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

合集下载

肝郁脾虚的饮食调理

肝郁脾虚的饮食调理

肝郁脾虚的饮食调理文章目录*一、肝郁脾虚的饮食调理1. 肝郁脾虚的饮食调理2. 肝郁脾虚的症状3. 肝郁脾虚者注意事项*二、肝郁脾虚怎么办*三、肝郁脾虚的病因肝郁脾虚的饮食调理1、肝郁脾虚的饮食调理 1.1、菠菜炖血首先准备好200克的菠菜,100克的动物血,洗净菠菜之后将其和动物血一起煮汤即可。

洗净菠菜之后将其和动物血一起煮汤即可,菠菜可以起到滋阴润燥、疏肝养血的功效作用,有助治疗肝气不舒,与动物血一起煮汤,可以起到健脾补血的作用,适合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的人调理身体食用。

1.2、柚皮醪糟准备好等份的去白的柚子皮、青木香、川芎,还有适量的醪糟、红糖。

首先把柚子皮、青木香、川芎等研磨成细末,每次煮1小碗的红糖醪糟时加3到6克的药粉末,之后趁热服用,每天2次。

柚子皮具有宽中理气的作用,并且可以消食化痰,而青木香则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适合肝郁气滞、肝胃不和调理,而醪糟、红糖则具有散寒和血、健脾胃的作用。

1.3、砂仁橘皮粥准备10克的砂仁、5克橘皮、100克粳米,首先把砂仁研磨成粉末,然后将粳米洗净之后喝橘皮一起熬成粥,然后加入砂仁粉末再稍微煮一会即可。

砂仁有着行气宽中的作用,能温中化湿,健脾开胃。

砂仁和橘皮配合可疏肝理气。

因为砂仁含有多种挥发油,所以煎煮的时候不要太久,以免降低其效力。

注意阳虚、实热的病人不宜服用此粥。

2、肝郁脾虚的症状 2.1、大便溏薄、少腹胀痛与情绪有关。

2.2、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

2.3、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

次症:胁肋胀满疼痛、或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暖气泛酸;舌尖边稍红,舌苔微黄;或舌质淡、舌体稍胖或有齿痕;脉弦。

3、肝郁脾虚者注意事项脾虚饮食应该知道脾虚应该吃苦瓜、黄瓜、冬瓜、空菜、芹菜、苋菜、茄、柿等寒凉食物应该少吃山楂、萝卜、香菜等伤脾气食物尽量吃同难消化腻食物甲鱼肉、牡蛎肉、鸭肉等应少吃。

多吃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白术、云苓、茨实、土茯苓、干淮山、莲子、太子参、山楂、龙眼肉、红枣、五指毛桃、虫草花、核桃、白果等。

脾虚肝郁的症状

脾虚肝郁的症状

脾虚肝郁的症状文章目录*一、脾虚肝郁的症状*二、脾虚肝郁如何消解*三、肝郁脾虚吃什么好脾虚肝郁的症状1、脾虚肝郁的症状1.1、大便溏薄、少腹胀痛与情绪有关;1.2、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1.3、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

次症:胁肋胀满疼痛、或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暖气泛酸;舌尖边稍红,舌苔微黄;或舌质淡、舌体稍胖或有齿痕;脉弦。

凡具有主症以上3种各一项,即可辨为肝郁脾虚证。

2、什么是肝郁脾虚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表现以胸胁胀痛、腹胀、便溏等为主症的证候。

又称肝脾不和证。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脾气亦因之运化失职,出现以消化功能减弱为主的证候,如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

治宜健脾疏肝,以健脾为主。

3、肝郁脾虚怎么调理3.1、菠菜炖血首先准备好200克的菠菜,100克的动物血,洗净菠菜之后将其和动物血一起煮汤即可。

菠菜可以起到滋阴润燥、疏肝养血的功效作用,有助治疗肝气不舒,与动物血一起煮汤,可以起到健脾补血的作用,适合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的人调理身体食用。

