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肾可为单侧
重复肾的超声诊断价值

重复肾的超声诊断价值重复肾是较常见的肾、输尿管先天畸形。
重复肾多数融合为一体,不能分开,表面有一浅沟,但肾盂、输尿管上端及血管分开,亦有各自的肾盂、输尿管和血管。
重复肾可为单侧,亦可双侧。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多同时存在,重复输尿管可为完全型,亦可为不完全型,可开口于膀胱内,亦可异位开口于尿道、前庭或阴道。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共12 例,其中男2 例,女10 例,男女比例为1:5,年龄, 2 ~ 41 岁。
收集自2008 年5 月至2013 年8 月经手术证实或经静脉肾盂造影证实的重复肾患者。
2 例患儿因有遗尿史就诊,6 例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发热、寒战、伴腰部不适等症状来诊,4 例患者于常规超声检查时发现。
使用西门子ACUSON 2000、TOSHIB AaplioXG 及ALOKA S S D -3500 等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腹式探头频率2.5 ~ 5MH z,阴式探头频率6 ~ 7MHz。
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及俯卧位,于双肾区多切面连续扫查。
测量患肾大小、肾实质厚度、肾窦积水程度,测量扩张输尿管及其内径。
适度充盈膀胱,注意观察膀胱三角区及膀胱侧后方有无暗区。
适宜阴式检查的女性用阴式探头探查输尿管下段开口位置。
二.结果本组患者12 例,其中右侧5 例,左侧7 例,双侧1 例。
其中不合并输尿管梗阻者4 例,合并输尿管梗阻者8 例。
合并输尿管囊肿者2 例。
声像图表现为:1. 不合并梗阻者:患肾较对侧肾增大,肾窦被肾实质分为相互独立的两部分,多切面扫查,两者不相通,上位肾较下位肾小,膀胱后方未见管状液性暗区。
2. 合并梗阻者:患肾增大,肾脏表现为上位肾或下位肾积水,以上位多见,为7 例。
肾实质变薄,个别上位肾重度积水,实质菲薄,形似一巨大囊肿。
与上位肾相连的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
膀胱后方可见管状液性暗区,经腹探查或经阴式探查可见输尿管末端入膀胱者6 例,异位开口者2 例,异位开口者未能探及开口处。
上述病例均经手术或静脉肾盂造影证实。
重复肾和双肾盂

重复肾和双肾盂1.肾的胚胎发育:先后形成前肾、中肾、和后肾。
前肾:一过性无功能肾。
中肾:一过性器官,在后肾开始发育时,作为胚胎的排泄器官。
2.后肾:骶部区域中肾管发出一对输尿管芽,与后肾间叶细胞的致密芽基接触,并穿入其中,并分支分级。
后肾间叶组织→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肾小管(近端小管、Henle襻和远端小管)。
输尿管芽→集合管、肾盏、肾盂、输尿管组成的集合系统。
3.肾单位和集合系统未相通→ 多囊肾。
4.一侧或双侧输尿管芽不发育→ 不能诱导后肾原基分化为后肾→ 肾缺如。
5.输尿管远端的分支超过2支,则形成双肾盂。
超声:肾窦断裂,上下两部分肾窦强回声,无双输尿管。
6.输尿管分支过早→ 分支型输尿管(不完全型双输尿管)7.同侧两个输尿管芽→ 完全型双输尿管畸形。
8.双输尿管常伴重复肾---重肾双输尿管。
9.肾的上升,从骶尾区域上升至腰部。
上升过程中,不断接受主动脉较高位置分支的供血,低位供血的血管逐渐退化。
应该退化的血管没有退化,或接受异常部位高位血管的供血,形成副肾动脉。
副肾动脉发自腹主动脉或肾动脉主干等,不经过肾门,直接进入肾实质。
10.后肾发育成熟后,未达到正常的位置,为异位肾。
11.完全不能上升:盆腔异位肾。
12.上升过度:胸腔异位肾。
13.一侧肾越过脊柱到对侧,输尿管仍在原来一侧入膀胱:交叉异位肾。
14.两侧肾胚胎在脐动脉之间被紧挤而融合:马蹄肾。
