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旧教材高二世界历史上册主要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教案

人教版旧教材高二世界历史上册主要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教案
人教版旧教材高二世界历史上册主要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教案

人教版旧教材高二世界历史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教案(两个课时中的第一个课时)

(课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帝国主义过度

一、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度时期的经济状况及帝国主义特征的讲述,培养学生结合史实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的材料解析题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说明历史资料的能力。3、通过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向帝国主义过度过程中,资本主义得到高速发展,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是不平衡的,因而形成各自不同的帝国主义特征。4、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向帝国主义过度中,带有浓厚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日本垄断资本集团,为谋求其发展便大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极力推行其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使中国和朝鲜遭受巨大的灾难。

二、重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度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三、难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度时期,各国的帝国主义特征。

四、方法:启发教育法、对比法、史料论证法。

五、教具:地图

六、教学过程:

在上一节里,我们学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推动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促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集中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垄断。而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使控制垄断组织的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他们还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入扩展的步伐。

这里老师先提问一个同学,其他同学先思考一下,看一看你的思考与被提问的同学有何不同?认真听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历史的发展,最主要的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问)(老师提问一位学生,学生答完后。老师再问有没有缺漏,最后把参考答案答出了)

应该是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生产关系(“垄断组织”)(板书)。我们刚刚学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刚好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的典型事例。也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推动,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并向垄断帝国主义过度。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帝国主义过度(板书)

我们先来学第一个大问题。

一、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板书)

1、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特征:高速、不平衡(板书)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前面二行注明一下。而那时的美国和德国就是高速发展最突出的代表。

2、美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板书)(提问)

(叫一位学生回答。回答后,问其他学生有没有需要补充)最后总结:叫学生在课本上注明五个观点,并做进一步的解析(同时挂上美国地图,依据美国地图来进行讲解):A、美国幅员(板书)辽阔(也可以说国土广阔),地理环境(板书)优越(东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北边是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南部是弱小的墨西哥,没有邻邦对它产生军事威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个国家没有邻国的军事威胁,它可以减少军费的开支,把大量资金用于经济建设上,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资源(板书)丰富(我们常

说我国地大物博,其实,我国在许多资源方面还比不上美国。哪位同学来说一说?那些资源方面中国比不上美国(提问)。学生回答后,可以叫另外一个学生补充,老师最后总结:铁矿、石油、耕地、森林等等资源,中国比不上美国。)

B、西部的开发(板书),为美国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我们前面学过,美国南北内战期间,通过了《宅地法》,加上美国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废除了奴隶制度,使美国的“西进运动”更快地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样,中国要持续健康发展,也要注意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近几年,我国也大力制定一些政策,以便促进西部的开发和发展,从而扩大中国的国内市场,也使西部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利用。这里老师又提问一个学生,其他先想一想,然后对比一下自己的思考。问题是这样的:从美国的西部开发,中国政府应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板书)(提问)被提问的学生回答后,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最后老师总结:1、废除一些落后的管理体制,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板书)。美国废除奴隶制度也属于变革生产关系。2、给予西部发展的优惠政策(板书),可以吸引国内外资金,从而加快西部的开发。美国颁布的《宅地法》,就是这种情况。

3、只有提高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板书),才能扩大国内市场,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4、西部的开发,要注意环境的保护(板书):美国西部的开发,注意到了环境的保护,使美国西部的发展得以更为健康持续发展。同样,中国要使西部健康持续发展,在开发西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否则,沙漠化、缺水等等可怕的因素就会随之而来。

