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合集下载

中国铬矿资源形势及其找矿方向 白玛仓决

中国铬矿资源形势及其找矿方向 白玛仓决

中国铬矿资源形势及其找矿方向白玛仓决发表时间:2018-01-31T14:03:54.4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作者:白玛仓决[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从国内铬矿资源特点和找矿方向进行了论述。

西藏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从国内铬矿资源特点和找矿方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国;铬矿资源形势;找矿方向铬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运用于冶金工业、耐火材料及化工工业上,与航空、宇航、汽车、造船,以及国防工业枪炮、导弹、火箭、舰艇的生产制造密切相关。

其中最主要的用途是以铬铁合金的形式作为冶金工业不锈钢生产的重要原料,大大增强不锈钢的硬度和抗腐蚀性。

1.中国铬铁矿资源特点1.1查明资源量少,且储量不断减少。

截至2013 年底,我国铬铁矿查明资源储量1 141.95万t,其中储量107.56 万t,基础储量401.47 万t,资源量740.48 万t,铬矿储量仅占世界探明储量的0.02%。

2002年我国铬矿探明储量为978 万t,2005 年基础储量为521 万t,至2013 年底,基础储量降至401.47 万t,储量107.56 万t,多年来储量呈不断减少趋势。

参照我国年产量20 万t 的开发速度,我国探明储量仅够未来5 年的开采,铬资源储量明显不足。

1.2分布区域不均匀,开发利用条件差。

我国有14 个省、自治区有铬铁矿资源分布,其中仅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新疆5 省就占了查明资源总量的80% 以上,品位大于32% 的富矿更是几乎全部分布在西藏、新疆、甘肃、青海4个省,铬矿资源区域上分布不均。

同时,这些省份都分布在我国的西部边缘地区,总体欠发达,环境较恶劣,交通闭塞,运输线长,加上矿体的不规则形态和零散分布,矿产开发难度大。

1.3矿床规模小、分布零散、低品位贫矿所占比例大。

我国目前查明累计资源储量大于500 万t 的大型铬铁矿床只有西藏罗布莎矿床一个,累计资源储量超过100 万t 的中型矿床也仅有甘肃的大尔道矿床、新疆的萨尔托海矿床和内蒙古的贺根山矿床,其余均为资源储量在100 万t 以下的小型矿床。

豆荚状铬铁矿床

豆荚状铬铁矿床

豆荚状铬铁矿床研究最新进展铬铁矿是铬的最主要来源。

目前世界上已有南非、哈萨克斯坦、津巴布韦和芬兰等40 余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铬铁矿, 总储量达37 亿吨, 产量达1 000 万吨以上, 其中南非和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两个铬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铬铁矿资源量约占世界铬铁矿资源量的95%。

Thayer( 1960) 将世界上原生的铬铁矿床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一种是层状铬铁矿床( Stratiform deposits) , 或称为布什维尔德型( Bushveld-Type) 铬铁矿床, 主要产于古老地台的层状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 铬铁矿矿层显示明显的岩浆堆晶层理, 主要由自形程度较好的呈浸染状和块状的铬尖晶石集合体与橄榄石、辉石等造岩矿物构成, 常形成稳定延伸且有彼此平行的矿层, 通常未受构造形变。

另一种为豆荚状铬铁矿床( Podiform deposits) , 也称为阿尔卑斯型( Alpine-type) 铬铁矿床( Thayer, 1964) , 主要产于显生宙以来被作为外来杂岩体的阿尔卑斯型地幔橄榄岩中, 矿体边部普遍存在有一定厚度的纯橄岩外壳(部分或完全蛇纹石化) 。

18 世纪末, 在前苏联( 今哈萨克斯坦) 的乌拉尔山区古生代蛇绿岩中首次发现豆荚状铬铁矿。

随后的200多年里, 又陆续在世界各地发现了该类矿床。

因为豆荚状铬铁矿是工业上冶金级铬铁矿的主要来源, 而且它与具有特殊构造意义的蛇绿岩套之间具有特殊关系, 一直以来备受地学界的关注。

豆荚状铬铁矿矿体多呈扁豆状、透镜状、岩墙状(图1a),也有少数呈似层状和脉状(图1b)。

其形态明显不同于层状铬铁矿矿体稳定延伸的层状特征,且多受岩体构造的控制,在岩体中有成群分布、分段集中并按侧伏方向排列的特点(图1a),矿体与围岩页理呈整合或次整合,二者呈渐变或突变接触。

