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方案浅析

合集下载

电镀企业产污环节分析与清洁生产方案制订

电镀企业产污环节分析与清洁生产方案制订

费、 环境污染等 问题 , 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和环境效 益 。通过 对某 电镀企业 的整体 调研 , 包括 原辅材料 与能源 、 工 艺技术与设备 、 过程控 制与管理 、 废弃物等方 面的分析 , 挖掘企业现有的清洁生产潜 力 , 出相应 的清洁生产方 案 , 提 并对一些投资较大 的清洁生产方案进行 了可行性评估 。 关键词 :电镀 ; 产污分析 ; 清洁生产
c sofec t ne rs xsi g ce e o c in poe ta a e n e c v td a o r s nd n la e o u to a tf t .,he e tr i e Se itn la rprdu to tn i h d b e x a ae nd c re po i g ce n rpr d c in p n l p o r ms we e p r r r g a r utf wa d.Fu te o e-e sblt s e s n d as e de fr s me la e r d t n r ga s o rh r r f a i iiy a s s me tha o be n ma o o ce n r p o uci p o r m m l o n e i g l re iv sme . e d n ag n e t nt
2 各 工 序 功 能 及 产 污 分 析
1抛光工序 : 用器械对器件表面进行处理 , ) 使 以提 高器 件 的光 洁 度 , 要 污 染 物 为 含 金 属 粉 尘 。 主
第4 3卷 第 3期
2 1 年 3月 01
无 机 பைடு நூலகம் 工 业
I N0RGANI CHEM I C CAL NDUS SI TRY 5 7

电镀行业论文清洁生产论文

电镀行业论文清洁生产论文

电镀行业论文清洁生产论文摘要:由于镀硬铬业务量很小,在本轮清洁生产审核中,企业未对镀硬铬工艺实行技改,主要是加强了生产管理。

该厂已将淘汰氰化镀铜工艺、提高漂洗水回用率、引进镀硬铬替代技术列入清洁生产持续改进计划,计划在第二轮清洁生产审核中选用更加环保的镀硬铬工艺技术。

1电镀行业清洁生产主要途径从电镀生产的行业特点分析,其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主要有:1)在产品设计和原材料选择时,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减少对环境的危害;2)采用物理气相沉积、热浸镀代替电镀;3)改善工艺,更新装备,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率;4)生产过程控制,电镀自动线通过机械和电气装置自动完成全部工序过程,精确控制槽液浓度、温度和电流等工艺参数,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稳定产品质量;5)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及清洗水的重复使用;6)建立有效的生产管理制度,如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5S管理;7)重点强化废水、废气治理,削减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并不排斥末端治理,况且在现阶段,末端治理仍是污染防控的最后屏障;8)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如废水站污泥、化学除油工序产生的油泥),防范环境风险。

2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2.1有毒原辅材料替代技术氰化物是常用的电镀络合剂,但因其巨大的安全和环境风险,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对无氰电镀的追求。

幸运的是,目前镀锌、镀铜的无氰电镀工艺已经成熟,其他一些无氰电镀工艺如无氰镀铜-锡合金和镀银,也成为电镀技术研究的热点。

1)无氰镀锌。

无氰镀锌工艺是无氰电镀中最为成熟的工艺之一,依据不同的需要和所采用的不同技术,无氰镀锌分为碱性、中性(弱酸性)、酸性三大系列。

其中碱性镀锌的性能与氰化物镀锌最为接近。

碱性镀锌是以锌酸盐为主的无氰镀锌工艺,基本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锌,通过添加有机胺、醛改善分散能力和镀层的韧性。

氯化物弱酸性镀锌是另一重要的无氰镀锌技术,以添加光亮剂为特征,分铵盐型和钾盐型两大类,钾盐镀锌在我国应用广泛,滚镀大多选用氯化钾镀锌工艺。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对策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对策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对策 电镀行业实施清洁消费是我国树立资源浪费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外部要求,也是本行业完成可继续开展的内在需求。经过系统实施污染预防的环境战略,可有效改善电镀企业中尚普遍存在的集约型加工方式,完成〝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预期目的。 电镀行业完成废水减量有助于增加水费及排污费,也能降低废水处置本钱。电镀废水减量是一项系统任务,触及设备、工艺、管理等方方面面,需求片面评价。笔者依据近几年电镀行业的清洁消费审核任务实际,结合我国电镀行业技术管理水平现状,试图对电镀废水减量的清洁消费措施停止系统剖析。 1 电镀废水减量的潜力剖析 不同电镀企业其工艺、镀种、产品种类、消费规模不同,电镀废水发生量也有差异,在清洁消费审核进程中可依据«清洁消费技术要求·电镀行业(报批稿)»或«电镀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试行)»评价企业新颖水用量的全体水平(见表1),从而为进一步剖析节水潜力提供定量依据。

