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CT常规及增强要点病变描述:部位或分布、数目、大小、形状、边缘、密度、邻近关系、功能变化、动态情况、增强。
扫描基线:喉(颈4下缘),甲状腺(颈5下缘),胰腺(胸12下缘),肾脏(胸11上缘)。
方法:先平扫,设定增强扫描的范围以及两次或多扫描开始时间,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经静脉用电动压力注射器注入对比剂80ml~100ml,3ml~4ml/s,对比剂注射完后与扫描开始时间同步。
注射对比剂开始后分期肝脏25s~30s 肝脏动脉期60s~70s 肝脏门静脉期120s 肝实质平衡期胰腺25s~30s 胰腺动脉期60s~70s 胰腺实质期肾脏30s~35s 肾皮质期70s 肾实质期5min~10min 肾排泄期或肾盂期肺、纵隔25-30S动脉期60-90-120延迟扫描头动脉20-30s动脉期二、影像诊断报告的艺术1、肯定诊断2、否定诊断:排除XX。
3、拟诊断:XX可能,XX首先考虑,XX不排除,XX待排除。
4、符合诊断:XX符合XX。
5、疑诊断:XX可疑,建议进一步检查。
6、活话:建议必要时复查。
三、头颅、五官X线报告1、头颅平片X线诊断报告(1)头颅大小与形态。
(2)颅骨内外板与板障厚度与密度情况。
(3)颅缝与囱门有无异常。
(4)脑回压迹有无增多、增深。
(5)颅板血管压迹有无异常。
(6)蝶鞍大小、形态。
骨质有无异常。
(7)颅内有无生理或病理性钙化,其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如何。
(8)头颅软组织情况。
2、副鼻窦X线诊断报告(l)各组窦腔发育情况。
(2)各窦腔大小、形态、密度有无异常,壁有无增厚,有否液平。
(3)鼻腔与眼眶情况。
(4)窦腔出现占位性病变应重点描述清理变化情况。
3、乳突X线诊断报告(1)乳突类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气房大小及密度。
(2)鼓窦入口与鼓窦区有无扩大或骨质破坏。
(3)鼓室、天盖、乙状窦骨质情况。
(4)内、外耳道情况。
(5)周围组织骨质结构情况。
临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全)

右侧额叶脑 挫伤
双侧额叶脑 挫裂伤
双侧额叶脑 挫裂伤
CT表现: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CT表现: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 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脑水肿 和明显的占位效应。
双侧慢性硬 膜下血肿 亚急性或慢性血肿呈稍高、 等或低或混杂密度灶。
右侧慢性硬膜下血 肿CT表现
右侧慢性硬膜下血 肿MRI表现
外伤性脊髓损伤 (三个不同病例)
脊膜膨出
MRI表现:囊内脑脊液呈长T1和长T2 信号,疝入的神经组织呈中等信号。
脊髓空洞症
MRI表现: 囊腔—T1WI 低信号 T2WI高信号
脊髓血管畸形
脊髓血管畸形
第二章 颈部
一、鼻咽癌
鼻咽癌
鼻咽腔侧壁不对称、僵直 向咽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咽隐窝变浅或 闭塞 咽旁脂肪间隙消失或出现软组织肿块 翼腭窝和颞下窝肿块 颅底、上颌窦等处骨质破坏
病变早期表现为较大片状高密度影,病灶 坏死液化呈低密度,
六、肺结核
(一)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发病初期,X线见肺纹理增多,约在两周才出现典型粟粒样结节。表现为 广泛均匀分布于两肺的粟粒大小的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其特点为病灶分布均 匀、大小均匀和密度均匀,即所谓三均匀。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X线:三不均匀:病灶大小不均,从粟粒样至直径lcm左右。密度不均,渗 出增殖性病灶,密度较高,边缘较清楚,钙化灶密度更高,边缘锐利。分布 不均,老的硬结钙化病灶大都位于肺尖和锁骨下,新的渗出增殖病灶大都位 于下方。
大叶性肺炎
右肺中叶大片状均匀的致密阴影,形态与肺叶的轮廓相符 病变的叶间裂的一侧界限平直,其他部分边缘模糊不清(实变期)
颈部囊性肿块的影像学诊断

◆淋巴结病变12例
◆腺体病变4例 ◆神经鞘瘤3例
获得性
◆脓肿2例
◆先天性囊肿:23例,其中甲状舌管囊肿7例,
鳃裂囊肿9例,囊性水瘤5例,皮样囊肿1例和喉气
囊肿1例 。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主要依据:解剖位置(筋膜间隙) 次要依据:
年龄:先天性、获得性 信号或密度:明确是否为囊性 多发或单发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临床病史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淋巴结转移瘤解剖特点
