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圆与相似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圆与相似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圆与相似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六圆的有关证明与计算试题新人教版

专题六圆的有关证明与计算 圆的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例1】(2016·临夏州)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BD=DC,过点D作DE⊥AC,垂足为E,⊙O经过A,B,D三点. (1)求证:AB是⊙O的直径; (2)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3)若⊙O的半径为3,∠BAC=60°,求DE的长. 分析:(1)连接AD,证AD⊥BC可得;(2)连接OD,利用中位线定理得到OD与AC平行,可证∠ODE为直角,由OD为半径,可证DE与圆O相切;(3)连接BF,先证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再求出BF的长,由DE为三角形CBF中位线,即可求出DE的长. 解:(1)连接AD,∵AB=AC,BD=DC,∴AD⊥BC,∴∠ADB=90°,∴AB为圆O的直径 (2)DE与圆O相切,证明:连接OD,∵O,D分别为AB,BC的中点,∴OD为△ABC的中位线,∴OD∥AC,∵DE⊥AC,∴DE⊥OD,∵OD为圆的半径,∴DE与圆O相切 (3)∵AB=AC,∠BAC=60°,∴△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BC=6,连接BF,∵AB为圆O的直径,∴∠AFB=∠DEC=90°,∴AF=CF=3,DE∥BF,∵D为BC的中点,∴E为CF的中点,即DE为△BCF中位线,在Rt△ABF中,AB=6,AF=3,根据勾股定理得BF=错误!=3错误!,则DE=错误!BF=错误! 圆与相似 【例2】(2016·泸州)如图,△ABC内接于⊙O,BD为⊙O的直径,BD与AC相交于点H,AC的延长线与过点B的直线相交于点E,且∠A=∠EBC. (1)求证:BE是⊙O的切线; (2)已知CG∥EB,且CG与BD,BA分别相交于点F,G,若BG·BA=48,FG=2,DF=2BF,求AH的值. 分析:(1)证∠EBD=90°即可;(2)由△ABC∽△CBG得错误!=错误!,可求出BC,再由△BFC∽△BCD得BC2=BF·BD,可求出BF,再求出CF,CG,GB,通过计算发现CG=AG,可证CH=CB,即可求出AC. 解:(1)连接CD,∵BD是直径,∴∠BCD=90°,即∠D+∠CBD=90°,∵∠A=∠D,∠A=∠EBC,∴∠CBD+∠EBC=90°,∴BE⊥BD,∴BE是⊙O切线 (2)∵CG∥EB,∴∠BCG=∠EBC,∴∠A=∠BCG,又∵∠CBG=∠ABC,∴△ABC∽△ CBG,∴BC BG =\f(AB,BC),即BC2=BG·BA=48,∴BC=4错误!,∵CG∥EB,∴CF⊥BD,∴△BFC∽△BCD,∴BC2=BF·BD,∵DF=2BF,∴BF=4,在Rt△BCF中,CF= \r(BC2-FB2)=42,∴CG=CF+FG=5错误!,在Rt△BFG中,BG=错误!=3错误!,∵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圆的综合的综合题

一、圆的综合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点P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PC为⊙O的切线,点C为切点,连接AC,过点A作PC的垂线,点D为垂足,AD交⊙O于点E. (1)如图1,求证:∠DAC=∠PAC; (2)如图2,点F(与点C位于直径AB两侧)在⊙O上,BF FA =,连接EF,过点F作AD 的平行线交PC于点G,求证:FG=DE+DG; (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若AE=2 3 DG,PO=5,求EF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F=32. 【解析】 【分析】 (1)连接OC,求出OC∥AD,求出OC⊥PC,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求出四边形HGDE是矩形,求出DE=HG,FH=EH,即可得出答案; (3)设OC交HE于M,连接OE、OF,求出∠FHO=∠EHO=45°,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 EH∥DG,求出OM=1 2 AE,设OM=a,则HM=a,AE=2a,AE= 2 3 DG,DG=3a, 求出ME=CD=2a,BM=2a,解直角三角形得出tan∠MBO= 1 2 MO BM =,tanP= 1 2 CO PO =,设 OC=k,则PC=2k,根据OP=5k=5求出k=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1)证明:连接OC, ∵PC为⊙O的切线,

∴OC⊥PC, ∵AD⊥PC, ∴OC∥AD, ∴∠OCA=∠DAC, ∵OC=OA, ∴∠PAC=∠OCA, ∴∠DAC=∠PAC; (2)证明: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 ∵FG∥AD, ∴∠FGD+∠D=180°, ∵∠D=90°, ∴∠FGD=90°, ∵AB为⊙O的直径, ∴∠BEA=90°, ∴∠BED=90°, ∴∠D=∠HGD=∠BED=90°, ∴四边形HGDE是矩形, ∴DE=GH,DG=HE,∠GHE=90°, ∵BF AF =, ∴∠HEF=∠FEA=1 2 ∠BEA=190 2 o ?=45°, ∴∠HFE=90°﹣∠HEF=45°, ∴∠HEF=∠HFE, ∴FH=EH, ∴FG=FH+GH=DE+DG; (3)解:设OC交HE于M,连接OE、OF, ∵EH=HF,OE=OF,HO=HO, ∴△FHO≌△EHO, ∴∠FHO=∠EHO=45°,

