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铝的含量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活水中的铝含量

128
2021 年 4 月
安徽化工 ANHUI CHEMICAL INDUSTRY
Vol.47,No.2 Apr.202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活水中的铝含量
李 墨,张 楠,席 琦,李 媛,张彦博,樊 娜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山东 东营 257000)
狭缝 0.8 nm,载气出口端压力为 0.5 MPa,铝空心阴 极灯电流为 6.0 mA;测量模式:峰面积;背景校正:塞曼 扣背景;石墨炉升温程序;进样体积:20 μL;基体改进剂 体积:5 μL。 1.2.2 标准曲线
将铝标准使用液(100 μg/mL)经 3 次逐级稀释到 100 μg/L,使用自动进样器吸取铝标准使用液 0.0 μL、 4.0 μL、8.0 μL、12.0 μL、16.0 μL、20.0 μL,用硝酸溶液 稀释至 20.0 μL,配制成 0.0 μg/L、20.0 μg/L、40.0 μg/L、 60.0 μg/L、80.0 μg/L、100.0 μg/L 的铝标准溶液系列,并 向石墨炉注入基体改进剂,得到吸光度与浓度关系的线 性回归方程。 1.2.3 样品的测定
一种化学物质,使基体形成易挥发性化合物,在原子化 前驱除、消除基体的干扰;或使被测元素变成较稳定的 化合物,在干燥和灰化过程中防止被测物灰化损失。合 适的基体改进剂可提高灰化温度,减少或消除样品复杂 的背景干扰,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注:选用铝质量浓度为50 μg/L的标准溶液进行测定
试验结果表明,吸收波长 309.3 nm 处无论从灯能 量 、灵 敏 度 还 是 吸 光 度 来 看 ,均 处 于 最 大 ,因 此 选 用 309.3 nm 为铝的测量波长最为合适。 2.2 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食品科学)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铝 copy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铝张美琴1,2,罗 玲3,陈海仟4,李 萍1,2,吴光红1,2,*(1.农业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江苏 南京 210017;2.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3.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8;4.江苏同生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42)摘 要:应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铝的含量,通过多次实验优化实验条件,建立水产品中铝的测定方法,对水产品及标准物质中铝含量进行实样检测,并且对铝的线性范围、最低检测限、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验证。
结果表明:铝在1.63~40.0μg/L 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 =0.0204X +0.1461,线性系数r =0.998;铝最低检测限为1.63μg/kg ;在鲈鱼、对虾和梭子蟹等水产样品中添加5.00mg/kg 的铝溶液,回收率达到100.20%~101.73%,相对标准偏差为3.98%~5.85%;标准物质扇贝中铝含量的检测值在标准物的允许误差范围内。
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合水产品中痕量铝的检测。
关键词:水产品;铝;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Determination of Aluminum in Aquatic Products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ZHANG Mei-qin 1,2,LUO Ling 3,CHEN Hai-qian 4,LI Ping 1,2,WU Guang-hong 1,2,*(1. Fishery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Nanj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Nanjing 210017, China ;2.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17, China ;3. College of Pharmac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98, China ;4. Jiangsu T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210042,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a microwave digestion followed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GFAAS)method to determine aluminum in aquatic products, sample pretreatment and instrumental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method was 1.63μg/kg and the linear range was from 1.63 to 40.0μg/L (Y = 0.0204X + 0.1461, r = 0.998).Adding 5.00 mg/kg aluminum solution into perch, prawn and portunid samples, the recoveries were from 100.20% to 101.73%,and the RSDs from 3.98% to 5.85%. The contents in the scallop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were in the allowable range. The method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and, consequently i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luminum in aquatic products.Key words :aquatic products ;aluminum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GFAAS)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1)10-0156-04收稿日期:2010-08-24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BM2008158)作者简介:张美琴(1969—),女,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产品中重金属的检测研究。