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纤板脲醛树脂胶制胶生产工艺2

合集下载

脲醛树脂生产过程故障处理及安全环保事项

脲醛树脂生产过程故障处理及安全环保事项

甲醇含量低 ,NH4CL(酸)
加量过大
1、配方有错误,F/U摩尔 1、检 查配 方, 补加尿 素( 注 意要适 当降
比高;
温);
缩聚阶段反应速度太慢
2、酸性太弱;
2、将pH值调低一些;
3、反应温度低,甲醛溶液 3、提高反应温度
中甲醇含量高
1、配方有错,F/U摩尔比 1、可补加一定量尿素或放料后待处理;
加热时升温速度太快, 蒸气压过高,进汽阀门 即停止加热,通水冷却,如反应液逸出,
反应液(或反应液气体) 关得太晚立 逸出
打开真空泵,将反应液(反应液气体) 抽入贮存罐中,待放热过去,将贮水罐
中的反应液取出倒入反应釜内继续参加
反应
加热时升温速度慢
1、夹套中有冷水 2、蒸气压不够
打开排水阀,排出夹套中的水,检查蒸 汽阀门是否打开,加气压不够应与供汽 部门联系
电后继续操作;
中途停电
电路或变电所出故障 2若反应处于缩聚阶段,立即加碱中和,开冷
却水并人工搅拌至釜内温度降至50℃以下;
3若反应处于脱水阶段,立即关闭蒸汽阀门,
通水冷却并人工搅拌,将釜内温度降至50℃以
下。
树脂中含有过量的羟甲 应注意以下问题:
基,这种带有极性的基 1、采用低摩尔比时,在酸性反应阶段要注意
树脂液在贮存过程中发现 树脂稳定性不好或由于存放 2、将凝胶适当加热至能流动,倒入反应釜
凝胶
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中。按摩尔比将尿素溶解在中性甲醛溶液中,
然后慢慢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量应根据粘度
下降情况至粘度达到要求为止
1若反应处于加成阶段,可按顺序操作(注意
升温要慢);
2反应处于缩聚阶段,待温度自然下降到88℃

脲醛树脂的制备流程

脲醛树脂的制备流程

实验步骤
1. 将1000mL的烧杯放在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上,准备好pH计。

2.称取60g37%甲醛水溶液,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甲醛pH=8.5~9,称取三份尿素,质量分别为16.6g、8.3g、8.3g。

3. 在烧杯中放入第一份尿素和调节好pH的甲醛水溶液,搅拌至溶解。

升温至60℃加入第二份尿素,再继续升温至80℃加入第三份尿素,此温度下反应30min。

4. 用10%的甲酸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使pH=4.8左右,继续维持温度在80℃进行缩合反应,并且随时取脲醛胶滴入40℃的温水中,观察此时的溶解情况。

5. 温水中出现雾化现象后立即降温终止反应再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8.5~9。

正常情况下得到澄清透明的脲醛胶。

6. 将称量好的0.4g碳酸氢钠放入一定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加入脲醛树脂中继续用玻璃棒搅拌,10min后加入75%的磷酸固化剂6g,继续搅拌10~15s后,将泡沫液灌注在模具中。

灌注前,将甘油均匀的涂抹于模具内壁,以便脱落。

7.将灌注模具中的泡沫液在室温下放置约30min,直到泡沫表面完全固化,大致成型后从模具中取出,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30℃下加热24h后,将温度升高到40℃继续烘干24h。