15.重复肾多为单侧,分为上、下两段,各自有独立的肾盂;重复的肾盂有各自的输尿管和血管(注意:和副肾动脉的概念不一样,重复肾和副肾动脉没有直接关系)。
超声:肾脏增大,肾包膜切迹,肾窦分为上下两段;上肾部与下肾部大小比例1:5~1:1不等;通常上肾部集合系统有不同程度的积水;伴有肾积水时可见与之相连的扩张输尿管。
不典型表现:肾上极局部回声增强;类似囊性占位回声;肾上极的塌陷。
16.重复肾下肾部的输尿管在膀胱内的开口较高,膀胱壁内段较短,抗反流能力薄弱,容易引起膀胱输尿管反流。
重复肾17例临床分析

【 e od】 D p xk ny Dans ; ra n K yw rs ul i e ; 0i T et t e d g s me
重复 肾 为泌尿 系统一 种 先天 畸形 , 如不 伴 有 输 尿管 异 位 开 口、 积 水 等其 它 异 常 时 , 肾 常缺 乏 典 型
的临床 表 现 。我 院 19 9 3年 5月 至 2 0 0 1年 6月 共 收治 重复 肾 1 7例 , 报 告 如 下 。 现
例 术 前 明 确 诊 断 。 5例 术 中 发 现 , 中 术 前 误 诊 为 其
都有 它本 身的 肾盂输 尿管 及 血 管。正 常 肾较 大 , 附
加 肾在 上 较 小 , 发 育 不 全 。 重 复 输 尿 管 有 时 互 相 且
交 叉 , 向后 面的输 尿管 易受 压 。少 数病 例双输 尿 绕 管部 分 重 复 , 中 途 合 并 成 一 条 输 尿 管 进 人 膀 在
临床资 料 本组 1 7例 , 5例 , 1 男 女 2例 。男 : =1: 女 2 4 年 龄 6 4岁 。均 为单 侧发病 , ., ~6 左侧 1 2例 , 右 侧 5例 。重复 肾并 完全 重 复输 尿 管 1 5例 , 分 重 部 复输 尿管 2例 , 尿 管 异位 开 口 4例 , 尿 管 口囊 输 输 肿 4例 。重复 肾肾积 水 9例 , 复尿路 感 染 3例 , 反 尿路 结石 3例 。8例有 疆部 疼痛 , 4例尿失禁 , 3例 排尿刺激症状, 1例 排 尿 困 难 , 1例腰 部包 块 。1 7 例行 B 超检 查 , 1例 行 1 1 VP及 逆行 造 影 检 查 , 2 1
重复肾名词解释

重复肾名词解释重复肾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异常,它指的是一个人拥有两个完全独立的肾脏系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复肾进行详细解释。
I. 重复肾的定义重复肾,又称双侧肾发育异常或双侧异位肾,是指一个人拥有两个完全独立的肾脏系统。
这意味着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输尿管和膀胱连接。
II. 重复肾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重复肾发生的确切原因。
有些人认为这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有关。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重复肾并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或生活质量。
III. 重复肾的类型根据其位置和形态上的差异,可以将重复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完全分离型:两个完整、独立、功能正常且相对对称的肾脏系统。
2. 不完全分离型:两个部分分离但仍存在一定程度上连接或共享组织。
3. 交错型:两个完整、独立、功能正常但位置不同的肾脏系统。
4. 同向型:两个完整、独立、功能正常但位置相同的肾脏系统。
IV. 重复肾的症状大多数情况下,重复肾并不会引起任何症状或影响一个人的健康。
然而,在一些罕见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症状:1. 尿路感染2. 腰部或背部疼痛3. 尿液异常4. 肾结石V. 重复肾的治疗方法如果重复肾没有引起任何问题或不适,通常无需进行治疗。