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分析自来水中的铝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分析自来水中的铝摘要:自来水是生产和生活中比较重要也是最为常见的水资源,自来水的卫生质量是人们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保证,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其中的酸雨问题,会使土壤中的铝元素溶出,并渗透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人们的饮用水,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石墨炉;自来水;检测分析;铝一、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分析自来水中铝的研究背景(一)自来水中铝含量过多的危害铝是一种银白色的轻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并且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位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含量高达8.3%,在航天、建筑、汽车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铝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具有熔点高、耐腐蚀的特点,在金属中仅次于钢铁位居第二。
但是除了这些优点以外,铝也有许多的危害,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清单中,铝制品处于致癌清单的前列,对人体有着一定的危害。
不仅如此铝作为一种低毒且非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多种脑部疾病的重要因素,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酸雨的问题,会使土壤中的铝元素溶出,并深入到地下水中,严重危害饮用水的安全。
综上所述,对自来水中的铝元素检测是至关重要,不仅可以了解自来水的污染情况,还可以给饮用水的安全提供保障。
(二)自来水中铝检测的现状和问题现阶段自来水中铝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返滴定法四种。
其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使用物质在反应中产生的原子蒸气,而后依据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式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但其中用到的火焰材料灵敏度并不高,水中微量的铝元素很难测定出来。
而可见光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虽然可以检测出自来水中铝的含量,但是灵敏度不高、检测的范围小、使用萃取剂使操作变得复杂等缺点,也导致这两种检测自来水中铝含量的方式并不可取。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铝含量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铝含量作者:胡蓝天来源:《科技与创新》2014年第12期摘要:以实验研究的方式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铝含量的方法,介绍了实验的主要材料和具体操作过程,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线性关系;铝含量中图分类号:O657.31;TS20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2-0151-02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使得人们的环保理念逐渐增强,对城市的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众多环境保护工作中,铝在环境水体中的检测逐渐跃升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金属铝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假如水中的铝含量过高,不仅会对水生生物带来严重的危害,而且会以食物链的方式直接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水中铝元素含量的监测工作。
目前,检测铝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原子荧光法、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其中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消耗电能少、设备精简和便于操作的优势。
1 资料和方法1.1 检测仪器和试剂1.1.1 检测仪器实验采用novAA400型号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检测仪器、WA-2050S自动进样器、校准曲线的自动化在线稀释和铝空式心阴极灯。
1.1.2 仪器的参数1.1.3 标准配置的铝储备液采用国家级物质中心标准配置的质量浓度为200 ug/L的铝储备溶液,物质国标号为GBW (E)107595.1.1.4 标准配置的铝使用液用质量分数为0.3%的硝酸把标准配置的铝储备液稀释到质量浓度为0.1 g/L的标准配置铝使用液。
1.1.5 标准配置的硝酸采用符合高级、纯正标准的硝酸。
1.2 方法将设备仪器参数设定到标准值,并将其调整到最佳状态。
用质量分数为0.3%的硝酸溶液作为空白试剂,将质量浓度为0.02 mg/L的标准配置铝溶液稀释到标准测定的规定曲线阀值。