1.1 废水减量应遵照的原那么 (1)保证加工质量原那么产品加工质量是电镀企业的命脉,增加清洗水用量必需以保证产质量量为前提,否那么工件需求退镀、重镀,反而使废水排放量增大,同时也招致企业消费本钱上升。 (2)源头增添优先原那么 废水减量措施遵照循环经济的〝3R〞原那么(即减量化、再应用、资源化),在方案实施进程中要优先实施〝减量化〞方案,其次是〝再应用〞技术,最后才思索〝资源化〞措施,例如清洗废水膜法回收重金属方案必需基于多级逆流清洗、增加带出液等源增添方案,废水处置后回用的基础也是源增添措施。 1.2 清洗废水的潜力剖析 清洗废水占电镀废水总量的绝大局部,清洁消费审核进程需求重点关注清洗废水的潜力剖析。 (1)工艺依然采用高浓度的钝化工艺;未思索镀液的回收,镀液带出量大;前处置效果不好,需求少量清洗水冲洗工件才干保证质量。 (2)进程控制 我国除了少局部正轨专业电镀厂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设备外,大少数中小型企业(尤其是乡镇电镀)依然运用新鲜粗陋的设备,以手工操作为主,冲洗的清洗方式仍较普遍,跑冒滴漏严重。 (3)设备清洗槽设计不合理招致清洗水〝短路〞,清洗槽中下部的清洗水未能完成活动更新,影响清洗效果(见图1);滚筒网眼过小或挂具设计不合理,镀液回收困难,带入清洗工序易形成清洗水用量增大。 (4)废弃物废水未能思索分级分质循环应用,2005年公布的«电镀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试行)»规则综合类电镀企业的水重复应用率评价基准为30%,对大局部加工质量要求不是很苛刻的消费线而言,经过复杂的废水分质分级应用措施,30%的循环应用率是可以到达的。 (5)用水管理受传统〝末端管理〞观念影响,企业关注废水处置甚于废水减量,水费在企业本钱中比例不高,企业用水计量考核不到位;用水开关装置位置不合理,员工需求中缀正常操作、破费较多时间才干封锁水龙头;间隙电镀加工采用延续清洗方式,存在长流水现象。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机械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电镀生产方式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标准对于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清洁生产标准要求电镀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应采用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对电镀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

其次,清洁生产标准要求电镀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

员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另外,清洁生产标准还要求电镀企业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电镀行业的清洁生产。

企业应主动接受政府监管,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总之,电镀行业要实现清洁生产,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

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推动电镀行业向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电镀行业的环保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清洁生产的方向发展。

而社会公众也要积极参与,关注环保问题,支持环保产业,共同推动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电镀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压力和市场竞争,只有不断推行清洁生产标准,不断提高环保意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愿我们共同努力,让电镀行业成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产业,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镀行业环境污染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电镀行业环境污染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电镀行业环境污染整治提升工作方案为推动全市电镀行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根据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聚焦电镀行业污染“反复治、治反复”难题,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坚持整体智治,按照“优化布局、整合提升、规范发展”思路,对全市电镀园区及企业进行全方位排查和深化整治,进一步提升电镀行业工艺装备水平和治污能力,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推行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二)整治目标。

到2026年全市电镀行业工艺装备、污染防治、节能降耗和环境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环境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电镀行业结构布局、整体形象得到优化美化,全市电镀企业实现集聚化、规范化生产和全过程数字化监管。

全面规范电镀企业车间布局。

采取统一划分车间分区、统一设置车间标识、统一完善“三废”标牌、统一生产辅料放置、统一使用标准化周转箱、统一车间用具摆放、统一配备车间杂物收纳柜、统一车间卫生标准等管理举措,彻底改善电镀企业脏乱差形象,总体面貌实现质的飞跃。

