场村(夏家场葡萄) 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小珠宝村(小珠宝西瓜) 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东段家务村(礼贤益农番茄) 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乐逍遥蜜梨) 北京市密云县溪翁庄镇金叵罗村(金叵罗小米) 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小丰营村(北菜园蔬菜)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香屯村(翼寿草莓)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西马各庄村(西马樱桃) 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孝义营村(孝心馒头) 北京市延庆县延庆镇唐家堡村(金粟丰润葡萄)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北甘池村(胜龙泉薄皮核桃) 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芦庄村(芦庄葫芦) 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镇欢喜庄村(八门城稻米) 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镇赵庄村(大黄堡草鱼) 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胡柳子村(胡柳子葡萄) 天津市宁河县苗庄镇孟旧村(御林湾草莓) 天津市宁河县潘庄镇齐心庄村(凤尾菇) 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镇朱曹子村(淡水鱼虾) 河北省肥乡县辛安镇前白落堡村(富乡圆葱)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李村镇邓庄村(康态中华鳖)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戴河镇北戴河村(集发蔬菜) 河北省霸州市南孟镇西粉营村(绿玉田歌韭菜) 河北省宁晋县河渠镇褚家庄村(工笔画) 河北省涿州市百尺竿镇西豆庄村(飞达水稻) 河北省青县曹寺乡(和顺鑫大棚蔬菜)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黄琴峰傅得晟胡冰阳张高钢 1 天府新区定位 2 总体规划 2.1 规划范围 2.2 规划理念 2.3 总体定位 2.4 空间布局 2.5 产业布局 2.6 生态绿廊 2.7 交通规划 2.8 公共服务体系 2.9 保障措施 2.10 建设步骤 3 最新动态 3.1 基础建设 3.2 最新进展 1天府新区定位 天府新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2总体规划

2.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以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在成都范围内的面积有1293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81%。在整个天府新区的规划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约是650平方公里,包括现有的存量和未来的增量,约占总面积的40%,剩余的60%将是各类生态用地,也就是保留60%的生态本底。而城镇建设用地中,用地和各类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用地将各占一半左右。 2.2规划理念 山水环境,组合布 局以能源约束为前提,严格保护和控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城镇和自然山水,组合布局城市。 产城融合,三位一 体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位一体”、“两化互动”要求落实到规划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协调互动发展。 城乡统筹,生态田 园用城乡统筹的手段构建城市建设与乡村田园有机融合,国际化特征和天府传统文化特征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集约发展,智能低 碳发展循环经济,集约节约利用能源,体现节能减排的要求,充分体现公交主导的绿色交通和TOD的发展理念,强化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在空间布局中的组织作

中国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

内容摘要: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产业非均衡,转变为区域非均衡模式。由于人口流动因素的存在,区域不平衡格局还会进一步扩大。正确的战略选择,不是逆自然趋势而动,而是在淡水丰富的东部地区按照都市圈(带)的设想来推进城市化。因此,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负有重要的协调、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关键词:经济地理非均衡人口流动城市化 研究区域经济布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地理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阶段所具有的产业发展特点。第三是找出经济发展与各个地区经济地理优势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防止短期利益行为导致国家整体发展上的长期失衡。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体特征 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北侧(河西走廊)则形成了常年的西风带,使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造就了其东侧的黄土高原。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其根本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从而限制了北部中国的人口规模。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级上。明清以后,由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薯类)的引入,中国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国土的承载力。辽宁曾经是一个森林密集,水草丰富的地区。清朝开禁以后,大量中原移民流入东北,至今不过一百多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已经是河川断流,风沙遍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十分困难。 本文之所以一开始要扯这么远,是因为历史上我们许多搞规划的同志无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以至于一搞三线建设,就敢在缺煤少矿、氧气稀薄的西宁搞什么“五七”钢厂;一说开发西部,就踌躇满志地要把新疆变成中国的加里福尼亚;一提南水北调,就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把河西走廊变成鱼米之乡。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经济地理常识,很多建设规划短期内都能够“大见成效”,但长远代价却留给了子孙后代。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供挥霍了。 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经过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阶段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的中叶。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由于出口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制造业的产值不会明显低于服务业的产值,并且继续扮演着着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新增就业的产业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典型

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典型 2、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典型 专业村名称义井乡向东村 3041 农户数(户) 750 人口数(人) 主导产业规模(亩、吨、头、1200 主导产品名称草莓万羽) 200 农业年总产值(万元) 1800 农业年增加值(万元) 主导产业年总产值(万75 1400 主导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元) 78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6210 来自主导产业收入比例(%) 产品认证无公害品牌创建 6551350 负责人陈谷刚联系电话 义井乡是个农业大乡~多年来~种植业的传统种植模式是一油一稻或一麦一稻~农田产出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而制约了该乡充沛的农业资源作用发挥。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把调整种植结构、挖掘农业潜力、发展特色作物~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向东村位于义井乡东南部~耕地面积3263亩~人口3041人。通过再三分析推敲~乡党委政府选择了领导班子战斗力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农民接受农业“三新”技术积极性高的向东村作为草莓种植示范村~以此做为全乡突破农业生产制约瓶颈的示范村。向标村党总支和村委会按照乡里安排~在县农业、财政部门的支持下~精心谋划~周密布置~在自己的3263亩土地上~于2007年成功地试种了草莓100亩~并实现了亩均效益9000元~率先在全乡实现了草莓种植零的突破,2008年~该村成片集中种植草莓面积扩大到800余亩~亩产值平均高达12000元。在该村和全乡产生了轰动效应。今年秋~该村实现了组组种草莓的目标~种植面积达1200亩。占全村3260亩土地的37%。

