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部分敏感产品入免税清单

合集下载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不断加深,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逐渐成为了双方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ACFTA的建立,为中国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ACFTA也为东盟国家提供了更多与中国经济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繁荣。

首先,ACFTA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了中国商品的出口。

ACFTA实施以来,东盟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各种机械、电子、轻工等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

其中,以机械、化工、电子、纺织品及其成品、矿产品等为主的制造业出口额占比较大。

与此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了东盟国家的投资,通过投资、建设工厂等方式,提升了中国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推动了中国的出口额的增长。

二是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参与ACFTA,中国企业有机会进一步了解东盟国家的市场需求和商业习惯,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还在知识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更紧密的合作,为企业前进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是增加了中国的经济活力。

ACFTA的建立为中国提供了各种新的贸易机遇。

在全球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东盟国家对中国的需求仍然在增长,推动了中国的出口和国内经济的发展。

此外,ACFTA的建立也成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自由贸易的重要参考,为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支持。

而对于东盟国家来说,ACFTA对其经济的影响则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提升了地区间贸易的水平。

ACFTA的建立,为东盟国家和中国的贸易关系增添了“惠益”和“优势”。

东盟国家通过成为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桥梁”,将本地区优势资源和制成品推向国际市场,提升了地区贸易的水平和东盟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是促进了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繁荣。

ACFTA的建立促进了地区内各国市场的互通互联,降低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广西贸易便利化研究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广西贸易便利化研究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学术论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广西贸易便利化研究黄成亮(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530008)摘要:2015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了《关于修订 <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 定书》,将简化和协调海关手续,提升贸易便利化作为升级版协议中的重要内容,各国于2019年完成国内核 准程序,并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广西在基础设施、海关监管、通关效率 及单一窗口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广西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推动国际陆海新通道建设,扩大与东 盟国家的经贸合作。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协议;广西;贸易便利化1前言2009年,中国与东盟通过《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协定南宁倡议》,致力于加强各国海关合作,增 进海关与商界间沟通,共同推动贸易便利化。

2010 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后,双边经贸往来曰益加 深,贸易额持续增长,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为进一步 推动区域内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促进地区繁荣与发展,2015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了《关于修订 <中国_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 书》。

与原协议相比,升级版议定书增加了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及贸易便利化等内容,以进一步促进各国海 关合作,确保海关法律持续透明,简化和协调海关手 续,提高清关效率。

2019年8月,所有东盟成员国 完成了升级版《议定书》国内核准程序,并于同年10 月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

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 经贸合作进入了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有力地推动双 方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2020年,中国已连续12年 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东盟首次超过欧盟、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 盟的桥头堡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其贸易便利 化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深化我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促 进西部地区全面幵放开发及区域经济增长。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桂越贸易合作态势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桂越贸易合作态势及发展对策研究

收稿日期:2021-04-0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全球治理背景下金砖合作机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作用研究”(19BGJ071);四川外国语大学国别经济与国际研究中心创新团队项目“东南亚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gbty2019004);四川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中越经贸合作研究”(SISUFTK2019018)作者简介:谢莉珠(1991—),女(汉),重庆人,助教,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越南文学与中越经贸合作关系;哈冰(1970—),女(回),四川阆中人,管理学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贸经济、国际贸易;许劲(1974—),四川仪陇人,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博士,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合作、国际贸易,通讯作者。

一、研究背景根据商务部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 )框架内已取消7000种产品关税,90%以上商品实现零关税。

2002年CAFTA 建设启动时,双方贸易额只有548亿美元。

而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 )正式全面建成后,自贸区内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而2019年东盟成员中越南是与中国贸易额和顺差排名第一的国家,自2004年开始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便一直是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作为中国唯一的沿海自治区,200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确定为广西南宁,广西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交往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成为促进双方经济互动、双向沟通的纽带与桥梁。

越南是东盟十国中与广西贸易交往最密切的国家,CAFTA 建成以来,广西与越南的经贸合作更加频繁。

2019年,东盟仍位居广西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2334.7亿元占整个广西进出口额的49.7%;其中,对越南进出口额1753.9亿元,占广西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75.12%(约四分之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一)合作概况描述1.贸易额稳定增长,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虽然2022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其贸易额是稳步增长的。

而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在双方经济贸易中所占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度由1995年的2.8%逐步提高到2022年的5%,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则由1995年的2%提高到2022年的16.6%。

截至2022年,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则继续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反映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成功实施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同时,双方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并存,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出口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中国相比东盟而言,在稍高层次的制造品方面具有优势,而东盟在初级产品方面具有优势。