淋巴结转移(乳头状癌):右图:颈深部囊性肿块,壁薄。 左图:囊内见明显强化结节。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颈深区囊性肿块,呈长T1和T2信号, 壁较厚,提示转移瘤坏死。
颈部腺体囊肿 包括肿瘤囊变,腺管阻塞,先天性等。
腮腺粘液表皮样癌囊变
Warthin`s瘤(腺淋巴瘤):
颈部囊性肿块的影像学诊断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颈部囊性肿块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影像学 诊断首先依赖于正确的间隙或解剖位置的定位, 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对颈部肿块的定 性诊断日益提高,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提供诊 断线索,而且对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起 到关键性的作用。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44例颈部囊性肿块分类:
颈后三角、口腔 口底
喉上方,外侧
甲状舌管囊肿:
★病因:甲状舌管导管退化不全。 ★胚胎发育:第三周在舌底部形成 的甲状腺始基在喉部前方沿中线向 下移行致颈部,在气管前融合,其 行径构成一条细长的导管,称为甲 状舌骨导管,第五周时导管退化, 形成实质性的纤维条束。 ★囊肿形成:胚胎发育过程中导管内上皮细胞未退化消失, 则可在舌根至胸骨切迹间正中线的任何部位形成囊肿。
★发病率:占儿童良性肿瘤的5%,是最常见的淋巴管瘤。 ★年龄:80-90%在2岁前发病,成人少见。 ★病因:起源于胚胎淋巴管的残留组织。 ★部位:75~80%的淋巴水瘤累及颌面下部和颈部,儿童最 常见的位置是颈后间隙和口腔,成人常见于舌下腺、颌下 腺和腮腺间隙,其他部位有腋下、纵隔和腹腔。 ★生长方式:生长缓慢,呈葡行性,不超过筋膜间隙,病 变向下经颈后三角向腋下和纵隔或向前向口底生长,如果 肿块很大,可跨过中线。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章学习指导及练习题目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章头颈部一、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2.熟悉正常和异常影像学表现;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3.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
二、重点和难点内容(一)鼻窦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1.鼻窦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2.鼻窦异常影像学表现。
(二)颌面部各器官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1.颌面部各器官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2.颌面部各器官异常影像学表现。
(一)名词解释1.窦口鼻道复合体2.眼眶动脉造影3.眼眶静脉造影4.泪囊泪道造影(二)填空题1.鼻窦瓦氏位主要观察窦、窦和窦。
2.鼻窦恶性肿瘤,CT扫描主要表现为和»3.CT扫描,腮腺位于后, 前, 和之间。
4.颌骨低密度区见于和等病变。
5.甲状腺病变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6.颈动脉体瘤起源于化学感受器,位于o7.甲状旁腺一般有个,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见于、o8.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多为、、o9.甲状腺肿瘤分良恶性两种,良性者多为,恶性者为甲状腺癌,以多见,其次为。
10.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是=11.鼻咽癌最好发的部位是.12.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好发年龄是,其增强扫描的特点是。
13.下咽部在临床上分为三个解剖区,即、、»14.咽部为一漏斗状纤维肌性管道结构,以和为界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即、-O[5 .咽部软组织的基本病变包括、、、.16.急性咽部脓肿多见于.常因、、、等引起:慢性脓肿多见于、O17.鼻咽癌可分别或同时起源于鼻咽部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鳞状上皮,按形态分为:、、、。
