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贵州苗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合集下载

浅谈黔江苗族飞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特点

浅谈黔江苗族飞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特点

7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SONG OF YELLOW RIVER / 092020一、黔江苗族飞歌的音乐特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黔江苗族飞歌以其独特的文化载体,具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从苗族飞歌的特色出发,可以分为装饰型、游移型两种延长形式。

如果采用汉语演唱苗族飞歌,其装饰性与游移性无法体现,并且缺乏一定的神韵特色。

所以说在演唱过程中,苗语所赋予飞歌的特殊情感是其他语言种类所无法比拟的。

整个演唱环节,歌唱者运用很深的气息,采用真声演唱,充分发挥飞歌演唱的特点。

彰显出歌唱者的高超演唱技法,侧面表达出黔江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不卑不亢、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民族特点。

黔江苗族飞歌不像其他音乐,音高、音程结构内容明晰。

如果采用传统的记谱方法,无法完全记录飞歌曲谱。

这与苗族飞歌结构不稳定的演唱特点有着直接关系。

不同的苗族飞歌演唱者均有着不同的飞歌记忆方法,总体来讲比较自由,松散、主要源自于苗族飞歌的临时性较强,不拘泥于固定结构,大多都是即兴演唱的,这正是飞歌的韵味所在。

二、分析黔江苗族飞歌的演唱特征及技巧分析(一)“飞歌”的演唱形式苗族人民给人以最直接的印象便是唱歌,不论何时何地,不论男女老少均会唱歌且都热爱唱歌。

历史的悠久发展中,苗族飞歌逐渐形成特殊的演唱风格,其中飞歌的演唱形式也丰富多彩。

最近几年,苗族飞歌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一种最新的演唱方法,原生态唱法使得听者如痴如醉。

这种演唱,具备强烈的原生态特点与地方性色彩。

因此,飞歌唱起来主要以抒发心情为主,是传统的原声唱法之一,其声音由弱变强,感情从细腻到丰富再到热情,整个演唱环节跌宕起伏。

大家在听苗族飞歌时,一般会在最后一句听到“喔嚯”,这是苗族人民表达内心情况的一种方法。

单从内容角度出发,苗族飞歌与苗族人民的文化、日常生活、风俗习惯有着直接关系,在整个民族音乐史中扮演着重要地位,是一颗璀璨明珠。

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内容可以通过“飞歌”所深情表达出来,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苗岭谣歌曲赏析

苗岭谣歌曲赏析

苗岭谣歌曲赏析
苗岭谣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源自中国苗族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

下面是对苗岭谣歌曲的赏析。

苗岭谣的旋律悠扬动人,节奏明快,常常伴随着欢快的舞蹈。

歌曲的主旋律清晰明了,曲调富有变化,既有高亢激昂的部分,又有柔美细腻的段落,给人以丰富的听觉感受。

在歌曲的演唱方式上,苗岭谣通常采用集体合唱的形式,由主唱和合唱团队交替演唱。

主唱负责领唱,表达主题和情感,而合唱团队则起到呼应和增强音乐氛围的作用。

这种合唱方式使得歌曲更加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苗岭谣的歌词内容主要表达苗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文化特色。

歌词通常采用苗族语言编写,表达着对生活、自然和祖国的热爱。

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既有颂扬英雄事迹的,也有哀思抒发的,同时也表达了苗族人民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和依赖。

苗岭谣歌曲赏析还可以从舞蹈上进行分析。

苗族民间舞蹈是苗岭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舞蹈动作独特,富有力量感和韵律感。

舞蹈中的手势、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都与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相呼应,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活泼。

总而言之,苗岭谣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歌词和舞蹈形式,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欣赏苗岭谣,人们可以感受到苗族人民深厚的情感和热爱生活的精神,同时也能够领略到苗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传承。

浅析贵州苗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浅析贵州苗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浅析贵州苗族民歌的音乐特征作者:王润霖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09期摘要:苗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组成,有着特殊的文化特征。

贵州苗族民歌在音乐中承载了其文化的内涵精髓,表现出极具民族特征的音乐形态。

本文将从贵州苗歌的分类和贵州苗歌的音乐要素两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苗族;民歌;种类;要素一、苗歌的种类从苗族音乐的形式分类,主要分为歌曲和乐曲;从音乐的社会功能分类,苗族民歌可以大致分为祝酒歌、山歌、叙事歌、婚恋歌几大类。

(1)苗族山歌:山歌是苗族民歌的一大类型,它多是由苗族人民在生活、劳作和闲暇时歌手就地取材的即兴之作,所以带有十分淳朴真实的情感。

山歌经常用于民间的娱乐休闲和思想情感的抒发,能反应出苗族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

