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颈骨折手术入路

合集下载

【骨科小技巧】舟骨骨折的掌侧手术入路技巧详解!

【骨科小技巧】舟骨骨折的掌侧手术入路技巧详解!

【骨科小技巧】舟骨骨折的掌侧手术入路技巧详解!操作方法适应证•舟骨骨不连的植骨术。

•舟骨近侧1/3切除术。

•桡骨茎突切除术,或与以上两项手术之一同时做。

•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此时通常与舟骨背外侧入路联合应用。

患者体位•仰卧。

•患肢置上肢手术台上,前臂旋后,手掌向上,应用驱血绷带和止血带。

▲ 手术体位体表标志•在腕掌侧横纹远端掌侧摸到舟骨结节。

•桡侧腕屈肌在腕关节水平位于掌长肌腱桡侧,在止于第2、3掌骨基底之前,紧靠桡动脉的尺侧跨过舟骨。

切口•作一直线或弧形切口,长2~3cm。

•切口起自舟骨结节,沿桡侧腕屈肌腱与桡动脉之间向近端延长。

▲手舟骨掌侧入路切口。

切口以舟骨结节为基点,向近端和远端延长,近端延长是在桡侧腕屈肌腱和桡动脉之间进行神经间平面•无真正神经间平面,仅需牵开桡侧腕屈肌腱(正中神经支配)。

浅层显露•沿皮肤切口切开深筋膜,在切口桡侧找到桡动脉。

▲ 在桡动脉和桡侧腕屈肌之间切开深筋膜•将桡动脉与外侧皮瓣一起牵向外侧。

•找到桡侧腕屈肌腱并向远端分离,切开其表面的屈肌支持带,将桡侧腕屈肌腱从屈肌支持带的管中游离出来并将其牵向内侧,腕关节桡侧掌面即可显露。

▲ 将桡动脉和皮瓣向外侧牵开,桡侧腕屈肌腱向内侧牵开,显露腕关节囊的桡侧掌面深层显露•切开手舟骨上的胸关节囊,显示舟骨的远端2/3部分,手舟骨的前侧为非关节区。

•尽量背伸腕关节可显露手舟骨的近端1/3部分。

▲ 切开关节囊,背伸腕关节,显露手舟骨近端1/3关节面危险:血管•桡动脉位于切口的桡侧,在分离过程中随时可受到意外的损伤。

因此在分离过程中应尽早找到它并加以保护。

•此切口显露手舟骨的远端2/3较理想。

如何扩大切口•此切口可向近端有限度扩大。

•沿桡侧腕屈肌向近端延长皮肤切口,找到旋前方肌的远端缘,将其从骨面上剥离开,充分显露桡骨远端,可以在此处取骨作移植用。

需要时也可用于桡骨茎突的切除。

•极度背伸腕关节是显露舟骨的关键,可显露舟骨的近端极,这是大多数舟骨骨不连发生的部位。

尺桡骨的手术配合

尺桡骨的手术配合

操作技巧
在骨折端安装外固定架,通过调 整外固定架上的螺钉和连杆来稳
定骨折。
优缺点
外固定架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 等优点,但固定效果相对较差, 容易松动和感染。因此,在使用 外固定架时要加强护理和观察,
及时处理并发症。
05
关节面损伤修复与功能 重建策略
CHAPTER
关节面损伤评估及修复原则
1 2
关节面损伤程度评估
髓内钉固定适应症与操作技巧
适应症
适用于尺桡骨干骨折,特别是多段或 粉碎性骨折。
注意事项
在插入髓内钉时要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和神经,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感 觉和运动功能。
操作技巧
选择合适的髓内钉,通过髓腔将髓内 钉插入骨折端,确保骨折对位对线良 好。
外固定架在复杂损伤中的应用
适应症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 等复杂损伤。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 现,对关节面损伤程度进行准确评估。
修复原则
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制定个性化的修复方案, 包括关节面修复、骨折固定、软组织修复等。
3
手术时机选择
在确保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尽早进行手术治 疗,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关节功能重建方法探讨
解剖复位与内固定
切开显露
在必要时,可以切开部分 肌肉或肌腱,以更好地显 露尺桡骨。
术中神经血管保护策略
熟悉解剖结构
熟悉前臂的神经血管走 行,避免在手术过程中
损伤重要结构。
轻柔操作
在分离和显露过程中, 动作应轻柔,避免粗暴 操作导致神经血管损伤

使用保护器械
使用神经剥离子等器械 ,保护神经血管,减少
损伤风险。

手术-尺骨骨折伴桡骨头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孟氏骨折)