相似三角形与圆综合题

相似三角形与圆综合 第一部分:例题分析 例1、已知:如图,BC为半圆O的直径,AD⊥BC,垂足为D,过点B作弦BF交AD于点E,交半圆O于点F,弦A C与BF交于点H,且AE=BE.求证:(1)错误!=错误!;(2)AH·BC=2AB·BE. 例2、如图,PA为圆的切线,A为切点,PBC为割线,∠AP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求证:(1)AD=A E;(2)AB·AE=AC·DB. 例3、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BAC=60°,P是OB上一点,过P作AB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Q,连结OC,过点C作CD⊥OC交PQ于点D. (1)求证:△CDQ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CDQ≌△COB,求BP∶PO的值. 例4、△ABC内接于圆O,∠BAC的平分线交⊙O于D点,交⊙O的切线BE于F,连结BD,CD. 求证:(1)BD平分∠CBE;(2)AB·BF=AF·DC. 例3、⊙O内两弦AB,CD的延长线相交于圆外一点E,由E引AD的平行线与直线BC交于F,作切线FG,G为切点,求证:EF=FG. 第二部分:当堂练习 1.如图,AB是⊙O直径,ED⊥AB于D,交⊙O于G,EA交⊙O于C,CB交ED于F,求证:DG2=DE?DF 2.如图,弦EF⊥直径MN于H,弦MC延长线交EF的反向延长线于A,求证:MA?MC=MB?MD

D C B A O M N E H 3.如图,AB 、AC 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点D为劣弧AC 上一点,弦E D分别交⊙O于点E ,交A B于点H,交AC 于点F ,过点C的切线交ED 的延长线于点P. (1)若PC =P F,求证:AB ⊥ED ; (2)点D 在劣弧AC 的什么位置时,才能使AD 2 =D E·DF ,为什么? 4.如图(1),A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的外接圆直径,则有结论:AB · AC =AE · A D成立,请证明.如果把图(1)中的∠ABC 变为钝角,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则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5.如图,AD 是△A BC的角平分线,延长AD 交△A BC 的外接圆O 于点E ,过点C 、D 、E 三点的⊙O 1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结E F、DF . (1)求证:△A EF ∽△F ED ; (2)若AD =8,DE =4,求EF 的长. 6.如图,PC 与⊙O 交于B ,点A 在⊙O 上,且∠PCA =∠B AP. (1)求证:P A 是⊙O 的切线. (2)△ABP 和△CAP 相似吗?为什么? (3)若PB :BC =2:3,且P C=20,求PA 的长. D C B A O E 7.已知:如图, AD 是⊙O 的弦,OB ⊥A D于点E,交⊙O 于点C ,OE =1,BE =8,A E:A B=1:3. (1)求证:AB 是⊙O 的切线; (2)点F 是A CD 上的一点,当∠AOF =2∠B时,求AF 的长. 8.如图,⊿AB C内接于⊙O ,且BC 是⊙O 的直径,AD ⊥B C于D ,F是弧BC 中点,且AF 交BC 于E ,A B=6,AC =8,求CD ,DE ,及EF 的长. 9.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4AC =,43BC =,以A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点D ,点E 是BC 的中点,连结OD ,OB 、DE 交于点F. A C P E D H F O

2015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圆综合题学生版

2015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圆综合题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5?大连)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AD平分∠CAB,过点D作AC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EF与⊙O相切; (2)若AB=6,AD=4,求EF的长. 2.(2015?潍坊)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D作DF⊥AB,垂足为F,连接DE. (1)求证:直线DF与⊙O相切; (2)若AE=7,BC=6,求AC的长. 3.(2015?枣庄)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 (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BC2=CD?2OE; (3)若cos∠BAD=,BE=6,求OE的长. 4.(2015?西宁)如图,已知BC为⊙O的直径,BA平分∠FBC交⊙O于点A,D是射线BF上的一点,且满足=,过点O作OM⊥AC于点E,交⊙O于点M,连接BM, AM.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sin∠ABM=,AM=6,求⊙O的半径. 5.(2015?广元)如图,AB是⊙O的弦,D为半径OA的中点,过D作CD⊥OA交弦于点E,交⊙O于点F,且CE=CB.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连接AF、BF,求∠ABF的度数; (3)如果CD=15,BE=10,sinA=,求⊙O的半径. 6.(2015?北海)如图,AB、CD为⊙O的直径,弦AE∥CD,连接BE交CD于点F,过点E作直线EP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P,使∠PED=∠C. (1)求证:PE是⊙O的切线; (2)求证:ED平分∠BEP; (3)若⊙O的半径为5,CF=2EF,求PD的长. 7.(2015?莆田)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BD交于点E,点O 在线段AE上,⊙O过B,D两点,若OC=5,OB=3,且cos∠BOE=.求证:CB是⊙O的切线.