取出泡沫块进行称量,然后在45℃下继续干燥,每隔1h称量一次,直到泡沫块质量不变。

8. 最后将干燥好的泡沫块切割到需要
的大小,进行测试吸水率等。

2015胶黏剂脲醛树脂2讲解

2015胶黏剂脲醛树脂2讲解
pH值在7-7.5
(三) 反应温度 大多数工厂采用弱碱-弱酸-弱碱合成工艺时,
开始是缓慢升温,然后在90度反应,最后在70-80 度脱水。 (四) 反应时间
与反应温度、介质pH值等直接相关。实际就 是反应终点的控制问题。 (五) 原料
尿素:硫7%,游离 氨<0.015% 。
特点:胶接强度高;耐水性好;硬度高,耐磨性好;耐热性高, 光泽好;耐化学腐蚀,耐污染。
常用作塑料贴面板的装饰纸和表层纸的浸渍和人造板饰面纸的 浸渍。
一、三聚氰胺树脂的原料
N
H2N-C
C-NH2
N
N
C-NH2
M为弱碱性,几乎不溶于冷 水(100°C,5%)。
M很活泼,为六官能度。
二、三聚氰胺树脂的合成原理 (一),加成
(三)固化反应 凝胶点
CH2OH O
CH2OH
NH2
CH2
CH2OH
NH2
CH2
O
CH2
NH2
三、UF树脂胶粘剂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 合成工艺、配方直接决定树脂的结构、胶接性能
和最终胶合产品的甲醛释放量。
(一)、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
游离F含量

胶合产品F释放量

胶合产品(PB、FB)内结合强度

树脂羟甲基含量、贮存期
摩尔比为1:3,中性或弱碱性,70-80℃可形成 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摩尔比为1:12时,可形成六羟甲 基化合物。 (二),缩合反应
Wf×Qf / Mf = Wu×Qu / Mu×X Wf = Mf ×[X ×(Wu×Qu )/ Mu] / Qf
如:尿素100g,摩尔比1.1,则:
Wf = 30 ×[1.1 ×(100×0.98 )/ 60] / 0.37= 145.68(g)

脲醛生产工艺

脲醛生产工艺

脲醛生产工艺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它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耐火、防腐、阻燃等材料。

本文将介绍脲醛的生产工艺以及相关信息。

一、脲醛介绍脲醛是一种由尿素和甲醛或其他醛类化合物经过缩合而成的聚合物。

它的分子结构主要是由脲醛基和间二甲基醚基组成的线性聚合物。

脲醛可以固化为成型材料,也可以用作粘合剂、包装材料、涂料等。

二、脲醛的生产工艺脲醛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醛化、缩合和固化。

1. 醛化生产脲醛的第一步是醛化,即将甲醛或其他醛类化合物和尿素混合,使它们反应生成醛基团。

醛化一般在溶液中进行,常使用硫酸或氢氧化钠等碱催化剂来促进反应。

醛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速率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2. 缩合在醛化过程中,生成的醛基团会和尿素反应,形成脲醛单体。

缩合反应也需要催化剂,在碱性的条件下进行。

一般来说,醛基团和尿素的摩尔比例为1:1到1:2。

3. 固化缩合后的脲醛单体是一种水溶液,需要进行固化才能生成固态聚合物。

固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酸性催化剂,如硫酸等,使脲醛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固化的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三、脲醛的应用脲醛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

它的应用领域包括:1. 耐火材料脲醛可以固化成为耐火材料,可以应用于建筑、电力和石油化工等领域。

2. 防腐材料脲醛可以用作防腐涂料、防腐包装材料等,可以应用于木材、金属等材料的防腐保护。

3. 阻燃材料脲醛可以作为阻燃剂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等材料。

4. 粘合剂脲醛可以作为粘合剂用于制造胶合板等材料。

四、脲醛的安全性脲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因为它具有刺激性和致癌性。

生产厂家需要严格遵守环保要求和安全规定,使用者需要注意适当的保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五、结语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脲醛树脂胶的生产配方流程

脲醛树脂胶的生产配方流程

脲醛树脂胶的生产配方流程Producing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adhesive requires a carefully crafted formula and process to ensure high-quality results.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adhesive involves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raw materials. These typically include urea and formaldehyde, which are mixed in specific proportion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adhesive properties. The quality of the raw materials used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inal product, soit is crucial to source high-quality ingredients.生产脲醛树脂胶需要精心设计的配方和工艺流程,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结果。

脲醛树脂胶的生产第一步涉及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通常包括尿素和甲醛,它们按照特定比例混合以实现所需的胶粘剂性能。

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将对最终产品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采购高质量的成分。

