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的危害
“肝气不舒”可惹来一身病,带来的这4大危害!不能忽略

“肝气不舒”可惹来一身病,带来的这4大危害!不能忽略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
然而肝脏却易出现阴阳气血失调,其主要症状是气机失调,无论是血液生成运行还是消化吸收功能都出现异常,同时精神情绪发生改变以及水液代谢失常,若以上问题仍然没有缓解,会给身体健康埋下安全隐患。
肝气不舒易引发哪些问题?1、肝气郁结中医认为:肝主疏泄。
肝气郁结时可使得气机运行不畅,从而导致情志失调,其主要表现是精神抑郁。
肝气抑郁不仅仅引起心情压抑和焦虑,长时间下去也会影响身体健康,进而诱发一系列问题,如乳腺增生、月经不调以及痛经,严重时可诱发慢性咽炎、闭经以及肝炎等。
这种情况下治疗以疏肝解郁和行气散结为主卧。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推推脚,从脚背处沿着脚缝,用力向脚趾方向推,一直感觉到酸痛感为止,先推左脚,然后再推右脚,每只脚至少推50遍。
另外保持情绪稳定,通过向亲朋好友倾诉或运动以及听歌培养兴趣爱好的方式来调节情志。
除此之外也可以喝茉莉花茶来疏肝解郁。
2、肝火上炎肝气郁结会逐渐发展成肝火上炎,侵犯胃部,进而引起胃部疼痛和腹胀;若侵犯肺部可导致胸肋部疼痛,咳嗽气逆、心烦意乱以及口干舌燥和口苦;侵犯头部易引起目赤肿痛以及急躁易怒;在日常生活中需控制好情绪,调整好饮食,远离辛辣刺激性和烧烤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3、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使得头面部得不到足够血液滋养,进而引起嘴唇颜色发白、脸色无光泽和眩晕耳鸣。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易引起眼花和看东西模糊;肝五华在爪,使得指甲颜色淡白;同时也会导致四肢麻木和易抽筋。
但血虚弱会使得冲任不足易引起月经量减少和闭经。
在日常生活中养肝血和排肝毒来缓解肝血不足的问题。
另外保证有足够睡眠,23点到凌晨3点是血液流经肝脏时刻,只要处于深睡眠状态就能让血液流向肝脏,缓解肝脏问题。
4、肝阳上亢肝阳上亢的人易出现脸红目赤,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口苦以及咽喉干燥,同时伴有眩晕和耳鸣。
肝阳上亢同样也会消耗精血,轻者无法控制情绪,同时伴有头晕头痛和眼睛疼痛。
女性肝郁血虚的表现

女性肝郁血虚的表现文章目录*一、女性肝郁血虚的表现1. 女性肝郁血虚的表现2. 肝郁血虚需要注意什么3. 肝郁血虚吃什么好*二、肝郁血虚危害有哪些*三、肝郁血虚怎么办女性肝郁血虚的表现1、女性肝郁血虚的表现 1.1、肝郁血虚的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疲乏、易倦,贫血严重的时候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低热的症状。
血虚患者活动后容易出现心慌、气短,重度贫血者即使是在平静的状态下也有可能出现气短甚至端坐呼吸。
部分严重贫血患者还可能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症状。
1.2、肝郁血虚还会出现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贫血可出现神志模糊或痴呆等症状,小儿贫血时可哭闹不安、躁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也较为常见。
女性血虚患者常有月经不规则,过多或减少情况。
2、肝郁血虚需要注意什么 2.1、突然的精神刺激肝脏是刚强又燥急得脏器,喜欢舒畅柔和的情绪。
因此,突然的精神刺激,会引起心情的异常沉重,导致心情无法很好的得到缓解。
就会出现易发脾气,脾气大而且情绪暴躁,不稳定。
情绪的紧张起伏特别容易引发肝郁气滞。
2.2、情志不遂情志不遂是指干一些自己不喜欢或者自己从心里无法接受的事。
情志不遂会产生心结,导致心情不畅快,心情无法得到最好的缓解和发泄,导致气血堆积于肝脏内。
也就极易引发肝郁气滞。
2.3、心情憋闷肝郁气滞的发病,多是由于心情原因而引起的。
如心情憋闷,心情压抑,心情不畅快等。
这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体内的气血无法进行很好的循环,就会堆积于肝脏处,增加了肝脏得压力,引发了肝郁气滞的发生。
3、肝郁血虚吃什么好 3.1、阿胶阿胶是补血的圣品,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们平时肝血虚的话,不如多吃点阿胶吧,不过也要习惯它的味道才好,特别适合肝血虚的人食用,不过脾胃虚弱的人可不要盲目的吃。
3.2、菠菜在所有的蔬菜中,菠菜补血的效果是最好的,不仅有丰富的纤维素,更有着丰富的维生素,能很好的补血,肝血虚的时候自然十分的合适。
肝郁体质的表现