人教版初中数学圆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圆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 ?中,5AB =,3AC =,4BC =,将ABC ?绕一逆时针方向旋转40? 得到ADE ?,点B 经过的路径为弧B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 14 63π- B .33π+ C . 33 38 π- D . 259 π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CB ≌△AED ,∠DAB=40°,可得AD=AB=5,S △ACB =S △AED ,根据图形可得S 阴影=S △AED +S 扇形ADB -S △ACB =S 扇形ADB ,再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可求阴影部分面积. 【详解】 ∵将△ABC 绕A 逆时针方向旋转40°得到△ADE , ∴△ACB ≌△AED ,∠DAB=40°, ∴AD=AB=5,S △ACB =S △AED , ∵S 阴影=S △AED +S 扇形ADB -S △ACB =S 扇形ADB , ∴S 阴影=4025360π?=259 π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扇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如图,圆形铁片与直角三角尺、直尺紧靠在一起平放在桌面上.已知铁片的圆心为O ,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 落在直尺的10cm 处,铁片与直尺的唯一公共点A 落在直尺的14cm 处,铁片与三角尺的唯一公共点为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圆形铁片的半径是4cm B .四边形AOB C 为正方形 C .弧AB 的长度为4πcm D .扇形OAB 的面积是4πcm 2 【答案】C 【解析】

中考数学圆与相似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

中考数学圆与相似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相似 1.已知如图 1,抛物线 y=﹣ x2﹣ x+3 与 x 轴交于 A 和 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与 y 轴相 交于点 C,点 D 的坐标是( 0,﹣ 1),连接 BC、 AC (1)求出直线AD 的解析式; (2)如图2,若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F,当△ ADF 的面积最大时,有一线段 MN=(点 M 在点 N 的左侧)在直线BD 上移动,首尾顺次连接点A、 M、 N、 F 构成四边形 AMNF,请求出四边形AMNF 的周长最小时点N 的横坐标; ( 3 )如图3,将△ DBC 绕点 D 逆时针旋转α°(0<α°<180°),记旋转中的△ DBC为 △DB′,C′若直线 B′与C′直线 AC 交于点 P,直线 B′与C′直线 DC 交于点 Q,当△ CPQ是等腰三角形时,求 CP 的值. 【答案】(1)解:∵抛物线 y=﹣x2﹣x+3 与 x 轴交于 A 和 B 两点, ∴0=﹣ x2﹣ x+3, ∴x=2 或 x=﹣4, ∴A(﹣ 4, 0), B( 2, 0), ∵D( 0,﹣ 1), ∴直线 AD 解析式为y=﹣x﹣ 1 (2)解:如图1,

过点 F 作 FH⊥ x 轴,交 AD 于 H, 设 F(m,﹣m2﹣m+3), H( m,﹣m﹣ 1), ∴FH=﹣m2﹣m+3﹣(﹣m﹣ 1) =﹣m2﹣m+4, △ADF △AFH △DFH DA (﹣m 2﹣ m+4) =﹣m2﹣ m+8=﹣( m+ ∴S=S+S=FH × |x﹣ x |=2FH=2 )2+ , 当 m=﹣时, S△ADF最大, ∴F(﹣,) 如图 2,作点 A 关于直线 BD 的对称点 A1,把 A1沿平行直线 BD 方向平移到 A2,且A A =, 12 连接 A2F,交直线 BD 于点 N,把点 N 沿直线 BD 向左平移得点 M,此时四边形AMNF 的周长最小.. ∵O B=2, OD=1, ∴t an ∠ OBD= , ∵AB=6,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点A、B、C分别是⊙O上的点, CD是⊙O的直径,P是CD延长线上的一点,AP=AC. (1)若∠B=60°,求证:AP是⊙O的切线; (2)若点B是弧CD的中点,AB交CD于点E,CD=4,求BE·AB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8. 【解析】 (1)求出∠ADC的度数,求出∠P、∠ACO、∠OAC度数,求出∠OAP=90°,根据切线判定推出即可; (2)求出BD长,求出△DBE和△ABD相似,得出比例式,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试题解析:连接AD,OA, ∵∠ADC=∠B,∠B=60°, ∴∠ADC=60°, ∵CD是直径, ∴∠DAC=90°, ∴∠ACO=180°-90°-60°=30°, ∵AP=AC,OA=OC, ∴∠OAC=∠ACD=30°,∠P=∠ACD=30°, ∴∠OAP=180°-30°-30°-30°=90°, 即OA⊥AP, ∵OA为半径, ∴AP是⊙O切线. (2)连接AD,BD,