Once the raw materials have been selected, the next step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to mix the urea and formaldehyde in a reactor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This reaction forms the base resin, which serves as the adhesive material. The reaction must be carefully monitored to ensure that the resin reaches the desired level ofpolymerization and viscosity. Any deviations in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can lead to variations in the adhesive properties of the resin.一旦选择了原材料,生产过程的下一步是在控制条件下将尿素和甲醛在反应器中混合。

常规脲醛树脂生产工艺

常规脲醛树脂生产工艺

新型环保甲醛生产的脲醛树脂,绿色环保,无毒无味。

用新型环保甲醛在不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做出的脲醛树脂胶可以达到E1级或E0级。

新型环保甲醛生产的脲醛树脂是普通脲醛树脂的升级换代产品。

一.原料配比
四.工艺特点
1.成本低。

环保甲醛售价完全和市售普通甲醛一样。

尿素用量小,占总甲醛的30%,比普通环保脲醛树脂节省约近50%尿素。

2.环保。

该树脂游离甲醛含量很低,在制造过程中,味道就很小。

成胶后,几乎闻不到甲醛味道。

用该树脂制成的胶合板,经技术监督局化验、检测,完全达到了国标E2级和E1级。

3.生产工艺简单。

甲醛和尿素都是一次投料,前期甚至无需调节PH值,极易操作。

脲醛树脂胶粘剂制备原理

脲醛树脂胶粘剂制备原理

脲醛树脂胶粘剂制备原理、配方、工艺脲醛树脂胶粘剂: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而成的初期脲醛树脂;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树脂.尿素与甲醛的缩聚产物早在1896年就已获得,但工业上用作胶粘剂是1929年以后的事.我国脲醛树脂是在1957年开始工业化生产,1962年成为胶合板生产的主要胶粘剂,目前已成为我国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从外观形式看,UF主要有液状(糖浆状或乳状)和粉状.液状UF一般可贮存2-6个月,而粉状UF 的贮存期可长达1-2年.(1)由于含有大量的羟甲基和酰胺基,能溶于水,有较好的胶接性能;(2)可室温或加温100℃以上很快固化;(3)与PF相比,固化后胶层无颜色,不污染制品;(4)胶接强度比动,植物胶高;(5)毒性较小,但固化时会放出刺激性的甲醛;(6)制造容易,价格便宜;(7)耐光性好,较耐老化;(8)工艺性好,使用方便;(9)脆性大,固化过程易产生内应力引起龟裂;(10)耐水性和胶接强度低于酚醛树脂胶.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特性3.1.2 合成脲醛树脂的原料尿素:分子式:CO(NH2)2;分子量:60.06;熔点:135℃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易吸湿结块.在水,稀酸或稀碱中不很稳定.甲醛:分子式:CH2O ;分子量:30.03;沸点:-19.5℃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为无色,强烈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溶于水,工业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为无色透明液体,混入铁等物质为淡黄色,其甲醛含量一般为36-37%.