肝郁体质的表现文章目录*一、肝郁体质的表现1. 肝郁体质的表现2. 肝郁怎么办3. 肝郁的原因是什么*二、肝郁的危害*三、肝郁吃什么肝郁体质的表现1、肝郁体质的表现 1.1、心情抑郁或烦躁易怒。
该症状是最常见的,表现为情绪低落,总是唉声叹气,或者表现为烦躁易怒,甚至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1.2、肝经走行部位的胀闷疼痛等。
肝经的循行经过小腹、胸胁、喉咽、头顶等部位。
故肝气郁结可出现小腹疼痛、乳房胀痛、胁肋部疼痛、头痛等表现。
1.3、颈部、咽喉部的病变。
肝经走行经过咽喉,肝气郁结于咽喉,则会阻滞局部的气机,出现咽喉部如有异物,吞不下、咳不出,即中医所说的“梅核气”。
如果气机郁结日久,又可进一步影响津液及血的正常运行,导致痰瘀留滞于颈部,出现颈部的肿块等。
2、肝郁怎么办 2.1、情志疗法肝气郁结是情志之病,首先要注意精神上的调适。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要进行心情的疏导,找家人、朋友或心理科医生帮助进行开导,排除思想苦闷;或者配合音乐疗法,多听能够让人心情愉悦的音乐;多出去走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多接触美好的食物,转移注意力,身心放松,保持思想开朗,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2.2、药物治疗症状较重者,仅仅通过情志疗法等无法缓解,需寻求药物治疗,中医常用的方药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但患者不要自行盲目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自己的方药,对证施治。
3、肝郁的原因是什么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
中医理论认为:“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
”意思是说,肝属于刚强、躁急的脏器,喜欢舒畅柔和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的情绪,其情绪表现主要为发怒。
所以,善怒主要与肝有关,主要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脾虚肝乘等三种证候。
肝郁的危害人体运行最重要的就是“气”和“血”,气为阳是动力,血为阴是基础,气为血之帅,气对血的运行具有推动,统摄和化生的作用。
所以气行血亦行,气虚血亦虚,气滞血亦滞。
肝气郁结,心脾两虚身体会出现这些症状

肝气郁结,心脾两虚身体会出现这些症状
肝气郁结日久会出现肝郁化火,化火之后出现肝火旺的表现如视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红,眼干,耳鸣,急躁易怒,口干,口苦,梦多,入睡困难这都和火旺有关系。
肝火旺日久会出现脾虚如上腹部饱胀,饭后腹胀,食欲下降,吃饭不香,腹胀便溏,疲倦乏力。
另外来讲水湿不能运化,在体内会形成湿气,这种湿气表现为大便不畅且粪便黏腻不容易冲走,身体困乏,头晕,头昏,舌头边缘有齿痕,四肢沉重。
失眠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肝火旺导致入睡困难,另一个是脾虚导致容易醒,多梦。
总体来讲一个是肝郁化火,一个是脾虚。
主要病机是因为长期肝气不畅所致。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困扰,留下问题,我会免费帮您解决。
【肝郁脾虚证:泄泻、胁痛、臌胀、腹痛、月经不调、带下】

【肝郁脾虚证:泄泻、胁痛、臌胀、腹痛、月经不调、带下】肝郁脾虚证,中医病症名。
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胁胀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又称肝脾不调证。
多发生于女性,多因情志不遂,而致肝气郁结,脏腑功能失调。
常见于泄泻、胁痛、臌胀、腹痛、月经不调、带下病等疾病中。
本证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横乘脾土;或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土反侮木,肝失疏泄而成。
临床表现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少,腹胀,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腹痛欲便、泻后痛减,或大便溏结不调,舌苔白,脉弦或缓。
症情分析肝失疏泄,经气郁滞,则胸胁胀满窜痛;太息可引气舒展,气郁得散,故胀闷疼痛可减;肝气郁滞,情志不畅,则精神抑郁;气郁化火,肝失柔顺之性,则急躁易怒;肝气横逆犯脾,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则食少腹胀;气滞湿阻,则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溏结不调;肝气犯脾,气机郁滞,运化失常,故腹痛则泻;便后气机得以条畅,则泻后腹痛暂得缓解;苔白,脉弦或缓,为肝郁脾虚之征。
