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历史及其专业发展

自动化历史及其专业发展
自动化历史及其专业发展

自动化历史及专业发展

几乎全国每所高校都有自动化专业。但是什么是自动化?自动豪华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热门专业的发展历程。

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再没有人活校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进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作控制来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众多领域。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环境解放出来而且可以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自动化得是由来已久。我国古代就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将自动化的技术引用到生活当中。例如指南车、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水运仪象台等。这些科技产品足以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也充分表明了自动化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便捷。不仅是在我国世界其他国家也有自动化应用的事迹。如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发明家就创造了教堂庙门自动开启,铜祭祀自动撒圣水,投币式圣水等自动装置。17世纪,随着生产的发展,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相继出现了许多自动装置。如法国科学家B.帕斯卡在公元1642年发明的加法器;荷兰机械师C.惠更斯在1657年法明的钟表;英国机械师H.波尔组罗夫在公元1765年发明的蒸汽锅炉水位保持恒定用的浮子式水位调节器。

18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自动化技术形成。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自动化调节有了更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广泛应用与许多领域就相机包漏出了许多问题。于是就有许多科学家对自动化理论开始系统分析与研究。如1868年英国物理学家J.麦克斯韦,1876年俄国机械学家H.A.维什捏格拉斯基和1877年英国数家E.劳斯,1895年德国数学家A.胡尔维兹等许多科学家们都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步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自动化有了更加深远的发展。1946年,美国福特公司的机械师D.S哈德最先提出了“自动化”一词,并用来描述机器缸的自动转送和加工的过程。50年代,自动调节和景点控制理论的发展,使自动化进入了一单变量自动调节为主的局部自动化阶段。60年代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出现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自动控制与信息处理结合起来,使自动化进入到生产过程最优控制与管理的综合自动化阶段。到了70年代自动化理论和技术就基本不上形成了。

那么新中国的自动化历程又是怎样的呢?20 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于是就全面学习苏联组建高校教育体制——细分专业。于是,对应着国家工业建设的自动化与国防、军事建设的自动控制,先后建立了“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控制”专业。前者经过多次专业名称的演变,逐渐发展成“偏重应用,偏重强电”的自动化专业。最终在1995年走到了一起,合二为一,成为统一的“自动化”专业。1998年,按照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最新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经调整,合并而成新的“自动化”专业不仅包括原来的“自动化”专业(含“工业自动化”专业和“自动控制”专业,还添加了“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部分、“电气技术”专业部分及“飞行器指导与控制:专业部分)。以下来详细介绍我国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轨迹。

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我国全面学习苏联。我国的自动化专业最早源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大调整是第一批设立的专业——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当时,苏联原著我国兴建156个大型工业企业,国家急需要电气自动化方面的技术人才,于是培养这类专业人才

很符合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60年代,专业名称改为“工业电气化及自动化”,70年代又改为“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这不仅仅是专业名称的改变,而是有其深刻内涵,它反映了我国工业从“电气化”一步一步向“自动化”迈进的历史与发展趋势,也表明了自动化专业急国家所急为国家建设的历史与发展总趋势。

1993年,全国第三次专业目录修订后,国家教委宣布将“工业电气自动化”与“生产过程自动化”两个专业合并成隶属于电工类的“工业自动化”专业。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工科本科引导性目录”,将电工类的“工业自动化”专业与原电子信息类的“自动控制专业”合并成为新电子信息类的自动化专业。1998年有进行了第四次修订的的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属于强电专业类的电工类与属于弱电专业电子信息类合并为强弱电合一的电子信息类。同事,将原属于电工类的“工业自动化”专业与属于电子信息类的“自动控制”专业正式合并再加上“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部分、“电气技术”专业部分及“飞信器制导与控制”专业部分组建新的属于电气信息类的“自动化”。目前我国已有200余所高校设有自动化专业。如果加上以自动化为其专业的一部分(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自动化专业无疑是最庞大的专业了。