但是,在出现尿路感染、结石等问题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一个或多个输尿管来解决问题,但这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殖能力产生影响。
VI. 重复肾的预后和预防大多数情况下,重复肾并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或寿命。
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来预防重复肾发生。
如果你怀孕或计划怀孕,请遵循医生建议进行产前检查和咨询。
重复肾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重复肾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邱国文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门诊部功能科邱国文邮编635000[摘要]目的探讨重复肾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临床证实的重复肾的超声表现。
结果重复肾无输尿管梗阻5例,肾窦区强回声,上下不连续,被低回声的肾实质分为独立的两部分,未见明显的肾盏及输尿管扩张;重复肾有输尿管梗阻12例,上极和(或)下极肾窦不同程度分离,输尿管扩张,呈一条或两条管状与相应积水的肾窦相连通。
结论超声对重复肾的诊断有很高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重复肾;鉴别诊断;超声重复肾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以往静脉肾盂造影(IVP)被认为是发现和诊断的最有效方法,但多数重复肾有发育不全或功能损害,常显影不满意或不显影[1]。
现就近几年来经临床证实的17例重复肾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加以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超声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7例患者中,男7例,女10例,年龄5~65岁,平均33岁。
体检偶然发现5例,腰部胀痛不适6例,发热、血尿2例,尿失禁4例。
17例中14例经静脉肾盂造影确诊,3例经手术证实。
1.2超声检查方法使用SONOLINE Prima、PHILIPS IU22等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或中心频率为3.5MHz的变频探头。
以俯卧位标准纵切面测量患侧肾大小,以侧卧位标准冠状切面测量患侧肾实质厚度、肾窦积水程度及扩张的输尿管内经。
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观察患侧肾门。
1.3结果本组17例,皆为单侧,右侧7例,左侧10例,超声表现为两种:重复肾有输尿管梗阻和无输尿管梗阻。
1.3.1无输尿管梗阻,5例。
声像图表现为患侧肾长径增大,实质与肾窦比例大致正常,肾窦区强回声,上下不连续,被低回声的肾实质分为独立的两部分,未见明显的肾盏及输尿管扩张。
CDFI发现患侧两个肾门。
5例均经IVP诊断为重复肾。
1.3.2 12例有不同程度的输尿管梗阻声像图表现。
8例患侧输尿管一条或两条合并结石,肾实质正常或稍变薄,上极和(或)下极肾窦轻~中度分离,输尿管轻~中度扩张,呈一条或两条管状与相应积水的肾窦相连通(如图),CDFI显示患侧两个肾门,8例均经IVP确诊;4例患侧一条输尿管异位开口,上极肾窦中~重度分离,实质明显变薄,形似囊肿,与之相连的输尿管显著扩张,严重者呈腊肠样,CDFI显示患侧两个肾门,1例经IVP确诊,3例漏诊后经手术证实。