∵CD是直径, ∴∠DBC=90°, ∵CD=4,B为弧CD中点, ∴BD=BC=, ∴∠BDC=∠BCD=45°, ∴∠DAB=∠DCB=45°, 即∠BDE=∠DAB, ∵∠DBE=∠DBA, ∴△DBE∽△ABD, ∴, ∴BE?AB=BD?BD=. 考点:1.切线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BC交直径AD于点E,过点C作AD的垂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G,垂足为F.连接OC. (1)若∠G=48°,求∠ACB的度数; (2)若AB=AE,求证:∠BAD=∠COF; (3)在(2)的条件下,连接OB,设△AOB的面积为S1,△ACF的面积为S2.若 tan∠CAF= 1 2,求1 2 S S的值. 【答案】(1)48°(2)证明见解析(3)3 4

人教版初中数学圆的技巧及练习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圆的技巧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5,高为12,则这个圆锥的全面积是( ) A .60π B .65π C .85π D .90π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圆锥侧面母线长,再根据圆锥的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求出答案. 【详解】 ∵圆锥的底面半径是5,高为12, ∴侧面母线长为2251213+=, ∵圆锥的侧面积=51365ππ??=, 圆锥的底面积=2525ππ?=, ∴圆锥的全面积=652590πππ+=,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圆锥的全面积,圆锥侧面母线长与底面圆的半径、圆锥的高的关系,熟记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D ⊥AD ,以BD 为直径作圆,交于AB 于E ,交CD 于F ,若BD=12,AD :AB=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123 B .1536π-π C .30312π- D .48336π-π 【答案】C 【解析】 【分析】 易得AD 长,利用相应的三角函数可求得∠ABD 的度数,进而求得∠EOD 的度数,那么一个阴影部分的面积=S △ABD -S 扇形DOE -S △BOE ,算出后乘2即可. 【详解】 连接OE ,OF . ∵BD=12,AD :AB=1:2, ∴AD=43 ,AB=83,∠ABD=30°, ∴S △ABD =33,S 扇形= 60361 6,633933602 OEB S ππ?==?=V

∵两个阴影的面积相等, ∴阴影面积=() 224369330312ππ?--=-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是理解阴影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减扇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 3.已知,如图,点C ,D 在⊙O 上,直径AB=6cm ,弦AC ,BD 相交于点E ,若CE=BC ,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934 π- B . 9942 π- C . 39 324 π- D . 39 22 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连接OD 、OC ,根据CE=BC ,得出∠DBC=∠CEB=45°,进而得出∠DOC=90°,根据S 阴影=S 扇形-S △ODC 即可求得. 【详解】 连接OD 、OC , ∵AB 是直径, ∴∠ACB=90°, ∵CE=BC , ∴∠CBD=∠CEB=45°, ∴∠COD =2∠DBC=90°, ∴S 阴影=S 扇形?S △ODC = 2903360 π?? ?1 2×3×3=94π ?92.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圆与相似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doc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圆与相似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 一、相似 1.如图所示,△ ABC 中, AB=AC,∠ BAC=90°, AD⊥ BC, DE⊥ AC,△ CDE 沿直线 BC 翻折到△ CDF,连结 AF 交 BE、 DE、 DC分别于点 G、 H、I. (1)求证: AF⊥ BE; (2)求证: AD=3DI. 【答案】(1)证明:∵在△ ABC中, AB=AC,∠ BAC=90°, D 是 BC 的中点, ∴AD=BD=CD,∠ ACB=45 ,° ∵在△ ADC中, AD=DC,DE⊥ AC, ∴A E=CE, ∵△ CDE沿直线 BC 翻折到△ CDF, ∴△ CDE≌ △CDF, ∴C F=CE,∠ DCF=∠ACB=45 ,° ∴C F=AE,∠ ACF=∠DCF+∠ACB=90 ,° 在△ ABE 与△ ACF中, , ∴△ ABE≌ △ ACF(SAS), ∴∠ ABE=∠ FAC, ∵∠ BAG+∠ CAF=90 ,° ∴∠ BAG+∠ ABE=90 ,° ∴∠ AGB=90 ,° ∴AF⊥BE (2)证明:作IC 的中点 M,连接 EM,由( 1)∠ DEC=∠ECF=∠ CFD=90°