野外观察显示,豆荚状铬铁矿矿体构造为豆状、豆荚状构造,这种特征性的构造不仅是该类型矿床容矿蛇绿岩的基本鉴别标志,也是豆荚状铬铁矿矿体的典型特征。

马达加斯加贝马武(Bemavo)铬铁矿地质特征与成因类型

马达加斯加贝马武(Bemavo)铬铁矿地质特征与成因类型

马达加斯加贝马武(Bemavo)铬铁矿地质特征与成因类型马达加斯加铬铁矿分布众多,铬铁矿品质较好,储量较大。

自2010-2012年通过对马达加斯加贝马武(Bemavo)铬铁矿矿区勘查,发现了该区域铬铁矿体较多,而且铬铁矿类型多种,各种铬铁矿特征鲜明,跟铬铁矿有关蚀变类型多样。

铬铁矿的成因也不尽相同。

文章通过对该区铬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铬铁矿体地质特征及成因的阐述,说明铬矿体与超基性岩体的蚀变关系,总结找矿标志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标签:铬铁矿基性-超基性岩体贝马武(Bemavo)马达加斯加1概况马达加斯加是全球主要的铬铁矿出口国之一。

铬铁矿床主要分布其中北部的Andriamena和Androna-Beforona复向斜内的钙镁质的岩体内的透镜状超基性岩内,目前已有的资料表明,全岛探获的铬铁矿资源量约7亿吨,其远景资源量可达到10亿吨。

其中Andriamena矿带源潜力巨大。

2研究现状马达加斯加主要由2部分组成,其中东部的三分之二国土为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西部的三分之一被3个晚古生代至新生代的沉积盆地覆盖。

J.Kabete et al.(2006)对包括本区在内的安德里梅纳Andriamena绿岩带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其带内基性麻粒岩和副片麻岩的成岩年龄为2500Ma左右,并在2480Ma发生了第一次变质作用;在800~750Ma期间被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在500~630Ma期间受广泛的泛非造山作用的影响。

Guerrot et al.(1993)研究表明,在安德里梅纳地区(Andriamena),与铬铁矿化及铂族矿化有关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的成岩年龄主要为787±16Ma。

前人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成果为该地区的地质工作扫平了障碍。

笔者于2010-2012年在马达加斯加贝马bemavo地区主持了该区域铬铁矿的预查工作,利用收集的和野外填图等地质资料成果,探讨贝马武铬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3矿区地质概况3.1地层贝马武(Bemavo)铬铁矿矿区位于马达加斯加中北部的(Andriamena)绿岩带之中北部,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代安德里梅纳(Andriamena)群下部基性变质岩系[1]。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

目录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构造位置 (2)1.2 区域地层 (2)1.3 区域岩浆岩 (3)1.4 区域构造 (3)2.矿区地质 (3)2.1 矿区地层 (3)2.2矿区构造 (3)2.3 矿区岩浆岩 (4)3. 矿体地质特征 (5)3.1 矿体分布特征 (5)3.2 矿体形态特征 (6)3.3 矿石特征 (6)3.3 矿石构造 (7)3.4 成矿阶段 (7)4.成矿条件 (8)5. 西藏罗布莎地区铬铁矿成因 (8)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1. 区域地质背景1.1 构造位置罗布莎超基性岩体位于藏南超基性岩带的东段,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帕米尔喜马拉雅歹字形构造的尾部。

罗布莎含矿超基性岩体产于雅鲁藏布江构造带内,该构造带是一条发育在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两构造带之间的缝合线构造单元,由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及南、北两侧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区域性大断裂以及它们所围限的岩石组成。

罗布莎超基性岩体地位于象泉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东段,岩体西起桑日县尼色,向东经曲松县罗布莎、香卡山和康金拉,延至加查县的康莎村,沿雅鲁藏布江谷地分布。

岩体呈反“S”形,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长约43km,南北宽一般为1-2km,东部最宽可达3.75km,面积约70km2。

罗布莎超基性岩体严格受雅鲁藏布江构造带的控制,在成岩期和成岩后都遭受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形成一系列复杂的构造形迹(见图)。

1.2 区域地层罗布莎超基性岩体周围出露的地层有:上三叠统、上侏罗-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第三系及第四系。

从老到新叙述如下(见图1):) 为一套典型的西藏特提斯复理石-类复理石建造。

分布1.2.1 上三叠统(郎杰学群)(T3在矿区南部,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40 o -60o,经历了区域浅变质作用而具绢云母化、绿泥石化。