(2)苗族酒歌:苗族的酒文化是苗族人民的一大特点,人们往往在节日、收获、迎宾等候都要拿出来自家酿制的米酒交杯对饮,在酒席上苗族人民通常会吟唱苗族酒歌加以助兴,内容大致是欢迎宾客、歌颂民族英雄或祖宗的业绩等。

(3)苗族婚恋歌:苗族婚恋歌又称游方歌,由于苗族同姓同宗不能结婚,所以男子求偶经常需要去到别的寨子通婚,故称游方。

游方歌中又分初会、赞美、求爱、盟誓、送别等类别,歌曲通常由男女对唱,使用假声,歌曲婉转动人,传情达意。

(4)苗族叙事歌:此类歌曲常在户内演唱,其特点为曲调平缓,歌词中配有长诗体,通常多次重复一段固定旋律,搭配以不同歌词,形成一段完整的故事,通俗易懂,曲律优美。

此外,苗族音乐还常常细分有飞歌、白天歌、丧葬歌、儿歌、古歌、酒歌、劳动歌、牯脏歌、夜歌、开禁歌、盘歌(拉歌)、丧歌、鬼歌、龙船歌等。

二、音乐要素除开音乐题材之外,音乐中最重要的便是音乐本身的各项音乐要素,苗族音乐之所以成为苗族人民特有的音乐,就是因为它音乐血液里有区别于其他音乐的“基因”。

(1)音与音程:苗族音乐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调式上,但又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个性表达。

从声腔来说,以四声腔(5613)民歌居多,也有三声腔(135),调式以徵调式居多。

有关黔东南苗族民歌的艺术特征浅析

有关黔东南苗族民歌的艺术特征浅析

·文艺之窗·310有关黔东南苗族民歌的艺术特征浅析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龙继英【摘要】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祖先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苗族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及独特的风情习俗。

苗族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黔东南苗族民歌以其聚居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社会功能来看大致可分为:飞歌、游方歌、叙事歌、风俗歌、儿歌等形式。

本文在介绍了黔东南苗族民歌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黔东南苗族民歌几种主要形式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 苗族民歌 艺术特征 飞歌黔东南苗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喜欢用歌声表述心声,唱苗歌是他们生活中主要的交际工具。

黔东南苗歌内容丰富、体式古朴、声韵严谨、旋律优美、自成一体,其演唱艺术也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特色。

苗族民歌以其丰富而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被选入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此也获得了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

一、黔东南苗族民歌概述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歌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由于语言的差异而各具特色。

苗族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以黔东南为主),有较大的聚居区。

在广西大苗山、滇黔桂和川黔滇交界处和海南也有较小的聚居区域。

其他地方的苗族则与其他各民族杂居。

苗族村寨少则几户,十几户,多则百户、千户。

居住环境各地差别较大,多为山坡地或较平坦的山脚,也有高寒山区。

民歌的特点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及语言紧密相连,它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音乐风格与特征。

民歌具有的艺术特征不但可以使歌曲的人物形象、性格等方面得到生动而详细的描绘,而且还对加强民族感,丰富乐曲的色彩感,彰显各地区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有着重要的作用。

黔东南苗族地区是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宝库,它在质朴与多姿多彩的文化上,既注重人神合一,又充分展示了个性魅力,苗族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衍生出了独特的民族个性,使黔东南苗族民歌充满着浓厚的民族风情。

浅析苗族情歌

浅析苗族情歌

浅析苗族情歌张强摘要:苗族情歌具有鲜明的历史时代特征和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不仅是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非常重要的文娱形式,也是目前当地社会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塑造了苗族人民的婚姻色彩和恋爱殿堂。

审视台江“情歌”发展史,既有旋律优美,也有内涵深挚的艺术歌曲,如《苗族多声部情歌》,当然通俗易懂的,流传于民间的,而且又有极易为大众所接受和传唱的歌曲,如《阳春三月好风光》、《妹妹很漂亮》。

作为一种极少又很独特的音乐类型,苗族情歌表现出丰富的音乐个性,始终处于发展和变化的状态,当然也面临诸多的生存危机,也带给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和众多的历史责任。

苗族是一支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们与歌舞为伴,其文化丰富多彩,保存着许多原生态的艺术价值,其中就有苗族情歌,它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是苗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传承形式多是“口头相传”,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更没有文字记载,在音乐史上谱写了辉煌的壮举。