C、源源而来的欧亚移民(板书),为美国的发展带来充足的劳动力,也带来必要的技术和经验:在初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同学们还记得(提问)哪些朝代,也是由于北方大量的移民南迁,也为江南带来了劳力和生产技术、经验,使江南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板书)(提问一个同学后),最后总结——有三国时期的东吴、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方、南宋等时期的发展,都于北方大量的移民南迁有关。当然,社会发展到现在,并不是越多的劳力越好,现在许多发达的国家,对移民的迁人比较严格了,往往只有高科技人才或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或可以为它本国带来大量资金的富翁,也只有这些人,发达国家才乐意接受。如现在中国向美国移民的,多数是一些科技人才,以至于现在美国流传着这样的口头语:“美国人的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美国人的智慧藏在华人的脑袋里。”还有“没有华人的美国大学,不能成为一流的大学,没有华人的美国医院,不是一流的医院。”可见,中国人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所以,每到华人过春节时,每一个在任的美国总统都会向华人进行节日的祝贺,赞扬华人对美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表示感谢。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自大,以为,没有华人,美国就发展的不快,因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的华人,数量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干苦力劳动的,如修铁路、挖金矿等。总之,从以上和教材上的史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移民对于美国的发展,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D、内战后的美国政治相对稳定,大量的欧洲资本涌入(板书):美国自建国以来,国内只出现过南北内战,除此之外,美国没有出现国内大乱的局面,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土上,也只是在珍珠港上遭到过日本人的偷袭,其他地方也没有落下一发炮弹。政治局面的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保障,外国企业家就会跑到这样的国家投资,才感到有安全感,要不,在动荡的地区投资,刚好建好的厂房,就被炮火摧毁,弄得血本无归,谁还敢去那样的地方投资。美国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与美国的政局长期稳定是密切相关的。就是现在,美国还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长期动荡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健康稳定地发展起来,也不可能吸引海外的资本大量的涌入。比方说,非洲中南部地区,发展较为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国家的政局长期动荡不安,频繁的内战和政变,使企业家望而却步。中国自“文革”以后,改革开发以来,政局稳定,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使

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现在中国每年吸引外资的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从中外历史中,我们了解到国家稳定是国家发展强有力的保障,我们就应该更要维护稳定大局,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现在世界提出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正因为以上这些原因,美国那时的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具体的经济发展数据,就在课本中的小字部分,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这里就不去多讲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板书),美国的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板书)。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3、美国为什么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板书)”?由于随着美国变成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美国步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又由于托拉斯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式,所以美国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美国是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典范,那么当时的德国的发展又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德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4、德国经济飞速发展(板书),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为什么?先叫一个同学回答,随后问那些是关键的所要记住的要点,而后,老师再进一步分析。

A、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板书):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无论是路易十四改革以前的法国,还是南北内战胜利前的美国,还是统一前的德国,国家的分裂,都使国内的市场得不到统一,致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而统一以后,国家的经济往往能得以飞速发展。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前,有国外经济学家就预言:中国收回香港、澳门后,香港、澳门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就会更加紧密,内地利用它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力,而香港、澳门却可利用他们的资本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更加能促使香港、澳门和大陆内地的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如果统一了台湾,把台湾的高科技和大量剩余资本,充分用到中国内地,那么,中国的发展就更加如虎添翼。现在,香港、澳门早已回归了,那位学者的预言确实准确。虽然,现在台湾还没有回归,但是,台湾现在的计算机产业大量进入中国内地,使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台湾大量的资本涌入内地,是中国内地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要是和平统一了台湾,那么,中国的经济是不是可以更快地发展?所以,从历史中,从现实上,我们都可以得出这么一个道理,国家分裂,不利于国家社会的进步,国家统一,是民族之幸,人民之幸,德国当时能迅速发展,就是在国家统一后。那么,德国迅速发展的第二点又是什么呢?

B、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板书),为德国增加了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资金(板书):一个国家要发展,有没有资金?肯定是一件重大的事情,1956年以前,新中国发展迅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苏联对中国给予了资金上的援助。现在,中国发展迅速,也离不开海外资金的大量涌入,当然,我们发展得来的资金是吸引别人的,而当时的德国得来的50亿法郎却来得不光彩,纯属于强盗行为。德国迅速发展的第三点是什么呢?

C、得自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工业的发展补充了重要的资源(板书):我们前面讲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发展,美国的工业革命也得以迅速发展,其中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两国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国家,其工业生产的成本就大大降低,它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相对居于更有利的地位。可以说,当时的美国和德国在工业产值上,赶超英、法,这一方面的原因不可低估。德国发展的第四个原因是

D、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板书),德国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板书):毛泽东曾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美最亮的字体,好画最美最亮的图画。那么,当时的德国,就有点类似于毛泽东所说的一张白纸,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的工业发展较少,旧的工厂、旧的设备和技术与英国和法国相比,少得多;而等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由于教育发展,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来发展经济,而比较

少涉及到旧机器旧技术的变更。除此之外,还可以加上德国对教育科技发展的重视(板书),我们看看“第二次工业革命”,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来自德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到“二战”前,世界的科技中心在德国。请同学们把这一点因素加上去,既德国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也是德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这一点,再好的白纸,也画不出最美的图画。

