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介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种,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

NSE在脑组织细胞的活性最高,外周神经和神经分泌组织的活性水平居中,最低值见于非神经组织、血清和脊髓液。

它被发现在与神经内分泌组织起源有关的肿瘤中,特别是SCLC中有过量的NSE表达,导致血清中NSE明显升高。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正常值:≤12.5μg/L。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临床意义:(1)小细胞肺癌患者(SCLC)血清NSE明显增高,其诊断灵敏度达80%,特异性达80%~90%,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并无明显增高,故可作为SCLC与NSCLC的鉴别诊断。

血清NSE水平与SCLC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因此,血清NSE检测对SCLC的监测病情、疗效评价及预测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神经母细胞瘤时,NSE阳性率可达96%~100%,其测定值明显增高,血清NSE水平与病期及预后相关。

测定血清NSE对该类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3)血清NSE增高还可见于少数NSCLC、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转移性精原细胞癌、黑色素瘤、胰腺内分泌瘤等。

临床医学的研究表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一种在临床上很有应用价值的分子学标记物。

这是从2个方面的应用来评述的,一是NSE可以作为肺癌和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标记物,用于肺小细胞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鉴别诊断;监测肺小细胞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的病情、治疗反应和预报复发。

二是NSE的活性改变同神经损伤所致的许多神经性疾病关系密切。

本文将主要对NSE作为一种有用的肿瘤标记物来评述其临床意义。

(一)NSE对肺小细胞癌的临床意义1.NSE在正常组织中的活性分布对正常人和不同种属动物组织NSE活性测定表明,NSE在脑组织细胞的活性最高,外周神经和神经分泌组织的活性水平居中,最低值见于非神经组织、血清和脊髓液。

脑卒中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脑卒中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脑卒中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刘建民;周竹娟;郑健【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年(卷),期】2009(022)006【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脑卒中病灶部位、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96例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58例脑梗死(CI)、27例脑出血(ICH)、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以及25名正常对照者血清NSE水平,分析其与不同卒中类型患者的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Barthel 指数(BI)、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分及病灶部位和体积关系.结果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发病4 d内,CI组及ICH组中,较大病灶的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小病灶患者 (均P<0.01);ICH组、CI组血清NSE水平与CSS呈正相关(r=0.52,r=0.56;均P<0.01),SAH组、ICH组、CI组血清NSE水平与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1,r=-0.43,r=-0.53;均P<0.01);不同病灶部位患者血清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清NSE水平可客观地反映脑损伤程度;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总页数】3页(P453-455)【作者】刘建民;周竹娟;郑健【作者单位】北京海军总医院干一科东七病区;400037,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400037,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李玉艳;梁琳琳;刘晓勇2.带状疱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J], 马天明;韩宪伟3.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血糖水平变化的意义 [J], 林文君4.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张燕;谢曙文;韩能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张燕;谢曙文;韩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意义