重复肾畸形

囊肿的处理
• 较小的囊肿(直径<3cm)则可经尿道仅仅 切开囊壁(不宜过大,更不能切除囊壁) 或是囊肿去顶或切除,各家看法不同。
• 输尿管囊肿的处理:囊肿过大可经膀胱切 除,基底保留0.5cm,避免损伤下肾输尿管 开口;囊肿小者,暂不处理,近膀胱处水 平切断重复输尿管,在输尿管残端结扎前, 向内下一硅胶管,深达囊肿内,负压吸出 液体,囊肿萎缩;对囊肿脱出尿道外口, 合并梗阻者,可采用囊肿去顶术。
治疗
• 治疗选择主要依据重复肾、输尿管病变情况及并 发症而采取不同法:
• 1. 无症状,可终身不被发观,仅尿路感染,而无 解剖上异常(肾积水、输尿管口异位) 时宜用药物 控制感染,无需手术;
• 2. 有输尿管异位开口者,一般采取输尿管膀胱再 植术;当伴重度肾积水和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 等症状时,可行重复肾及输尿管切除术;若双侧 均异位开口可分期行手术治疗;
• 重复输尿管处理:应靠近重复输尿管壁游 离,将血运尽量留给下肾输尿管,避免损 伤其血运,对于粗大输尿管可分段游离。
输尿管囊肿的形成
• 来自中肾管的输尿管芽下端腔化,与膀胱 逐渐相通,在最后形成一层隔膜时,如果 最后因为某种原因隔膜没有被吸收或破裂, 则可在输尿管口造成狭窄、梗阻,导致输 尿管扩张,形成输尿管囊肿。另一种原因 可以是输尿管鞘发育不良,导致膀胱输尿 管黏膜松弛,形成囊肿。
• 对于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临床表现 结合超声、IVP检查几乎对所有病例均可明 确诊断,MRU并无明显优势;对于重复肾输
尿管积水原因的诊断,逆行肾盂造影和 MRU要优于超声和IVP。
合并症
• 重复肾输尿管常合并异位输尿管开口、输 尿管口囊肿、肾输尿管积水、结石或感染。 合并严重的积水、感染是手术指征。
双侧重复肾并单侧异位输尿管膨出1例

( 收稿 :0 0 0 — 7 编辑 : 2 1— 1 0 黄月薪 )
ifcinwt ad mi H1 )2 0 : net i pn e c( N1 0 9 o h
双侧 重 复 肾并单 侧 异位 输 尿管 膨 出 1 例
位; 右侧 精囊 区可见低 密度 影 , 大小为 早 或分支 点位 置较低 时则 可诱 导生 后 管 膀胱 再 植 术 。本 病 例 为 双 侧 重 复 肾双 输 尿管 并 右 侧异 位 输 尿 管 膨 出及 左 侧 异 60c ×45c . m . m。边 界清 晰 ,T值 1 肾原 基 发 育 出 重 复 肾 。 C . 0
2 7 66
实用医学 杂志 2 1 年第 2 卷第 1 00 6 4期
gd/ 0 9 0 3 c ne t 1 7 3 . t z t2 0 —1/1 / o tn 43 6 6 h m.
一
Le n P。 o S
e a . t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n u n a n e mo i a d
rvsd udn e ( oe e 20 ) ei g iac e N vmbr 0 9 .
ht / t p: /ww wh . t c r r s u c s u w. o i / s / e o r e /p b n
『 ] C o el B  ̄ zi C lhr A, 2 hw lG, e ozSM, oe eo M
e 1S v r s i tr ie s o c rn t . e ee e pr oyd saec n ure t a r a t h cruain o N1 nle z h te ic lto fH1 ifu n a
21例重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点分析

1 . 1 一般资料
例 重 复 肾。 其 中男 8例 . 女 l 3例 。 l 8例 为 单 侧 病 变 。 占总 比的 8 5 . 7 %。 左侧 l 0例 , 右 侧 8例 ; 3例为 双侧病 变 , 占总 比的 1 4 . 3 %。 2 1 例 患 者 中经 静 脉 。 肾盂 造 影 证 实 的 l 0例 .经 手 术 证 实 的 6 例. 其 中 5例 经 MR I 证 实。