3.2、柚皮醪糟准备好等份的去白的柚子皮、青木香、川芎,还有适量的醪糟、红糖。

首先把柚子皮、青木香、川芎等研磨成细末,每次煮1小碗的红糖醪糟时加3到6克的药粉末,之后趁热服用,每天2次。

柚子皮具有宽中理气的作用,并且可以消食化痰,而青木香则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适合肝郁气滞、肝胃不和调理,而醪糟、红糖则具有散寒和血、健脾胃的作用。

脾虚肝郁如何消解1、肝郁的消解法常揉肝经的太冲至行间,大腿赘肉过多的人,最好用拇指从肝经腿根部推到膝窝曲泉穴100次,这通常会是很痛的一条经,每日敲带脉300次,用拳峰或指节敲打大腿外侧胆经3分钟,拨动阳陵泉一分钟,揉“地筋”3分钟。

这样肝郁的问题会很快解决。

肝郁也是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许多妇科疾病的主因,还有痛经、黄褐斑、偏头痛等病症也与肝郁关系密切,减肥若能连带预防妇科疾患,那才更有长远的意义。

疏肝健脾法论治肝郁脾虚型胃脘痛经验

疏肝健脾法论治肝郁脾虚型胃脘痛经验

疏肝健脾法论治肝郁脾虚型胃脘痛经验介绍王伟明教授治疗胃脘痛从肝脾论治方面的经验。

标签:胃脘痛;疏肝健脾;临床经验王伟明教授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从医几十载,在诊疗胃肠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视胃脘痛从肝脾论治,现兹小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1 胃脘痛与肝脾的关系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或伴脘腹痞满、脘痛连胁、嘈杂吞酸、不思饮食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病证,多由脾胃虚弱,情志失和,饮食不节所造成。

相当于现代西医学中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言:“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1]。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负面情绪也在日益增加,昔日安逸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情绪调节不良所致的胃脘痛也是越来越多见,故精神因素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也成为当今消化科医生,心理学家及患者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这里的精神因素就是我们中医里所讲的情志因素,《内经》中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经脉》言:“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1]。

”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篇》中就提出有关脾胃与情志疾病的关系,强调情志对肝、脾病机的影响。

肝藏血而主疏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司运化,肝疏脾升,胆降胃和,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成其疏泄之用,肝郁气滞可乘侮脾胃,脾胃不健,肝气常易乘虚而入,故胃脘痛与肝脾的关系最为密切。

2 疏肝健脾法治疗胃脘痛在临床工作中,胃脘痛的病人以肝郁脾虚者最为多见,故吾师王伟明教授在治疗胃脘痛中尤为重视肝、脾与胃脘痛的关系,认为木郁当为肝气郁结,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为胃痛,正如叶天士所言:“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脾气生发,谷气上升,元气才能充沛,生机才能旺盛,阴火得以潜降,反之,脾气下溜,元气耗伤,生机渐微,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成病,如李东垣《脾胃论》言“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

肝郁心脾虚的症状

肝郁心脾虚的症状

肝郁心脾虚的症状文章目录*一、肝郁心脾虚的症状*二、肝郁心脾虚调节养生建议*三、肝郁脾虚艾灸穴位有哪些肝郁心脾虚的症状1、肝郁心脾虚的症状1.1、大便溏薄、少腹胀痛与情绪有关。

1.2、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

1.3、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

次症:胁肋胀满疼痛、或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暖气泛酸;舌尖边稍红,舌苔微黄;或舌质淡、舌体稍胖或有齿痕;脉弦。

凡具有主症以上中各一项,即可辨为肝郁脾虚证。

2、肝郁脾虚的原因中医理论认为:“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

”意思是说,肝属于刚强、躁急的脏器,喜欢舒畅柔和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的情绪,其情绪表现主要为发怒。

所以,善怒主要与肝有关,主要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脾虚肝乘等三种证候。

2.1、郁气滞的人容易发怒,还会经常伴随着叹气。

这种病的病因大多是郁闷、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创伤史所致。

2.2、郁脾虚的主要症状是胸胁胀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

2.3、胃虚弱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尤其下午开始全身酸软,舌苔厚重黄腻,气色较差,腰膝酸软,睡眠质量差。