常用中药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青皮、黄芩、党参、人参、茯苓、陈皮、枳壳、木香、砂仁等。
常见病1、泄泻其病变特点为平素常有胸胁痞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影响,愤怒、抑郁或精神紧张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此乃脾气素虚,或素有食滞与湿邪,每因情志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所致。
治宜抑肝扶脾,方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2、胁痛临床表现以胀痛为主,疼痛走窜,疼痛每因抑郁或恼怒之时出现或加重为特点。
其疼痛乃由肝失条达,气机不利,疏泄失职所致。
日久肝气乘脾,除由胁痛外,尚可由食少纳呆,面目虚浮,肢困无力等症状。
治宜疏肝理气健脾,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酌加健脾药物如茯苓、白术等。
3、臌胀临床表现偏重于气滞湿阻。
故以腹大按之不坚,腹皮绷紧,胁下胀满或疼痛,小便短少,食少纳呆,食后作胀,嗳气不爽,苔白腻,脉弦为特点。
脾虚有哪些危害 怎么补脾最好

脾虚有哪些危害怎么补脾最好一个人的脾胃主要作用是消化吸收,控制、固摄血液。
那么脾虚了会出现什么样的危害呢?脾虚应该怎么补脾才是最好的选择?一、脾虚有哪些危害1、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具有把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脾虚失健,会导致食欲不振、腹胀、慢性腹泻、倦怠、消瘦、气虚、贫血等种种症状。
2、脾主运化水液脾在水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脾虚生湿,会导致湿气、痰多,甚至水肿。
3、脾主升清脾能把从食物中吸收来的营养转运到心、肺、头目以营养全身。
脾虚气陷,会导致神疲乏力、头目晕眩、腹胀、腹泻,甚至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等症状。
4、脾主统血脾有维持血液在脉管里正常运行的作用。
脾虚易导致出血,包括各种各样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子出血、便血、尿血、月经久而不止等等。
5、脾主思,现代人常常思虑过度,导致脾虚,从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晕目眩等症。
6、涎为脾之液容易流口水也是脾虚的原因。
除了流口水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也属脾虚。
7、脾主肌肉肌肉不够丰满或者容易酸痛等等,均是脾虚导致。
8、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内经》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口淡无味、口甜、口腻、口苦等都与脾虚有关。
嘴唇的色泽、是否干燥等等,都与脾的功能密切相关。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脾虚的话,还很容易导致脾气急躁、粗心大意、静不下心看题目、上课走神、多动等等问题。
所以,补脾对很多人很重要。
二、怎么补脾最好穴位方面养脾贴贴两太白穴,每天早晨贴,晚上取下。
如果家里有经络类的书,最好给孩子检查一下所有的脾经穴位,选取疼痛的穴位,都用养脾贴贴上。
也是早晨贴晚上取,或者晚上贴,早晨取。
饮食方面驴肉。
此物补脾功效最佳,另外就是新鲜莲藕、芋头、鲫鱼、泥鳅、黑鱼、小麦或者面粉制作的馒头、包子、面条等等。
环境方面宜与泥土多接触,假期尽量去乡下不要去水很多树木很多的地方,而是去泥土很多的地方。
三、中医脾虚的诊断标准是什么1.食欲不振。
肝郁气滞严重了会怎样【医学养生常识】

肝郁气滞严重了会怎样文章导读肝郁气滞比较严重的时候,常常会诱发一些疾病,导致肝功能下降,甚至引起肿瘤的发生,危害是特别大的,所以说平时生活当中一定要加强调养,要及时的进行护理,要合理饮食,最好戒烟戒酒,平时要保持充分的休息,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治疗和调养的效果都是不错的,避免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肝郁气滞严重了会怎样1、肝气郁结则气机不利还会让人不思饮食因为代谢缓慢四肢乏力、懒惰少动从而造成肥胖、便秘等问题。
2、女子月经正常与否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女人肝气郁结可导致经期过短、月经量少、经间期出血、经行眩晕、经行不寐。