机械自动化的历史发展及未来展望

目录 中文摘要 (1) 1 引言 (2) 2 机械自动化历史 (3) 2.1 自从18世纪中叶至工业革命时期 (3) 2.2 1952年一1965年 (3) 2.3 从1967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4) 2.4 从1967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4) 3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 (6) 4机械自动化发展未来 (9)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机械自动化的历史发展及未来展望 摘要: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而机械自动化就是机器或者装置通过机械方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过程。机械自动化是最早出现的自动控制系统,是自动化的一个分支。本文阐述了机械自动化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而探索机械自动化未来。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干预;发展现状。

1 引言 17世纪后期,随着机械的改进,需要煤和矿石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人力畜力无法满足需求。于是18世纪初出现了T.纽科门的大气式蒸汽机,用以驱动矿井排水泵。1765年,J.瓦特发明了有分开凝汽器的蒸汽机,降低了燃料消耗率。1781年,瓦特又创制出提供回转动力的蒸汽机,扩大了蒸汽机的应用范围。蒸汽机过于笨重应用不便。19世纪末,电力供应系统和电动机开始发展和推广。20世纪初在工业生产中电动机取代了蒸汽机。 离心调速器机械自动化的真正大放光彩的时候应是近代西方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中就运用了多个机械自动控制调节系统:离心式调速器和节流阀等。离心式调速器开创了机械自动控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机械自动化的实现将机械生产引领向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真正达到了大工业生产及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令整个世界的生产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由此延伸出了电气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景

自动化技术就业前景调研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行业发展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专业方面的研究、设计、运行、实验、管理及开发等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是强电和弱电、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型专业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在国内有较好的声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宽厚的技术理论基 础和比较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电气工程基本技能和较好的电气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适用市场经济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毕业生可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就业,即电业局、设计院、工程局。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啊!你要是对电气自动化比较精通,用人单位立刻要你,不管是什么单位,最好是电子厂,因为电子厂天天用到自动化,编程,设计。如果你对工作待遇条件要求

很看重。最好的是电业局。福利好,待遇高。然后是设计院,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最艰苦的是工程局。因为要随着工程地点到处跑。但是工资也不低。而且还可以向自动化、电子等方向转行。 二、区域分布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而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能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电气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技术引进与改造及教学工作。 三、企业分布 自动化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发达地区,例如:主要是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福建等一级城市以及长江三角,珠江三角和其他省市的重工业地区。