2.4、虚最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吃完饭就肚胀,喝点水也停在胃里不动,大便总是无力下行,容易引起便秘。

这样的人,身上的赘肉软得像一团棉花,两腿沉重不愿迈步,大白天也总想睡觉。

3、肝郁脾虚调理食疗3.1、菠菜炖血首先准备好200克的菠菜,100克的动物血,洗净菠菜之后将其和动物血一起煮汤即可。

菠菜可以起到滋阴润燥、疏肝养血的功效作用,有助治疗肝气不舒,与动物血一起煮汤,可以起到健脾补血的作用,适合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的人调理身体食用。

3.2、砂仁橘皮粥准备10克的砂仁、5克橘皮、100克粳米,首先把砂仁研磨成粉末,然后将粳米洗净之后喝橘皮一起熬成粥,然后加入砂仁粉末再稍微煮一会即可。

砂仁有着行气宽中的作用,能温中化湿,健脾开胃。

砂仁和橘皮配合可疏肝理气。

因为砂仁含有多种挥发油,所以煎煮的时候不要太久,以免降低其效力。

脾胃虚弱只是表现,真正的原因是肝气郁结!怎么补?怎么调理?

脾胃虚弱只是表现,真正的原因是肝气郁结!怎么补?怎么调理?

脾胃虚弱只是表现,真正的原因是肝气郁结!怎么补?怎么调理?

很多朋友只注意到自己的消化不好,经常胃痛,往往以为自己是脾胃虚寒。 其实,真正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肝气郁结。 肝主怒,是彪悍的;脾主思,是柔缓的。 当肝气太急的时候,静下来客观地思考一下,肝气马上就缓和了;当脾思而气结的时候,肝气动了,一冲而散。 所以说,肝和脾相克又相依。 当一个人肝气不舒,疏泄能力就下降了。脾胃失去了肝气的帮助,好像失去了伴侣一样,变得呆呆的(如纳呆),没有劲头工作。 这种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状态,我们叫它「肝郁脾虚」。

理论上来说,出现「肝郁脾虚」,问题既可能出在肝身上,也可能出在脾身上。 如果一个人过分地胡吃海喝,或者超负荷劳动累坏了身体,会由脾失健运、湿雍木郁而导致肝失疏泄。 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肝在拖累脾。 很多与脾相关的饮食、肌肉、二便问题,真正得以解决是通过围魏救赵的方法:去找肝。 因为肝郁一定影响脾。肝受邪气,又常常传给它最容易欺负的人——脾。 所以中医上的一句大白话:「调脾不调肝,等于瞎胡干!」 那么,肝气为什么会郁呢? 我们不由得长叹一声:还不是因为压力大、心情差、生闷气嘛。 用中医术语来讲就是「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想要的得不到,敢怒又不敢言。 这个原因不会平白消失,它会继续存在。 我们该如何判别肝郁脾虚?

肝郁脾虚的典型舌象 先看下是不是真的肝郁脾虚,判断肝郁脾虚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看舌象。 舌头尖尖的,舌边偏红,舌中间有一条或多条纵纹,好像舌头是被折叠起来一样,是肝郁脾虚的表现。

舌质淡,舌体胖,舌尖部是圆的(水湿积聚在舌尖,使舌尖变圆),有齿痕,也是肝郁脾湿的表现。 肝郁脾虚是怎么表现的? 1、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大便溏薄、少腹胀痛; 2、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 3、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 两肋附近胀满、窜痛;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嗳气,泛酸;肠鸣,矢气;脉弦或缓;失眠,多梦。 前三个只要符合一个,就是肝郁脾虚的表现了。一般也会有次症相随。

肝郁脾虚的临床表现

肝郁脾虚的临床表现

肝郁脾虚的临床表现文章目录*一、肝郁脾虚的临床表现*二、如何预防肝郁脾虚*三、肝郁脾虚的饮食肝郁脾虚的临床表现1、肝郁脾虚的临床表现有发怒和胸胁胀痛1.1、发怒:肝郁气滞的人容易发怒,还会经常伴随着叹气。