此外,还有氢氧化钠,甲酸,氯化铵,六次甲基四胺等.3.1.3 脲醛树脂形成原理(一)加成反应加成反应过程:尿素与甲醛水溶液在广泛的酸性或碱性条件反应的第一阶段是加成反应,首先生成一羟甲脲.一羟甲脲的生成:NH2CONH2 + CH2O NH2CONHCH2OH (3-1)二羟甲脲的生成:NH2CONHCH2OH + CH2O HOCH2NHCONHCH2OH(3-2)上述反应若尿素与甲醛为等摩尔比且在中性条件下进行,最终达到尿素,甲醛,一羟甲脲和二羟甲脲四个组分的平衡.但若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大于1:1时,上述平衡组成就会发生变化,尤其是摩尔比大于1:2时,二羟甲脲进一步与甲醛加成生成三羟甲脲:HOCH2NHCONHCH2OH + CH2OHOCH2NHCON(CH2OH)2 (3-3)反应(3-1)和(3-2)可同时被酸(H+)和碱(OH-)所催化,但碱的催化效应较大.正反应和逆反应都能被催化到大致相同的程度,所以PH值的变化,平衡常数改变不大,但在实际的脲醛树脂的合成中,由于反应中间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羟甲脲参加缩聚反应或生成不溶于水的次甲脲沉淀,这样平衡常常不能达到.加成反应机理: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其加成反应可通过不同的反应机理进行,其反应历程和产物也有所不同.碱性条件下,加成反应生成较为稳定的初期产物羟甲脲.NH2CONH2 + OH-→NH2CONH- + H2ONH2CONH- + H2C+=O-→NH2CONHCH2O-NH2CONHCH2O- + H2O→NH2CONHCH2OH + OH-从反应动力学的角度来看,生成一羟甲脲,二羟甲脲和三羟甲脲的速度比为9:3:1,即其反应能力随引入羟甲基而依次降低.因此,生成一羟甲脲和二羟甲脲是决定脲醛树脂理化性能有意义的产物.酸性条件下,是甲醛受氢离子的作用,首先生成带正电荷的次甲醇:_CH2O + H2O HO—CH2—OHHO—CH2—OH + H+ +CH2OH +H2O带正电荷的次甲醇与尿素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羟甲脲,它进而缩聚脱水,生成次甲基键连接的低分子缩聚物或次甲脲:NH2CONH2 + C+H2OH→NH2CON+H2CH2OHNH2CON+H2CH2OH→NH2CONHCH2OH + H+→NH2CONHC+H2 + H2ONH2CONHC+H2 + NH2CONH2→NH2CONHCH2N+H2CONH2→NH2CONHCH2NHCONH2 + H+ 或者NH2CONH2 + 2CH2O CH2NCONCH2 + 2H2OPH1%时就显示出影响了;含量越高,树脂在贮存期间的羟甲基含量下降越明显,贮存稳定性越差.不应超过0.8%.游离氨:能提高缩聚反应初期阶段及补加尿素再缩聚阶段的介质PH值;但当含量高于0.015%时,树脂的固化时间延长和贮存稳定性降低.不应超过0.015%.(四)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在反应体系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既有单独作用又有联合其它因素共同作用.反应温度:对反应速度,游离甲醛含量胶树脂贮存稳定性等的影响较为明显;过高(酸性介质),出现凝胶,易形成次甲脲沉淀;过低,反应时间过长,树脂聚合度低,粘度低等.应视各反应阶段的具体条件而定,酸性加成阶段,应为40-60℃,碱性加成阶段,应为80-95℃适宜.反应时间:关系到树脂的聚合度,游离甲醛含量,粘度及树脂的力学性能等;过短,反应不完全,固体含量低,粘度小,游离甲醛含量高,树脂机械强度低;过长,聚合度过高,粘度过高,树脂水混和性下降,贮存期短.