3、女人肝气郁结的症状有哪些?肝经循行在两胁肝经脉运行不畅还可能导致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甚至乳腺癌的发生。
4、女人肝气郁结导致失眠表现为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
无法保证睡眠质量使女子气血失荣、皮肤粗糙脸色暗沉。
其中肝郁化火型失眠多因恼怒伤肝。
5、肝气郁结引起的压抑、忧虑往往导致女人肝气郁结的症状头痛、烦躁、情绪波动易怒、胸胁胀痛、腹部胀满、内分泌紊乱。
肝气郁结的原因是什么中医认为肝气郁结的原因是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
祖国传统医学讲究天人合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么人也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且五脏与四季对应春天属木肝气旺。
中医说肝气太旺大致相当于说人紧张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就是现代语言所讲应激反应状态。
肝气旺人就容易发怒容易紧张容易急躁。
“中医认为肝脏和情绪有很大联系当情绪受到束缚时导致气不顺造成肝气郁结因而不良情绪是引发肝气郁结的主要原因。
不合理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导致肝气郁结的原因。
患有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肝气郁结。
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长期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也是会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影响到肝而且疾病本身会导致身体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肝气郁结。
男性肝气郁结的危害

男性肝气郁结的危害文章目录*一、男性肝气郁结的危害1. 男性肝气郁结的危害2. 肝气郁结病因有哪些3. 肝气郁结早期症状*二、肝气郁结如何调理*三、肝气郁结食疗方法男性肝气郁结的危害1、男性肝气郁结的危害脾虚肝乘证所致的善怒,表现为身倦乏力、食少腹胀、两胁胀痛、大便稀溏等症状。
脾虚肝乘证的病因多是由于脾气虚弱,肝气太盛,影响脾的运行功能所致。
脾虚肝乘引起的善怒要健脾理气为主。
由于男人的压力更大,又不会轻易向别人倾诉排遣,致使男性也会出现肝气郁结的症状,如情志抑郁、急躁易怒、面红耳赤、胁肋灼痛、口苦、苔黄、脉弦数等。
2、肝气郁结病因有哪些 2.1、病理原因乙肝相关:如果脾虚、肝旺时,容易导致气血在肝脏处运行不畅导致肝气郁结。
如果胆道阻塞,也会影响到肝脏的排泄障碍,导致肝气郁结。
非乙肝相关:患有严重疾病或长期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也是会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影响到肝功能;而且疾病本身会导致身体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了肝气郁结。
2.2、非病理原因:工作压力过大、心情低落等原因会引起肝气郁结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不良的情绪对肝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我们的情绪低落时,就可能会导致气不顺,造成肝气郁结的情况。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也会导致肝气郁结情况。
长期大量吸烟喝酒,吃辛辣、油腻或油炸等食物的朋友得肝气郁结的几率要大很多。
3、肝气郁结早期症状 3.1、心情抑郁易怒肝气郁结的其中一个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所以如果你经常烦躁易怒、抑郁的话就赶紧调养调养你的肝吧,免得因为肝气不畅而影响健康和生活。
3.2、肝经运行部位闷小腹、咽喉、头顶等是肝经运行的部位,所以如果你这些部位出现疼痛或者发闷的话,说明你的肝气郁结了。
3.3、咽喉病变咽喉是肝经循行的其中一个部位,所以如果肝气郁结的话,很容易导致咽喉部常有异物感,而且不及时调理的话,还易诱发颈部肿块等不适。
肝气郁结如何调理1、常揉腹部揉腹时,可以采用按摩腹部和推腹部的方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郁脾虚的危害
文章目录*一、肝郁脾虚的危害1. 肝郁脾虚的危害2. 肝郁脾虚有什么症状3. 肝郁脾虚如何缓解*二、肝郁脾虚要注意什么*三、肝郁脾虚吃什么好
肝郁脾虚的危害
1、肝郁脾虚的危害肝郁脾虚是中医的一种证型,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表现以胸胁胀痛、腹胀、便溏等为主症的证候。