与北边超基性岩呈侵入接触。

主要由长石石英砂岩、砂质板岩、千枚岩及少量石灰岩透镜体组成,可分五个岩性段,反映了非稳定的快速沉积环境。

铬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勘探方法

铬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勘探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的定义和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在铬矿矿床勘探 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法和技 术
地球物理勘探的优缺点和未来 发展方向
定义:利用地球 化学方法研究地 壳表面元素分布、 迁移和富集规律, 以发现矿床或矿 化带的勘探方法。
原理:基于元素地 球化学性质和成矿 规律,通过分析岩 石、土壤、水体等 介质中的元素含量, 判断矿床的存在和
露天开采:适用于大型矿床, 通过剥离覆盖层获取矿石
地下开采:适用于中小型矿床, 通过挖掘巷道获取矿石
爆破开采:利用炸药爆破将矿 石崩落,适用于硬岩矿床
联合开采:根据矿床特点,综 合运用露天、地下和爆破开采 技术
合理开发利用铬矿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加强矿区生态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推广绿色勘探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矿床类型:根据铬矿床 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确定矿床类型,从而确 定资源量估算参数
矿石品位:根据铬矿 床的矿石品位分布和 变化规律,确定资源 量估算参数
储量计算方法:根据铬 矿床的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储量计算方法, 从而确定资源量估算参 数
矿床开采条件:根据 铬矿床的开采条件和 采矿技术要求,确定 资源量估算参数
,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铬矿矿床类型:岩浆型、沉积型、火山岩型和变质型 分布特点: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南非、中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矿床规模:大小不一,有大型、中型和小型矿床 矿床共生关系:常与其他金属矿床共生,如铁矿、镍矿和钴矿等
矿石类型:铬铁矿、铬铜 矿、铬铅矿等
发展趋势:随着 科技的进步,铬 矿的应用领域不 断扩大,未来将 更加注重铬矿的 高效利用和环保 生产。

马达加斯加铬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马达加斯加铬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31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马达加斯加铬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朱 敏(山西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山西 太原 030000)摘 要:马达加斯加铬铁矿Brieville,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测量剖面、地球化学分析、钻探及探槽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勘查得到马达加斯加铬铁矿矿体为豆荚状,厚度1.15m~3.7m,Cr 2O 3品位18.49%~31.76%。

目前保有储量至少大于100万吨,铬铁矿储量潜力比较大。

关键词:铬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方向;马达加斯加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1-0031-2 收稿日期:2021-01作者简介:朱敏,男,生于1992年,汉族,山西太原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马达加斯加国内的矿产勘查开采历程大致可以根据国家政策改变情况分为四个阶段,主要是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殖民地时期以及前后,另一个是21世纪前后。

在前三个阶段虽有殖民者的勘查开采,但总体规模较小,力度不够,以传统手工作坊采矿,效率低下。

在21世纪之前,基本完成国内地质普查工作,已有较为完善的大尺度地质填图资料,但真正属于现代化矿业开发还是在21世纪前后,随着国内矿业政策的调整,吸引大量的国内外资本投入到勘查开发利用过程中。

1 区域地质背景马达加斯加与东非大陆以莫桑比克海峡相隔,两者原来是同属于冈瓦纳古陆,经历了从克拉通化到挤压造山运动等多期大规模构造运动,中间有短暂的时间是稳定期,但到中生代时期以拉张运动为主,形成了裂谷地貌。

近年的研究表明,该国前寒武纪主要经历了太古—古元古代基底形成和盖层沉积,中—新元古代罗迪尼亚大陆裂解、洋壳俯冲,新元古代末—早古生代东西冈瓦纳大陆汇聚、拼贴、碰撞造山和造山后岩石圈拆沉等构造热事件,属多成因、多来源、多成分复杂地块。

马达加斯加块体移动脱落,因此两者的地质结构,区域地质背景、岩性组合基本一致。

世界铬矿资源分布与供需形势分析

世界铬矿资源分布与供需形势分析

世界铬矿供需平衡分析
供需关系:全球铬矿需求持续增长,供应相对稳定 价格波动:铬矿价格受供需关系、生产成本、政策等因素影响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铬矿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存在差异 未来趋势:预计全球铬矿供需关系将保持相对平衡,但地区间不平衡现象可能加剧
世界铬矿价格走势分析
过去几年铬矿价 格的波动情况
影响铬矿价格的 主要因素

环保要求:铬矿 生产过程中需要 注重环保,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世界铬矿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各国政策:对铬矿开采、加工和贸易的政策规定 环保政策:对铬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贸易政策:对铬矿进出口的政策规定和关税政策 投资政策:对铬矿开采和加工行业的投资支持和鼓励政策
世界铬矿资源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南非、哈萨克
斯坦等国家
铬矿需求量逐年增加,主 要应用于钢铁、冶金等行