这种病的病因大多是郁闷、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创伤史所致。

1.2、胸胁胀痛:肝郁脾虚的主要症状是胸胁胀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

2、肝郁脾虚的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和消化功能不好2.1、食欲不振:胃虚弱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尤其下午开始全身酸软,舌苔厚重黄腻,气色较差,腰膝酸软,睡眠质量差。

2.2、消化功能不好:虚最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吃完饭就肚胀,喝点水也停在胃里不动,大便总是无力下行,容易引起便秘。

这样的人,身上的赘肉软得像一团棉花,两腿沉重不愿迈步,大白天也总想睡觉。

3、肝郁脾虚的临床表现有妇科疾病妇科疾病:肝郁还会引起诸多妇科疾病,比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象痛经、黄褐斑、偏头痛等病症也与肝郁关系密切。

因此要有意识地预防此类疾病,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如何预防肝郁脾虚1、从生活上预防脾胃虚寒患者要注意保暖、避风寒,尤其不能让腹部受凉,即使炎夏,睡觉也要用薄被护腹。

2、从运动上预防锻炼可选择较温和的方式如散步、漫跑、哑铃、太极拳等,因大汗会耗津伤气,加重虚寒。

不提倡游泳,泳池水比体温低,会让脾胃感到不适。

日常也可做些简单的传统运动健脾胃,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3、从穴位预防3.1、三阴交穴: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胚骨后缘处),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

3.2、隐白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隐白穴(足大趾甲根部内侧),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隐白穴。

3.3、足三里穴: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左右旋转按压30次。

肝郁脾虚的饮食1、胡桃芝麻饮胡桃30克,芝麻20克,牛乳、豆浆各200毫升,白糖适量。

肝郁脾虚有什么症状

肝郁脾虚有什么症状

肝郁脾虚有什么症状文章目录*一、肝郁脾虚有什么症状1. 肝郁脾虚有什么症状2. 肝郁脾虚形成原因3. 肝郁脾虚饮食调理*二、肝郁脾虚的穴位按摩*三、肝郁脾虚的日常调理肝郁脾虚有什么症状1、肝郁脾虚有什么症状郁气滞的人容易发怒,还会经常伴随着叹气。

这种病的病因大多是郁闷、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创伤史所致。

郁脾虚的主要症状是胸胁胀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

胃虚弱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尤其下午开始全身酸软,舌苔厚重黄腻,气色较差,腰膝酸软,睡眠质量差。

脾虚最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吃完饭就肚胀,喝点水也停在胃里不动,大便总是无力下行,容易引起便秘。

这样的人,身上的赘肉软得像一团棉花,两腿沉重不愿迈步,大白天也总想睡觉。

郁脾虚的话,治宜健脾疏肝,以健脾为主,疏肝健脾。

平时要注意身体的调理,尽量不要饮酒,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尽量不吃生冷的食物。

多喝开水,这样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清除。

2、肝郁脾虚形成原因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横乘脾土;或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湿雍木郁,肝失疏泄而成。

肝失疏泄,经气郁滞,则胸胁胀满窜痛;太息可引气舒展,气郁得散,故胀闷疼痛可减;肝气郁滞,情志不畅,则精神抑郁;气郁化火,肝失柔顺之性,则急躁易怒;肝气横逆犯脾,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则食少腹胀;气滞湿阻,则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溏结不调;肝气犯脾,气机郁结,运化失常,故腹痛则泻;便后气机得以条畅,则泻后腹痛暂得缓解;舌苔白,脉弦或缓,为肝郁脾虚之证。

