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合集下载

添加剂对钛酸镁陶瓷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添加剂对钛酸镁陶瓷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电常数 ,满足 其介 电常数材料 的应 用需要 ; Mgi 在 TO 中掺入不 同添加剂可不 同程 度改变其介 电常数 ,得到具有较 高 Q f 且 值
, 一O的钛酸镁基陶瓷材料 。从 当前研究现状可以看出 , r 掺杂改性是获得所需性能材料的强有力手段 , 也是今后对钛酸镁基陶瓷
性能优化的主要研究方向之 一。
Mg i 2 O 陶瓷具有负温度系数 , T 通常加入有正温 度系数的材料来调节 , 使其达 到近零的温度系数。 但 其烧结温度高 , 如何通过掺杂添加剂来降低烧结温
度 , 该领 域研 究 的热 点 。 是
电性能相互制约 , 且钛酸镁陶瓷烧结温度高, 10 达 40
余℃, 烧结范围窄[ 因此 , 3 1 。 降低其烧结温度 、 拓宽烧结 范围 , 保证其介 电性能满足相应要求一直是广大材料
GS P 天线、介质滤波器及谐振器在通信产业 中已经
得到了广泛应用[ 3 1 。作为微波介质 陶瓷材料 , 电 其介
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1在微波频率下具有合适的 () 介电常数; ) ( 较高的品质因数( f ; ) 一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QX 值)( 在 5 一 3
+ 0 '温度范围内下 要尽量接近于零[ 由于三项介 102 t 4 1 。
比较小 , I 4介 电损耗达 lr数量t 但钛酸镁烧 £= , l 0 4 4 1 。 结温度高达 15  ̄, 40 ] (且烧结温度范围窄, 不易烧结[ 。 4 , 5 1
2 添加 剂 对 钛 酸镁 陶 瓷 性 能影 响 的 研
究进展
21对 MgTO 陶瓷性 能的 影响 . 2i 基
第 3 卷第 l 3 期 2 1 年 3月 02
《 陶瓷学报 》

陶瓷的上釉步骤

陶瓷的上釉步骤

陶瓷的上釉步骤
上釉是陶瓷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影响陶瓷制品性能
的关键环节。

它涉及到各种原料的选择和工艺技术的应用,部分决定
了陶瓷制品的最终外观、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陶瓷上釉步骤大致可以
分为:
一、选择上釉料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陶瓷品种,选择相应的上釉料。

一般情况下,
我们会选择经过磨光的釉料,即经过加工的高粘度初熔剂浆料,以保
证上釉效果的良好。

二、添加各类添加剂
在上釉料中添加各类添加剂,以提升其物理性能、改善表面硬度、防止釉料老化、抗击穿,提高陶瓷制品耐久性等。

三、将料涂到陶瓷器皿上
接下来,将上釉料涂到陶瓷器皿上,一般使用沾布涂刷方法,推
荐至少2-3次涂刷,以确保形成致密的膜层。

然后,将涂刷后的陶瓷
器皿烘干,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四、室温上釉
室温上釉的温度一般定在650℃左右,时间一般在15分钟~1个小
时不等。

上釉后,可以将涂刷上釉料的陶瓷器皿放入烤炉中,以保证
上釉的良好效果。

五、烧成
烧成是完成上釉的最终环节,其温度一般在1100℃~1250℃之间,
釉料完全融化可以形成致密且耐磨的抗性膜。

一般情况下,烧成时间
在1~2小时不等,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釉料熔熔化,从而引起上釉质
量问题。

六、热处理
上釉完成后,需要对陶瓷进行热处理,以获得更好的外观和性能。

一般情况下,热处理温度在200~300℃之间,热处理时间一般在1至2
小时不等,以保证釉料的稳定性。

陶泥的制作方法

陶泥的制作方法

陶泥的制作方法引言陶泥是一种用于制作陶瓷器和雕塑等艺术品的材料。

它由黏土和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烧制过程,最终形成坚固的陶瓷作品。

本文将介绍陶泥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制作和后续处理等环节。

选材选材是制作陶泥的第一步,合适的黏土质地对最终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常用的黏土有黏土矿石、粘土和陶土等。

