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伤门诊配置建议书
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阐述

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阐述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阐述_官方征稿论文预读: 摘要:1结果1.1冷链设施和消毒及抢救药品本次调查发现,仍有,家门诊的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未存在于专用冰箱内.而在,,家把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存在于专用冰箱内门诊中,分别有,家(,(,,)门诊的冰箱温度未保持在,,,?、,,家(,,(,,)门诊的冷冻室及冷藏室未配备测量计.,,(,,的门诊配备了,,,的肥皂水,,,,(,,的门诊配备了,,,,,的碘伏或,,,酒精;,,,(,,的的门诊配备了急救药品,急救药品的种类主要为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阿托品等.1.2公用设施犬伤门诊公用设施配备情况,多项设施配备率远不足,,(,,,如电脑(,,(,,)、打印机(,,(,,)、移动存盘设备(,,(,,)、宽带网络(,,(,,).而空调和候诊区与留观区休息椅的配备率也仅为,,(,,和,,(,,.1.3人员情况,,(,,的犬伤门诊均配备,名以上工作人员,其中最小的配备,名,最多的配备,,名.全市,,(,,的犬伤门诊配备,名以上专职医生,其中最小的配备,名,最多的配备,名.全市,,(,,的犬伤门诊配备,名以上专职护士,其中最小的配备,名,最多的配备,名.全市犬伤门诊医护人员上岗前均经过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相关知识培训,,家门诊的医护人员上岗前未经过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家门诊医护人员在岗时未穿戴工作衣帽和佩戴上岗证.1.4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管理制度全市犬伤门诊均配备了接种登记本,均对空气、物表、医疗用品和器械定期消毒,有,家门诊未配备知情同意书,有,家门诊未按月统计并与次月,日前上报.仅有,,(,,的门诊没有疑似异常反应(,,,,)报告制度.,,(,,门诊内未张贴悬挂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图画、工作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1.5狂犬病疫苗及其被动免疫制剂以及注射器材的管理,,(,,的门诊诊室或就近配有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2讨论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可防可控不可治,目前对犬类管理不规范,狂犬病疫苗市场不规范,暴露前免疫未能普及的情况下,加强对狂犬病暴露者的伤口处理,及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有效的疫苗接种,是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项措施.暴露后能否及时处置及处置是否规范是狂犬病预防控制的关键.部分狂犬病暴露者虽进行了暴露后预防处置,但如果处置不够规范及时,仍可发病导致死亡.卫生部于,,,,年,,月印发了绍兴市的各县区犬伤门诊的设置不均衡,县区间的差别较大.绍兴市犬伤门诊的硬件建设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与陈奕、林君芬、周晓静等人的研究一致.在伤口处置设施上除冲洗设施类型需逐步改善外,其他设施均还尚可.各县区犬伤门诊预防接种设施比较齐全,但仍有部分门诊未配备接种台、体重秤、时钟、一次性注射器毁型器或安全盒等设施,尤其体重秤和时钟的配备比例还较低.冷链设施方面的各犬伤门诊还进一步完善,摆放温度计等测温设备.犬伤门诊公用设施配备情况,多项设施配备率远不足,在此方面还需加大力度提高.,,,提出倡议,实现,,,,年在全球消除人狂犬病的目标,这对于我国狂犬病防控工作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暴露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以及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率低,是人狂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绍兴市犬伤门诊设置、硬件条件、医务人员和管理制度等均存在不规范的地方,目前全国尚没有详细的犬伤门诊设置规范或标准,只在工作规范中提及功能分区,但部分省出台了相关的门诊规范化建设文件.按照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条例,结合绍兴市实际提出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建议:加强人员配备,完善人员结构;大多数门诊的候诊区和留观区设备简陋完善设施,充分利用好候诊和留观的时间对犬伤病人进行狂犬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张贴悬挂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图画、工作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放置疫苗的冷藏室配备温度测量计;配置体重计和时钟等设备;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配备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江苏省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与工作要求