∴四边形 DECF是正方形, ∴EC∥ DF, EC=DF, ∴∠ EAH=∠ HFD, AE=DF, 在△ AEH 与△FDH 中 , ∴△ AEH≌ △FDH( AAS), ∴EH=DH, ∵∠ BAG+∠ CAF=90 ,° ∴∠ BAG+∠ ABE=90 ,° ∴∠ AGB=90 ,° ∴AF⊥BE, ∵M 是 IC 的中点, E 是 AC 的中点, ∴EM∥AI, ∴, ∴DI=IM , ∴CD=DI+IM+MC=3DI, ∴AD=3DI 【解析】【分析】( 1)根据翻折的性质和SAS 证明△ ABE≌ △ AC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 质得出∠ ABE=∠ FAC,再证明∠ AGB=90°,可证得结论。 (2)作IC 的中点M ,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 EAH=∠HFD,AE=DF,利用AAS 证明△AEH 与△ FDH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中位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2.已知:如图,在△ABC 中, AB=BC=10,以 AB 为直径作⊙ O 分别交 AC, BC 于点 D,E,连接 DE 和 DB,过点 E 作 EF⊥ AB,垂足为 F,交 BD 于点 P.

(名师整理)人教版数学中考《圆的综合应用》专题复习精品教案

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综合复习之圆的综合应用 考点 题型 分值 圆的综合应用 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 定; 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弧长、扇形面积的计算,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圆与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综合运用。 填空题、选择题和解 答题为主,也有阅读理解题,条件开放、结论开放探索题等新的题型。 6~12分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掌握圆的基本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圆中的计算问题。 难点: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圆与四边形、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考点精讲 一、圆的基本性质 1.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2.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也相等;相等的弦或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O A B E 如图所示,(1)若∠AOB =∠COD ,则AB =CD ,? ?=CD AB ;(2)若AB =CD (或? ? =CD AB ) ,则∠AOB =∠COD 。 O A B C D

3.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核心归纳】 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 垂径定理是圆的轴对称性的体现,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是圆的中心对称性质的体现。 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1. 点与圆位置关系:(1)点在圆内?d <r ;(2)点在圆上?d =r ;(3)点在圆外?d >r 。 O P r d O P r d O P r d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相交?d <r ;(2)直线与圆相切?d =r ;(3)直线与圆相离?d >r 。 O r d O r d O r d 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两圆内含(R >r )?d <R -r ;(2)两圆内切(R >r )?d =R -r ;(3)两圆相交?R -r <d <R +r ;(4)两圆外切?d =R +r ;(5)两圆外离?d >R +r 。 O 2 r O 1R O 2 r O 1R O 2 r O 1 R O 2 r O 1 R O 2 r O 1 R 【核心归纳】 1. 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2. 切线的判定: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4. 如果两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且平分公共弦。

中考数学圆综合题汇编

25题汇编 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是⊙O 的切线,切点为B ,AD 为弦,OC ∥AD 。 (1)求证:DC 是⊙O 的切线; (2)若OA=2,求OC AD 的值。 2.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B=60°,CD 是⊙O 的直径,P 是C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P=AC (1)求证:直线AP 是⊙O 的切线; (2)若AC=3,求PD 的长。 D C B A O C B

3.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M 和BN 是⊙O 的两条切线,点E 是⊙O 上一点,点D 是AM 上一点,连接DE 并延长交BN 于点C ,连接OD 、BE ,且OD ∥BE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若AD=1,BC=4,求直径AB 的长。 4. 如图,△ABC 内接于⊙O ,弦AD ⊥AB 交BC 于点E ,过点B 作⊙O 的切线交DA 的延长线于点F ,且∠ABF=∠ABC 。 (1)求证:AB=AC ; (2)若EF=4,2 3 tan F ,求DE 的长。 M N E D C B A O

5. 在△ABC 中,AB=AC ,以AB 为直径作⊙O ,交BC 于点D ,过点D 作DE ⊥AC ,垂足为E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若AE=1,52=BD ,求AB 的长。 6.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AD 垂直于过点C 的直线,垂足为D ,且AC 平分 ∠BAD 。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62=AC ,AD=4,求AB 的长。 A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圆与相似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圆与相似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相似 1.如图,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连接BO,以AB为斜边向三角内部作Rt△ABE,且∠AEB=90°,连接EO.求证: (1)∠OAE=∠OBE; (2)AE=BE+ OE. 【答案】(1)证明: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 ∴OB⊥AC, ∴∠AOB=90°, ∵∠AEB=90°, ∴A,B,E,O四点共圆, ∴∠OAE=∠OBE (2)证明:在AE上截取EF=BE, 则△EF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FBE=45°, ∵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 ∴∠ABO=45°, ∴∠ABF=∠OBE, ∵, ∴, ∴△ABF∽△BOE,