黏土矿石是一种含有大量黏土颗粒的天然矿石,通常需要经过粉碎和筛选等处理。

粘土是一种含有高比例黏土颗粒的土壤,常见于河道和水域附近。

陶土是一种可塑性较好的黏土,适合用于制作各种陶瓷作品。

除了黏土,还需要添加一些其他材料来改善黏土的性能。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石英砂、长石粉、瓷石粉和高岭土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提高陶泥的延展性、增强陶瓷的强度,以及改善陶瓷作品的外观。

制作过程1. 准备材料开始制作陶泥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所有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除了黏土和添加剂,还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如刮板、刷子、切割刀和擦拭布等。

此外,还需要一张平整的工作台和一盆清水。

2. 黏土处理将黏土倒入工作台,并用刮板将其压平。

然后,用清水将黏土浇湿,并用手揉搓黏土,使其变得柔软。

在揉搓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水来保持黏土的湿润度,以便更好地进行造型。

3. 添加剂混合将所需的添加剂加入到黏土中,并用刮板将其混合均匀。

具体添加的比例可以根据陶瓷作品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混合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水来使黏土与添加剂更好地融合。

4. 造型用双手将黏土揉搓成所需的形状。

可以使用刮板、切割刀和其他工具来帮助塑造黏土。

在塑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水来湿润黏土,以便更好地塑造细节。

5. 干燥制作完成后,将陶泥作品放置在通风处进行自然干燥。

避免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导致陶瓷表面裂纹。

干燥的时间根据陶瓷作品的大小和厚度而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需要等待几天到几周,让陶泥完全干燥。

后续处理1. 抛光在陶泥完全干燥之后,可以使用砂纸或研磨机等工具对其表面进行抛光。

添加剂对釉浆性能的影响

添加剂对釉浆性能的影响

添加剂对釉浆性能的影响作者:毛旭琼来源:《佛山陶瓷》2013年第07期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陶瓷砖生产中容易出现与釉浆性能相关的各种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详细阐述各种添加剂的性能、对釉浆的影响,以及其在陶瓷砖生产中的作用。

实践表明,釉料的工艺性能仅靠原材料配方的调整是很难达到最佳使用效果的,必须通过合适的添加剂来进行合理的调节与改善才能实现。

关键词:添加剂;陶瓷砖;釉浆性能;控制;改善1 前言经过数十年的摸索与沉淀,如今,陶瓷砖的生产工艺已趋于稳定。

尤其在釉浆性能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这主要得益于各种新型添加剂的推广和应用。

新型添加剂的引入,可让陶瓷釉浆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保持稳定。

虽然其加入量很少,但能起到优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衡量釉浆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有以下几方面:釉浆的粘性、流动性、保水性、悬浮性、分散性、干水速度、保存时间、釉面强度等。

另外,还要保证辊筒、丝网印花的各种印刷性能等。

必须说明的是,以上有些性能不是独立的,具有统一性。

2 添加剂对釉浆性能的影响2.1 甲基与三聚磷酸钠对釉浆性能的影响2.1.1釉浆沉淀及处理方法在大生产过程中,釉浆在静置或搅拌速度较慢时,会出现分层及沉淀现象。

有的沉淀不严重,搅动后其性能又可恢复;有的沉淀较严重,很难搅起,就算搅起后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又会重新沉淀,严重影响线上的使用性能。

尤其是颜色较深的釉,分层与沉淀会导致颜色的不均匀,产生色差与色边等缺陷。

这一般是由塑性粘土、CMC及三聚磷酸钠的种类与添加的配比不合适引起的。

就CMC而言,我们宜选用分子链较长的中、高粘类型产品,与三聚磷酸钠搭配,其添加量也需经过反复实验来确定。

若CMC加入量过多,会导致生产线上因釉浆比重低、干水速度慢,而不利于二次烧的淋釉工艺。

尤其是辊筒印花,釉面太湿会加剧白边、白点,以及后辊粘前辊的问题;添加量太少又会导致釉浆悬浮性不够而出现沉淀。

总之,CMC 的添加量与比例不能随意而定,要在保证釉浆不沉淀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比重与较好的流动性。