组织学分型国内常分为: 、18.鼻咽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三)单项选择题【A1型题】I.鼻窦华氏位,顕骨岩部上缘应重叠于上颌窦A.底部B.中部C.上部D.外1/3E.内1/32.上颌窦开口于A.下鼻道B.中鼻道C.上鼻道D.鼻咽部E.上中鼻道3.鼻窦炎症,在MR1扫描TzWI图像上呈A.低信号B.高信号C.等信号D.混合信号E.中低信号4.容易出现钙化的鼻窦炎是A.化脓性B.真菌性C.病毒性D.特发性E.细菌性5.鼻窦骨质破坏见于A.化脓性鼻窦炎B.真菌性鼻窦炎13.下列关于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说法罄谖的是A.瘤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容爲由血B.多起源于鼻咽顶部枕骨结节及蝶骨翼突内板的骨膜部C.肿瘤可压迫邻近骨质D.属于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范围广泛E.术后易复发14.咽后壁软组织厚度测量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其中不匂舞A.咽后壁外伤性感染B.颈椎病C.咽部早期肿瘤D.咽后壁脓肿E.食管上段炎症15.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I |A.手术切除B.放疗!章C.化疗D.手术+化疗|头E.以上均不正确16.下列肿瘤不層于下咽癌范畴的是;颈A.梨状窝'癌•’B.鳞癌:部C.网织细胞肉瘤D.腺癌E.以上均不正确17.鼻咽癌最常见的CT早期表现是A.鼻咽侧壁软组织肿块,突入后鼻孔B.鼻咽侧壁软组织肿块,侵入同侧咽旁间隙C.鼻咽侧壁软组织肿块,侵入咽后间隙D.一侧咽隐窝消失、变平E.鼻咽侧壁软组织肿块,侵入颛下窝间隙18.颈部脓肿最常发生的间隙是A.咽旁间隙B.咽后间隙C.翼腭窝间隙D.顕下窝间隙E.颈后三角间隙19.鼻咽癌放疗后纤维化与肿瘤复发鉴别比较困难,MRI表现中最有价值的改变为A.鼻咽癌放疗后纤维化呈长「、长T2信号B.肿瘤复发呈长写、长T2信号C.前者软组织影萎缩,后者软组织影增厚D.前者由于组织纤维化T2为等或低信号,后者由于肿瘤存在T?呈高信号E.前者增强后无强化,后者有中度强化20.关于鼻咽血管纤维瘤的描述不疋硕的是A.X线检查为首选方法B.CT或MRI为首选方法C.DSA术前检查对了解肿瘤大小、范围和主要血供有重要意义D.MRI冠状位扫描有助于显示颅内蔓延情况E.肿瘤呈短「、长T2信号21.关于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浸润性恶性血管性肿瘤B.是有包膜的血管性肿瘤C.是无包膜、浸润性生长的血管性肿瘤D.CT、MRI增强扫描不强化E.常见于老年人22.急性咽部脓肿好发于A.老年人B.儿童第三章头颈部C.青少年D.外伤后E.新生儿23.CT增强扫描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强化特点是A.轻-中度强化B.明显均匀强化C.快进快出D.明显强化且延迟强化E.无强化24.鼻咽部纤维血管瘤与鼻咽癌的主要鉴别点是A.前者病变局限,后者广泛B.前者界限清楚,后者界限不清C.前者无骨质破坏,后者可有明显骨质破坏D.前者不向颅内侵犯,后者可有颅内侵犯E.前者明显强化且延迟强化,后者轻度强化且早期强化25.甲状腺病变首选的影像检査技术是A. MRB. CTC. DSAE. X线D.超声26.观察颈部淋巴结情况,最佳CT检査为A.颈部CT平扫B.颈部CT增强C.颈部CT平扫、增强D. A、B、C均正确E. A、B、C均不正确27.下列对颈部MR检查说法正确的是A.MR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所以作为颈部病变常规影像学检查B.MR为超声、CT的补充检查技术C.对病变内钙化显示比CT敏感D.对颈部病变诊断作MR平扫即可E.对病变范围、淋巴结转移等显示不如CT28.能够反映甲状腺功能的影像检查技术是A. MRB.核素检查C. DSAD.超声E. CT29.侧位平片显示鼻咽部顶壁软组织厚度平均约为A. 3.0mmB. 3.5mmC. 4.0mmD. 4.5mmE. 5.0mm30.侧位平片显示下咽后壁厚度不超过A. 5.0mmB. 6.0mmC. 8.0mmD. 9.0mmE. 10mm31.正常人体的甲状旁腺数目为B. 2个D. 4个A. 1个C. 3个E. 5个32.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作用主要是A.确诊B.鉴别良恶性C.鉴别非肿瘤性病变D.确定肿瘤范围和淋巴结转移E.确定周围组织结构受累33.下列有关颈动脉体瘤的说法错谩的是A.肿瘤起源于副神经节细繭広学感受器B.良性肿瘤C.常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D.