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潘福聪

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潘福聪 发表时间:2019-07-18T15:07:14.88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潘福聪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各个行业都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广东茂化建集团有限公司 52501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各个行业都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就需要考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让自动化仪表更好的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未来我国自动化仪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确保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虚拟化;智能化 引言 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领域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生产环境中工业生产领域的整体水平,就必须要注重对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设备的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是新时代工业生产过程当中必须要利用到的设备,这些设备往往能够提高整个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并且极大程度上降低劳动强度,是我国工业生产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些设备。只有对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合理应用,把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够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推动未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够朝着一个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1新时代下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自动化技术的优化工作必须要引起重视。很多用户对于自动化技术设备的要求很高,但预算有限。市场上有很多自动化仪表的替代产品,价格往往很低,也能够满足很多工业生产的要求,所以自动化技术在研究和完善过程当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2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所使用的自动化技术的原理 自动化仪表的工作原理主要由力和电平衡相关知识构成,并且自动化仪表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会受到很多干扰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工业生产的环境对自动化仪表的温度有一定的干扰,同时也会对自动化仪表的压力和相关数据的显示有一定的影响。当自动化仪表开始工作时,整个自动化仪表系统的电流量和电压值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电流量和电压值都会进行放大,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利用变压器的原理,把放大值显示到相关的原件中,然后就可以把显示出来的测量值以及放大值进行相应的对比,这样就能够及时的产生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平衡状态,确保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的顺利开展,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通关,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速度。 3现阶段我国工业生产仪表自动化设备的功能体现 3.1工业生产仪表自动化设备具备长时间记忆的功能 在自动化仪表设备应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工业生产过程对于自动化仪表设备的要求很高,与此同时还需要工业生产仪表自动化设备具备记忆功能。这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过程当中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记录,同时还需要对上级管理者进行及时反馈。如果自动化仪表设备在一些数据记录方面只能对短时间内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记录,并且整个记录过程只能保存最新的数据记录,这样的自动化仪表设备不能实现工业生产设备的高效率运行。现阶段很多工业生产仪表设备都采用了自动化技术,融入了微型计算机,从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微型计算机的所有功能,特别是在数据的保存和处理方面,可以将计算机随机储存器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通电处理条件下进行数据的准确记录。 3.2工业生产仪表自动化设备具备数据精准处理的功能 总体来讲,在自动化仪表设备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工业生产的各环节操作都十分熟悉,并且要能满足不同阶段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之上,要能够把工业生产仪表自动化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进行提高,这个过程主要通过微型计算机来更好的实现。所以,现在很多工业生产仪表设备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准确的运算,并且对数据做好处理,在不同需求下可以得出准确的结果。另外,自动化技术融入到工业生产仪表设备后,可以通过微型计算机对很多复杂的数据进行快速的运算,并且还能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比如说在工业生产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比较困难的测量问题,这时就可以通过微型计算机的功能进行快速解决。这个过程在降低问题难度的同时,还能够减小硬件压力,确保工业生产测量人员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帮助他们节约大量的宝贵时间。 3.3工业生产仪表自动化设备具备可编程的功能 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我国工业生产领域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确保工业生产仪表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可编程,让工业生产实现智能化操作。编程技术不仅能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够帮助工业生产谋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传统的仪表设备应用大量的电脑硬件,这些硬件设备需要对整个工业生产仪表操作进行管理和控制。在仪表中引入自动化技术,可以延展仪表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在企业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推动工业生产仪表自动化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4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工业生产过程当中,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应用十分重要。在工业生产过程开展之前,自动化仪表先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预定化处理,然后就可以完成相关的操作。需要合理运用微处理器,确保高科技手段的顺利使用,比如说嵌入软件和集成电路,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的顺利开展,并且推动工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管理和调控。未来,我国自动化仪表应用会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确保自动化仪表能够实现很多智能化的功能,尽可能地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另外,自动化仪表能够对工业生产的各个过程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和操作,通过微处理器的智能化功能来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求。而且,微处理器的不断升级能够提高自动化的水平,能够确保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化仪表各项性能达到要求,从而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充分交流,把自动化仪表显示出的各种信息进行上传,让更多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动化仪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自动化仪表往往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先进的技术实现相关的操作。在此基础之上,能够把各项操作实现虚拟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对电气自动化这一新兴科技进行论述,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简要阐述,以及对我国目前电气自动化的现状的着重分析,同时以此为基础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前进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前景分析 引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电气自动化技术象征着我国工业朝着现代化先进话跨出了一大步,当然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加是代表着先进而且重要的科学研究。在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建立与发展的道路上,无处不显示出科技的进步,电气自动化从诞生之初就以惊人的速度在向前发展,同时它的发展也不断的推动着世界生产力还有生产技术的不断前进与发展。单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将电气自动化灵活的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当中去不但可以减少工人的工作量,也可以增加企业的整体技术含量,同时提高企业对一些错误的检测能力,进行实时的信息传达,这样使得生产环节中有着更高更好的安全保障。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不仅仅是针对科学研究与技术提高,同时也是一种安全防护能力的加强。下文我就对目前我们国家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与看法,并且阐述一下电气自动化的出现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巨大影响。 一、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自动化运用电力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电气自动控制,以计算机技术实现程序控制,并且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自动控制电力系统和运行维护功能。其明显特征是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故障反映迅速自动化。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 2.1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 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使电气自动化系统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信息化技术到底如何在电气自动化的系统里面进行运用或者表达,通过一下几点可以得知:首先,利用信息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管理层里面发挥作用,管理机器的人员能够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快浏览每一个信息和数据的整体速度。其次,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使得电气自动化设备能够及时与最新的信息接口。目前,随着运用各样微型处理器电气设备逐渐增多,这样也就使得各个设备相互的功能变得混淆不清。电气自动化设备系统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设备的使 用效率。