卫生陶瓷泥浆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卫生陶瓷泥浆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秒 表等 。
2 实验 结 果 及 讨 论
2 1 电解 质 及 其加 入 量 .
泥浆 是粘 土 悬 浮 于水 中的 分散 系 统 , 是具 有 一定 结 构 特点 的 悬 浮体 和胶 体 系统 。在 泥浆 系 统 中 , 土 粘
收 稿 日 期 : 0 1—0 20 5一O 5
作者简 介 :陈

要 : 对 四 川 某卫 生 瓷厂 注浆 生产 中的粘 模 和 裂坯 等 工 艺 问题 , 用 正 交 实验 对 泥 浆 电 解 针 采
质种 类和 加 入 量进 行 了研 究。 实验 表 明 , 玻 璃 、 酸 钠 和 P 6 水 碳 C. 7的 最佳 加 入 量 分 别 为 0 1 .9
% , .5% , .0 00 0 0 3% ; 用表 明卫 生 陶瓷 的 成坯 率提 高 了 2 应 0% .
推测 , 应根 据 具 体原 料 和 操作 条 件 , 过 实验来 确 定 。 通
作者 针对 四川 某卫 生 瓷 厂 注浆 生 产 中 的粘模 和 裂坯 等 工 艺 问题 , 验 确 定 了合 理 的 电解 质 添 加 剂种 I 实
类 和最 佳 加 入量 , 用 表 明成 坯 率 由原 来 的 7 应 5%提 高 到 目前 的 9 5% 以上 。
粘土 粒 子 间的静 电 引力 大 , 进入 胶 团 吸附 层 , 易 同样 降低 泥 浆 的流 动 性 。如 果 加 入 电解 质 , 电解 质 的 阳 离 子离 解 程度 大 , 带 水膜 后 与 粘 土离 子 间 的静 电 引力 不 大 , 部 分仅 能 进 入胶 团 的扩散 层 , 扩 散层 加厚 , 且 大 使 电动 电位 加 大 , 土 粒子 间排 斥力 增 大 , 而提 高 泥浆 的流 动 性 。但 是 若 加 入 过量 的 电解 质 , 浆 中 的 阳 粘 从 泥 离 子浓 度过 高 , 有 较 多 的 阳离子 进 入胶 团 的吸 附层 , 会 中和粘 土 胶 团 的负 电荷 , 扩 散 层 变薄 , 使 电动 电位 下 降 , 泥 浆粘 度 增 加 , 动性 下降 。 因此 , 使 流 电解质 的加 入量 应 有一 定 的合 理 范 围 。基 于 以 上稀 释原 理 , 作为

一种高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
方法
高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在无线通信、雷达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备这种材料的方法。

首先,该方法使用的原料主要包括陶瓷粉体和添加剂。

陶瓷粉体通常是使用一
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制备而成,并具有高介电常数特性。

添加剂则是用于调节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

制备方法的第一步是将陶瓷粉体和添加剂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均匀。

混合时可
以使用机械搅拌或者球磨的方法,以确保粉体和添加剂的颗粒均匀分散。

接下来,将混合均匀的粉体压制成坯体。

常用的压制方法包括干式压制和浸渍法。

干式压制是将混合物放入压模中,通过加压形成坯体;而浸渍法则是先制备一定尺寸的基体,然后将混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浸渍基体,再通过干燥和烧结形成坯体。

在得到坯体后,需要进行烧结处理。

烧结是指将坯体置于高温下,使其颗粒间
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陶瓷材料。

烧结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陶瓷材料和添加剂来确定,通常在1200°C-1600°C的范围内进行。

最后,进行表面处理和性能测试。

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磨削、抛光等处理,可
以得到光滑的表面。

然后进行介电常数、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等性能的测试,确保材料达到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适当的原料选择和制备工艺优化,可以制备出具有高介电常数
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

这种材料在无线通信和雷达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有望为相关行业带来更加可靠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膨润土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

膨润土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

膨润土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膨润土是一种重要的陶瓷原料,其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对制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合理地使用膨润土不仅可以改善坯体的塑性和可塑性,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硬度、强度和耐火性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膨润土的特性。

膨润土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能力,能够吸附并固定坯体中的各类杂质和有害物质,净化坯体,同时能改善坯体的可塑性和塑性,使得坯体更加易于成型和加工。