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意义

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意义王淑贞;马驰骋;曹丽丽;魏汝云;迟兆富【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06(046)001【摘要】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与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清NSE(30.54±12.66)ng/ml,脑出血患者(31.30±13.78)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89±6.76)ng/ml(P<0.05);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不同时期血清NSE有明显变化,NSE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与病情转归及患者预后有明显关系.提示血清NSE水平是急性脑血管病所致脑损害较敏感的生化指标,可较早反映脑损伤程度,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有助于其早期诊断、指导临床和评价疗效.【总页数】2页(P28-29)【作者】王淑贞;马驰骋;曹丽丽;魏汝云;迟兆富【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意义 [J], 王淑贞;马驰骋;曹丽丽;魏汝云;迟兆富2.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变化 [J], 杨德本;许可;陈建业;张国元;王晓明3.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变化及意义 [J], 潘瑞华4.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何娅;张桂莲;苏清华;冯建军5.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淀粉样蛋白A及低氧诱导因子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 [J], 肖华;卓芬;黄娟娟;蔡月红;何超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甄享凡;邓医宇【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04(020)007【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组(52例),脑梗死组(38例);正常对照组30例.患者均于发病后24 h、10 d及20 d时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NSE,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标准进行.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24 h 内、10 d及20 d时血清NSE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并且出血组较梗死组增高更为显著(P<0.01).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血清中NSE高于轻、中度者(P <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血清NSE明显升高,病情严重者血清NSE增高更为显著.【总页数】2页(P755-756)【作者】甄享凡;邓医宇【作者单位】510080,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510080,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神经功能缺失的关系 [J], 刘建雄;刘海霞;李东燕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TLT-1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J], 梁新明3.血清脂联素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J], 张梦醒;郭乃凤;俞燕;袁莉;范亚平4.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 [J], 邹永妮;杨健;马运峰5.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卢红;刘麦仙;张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酶抑制剂 的以下作用有关 : 抑制平滑肌收缩最终阶 段 的肌球 蛋 白轻链磷 酸化 , 改善 缺血 区脑 循环 ; 动 制
炎 症细胞 , 拮抗 炎 性 因 子分 泌 , 断炎 性 因 子 作 用 , 阻 起 抗炎作 用 ; 改善脑 葡萄糖 利用 率 , 提高 缺血 区域 脑
研究 证 实 , h/ ok信号 通路 在缺 血性 神 经 系 R oR e
变化与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相关 。巴曲酶是在 巴 ¨ 西蛇毒中提取 的一种高纯度类凝血酶样物质 , 能通
7l
山东 医药 2 1 年第 5 卷第 3 期 00 O 3
过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 增强纤溶系统活性, 抑制血 栓形成 。本 研究 通过 观察 巴 曲酶对 急性脑 梗死 患者 血清 N E浓 度 的影响 , S 以探讨 其 对脑 梗死 患 者 的保
[ ] a hS T h aY I g i , t 1 Wi e pui t ewn 5 St ,  ̄ i , k a e a o m e k I . d t r et m i— e h a ci
d w o fs d l e r p o e to a a n t s h mi -n u e d ly d o fr au i n u o r tc in g i 8 i e a i d c d ea e c
细胞 的葡萄糖和能量供应 ; 有神经保护及抗凋亡 具 作用 , 可抑 制迟发 性 神经细 胞损 伤 , 进神 经再 生 。 促 参 考文献 :
[ ]全国第 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1 各类脑 血管疾病诊 断要点[ ] J.
中 华 神经 科 杂 志 ,96 2 ( ):7 . 19 ,9 6 3 9
12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 2例、 对照组 5 0例。对照组给予常 规治疗 , 治疗组在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检测的临床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检测的临床价值
a
lneop
l
a
s
t
i
cl
e
s
i
onsi
nt
he d
i
s
t
i
ve
ge
t
r
a
c
t[
J].Endo
s
c
opy,2005,37,570

578.
[
4]SanoY,TanakaS,KudoS,e
ta
l.Na
r
r
owbandimag
i
ng (
NBI)
magn
i
f
i
ng endo
s
c
op
i
c c
l
a
s
s
i
f
i
c
s
t
r
oen
t
e
r
o
l,2013,26 (
3):
gu
yo
212