2.相互投资稳步增长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投资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投资额逐年增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对东盟投资总量稳步上升,在数十年间发展迅速,连续数年投资总量仅次于来自东盟内部成员和欧盟的直接投资。

而东盟对华投资虽然近年来放缓,但是也在2022年攻破七十亿美元的大关,总投资量达到空前水平。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相互投资稳步增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效应在区内降税之前,中国和东盟出于保护国内市场的需要,双方的关税水平较高,如印度尼西、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纺织品(20%)、电子产品(21%)、塑料产品(18%)。

尤其是东盟新加入的成员国,关税水平均在15%以上。

中国对从东盟国家进口的一些产品上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比较高,比如对泰国的大米、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的高水平进口关税及配额。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应分析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应分析
_表源自2 东盟新成 员国正常产品降税模式

注: 资料来源于 hp / w w ae sco /3 9 .t t : w .s ne.r 1 1 h t / a g 6 m。
收 稿 日期 :08— 9—1 20 0 2
作者简介 : 崔奇峰(9 0 , , 18 一)女 内蒙古太仆寺旗人 , 博士研究生 , 事农产品贸易 、 从 农村能源研究 。
C F A的建立 , AT 有利于双边 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扩大 ,
和高度敏感产品, 根据《 货物贸易协定》 对少量 的敏感 ,
产品, 中国与东盟老成员 国也有义务在 2 1 05年、 东盟新 成员国在 2 1 年之前将关税削减一定的水平。中国和 0 8
东盟6国可保留不超过 40个 6位税 目、 口金额不超过 0 进
明, 通过建立优惠经贸安排寻求更大 的经济发展 空间成
坡、 泰国 6 个老成员 国在 21 00年应将绝大多数正常产品 的关税降为零( 见表 1 。东盟 中柬埔寨 、 ) 老挝 、 缅甸 、 越 南 4个新成员国则应在 2 1 05年将绝 大多数的正 常产品 关税降为零 ( 见表 2 。 )
体福利 。并根据研 究结论提 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A T C F A; 应 ;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2 9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 8 8 (08 1 — 11 0 F 1. / A 10 — 5 1 20 ) 1 03 — 3
随着 WI ' O成员 数量的增加, 世界 多边 自由贸易谈 判的难度加大 , 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 要趋势, 目前世界上有 12个区域 自由贸易协定 , 7 其安排 的内部货物贸易量 占全球 贸易总量 的 5 % 以上 , 0 这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内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内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内容摘要: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概述1.自由贸易区的定义和作用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时间和成员国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具体内容1.货物贸易自由化2.服务贸易自由化3.投资自由化4.原产地规则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好处1.促进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2.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3.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展望1.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2.促进成员国间的合作领域正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我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一个庞大的自由贸易区。

它成立于2010年1月1日,涵盖了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现了货物贸易的自由化。

根据协定,成员国之间的关税逐步降低,甚至取消,极大地促进了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

此外,自贸区还就原产地规则达成一致,简化通关手续,为企业提供便利。

在服务贸易方面,自贸区也实现了自由化。

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基础上,成员国进一步放宽了服务贸易限制,尤其在旅游服务、分销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

此外,金融、保险和电信等服务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开放。

自由贸易区还推动了投资自由化,鼓励成员国之间的投资活动。

协定降低了投资壁垒,保护投资者权益,为企业在区域内投资提供保障。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成员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首先,自由贸易区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企业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其次,贸易自由化带动了区域内的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增长。

最后,自贸区深化了成员国间的合作关系,为区域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继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拓宽合作领域。

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货物、服务和投资的自由化,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情况简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情况简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情况简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1997年12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第一届东盟-中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确定了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针;1999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这一提议得到东盟国家的积极回应;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建议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就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2001年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正式成立。

专家组研究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盟和中国是双赢的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10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

这一建议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和经济部长会的认可后,于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宣布;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法律基础,规定中国-东盟自贸区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

其中货物贸易是自贸区的核心内容,除涉及国家安全、人类健康、公共道德、文化艺术保护等WTO允许例外的产品以及少数敏感产品外,其它全部产品的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都应逐步取消。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2004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早期收获计划(Early Harvest Program),下调农产品关税。

早期收获计划:自贸区建设之初,我国与东盟还没有就全部货物的降税安排达成协议,但为了使双方尽早享受到自贸区的好处,树立建立中国—东盟东盟自贸区的信心,双方决定选择一些共同感兴趣、互补性强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如水果、蔬菜、鱼等,用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幅度提前进行降税,先行开放市场。