电气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吴伶丽

电气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吴伶丽 摘要: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在多年的工业生产实践中被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为了能够为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发展提供些许有益建议,本文简略分析了电气自动 化技术以及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发展前景;发展方向 电气自动化对于提高机械运行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自其诞生 以来发展至今,对于我国社会生产的改造提出了巨大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同时促 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全面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工业化发展离不开来电气自动化的支持与配合,电气自动化的合理应用对于促进 我国社会的稳定进步和提高现代化生产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社会长远发 展目标与规划有着深远意义。 1.电气自动化发展路程与现状 1.1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电气自动化自诞生发展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巨大转变过程,同时其随着 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综合发展趋势,是结合各 种先进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电机等相 关电力设备和产品的产生,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产生,同时也使得这一概念成为 现实。可以说从上个世纪电气自动化的诞生发展至今,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按照人 的主观意志来实现的,也是电气自动化发展变革的主要趋势所在。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和微型计算机的广泛普及,电气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并迈进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各种信 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使其朝着自动控制与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现代通讯的快速发展更是带动了自动化、智能化理念的形 成与变化,同时也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朝着规模大、复杂的结构发展,在这种现 状下,大量的问题难以解决,主要集中在控制理论范畴不够成熟,造成了控制上 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围绕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就产生了大规模的系统控制和复杂 系统智能控制的自动化理论、方法以及手段,同时也促进了这门技术的全面革新,高级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由现代通信科学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 所结合的成果体现,同时也对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日臻成熟已经成为高 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人工智能、交通、医学、航空航天、现 代制造技术等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国防等领域在国 民经济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现状 1.2.1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 信息技术是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广泛的 讲就是指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的一切手段这些技术手段主要目的是用来处理、传感、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体。 现代信息技术又称为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电子技术基础上的它是 以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为主体将各个种类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 理并进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控制等功能的系统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7-22T13:56:55.1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尹瑞宝1 安艳帅2 李昌昌3 [导读] 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产物,它是在结合了电力学、动力学、机械学等多门学科理论而产生的综合性专业,逐渐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身份证号码:13082519860414XXXX;2身份证号码:13118219840801XXXX;3身份证号码:13012319900321XXXX 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产物,它是在结合了电力学、动力学、机械学等多门学科理论而产生的综合性专业,逐渐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出现是为了通过实现工业自动化目的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成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程度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这也意味着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是多么重要的一个话题。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 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的发展,要追溯至200年前的电磁学研究,从发现电学至电气时代的出现,从机器的首次出现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全面普及,理论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工业生产的所需,推动着电气工程的技术应用也在不断提高。虽然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可以将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起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门课程在西方国家的各大高校都逐步开设,1908年,我国才首次在南阳大学成立电气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我国的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专业体系,就业涉及范围变得更加全方位,就目前而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经渗透于各个行业,小至研究生产开关,大至航空航天事业。与此之外,从1986年开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博士学位经受国务院批准,其专业发展受到大力鼓励。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电磁现象才被人类缓慢认识,现如今,相关的专业学科研究以及科学技术应用已经逐步形成,电气自动化的各大特点也愈加明显,例如高效、快速、安全可靠,与各大领域相辅相成,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的产品,从我国大量出产,从而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电力工业的应用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普及至社会服务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从而减轻人工的负担。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2.1 平台开放化发展 国家颁布 IEC 6113 标准,使得电气工程中编程接口逐渐标准化,不同厂商及产品间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达到统一,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代码利用率,还可以提高编程的效率,与此同时还有助于有关程序的研究开发,方便加强后期程序的管理工作。 2.2电气自动化分布式的控制应用 在现今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是通过一根串行的数字式、双向传输的总线电缆连接的,将所有在中央控制室内的监视控制软件、各种计算机硬件设施、CPU 以及生产现场中的变频设备、仪器仪表、马达启动器、设备低压断路器等全部连接起来。这种方法能使得硬件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信息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传送,中央控制系统可以恰到好处的掌握各方面的运行信息,并对此作出相应的指令。这种将设备及控制中心串联起来的模式可以将全部设备的通讯总线和通讯方式连接起来并予以调整规划。这种方式为整个生产现场的全部设备应用提供了便利,并且使得生产得以高效快捷,资源分配合理。 2.3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电气自动化的改革创新 随着科技进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电气自动化与 IT 平台逐步地实现了融合发展。总的来说,电子信息技术对电气工程行业的渗透来自于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对管理层面的纵向影响: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过程中,对企业等生产经营活动数据进行处理的具有极大影响。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高效的处理相关业务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财务、人力、人事等方面进行管理,同时对正在进行的操作和程序运行通过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和管理,能够在第一时间明确地知悉生产方面的信息和动向,便于节约人力,更好的分配资源等;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对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横向作用: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产品所有的层面,不仅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而且包括微处理器技术应用和微电子系统中相应的软件、通讯等设施,如控制器和仪表。这些均会对生产产生巨大的影响。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3.1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也应当要明确的是,发展的根本是与人分不开的,因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研发人员与操作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应用的效果与质量。所以说,只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才能更好的从事这一工作,才能促进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行业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换句话来说,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运用效果与质量,因此在实际中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挥作用,所以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素质,这样才能保证运用的效果满足人们的需求。 3.2扩大应用的范围 在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及自动化技术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趋向于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对于各行各业来说,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其中就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也可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随之扩大,并向着完善与健全的方向快速的发展着。 3.3建立出有效的系统平台 从实际上来讲,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系统平台主要是依靠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样也就增大了维护的成本,同时也会造成人力与资源上的过度浪费,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来改变这一现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出一个独立又统一的系统平台就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建立这一平台的过程中,还应当要先掌握好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出相應的发展目标与经营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5]。 3.4对其产品进行改革与创新 随着社会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在逐渐增高,就要求所生产的商品必须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就必须要不断加强研发