∴ = , ∴AF= OE, ∵AE=AF+EF, ∴AE=BE+ OE. 【解析】【分析】(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OB=∠AEB=90°,可得出A,B,E,O四点共圆,再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证得结论。 (2)在AE上截取EF=BE,易证△EF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出BF与BE的比值为,再证明∠ABF=∠OBE,AB与BO的比值为,就可证得AB、BO、BF、BE四条线段成比例,然后利用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ABF∽△BOE,可证得AF= OE,由AE=AF+EF,可证得结论。 2.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cm,BC=8cm,E、F分别是AB、BD的中点,连接EF,点P从点E出发,沿EF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D出发,沿DB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当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停止运动.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0<t<4)s,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BEF∽△DCB; (2)当点Q在线段DF上运动时,若△PQF的面积为0.6cm2,求t的值; (3)如图2过点Q作QG⊥AB,垂足为G,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EPQG为矩形,请说明理由; (4)当t为何值时,△PQF为等腰三角形?试说明理由. 【答案】(1)解: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在中, 分别是的中点,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北京市西城区)如图,BC 是⊙O 的直径,P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于点A ,如果PA =3,PB =1,那么∠APC 等于 ( ) (A ) 15 (B ) 30 (C ) 45 (D ) 60 2.(北京市西城区)如果圆柱的高为20厘米,底面半径是高的 41,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 ) (A )100π平方厘米 (B )200π平方厘米 (C )500π平方厘米 (D )200平方厘米 3.(北京市西城区)“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菱《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在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 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垂足为E ,CE =1寸,AB =寸,求直径CD 的长”.依题意,CD 长为 ( ) (A )2 25寸 (B )13寸 (C )25寸 (D )26寸 4.(北京市朝阳区)已知:如图,⊙O 半径为5,PC 切⊙O 于点C ,PO 交⊙O 于点A ,PA =4,那么PC 的长等于 ( ) (A )6 (B )25 (C )210 (D )214 5.(北京市朝阳区)如果圆锥的侧面积为20π平方厘米,它的母线长为5厘 米,那么此圆锥的底面半径的长等于 ( ) (A )2厘米 (B )22厘米 (C )4厘米 (D )8厘米 6.(天津市)相交两圆的公共弦长为16厘米,若两圆的半径长分别为10厘 米和17厘米,则这两圆的圆心距为 ( ) (A )7厘米 (B )16厘米 (C )21厘米 (D )27厘米 7.(重庆市)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 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 ( )

人教版初中数学圆的经典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ABC ?是一块绿化带,将阴影部分修建为花圃.已知15AB =,9AC =,12BC =,阴影部分是ABC ?的内切圆,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将随机落在这块绿化带上,则小鸟落在花圃上的概率为( ). A . 16 B .6π C .8π D .5 π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AB=5,BC=4,AC=3,得到AB 2=BC 2+AC 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 为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ABC 的内切圆半径=4+3-52=1,求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AB=5,BC=4,AC=3, ∴AB 2=BC 2+AC 2, ∴△ABC 为直角三角形, ∴△ABC 的内切圆半径= 4+3-52=1, ∴S △ABC = 12AC?BC=12 ×4×3=6, S 圆=π, ∴小鸟落在花圃上的概率= 6π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几何概率,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等于两直角边的和与斜边差的一半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 2.如图,在矩形ABCD 中,6,4AB BC ==,以A 为圆心,AD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E ,以C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13π B .1324π+ C .1324π- D .524π+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分别求出扇形FCD 和扇形EAD 的面积以及矩形ABCD 的面积,再根据阴影面积=扇形FCD 的面积﹣(矩形ABCD 的面积﹣扇形EAD 的面积)即可得解. 【详解】 解:∵S 扇形FCD 29036096ππ==??,S 扇形EAD 2 40360 94ππ==??,S 矩形ABCD 6424=?=, ∴S 阴影=S 扇形FCD ﹣(S 矩形ABCD ﹣S 扇形EAD ) =9π﹣(24﹣4π) =9π﹣24+4π =13π﹣24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根据阴影面积=扇形FCD 的面积﹣(矩形ABCD 的面积﹣扇形EAD 的面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B .在AB C 和'''A B C 中,若''AB A B =,''BC B C =,'90C C ∠=∠=,则ABC ≌'''A B C C .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D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相关的知识点逐个分析. 【详解】 解:A.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是真命题; B. 在ABC 和'''A B C 中,若''AB A B =,''BC B C =,'90C C ∠=∠=,则ABC ≌'''A B C ,根据HL ,是真命题;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D ,延长AO 交O 于E ,连接CD ,CE ,若CE 是⊙O 的切线,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BC=4,CD=6,求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 【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OD ,求出∠EOC=∠DOC ,根据SAS 推出△EOC ≌△DOC ,推出∠ODC=∠OEC=90°,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根据切线长定理求出CE=CD=4,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求出OA=OD=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COD 的面积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OD , ∵OD=OA , ∴∠ODA=∠A ,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 ∴OC ∥AB , ∴∠EOC=∠A ,∠COD=∠ODA , ∴∠EOC=∠DOC , 在△EOC 和△DOC 中, OE OD EOC DOC OC OC =?? ∠=∠??=? ∴△EOC ≌△DOC (SAS ), ∴∠ODC=∠OEC=90°, 即OD ⊥DC , ∴CD 是⊙O 的切线; (2)由(1)知CD 是圆O 的切线, ∴△CDO 为直角三角形, ∵S △CDO = 1 2 CD?OD , 又∵OA=BC=OD=4,