5、德国为什么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板书):学生回答后,老师解析。这一时期的德国也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容克”在德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容克”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课本上的注解:“容克”原为普鲁士的贵族地主,长期垄断军政要职,19世纪中期以后成为保留许多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化的地主。他们是德意志帝国右翼势力的支柱。(提问)那么,这里的“容克”与我们所学过的哪个阶层相似?学生回答后说明,“容克”与英国的“新贵族”相类似,因为都是资产阶级化的地主。只不过,“容克”更具有军国主义精神和扩张欲望。他们的利益同资产阶级的利益联系密切,因此,德国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至于德国迅速发展的具体数据,请同学们在课后阅读小字部分,这里就不必在讲了。

在同一时期,英国、法国的经济发展,与美国、德国相比,发展却显得缓慢,为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那时的英国、法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英法经济的缓慢发展(板书)

在向帝国主义过度阶段,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被美国和德国相继赶上和超过。但英国毕竟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特别是他的造船业和金融业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叫学生在课本上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注明),这有些类似于我们俗话所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英国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但它在某些方面仍具有较强的实力。

1、英国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发展缓慢呢?(板书)

有以下二个重要原因,A、由于英国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掌握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劳力(板书),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英国资本家也能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也就是说,英国资本家不需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也可以获取巨额利润。这样,英国的工业生产效率,比起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德国、美国,就要落后的多了。

B、英国的纺织业等部门的设备陈旧,资本家宁愿把大量的资本输往国外,而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板书)。

邓小平曾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未来,那个国家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那个国家就可在世界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美国之所以一直保持强国的地位,与美国在科技上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国要发展要进步,同样要在科技方面有所成就,这就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中国的发展就更有成效。

2、英国为什么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板书)?因为英国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的意义,英国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

在这一段时期里,法国的发展与英国有类似的地方,就是发展缓慢。下面我们就来讲讲法国。

3、法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在美国和德国的后面,到19世纪末,降到世界第四位,为什么(板书)?

A、法国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滞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板书)。这一方面,与我国现在的农业的收入增长缓慢和中国农业发展的滞后,影响到国内市场的发展有一些相同之处。党的“十六大”,中央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所

以,提出了要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有了发展,国内市场才能进一步的扩大,才会使中国的经济步入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道理很简单,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外贸的带动,现在中国的外贸增长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占了超过40%,而国内的市场需求的增长却相对缓慢,但是,一个国家,不可能长期依赖这么高的外贸增长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就是日本、美国这样的国家,他们的发展主要也是依靠本国的国内市场为主。所以,中国要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要从历史中得到一些启示,可喜的是,这一方面以引起国家的重视了。要不,生产这么多的东西,农民想买,口袋里却没有钱,而企业想把产品卖出去,却没有人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提高人民的收入。

B、小企业的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装备和新技术的采用(板书):我们前面讲了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的规模扩大,而大的企业,更有能力推动科技研究和采用新技术或运用新设备,所以,在当时的美国、德国,由于垄断组织更多,他们采用新科技新设备的可能性就更大,因此,它们发展也更快一些。而法国则相反,由于小企业的大量存在,它们无力更新技术和设备,这样,它们的生产效率就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垄断组织要逊色的多。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很多,要使中国的企业与世界的大企业进行竞争,必须把中国的企业做强做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报纸上看过“抓大放小”的评论,其实的道理就在这里:就是国家对于大企业进行扶持帮助,使它们迅速崛起,使他们更有能力与世界大企业进行竞争。(提问)想想看,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出现“抓大放小”的事?学生回答后,再进行解释,我们南雄的烟厂并到韶关烟厂,也是在这种形势下进行的。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对国家的许多决策也会更容易理解了。

C、普法战争中的失败和割地赔款(板书),给法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刚好与德国相反。这里就不再讲解了。

D、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而不是投在生产领域,投资国外远远多于投资国内(板书)。有钱不等于会用钱,有些人有了钱,就知道去赌博吃喝,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好处;有的人有了钱,会把钱用在适当的地方,使钱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对社会的发展就更有帮助。所以,有了钱,不一定就能迅速发展。(提问)我们前面学了哪两个国家,就是有了钱,却没有持久地强大起来?学生回答后,再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把掠夺到的大量的金银,不是投资到工商业中,而是用来挥霍,致使这两个国家尽管最早进行殖民掠夺,但最终还是迅速地衰败下去。当时的法国,有许多资本家,把大量的钱用在放高利贷上,而不是投资到生产领域里,而且,他们投资到国外的远远多于投资到国内的。这就使法国的工业产量远低于德国、美国。