苗族情歌主要分为单身歌、思念歌、求爱歌、失恋歌等,独特的和音,其和音为大三度和大六度,节拍相对自由,多以3/4、4/4、2/4和6/8混合使用,同时,它旋律自由、曲调流畅,带有浓厚的鼻腔,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苗族情歌传唱是有场合的,称为“游方坡”或“游方场”,别具地方风格,在苗族地区的村寨才有这样的场地,而且都是固定,是苗族青年男女婚恋的媒介,男女双方缘于爱慕而互相对唱的苗歌称为情歌或“游方歌”,苗族情歌是台江地区苗族人民最古老的歌曲之一,它与苗族人民生活并生并传,是嘴边“活着的历史”,谱写了千百年来美妙的“爱情故事”,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化石”,古老的东方姊妹节都以“游方歌”为主戏。

台江县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因此,对台江苗族情歌的研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关键词:历史价值;艺术人文气息;生存危机及传承前言古往今来,苗族是一支能歌善舞的民族,许多村民古寨较好的保留了优秀而古老的原生态音乐文化,其中之一最具代表性的音乐符号:苗族情歌,堪称无字音乐上的一朵奇葩。

苗族传统音乐欣赏

苗族传统音乐欣赏

苗族传统音乐欣赏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音乐作为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苗族传统音乐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吸引着世人的注意。

本文将为您介绍苗族传统音乐的特点以及欣赏方法。

一、苗族传统音乐的特点苗族传统音乐是苗族人民长期生活于一些偏远山区中所形成的。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苗族人民对于音乐的创作和表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苗族传统音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独特的乐器和演奏方式:苗族传统音乐使用了许多独特的乐器,如芦笙、铜鼓、大锣等等。

这些乐器除了形态上的独特之外,还有着特殊的音质和演奏方式。

例如,芦笙是苗族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其声音高亢激昂,能够表达出苗族人民的豪迈和激情。

2. 质朴自然的曲调:苗族传统音乐以其质朴自然的曲调吸引着广大的听众。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山林生活中,喜欢以大自然中的声音为乐曲素材,如鸟鸣、风声等等。

这些音乐元素赋予了苗族传统音乐独特的韵味,使其具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意义。

3. 深厚的历史底蕴:苗族传统音乐承载着苗族人民的精神和情感,体现了其丰富的历史底蕴。

苗族人民很早就开始创作和传承音乐,这些音乐作品记录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反映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和对世界的理解。

二、苗族传统音乐的欣赏方法要欣赏苗族传统音乐,首先要了解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含义。

以下是一些欣赏苗族传统音乐的方法和技巧:1. 观看传统音乐演出:苗族传统音乐是通过演出方式进行呈现的,观看专业艺术家的演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可以通过线下演出、音乐会等方式来观赏并感受苗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 深入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苗族传统音乐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艺术魅力。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资料、文献和参观苗族民俗文化展览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3. 学习演奏乐器:如果有条件和兴趣,可以选择学习一种苗族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

苗族音乐的特点(较全面)

苗族音乐的特点(较全面)

苗族由于大多生活在山区,所以以激扬高昂的飞歌著称,如《苗岭飞歌》,但是情歌却是相当缠绵,如同情人在娓娓道出内心无限的寂寞和思念,如《方召情歌》、《假如你是一枝花》,除情歌外,祭祀歌曲,离别曲,祝酒歌等都是比较高的,大多都在E到A之间,另外,苗族歌曲只有五个调。

谢谢!苗族人民能歌善舞。

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

芦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阳节等节日及建房、丰收、迎亲等日子里跳,舞姿多重下肢变化。

民间群众性芦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芦笙领舞,其他人围一圆圈踏乐而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竞赛性的芦笙舞一般在节日或集会上由少数技巧较高的男女表演,一般二至四人,动作有大蹲、屈身乃至仰卧、倒立等高难动作,很受群众欢迎苗族飞歌,苗语称为"HXak Yangt",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贵州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

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

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

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要唱飞歌。

飞歌的歌词,每首一般在三十句左右。

一首歌中,常有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等,但多数是五字句。

曲调有大致固定的谱子,拍节的长短与快慢有大致固定的格式,但有时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挥。