在陶瓷坯体中使用膨润土时,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用量。

一般来说,膨润土的添加量应根据制品的具体需求来确定,不同的陶瓷制品对膨润土的用量要求也不同。

一般而言,添加2%~8%的膨润土可以起到良好的塑性调节作用,并使得坯体更加均匀致密。

其次,膨润土的使用方法也需要注意。

在将膨润土加入到原料中时,应将其事先充分细化和分散,避免形成团块。

可以选择干法或湿法加入,但要确保膨润土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同时,在加入膨润土后,要适当调整坯体的湿度,保证坯体良好的塑性和可塑性。

此外,膨润土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制品的要求进行。

不同的膨润土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膨润土可以使得制品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常见的膨润土有天然膨润土和人工合成膨润土,其中人工合成膨润土具有粒度均匀、化学稳定等优点,但价格相对较高。

最后,膨润土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不仅要根据产品需求来确定,还需要结合工艺条件和设备设施来综合考虑。

在具体生产中,可以通过试验和实践来确定最佳的膨润土添加量,最终获得理想的制品质量和产品性能。

综上所述,膨润土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对产品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膨润土,合理确定添加量,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改善坯体的塑性和可塑性,提高产品的硬度、强度和耐火性能。

因此,在陶瓷制品的生产中,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膨润土的使用,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添加剂对卫生陶瓷泥浆性能的影响

添加剂对卫生陶瓷泥浆性能的影响
酸 钠加 入量 的增 加 , 一电 位 一 直 呈 上 升 趋 势 : 这 是 因
由表 2可 以看 出 , 入 腐 殖 酸 钠 后 , 浆 的 一电 加 泥
维普资讯
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陶瓷》 2 2 第 5 0 年 0 期 总第 1 期 5 9 为腐 殖 酸 钠 含 有 钠 离 子 和 带 负 电荷 的 腐 殖 质 。 一 方 面 , 价 钠离 子 置 换 泥 浆 中 的 钙 、 离 子 , ℃一电 位 一 镁 使 升高 ; 另一 方 面 , 浆 内有 机 质 含 量 增 加 , 导 致 一 泥 也 电位 升高 。 加入 三 聚磷 酸 钠 , 一电 位随 三 聚磷 酸 钠 增 加 先呈
方法。
本 文 以湖北 省枝 城卫 生 陶 瓷 厂 的泥 浆作 为 研究 对 象, 加入 不 同的 添加 剂 , 析 添 加 剂 种 类 、 量 对 泥 浆 分 数 性 能 的影 响 , 以期 得 到 提 高 和 改 善 泥 浆 性 能 的最 佳 方 案 , 而 指导 生产 。 从
2 结 果 与 讨 论
添加剂 在 调整 泥浆 性 能方 面具 有重 要 作用 . 对 但 其种 类与 用量 要 根据 所 用泥 浆 特点 正确 选择 我 们采 用 l 添 加剂 进行 初选 , 0种 随后 对 腐殖 酸钠 和 三 聚磷 酸
钠 2种 添 加 剂 进 行 系 统 研 究 , 得 实 验 结 果 见 表 2 所
1 实验
本 实 验 泥浆 配 方和 原 料 由湖北 省 枝 城卫 生 陶瓷厂 提 供 , 浆化 学组 成 见 表 1 泥 。选 择 不 同 的添 加 剂 , 加 添
表 2 添 加 剂 对 泥 浆 性 能 的影 响
添 加 剂
添加量 ( 量 %) 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稀释剂解胶性能的常见因素分析
?随着现代陶瓷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陶瓷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稀释剂是建筑卫生陶瓷中常用的一种添加剂,因其加入量少,而又起到优良的作用,被称为陶瓷工业中的“味精”,陶瓷稀释剂在陶瓷生产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稀释剂又称减水剂、解胶剂、解凝剂,其作用主要是用来提高建筑卫生陶瓷坯、釉料浆的流动性,使其浆料水份最少,流动性能更好,不絮凝沉淀,便于操作。