4、为什么法国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板书)?其实在法国发展缓慢的问题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便是上面所讲的第四点,由于法国每年收取巨额利息,成为欧洲的高利贷者,因此,法国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七、小结:好了,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线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由于国情不同以及对新技术新设备采用的态度不同,不同的国家,其发展的速度不一样,对新技术新设备采用积极态度的德国、美国,发展得最快;对新技术新设备采用较为消极态度的英国、法国,其发展速度就慢了许多。从中我们再次理解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使我们更加坚信,要使国家发展富强,必须发展教育、发展科技。

八、布置作业:课本110页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的第1小题。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简答题汇总

世界历史上第四单元 10课 1、为欧洲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奠定思想和经济基础的两件大事? 2、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地区、指导思想(核心)、实质、主要代表及其成就、意义? 3、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哥伦布麦哲伦航海路线及其功绩、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1课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开始结束的时间、标志性事件、领导阶级及其代表人物? 2、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复辟的国王? 3、《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目的、颁布的意义? 4、英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这次革命有什么特点? 12课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结束的时间标志性事件、领导阶级及其代表人物? 2、美国诞生的时间、标志? 3、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4、《独立宣言》颁布的时间、机构、它提出的内容反应了当时人们什么要求?体现了什么思想? 5、《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一个什么政体的国家? 6、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它的性质? 13课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时间事件、达到高潮的事件、高潮结束的时间事件? 3、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被处死的法国国王?

4、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文献是什么?如何评价?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6、谁统治期间巩固了法大革命成果?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他发动的战争怎么看待?14课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从哪个国家开始? 2、首先开始的行业、开始的标志?标志性成果?时代特征?发明成果?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历史上第5、6、7、8单元复习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2、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哪个国家?后来成为主要经营者的是谁? 3、说出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的两种方式?它们对欧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英国什么时候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国家?号称什么?它在印度的殖民机构? 5、18-19世纪,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代表性事例? 6、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中杰出的民族英雄是谁? 与此事件同时期的中国发生的类似大事件 是什么? 7、拉美独立运动反对哪些国家的殖民统治?其中著名领导人是谁?他有何美誉? 8、画出三角贸易路线图? 第17、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宪章运动的时间、斗争的目标、政治纲领、性质、结果?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2018新版教材)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完整word版,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期 九年级历史 (《世界历史》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狮身人面像 B.太阳历 C.《医典》D.象形文字 2.下列各项中,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是 ①孔雀王朝②种姓制度③两河流域④佛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右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4.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下面属于罗马文化成就的是 A B C D 5.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主张符合基督教的是 A.忍受苦难 B.众生平等 C.因果报应 D.信奉安拉 6.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张明同学的学习笔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9世纪开始,大约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B.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属于直领地 C.佃户通过耕种“直领地”获得“份地” D.佃户不能参与庄园法庭案件的审理7.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各项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无关的是 A.选拔官吏的需要 B.教师行会的出现 C.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D.城市的自由和自治8.中东地区是现在世界上不太平静的一个地区,而这里的阿拉伯人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以下属于他们的文明的是 ①伊斯兰教②《天方夜谭》③阿拉伯数字的发明④《医学集成》 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A.行会组织的出现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10.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 经典作品共同体现的思潮是 A.理性主义B.人文主义C.科学精神D.神权至上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说课讲解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 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 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 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制定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法典信息:古巴比伦王国的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家庭奴隶制。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地理位置: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3)鼎盛期:孔雀王朝。统一印度,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民族:雅利安人。 4)古印度文明成果:“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2、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创建,是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等级间贵贱分明) 1)种姓制度的等级阶层及职责: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 2)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印度影响深远。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 公开课教学设计_0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世界历史大事的基本线索和特点。 2.通过历史大事年表的试题讲解与分析,掌握中考试题中大事年表的做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时间的掌握和特点的归纳 难点: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做题方法。 教学流程 导入 一、自主学习 1、复习九上课本目录,了解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结合课本147页世界历史大事年表,识记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二、合作探究 1.归纳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有哪几个时期?包括哪些重大事件? 2.学习制作一个大事年表。 展示教师总结的答案和制作的大事年表 三、精讲点拨 听录音讲解大事年表的特点及示例分析 1、中考试题特点: 大事年表就是把以往发生过的较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年代、月份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中考历史往往作为材料题出现。特点:主观性和时代性 2、答题方法步骤: (一)“读”。通读大事年表、明确历史脉络。审清设问后再带着问题有目标地细读材料,划出相关信息。 (二)“审”。审清设问,审定中心问题即题目的中心内容(主题),申请关键词、时空、人物、角度等,边审边标注,标出问题的关键词。 (三)“联”。联系课本,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题目要求、利用教材知识进行横向、纵向联系。 (四)“答”。运用历史思维分析,规范作答。 3、示例分析讲解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立 1894年孙中山创办兴中会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百日维新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 (2)上述大事年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例。 (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 (4)归纳出上述大事年表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本线索。 四、巩固练习 1、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尚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阶段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2、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70年代电力进入生产领域 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研制成功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学案设计全套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导学 单 元 线 索