好发于老年男性E.挤压肿瘤可缩小34.关于颈动脉体瘤影像学表现的说法销谖的是A.颈总动脉分叉处软组织肿块B.增强扫描强化明显C.DSA颈动脉造影见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大,呈“高脚杯”样D.MR检查可见多发迂曲扩张流空血管E.肿瘤常常发生坏死35.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最主要的病因是A.甲状腺素合成障碍C.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E.长期服用甲状腺药物36.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滤泡状腺癌C.未分化癌E.腺瘤恶变37.恶性度最高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为A.乳头状腺癌C.腺瘤恶变E.髓样癌38.与甲状旁腺素分泌有关的是A.垂体控制C.甲状腺控制E.下丘脑控制B.甲状腺素分泌增加D.甲状腺原料(碘)缺乏B.乳头状腺癌D.髓样癌B,滤泡状腺癌D.未分化癌B,血磷浓度D.血钙浓度39.下列有关结节性甲状腺肿说法寧谖的是A.甲状腺不对称增大,内多发島帛B.易发生出血、囊变、钙化C.出血、囊变的磁共振T2WI可表现高信号D.增强扫描结节实性部分明显强化E.钙化有利于与甲状腺癌鉴别40.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转移性腺癌,其原发病灶最不可单的是A.甲状腺癌B.胃癌C.食管癌D.胰腺癌E,乳腺癌41.下列有关甲状腺癌影像学表现爭谖的是A.肿瘤边界不清,,B.可发生钙化、坏死C.实性部分明显强化D.可侵犯喉、气管、食管等周围结构E.发现颈部钙化淋巴结,多不诊断淋巴结转移【A2型题】42.患者,女性,36岁。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与处理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与处理通过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可对颈部肿块有初步的诊断印象,如:①肿块所处的分区;②单发或多发;③实质性或囊性;④先天性或后天性;⑤原发性或转移性;⑥良性或恶性。
同时,为判明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应注意是否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标签:颈部肿块鉴别诊断处理一、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能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有3种类型:①肿块在甲状腺内;②肿块在甲状腺表面,与甲状腺有直接的组织联系;③肿块在甲状腺表面无直接联系,但在甲状腺被膜内。
对于甲状腺内和其表面的肿块,临床体检难以鉴别,但与甲状腺有直接组织联系的表面肿块,可通过是否随伸舌运动而活动以区别。
1.随伸舌运动者(1)甲状舌管囊肿:为颈部先天性囊性疾病中最常见者,位于颈前舌骨以下,甲状腺峡部以上颈前正中线附近,有时稍偏左。
治疗:甲状舌管囊肿手术切除时应包括全部胚胎残留组织,否则囊肿会复发。
残留组织为一边界清楚的纤维束带,由囊肿向上延伸,常见的部位是在舌骨中央的背侧,与舌骨关系密切,故手术时要注意切除舌骨中段。
2.不随伸舌运动者多见于甲状腺病变。
二、不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在排除甲状腺肿块后,可按肿块所处的颈部分区,考虑其好发疾病。
1.颈前三角区肿块1)腮裂囊肿与腮裂瘘治疗:襄肿连同瘘管切除,因囊肿来源于腮裂残留,故在囊肿的深部常有一条纤维组织束在颈内、外动脉之间上行,直达扁桃体附近的咽管上。
应将这一纤维组织束完全切除,否则易复发。
2)咽食管憩室治疗:手术切除时先切断甲状腺下动脉和中静脉后游离甲状腺左叶,在甲状腺和气管后方追寻到憩室起点切除。
同时,必须切断环咽肌,该肌恰在咽和食管交界处,为咽下缩肌的最下缘,在吞咽时发生痉挛是憩室的发生原因之一。
3)颈淋巴结核及寒性脓肿治疗:手术前如诊断明确,可先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链霉素、异烟肼和利福平等。
如果形成寒性脓肿,手术切开排脓后应将脓肿壁上的肉芽做刮片检查并做药敏试验,以后的治疗可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而作调整。
颈部肿块影像诊断

(二)增强检查