同时,合理选用稀释剂也可为陶企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喷雾干燥料而言,由于含水量降低,可使干燥能耗降低,同时增加粉料的产出量;对于釉浆而言,则可防止絮凝,在保证生产工艺要求下,使水份减少,这对要求釉浆比重大,含固量高的某些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有些厂家使用助磨稀释剂,在相同的工艺要求下,可减少球磨时间,节约电耗。

但有些厂家在使用稀释剂的过程中,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者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影响了稀释剂的使用效果。

本人结合在多个国家陶瓷厂的技术服务经验,浅析一下有哪些因素影响了稀释剂的解胶性能和使用效果。

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稀释剂加入量的影响
在稀释剂的使用过程中,很多陶瓷企业认为稀释剂的加入量越多,泥浆的稀释效果就会越好,其实不一定。

针对不同的坯料,其使用的稀释剂都会有一个用量范围。

当稀释剂的加入量最少或最多时,泥浆的流动性并不一定好,只有通过实验确认其最佳的范围时,泥浆的流动性才会更好,而且更经济。

? ? 二、球磨细度的影响
在陶瓷生产中,不同的产品其球磨细度的工艺要求是不同的。

在稀释剂的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同的细度会影响稀释剂的使用效果。

那怕是使用同一种稀释剂,不同细度其稀释效果也是有差别的。

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大生产的细度要求来进行实验工作。

? ? 三、粘土的矿物结构与成分的影响
在陶瓷原料中,不同的粘土其矿物结构、组分、性质是大不相同的。

例如,高岭石类和蒙脱石类粘
土,由于其矿物结构和组成成分的特点,一般使用常规稀释剂效果不是很明显。

而伊利石类的粘土,由于它本身矿物结构所致,相对而言它的稀释效果会好一些。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很多陶瓷企业认为同一种稀释剂可以在不同产品坯料里使用。

其实不然,我们是针对不同坯料并结合坯料的相关结构,给客户调整出最佳型号的稀释剂和加入量,使其使用效果和成本达到最佳。

? ? 四、原科固相颗粒形状与大小的影响
在一定浓度的泥浆中,固相颗粒越细,颗粒间平均距离就会越小,其吸引力会增大,位移时所需克服的阻力会增大,流动性就会减少。

此外,由于水有偶极性,而且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使每个颗粒周围会形成水化膜,导致固相颗粒呈现的体积比真实体积大得多,因而阻碍了泥浆的流动,使其稀释效果变差。

所以,原料固相颗粒形状与大小对泥浆的稀释效果有很大的关系。

? ? 五、泥浆的PH值影响
控制PH值是提高泥浆流动性、悬浮性的方法之一。

PH值会影响泥浆离解程度,又会引起胶粒§——电位发生变化,导致改变胶粒表面的吸力与斥力的平衡,最终使一些氧化物(如两性物质)胶溶成絮凝。

而且在陶瓷生产中,泥浆的稳定性随着PH值的降低,会形成卡片结构,使自由水受到束缚,导致泥浆体系的粘度增加,使泥浆稳定性降低。

一般泥浆PH值多是控制在7-9之间,这样不仅泥浆的效果较好,而且不易腐蚀生产机械设备。

在中国的陶瓷企业中,一般其泥浆的PH多是控制在8-9之间,而在国外的一些陶瓷企业中,因其坯料本身PH值因素的影响,也有些在5-7之间。

例如,笔者曾做过马来西亚的一家陶瓷企业的土样,而其泥浆的PH值在5-6之间。

? ? 六、水质的影响
陶瓷生产中使用水是很多的,在使用稀释剂时要注意水质的变化,这也是很多陶瓷企业不引起注意的地方。

陶瓷生产中主要是用水作为分散介质的,水中的电解质会影响粘土--水系统中的溶解平衡和离子浓度,而溶解平衡受粘土——水体系中PH值和离子浓度的影响。

下式表示了在中性条件下,溶解平衡
的建立过程:
2H2O==H3O+OH一
PH=一log[H3O+]
如果水中含有可溶性盐,则溶解平衡的建立,受Ca2+、Mg2+、Cl一等离子的影响。