水中铝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水中铝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摘要]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水中铝的各种检测方法,并展望了铝在检测方法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铝检测进展铝是重要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在地壳中分布广泛,含量高达8.8%(重量),仅次于氧、硅位居第三。
存在的最主要形式是复硅酸盐及风化产物[1],主要矿物为冰晶石、铝土矿和高岭土,活性溶解态的铝含量非常有限,一般不会对植物的根系造成伤害,也很少被人体消化道吸收。
在生物体内,铝的含量很少,被称为微量元素。
长期以来,铝一直被认为是无毒元素,但随着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对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尤其是对水环境的污染。
过量铝不仅对各类水生生物,植物等有强烈的毒害作用,还会导致人体多种疾病[2]。
因此,水中铝检测方法的探讨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对几种检测方法做简单的论述,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水中铝的检测方法1.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基于郎伯-比耳定律,即被测物质的浓度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分光光度法在水中铝的测定中有广泛的应用,根据所用显色剂的不同,有7-碘-8-羟基喹啉-5-磺酸荧光分光光度法,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铍试剂Ⅲ分光光度测定法和铝试剂分光光度法等。
1.1.1 7-碘-8-羟基喹啉-5-磺酸荧光分光光度法杨阳[3]等研究了在502nm波长下,以pH5.0的乙酸-乙酸钠为缓冲液,依据铝与H2QSI(7-碘-8-羟基喹啉-5-磺酸荧光分光光度法)结合成的二元配合物和有CTMAB(六烷基溴化铵)存在下形成的三元配合物以及试剂空白的荧光强度与水中铝的含量呈线性关系,建立了测定水中铝含量的7-碘-8-羟基喹啉-5-磺酸荧光分光光度法。
结果表明,用该法测水中铝的含量,平均回收率达96.0%,精密度较好,其检测范围为0.01—0.3mg/L,且该法操作简便,不需要有机溶剂萃取即可直接测定,易于掌握适合生活饮用水中铝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的方法改进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的方法改进一、研究背景:现状:铝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元素, 可在人体积蓄并产生慢性毒性。
研究证实,脑组织对铝元素有亲和性,脑组织中的铝沉积过多,可使人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行动迟钝、催人衰老。
日前侧定环境水体中痕量铝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和原子吸收光度法。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 FAAS ) 测定铝时共存离子的干扰十分严重, 同时铝在火焰中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测定灵敏度极低。
目的:改进FAAS法测定水中铝含量的方法。
意义:用于环境水体中铝的测定, 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高。
二、研究内容:1、反应介质的选择。
2、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测定表面活性剂对体系A 的影响3、测定助燃比对测定体系灵敏度的影响。
4、绘制工作曲线和计算检出限。
5、实际试样及回收率的测定。
三、研究方法:对比法:在最佳仪器操作条件下, 加人质量浓度为75.0ug/ml的铝标准溶液4.0ml分别以硫酸、硝酸、高氯酸、盐酸为介质,考察不同介质对测体系吸光度的影响。
在最佳仪器操作条件下, 加人质量浓度为75.0ug/ml的铝标准溶液4.0mL,分别以PEG 一400、PEG 一200、NP一7、AEO一3、吐温一80和SDBS为表面活性剂, 考察表面活性剂对测定体系A 的影响。
标准曲线法:在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人5.0ml体积分数为50%的盐酸,适量质量浓度为0.01g/mL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和4.0ml一定浓度的铝标准溶液后定容,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用FAAS法测定吸光度( A ) ,绘制工作曲线法。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待测液,测量吸光度,计算铝的含量。
对照法:取预处理后的试样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12]作为对照方法进行对比实验。
四、实验结论:在盐酸介质中, 壬基酚聚氧乙烯一7 醚( N P 一7 ) 活化下,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体中铝的方法改进。
在25mL 容量瓶中, 加人5.0mL体积分数为50%的盐酸、2.0ml质量浓度为0.01g/mlN P一7和4.0mL 质量浓度为75.0ug/mL的铝标准溶液,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定吸光度。
水样铝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样中铝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水样中铝的测定操作步骤。
3. 学会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水样中铝含量进行测定。
二、实验原理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
水样中的铝主要来源于土壤、岩石、工业排放等。
铝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测定水样中的铝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铝含量。
其原理是:在一定的pH值下,铝离子与显色剂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有最大吸收,通过测定其吸光度,即可计算出铝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锥形瓶、烧杯、滴定管等。