3、肝郁脾虚饮食调理每日空腹多吃些小枣,既补血健脾,又益气通便,大枣补血力强,小枣活血力强,暑日以小枣为佳。

有人说喝了山药薏米芡实粥,反而腹胀,认为自己是虚不受补,其实是因为您腹中浊气太多,平日无力排出,而此粥补气最快。

清气生必然驱赶浊气,两气相争,一时难出,便觉饱闷腹胀。

此时喝一碗白萝卜汤,胃寒重的可再加上点胡椒粉,自然胀随屁解,腹中顿时畅快。

肝郁脾虚中成药有哪些

肝郁脾虚中成药有哪些

肝郁脾虚中成药有哪些关于《肝郁脾虚中成药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肝郁脾虚实际上便是肝脾不和。

肝郁脾虚许多是由于饮食搭配不善造成的。

现代社会,许多交际全是免不了的,在交际上大家在所难免会喝许多酒,酒多伤肝,抽烟喝酒对身体的肝胃都十分不太好。

而太过疲劳对肝脾也十分不太好,医药学上也是有专业医治肝郁脾虚的药品。

下边就给大伙说说肝郁脾虚中药方剂有什么。

逍遥散:特异构成生产黄芩(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白术茯苓(15克)薏苡仁(15克)姜片(15克)香薄荷(6克)生甘草(6克)特异方论生产聚瑞黄芩疏肝理气;川芎、赤芍益气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薏苡仁健脾胃养神;香薄荷助黄芩以散肝气郁结;煨姜片温胃与立。

诸药共用,可收肝脾并治,血气兼具的实际效果。

凡属肝郁血虚,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运用。

特异功能生产疏肝理气,健脾胃和营。

特异主冶生产肝郁血虚,而导致两胁隐隐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眼花,口燥喉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沉而虚者。

特异方解生产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

肝为藏血之脏,喜温条达而主肃降,体阴用阳。

若七情郁积,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物化学之源不够,肝体虚损,皆可使肝火横逆,肾区疼痛,热寒,头痛,眼花等证随之而起。

“神者,水谷之元精也”(《灵枢·平人绝谷篇》)。

神疲食少,是脾虚消化吸收乏力之故。

脾虚气弱则统血没有权利,肝郁血虚则肃降不好,因此月经不调,乳房疼痛。

这时疏肝理气,虽然是重中之重,而益气养血柔肝,也是不可偏废之法。

己方具有黄芩疏肝理气,又有川芎、赤芍益气养血柔肝。

特别是在川芎之芬芳能够理气,味甘能够轻重缓急,也是肝郁血虚之本药。

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胃祛湿,使消化吸收有权利,血气数字功放。

生甘草养血柔肝,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

生姜烧过,温胃与立之手益专,香薄荷少量,助柴胡疏肝郁为之之热。

这般搭配既清肝火体,又助肝用,血气兼具,肝脾并治,法律全方位,服药周全,故为调合肝脾之名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郁脾虚
声明
本词条涉及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诚邀更多本领域专家帮助我们共同完善词条,为网民提供更多权威可信的知识。(现在加入)

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表现以胸胁胀痛、腹胀、便溏等为主症的证候。又称肝脾
不和证。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脾气亦因之运化失职,出现以消化功能减弱为主
的证候,如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治宜健脾疏肝,以健
脾为主。
目 录

1病症分析
2肝郁脾虚症状
3治疗方法
4肝郁的消解法
5脾虚的消解法

1
病症分析
本证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横乘脾土;或饮食不节、劳倦
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湿雍木郁,肝失疏泄而成。

胆经
肝失疏泄,经气郁滞,则胸胁胀满窜痛;太息可引气舒展,气郁得散,故
胀闷疼痛可减;肝气郁滞,情志不畅,则精神抑郁;气郁化火,肝失柔顺之性,
则急躁易怒;肝气横逆犯脾,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则食少腹胀;气滞湿阻,
则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溏结不调;肝气犯脾,气机郁结,运化失常,故腹痛
则泻;便后气机得以条畅,则泻后腹痛暂得缓解;舌苔白,脉弦或缓,为肝郁脾
虚之证。
本证以胸胁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胃肠气滞的鉴别:前两者是肝气郁结,而见胸胁胀
满疼痛、情志抑郁或烦躁等表现但肝胃不和证兼胃失和降常有胃脘胀痛、嗳气、
呃逆等症;肝郁脾虚证兼脾失健运,常有食少、腹胀、便溏等症。胃肠气滞证则
肝气郁结的症候不明显,而但见胃肠气机郁滞的症状,以脘腹胀痛走窜、嗳气、
肠鸣、矢气等为主要表现。[1]