铬矿价格波动较大,受市 场供需关系、政策等因素
影响
未来铬矿供需形势依然紧 张,需要加强资源勘探和 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铬矿产业发展建议
加强铬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 高资源保障能力
优化铬矿开采和加工技术,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南非是全球最 大的铬矿生产 国,产量约占 全球总产量的 40%
0
0
1
2
印度、哈萨克 斯坦、俄罗斯 等国也是重要 的铬矿生产国
0 3
预计未来几年 全球铬矿产量 将保持稳定增 长趋势
0 4
世界铬矿需求量分析
铬矿需求量逐年增长 主要需求领域:钢铁、化工、耐火材料等 需求地区:中国、印度、美国等 需求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一、区域地质背景西藏含铬超基性岩带,主要位于喜马拉雅褶皱带与拉萨-波密褶皱带之间的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中。

板块构造上,这一带位于板块构造缝合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东段(图)。

其北临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带,南与喜马拉雅构造带接壤。

二、矿区地质特征罗布莎含矿岩体位于雅鲁藏布江超基性岩带的东段,东西长43km,南北最宽(中段)3.7km,为一向南倾的岩墙状复式岩体。

岩体北盘为第三纪的砾屑岩层,南盘为晚三叠世的变质砂岩、板岩和千枚岩。

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喜山早期。

罗布莎矿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一套赋矿的超镁铁岩体。

岩体平面出露为西宽东窄的平卧反“S”型。

西段罗布莎地段岩体为向北凸出的弧形,弧形的弦长4.8km,矢高1.5km,代表了罗布莎矿段岩体出露的最大宽度;岩体向东经过龙给曲即骤拐折向南东延展达4.2km,又逐渐折向北东而变为近东西走向。

岩体经过龙给曲在香卡山南也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其最大宽度即为3.7km。

岩体为一向南倾斜的单斜岩体,其产状为北缓南陡,厚度为北薄南厚,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

岩体属正常系列的镁质超基性岩,自北向南大致可分出三个平行的岩相带:纯橄榄岩岩相带,含纯橄岩异离体的斜辉辉橄岩岩相带,斜辉辉橄岩-橄榄岩岩相带。

该矿的矿田构造型式包括韧性剪切系统,透镜网络系统和脆性断裂系统。

(1)韧性剪切系统罗布莎地区变质橄榄岩体及其中生代围岩中发育多层次、多类型的韧性剪切带。

根据剪切带的生成环境和岩石变形特征,可划分为壳型韧性剪切带、壳幔型韧性剪切带和幔型韧性剪切带三类。

(2)透镜网络系统地质和物探资料表明,罗布莎岩体是一个无根的透镜体,可看作是雅鲁藏布江构造带中的一个大型构造透镜体。

透镜状岩体还可分解成无数个由辉长辉绿岩、硅质岩、纯橄岩异离体、铬铁矿、变斑晶、豆状矿石等构成的多尺度透镜网络系统。

罗布莎透镜状岩体可划分出三个透镜网络带,即北部透镜网络带,中部透镜网络带和南部透镜网络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铬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国内外的资料表明,所有的内生铬铁矿矿床均直接产于超基性岩体或基
性超基性杂岩体中。

据统计,我国已发现的基性、超基性岩体总数约11443个,出露面积11147km2,其中超基性岩体8635个,面积4516km2,基性超基性杂岩体464个,面积328km2;基性岩体2344个,面积约6303km2。

以上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及超基性岩体中含铬铁矿的岩体共28个。

我国含铬铁矿基性超基性岩形成时间,几乎从前寒武纪直到第三纪,但其中构成有工业价值的含铬基性超基性岩体主要为海西期和阿尔卑斯期,其次是前寒武纪和加里东期。

海西期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从天山经内蒙古到大、小兴安岭一线。

已知有19个岩带,其岩体大多侵位于泥盆纪、石炭纪地层中,以镁质超基性岩为主,个别岩体为铁质超基性岩。

其中西准噶尔、大道尔吉-窑街和内蒙古北三个岩带,是我国重要铬铁矿分布区。

该时期铬铁矿的保有储量合计为494.8万t,占全国铬铁矿
储量的45.90%。

阿尔卑斯期的铬铁矿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已知有10个岩带,其岩体大多数侵位于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和上白垩统中,岩体以镁质超基性岩为主,部分为铁质超基性岩。

其中雅鲁藏布江-狮泉河岩带和藏北岩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铬铁矿分布区。

该时期铬铁矿保有储量合计为426. 3万t,占全国铬铁矿总储量的39.56%。

前寒武纪已知有18个岩带,主要分布于中朝和扬子准地台区。

其岩体主要侵位于太古宙、元古宙变质岩系中,以铁质超基性岩为主。

该时期的铬铁矿目前主要分布在燕山岩带,其次为湖北黄陵岩区,合计保有储量103.5万t,占全国铬铁矿总储量的9.60%。

加里东期已知有8个岩体,主要分布于祁连地槽区,侵位于中寒武世和早奥陶世地层中,为镁质超基性岩。

该时期的铬铁矿合计保有储量53.3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