关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关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了专业建设和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阐述了专业定位与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指出制订新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必要性。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专业发展培养计划 一、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工程性和基础性都很强的专业。电气工程的基础性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派生能力,如今的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乃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都是从电气工程专业派生或再派生而形成,这些专业统称为电子与信息类专业,而它们和电气工程专业一起又被统称为电类专业,电气工程专业是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母体,而这些专业的产生和发展又大大推动了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这一特点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不能仅局限于电气工程自身,而应兼顾整个电类专业,基于上述思想,我们认为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此,我们针对为地方服务这一办学宗旨和办学时间短的实际,确立了“交叉、融合、创新”的专业建设思路,

日标是以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遵循教育科学和大学生成才规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结构,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专业发展历史简介 有史以来,最早认识电的人是希腊学者米利都(Miletus,公元前六世纪),观察用布摩擦琥珀后,会吸引如羽毛等轻小的东西。但对静电有系统及科学的研究则是始于17世纪。 (1)17世纪的1600年初英国医生吉尔伯特(W.Gilber,t 1540--1603)所著的书中,对“电”进行了最早的论述,英语“E-lectric”一词即起源于希腊语“Electrica”和拉丁语“Electrum”。 (2)随后,英国人格雷(S.Gray,1696~1736)发现了电的导体和绝缘体,法国人杜菲(Charles du Fay,1698-1739)可说是当时深入探讨静电现象的第一人,它由众多的实验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可以摩擦生电,并且他更仔细地发现,所产生的电有两种,带有异种电者会互相吸引,带有同种电者会互相排斥。 (3)18世纪美国人富兰克林(B.Franklin,1760~1790)更是以他著名的“风筝实验”证明的电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电气自动化就业方向与前景

电气自动化就业方向与前景 气自动化专业既是新兴学科,又被广泛应用,发展前景有三 大利好因素,就业和创业前景都相当可观。由于国外这方面的技 术比较先进,最好能出国深造。以下是关于电气自动化就业方向 分析,欢迎大家借鉴!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宽厚的技术理论基础和比较坚 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电气工程基本技能和较好的电气 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适用市场经济的 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毕业生可到各类发电厂、 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就业,即电业局、设计院、工程局。 电气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电机及拖动、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实习、单片机技术、PLC技术、电子工程制图、工厂供配电技术、电子技术综合实训、电气设备、英 语精读、专业英语。 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 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 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 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 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