2
肝郁脾虚症状
探讨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肝郁脾虚
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为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味治疗,
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肠易激综合
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
①大便溏薄、少腹胀痛与情绪有关;②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③食少纳呆、
神疲懒言、体倦乏力。次症:胁肋胀满疼痛、或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
感;暖气泛酸;舌尖边稍红,舌苔微黄;或舌质淡、舌体稍胖或有齿痕;脉弦。
凡具有主症①②③中各一项,即可辨为肝郁脾虚证。[2]

3
治疗方法
疏肝健脾。选方用药:痛泻要方加味。白术20g,白芍15g,陈皮15g,防
风6g,木香10g,砂仁10g,云苓20g,山药20g,甘草10g。此为肝胆气郁,横
犯脾胃,脾失健运所致。临床主要以胁肋胀痛,时轻时重,肠鸣泄泻为特征。而
且多与情绪因素有关。故方中白术、云苓健脾止泻,陈皮,防风和中醒脾,白芍
柔肝止痛,木香、砂仁理气调脾,山药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4
肝郁的消解法
常揉肝经的太冲至行间,大腿赘肉过多的人,最好用拇指从肝经腿根部推
到膝窝曲泉穴100次,这通常会是很痛的一条经,每日敲带脉300次,用拳峰或
指节敲打大腿外侧胆经3分钟,拨动阳陵泉一分钟,揉“地筋”3分钟。这样肝
郁的问题会很快解决。

阳陵泉
肝郁也是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许多妇科疾病的主因,还有痛
经、黄褐斑、偏头痛等病症也与肝郁关系密切,减肥若能连带预防妇科疾患,那
才更有长远的意义。敲带脉擅消“游泳圈”(腰旁赘肉),敲胆经易减臀部和大
腿上的赘肉,此二法实为一法,都是在疏通胆经,因为“带脉”也是胆经在腹部
的一段。如果用此二法一段时间,并未有明显效果(应该大便增多或食欲略减),
那咱们就用第二招,先从增强脾经入手。

5
脾虚的消解法
脾虚最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吃完饭就肚胀,喝点水也停在胃里不动,大
便总是无力下行。这样的人,身上的赘肉软得像一团棉花,两腿沉重不愿迈步,
大白天也总想睡觉。

芡实
脾虚可用食补,最好的食物就是山药薏米芡实粥了。胃寒可去薏米;胃热
可去芡实、山药,换成绿豆,绿豆薏米粥,最祛湿热,对于肝旺脾虚,舌苔黄腻
的人,最为对症。如果胃寒、怕冷又脾虚的人,附子理中丸当为首选,此药祛寒
湿而养胃,扶中气而健脾。如果吃一点东西马上就饱胀难消,那是心脏功能虚弱,
供给胃用于消化的气血不足,此时补心就是健脾,柏子养心丸最堪此任。此药补
心又养肝,安神又通便,若总是心神不宁,气短乏力,大便难下的人服此药最为
恰当。
每日空腹多吃些小枣,既补血健脾,又益气通便,大枣补血力强,小枣活
血力强,暑日以小枣为佳。有人说喝了山药薏米芡实粥,反而腹胀,认为自己是
虚不受补,其实是因为您腹中浊气太多,平日无力排出,而此粥补气最快。清气
生必然驱赶浊气,两气相争,一时难出,便觉饱闷腹胀。此时喝一碗白萝卜汤,
胃寒重的可再加上点胡椒粉,自然胀随屁解,腹中顿时畅快。此时再喝山药薏米
芡实粥,便觉顺下无碍了。此外,经常按摩小腿脾经,再重点刺激公孙穴,配合
内服粥药,健脾也并非难事。

中医基础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