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改)

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配套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选用良种、适期早播等措施的玉米高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适合于海拔500米以上的春玉米种植区,平均亩增产380—520公斤。
一、播前准备1、选择地块:应选择海拔500米以上的浅山区地块,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肥力中等以上的平地或缓坡地。
2、精细整地:在冬前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促进土壤熟化,播前再进行一次翻耕,然后精细整地,要求做到地平土碎、上虚下实、无残茬作物。
3、合理施肥:结合整地,一次施足基肥,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斤以上,碳铵80—100斤或尿素30—40斤,磷肥60—80斤,硫酸钾20斤,并配施少量的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二、规格播1、选用良种:应选择适合当地生产条件、增产潜力大、抗病、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品种,主要选择春播主推正玉203、潞玉13、豫玉22、临奥1号、中北恒6号,旱地推广绵单8号、绵单1号。
2、适期早种:地膜玉米的适宜播种期一般在当地晚霜期前10天左右或比当地露地春播玉米适宜播期提前10—15天即可。
3、起垄覆膜:结合播前整地,及时覆土起垄,一般垄面宽1.5—1.8尺,垄高3—4寸,垄面呈鱼背型。
播种时,采取垄面开沟摆籽,播后及时盖土覆膜。
覆膜时,先将膜的一端用土压牢,再将膜两边拉紧置于沟内,随覆膜随压土,将膜两边埋入土中2—3寸。
覆膜后,在垄上每隔3—5米压一“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
4、合理密植:对于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可控制在4000---4500株/亩;大穗型品种控制在2600--2800株/亩;一般品种应以3300—3800株为宜。
同时把握肥地宜密,瘦地宜稀,阳破地宜密。
三、田间管理1、及时放苗:地膜玉米播后要勤检查,当幼苗一叶一心或顶到薄膜时,及时用小刀将膜划破,接苗出膜,并用土将膜孔封严,以防跑墒降温,滋生杂草。
放苗应在无风的晴天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切勿在晴天正午或大风降温时放苗。
春播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春播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一)摘要介绍了春播地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整地、选种及种子处理、株行距配置、播种、苗期管理、肥水管理、化控、头水前揭膜、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以期为春播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 春播;地膜覆盖;高产栽培地膜覆盖可增温保墒,是玉米实现高产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博州由于气候冷凉干旱,无霜期短,只有地膜覆盖才能使玉米获得高产。
为实现目标产量15t/hm2 、株数 6.75 万~7.65 万株/hm2 、平均穗粒数600~750 粒,千粒重320~380g 的产量结构,笔者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总结了地膜覆盖春播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有机质>12g/kg、碱解氮>75mg/kg、速效磷>8mg/kg、速效钾>200mg/kg,且土壤含盐量0.2%的中上等肥力土壤,茬口一般选择小麦、油葵、瓜菜、苜蓿、绿肥等,而甜菜茬口不易种植玉米1] 。
2 整地土壤质量应达到“墒、平、松、碎、齐、净”六字标准。
“墒”即播前土壤应有充足的底墒(土壤持水量60%~70%)“; 平”即土地要整; “松”即表土疏松、无中层板结且上虚下实; “碎”即无大坷垃, 土壤细、面; “齐”即地头、地边、地角无漏耕漏耙; “净”即地面无残膜、残根、残秆等2]。
开春后对已秋翻冬浇的地块,早春应及时耙耱、保墒。
未施肥的地块,可在早春开沟施肥,然后耙耱保墒播种,若秋季只耕未冬灌地,则开春后应及早灌水,保墒后耙耱保墒播种,切不可过早抢墒播种,以免烂种或缺墒干籽影响出苗。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结合秋季或春季深翻,一般在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0~45t/hm2 的基础上,再施磷酸铵或过磷酸钙150~195kg/hm2, 尿素45~75kg/hm2+硫酸锌15.0~22.5kg/hm2作基肥,深翻入土,全耕层施入。