第1课古代埃及 板块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 材料二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 简述尼罗河文明发展历史。 答案:(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若干个小国。 课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堂 (3)新王国时代,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探 (4)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吞并。 究 过渡语: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金字塔是其典型的文明标志。 板块二金字塔 (1)象征古代埃及国王尊严的是图,名为。

A.印度 B.伊拉克 C.埃及 D.伊朗 4.“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僖之旅的主题歌。如果他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 B )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古巴比伦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堂探究板块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圣经》里被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奴隶制社会状况,请简要介绍。 答案:(1)位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2)出现:约公元前3500年起,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3)统一: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过渡语: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是在怎样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的呢? 板块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试对古巴比伦王国作一简要概述。 答案:(1)位置: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发展:汉谟拉比在位时,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 (3)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过渡语: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板块三《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一 材料二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 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 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制定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法典信息:古巴比伦王国的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家庭奴隶制。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地理位置: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3)鼎盛期:孔雀王朝。统一印度,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民族:雅利安人。 4)古印度文明成果:“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2、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创建,是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等级间贵贱分明) 1)种姓制度的等级阶层及职责: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 2)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印度影响深远。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主要教义: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传入中国: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案 新人教版 (I)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案新人教 版 (I) 教学目标: 1、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掌握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3、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简述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内容及其意义。 2.简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及其意义。 3.说说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设问导读: (一)希波战争 1.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 6 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波

斯帝国。 波斯帝国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中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结果:希腊军民赢得战争的胜利。 3.希腊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 期东西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马拉松长跑来源于希波战争。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它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东征路线及帝国建立: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继王位,他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扩张:公元前27年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的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指导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过程,指导根据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的情况。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要点。 2.通过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说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情况,初步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讲述北京人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小故事,体会考古学家执着探索的精神,结合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北京人教学难点:劳动创造人本身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活动教师活动图片导入达尔文猿身像及达尔文真实画像设问: 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片的特殊之处? 2.观察第二幅图片,认识达尔文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1.多媒体资料:人类进化示意图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看看能不能发现这个猿身像的头是谁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暨生物进化论。设计意图设疑导入,从达尔文猿身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环节课程导入新课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人类猿进化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描述人类进化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图片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来。 2.多媒体资料《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设问: (1)依据地图观察中国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个流域,说明什么问题? (2)探索人类产生奥秘的时候,是依靠什么来判定远古人类生存、存在的时间的? 3.牙齿的秘密——初识“元谋人”资料:首次报道:1965年5月,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进行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经研究发现,两枚牙齿同属于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状。经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

第 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教学后记: 第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古代印度》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古代印度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 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 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能力要求;(1)在教帅的帮助下,要求正确认识到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问题。(2)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和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 难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那么人类是怎样起源、发展,不同的人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最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又是怎样产生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人类历史的开端,共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 【讲授新课】 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比如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和想象。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那么,人类究竟怎样出现的呢? 一、人类的出现 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发展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最初的人类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 地史学家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成五大阶段,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太古代和元古代已经出现了极低等的菌藻类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当中。古生代出现了鱼类、上陆的爬行动物。中生代是恐龙的世纪,还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新生代后期出现了古猿和人类。 1.“完全形成的人” 现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生活在哪儿?“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 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思考探究观 察分析 人类怎样形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什么?氏族社会 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怎样解体? 议论解疑综 合归纳 人类是神(或上帝)造的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国家与氏族组织 有哪些不同点? 情感态度价 值观唯物史观 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 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 的进步 人文素养 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脑的发育,最终使得 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不断 发展 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课件下载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人类的出现 .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根据第3页“动脑筋”:直立行走是不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为什么?(应该是的。因为:①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等,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②直立行走开阔了眼界,促进了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 .根据第3页表格《完全形成的人》进行课堂“接龙练习”: 《完全形成的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含板书】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第 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 (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之一、北京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1、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 早的人类 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2、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 留猿的某些特征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 具,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 远古居民的代表。 作业:(见课件) 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 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雅典民主制利弊得失的评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现代奥运会有一项重要的竞技体育比赛叫马拉松长跑,有同学知道它的长度吗?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距离的确定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喘不过气来,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希腊城邦 (一)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爱琴文明 1.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地图《古代希腊》 2.教师讲述:与其他地区的大河流域文明相比,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我国的黄河流域等相比而言,希腊文明有其特别之处,它是海洋文明,它的发轫与繁盛都与海洋密不可分。它最初的源头就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教师讲述:公元前1200年因另一支希腊人入侵,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在爱琴文明衰亡之后的300