在一首歌曲中开头较慢,第一句先快后慢,拖音渐高而长,第二句先快后慢,但拖音渐低而长,从第三句或第四句起,开始用中速唱下去,逐渐加快,唱到主要部分时,用快速连唱。

高潮唱完之后,用渐慢渐拖音唱一小部分,即接近尾声了。

唱到最后一、二句时,拖音渐低而长,飞歌开头一二句,中间接近高潮前的几句,收尾的一二句,一般都有拖音。

歌唱者可以尽情拖唱,拖音的长短,凭歌唱人一口气的长短而定。

飞歌曲调有挂丁、凯棠、湾水三种。

挂丁飞歌流行于巴拉河流域,四声微调式民歌,性格刚健,爽朗、热情、奔放。

贵州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的演唱特点

贵州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的演唱特点

贵州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的演唱特点
《情姐下河洗衣裳》是贵州省地方戏曲中的民歌,其被赞誉为是充满着浓郁地方文化
特色的代表之一,极具特色。

从演唱特点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曲调优美、情感真挚
《情姐下河洗衣裳》是一首清新优美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

演唱时需要将情
感融入到歌曲中,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女性角色为主题,表现了女性在生活中
充满了爱和希望的情感,张扬了女性的自尊和独立性格,因此演唱时需要在情感表达方面
注重细节,让听众从中感受到感动的力量,这也是贵州民歌的一个特点。

二、吟诵形式独特,重视声调
在演唱《情姐下河洗衣裳》的时候,需要注意吟诵的形式,这是其独特之处。

在这首
歌中,吟唱的形式非常重要,需要注重声调和抑扬顿挫的韵律感。

歌曲中的音乐、歌词、
情感和表演需要在演唱中协调配合,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歌曲的咬字和
清晰度,方便听众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三、用音乐语言体现地方特色
贵州民歌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体现了地方的特色和文化。

《情姐下河洗衣裳》中融
入了苗族音乐的元素,音乐乐器使用以打击乐器为主,鼓、锣、铙等乐器的声音略带沉重,有助于表现出民歌的韵味和特殊的魅力。

同时,该曲调还融合了贵州的少数民族音乐特色,演唱时需要注重把握音乐的情感和语言特色,让听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情姐下河洗衣裳》可以说是贵州民歌的经典代表之一,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注
重情感表达、吟诵形式和语言特色的体现,让歌曲更加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这也有助
于推广民歌文化,传承贵州地方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苗歌的种类
度 的较宽的音程跳进 连接 ,使音乐 极富动力 ;旋 律走向多为下行 ,
从苗族音 乐的形式分类 ,主要分为歌 曲和乐 曲 ;从音乐 的社会 乐 句在 结尾 时通 常 向下 到低音 ,这 也是 苗歌 具有 民族特 色 的一 个
功 能分类 ,苗族 民歌可 以大致 分为祝酒歌 、山歌 、叙事歌 、婚 恋歌 特点。苗族 民歌 的旋 律整体线 条一般呈显 出大起 大落 ,十分奔放 洒
从该 例来看 ,歌 曲是 三声腔为主 ,同时兼具 四声腔 的特点 ;第
mi音交替 使用 ,进一步 给音 乐带来更多 的色彩变 化。降mi( 3)音 八小节与第九小节mj(3)与降mi( 3)交 替使用 ,带来 了苗族音乐
在调式 中极不稳定 ,并倾 向于解决 到主音sol(5),该音 与传统音乐 特色 的调式音阶色彩 ;第 二小节是典 型的三音列和 弦分 解手法 ;歌
缓 ,歌词 中配有长诗体 ,通 常多次重复一段 固定旋律 ,搭 配以不 同 重要作用 。
歌词 ,形成一段完整 的故事 ,通俗易懂 ,曲律优美。
(5)演 唱特点 :苗歌 的演 唱一般用 苗语演 唱 ,有 时也可 用汉
此外 ,苗 族音乐还 常常细分有飞歌 、白天歌 、丧葬歌 、儿 歌 、 语 ,穿着苗族 民族服饰并 配上 一定的舞蹈动作 。发声多 以腹 式呼吸
游方 歌中又分初会 、赞美 、求爱 、盟誓 、送别等类 别 ,歌 曲通 常由 重 复通 常是第二句 重复第一句并改 变最后 的落音 ,从 而构成一个 段
男女对 唱 ,使用假声 ,歌 曲婉转动人 ,传情达意。
落 。此外 ,衬 腔是歌 曲重要 的组成部分 ,根据 衬腔位置 的不 同有引
(4)苗 族叙事 歌 :此类歌 曲常在户 内演 唱 ,其特 点为 曲调平 出 (在乐句之前 )、连接 (在 乐句之间 )、扩 充 (在乐句之 后 )等
几 大类 。
脱 ,反应 出了苗族人 民遒劲不驯 的性格特点。
(1)苗族 山歌 :山歌是苗族 民歌 的一大类 型 ,它 多是 由苗族
(3)节 奏 :苗族 民歌 的节奏 非常 自由 ,通 常没有 出现西方 音
人 民在生 活 、劳作 和闲暇时歌手就地 取材的 即兴之作 ,所 以带有 十 乐 以小节周 期的强弱规律 特征 ,只有歌 唱者用呼吸来调节乐 句与乐
宾客 、歌颂 民族英雄或祖宗的业绩等。
两句组 成一个段落 ,填上不 同的歌 词并反复使用 。两句式的段落 又
(3)苗族婚恋歌 :苗族婚恋歌又称游方歌 ,由于苗族 同姓 同宗 分 为对 应 、重复 、改 变重复三种类 型。对应型是 由两个 不 同的乐 句
不能 结婚 ,所 以男 子求偶经 常需 要去到别 的寨子 通婚 ,故称游 方。 组成一 个段落 ;重 复型是又两个重 复的句子组成 的一个段落 ;改 变
分淳朴真 实的情感 。山歌经常用 于民间的娱乐休 闲和思想情感 的抒 句之 间的关 系 ,歌者可根 据当时 的情景 环境 等需要 自由变速或延长
发 ,能反应出苗族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
等 。节 奏型以前短后 长为特点 ,通 常乐 句前面音较密集 ,乐句后 以
(2)苗族酒歌 :苗族的酒文化是苗族人 民的一大特点 ,人们往 长音结尾 。
例 1:
I ’P 鳍
毛主庸泰翻 了
2_ - ̄3 2- 一一12 l 5 3 1 I { =_ ; 一一li o o o I 5 一 I I . I
毛主庸
泰 捌 了 (曩)。
(建)
土 鬟
藕 爰 巍