犁地后播种前, 用50%禾耐斯乳油1200g/hm2 或50%乙草胺1500~1800g/hm2 进行地面喷施,边喷边耙,做到不重不漏,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但对土壤湿度偏大或实施玉米滴灌干播湿出的地块,用药量应酌情减少,以免产生药害。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广泛,产量稳定。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农业专家们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栽培技术。
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栽培技术,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项技术的要点。
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概述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是利用地膜覆盖和双行栽培的方式,结合科学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灌溉、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单产和品质,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玉米的抗逆性,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三、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 地块选择和准备选择土层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
在秋季进行土壤翻耕,培肥后整地平整,做好土壤消毒和地膜铺设准备工作。
2. 地膜铺设在选好的地块上进行地膜铺设,确保地膜平整、牢固、无松动,地膜之间留有适当的缝隙便于作物生长和通风透气。
3. 育苗和种植选择适宜的玉米种子进行育苗,保证种子的优质性和健康性。
在收获期前,进行大量的种苗生产,保障种苗的质量和数量。
在地膜下直接种植玉米,注意种植密度和行距的设置,保证玉米植株之间的通风和光照。
4. 施肥管理科学施肥是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的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氮磷钾肥等营养元素,结合土壤肥力调查,进行土壤养分的供应和调控。
5. 灌溉管理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及时进行灌溉管理,保证玉米的水分供应充足,并避免土壤中水分过多积蓄引起玉米植株积水而发生病害。
6. 病虫害防治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及时对玉米田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证玉米的生长健康。
同时也可以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增强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
7. 田间管理定期对玉米田进行田间管理,保持地膜清洁,及时清理杂草和病虫害植株,精细化管理,提高玉米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苗 30 0 0~3 0 2 0株 , 每穴 下种 二 三粒 ; 紧凑 型 玉米 品 种 穴距 3 m,每 穴 下种 二 三 粒 ,行 距 4 m,亩 留 苗 0c 0c 40 O 0~4 0 5 0株 。
3 田问管理
31 间 苗 、 苗 . 定
三 四叶期 间苗 ,四五 叶期 定 苗 。间定 苗时拔 除 异 株、 株 、 病 弱株 , 留健壮 株 。 保 地膜 玉米 由于 水温 和营 养 条件 较好 , 幼苗 易生 分蘖 , 应及 早 掰除 。 32 中耕 除草 . 地膜对 膜 下杂草 生 长有一 定 的抑制 作用 ,苗期 杂 草不 易 造成 危 害 , 到 中期 , 些 杂 草破 膜 而 出 , 未 但 有 且 覆 膜 空 间杂草 易丛生 ,应 采取 化 除或人 工拔 除 的办法 消灭 杂草 。有揭 膜 习惯 的 ,揭 膜后 应立 即进 行 中耕 除 草 , 到深 中耕 , 做 多培 土 。
33 追肥 灌 水 -
1 . 施 肥 : 照 科 学 的 方 法 计算 , 生 产 10 k .3 2 按 每 0 g玉 米 籽 粒 需 N 3 、251 g K 0 3 k P( . k 、 2 g的 比例 计 算 , ) 5 亩 产 8 0玉 米 籽 粒 需 纯 N 2 g 0 4 k ,折 合 4 %的 尿 素 6
1 . 选 地 、 地 、 肥 2 整 施
目前 普遍 采 用 的是 人工 半机 械化 覆膜 方法 ,要 求 二 三人 为一 组 , 在 地 头装 膜 , 沟 压 膜 , 人 在 前 拉 先 开 一 覆膜 机 , 在两 侧检 查覆 膜 质量 , 每 隔 3m左 右 在 两人 并 膜上 压 小土 埂 ,防止 大风 揭膜 。现 生产 上一 般选 用 7 8~8 m 宽 的 地膜 ,膜 上 行距 6 m,膜 与膜 间距 0c 0e