型排列 的两肾 . 一般 情况下上 肾小于下 肾 。 上 肾 具 有 一 个 肾 盏. 下 肾具 有 两个 肾盏 。 据 统 计 约 有 5 0 %有 积 水 、 结石 、 结 核 等合并症 . 且 功 能 亦 常 不 正 常 在 临 床 研 究 中重 复 肾 超 声 通 常具有如下特点 : ( 1 ) 无 肾盂 积 水 的重 复 肾超 声 特 点 , 肾 脏 增 大. 肾 窦 高 回 声 团被 低 回 声 隔 分 成 上 下 两个 部 分 , 不 可 见 明
1 资 料 与 方 法
尿. 兼 有 尿失 禁 , 应 考 虑 输 尿 管 异 位 开 口而 作 进 一 步 检 查 : 静
我院 2 o 0 9年 l 1 月 2 0 1 2年 1 2月 收 治 的 2 1 脉尿路 造影 . 如重 复肾有功能 . 造 影 时 可 显 示 两 个 肾盂 肾 盏 [ 4 ] : 如无功能 , 则 仅 显 示 一 低 位 肾 。逆 行 尿 路造 影 时 如插 管成 功, 显影 较清 晰 , 更 有 助 于诊 断 ; 女 性 尿 失禁 患 者 , 应 仔 细 观 察 前 庭 及 阴道 内有 无 小 孑 L 喷 尿 静 注靛 胭 脂 后 如 喷 出蓝 色 尿 液 更 有 助 于 观 察 如 能经 此 孔 插 管 造影 . 即可 显 示 异 位 的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改变】
重复肾常结合为一体,较正常肾脏为大,两肾常上下排列,少有左右或 前后排列者,亦少有完全分开者。上下两肾,亦常上肾较小仅有一个肾 盏,而下肾较大,常具有两个肾盏。如其与这相接连之输尿管为完全型 的双重输尿管,则与下段肾相连之输尿管,常在输尿管口之正常位置入 于膀胱;而上段肾则在较正常输尿管入膀胱位置之下方膀胱三角区内入 于膀胱,或在男性于后尿道、精阜、精囊处开口;在女性则可于尿道、 前庭、 阴道等处开口。说明与上段肾相连之输尿管要 走行更长的距离。看来似乎是下段的肾脏是属 于正常的肾脏,而上段的肾脏是属于异常或多 余的肾脏。似乎尚有更多的理由说明这一情况 者,如上段的肾脏形态常不正常,且常有积水、 结石、结核等合并症,据统计约有50%有合并症, 且功能亦常不正常;而下段的肾脏不论在形态及 功能方面,都符合一只正常肾脏的条件。
重复肾
duplex kidney
2000级七年制2班 梁斌
【概念】:
本病是较常见的肾、输尿管先天畸形,发病率 约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单侧畸形比双侧畸形多6倍。重复 肾多数融合为一体,多数不能分开,表面有一 浅沟,但肾盂、输尿管上端及血管分开,亦有 各自的肾盂、输尿管和血管。重复肾可为单侧, 亦可双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多同时存在, 重复输尿管可为完全型,亦可为不完全型,可 开口于膀胱内,亦可异位开口于尿道、前庭或 阴道。
手术指征:
①不完全性重复输尿管,上段肾功能存在而伴有 输尿管一输尿管返流的;
②完全重复性输尿管,上段肾功能存在而伴膀胱 输尿管返流的;
③合并尿路感染无法控制,或有点滴性尿失禁 ④合并较大结石、严重积水的
B超诊断
重复肾是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畸形之一,以往 检查一般用排泄性肾盂造影,自超声广泛应 用于临床以来,逐渐成为诊断该病的理想检查 方法。
单纯性重复肾声像图表现为肾脏长径增大,集 合系统分为上下二团,未见肾盂分离,CDFI 示主肾动脉在肾门处分为两支动脉分别进入上 下肾内
B超诊断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 伴上肾段积水、输 尿管扩张,及部分 伴有输尿管囊肿, 均显示上位肾积水 及输管不同程度的 扩张,肾上极可见 一囊性包块,并与 输尿管连接。
5.女性尿失禁患者,应仔细观察前庭及阴道内 有无小孔喷尿。静注靛胭脂后如喷出蓝色尿液 更有助于观察。如能经此孔插管造影,即可显 示异位的输尿管及肾盂。
【诊断】