全面落实治污设施规范化改造。

所有企业完成废水输送管线、污水收集池、处理设施的规范化改造,废气治理设施统一委托第三方运维,工业固体废物实现统一收运,电镀园区及行业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及原因分析(一)电镀企业车间布局不合理。

生产线建设密度过高,干、湿区不分离,导致车间跑冒滴漏、雨水沟颜色异常及重金属废水“混排”现象时有发生。

(二)废水处理设施“散乱污”。

收集管线脱落、池体防腐层破损、设施老化、布局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废气收集不到位。

部分生产线仅采用侧吸方式收集废气,酸雾逸散严重;部分采用半包围、单侧面集气,现场有排风扇干扰部分企业废气收集管道断接,处理设施“空转”。

(四)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

危废未及时入库、暂存库防腐防渗不到位、台账建设不齐全、污水跑冒滴漏等问题十分普遍。

(五)厂容厂貌普遍较差。

生产操作不规范、杂物乱堆乱放,镀槽、管道、墙面、过道、地沟等随处可见明显污渍,行业脏乱差的情况仍未彻底扭转。

电镀厂清洁生产的说明

电镀厂清洁生产的说明

电镀厂清洁生产的说明1、什么是清洁生产不是工厂、车间的打扫卫生!国家角度: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战略!企业的角度: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全新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清洁生产的内容——“三清洁一控制”清洁的能源和原辅材料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全过程污染控制清洁的能源及原辅材料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各种节能技术的利用无毒、无害原辅材料的利用低毒、低害原辅材料的利用纯度高、产污少的原辅材料的利用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原料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少废、无废的工艺使用高效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消除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减少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振动等)加强物料的再循环(厂内、厂外)进行废弃物的再利用清洁的产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应不含有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应具有合理的包装;产品应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包括具有节能、节水、降噪等功能);产品应具有合理的使用寿命;产品应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产品报废后易于处理和降解。

2、为什么要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传统工业发展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传统工业发展的结果造成能源和资源日益短缺!末端治理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其本身实质上是一种资源能源的浪费形式、并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好处减少风险节能1.对环境的风险2.对人类的风险降耗3.对企业自身的风险提高效益减污1.降低末端处理费用2.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益增效3.改善企业环境形象3、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一个重要手段。

节能、节水、减污、清洁生产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清洁生产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

从节能、节水、减污的性质上讲,各有侧重点,谁也替代不了谁,都有自己的法律基础;从效果上看,互为补充;但从实施主体上看,目前这几项工作主要集中在企业。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实例分析报告书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实例分析报告书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实例分析报告书一、前言1.1 背景电镀行业是一个在制造业中常见的应用领域,其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提高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排放量,本报告进行了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实例分析。

1.2 目的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电镀行业的清洁生产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同行业企业提供参考,推动整个行业向清洁生产方向转型升级。

二、案例分析2.1 公司简介公司名称: XXX电镀有限公司成立时间: 2005年主要产品:镀金、镀银、镀铜等电镀产品2.2 清洁生产措施1.资源优化利用:公司引入先进的回收设备,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进行分离、净化,部分废水经过处理后可再利用,极大程度降低了对水资源的消耗。

2.技术升级:公司升级了生产设备,引入高效节能的生产线,减少了用电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3.企业管理:公司加强对员工的清洁生产培训,倡导员工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废弃物生成。

2.3 效果分析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公司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环境污染减少:废水排放量减少了50%,废气排放减少了40%,废渣处理更加高效。

2.生产效率提升:资源回收再利用率提高,生产线平均效率提升了20%。

3.质量提升: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

三、经验总结3.1 成功经验1.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引入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清洁生产成本。

2.企业文化建设,倡导员工环保意识,推动全员参与清洁生产实践。

3.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清洁生产。

3.2 存在问题1.清洁生产成本仍过高,需进一步优化措施降低成本。

2.废水处理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实现零排放目标。

3.部分员工对清洁生产理念认识不足,培训需加强。

四、未来展望4.1 持续改进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清洁生产的投入,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推动公司整体向绿色、低碳方向迈进。