应考虑反应时间与其它条件的共同作用.3.1.5 脲醛树脂的合成(一)原料计算所需尿素量为已知,按下式计算其它原料量:式中: ——所计算的原料量(Kg)——所计算原料的分子量——所计算原料的摩尔数——尿素纯度(%)——尿素量(Kg)——所计算原料的浓度(%)60.06——尿素分子量(二)胶接用脲醛树脂合成合成实例:甲酸:水1: 2甲醛水溶液1000尿素(1) 377.6尿素(2) 66.6尿素(3) 59.2六次甲基四胺 3.9聚乙烯醇11氢氧化钠适量甲酸适量(2)合成工艺甲醛水加入反应釜后加六次甲基四胺.用氢氧化钠调PH=7.8-8.2,加热升温并加入尿素(1)和聚乙烯醇(提高UF的耐老化性能,增加初粘性),在30-50min内升到88-92℃,并保温30min.用甲酸调PH=5.2-5.4,在温度88-92℃下保温30min.用甲酸调PH=4.7-4.9,反应20min后不断测定粘度,当粘度达到19-21s(涂-4杯,30℃).加尿素(2)并用氢氧化钠调PH=4.9-5.1,在温度为85-87℃下反应到粘度为25.5-28.5s.用氢氧化钠调PH=7.5-8.0,并冷却到温度为80℃,加尿素(3),在65℃下保持30min.冷却并调PH=7.0-7.6,在35℃下放料.(3)树脂质量指标包括外观,密度,固体含量,粘度,PH值,游离甲醛,固化时间,粘度变化率,贮存期,水混合性等.这些指标的测定按照标准(GB/T 14074.1-93——14074.18-93)进行测定.(4)应用:胶合板生产等.(三)浸渍用脲醛树脂合成合成实例:(1)合成工艺:用氢氧化钠调甲醛水溶液(155份)PH值为8.5-9.0,加尿素(占总尿素100份的57.5%).加热到55-60 ℃,停止加热,反应液自升到78-82 ℃,在此温度保持10-15min.用醋酸(醋酸:水=1:1)调PH值为4.5-4.6,在90-95 ℃保温20-30min.用氢氧化钠调PH值为8.7-9.2,同时降温到70-75 ℃,加余下的全部尿素.在60-65 ℃下保温35-40min.冷却到20-25 ℃,树脂液用120-200目/cm2筛网过滤.(2)树脂质量指标:固体含量,粘度,比重,PH值,游离甲醛,固化时间,渗透能力等.(3)应用:该树脂渗透能力强,用于浸渍纸,制造胶膜纸;也可作脲醛树脂与聚酯树脂的混合浸渍液的主要成份.3.1.6 脲醛树脂的调制脲醛树脂在加热加压条件下,虽然自身也能固化,但时间很长,固化后的产物,由于交联度低,固化不完全,胶接质量差.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都要加入固化剂(亦称促进剂,有时也有例外,如木材酸性较强时,可以不加)使UF迅速固化,保证胶接质量;其次,为了改变UF的某些性能(如增加初粘性,提高耐水性及耐老化性,降低游离醛等),还需加入某种助剂.以上过程称为UF的调制(简称为调胶).一般来说,UF的调制需要根据用途和需要进行.(一)固化剂UF的固化剂有酸和酸性盐两类.酸类固化剂有草酸,磷酸,苯磺酸,酒石酸,柠檬酸,无水苯甲酸等;酸性盐类有氯化铵,氧化锌,硫酸铁胺,盐酸苯胺等.不宜采用强酸固化剂,但强酸性盐(尤其是强酸铵盐,如氯化铵,硫酸铵)可行.以上这些固化剂的性质不同,效果不一,使用时应根据UF的理化性能,气温条件及胶接制品的要求等酌情应用.(1)单组分固化剂:如氯化铵,硫酸铵.使用最广的是氯化铵,其加入量一般为UF树脂量(固体含量)的0.2-2%.我们常加入1%的氯化铵(固体计),且有时还要将氯化铵调成水溶液(如20%). (2)多组分固化剂:如氯化铵与尿素,氯化铵与氨水,或氯化铵与六亚甲基四胺及尿素3组分混合物等.目的有两:一是为了延长树脂的适用时间,特别是夏季,由于室温较高,单独使用氯化铵(或硫酸铵)时,树脂的适用期往往不能满足要求;二是在冬季,采用常温固化方式时,为加速树脂固化,常使用氯化铵与浓盐酸合用,可使固化时间大大缩短.(3)潜伏性固化剂:是指在常态下呈化学惰性,在某种特定温度下起作用的固化剂.如酒石酸,草酸,有机酸盐等,但效果不太理想,国内目前正开始研究使用.(4)微胶囊固化剂:就是在固化剂的表面有一层保护膜——胶囊,在低温下由于表层胶囊的隔离,不起固化作用;而在高温或受压下,表层胶囊被破坏,胶囊内的固化剂即与UF接触,使之固化.目前国内还没有这种固化剂.