颈部软组织在平扫中多呈中等密度,多 数情况下与肿块密度相仿,CT平扫显示 不清或难以鉴别,因而颈部CT检查时常 需要增强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 软组织间X线吸收差别增大,从而提高病 灶的显示率和病变的检出率,特别是显 示肿块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造物剂为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剂量为100—150ml儿童按体重计2ml/kg。 造影剂注射的方法有二种,一为快速静脉滴注法,一 般先静脉推注50ml,60%的碘造影剂,余下的50—100ml 经静脉滴注.同时作CT扫描,二是一次静脉注射法(或称 造影剂团注法),注射造影剂100ml,在进入2/3造影用量 后开始扫描,这种方法节省时间,用药量较小,但发生副 反应的机会多,常引起病人恶心而影响图像质量。
(二)颈部筋膜
l、颈部浅筋膜包裹颈阔肌,一般很薄 2、颈部深筋膜分四部分 ①颈深筋膜浅层,围绕整个颈部包绕胸锁乳突肌和斜 方肌,向后附着于颈椎棘突,向前在正中线与对侧汇合。 ②颈深筋膜中层,在浅层的深面,包裹舌骨下肌群, 向上附着干舌骨,向下附于胸骨的颈静脉切迹后缘.向 外与胸锁乳突肌深面的筋膜融合。 ③颈脏筋膜,包绕颈部器官(喉、气管、咽、血管、 甲状腺)分脏层和壁层,脏层贴于各脏器的表面,壁层 包括全部脏内的外面,由壁层延续向外又包裹颈内静脉, 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之结构而构成颈动脉鞘。 ④椎前筋膜,覆盖在颈椎及颈深肌群前面的一层筋在舌 骨上有咽粘膜间隙,咽旁间隙,腮腺间 隙,颈动脉间隙、嚼肌间隙、咽后间隙 和椎前间隙等,在舌骨下有内脏间隙, 颈动脉间隙,咽后间隙、椎前间隙和颈 后间隙,不同间隙内有着不同的结构, 所发生的病变也不相同.
肌群
浅层肌群 :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 中层肌群 :舌骨上肌群:二腹肌、茎突 舌 骨肌、 颏舌骨肌、下颌舌 骨肌。 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 肌、甲状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颈深肌群: 正中/头长肌、颈长肌。 两侧/前、中、外斜角肌。
医学影像诊断

名解束腰征:垂体大腺瘤冠状扫描见肿瘤呈花生米状,为肿瘤向上生长穿过鞍隔时受其束缚所致。
白靶征:在T2WI上囊肿内囊液及周围水肿成高信号,而囊壁与囊内模糊不清的头节成低信号,低信号为囊虫逐渐纤维化、机化和钙化。
黑靶征:是在T1WI中囊肿内除有一点高信号之外,均成低信号。
直角脱髓鞘征:在多发性硬化中,横断面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冠、矢状面呈条状,可垂直于侧脑室这种征象称直角脱髓鞘征。
横s征:右上叶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水平间裂随之上移,成凹面向下,其与肺门肿块向下隆起的下缘相连,故形成反置的或横置的s征。
支气管袖口征:肺水肿时支气管壁和周围的结缔组织内有积液积存,使支气管环形壁影的厚度增加,称为袖口征填空或选择1 综合淋巴结肿大判断标准:>1cm为临界值>1.5cm 为病理值>2cm为恶性。
2 脂肪短T1长T2 水肿长T1长T2 钙化长T1短T2 肌肉长T1短T2 含水囊肿长T1长T2 脑白质短T1短T2 脑灰质长T1长T2 脑脊液长T1长T23 流空现象:4 脑内胶质瘤有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形少突胶质细胞瘤。
约70%的肿瘤内有点状或结节状钙化。
5 T1值规定MZ恢复到其最终平衡状态的63%所需要的时间。
TR<500msTE<30msT2值规定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到其原值的37%所需要的时间。
TR>2000ms TE<30ms质子密度?????TR>2000msTE>90ms6 MRI检查有多个成像参数T1、T2、质子密度。
7 眼眶异物按吸收X线程度分:阴性异物和阳性异物。
8 出血的信号超急性期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急性期T1WI低信号T2WI等或略低信号;亚急性期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慢性期①T1WI和T2WI表现为高信号周围一圈低信号环②T1WI和T2WI均表现为斑点样不均匀略低和低信号影③软化灶形成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边低信号环。
医学影像学典型病例分析(含X、CT、MRI、DSA片)

医学影像学典型病例分析(含X、CT、MRI、DSA⽚)⼀、神经系统病例分析1、⼥性患者,42岁,感头痛、头晕2年,头颅CT 检查如下。
请写出诊断及CT 表现。
2、男性患者,30岁,发⽣交通事故,急查头颅CT 如下所⽰。
请写出诊断、CT 表现及鉴别诊断(包括病名及鉴别要点)。
3、男性患者,9岁,头痛、呕吐20余天,MRI 检查如下图所⽰,请写出诊断及MRI 表现。