2. 试剂:(1)硝酸:分析纯;(2)氢氧化钠:分析纯;(3)铝标准溶液:1000mg/L;(4)显色剂:分析纯;(5)其他试剂:无水碳酸钠、氯化钠、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实验仪器清洗干净,并用蒸馏水冲洗;(2)配置铝标准溶液:准确吸取1.00mL 1000mg/L铝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得到10.0mg/L铝标准溶液;(3)配置显色剂:按照试剂说明书配置显色剂。
2. 样品测定(1)准确吸取5.00mL水样于50mL锥形瓶中;(2)加入5.0mL硝酸,混匀;(3)加入0.5g无水碳酸钠,混匀;(4)加入5.0mL显色剂,混匀;(5)室温下放置15分钟;(6)用1cm比色皿,于660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3. 结果计算(1)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水样中铝的浓度;(2)计算水样中铝的质量;(3)计算水样中铝的含量。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标准曲线绘制以铝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水样中铝含量的测定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水样中铝的浓度为0.050mg/L。
3. 结果计算水样中铝的质量为:0.050mg/L × 0.005L = 0.00025g水样中铝的含量为:0.00025g ÷ 5.00mL = 0.005mg/L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铝含量,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水中铝的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中铝的测定方法;2. 了解不同测定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 提高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水中铝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水中铝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试样中被测元素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吸收,其吸光度与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从而测定水中铝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高压气瓶、玻璃量器、水浴锅、磁力搅拌器等。
2. 试剂:(1)硝酸(1+1):将1体积硝酸与1体积水混合;(2)铝标准溶液:浓度为1000mg/L;(3)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5、1.0、2.0、3.0、4.0mL铝标准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2)将标准溶液放入水浴锅中,恒温加热至80℃;(3)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铝的吸光度,以铝浓度(mg/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1)取50mL水样,用硝酸(1+1)溶液酸化;(2)将酸化后的水样放入水浴锅中,恒温加热至80℃;(3)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水样中铝的吸光度;(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水样中铝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 = 0.0062x + 0.0028,相关系数R² =0.9999。
2. 样品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水样中铝的含量为:0.85mg/L。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铝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水中铝的测定。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硝酸等试剂对人体造成伤害;2. 实验过程中,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防止污染;3. 在绘制标准曲线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线性范围;4. 在测定样品时,严格控制水浴温度和时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水中铝的测定方法,了解了不同测定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高了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铝的含量
发表时间:2016-08-21T15:46:32.087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11期作者:陈刚
[导读] 详细介绍了实验所用的材料及方法,并针对实验研究所得的结果作了阐述和讨论。
梅州市梅江区环境监测站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本文就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铝的含量进行了探讨,结合了一系列具体的实验研究,详细介绍了实验所用的材料及方法,并针对实验研究所得的结果作了阐述和讨论,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水样;铝含量
1引言
所谓的原子吸收光谱法,就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测量特定气态原子对光辐射的吸收的方法。
由于此种方法主要适用样品中微量及痕量组分分析,所以在水样中测定铝含量时,原子吸收光谱法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本文就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铝的含量进行了探讨,相信对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材料与方法
2.1主要仪器与工作条件