又称肝脾不和证。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脾气亦因之运化失职,出现以消化功能减弱为主的证候,如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
治宜健脾疏肝,以健脾为主。
在中医上,肝,是指一个系统:肝主藏血,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节情志,如果情绪不好,会影响疏泄作用,
更会导致郁闷,中医称为肝气不舒。
肝气不舒还会让人变得易怒,很容易生气,有的人容易发火
其实是心烦,这是因为肝火太旺,导致心火也变得旺了;有的是生
闷气,这是郁积的表现。
很多女性在月经前都容易发火,就是肝气不舒所导致的。
还有的月经前乳房胀痛,这也与此相关,因为肝经与乳房关系密切,中医传统认为乳房属胃经,乳头属肝经。
肝经与女性的生殖系统关系密切,因此肝气不舒与月经不调也严重相关。
脾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消化食物,吸收和运输其中的饮食精
微物质给我们用。
肝气不舒会影响脾胃功能,脾胃功能失常,会导致血虚。
血虚反过来会加重肝气不舒,因为肝藏血,血不足了,肝经失养,又会更加暴戾,再次加重问题。
2、肝郁脾虚有什么症状 2.1、便秘or大便稀溏
脾虚一般会大便溏稀,不过也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结、便秘,因为脾虚会导致肠胃缺少动力。
2.2、肥胖or消瘦
脾猪肌肉,应该当脾虚的时候,人会出现全身乏力的情况,并且汗多、气短。
另外会出现眼皮沉重或者是抬不起来的情况,且下肢容易水肿。
身体太瘦,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难以吸收。
而肥胖是因为脾虚生湿,湿气难以运化,淤积在体内。
脾湿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2.3、白带过多or过少
女性因为妇科炎症,也往往会引起脾虚湿重。
白带过多、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脾虚引起的。
月经量过少是因为脾虚引起的气血不足,子宫内膜生长太薄;月经量过多是因为脾虚不能固摄经血。
3、肝郁脾虚如何缓解 3.1、脚趾抓地
站立或坐姿,将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可练习抓地、放松相结合的方式,对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
3.2、脚趾取物
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3.3、扳脚趾
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配合按摩第二、三脚趾趾缝间。
3.4、按摩脚趾
消化不良及有口臭、便秘者,宜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以达到泻胃火的目的;对脾胃虚弱、腹泻者,可逆着脚趾的方向按摩。
肝郁脾虚要注意什么1、坚持早睡
最好在十点半就要上床,十一点就要入睡了,让身体进入深
度睡眠状态,因为十一点到三点是胆经和肝经开始工作的时候,
这个时候肝胆开始排毒、代谢、养血。
2、定时起居
坚持定时起居,定量吃饭,这样有利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如果吃饭一直不定时、定量,肝胆每次都要跟着你一起改变,长期已久肝胆会气血紊乱,损伤脾胃。
3、节制饮食
做到“饭吃七分饱,茶喝七成香”,过度饮食只会增加肝胆、
胃肠的负担,使脾胃消化不良。
4、坚持泡脚暖脾胃
睡前,用40度左右的水漫过脚踝,浸泡10~20分钟即可,顺便用手指按摩足底、足心,通过刺激穴位,打通经络,将暖和传导到全身,驱散脾胃寒气,养护全身气血。
5、适当运动
专家认为,最好选择和缓、低强度、少量、持续坚持的运动方式,运动后身体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过度劳累为宜。
运动后大汗淋漓的项目并不适合,因这种运动方式耗气伤津,反
而会加重气短乏力的症状,降低我们的机体免疫功能。
肝郁脾虚吃什么好1、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
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2、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3、山楂麦芽粥
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能刺激消化,
健脾开胃,缓解由于消化不良所导致的腹胀,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4、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尿少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