为了整体快速推动该村草莓产业的发展~我们狠抓了“一引”、“二带”、“三配套”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引”:即引进本县种植草莓的乡土人才到本村种植草莓。2007年秋~我村引进了我县草莓种植大户丁广江、罗忠、魏其国等五个乡土人才~形成村农田综合治理示范区种植草莓~我们负责给他们提供低价的租赁土地~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各个问题~向他们提供系列便捷的各项服务。使他们安心舒心地在本村种植草莓~促使他们发挥种植草莓的最大示范效应~从而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推动示范效果~使我村农民看到了草莓种植的高效益~产生了浓厚的种植草莓欲望~为第二年推广种植草莓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带”:即利用大户带动,利用能人带动。 一是靠大户带动。张杰辉是我村农民~他平时十分热爱农业科技~早就关注草莓产业~是一个既有文化又年富力强~既有经营头脑~又有种植经验的农户。为此~村里鼓励他大胆种植草莓。2008年~他多方筹措资金一次性种植大棚草莓近100亩~种植露地加工草莓50余亩。此外~他还把土地平整区的部分土地租用过来~然后分文不加再租给其他农户~其目的是带动其他农户一起种植草莓~一起发草莓财。今年~张杰辉牵头~成立了义井乡向东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入他的会员已达100多人。 二是靠能人带动。胡守红、夏世言都是文化程度高、生产经验丰富的本村乡土能人~他们在本村发展养殖业上起到过很好的作用。去年~我们有意识地与他俩商量本村草莓发展大计~他们十分有兴趣地打算建立自己的草莓种植示范基地。去年秋~他们在自己种植的近10亩草莓示范基地上~从种苗选择到标准化栽培~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去做~使本村农民一看就会~一听就懂~解决了本村农民种植草莓上的很多难题~从而给农民吃了定心丸~深受农民欢迎。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申报书

附件1 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申报书 扶风县天度镇永平村苹果一村一品示范村 一、基本情况 永平村地处乔山脚下,距天度镇政府正北1公里。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448户1645人,耕地面积2380亩。通村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海拔高度800米左右,昼夜温差较大,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4℃,年均降水量592毫米,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1.87%。水利条件优越,是渠井双保险灌区。也是生产优质苹果的最佳区。全村现有苹果面积2300亩,占耕地面积96%。2007年被省、市、县确立为?一村一品?苹果示范村。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965元,苹果人均纯收入50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进入全市百强村,苹果已成为永平村发展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近年来,村?两委?会一班人,结合村情实际,积极实施?科技兴农,产业强村,优果富农?的发展思路,壮大苹果产业,推动了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2008年被省爱卫会授予?省级卫生村?,被市委授予‘五个好’基层党组织。2009年被宝鸡市委、市政府授予?五星级示范村?织和?市级平安村?。2010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升

级晋档、科学发展?一类示范村党组织。 2010年全村挂果园面积2060亩,平均亩产量3420公斤,总产量704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660万元,亩均纯收入14000元以上。近年来,先后有300亩果园获得了欧盟尤尔盖普认证和TNC认证,被陕西省红果集团确立为?优质苹果出口基地?。350亩果园被评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示范园。2300亩果园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产地和认证,目前正在申请有机果园认证。是陕西省苹果一村一品示范村 二、运行现状 1、全村现有苹果面积2300亩,其中500亩早红嘎啦苹果,1200亩红富士,300亩玉华早富,300亩粉红女士,已形成早、中、晚熟苹果新格局。同时,辐射带动周边邻村优化产业5000多亩。全村从事苹果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全村总农户的100%。全村42人取得了市级高级果农培训证书,45名妇女获得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毕业证,85%的果农掌握了果树各生产环节的作务技术。果农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苹果质量不断提升。2010年全村苹果总产量达704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660万元,亩均纯收入14000元以上。 2、全村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现有社员357户,占全村农户的79.6%。组建苹果病虫害统防统治队伍10支,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果品冷藏库4座,年储存量达600万斤,为苹果反季节销售提供了平台。近年来,按照有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在更加强调地区协调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背景下,21世纪初的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 一、经济协作带的含义和一般特征 经济协作带是由跨区域的地理上相互连接的经济单元组成的具有共同利益基础和内在经济的经济区域。一般具有四个特征: (一)它是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不同区域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由此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比如经济圈、经济带和经济区等。在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既是各种经济带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也是经济带区别于经济圈和经济区的重要方面。(二)拥有相互的便利通道。经济带上的不同区域之间能否进行经济交流和,不但取决于是否具有交流和的内在要求,还取决于实现交流和的可能性及其成本。包括交通、通讯在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跨区域交流的制度保证等,对于经济协作带的形成及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带内地区之间具有垂直分工的现实和可能的基础。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不同的经济优势,并且在产业链上分居于不同的环节。垂直的产业分工也同时意味着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通常是有差异的。 (四)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同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通常是以竞争为主的,而异质区域之间则以协作为主。经济协作带的不同区域之间基本上属于异质区域,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 二、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 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种以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新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在更高的程度上协调发展。 (一)珠江经济带 珠江是中国南方连接东部和西部的天然纽带。珠江经济带是沿珠江干流形成的连接粤、港、澳、滇、黔、桂6省区的经济区域。珠江经济带将流域内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华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等有机地连为一体,对于加强粤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