AA67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空心阴极灯;PHS-3C型pH计;ML24-4型电热板;电热恒温水槽;玻璃器皿先用去污剂洗净后再用硝酸(1+1)浸泡过夜,用前以纯水冲洗干净方可使用。
铜元素灯,波长324.8nm,灯电流3.0mA,狭缝0.5nm,燃烧器高度6.0mm,乙炔流量1.8L/min,空气压力0.25Mpa。
2.2主要试剂及材料
铝标准贮备液(1.000mg/mL);铝标准使用液(10μg/mL);0.1mg/mL铜溶液;Cu(Ⅱ)-EDTA溶液;上述溶液配制。
0.1%PAN乙醇溶液;95%乙醇;三氯甲烷;0.1%甲基红乙醇溶液;2%硼酸溶液;5%抗坏血酸溶液;硝酸(优级纯);氨水;试剂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蒸馏水。
试验用离子储备液按GB/T602-2002配制。
2.3实验方法
样品预处理:取水样100mL于250mL烧杯中,加入HNO35mL,置于电热板上消解,待溶液约剩10mL时,加入2%硼酸溶液5mL,继续消解,蒸至近干。
取下稍冷,加入5%抗坏血酸10mL,转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试液的制备与测定:准确移取试样0.5~30mL(使Al3+[50μg)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1滴甲基红指示剂,用(1+1)氨水调至刚刚变黄,然后依次加入pH4.5的HAc-NaAc缓冲液5mL,95%乙醇6mL,0.1%PAN溶液1mL,摇匀。
准确加入Cu(Ⅱ)-EDTA溶液5mL,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在约80℃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至室温,用10ml三氯甲烷萃取1min,静置分层,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水相中铜的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铝的的微克数,根据取样体积计算样品中铝含量(mg/L)。
校准曲线的绘制:于7支50mL比色管中,加入铝标准使用液0、0.5、1.0、2.0、3.0、4.0、5.0mL,以下操作同试液制备。
按试液的测定条件测其吸光度,并绘制铜的吸光度-铝的量(μg)曲线。
3结果与讨论
3.1酸度的影响
配制系列浓度的铝标准溶液,仅改变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的pH值,按分析方法进行交换反应,并测水相中铜的吸光度值,制作铜的吸光度-铝的量(μg)曲线。
结果表明,酸度范围在pH3.8~5.0时曲线呈直线,若pH>5.0或pH<3.8曲线均不呈直线,说明定量交换时适宜酸度范围是pH3.8~5.0,故选择pH4.5。
3.2干扰及消除
水和废水中各种离子含量复杂多变,离子对试验的干扰是本文关注的对象,试验结果,Cu2+、Ni2+对试验干扰严重,但在加入Cu (Ⅱ)-EDTA前,先加入PAN,则1.0mg/L的Cu2+和0.1Ni2+对试验无干扰。
Fe3+干扰严重,加入抗坏血酸可使Fe3+还原为Fe2+,从而消除干扰。
F-对测定亦有干扰,加入硼酸可消除。
2.5mg/L的Cr6+对试验稍有干扰,但一般水和废水中六价铬含量远低于这一浓度(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限值为六价铬[0.1mg/L)。
其它离子方面,制备0.4mg/L的铝溶液,当相对误差在±5%的范围内,共存离子的允许量(mg/L)为:K+(200),Na+(200),Ca2+(40),Mg2+(40),Fe2+(5),Zn2+(1),Mn2+(1),Cl-(20),NO-3(20),SO2-4(20)。
自然水和废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上述离子的含量一般均小于允许量,废水经过稀释后,上述离子的含量亦小于允许量,所以,上述离子的存在,不影响测定。
3.3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配制0.0~1.0mg/L铝的标准溶液系列,按实验方法操作测定其吸光度,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其回归方程为
Conc=-465.42Abs+107.61,相关系数r=-0.9980,线性范围为0.1~1.0mg/L。
对空白溶液进行连续20次测量其吸光度值,以3R/S计算,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2mg/L。
3.4方法检测范围
试验中铝的线性范围为0.1~1.0mg/L,但实际测定水和废水的浓度范围较宽。
当水样中含铝低于0.1mg/L时,样品制备可不经过定容这个步骤,如将100mL水样消化完成后,全部用于试液制备,则最低可检测含铝0.05mg/L的水样;当水样含铝浓度较高,试液制备时可少量分取,如取0.5mL,则最高可检测含铝100mg/L的水样。
因此,本方法适宜检测水和废水中铝浓度的范围为0.05~100mg/L。
3.5试验注意事项
本试验需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样品消解到最后时,应当将酸尽量赶掉,否则在下一步调酸度时会因加入的氮水太多,使体积增大,超出50mL刻度线;二是试液制备时需使用刻度线和塞之间空间较大的比色管,以便于充分萃取;三是待样品分层后测定水相中铜,此
时注意火焰原子吸收的进样吸管不要接触有机相(下层),应与有机相保持2cm以上的距离。
4结论
本方法采用络合物交换反应间接原子吸收法通过测定Cu达到定量测定铝,方法虽然操作复杂,但灵敏度高、检测的浓度范围宽、稳定性好,其检出限0.02mg/L,适宜测定范围0.05~100mg/L,精密度达到(RSD)8%以内,对于水和废水中铝检测,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测定水样中痕量元素的含量时,原子吸收光谱法因其独特的优异性而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本文就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铝的含量进行了探讨,相信能对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痕量元素测定中的应用起到推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江庆、高盐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铜的含量[J].辽宁化工.2011(02)
[2]杨忠乔、虞爱旭、任韧、丁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6(02).
[3]高鹏、杨雪琴.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最佳测试条件的选择[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