江苏省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与工作要求(试行)狂犬病是江苏省重点防制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狂犬病死亡数居全省所有法定传染病的前3位。
为进一步规范江苏省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等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一、门诊设置的基本原则(一)资质要求具备《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资质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单位资质,经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的门诊,由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二)门诊设置按照“合理设点,科学布局,适应群众需要”原则,设置和创建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
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应保证24小时开诊。
二、门诊设置基本要求(一)门诊布局1、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应分登记(候诊)区、伤口处置区、免疫预防区和留观区四大区域,达到“分区设置、布局合理”要求。
伤口处置区和免疫预防区总面积不应小于15平米,伤口处置区与免疫预防区须相对隔离,避免交*污染。
另外还要设置资料、冷链室。
2、门诊地面硬化,瓷砖或油漆墙裙不低于1.5米,环境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
夏季有降温设施,冬季有采暖设施。
各诊疗区(室)标识清楚,墙面张贴完整的冷链与疫苗管理、门诊工作等工作制度。
(二)设备配备1、伤口处理设施与器材:应配有紫外线消毒灯、电热水器、低位冲洗水池、高脚椅(凳)、酒精、碘酒、1%新洁尔灭、棉签和一次性注射器等。
2、预防接种设施与器材:紫外消毒灯、操作台、操作椅(凳)、冷藏包、体重称、截针器、以及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及疫苗注射所必备器材等。
3、冷链设备:冷藏、保温设备齐全,配置冰箱,用于储存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冰箱冷冻室及冷藏室分别配备测温计。
接种台配备存放疫苗的1台小冰箱或冷藏包,以便随时取用。
4、消毒及抢救器械与药品(1)消毒器械与药品:大容量注射器、20%肥皂水,2~3%碘酒或75%酒精用于伤口清洗及消毒。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建设及表格填写要求2016

(二)预防接种汇总表的填写
• 逻辑关系: • 免疫人群总数=2-1-1第一针次+加强免疫第
一针次 • 动物致伤人数=伤势=伤口处理 • 暴露部位≥动物致伤人数 • 全程接种率=2-1-1第三针次/2-1-1第一针次
有免疫史 是指一年 内有狂犬 病疫苗免 疫接种史 者。
捕杀③发病死亡④不知道 在被动物致伤者注射第四 针疫苗时,通过询问后填 写。 如果动物发病死亡者,备
注中应注明死亡日期。
(一)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性治疗门诊 登记表
接种日期
备注
填写清楚。 与动物致伤有关的一些因素可作为备注 填写。
包括:被动物致伤者是否发病死亡?伤 人动物是否发病死亡?死亡日期?
配套要求
• 3.冷链设施:至少有1台用于疫苗及被动免 疫制剂储藏的冰箱,冰箱冷冻室及冷藏室 分别配备测温计,内备有至少1周用量的人 用狂犬病疫苗及人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或抗 狂犬病免疫血清。
配套要求
• 4.消毒及抢救药品:
– 肥皂水、2~3%碘酒(75%酒精已删除)用于伤口清 洗及消毒。
– 急救药品柜,配备1:1000肾上腺素5支及其它急救 药品(盐酸异丙嗪50 mg×5支,地塞米松5mg×5支, 西地兰0.4mg×5支,重酒石酸间羟胺1ml×5支,洛 贝林3mg×5支,尼可刹米0.375g×5支,葡萄糖注 射液20ml×5支,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5支,5 %葡萄糖250ml×3瓶,输液器2付)
• ㈢知情同意制度:建议门诊医生应向暴露者介绍狂犬病 暴露处置流程,说明常见的接种反应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 对Ⅲ度暴露的伤口,应告知需同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无
(医疗)犬伤门诊和产科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服务实施要求
(1)门诊配置
获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并公布的、具备疫苗接种资质的接 种点接受暴露预防处置。
设置“注射室”、“处置室”、“候诊区”、“观察区”等区域,并配备冰箱、 伤口冲洗设备、抢救药品和体检设备等。
人员医务人员,并经岗前培训并考核认证。 疫苗、价格、接种程序公示 至少1名注册为外科的执业医生(新规范要求)
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
“2-1-1”程序:
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 剂,共接种4剂。
使用“2-1-1”程序的狂犬病疫苗产品,需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
伤口处理
再次暴露后的处置
疫苗接种(争议较大)
1)按2009《规范》或药品说明书处置 (一年内建议都加强2剂)
如未能及时注射,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天内均可使用 使用按照每公斤体重算(20IU/kg),伤口浸润注射
被动免疫制剂的注射方法和要求
应与首针疫苗接种同时(同一天)进行(暴露后尽早实施) 尽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 避免多次重复针刺进伤口,所有伤口均需覆盖
避免直接从伤口内进针,以免将病毒带入深部组织 对于粘膜暴露者,应将被动免疫制剂涂抹到粘膜上 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免疫制剂时,应将其注射到远离
如某一针次延迟一天或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 原免疫程序的时间间隔相应顺延 。
前三针至关重要!
疫苗品牌更换
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 可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继续按原程序完成全程 接种
原则上不建议就诊者携带狂犬病疫苗至异地注射
江苏省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与工作要求