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摘要: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是内外的因素决泄,从内部的角度来看,中国与东盟间历来是一种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经济互相依赖的关系,而当前的中国与东盟之间多元化的贸易格局更是使得双方增长的空间是非常大的,从外部的角度看,而对着北美自贸区于欧盟挑战,建立东亚自贸区是迫在眉睫的,而建立中国与东盟自贸区是建立东业自贸区强大的根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对英今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的合作角度来出发,研究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状况,并探讨其发展的前景,通过理论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多元化:贸易格局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目前,世界上有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及许多关税的同盟,但中国目前还仅仅和东盟的国家建立起自由贸易区。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指在中国与东盟10国之间构建的自由贸易区,即"10+1“;。

建立综合性的框架,包含市场的一体化措施,如投资的促进和贸易的便利化及和谐贸易以及投资的规则和标准。

中国于东盟自由贸易区要建立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历程中具有历史性的。

它充分的反映了双方的领导人加强了睦邻的友好关系,也体现出中国与东盟间不断的加强经济的联系, 是中国和东盟关系的发展的里程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创造一个拥有十八亿的消费者和近两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的总值以及一万亿美元贸易的总量经济区。

按人口来计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的规模上来看,将是仅次于欧盟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全球的第三大的自由贸易区,由中国于东盟的十国家共创世界的第三大的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的国家组成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的自由贸易区产生背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全球多边于双边的贸易自由化的兴起作背景,伴随着世贸的自由化浪潮和区域性多边的贸易自由化并在迅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经济报道 1月14日,在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办的东盟年度形势分析座谈会上,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官员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将在自由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

中国与东盟于去年决定就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展开谈判,目前中方已向东盟方提交了升级版倡议草案。

升级版自贸区内容将体现为进一步开放三大市场,即货物、服务和投资市场。

上述商务部官员透露,在货物贸易方面,目前中国和东盟正在对可以开放的新产品进行梳理,一些敏感产品可能列入免关税清单。

中方酝酿第三次服务贸易出价
根据中国与东盟此前签订的《货物贸易协议》,双方的降税产品分为正常产品和敏感产品两大类。

其中正常产品占全部产品的绝大多数,最终将实现零关税。

敏感产品则是各方出于国内产业发展考虑,需要进行保护的产品,这些产品需要较长的期限进行降税。

中国和6个东盟老成员(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可保留不超过400个六位税目、进口金额不超过2001年进口总额10%的敏感产品,其中一般敏感产品应在2012年将关税削减至20%以下,在2018年进一步削减至5%以下,高度敏感产品在2015年将关税削减至50%以下。

对4个东盟新成员(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则允许其保留不超过500个六位税目的敏感产品,同时对老挝、柬埔寨、缅甸不再设定进口比例限制。

新成员一般敏感产品在2015年将关税削减至20%,2020年进一步降至5%以下,高度敏感产品2018年降至50%以下。

中国提出的敏感产品清单适用于东盟十国,主要包括大米、天然橡胶、棕榈油、部分化工品、数字电视、板材和纸制品等;东盟十国则分别针对中国提出各自的敏感产品清单,涉及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部分纺织品和服装、钢材、部分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产品。

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和东盟都给出了高于WTO的承诺,在WTO的基础上增加了部门开放的更多内容。

中国与东盟此前已经提出两份服务贸易承诺,目前中方准备向东盟方提出第三次出价。

投资方面,中方也将加大开放力度,给予东盟更多优惠待遇。

“东盟方感兴趣的内容,我们都愿意在升级版谈判中考虑。

”上述商务部官员称。

在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看来,打造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时,要将产业合作作为重点工作务实推动,双方产业合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将有助于实现更大的开放市场。

东盟共同体建设关键一年
在中国-东盟升级版自贸区之外,目前东盟还与中国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进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

今年1月20日至25日,RCEP第三轮谈判将在马来西亚举行。

上述商务部官员表示,由于谈判涉及16个国家,各国发展程度参差不齐,要顾及各方关注,难度很大。

目前各方尚未就协议结构达成最后结论,但已经同意建立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以及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等工作小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中国也将在今年举行一次RCEP谈判。

根据RCEP设定的时间表,谈判将于2015年完成。

2015年也将是东盟共同体成立的预期时间。

许宁宁表示,东盟共同体建设已经成为东盟各国的最大关切。

但实现共同体建设目标并非易事。

许宁宁分析说,2014年是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关键一年。

目前泰国政局动荡,柬埔寨政局不稳,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缅甸还面临着修宪难题,印尼也将在今年举行大选,这些都将影响到这些国家对东盟共同体建设的投入。

此外,东盟经济在2013年的增长低于预期,这也将影响其内部市场的开放进程。

据东盟统计,目前还有20%的共同体目标尚未达成,剩余部分正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各国的政治决断和良好的经济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