多年的时间里,古希腊陷入了沉寂的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对爱琴文明一无所知,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神话故事中的一些记载,并没有真实的历史依据。直到19世纪后期,才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为人们所认识。 4.教师过渡:爱琴文明毁灭之后是300的“黑暗时代”,但人类历史不可能总是停留在黑暗中的,短暂的沉寂在等待着伟大的复兴,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其表现是什么? (二)希腊城邦 1.图片展示:古希腊城邦 2.教师提问:什么是城邦呢?城邦是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他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其中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比照一下现代社会还有类似于城邦的国家存在吗? 提示:新加坡。 3.教师过渡:不一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一样的文明,在古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城邦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那么他们又采用什么形式对其城邦进行有效的统治的呢? 提示:希腊城邦的居民按照政治地位可以分为3大类:①拥有公民权因而能够参加政治活动的自由人;②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③处于被剥削、奴役地位的奴隶。 4.教师讲述:既然拥有公民的身份,为了一直保持公民的身份,自然会关心自己国家的独立。这是因为国家被其他城邦兼并,就意味着可能沦为外邦人甚至是奴隶,丧失原本的公民身份,那么公民的权利和待遇自然也会随着丧失。只因如此,城邦制度巩固以后,很难出现大邦吞并小邦的现象,一来是由于地理环境导致,岛上的山脉、海洋把希腊人分割在孤立的小岛中,二来正是由于公民的存在和他们的权利对于各邦的独立有重要的意义。 目标导学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材料展示: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伯里克利:“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事务中,我们恪守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杜绝人治。” 材料三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内部轮流执政。 材料四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2.问题思考:以上材料分别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 提示:人民主权、法律至上、轮番而治、公民内部的平等。 3.教师补充:公民大会是所有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每月三次左右,听取一切官吏的重要报告,辩论和通过各种提案。选举国家官吏,制定法律,决定战争和平等大事,公民在大会上可自由发言,议论议案,对现行政策和公职人员进行评议,采取公开举手的方法,多数票为通过,实施直接民主。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4.材料展示:故事《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片段)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故事中的小问题。 片段一:公民大会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罗耶干活赚钱,但他还是很愿意去。这是为什么? 公民意识强;他可能抽签当上官;他去开会还有津贴。 片段二:执勤的不准他妻子进入会场,为什么?

2018部编九年级上册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

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一天的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主要内容是对最新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进行分析。最新的历史教材是教育部版。为我们培训的是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侯建新老师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教师进修学校历史学科教研员张汝华老师。侯建新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分析新教材。 一、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编写总体情况 (一)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2012年颁布);教材开始进行编写,此后多次修订;2012年划入教育部统一编写修订阶段;2017年秋季开始使用部编版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于2018年秋季开始使用 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突出立德树人的责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增强人文素养,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二)世界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 打破专题编排方式,按时序叙事呈现方式:“点—线”结合体;单元—课——子目;正文及辅助部分。 (三)世界史学科价值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只有了解人类的其他文明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定位中国;而没有中国的世界历史是不完整的历史。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不断走向世界的历史,不断认识世界并不断变法图强的历史,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总之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不能分割。 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家国情怀,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具有天下情怀,义务教育《世界历史》课程和教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责任。历史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这样的情怀,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仍然可以作为我们世界史学科的座右铭。 二、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内容重点提示 (一)总体情况 世界古代史;4个单元;时间范围:人类早期文明至15世纪末;古代亚非文明、早期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世界近代史(部分);3个单元;时间范围:16世纪初至公 元19世纪;经济、制度、新航路、市民阶层、早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等 (二)学习世界历史的要求—课标 通过学习世界古代史,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