4、男性患者,53岁,感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记忆⼒下降、失写半个⽉,MRI 检查如下,请写出诊断、MRI 表现及鉴别诊断(包括病名及鉴别要点)。
5、⼥性患者,75岁,进⾏性右⽿听⼒下降2年。
如下图所⽰,请写出诊断及MRI 表现。
6、⼥性患者,48岁,⾛路不稳伴记忆⼒下降⼗年。
MRI 检查如下。
请写出诊断、MRI 表现及鉴别诊断(包括病名及鉴别要点)。
7、⼥性患者,12岁,反复右颞区疼痛伴右⽿流脓1年,加重4天,⽆发热。
请写出诊断及MRI 表现。
8、男、49岁,性功能减退1年半,双眼视⼒下降、头晕4⽉。
请写出诊断及MRI 表现。
9、男性患者,50岁,⾃述肢体⿇⽊、酸胀感2年伴感觉减退。
MRI 检查如下图所⽰。
请写出诊断及MRI 表现。
10、患者⼥性,36岁,感右肢⿇⽊⽆⼒3年,伴左肢⿇⽊⽆⼒2年。
MRI检查如下,请写出诊断及MRI表现。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1、脑膜瘤。
CT表现:①双侧顶区⽮状窦旁可见半球形病灶,⼴基底与⼤脑镰相连;②平扫呈⼀较⾼密度病灶,边界清楚;③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病灶周围可见低密度的⽔肿区,⽆强化。
2、额、颞、枕、顶急性硬膜下⾎肿合并蛛⽹膜下腔出⾎。
CT表现:①有外伤史;②额、颞、枕、顶颅⾻内板下⽅新⽉形⾼密度影,上纵裂蛛⽹膜下腔亦可见⾼密度影;③占位效应明显,右侧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明显左移。
④右侧颞部⽪下⾎肿,颅⾻未见明显⾻折。
需与硬膜外⾎肿相鉴别,硬膜外⾎肿:①外伤后常合并⾻折;②呈梭形或双凸透镜形⾼密度影;③⾎肿范围局肿块,类圆形,边界清楚,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信号⽋均匀;②第四脑室受压变形常向前上⽅移位,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脑积⽔;③肿瘤⽆明显坏死、出⾎、钙化;④增强检查后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更清晰,病灶周围⽆明显⽔肿,肿瘤可沿脑脊液种植转移;⑤成⼈的髓母细胞瘤有时表现不典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脓肿:
▼进展快、疼痛、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 高。 ▼经常累及第一引流淋巴结的感染,扁 桃体和咽喉炎伴有颈上1/3淋巴结。 ▼脓肿常厚壁强化,可呈分叶状。 ▼可沿筋膜间隙蔓延。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脓肿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咽后间隙脓肿:儿童常为 咽旁感染扩散至咽后淋巴 结,引起淋巴结化脓性炎 症,恶化成脓肿。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Warthin`s瘤(腺淋巴瘤):
腺淋巴瘤:表现为单发囊性肿块时需与第一鳃裂囊肿鉴别,后
者常伴有瘘道形成。表现为多发囊肿时需与淋巴上皮囊肿鉴别, 后者与HIV病毒感染有关,病灶为多中心,伴有淋巴结肿大 。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鼻咽先天性咽囊肿 部分人咽扁桃体萎缩后,在鼻咽顶部正中处可见一个
年龄:先天性、获得性 信号或密度:明确是否为囊性 多发或单发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临床病史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1、脏层间隙 2、颈动脉间隙 3、颈后间隙 4、椎旁间隙 5、咽后间隙 6、颈前间隙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获得性囊性肿块:
★淋巴结病变:转移瘤等。 ★肿瘤囊性变:神经鞘瘤、腮腺肿瘤囊变等。 ★各部位的腺体囊肿:舌下囊肿、腮腺囊肿、 潴留囊肿等... ★脓肿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鳃裂囊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胚胎发育的早期,在头下部 和颈侧方出现6对实质性的鳃弓。 ★在发育过程中各个鳃弓互相 融合形成面下部和颈部的各个 结构和器官后,鳃裂消失。 ★如果鳃裂没有完全消失,有 上皮组织残留就可以形成囊肿 和瘘。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第一鳃裂囊肿(或称腮腺淋巴上皮囊肿)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常见先天性囊肿特征