的支柱啊!你要是对电气自动化比较精通,用人单位立刻要你,不管 是什么单位,最好是电子厂,因为电子厂天天用到自动化,编程, 设计。 如果你对工作待遇条件要求很看重,最好的是电业局。福利好,待遇高。然后是设计院,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最艰苦的是工 程局。因为要随着工程地点到处跑。但是工资也不低。而且还可 以向自动化、电子等方向转行。最重要的是干这一行永远都不会 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虽然开始几年比较苦,拿的钱也不多。但 是随着你的工作经验的增长,那你的待遇就会提高得很快。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在供电局的部门岗位 一般来说,供电局(这里指地区级的供电局,非指县局,下同)的 一级下属单位有: 机关:包括局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用电科,安全监科,输变电运检部,电力客服中心,工会等。新进的大学生一般不会 分到机关,除非是关系很铁而又不愿下基层的那些,否则,即使 你在机关你也根本指挥不动下面的人。从经验看,领导层通常都 是经过很多年的基层锻炼才逐渐提上来的,所以我觉得刚毕业最 好不要去机关,要舍得下基层。 调度所:各个地方叫法可能不一样(所部车间等),这个所主 要有调度室和继电保护班。这个所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部门,在局 里面地位也非常重,而且我们局绝大部分的领导都出自这个所。

自动化仪表的发展历程

自动化仪表的发展历程 未来几年间,我国仪器仪表仪器仪表将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发展:工业自动化仪表重点发展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控系统装置及智能化仪表、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全面扩大服务领域,推进仪器仪表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完成自动化仪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5年内数字仪表比例达到60%以上;推进具有自主版权的自动化软件的商品化。 电工仪器仪表重点发展长寿命电能表、电子式电度表、特种专用电测仪表和电网计量自动管理系统。到2005年,中低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95%;到2010年,高中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科学测试仪器重点发展过程分析仪器、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工业炉窑节能分析仪器以及围绕基础产业所需的汽车零部件动平衡、动力测试及整车性能检测仪、大地测量仪器、电子速测仪、测量型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其他试验机、实验室仪器等新产品。产品以技术含量较高的中档产品为主,到2005年在总产值中占50%~60%。 环保仪器仪表重点发展大气环境、水环境的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取样系统和环境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到2005年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60%,到2010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到70%以上。 仪器仪表仪器仪表元器件“十五”及2010年前,尽快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 市场效果好的产品,品种占有率达到70%~80%,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通过科技攻关、新品开发,使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 水平,部分产品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信息技术电测仪器主要发展电测仪器软件化、智能化技术,总线式自动测试技术,综合自动化测试系统,新型元器件测量技术及测试仪器,在线测试技术,信息产业产品测试技术,多媒体测量技术以及相应测试仪器,用电监控管理技术等。 另外,还有医疗仪器、尖端测量仪器。 现代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

2021年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

2021年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 重的几个问题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空前发展,目前机械自动化已经取代了人力劳动,但是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围绕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必要性、发展途径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我国处于机械自动化的初期,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它们在工业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多方面机械自动化的特点与作用相辅相成,需创造条件,向节约型工业化自动化社会努力。 我国机械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且目前世界机械制造行业在自动 化技术方面还是以欧美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为准,包括我国在内的发 展中国家基本还处于机械自动化的实现阶段,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1.手工劳作比例高

《自动化的历史 现状 展望》

一.自动化软件的发展历史及定义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诞生至今,自动化软件(组态软件)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应该说组态软件作为一种应用软件,是随着PC机的兴起而不断发展的。80年代的组态软件,像Onspec、Paragon 500、早期的FIX等都运行在DOS环境下,图形界面的功能不是很强,软件中包含着大量的控制算法,这是因为DOS具有很好的实时性。90年代,随着微软的Windows 3.0风靡全球,以Wonderware公司的Intouch为代表的人机界面软件开创了Windows下运行工控软件的先河,由于Windows 3.0不具备实时性,所以当时,80年代已成名的自动化软件公司在对于操作系统的支持上,或按兵不动,或将组态软件从DOS向OS/2移植,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大家都认为工控软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控制能力,必须运行在一个具备实时性的操作系统下,像DOS、OS/2、Win NT(1993年才推出)等。历史证明,在当时的硬件条件下,上位机做人机界面切中了用户的需求,Wonderware因而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自动化软件厂商,而在80年代靠DOS版组态软件起家,后来向OS/2移植的公司后来基本上都没落了。