注意:氯化铵对冷固化的UF来说,并不是很好的固化剂.这是因为铵盐在UF中释放酸速度与气温有关.且冬季施加氯化铵的量应比夏季多.还应注意的一点是:由于UF的固化过程中,主要变化有化学反应和水分和移动,此时还应考虑木材含水率,固化剂的性质,气温高低,空气湿度和风力大小等因素.固化剂的选择原则:(1)根据不同的用途要求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选择.如胶合板用氯化铵固化剂,冬天一般加入量0.4-0.8%,春秋天加0.3-0.5%,夏天加0.2-0.3%,还要加一些延缓剂(如氨水,尿素等),因为温度愈高,湿度愈低,固化愈快,适用期愈短.(2)选择的固化剂,固化后的胶层PH值不宜过低或过高,一般胶层的PH值在4-5之间,其胶合性能最理想.PH值过低,胶层易老化,过高会造成固化不完全.(3)根据胶接制品的工艺要求选择.如较厚的刨花板生产,要求表层刨花中的胶固化时间要长,中(芯)层刨花中的胶固化时间要短,为了使表芯层胶液同时固化,就得在固化剂上做些文章.如表层刨花用胶的固化剂由氯化铵25份,氨水35份和水45份组成,加入量为树脂质量的5-6%,其固化时间为110-130s;芯层刨花用胶的固化剂为20%的氯化铵溶液,加入量为5-6%,其固化时间为35-45s,这样可使表芯层胶液达到同时固化.(二)助剂UF常用的助剂有填充剂,发泡剂,甲醛结合剂,防老化剂,耐水剂,增粘剂等.下面重点讲讲填充剂.(1)填充剂作用:降低成本,提高UF初粘性,减少UF渗透量,延长适用期,降低内应力,减少UF体积收缩率,提高耐老化性,降低游离甲醛含量等.要求:化学性质上应是不活泼的中性或近于中性的物质;能与水充分混合,水分蒸发后能转变为固体的物质;能与树脂混合,不产生分层沉淀;无副作用或副作用低(如保持胶的粘度,对固化时间,耐水性能,胶接强度及耐久性影响应尽可能小);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易加工成粉末(细度要求在100目以上).种类:淀粉类(常用的有面粉,淀粉,高梁粉,木薯粉等);蛋白质类(常用的有豆粉和血粉);纤维素类(常用的有树皮粉,花生壳粉,木粉,水解玉米芯粉等);矿石粉类(石英粉,白垩土粉,高岭土粉等) 用量:视UF的质量和人造板要求而定,一般来说,施加量在5-20%以内为宜.(2)其它助剂发泡剂:如血粉,拉开粉(烷基磺酸钠),用量0.5-1.0%(质量).甲醛结合剂:如尿素,三聚氰胺,含单宁的树皮粉,豆粉,面粉,聚乙酸乙烯乳液等,用量5-15%.防老化剂:如1-5%(用量)的聚乙烯醇或15-20%(用量)的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耐水剂:苯酚,间苯二酚,三聚氰胺,硫脲等.三聚氰胺生产防水,防潮UF胶.增粘剂:聚乙烯醇,面粉,豆粉等,增加初粘性.(三)UF的调胶工艺主要根据人造板及木制品的工艺要求而定.如普通胶合板用胶调胶工艺:注:混合固化剂配方为:氯化铵25,尿素30,六亚甲基四胺45,水50(质量)3.1.7 脲醛树脂的改性(一)降低胶接制品释放的甲醛量胶接制品所释放的甲醛来源:(1)UF树脂中的游离甲醛;(2)树脂固化中分解的甲醛;(3)木材等被胶接材料所释放的甲醛.降低甲醛含量的途径:(1)从树脂合成配方入手:采用低摩尔比U/F;加入能与尿素,甲醛共聚的苯酚或三聚氰胺,双氰胺等;尿素分次加入;改变反应PH值等反应条件.(2)从调胶入手:加入甲醛结合剂(捕捉剂),如尿素,三聚氰胺,含单宁的树皮粉,豆粉,面粉,聚乙酸乙烯乳液等.(3)从制品后续处理入手:如封边,贴面;氨气处理等.(二)改善脲醛树脂的耐水性在UF中加入三聚氰胺或间苯二酚,可提高其耐水性能,并在较小程度上提高耐沸水性能;UF与PF或三聚氰胺树脂或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等混合,也可改善其耐水性.(三)改善脲醛树脂的胶接强度和耐久性从用UF胶合某些非木质材料如麦秆,棉秆,稻草等来说,有必要改善其胶接强度,可加入苯酚,间苯二酚,三聚氰胺等,可对UF起增强作用.对于改善UF的耐久性来说,可加入增塑剂(如橡胶乳),聚醋酸乙烯乳液,柠檬酸,填充剂等.。