手术-尺骨骨折伴桡骨头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孟氏骨折)

1、一般考虑In the adult displaced Monteggia lesion, anatomical reduction and stable fixation are mandatory.The ulna fracture must be anatomically reduced in order to ensure accurate reposition of the radial head.Once operative fixation is achieved, the surgeon must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radial head, preferably under image intensification.成人孟氏骨折,必须解剖复位坚强固定。

尺骨骨折解剖复位以确保桡骨头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当固定完成时,手术者必须确保桡骨头稳定,可通过透视确定。

Instability of the radial head or incomplete reduction usually suggests a malreduction of the ulna fracture.桡骨头的不稳或不完全复位,通常原因为尺骨复位欠满意。

2、孟氏骨折的治疗Spontaneous reductionUsually reduction of the radial head spontaneously follows anatomical reduction of the ulna (>90%).自发复位:桡骨头复位通常在尺骨解剖复位完成后自发复位(>90%).Open reductionIn the case of incomplete reduction or persistent luxation (<10%), soft tissue interposition (joint capsule, annular ligament) has to be suspected and further investigated.切开复位:对于未完全复位或不好复位者,软组织因素(如关节囊,环状韧带)需要探查。

尺桡骨骨折手术记录

尺桡骨骨折手术记录

Operative Report
Operation date:
Pre-op diagnosis: Post-OP of fracture on right ulna and radius (clinical union stage).
Post-op diagnosis: Same as above.
Operation done: Removal of internal fixator.
Surgeons:
Anesthesia done: Nerve blocking of right brachial plexus.
Anesthesiologists:
Procedure:
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平卧位,右上肢置于侧台上,常规消毒、铺巾。

右上肢充气
止血带充至0.04mp a。

2.沿右前臂原切口入路,逐层切开,经尺侧伸腕肌腱和尺侧屈腕肌腱间隙入路,直达
尺骨,显露钢板,将皮质骨螺钉和钢板拆除。

3.同样沿原切口入路,直达桡骨,显露钢板,将皮质骨螺钉和钢板拆除。

4.松止血带后冲洗、止血,清点器械、纱巾后逐层缝合。

5.右上肢加压包敷。

6.经PACU复苏,安返病房。

桡骨头Mason Ⅲ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及疗效分析

桡骨头Mason Ⅲ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及疗效分析

桡骨头Mason Ⅲ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及疗效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骨折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11例,女8例,年龄21~67岁(平均38.7岁)。

左侧7例,右测12例。

按Mason分类:全部为Mason Ⅲ型,其中6例合并副韧带损伤,尺骨鹰嘴骨折1例,肘关节后脱位及肱骨小头骨折1例,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例,肘关节后脱位伴冠状突骨折1例,冠状突撕脱性骨折1例。

损伤原因:外展位跌倒伤9例,高处坠落伤2例,机动交通事故8例。

1.2 手术方法常规取肘关节后外侧斜形入路,经肘后肌与尺侧腕伸肌的间隙进入。

切开关节囊,暴露桡骨头颈部与肱骨外髁,注意不要损伤桡神经深支。

合并有桡骨近端与桡骨颈骨折者,需将切口向远端延长,并切开环状韧带(手术结束时应修复环状韧带)以利显露。

对有骨膜附着的头颈部劈裂骨折片,应予保留,复位后可先用细克氏针临时固定,再用可吸收螺钉加压固定,螺钉要刚穿过对侧骨皮质,螺钉头应埋入软骨下面,使之形成光滑的关节面,以免妨碍关节活动。

对桡骨头周围劈裂和中部塌陷骨折,先整复塌陷骨折片,缺损间隙用松质骨填塞或取同侧外上髁上方骨块植骨,分别将骨块复位,暂用克氏针从不同方向固定,检查复位良好后分别取出克氏针钻孔拧入可吸收螺钉固定,关节面部螺钉帽埋于软骨面下。

涉及桡骨颈部的斜形骨折,可用薄的微型钢板和(或)可吸收螺钉固定,对横行骨折应使用薄的微型钢板固定。

对头部粉碎骨折伴颈部横行骨折者,先将头部骨折片以可吸收螺钉固定,再用薄的微型钢板将其与颈部固定。

同时伴有冠状突骨折者,可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同时伴有桡骨近端骨折者,应采用1/3管型钛板予以固定。