由于溶解离子和水会形成水化膜,而本身电价低、离子半径小的水化膜厚,这样有利于分散体系的稳定,如Na+。

反之二价阳离子如Ca2+、Mg2+,能降低分散体系的稳定性,甚至产生絮凝,不利于泥浆解胶。

所以二价离子越多,这种干扰作用就越大,同时水的硬度也会越大。

要使水的硬度变小,这就需要更多或更有效的稀释剂来束缚这些阳离子。

另外,在陶瓷生产中,水的性质受PH值、水的硬度、水中的可流动性盐的种类和含量等因素影响。

水与固相粒子间的反应则受到固相颗粒(如粘土)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颗粒组成和地质成因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粒子间的相互引力,泥浆系统具有粒子间团聚的倾向。

当粒子过大或料浆流动性不好时就会产生团聚,如果浆料粘度过高,流动性差也会产生团聚。

而稀释剂它是通过增强粒子间的斥力作用,来阻止泥浆团聚的产生或使泥浆团聚解开。

时下全球陶瓷企业纷纷进行节能降耗工作,很多企业将生产中的水进行回收利用。

在回收水的净化处理过程中,绝大多数企业都要添加絮凝剂,而有些企业由于回收水中的絮凝剂处理的不是很彻底,致使有一小部分的絮凝剂残留在回收水中,而絮凝剂的作用与稀释剂的作用恰恰相反。

当将未处理好的回收水用于大生产的球磨过程中,其将会严重影响泥浆的流动性,更严重的将会出现絮凝甚至放不出泥浆。

所以,水质对泥浆的解胶性能影响很大,在生产中一定要引起重视。

? ? 七、辅助添加剂的影响
在陶瓷的生产过程中,有些陶瓷企业在原料的球磨过程中,除了添加稀释剂外,还要添加其它的一
些辅助添加剂,如坯体增强剂等。

由于一些厂家在使用辅助添加剂时,其加入的方式不一样,导致间接影响了稀释剂的使用效果。

在很多陶瓷企业做实验时,本来其大生产是加了辅助添加剂,但往往在做小实验时,他们却不加辅助添加剂,这样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更不能正确地放映出稀释剂的使用效果。

有些陶瓷企业在泥浆的大球磨过程中还要加入一些色料,当泥浆球磨到一定细度后,才加入色料,而一些技术人员在做实验时要么一开始就将色料和原料一起球磨,要么有的索性不加色料做实验,这些都会影响稀释剂的正常效果。

所以,在做稀释剂的实验时,一定要按照大生产的所有工艺参数和工序进行,这样作出的结果才会更贴近大生产。

? ? 八、气候的影响
经常有一些陶瓷企业反映:在潮湿季节,泥浆流动性好端端的,但到干燥季节便开始变差,且一直要到次年的潮湿季节才能转好。

并且这期间的坯料配方、球磨工艺及稀释剂等都没有变,这是为什么呢?在国外一些地区,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形成的雨水量及环境温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干燥季节雨水普遍较少,空气较干燥,环境温度较低,而潮湿季节则相反。

一些添加剂(如纯碱)易在高湿度的季节受潮而变质。

轻则使其解凝能力降低,重则会因纯碱受潮变成碳酸氢钠,使泥浆絮凝。

在实际生产中,有部分陶瓷企业使用水玻璃,而水玻璃长期放置也会因吸潮水解析出胶体二氧化硅,严重影响泥浆稀释效果。

如果稀释剂的量是在潮湿季节经实验确定的,按此加入量进入到干燥季节,由于上述原因,这时稀释剂的量实际多于潮湿季节的有效量,影响稀释效果。

此外,一些地区干燥季节降水量较少,由于雨水较少而出现Ca2+、Mg2+离子较多,这也是导致原定稀释剂量过多而引发泥浆流动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易吸潮的纯碱、水玻璃等曾是用于改善泥浆流动性的廉价添加剂,但其会因季节的变化而造成泥浆质量的变化,而这些不易引起操作人员的重视。

所以,现在绝大部分陶瓷企业多弃用水玻璃、纯碱等,纷纷采用一些其替代产品。

总之,泥浆的粘度和流动性受到原料系统中各个组分的影响,只有考虑到每一种组分及其相互间的影响,才可能获得最佳的稀释和分散效果。

同时,客户在选用稀释剂时一定要选择一些专业的生产厂
家,这样才能做到既经济又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