尿醛树脂步骤

尿醛树脂步骤

尿醛树脂步骤:加入甲醛后继续加入浓氨水调节PH 值7-7.5,搅拌下加入11.4g 尿素,缓升温90度,保温1小时。

10分钟升温95-98度保温1小时,此期间PH 会自动下降5-5.5,加入0.6g 尿素。

检查终点,降温到50度,用氢氧化钠调节PH7-8,密封保存。

制备脲醛树脂分几步进行?各步所要求的条件有何不同?答:脲醛树脂是由尿素和甲醛经缩聚反应而成。

主要分两步:第一步是亲核加成反应:即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尿素与甲醛反应生成各种羟甲基脲的混合物:一羟基脲二羟基脲第二步是缩合反应:即在酸性条件下加热第一步的产物,使其分子间缩水成线型产物。

即:缩合反应(失水)既可以发生在亚氨基和羟甲基之间、羟甲基和羟甲基之间、又可以发生在甲醛和两个亚氨基之间。

为什么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PH 值不能超过8?答:如果PH 值超过8,则这时甲醛分子间能发生坎尼查罗(Cannizzaro)反应,即一分子甲醛被还原成甲醇,另一分子甲醛被氧化成甲酸。

制备脲醛树脂时,尿素与甲醛的用量配比怎样才算合适?尿素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反应体系中?答:尿素与甲醛的用量以1:1.6-2.0(摩尔比)为宜。

尿素可以一次加入,但分两次加效果更佳。

因为这样就可以使甲醛有更多的机会和尿素反应,可以大大减少树脂中游离的甲醛。

尿素加入时,由于溶解吸热,可使反应温度降低5-10 0C ,为了使反应液维持一定的温度,需要慢慢地加入尿素。

你如何判断脲醛树脂合成反应的终点?答:判断脲醛树脂反应的终点,可采用下列三种方法之一:(1)用玻璃棒沾取树脂,让其自然流下,最后两滴迟迟不掉,液滴滴下时,丝状物缩回棒上;(2)用吸管吸取少量树脂,滴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树脂逐渐扩散为云雾状,并徐徐降至底部不生成沉淀,水也不浑;(3)取少量树脂滴在拇指或食指上,两指不断张合,在一分钟内觉得有一定粘度。

当脲醛树脂的合成至终点时,为什么要用NaOH 溶液调至反应混合液的PH 为7 ?答:因为脲醛树脂的合成至终点时,溶液的酸度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纤板脲醛树脂胶制胶生产工艺
脲醛树脂胶是甲醛、尿素,以碱酸碱作催化剂经缩合而聚合物水液产品。
一、脲醛树脂原料:
一)配方:16T反应釜制胶用量指标。
V-尿素、F-甲醛
1、尿素6000kg
2、甲醛9800kg
3、甲酸30%,用水调成1:1液体用量以调PH值为准计量。
4、烧碱98%(固体)用量以调PH值为准计量。
5、尿素分批投料
U13560kg
U21350kg
U31090kg

二、煮胶时主要控制参数
1、投入甲醛后,用30%的碱溶调PH值8.5~9.0,升温40℃,投入第一批
尿素U1,
2、待温度升到85℃时,调PH6.5(用37%甲酸液配成的1:1液体),待温
达到90~92℃时,保温20分钟。
3、待温升90~92℃时,加甲酸液,调PH5.0~4.8,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在
90~94℃、时间60~70分钟,检测粘度18.5秒左右/25℃。采用25℃水温
滴测云雾状。
4、在粘度达到后,观察反应终点,用烧碱液调PH到6.5~6.7进行第二次
尿素投料,温度控制83~85℃。时间25分钟,观察反映终点的缩聚,再次
用碱液调PH值为7.0~7.3。
5、在反应终点达到后加入第三次U尿素,调PH值在7.2~7.5之间,开始
降温到45℃时放料。

三、脲醛树脂胶的质量指标
1、固体含量 48%~52%
2、粘 度 14.5秒~17秒
3、固化时间 45秒~60秒
4、水溶性 ≥1
5、颜 色 乳白色或半透明。
6、PH值 7.6~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