伴有肘关节脱位者,先将肘关节复位,再处理桡骨头颈部的骨折。

完成内固定后,应检查骨折复位和内固定是否满意,是否影响关节活动。

1.3 术后治疗术后抬高患肢,常规行抗感染、消肿、对症治疗。

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3David Manchester ,Nicholas Priestkey ,Howard Jackson.The assessment of executive functions coming out of the office 〔J 〕.Brain Injury ,2004;18(11):1067-81.4Lin H.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healthy elderly Chinese people 〔J 〕.Ar-chives Clin Neuropsychol ,2007;1(106):25-8.5陈长香,赵雅宁,王静,等.BADS 在颅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576-7.6陈长香,李建民,王静.应用BADS 对老年人执行功能的评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12(30):3764-5.〔2011-05-13收稿2011-08-26修回〕(编辑张慧)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杨琳(唐山市工人医院外科,河北唐山063000)〔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经掌侧入路〔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3)01-0155-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3.01.067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0276903D )第一作者:杨琳(1972-),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医学研究。

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经皮克氏针固定;年桡骨远段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上肢骨折,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轻微损伤即可引发骨折〔1〕。

由于骨折移位、碎裂、短缩明显,且多累及关节面,传统上以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夹板固定为主,常不能获得满意疗效,易出现腕关节无力、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2 4〕。

桡骨远端骨折27例的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27例的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27例的手术治疗(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桡骨; 骨折; 外科手术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六分之一[1],多数病例可通过闭合复位及石膏固定治疗。

对于高能损伤致粉碎性骨折单纯石膏外固定对于关节面对位及稳定固定效果差,而造成桡腕及尺桡关节骨性关节炎,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卡压,顽固性疼痛等并发症[2],随着内固定材料及技术不断改进,切开复位固定已广泛应用。

2006年3月~2009年9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男11例,女16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9.7岁。

致伤原因:交通伤9例,高处坠落伤5例,摔伤13例。

骨折采用AO分型:A33例;B13例;B24例;B37例;C15例;C25例。

合并正中神经损伤1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

1.2 手术方法患肢均行臂丛阻滞麻醉,上止血带,术中C臂机监测复位效果。

取腕掌侧纵切口,暴露桡骨远端及关节面牵引状态下行骨折复位,保持关节面平整,恢复桡骨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小骨折块先用克氏针固定,然后用T型钢板固定。

如骨折缺损严重,可取髂骨植骨后行T型钢板固定。

手术野止血后放橡皮引流片1只,关闭切口。

本组1例正中神经损伤病例在骨折固定后探查正中神经发现为移位骨块压迫所致。

术后处理:抬高患肢,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5~7 d,功能锻炼视骨折类型和固定牢固程度而定。

一般于术后2~3 d开始腕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1.3 治疗结果本组27例术后X线片示关节内骨折均为解剖复位,切口均未感染。

随访时间为6~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

愈合最短时间为7周,最长为15周,平均12周。

根据改良的Mcbride 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3]:优2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5%。

2 讨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恢复关节面的解剖结构及下尺桡关节的正常对合关系,坚强内固定行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关键。

成人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与治疗循证指南完整版

成人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与治疗循证指南完整版

成人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与治疗循证指南完整版桡骨远端骨折占所有骨折的26%~46%,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6~1/5[1-5]。

在儿童和青少年(年龄<18岁)和中老年人群(年龄>50岁)中,桡骨远端骨折均为最常见的骨折,且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5-7]。

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程度较男性更严重,桡骨远端骨折发病率上升也较男性更为明显。

研究表明在65岁以上人群中,女性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风险是男性的5倍[8]。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逐年增多,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本循证指南的制订由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发起,于2023年11月9日正式启动,遵照《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的要求制订严密计划和日程,经过多轮德尔菲法投票,汇集国内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及西部等各个区域骨科领域顶尖专家的智慧,旨在为主要从事创伤诊疗工作的骨科医生,及其他潜在使用人员,包括康复医生、麻醉医生、内科医生、护理人员、医院管理者和公共卫生专家等提供科学、权威的诊断与治疗指导。

针对成人桡骨远端骨折目前国内最为关注的临床问题,本指南共形成27条推荐意见,内容涵盖了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临床功能评价、并发症预防及骨质疏松诊治等内容。

临床问题1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如何定义?推荐意见:对于稳定或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

年龄≥65岁、女性、骨折粉碎、桡骨短缩是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的预测因素(1B)。

临床问题2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保守治疗的指征临床问题2-1:桡骨远端骨折是否需急诊进行复位?推荐意见:移位的关节外稳定骨折及软组织受到威胁的任何不稳定型骨折均需行急诊手法复位(1D)。

临床问题2-2: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是否可以保守治疗?推荐意见:对于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如果手法复位效果满意,石膏可以作为最终治疗方式(1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