219.
参考文献
[
1]Bo
smanFT,Ca
r
ne
i
r
oF,Hr
ubanR,e
ta
l.WHO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n
o
fTumour
so
ft
heDi
s
t
i
veSys
t
em [M].4t
hed.
Lyon:IARC
ge
r
e
s
s,2010:160
op
i
c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急性脑损伤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急性脑损伤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可逆 。临床神经功能检查也不能判断神经症状持续 的时问 。 故检测血清 N E水平对于监测脑梗死的病情变 较 了 N ES 10 、F P af d 1 r 比 S 、-0 BG A 浓度变化及持续时间与脑卒中类型及病灶位置 的相关性发
现 .S N E在局灶性缺血 2 后 即有明显升高 ; h 结合影像学检查
N E的含量可反映神经元死亡的程度 . S 也为脑组织损伤 后检 测 N E的变化提供依据 。 S 对于 TA的患者 。 I 若行 P T检 E
查可见局限性氧与糖代谢障碍 。P C S E T检查可见有局部脑血
流量 减少 , 但在影像学常无改变 。贺勇等【研究 发现 TA患 一 0 l I
者血清 N E浓度明显升高. S 与对照组之 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 而 S 10蛋 白浓度则与对照组之问无显著性差异。 -0 说明 N E S
是神经元损伤较敏感 的标志物 。 既使短暂的脑局部供血障碍 也会造成神经元 的损 害, 同时也说明神经系统 中神经元对缺 血缺氧最敏感。因此积极控制脑血管病 的危险因素, 以减少
中风 的发 生率 。
脑损害的严重程度有所 帮助 。
2 急性 脑 梗 死 ( C ) AI 在 脑梗 死 急 性 期 , 颅 影 象学 检 查 不 能 区分 脑 梗 死 是 否 头
肿或颅 内压增高所致的继发性神经元损伤 。并且血清 N E S
峰值与梗死灶大小呈正相关。 陈俊等m 5 对 0例 A I C 患者的血 浆 N E水平进行动态监测 ,同时应用 N H S进行神经功 能 S IS 缺损评分及 c T扫描测定梗死体积 。发现脑梗死患者在发病
内的糖代谢中 , 其中 .型同工酶特异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 y
维普资讯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含量的变化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含量的变化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含量的变化曲艳霞【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10)4【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 蛋白变化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病7d 内检测血清NSE 水平和S100 蛋白浓度,并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急性期血清NSE水平和S100 蛋白变化较腔隙性脑梗死组显著升高(P<0.05);有意识障碍组与无意识障碍组、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NSE 水平和S100 蛋白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NSE 水平和S100 蛋白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检测血清NSE 水平和S100 蛋白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总页数】2页(P222-223)【作者】曲艳霞【作者单位】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内一科,辽宁,瓦房店,11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的意义 [J], 刘春新;郑常龙;陈艳芳;林俊杰2.针刺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 [J], 王威;唐伟;沈梅3.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含量的变化 [J], 唐伟;白鹰;王卓尔4.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 [J], 陈炼;陈松芳5.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J], 毛必来;陈松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梗死面积;
认知功能障碍
因急性脑梗死(ACI)常伴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故临床医生对
其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十分重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一
种细胞内蛋白质,特异地存在于神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当缺血、
缺氧、中毒或损伤时,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NSE便从细胞内释
放出来。动物实验表明,脑脊液NSE可用来判断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
程度和鉴别脑的可 复性与不可复性变化,这是许多现代影像学技
术如CT、磁共振成像等所不能代替的〔1〕。本文检测206例ACI患
者血清NSE水平,探讨其对ACI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住院ACI患者206
例,男112例,女94例,年龄48~79〔平均(52.3±2.8)〕岁。病程
4~24 h;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2〕,并经
头颅CT和(或)MRI证实。正常对照组为同期我院健康查体者120例,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其中男女各半,年龄50~80〔平均(55.3±2.1)〕岁,排除心血管疾
病、糖尿病及最近有感染史、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外伤者。ACI组于
入院次日清晨以及正常对照组体检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
保存待测。根据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按病情轻
重分为轻度组69例,年龄49~72岁,男42例,女27例;中度组56
例,年龄52~79岁,男28例,女28例;重度组91例,年龄48~75岁,
男42例,女39例。参照陈明生等〔4〕对脑梗死灶大小的分类标准,
将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10 cm3)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龄
50~72岁;中面积梗死组(5~10 cm3)77例,男43例,女34例,年龄
48~75岁;小面积梗死组(5 cm3)64例,男女各半,年龄49~79岁。根