∴S△CDO=1 2 ×6×4=12, ∴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S=2S△CDO=24. 2.如图,⊙M交x轴于B、C两点,交y轴于A,点M的纵坐标为2.B(﹣33,O),C(3,O). (1)求⊙M的半径; (2)若CE⊥AB于H,交y轴于F,求证:EH=FH. (3)在(2)的条件下求AF的长. 【答案】(1)4;(2)见解析;(3)4. 【解析】 【分析】 (1)过M作MT⊥BC于T连BM,由垂径定理可求出BT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M的长; (2)连接AE,由圆周角定理可得出∠AEC=∠ABC,再由AAS定理得出△AEH≌△AFH,进而可得出结论; (3)先由(1)中△BMT的边长确定出∠BMT的度数,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G 的长,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出四边形AFCG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可求出答案.【详解】 (1)如图(一),过M作MT⊥BC于T连BM, ∵BC是⊙O的一条弦,MT是垂直于BC的直径, ∴BT=TC=1 2 3 ∴124 ; (2)如图(二),连接AE,则∠AEC=∠ABC,∵CE⊥AB, ∴∠HBC+∠BCH=90°

圆的相似综合题

相似与圆综合题目练习 2.(2013?湛江)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P为⊙O外一点,且OP∥BC,∠P=∠BAC. (1)求证:PA为⊙O的切线; (2)若OB=5,OP=,求AC的长. 3.(2013?营口)如图,点C是以AB为直径的⊙O上的一点,AD与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点D.(1)求证:AC平分∠BAD; (2)若CD=1,AC=,求⊙O的半径长.

4.(2013?西宁)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为⊙O直径,作∠CAD=∠B,且点D在BC的延长线上,CE⊥AD 于点E.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8,CE=2,求CD的长. 6.(2013?宁夏)在Rt△ABC中,∠ACB=90°,D是AB边上的一点,以BD为直径作⊙O交AC于点E,连结DE并延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且BD=BF. (1)求证:AC与⊙O相切. (2)若BC=6,AB=12,求⊙O的面积.

7.(2013?黄冈)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和过C点的直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且AC平分∠DAB. (1)求证:DC为⊙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3,AD=4,求AC的长. 9.(2013?朝阳)如图,直线AB与⊙O相切于点A,直径DC的延长线交AB于点B,AB=8,OB=10 (1)求⊙O的半径. (2)点E在⊙O上,连接AE,AC,EC,并且AE=AC,判断直线EC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求弦EC的长.

11.(2013?巴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连接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 (1)求证:△ADF∽△DEC; (2)若AB=8,AD=6,AF=4,求AE的长. 12.(2012?岳阳)如图所示,在⊙O中,=,弦AB与弦AC交于点A,弦CD与AB交于点F,连接BC. (1)求证:AC2=AB?AF; (2)若⊙O的半径长为2cm,∠B=60°,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14.(2012?陕西)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 (1)如图①,正方形EFPN的顶点E、F在边AB上,顶点N在边AC上,在正三角形ABC及其内部,以点A为位似中心,作正方形EFPN的位似正方形E′F′P′N′,且使正方形E′F′P′N′的面积最大(不要求写作法); (2)求(1)中作出的正方形E′F′P′N′的边长; (3)如图②,在正三角形ABC中放入正方形DEMN和正方形EFPH,使得DE、EF在边AB上,点P、N分别在边CB、CA上,求这两个正方形面积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初中数学圆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圆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矩形ABCD 中,6AB =,对角线10AC =,O e 内切于AB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24π- B .242π- C .243π- D .244π-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 ,连接OA 、OB 、OC 、过点O 作OH ⊥AB ,OE ⊥BC ,OF ⊥AC ,设 O e 的半径为r ,利用面积法求出r=2,再利用三角形ABC 的面积减去圆O 的面积得到阴 影的面积. 【详解】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B=90°, ∵6AB =,10AC =, ∴BC=8, 连接OA 、OB 、OC 、过点O 作OH ⊥AB ,OE ⊥BC ,OF ⊥AC , 设O e 的半径为r , ∵O e 内切于ABC ?, ∴OH=OE=OF=r , ∵11 ()22 ABC S AB BC AB AC BC r =?=++?V , ∴ 11 68(6108)22r ??=++?, 解得r=2, ∴O e 的半径为2, ∴21 68-2 224-4ABC O S S S ππ=-=???=V e 阴影,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内切圆的定义,阴影面积的求法,添加合适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在Rt△ABC中,∠ACB=90°.AC=8,BC=3,点D是BC边上动点,连接AD交以CD为直径的圆于点E,则线段BE长度的最小值为( ) A.1 B.3 2 C.3D. 5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可知∠CED=90°,则∠AEC=90°,设以AC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O,若BE最短,则OB最短,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 OE=1 2 AC=4,在Rt△O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OB=5,即可得解. 【详解】 解:连接CE, ∵E点在以CD为直径的圆上, ∴∠CED=90°, ∴∠AEC=180°-∠CED=90°, ∴E点也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 设以AC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O,若BE最短,则OB最短,∵AC=8, ∴OC=1 2 AC=4, ∵BC=3,∠ACB=90°, ∴22 OC BC ,