那么,本文中提到的自动化软件指什么?到底什么是自动化软件?它应该具备哪些功能和特征呢? 首先,自动化软件主要包括人机界面软件(HMI),像Intouch、iFix、组态王等;基于PC的控制软件,统称软PLC或软逻辑,像亚控的KingAct以及即将推出的组态王嵌入版、西门子的WinAC等;还包括生产执行管理软件,许多专家也将这一类软件归为MES(Man ufacturingExecution System),像Intellution公司的iBatch、Wonderware公司的InTrack等,另外,与通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相比,自动化软件还应包括相应的服务。 其次,自动化软件主要具备如下功能及特征:工业过程动态可视化;数据采集和管理;过程监控报警;报表功能;为其他企业级程序提供数据;简单的回路调节;批次处理;SPC过程质量控制;符合IEC1131-3标准。 二.自动化软件全球及国内市场发展状况 在全球范围内,自动化软件市场已比较成熟,年增长速度大概在9%左右,图1是ARC对全球自动化软件市场增长幅度的预测。 目前,全球知名的自动化软件厂商不足20家,但头6

电气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发展

第一章电气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发展 1 电气自动化的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伴随着我国的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的概念已经走出了工厂,并在交通、农业、建筑、办公场所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从电气工程技术发展出来的并与电子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的一门电气工程应用技术学科,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已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而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可以说研究的时间不短,但是它依旧焕发着生气与活力。 2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1.2 平台开放式发展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的出现,IEC61131的颁布,以及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未来的电气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1 IEC61131标准使得编程接口标准化 目前200多家PLC厂商,近400种PLC产品,不同产品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IEC61131使得各控制系统厂商的产品的编程接口标准化。IEC61131同时定义了它们的语法和语义。这就意味着不会有其他的非标准的方言。IEC61131已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正被各大控制系统厂商广泛采纳。结构化的编程方式使得程序更易管理,也提高了代码的使用效率,缩短了程序编程的周期。 1.2.2 Windows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 微软的技术如Windows NT、Windows CE和Internet Explore已经正在成为