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于入院当天对ACI患者认知功能进
行评定。MMSE评分小于等于参考值者〔评分标准:满分30分,文盲≤
17分;小学(受教育年限≤6年) ≤20分;初中及以上者≤4分〕为脑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者124例;评分 24分者为非脑卒中后认知功能
障碍者82例。根据MMSE评分结果,将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者分为
轻度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48~76岁;中度组38例,男
20例,女18例,年龄52~73岁;重度组34例,男18例,女16例,
年龄50~79岁。
1.2标本采集和处理ACI组于入院次日清晨以及正常对照组体检
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凝固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
清于-70℃低温冰箱冻存。所有标本均无溶血。
1.3检测方法NSE试剂盒由解放军总院放射免疫学研究所提供,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放免法检测。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多组间
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
用直线相关分析法。
2结果
2.1ACI患者与健康人NSE水平比较ACI患者血清NSE水平
〔(35.54±3.68) ng/ml〕明显高于健康人〔(5.69±3.24)ng/ml〕
(P0.05)。
2.2不同病情程度ACI患者的NSE水平轻、中和重度ACI患者血
清NSE水平分别为(12.47±2.98)、(34.69±3.72)、(76.73±
3.51)ng/ml,重度ACI患者血清NSE水平较中、轻度ACI患者明显增
高,且中度高于低度者(P0.05)。
2.3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血清NSE水平比较大、中和小梗死面
积ACI患者血清NSE水平分别为(69.63±2.66)、(38.92±2.70)、
(13.67±3.13)ng/ml,各梗死面积间差异显著(P0.05)。
2.4不同认知水平ACI患者血清NSE水平比较合并认知功能障碍
者NSE水平〔(40.75±3.79)ng/ml〕高于无认知障碍者〔(20.41±
2.97)ng/ml〕,且随认知障碍程度增加,血清NSE水平也明显增加,
轻中重度认知障碍组血清NSE分别为(23.51±2.61)、(35.92±
2.71)、(48.90±3.49)ng/ml,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
2.5NSE水平和梗死面积与MMSE水平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显示,
NSE水平与梗死灶面积大小及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均呈正相关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r=0.589,r=0.298)。
3讨论
NSE作为脑组织损伤后的特异性蛋白,虽然对ACI的诊断不具有
较高的特异性,但是其血清水平可以反映神经元的损伤程度,为判断
ACI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程度提供定量判断标准〔5〕。本研究结果
提示,随着ACI病情的加重及梗死面积的增加,NSE水平逐渐增高,
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5〕。因为NSE特异性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
分泌细胞中,而外周血中NSE的含量是观察脑内神经元损伤和坏死的
特异性指标,其释放水平多少与神经元细胞死亡数量呈直接相关,而
与胶质细胞数量等无关,故血清NSE水平可以用来反映患者病情的严
重程度。本实验结果证实了此结论。脑卒中后患者经常出现认知功能
障碍。本研究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124例,占60.2%。认知功能是
指大脑智力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感知、记忆、语言、抽象思维等。脑
的认知功能通常由各部脑组织密切配合来完成,边缘系统是人体智能
的基础结构,其纤维联系通过脑室周围的白质,构成完整的体系,是
人体内外各种信息的储存和初步运算中心,而这些部位又经常是脑梗
死患者常见的病变部位〔6〕。故本研究中的ACI患者中有较高比例者
并发了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研究结果显示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
脊液中NSE水平与其痴呆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认为NSE不但可作为反
映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灵敏指标,同时也可能作为智能因子参与人的认
知活动〔7〕。本研究结果则提示,NSE不但可以判断ACI患者病情的
严重程度,判断梗死面积,而且可以用来评价其认识功能的水平,故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NSE的检测对于ACI患者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Hardermark HG,Persson L,Bolander HG,et
al.Neuron-specific enolase is amarker of cerebral ischemia and
infarct size in rat cerebrospinal fluid〔J〕.Stroke,
1988;19(9):1140-4.

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
经科杂志,1996;29(6):379-80.

3Institute of neurology in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The clinical scale of clinical neurologic deficit
of stroke patients〔J〕.Chin J Neurol,1996;29(6):381-3.

4陈明生,朱瑞芬,詹庆盈.脑梗死患者血清TNF、IL含量
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J〕.中华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1;1(8):32-3.

5王淑贞,马驰骋,曹丽丽,等.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
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26(3):410-1.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6林坚,王怀瓯,林逢春.兔脑出血急性期血浆神经元特异
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病学杂志,
2006;9(1):41-3.

7吴晓燕.血管性痴呆与脑脊液中神经肽含量变化的相关性
〔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74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