病变 甲状舌管囊肿 鳃裂囊肿 第一鳃裂囊肿 第二鳃裂囊肿 第三鳃裂囊肿 第四鳃裂囊肿 囊性淋巴管瘤 皮样囊肿年 10~40岁 10~40岁 任何年龄
<2 10~30岁 成人
常见解剖部位 中线,舌骨上下 2cm内
腮腺、外耳道 颌下间隙、颈血管外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淋巴结转移瘤解剖特点
淋巴结转移(乳头状癌):右图:颈深部囊性肿块,壁薄。 左图:囊内见明显强化结节。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颈深区囊性肿块,呈长T1和T2信号, 壁较厚,提示转移瘤坏死。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腺体囊肿 包括肿瘤囊变,腺管阻塞,先天性等。 腮腺粘液表皮样癌囊变
文献报道发生癌变概率为0.7%,即可以是鳞状上皮, 也可以是呼吸上皮。旁中线的甲状舌管囊肿需与第二鳃 裂囊肿鉴别,前者囊肿埋在喉旁肌肉内,表现为“蛇吞 蛋”征象,后者位于肌肉的后外侧 。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鉴别诊断:
★粘膜下肿块或喉气囊肿:甲状舌管囊肿可突入声门 前间隙。 ★第二鳃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可位于甲状软骨水平 外侧。 ★癌变:囊内出现异常的肿块应考虑并发癌肿 ,1% 囊内可发生鳞癌,80%是不同类型的乳头状癌。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甲状舌管囊肿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甲状舌管囊肿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舌骨和舌骨上水平中线囊性肿块。T2 加权呈现为高信号。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根据典型位置很容易诊断,CT密度和MRI的信号强度反 映蛋白含量和与以往的感染有联系,囊内出现异常的肿 块时应考虑并发癌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增强后无强化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第二鳃裂囊肿:T1加权信号较高,T2加权呈明显高信
号,囊壁相对厚,提示有感染,手术发现周围有淋巴结 肿大。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第二鳃裂囊肿:
T1加权信号较高, 边界不清。手术发 现囊肿与周边组织 广泛粘连。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右侧第二鳃裂 囊肿:囊肿位 于颈内动、静 脉的外侧,颌 下腺后方、胸 锁乳突肌内侧, 呈水样密度, 无强化。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左侧第二鳃裂囊肿。T1、T2加权,增强后T1加权:囊肿 位于颈动脉间隙大血管浅面,囊壁薄。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分二型:I型位于外耳道附近,也可位于腮腺或下颌角; II型与颌下腺有关或位于颈前三角。 ★年龄:20岁前发病。 ★临床表现:外耳道至下颌角反复发作脓肿和其它感染 (窦道)瘘多于脓肿。 ★病史:腮腺脓肿反复发作,对抗炎和外科引流效果不理 想。囊肿类似于腮腺肿瘤,可伴有面神经麻痹。 ★鉴别诊断:皮脂囊肿、腮腺肿瘤、血管瘤等。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淋巴水瘤(囊性淋巴管瘤):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发病率:占儿童良性肿瘤的5%,是最常见的淋巴管瘤。 ★年龄:80-90%在2岁前发病,成人少见。 ★病因:起源于胚胎淋巴管的残留组织。 ★部位:75~80%的淋巴水瘤累及颌面下部和颈部,儿童最 常见的位置是颈后间隙和口腔,成人常见于舌下腺、颌下 腺和腮腺间隙,其他部位有腋下、纵隔和腹腔。 ★生长方式:生长缓慢,呈葡行性,不超过筋膜间隙,病 变向下经颈后三角向腋下和纵隔或向前向口底生长,如果 肿块很大,可跨过中线。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淋巴结病变:
★可发生于颈部任何部位的淋巴结,临床和影像 学解剖分区以颈动脉间隙和颈后间隙多见。 ★是颈部最常见的囊性肿块,见于各年龄,尤其 是成人。 ★病变硬,固定,无痛性。囊性的特征是坏死。 ★病变位于胸锁乳突肌附近,需与鳃裂囊肿鉴别。 ★淋巴结坏死可以是肿瘤、炎症或淋巴瘤。 ★甲状腺乳头状转移癌可表现为壁光的囊性肿块。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甲状舌管囊肿