甜糯玉米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甜糯玉米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春天一到,万物复苏,农民朋友们的心情就跟着天气一起暖和起来了。
尤其是种玉米的小伙伴们,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今天,就来聊聊早春种植甜糯玉米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听起来专业,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咱们慢慢说。
1. 为什么要用地膜?1.1 提高温度,提前入土首先,咱们得知道,甜糯玉米可不喜欢寒冷的环境。
早春时节,土壤温度还不够高,用上地膜就像给小玉米穿了一件暖和的外套。
这样一来,地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让玉米早早入土,安心发芽,真是一举两得!1.2 防止杂草,减少竞争再者,地膜还能防止杂草的生长,简直是玉米的“好朋友”。
那些顽固的小草们,简直就是在跟玉米抢饭吃。
铺上地膜,杂草就无处生根,玉米能够在更干净的环境中成长,吸收养分的能力大大提高。
2. 地膜的选择与铺设2.1 选择合适的地膜接下来,咱们得聊聊选择地膜的事儿。
市场上的地膜种类可多了,颜色、厚度、透光性等都是关键。
一般来说,黑色地膜最为常见,因为它能有效吸热、保湿,还能防草,简直是多面手!当然,想要环保一点的朋友,也可以考虑生物降解膜,虽然价格稍贵,但用得放心。
2.2 如何铺设地膜地膜铺设也是个技术活,别小看这一步。
铺地膜的时候,要把膜铺平,确保没有褶皱,尤其是边缘的地方要压实,避免风一吹就跑掉了。
然后,再在地膜上挖出小洞,准备种下玉米种子,确保每颗种子都能有自己的“家”。
当然,种子之间也要留点距离,让它们能舒服地成长,不然“拥挤”的环境可不利于它们的健康。
3. 种植后的管理3.1 保持湿度,适时浇水种下玉米种子后,可不能就不管不问了哦!水分管理可是重中之重。
地膜虽然能保持土壤湿度,但也不能指望它能永远保持。
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别让土壤过于潮湿,水分过多可不是好事,容易烂根。
3.2 注意病虫害防治还有啊,病虫害也是玉米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咱们得提前预防,可以适当喷点农药,当然也得选择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一、播前准备
1、地膜:亩用幅宽80厘米、厚度0.008毫米地膜3.5公斤。
2、种子:每亩选择中晚熟、春播生育期在125天左右的杂交玉米(2433,-6.00,-0.25%)种2公斤(如:正玉20
3、秦奥23、改良商玉2号、临奥1号等)。
3、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平地或缓坡地,要求精耕细耙,打碎土块,拣尽石头,整平地面。
4、底肥:亩用农家肥200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25公斤。
二、播种
1、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比露地玉米提前10mdash;15天播种。
2、密度:以1米宽起垄,每垄两行,株距1.3尺,每亩3000株左右,做到适墒播种。
三、覆膜
播后乘墒覆膜,覆膜后用土压实四周,并在垄面上每隔3mdash;5米压一条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
四、田管
1、及时放苗,幼苗长到一叶一心时,于早晚及时划膜放苗,并用土封闭膜口。
2、补苗、定苗,当田间出苗达到70mdash;80%时,对缺苗和弱苗及时补种。
4mdash;5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
3、适时追肥,要重施穗肥,在喇叭口期备追施尿素15公斤。
4、防治害虫。
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土壤处理;防治玉米螟每亩用20℅甲氰菊酯乳油拌细土于小喇叭口期灌心叶防治。
1。
玉米全膜覆盖一膜两年用栽培技术

玉米全膜覆盖一膜两年用栽培技术凉州区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由于过度耕种以及不合理耕作,导致土壤耕性变差,沙化日趋严重,地下水位下降。
为了防止土壤的进一步退化,保护耕地,近年来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我们在凉州区部分乡镇进行了玉米全膜覆盖一膜两年用或三年用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
1玉米全地膜覆盖一膜两年用栽培技术的优点(1)减少劳动强度和时间,减少机械损耗,提高生产率。
(2)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水渗透性能,减少土壤压实,改善耕性。
(3)降低了生产成本,地膜的残留保护了耕地。
根据我区玉米全地膜覆盖一膜三年栽培田测定调查,3a后土壤犁底层基本消失,第二、三年施肥量减少20%,灌溉次数减少1次,每次灌水量减少15%。
2土地的选择该技术宜选地势平缓,土层较深厚,质地疏松,中等肥力以上,保水保肥能力较好的壤土进行栽培,土层浅薄、瘦瘠的石砾地块不宜种植。