专题3 圆与相似综合压轴题解析

专题三圆压轴题 一、核心讲练 1.如图,在⊙O的内接四边形ACDB中,AB为直径,AC:BC=1:2,点D为弧AB的中点,BE⊥CD垂足为E. (1)求∠BCE的度数; (2)求证:D为CE的中点; (3)连接OE交BC于点F,若AB OE的长度.

2.如图,半圆O中,将一块含60°的直角三角板的60°角顶点与圆心O重合,角的两条边分别与半圆圆弧交于C,D两点(点C在∠AOD内部),AD与BC交于点E,AD与OC交于点F. (1)求∠CED的度数; (2)若C是弧AD的中点,求AF:ED的值; (3)若AF=2,DE=4,求EF的长.

3.如图,已知⊙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且BD=BC.延长AD到E,使得∠EBD=∠CAB. (1)如图1,若BD AC=6.①求证:BE是⊙O的切线;②求DE的长; (2)如图2,连结CD,交AB于点F,若BD CF=3,求⊙O的半径.

4.如图,在Rt△ABC中,∠A=30°,AC=8,以C为圆心,4为半径作⊙C. (1)试判断⊙C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点F是⊙C上一动点,点D在AC上且CD=2,试说明△FCD~△ACF; (3)点E是AB边上任意一点,在(2)的情况下,试求出EF+1 2 F A的最小值.

二、满分突破 5.如图,已知△ABC 内接于⊙O ,点E 在弧BC 上,AE 交BC 于点D ,EB 2=ED ?EA 经过B 、C 两点的圆弧交AE 于I . (1)求证:△ABE ∽△BDE ; (2)如果BI 平分∠ABC ,求证=AB AE BD EI ; (3)设O 的半径为5,BC =8,∠BDE =45°,求AD 的长.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点P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PC为⊙O的切线,点C为切点,连接AC,过点A作PC的垂线,点D为垂足,AD交⊙O于点E. (1)如图1,求证:∠DAC=∠PAC; (2)如图2,点F(与点C位于直径AB两侧)在⊙O上,?? BF FA =,连接EF,过点F作AD 的平行线交PC于点G,求证:FG=DE+DG; (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若AE=2 3 DG,PO=5,求EF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F=32. 【解析】 【分析】 (1)连接OC,求出OC∥AD,求出OC⊥PC,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求出四边形HGDE是矩形,求出DE=HG,FH=EH,即可得出答案; (3)设OC交HE于M,连接OE、OF,求出∠FHO=∠EHO=45°,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 EH∥DG,求出OM=1 2 AE,设OM=a,则HM=a,AE=2a,AE= 2 3 DG,DG=3a, 求出ME=CD=2a,BM=2a,解直角三角形得出tan∠MBO= 1 2 MO BM =,tanP= 1 2 CO PO =,设 OC=k,则PC=2k,根据OP=5k=5求出k=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1)证明:连接OC, ∵PC为⊙O的切线,

∴OC⊥PC, ∵AD⊥PC, ∴OC∥AD, ∴∠OCA=∠DAC, ∵OC=OA, ∴∠PAC=∠OCA, ∴∠DAC=∠PAC; (2)证明: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 ∵FG∥AD, ∴∠FGD+∠D=180°, ∵∠D=90°, ∴∠FGD=90°, ∵AB为⊙O的直径, ∴∠BEA=90°, ∴∠BED=90°, ∴∠D=∠HGD=∠BED=90°, ∴四边形HGDE是矩形, ∴DE=GH,DG=HE,∠GHE=90°, ∵?? BF AF =, ∴∠HEF=∠FEA=1 2 ∠BEA=190 2 o ?=45°, ∴∠HFE=90°﹣∠HEF=45°, ∴∠HEF=∠HFE, ∴FH=EH, ∴FG=FH+GH=DE+DG; (3)解:设OC交HE于M,连接OE、OF, ∵EH=HF,OE=OF,HO=HO, ∴△FHO≌△EHO, ∴∠FHO=∠EHO=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