◆影象学表现:颈部中线囊性肿块,位于舌骨水平 上下。 ◆ CT表现:光滑薄壁肿块,液体CT值10~18HU, CT值高反映蛋白含量高和伴有感染。囊肿常不分叶, 偶见分隔,增强后常有环状强化。 ◆ MRI表现: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薄 壁,无强化。并发感染时可出现不规则厚壁,囊内 信号可随液体改变。
第三届头颈部影像学学术会议
颈部囊性肿块的影像学诊断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颈部囊性肿块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影像学 诊断首先依赖于正确的间隙或解剖位置的定位, 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对颈部肿块的定 性诊断日益提高,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提供诊 断线索,而且对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起 到关键性的作用。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临床症状:无痛性、柔软或半实性颈部肿块, 大小变化大,巨大的肿块可压迫气管。并发出血、 感染或外伤时可突然肿大。 ★病理特征:由多发扩大的囊性间隙组成,囊内 有薄的分隔,囊肿直径从数毫米~10厘米,囊壁为 上皮细胞和胶元结缔组织组成。病变可以向邻近 软组织生长,可侵入肌肉内和血管周围。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甲状舌管囊肿:
◆发病率:占颈部先天性病变70%,仅次于淋巴结病变, 占原发颈部肿块的40%。 ◆年龄: 50%病例20岁前发病。 ◆临床特征:75%中线,25%中线旁。 ◆部位:80%位于舌骨和舌骨下,20%位于舌骨上,位于 口底罕见。 ◆最常见的诱因:感染,抗炎治疗后可以复发。 ◆临床表现: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 ◆生长方式:向上生长,伴有舌突出。 ◆大小:0.5~6cm,多数为1.5~3cm。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44例颈部囊性肿块分类:
◆淋巴结病变12例
◆腺体病变4例 ◆神经鞘瘤3例
获得性
◆脓肿2例
◆先天性囊肿:23例,其中甲状舌管囊肿7例,
鳃裂囊肿9例,囊性水瘤5例,皮样囊肿1例和喉气
囊肿1例 。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主要依据:解剖位置(筋膜间隙) 次要依据:
特点:♠特定的解剖位置。 ♠增强后环状强化。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神经源性肿瘤囊变
颈动脉间隙的神经源性肿瘤需与淋巴结囊性病变鉴别。 鉴别要点:是肿块与颈内或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关系和病史的长短。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神经源性肿瘤囊变
交感神经鞘瘤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神经源性肿瘤囊变
迷走神经鞘瘤囊变:颈内动脉移位于肿瘤的前 内方,颈内静脉受压 深不圳市见人。民手医院术放:射迷科走神经鞘瘤囊变,T2W低信号为纤维间隔。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第一鳃裂囊 肿:腮腺上极
水平见囊性肿 块,与腮腺内 囊肿相似,但 该囊肿与外耳 道相通,因此 为第一鳃裂囊 肿。
第二鳃裂囊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年龄:见于任何年龄,20~40岁多见。 ★部位:沿胸锁乳突肌前上1/3。90%位于颈动脉 鞘浅面,少数穿过颈动脉分叉至咽侧壁,需要与 咽旁肿块鉴别。 ★形态:一般呈圆形,生长缓慢,感染后可突然肿 大,肿块多为胸锁乳突肌掩盖,部分在肌前缘突 出。 ★鉴别诊断:淋巴结转移瘤,神经鞘瘤,囊性淋巴 管瘤等。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T2加权呈明显高信号,囊壁相对厚。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第二鳃裂囊肿伴感染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异位第二 鳃裂囊肿: 囊肿位于 咽旁间隙 (箭头), 边界清楚, 呈低密度。
第三、第四鳃裂囊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