3栽培技术3.1选用优质高产良种我区宜选用优质高产、高抗(抗病虫、抗干旱、抗倒付)和根系发达、适应性广的杂交玉米品种。
目前宜选用武科2号、金穗4号、豫玉22号等品种。
3.2覆盖地膜选用宽度为1.40m,厚0.08mm的地膜,在4月5日前后覆盖。
3.3适时播种春季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
第二、三年播种前应先清理地膜上的杂物、瘀土。
3.4种子处理及播种方法为防治病、虫危害,确保全苗,宜选用经过种衣剂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的种子做好种子筛选。
播种前2-3d于晴天晒种0.50d,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势,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50%,用玉米穴播机播种。
3.5合理密植玉米等行距种植,行距60em,株距视密度要求而定,适宜种植密度为64 500-67 500株/hm2,株距为24-26cm。
3.6合理施肥凉州区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360kg/hm2、P2O5 120kg /hm2、K2O 10kg/hm2。
3.6.1施好基肥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15 000kg,尿素260kg,过磷酸钙741kg,钾肥1.50kg,锌肥2kg。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是利用地膜覆盖栽培后能增温保湿,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土壤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光合生产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和减轻病虫害、土壤返盐、抑制和减轻杂草危害的原理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精细整地,规格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地,整地必须要精细。
土壤要深翻细碎,土细墒平,彻底清除前作残留物和石块。
墒面做成板瓦形为宜,一方面利于地膜紧贴地面,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地膜采光面。
开沟理墒要拉线进行,做到沟直墒匀,一般墒面宽70厘米,墒高10厘米。
栽培亩株数一般要比露地栽培增加20%—40%,平均为3000—3600株,紧奏形玉米要达到4000株以上,最少收获株数不能低于3000株二、精选种子,施足底肥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大大改善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条件,这是玉米增产的外部因素。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增产的内部因素是品种和种子质量。
因此选好优良品种是地膜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般杂交种比地方种有明显增产优势;晚熟、中熟的杂交种的增幅度又比早熟种大。
所以选种一般以发芽率高适宜性强的晚熟品种为宜。
田间覆盖地膜后,地温升高,水分充足,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养分分解快,加之全生育期覆膜给中后期追肥带来困难,因此播种必须施足底肥,做到氮、磷、钾三要素齐全。
一般亩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千克,磷肥25—30千克,尿素10千克。
农家肥以分层施用为好,60%施于塘底,40%盖塘,化肥量最好施于塘底。
三、适时播种,保证质量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栽培早播7—15天。
当耕层5—10厘米深处温度稳定在8—10℃时就可播种。
高寒山区的水浇地或夜潮地,可在春分至清明节令采用“三潮”(种子潮、肥料潮、土壤潮)播种。
中海拔地区有水浇条件的,小春作物收后及时“三潮”播种,没有水浇的旱地,要在播种前做好整地工作,等雨水透地后抢墒播种,以防止过早播种接不上雨水而造成的缺苗或苗弱。
播种的每塘种子的数量要均匀,籽粒分散于塘底,不能积堆,更不能播在塘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摘要: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具有培肥地力,保墒、保肥、保温等作用。
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增产效果可达30%以上。
关键词:施肥;播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92—1
1 地块选择
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中上等肥力地块,低洼冷凉草炭地,水改旱地均可。
要认真选地,精细整地。
地膜玉米根层密,根长而数量多,且主要分布在20~30㎝的土层中。