自动化仪表应用与发展分析

自动化仪表应用与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12T13:47:10.0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9期作者:闵国政 [导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市场中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市场中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合理使用不仅能够提升行业运作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对整个社会的软硬件智能化进程给以推动。文章首先介绍了现阶段自动化仪表的具体分类方式,继而分析了自动化仪表的应用现状以及其应用的优势,最后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方向,提出了自动化仪表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自动化;仪表;应用;发展 自动化仪表其控制系统是借助于无人监管背景下的数据处理和自动化测量,充分利用现阶段的互联网优势,将各项数据都通过传输输入到中央处理器和后台控制中,进而实现现代各个电气设备的管理和后期维修的系统,其对于提升企业运营的整体效益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自动化仪表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自动化仪表为中心,从现状和发展两个大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自动化仪表的分类 目前在市场上使用较为广泛的自动化仪表的主要用途和原理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压力仪表类、物位仪表、温度仪表以及测量仪表四个主要的类型。其中压力仪表类是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设备的运作压力数据传输至数据库,进而帮助设备的后台管理者更为直接的观察各种管道内的气体变化量,自动化压力表的数据显示十分精准,同时十分耐用、故障很低;物位仪表,在石油化工企业中主要采用的是液位测量的方式,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不同物位的统一化精准测量,同时还可有效对液体高度进行控制,进而保障企业设备在生产安全中的稳定控制,为企业生产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保障;温度仪表主要是对企业中设备使用的受热和散热情况给以检查,进而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的实现对设备的温度控制,特别是在一些对于温度控制极为严格的行业,该仪表使用的效益更为明显;测量仪表主要通过对系统组态,采用预先设定的方式对流量进行一定的限值设定,进而实现流量的控制[1]。 二、自动化仪表应用优势分析 (一)储存功能 传统的仪表主要是对测量数据给以一种原始数据的呈现,需要工作人员对其做出记录,从而形成一定的变化趋势。而采用自动化的仪表进行数据的采取和显示,这个步骤同时可以实现对实时监控数据的存储,并且将一个时段的数据都合理的归入到最后的中央处理器中,再依据中央处理器进行不同时段的数据归档及输出,进而可以便捷的实现对采取数据的后期分析处理,同时也能够实现对未来设备的管理,给以数据方面的支持。 (二)强化了数据计算能力 自动化仪表的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目前现代数字管理的技术,以及信息化的技术,其内部存在一台微型的计算机,相较之传统的管理方式而言,其对于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更加精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 (三)拓展功能 自动化仪表所采用的数字化管理方式其特点之一就是可以进行拓展,在其进行性能拓展中无需像传统管理方式一样进行外部的硬件加入,只需要通过内部相应软件安装即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后期设备的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操作和拓展。 三、自动化仪表的应用现状 我国在自动化仪表方式的研究和使用较晚,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其发展呈现出一些不完善的状态,进而在我国目前自动化仪表的使用现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我国在自动化仪表方面的新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其核心技术大量依靠进口;其次由于我国在自动化仪表行业的起步较晚,因此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仍旧存在着一定差距;再者我国的自动化仪表的层次分布也极其不均,中低端产品较多而高精准产品很少;最后目前我国对于自动化仪表的需求量处于喷发阶段,需要对产品的现有供需关系给与调节。 面对以上问题解决的方式也十分明确,即国家带头加大对自动化仪表研究方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提升国家自动化仪表的技术水平,尤其是高精端仪表方面;最后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增加我国自动化仪表的生产能力,进而解决目前供需关系混乱的问题。 四、自动化仪表发展展望 (一)分散控制系统转变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其传统的分散控制系统需作出一定的改变,根据现阶段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大方向,自动化仪表的发展方向也必然会朝着大规模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进而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自动化仪表的一体化控制还有利于信息的共享,可有效避免分散控制下的信息传输和交流存在的阻碍,帮助企业更好的做出设备的统筹化管理,进而促使企业设备在自动化仪表的帮助下实现控制、管理和决策一体化。 仪表软件的商品化、标准化和流程化 时变性、非线性以及不稳定性是目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自动化仪表的发展方向必然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企业运行的控制能力,在自动化仪表的控制系统方面实现商品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的管理是未来自动化仪表的发展方向之一。实现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三化,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设备在运行中能够完全按照相关的预先设定进行工作,实现商品化的管理;同时也可以保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有序衔接运作,让各个部门之间的结合和扩展更加流程化,进而实现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提升[2]。 (三)网络化发展趋势展望 网络化是目前各行各业的发展大趋势,对于自动化仪表行业同样如此。在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中加入网络化的程序,实现现场设备的信息网络化,并将信息整合形成企业网络层,在网络中实现各种数据的集合式分析,从而实现前台数据和后台数据的相互转换,进而通过网络实现新型自动化仪表的诞生,即新型的IP化智能现场仪表。实现前台管理由后台决定,而不再是目前实施的现场设备监控,在后台中

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发展 摘要:从古至今,劳动人民在经过长期生产和生活后﹐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逐渐产生利用自然界动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动装置代替人的部分繁难的脑力活动的愿望﹐经过漫长岁月的探索﹐他们互不相关地造出一些原始的自动装置。而这些装置在随着知识和社会的进步中,断地得到提升,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解放生产力,还提高了了生产效率,好地实现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并且有些能够在预先的编程设定后可以智能的解决一些问题,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1.引言 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2.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经历 2.1自动化技术形成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社会的需要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动力。自动化技术是紧密围绕着生产﹑军事设备的控制以及航空航天工业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工业上的应用,是以瓦特的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调速器作为正式起点。1788年﹐瓦特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提出的蒸汽机的速度控制问题﹐把离心式调速器与蒸汽机的阀门连接起来﹐构成蒸汽机转速调节系统﹐使蒸汽机变为既安全又实用的动力装置。此时的自动化装置是机械式的,而且是自力型的。 2.2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经历 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里程碑是1788年英国机械师watt在发明蒸汽机的同时发明的蒸汽离心式调节器。第一次出现被控量的自动调节。 第二个里程碑是20世纪20年代电子管反馈放大器的诞生,各种电子式控制器在各种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