6.如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尿道,则须行尿道镜检 查。
【影像学诊断】
静脉泌尿造影可清楚显示功能良好的重复肾及双输 尿管畸形,对功能不良的重复肾则容易误诊
CT诊断
CTU
IVU(静脉尿路造影)
清晰 直观
RP(逆行尿路造影)
有患者因肾脏 长期积水,功 能不佳而导致 显影不佳者应 予以经膀胱输 尿管逆行插管 造影。
【治疗】
治疗选择主要依据重复肾、输尿管病变情况 及并发症而采取不同法: 1. 无症状,可终身不被发观,仅尿路感染,而无解剖上异常(肾积
CT诊断
完全型重复肾平扫上位肾表现为肾脏内前上方软组织 块影,中心部分密度较低"注射对比剂后即刻扫描块影 呈特征性/花瓣样肾实质强化影像,延迟扫描中心低密 度区则显示充盈对比剂的肾盂肾盏影像“
不完全型则于肾门附近层面见一软组织分隔将肾窦分 为上下两部分"增强扫描软组织分隔与肾实质同步强 化"部分病例可显示重复肾输尿管,上位肾输尿管多位 于下位肾输尿管的内前方"如上位肾积水,输尿管扩张 则更容易显示"
B超可显示功能良好的重复肾畸形,但对双输尿管及 合并积水的重复肾则显示欠佳且 超声难以发现重 复输尿管的异位开口位置,且需与肾上极囊肿及双 肾盂畸形鉴别
CT检查可清晰显示重复肾畸形及合并积水的双输 尿管, 能更清楚的显示重复肾的内容,同时CT连续 层面观察可确定输尿管的异位开口,但对无扩张的 重复输尿管显示不够清晰,直观。
【临床表现】
1.不完全的重复输尿管畸形,或完全型的重复 输尿管畸形,输尿管均开口于膀胱内,且没有 合并症。这类病例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在 进行泌尿系全面检查时才被发现。此类病人约 占60%。
2.重复肾伴有合并症,出现肾盂炎、肾结石、 结核、肿瘤、积水等症状表现而进行泌尿系全 面检查时为所发现。
1.如无异位开口及并发症,常无症状,不易发 现。
2.如女性患者有正常排尿,兼有尿失禁,应考 虑输尿管异位开口而作进一步检查。
3.膀胱镜检查在完全型者常可看到患侧多一个 输尿管口,位于外上方的常是低位肾盂来的输 尿管。
【诊断】
4.静脉尿路造影,如重复肾有功能,造影时可 显示两个肾盂肾盏;如无功能,则仅显示一低 位肾。逆行尿路造影时如插管成功,显影较清 晰,更有助于诊断。
【临床表现】
3.为完全型的双重输尿管畸形,输尿管开口于 外阴前庭、阴道……等处。致患者自幼年就有 遗尿史,夜晚尿湿床铺,白天也经常短裤不干; 但患者又有正常的排尿活动。如有此种病史, 仔细检查外阴,常能察见异常输尿管开口。即 使找不到异常输尿管开口,静脉肾盂造影亦常 能证实此种先天畸形问题。
【诊断】
【病因】
在人胚胎第六周时,中肾管末端通入泄 殖腔处,向背侧突出一小的盲管,称为 输尿管芽。输尿管芽迅速成长,其顶端 为原始的生肾组织所包围,状 如蚕豆。输尿管芽发育成肾盂,分支形 成肾盏、再分支形成小盏、集合管。
【病因】
如分支过早,则形成重复的输尿管畸形。 分支的高低及多少,可决定形成完全或 不完全,双重或多支输尿管畸形。重复 输尿管常伴发重复肾脏。重复肾多数结 合成为一体,有一共同被膜,表面有一 浅沟,但肾盂输尿管及血管都各自分开。 重复肾脏完全分开者,甚为少见 。
水、输尿管口异位) 时宜用药物控制感染,无需手术; 2. 有输尿管异位开口者,一般采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当伴重
度肾积水和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等症状时,可行重复肾及 输尿管切除术;若双侧均异位开口可分期行手术治疗; 3. 对无输尿管异位开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或行输尿管膀胱 再植术,若血尿、腰痛、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且重肾重度积水, 肾皮质菲薄者可行重肾及输尿管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