要使地膜玉米有个发育良好活力较强的根群,就必须认真选地,要选择那些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排灌方便的地块,这样才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而不应选择那些陡坡地,土层贫瘠,有机质缺乏,排水不良的低洼易渍水的地块。
地膜玉米如果整地粗放,畦面高低不平,土块过大,就很难使地膜紧贴地面,产生空隙,通风漏气,便失去地膜的保温、保湿、保肥、防雨水冲刷等作用。
因此,播种前必须要进行精细整地,要求翻耕的深度为18~20㎝,深浅一致,耙松、耙碎、平整。
可见,精细整地是确保盖膜质量和全苗,获得较大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施足基肥玉米种植覆盖地膜后,能显著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但地膜玉米苗期不便于施肥管理,如果施肥不足,则直接影响幼苗生长发育,造成叶黄,植株矮小,扎根浅。
因此,播种时应一次性施足全部农家肥和磷、钾肥及60%~70%的氮肥作播种基肥,以达到前期攻苗,中期攻秆,为后期生殖生长打基础的目的。
留30%~40%的氮肥在玉米抽雄前10天施用用作攻苞肥,以防后期早衰而造成空秆、穗小、秃顶增加和粒重下降。
一般每亩施土杂肥1000~1500㎏,水粪750~1000㎏,尿素10~15㎏,磷肥20~25㎏,钾肥10~15㎏。
磷肥的20%用做口肥,注意种肥隔离,如使用多元复合肥则全部用做底肥。
3 选用优良的玉米杂交种
地膜玉米宜选用中迟熟的杂交种,比当地露地品种的生育期长10~15天,或所需积温多250℃~300℃,叶片数多1~2叶,且穗部上面叶片上冲,下部叶片平展,这样能充分发挥地膜玉米的增产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适合我县覆膜栽培的品种有平全9、农华101、吉东4、先玉335、农大364、绿育9915、银河33等品种。
4 种子处理
晒种:播前3~5天选择晴朗微风的好天气将种子摊开在阳光下晒2~3天,以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种子包衣:选用适宜的多功能种衣剂进行包衣,预防玉米系统性浸染的病害、地下害虫。
5.1 适时早播
地膜玉米的播种期可比露地玉米提早7~10天。
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因此,在适宜播种期内,抓住雨后有利时机及时播种,是保证地膜玉米全苗的关键。
5.2 合理密植
采用宽窄行单株植一般的栽培密度为每亩3000~3500株,宽行为80~90㎝,窄行为40㎝,株距为30~33㎝;紧凑型品种为每亩4500株左右,宽行为70~80㎝,窄行为35㎝,株距为25~30㎝。
目前我县大垄双行栽培一般株距0.8~1尺;行距38~40厘米,亩保苗3300~4500株。
提高播种质量,保证一次全苗。
5.3 播种
地膜玉米的播种应开沟进行,播种深浅一致(3.5~4.5㎝),防止盖土过厚过薄。
盖土过薄,不利种子吸湿,影响发芽;杂交玉米顶土能力较弱,盖土过厚,不利幼苗出土,易造成缺苗。
此外,地膜玉米的基肥用量大,化肥用量也较多,且集中施用,肥料浓度很大,播种时应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以免引起烧芽,造成缺苗。
氮、磷、钾化肥混合施放在两穴种子之间,土杂肥盖在化肥上面,然后覆土。
播种后,把畦面刮平,除去大土块,喷洒除草剂,每亩用拉索100g,或西玛津150g,对水50㎏均匀喷洒于畦面,然后覆膜,膜要紧贴地面,膜边用土压紧、压严、压实,防止通风漏气。
5.4 化学除草
在播种镇压后要及时进行药剂封闭,除草剂要选用广谱低毒的品种,以免影响轮作倒茬。
目前我县广泛应用的药剂是阿乙合剂,即亩用38%阿特拉津0.4~0.5斤,50%乙草胺0.2~0.3斤,对水60斤均匀喷洒在全田垄面做列无漏喷、不重喷,并实行播种、覆土、喷除草剂、覆膜连续作业。
5.5 覆膜
选用70厘米(单垄)100厘米(双行),厚度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8斤/亩左右,地膜宽度根据垄距而定,人工或机械覆膜均可。
覆膜时要将地膜铺平拉紧,紧贴在垄面上,将两边用土压实,每隔1.5~2米膜上压一锹土,以防风剥地膜。
6 田间管理
(1)及时破膜接苗,这是保证地膜玉米苗全的重要环节。
播种后7~10天到田间检查,如发现玉米漏尖出土,要及时用竹签破膜,接苗出膜。
膜开孔1㎝左右,不要太大,然后把幼苗轻轻提出膜外,随之用细土封压破孔,以利保温。
破膜宜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如果气温低于12℃,可待1~2叶期再破膜接苗。
(2)间苗、补苗和定苗。
玉米长至2~3叶期结合间苗,带土移栽补苗,并淋定根水。
叶定苗,4~5每穴留1苗。
叶抹除分蘖。
(3)重施攻苞肥。
抽雄前后是玉米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
在抽雄前10~15天,每亩施尿素8~10㎏,或碳酸氢铵20㎏,每隔两株玉米中间打洞深施,施后即盖土。
7 适当晚收
为使玉米充分成熟,降低水分,提高品质,收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晚收,我县要求一般在9月28日以后,最好在10月5日以后收获。
作者简介:刘钧(1970—),柳河县农业总站助理农艺师;李彦泉(1962—),柳河县农业总站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