一 一 一 I’3一 一 1 l ‘ , 5 - 一 I S 35 一 一 l 5 12 3 1 一 一 II一 一 一 I 6 , 5 一 一’
◎ 民族 音 乐学
黄河之声 2018年第9期 总 第510期
浅 析 贵 州苗 族 民歌 的音 乐 特 征
王 润 霖
(贵州师范大学音 乐学院,贵州 贵 阳 550001)
摘 要 :苗族 是中华 民族重要的组成,有 着特殊 的文化特征。贵 州苗族民歌在 音乐中承栽 了其文化 的内涵精髓 ,表现出 极 具 民族 特征 的音 乐形 态。 本 文将 从 贵 州 苗歌 的分 类 和 贵 州苗 歌 的 音 乐要 素 两 方 面进 行 探 究 。 关键词 :苗族 ;民歌 ;种类;要素
(It).
(囊 )
瞢 采
挣起 来。
《曩 )。
, 3i I , 1 I j 1.I-一 =
■ 舟奢窟 了《曩) 快 囊 空 晨 岌 (嚷).快来 交 朋 袁
t■ )
■ I§j一一
(囊)。
级为 降mi( 3)音 ,其既能单 独出现在乐 曲中,也 可在一首乐 曲与
古歌 、酒 歌 、劳动歌 、牯脏歌 、夜歌 、开禁歌 、盘歌(拉歌)、丧歌 、 为主 ,真假声结 合 ,中低音域 多以胸腔发音 ,高音也经 常用 到头腔
鬼歌 、龙船歌 等。
共 鸣 ,歌声热情奔放 ,嗓音高亢撩人。
二 、音 乐 要 素 除开音乐 题材之外 ,音 乐中最重要 的便 是音乐本身 的各项 音乐 要 素 ,苗族音 乐之所 以成 为苗族人 民特有 的音乐 ,就是 因为它音乐 血液 里有 区别 于其他音乐 的 “基 因” 。 (1)音与 音程 :苗 族音乐 基于 中国传统 音乐 的五声调式 上 , 但 又 有许 多具 有 民族 特 色 的个 性 表 达 。从 声 腔 来 说 ,以 四声 腔 (5613)民歌居多 ,也 有三声腔 (135),调式 以微调 式居多 。调式 调性相对 简朴 ,变化不 算繁杂 。苗族 飞歌中最能代表 苗族个性 的音
往在节 El、收获 、迎 宾等候都要拿 出来 自家酿制 的米 酒交杯对饮 ,
(4)结构 :苗歌 音乐 的结 构有一 句式 、两句式 、 句 式等 ,
在酒席 上苗族人 民通常会吟 唱苗族酒 歌加 以助兴 ,内容大致是欢迎 由于歌 词通常会采用 对仗句 ,所 以苗歌多为两句式 的段 落结构 ,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