江苏省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与工作要求(试行)狂犬病是江苏省重点防制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狂犬病死亡数居全省所有法定传染病的前3位。
为进一步规范江苏省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等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一、门诊设置的基本原则(一)资质要求具备《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资质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单位资质,经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的门诊,由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二)门诊设置按照“合理设点,科学布局,适应群众需要”原则,设置和创建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
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应保证24小时开诊。
二、门诊设置基本要求(一)门诊布局1、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应分登记(候诊)区、伤口处置区、免疫预防区和留观区四大区域,达到“分区设置、布局合理”要求。
伤口处置区和免疫预防区总面积不应小于15平米,伤口处置区与免疫预防区须相对隔离,避免交*污染。
另外还要设置资料、冷链室。
2、门诊地面硬化,瓷砖或油漆墙裙不低于1.5米,环境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
夏季有降温设施,冬季有采暖设施。
各诊疗区(室)标识清楚,墙面张贴完整的冷链与疫苗管理、门诊工作等工作制度。
(二)设备配备1、伤口处理设施与器材:应配有紫外线消毒灯、电热水器、低位冲洗水池、高脚椅(凳)、酒精、碘酒、1%新洁尔灭、棉签和一次性注射器等。
2、预防接种设施与器材:紫外消毒灯、操作台、操作椅(凳)、冷藏包、体重称、截针器、以及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及疫苗注射所必备器材等。
3、冷链设备:冷藏、保温设备齐全,配置冰箱,用于储存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冰箱冷冻室及冷藏室分别配备测温计。
接种台配备存放疫苗的1台小冰箱或冷藏包,以便随时取用。
4、消毒及抢救器械与药品(1)消毒器械与药品:大容量注射器、20%肥皂水,2~3%碘酒或75%酒精用于伤口清洗及消毒。
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PPT课件

(五)门诊运行与管理要求(2)
➢ 消毒与医疗废弃物处理
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避免院内感染。要认真 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格按规定对伤口处理、接种疫苗和注射 被动免疫制剂等相关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置,并有记录。
➢ 知情同意制度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接诊医生,负责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预防处置 知识宣传与相应处置措施的解释,同时说明常见的疫苗接种与被动免疫制剂 注射反应以及其他注意事项。无论暴露者是否接受疫苗接种和/或被动免疫 制剂注射,均须暴露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狂 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附件1)上签确认。
➢ 宣传画板
狂犬病防制知识、暴露后预防处置方法程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及相 关收费和价格等。
第4页/共17页
(三)门诊人员要求
➢ 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医务人员
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根据工作量配备医务人员,原则上应不少于2名。
➢ 门诊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资质 ➢ 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 门诊设置
按照“合理设点,科学布局,适应群众需要”原则,设置和创建狂犬病 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应保证24小时开诊。
第2页/共17页
(二)门诊设置的基本要求(1)
➢ 门诊布局
分区设置、布局合理:设置登记(候诊)区、伤口处置区、免疫预防 区和留观区四大区域,伤口处置区和免疫预防区总面积不应小于15平
经过预防接种、狂犬病防治、外科伤口处置等技能培训,掌握门诊工作规 范、伤口规范处置和疫苗接种技能,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第5页/共17页
(四)门诊工作职责
➢ 配备相关药械,购买疫苗、被动免疫制剂,保证质量。 ➢ 严格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开展暴露后预
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

设备配备
伤口处理设施与器材
应配有紫外线消毒灯、电热水器、低位冲洗水池、高脚椅(凳)、酒 精、碘酒、1%新洁尔灭、棉签和一次性注射器等。
(五)门诊运行与管理要求(2)
消毒与医疗废弃物处理
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避免院内感染。要认真 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格按规定对伤口处理、接种疫苗和注射
被动免疫制剂等相关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置,并有记录。
知情同意制度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接诊医生,负责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预防处置 知识宣传与相应处置措施的解释,同时说明常见的疫苗接种与被动免疫制剂 注射反应以及其他注意事项。无论暴露者是否接受疫苗接种和/或被动免疫 制剂注射,均须暴露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狂
三、工作要求
1、各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对辖区申报或开诊的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组织专家验收,(验 收资料齐全) 2、颁发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资质证书 3、利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 4、原则上每三年验收、发证一次 5、定期开展督导 6、建立接种信息报告制度
门诊设置
按照“合理设点,科学布局,适应群众需要”原则,设置和创建狂犬病 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应保证24小时开诊。
(二)门诊设置的基本要求(1)
门诊布局
分区设置、布局合理:设置登记(候诊)区、伤口处置区、免疫预防 区和留观区四大区域,伤口处置区和免疫预防区总面积不应小于15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犬伤门诊配置建议书
一、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医院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负责人:
(二)项目背景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近年来,狂犬病报告死亡数一直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及时、科学和彻底的暴露后预防处置能够避免狂犬病的发生。
2015年陕西省卫生厅下发了《陕西省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2016年中国疾控中心有颁布了《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抓住机会,建设咸阳市一流的犬伤门诊,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三)建设地点
医院门诊大楼内
(四)建设内容
二、项目建设依据
●中国CDC《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陕西省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2015版
三、附图
1、标准犬伤门诊全景设计图(仅供参考)
2、
3、Drawing1-Model.pdf
2、使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