4.2 行业引领公司将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活动,与同行业企业共同推动清洁生产的理念和实践,引领整个电镀行业向清洁生产的转型。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电镀厂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电镀厂

0.225
汇 总
新鲜用水 全年消耗总量t 171600 173400 160902 45324

单耗(t/万元) 28.60 28.59 26.66 26.54
全年消耗总量(t) 257400 277440 289623 总用水量
水重复利用率% 33.30 37.50 44.40
83934 46
3、电镀污染源及其主要污染物分析

污染源
1
除油清洗水排放
2
酸洗清洗水排放
3
碱铜含氰清洗水排放
4
酸铜含铜清洗水排放
5
含镍清洗水排放
6
含铬清洗水排放
7
含铬清洗水排放
清洗阳极、阳极袋废水的排
8

9
地面冲洗水
10
电镀设备清洁
11
废气净化水排放
12
喷漆车间废水
13
滤芯中残留的镀液排放
14
整流器冷却水
15
车间生活污水
主要污染物 环境影响 一、废水部分
② 电镀废水中某些有害有毒物质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③ 能耗量大和原材料消耗量大。 ④ 生产线布局不够合理,如青铜线,是以镀六价铬为主的生产线,且存在较
多的手工电镀工序。由于六价铬毒性较大,目前实际生产是以镀三价铬为 主,因此造成电镀传送带过长,能耗、物耗较高,带出液较多,污染较重。 ⑤ 各电镀车间前处理段(特别是盐酸处)通风效果不佳,工作环境有待改善。 ⑥ 挂具管理不够严格,废水回用情况不太理想。
减少有毒有害原料的使用。
20 200 ——
无费 中费 低费 中费
高费

预计效益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减少固废产生和 物料的泄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方案浅析
根据清洁生产“源头削减、预防为主”的创新思路,结合9家电镀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实际,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等清洁生产目标为出发点,归纳了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方案,以作为电镀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借鉴与参考。

标签: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节能;降耗
1 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清洁生产是在回顾和总结工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产品和生产过程预防污染的一种全新战略,2002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以来一直倍受广泛关注和重视。

其实质是把污染预防的综合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服务中,从而从污染产生源开始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它综合考虑了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环境风险(资源和环境容量)、成本和经济效益,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策演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我国要想基本实现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近年来电镀行业发展较快,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转变思路,以“源头削减,预防为主”代替传统的“末端治理”的思路去实行清洁生产,是当前电镀行业削减污染物排放行之有效的方法。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不仅联系到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更关系到全社会的持续性发展。

通过启动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针对生产全过程,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清洁生产目标,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采取改造、替代、淘汰和科学管理等方法,谋求实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是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最终目的。

2 电镀行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世界制造业与加工业,尤其是加工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转移,电镀技术作为传统工业中的重要角色,在电子元器件、五金制品、塑胶制品及其他装饰品的制造和加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国的电镀加工基地主要分布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及广东周边部分省市,部分电镀企业规模小,厂点分散,专业化程度低,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电镀企业的总数达6000余家,由于电镀企业属于“双有企业”,即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原料,且使用的化学品种类多、数量大,电镀生产所排放废水毒性高、且量大,同时水、电等资源、能源消耗也大。

因此,电镀行业是需要开展清洁生产的重点行业之一。

我国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相对较早,已出台相关的《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以指导全国电镀行业的清洁生产发展。

3 电镀行业常见问题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旨在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最少的污染完成环保产品的制造,文章运用清洁生产审核中“3W分析法”(3W即Where、Why、What)和“平衡分析法”,从产品、原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过程控制、设备、管理、员工、废弃物对9家不同规模、镀种的电镀企业进行了现场核查与分析,归纳了以下主要常见问题:
3.1 原辅材料和能源利用方面
①多数电镀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到高磷除油剂,使用高浓度酸液进行退镀,部分企业使用氰化物镀铜;②部分企业工件烘干方式使用柴油烤炉烘干。

3.2 技术工艺方面
①部分企业仍采用氰化物预镀铜的电镀工艺;②部分企业电镀后处理钝化过程采用铬酸盐钝化工艺;③在清洗方式方面,多数企业可做到二级以上逆流清洗,但部分生产车间使用单槽清洗,导致废水产生量大。

3.3 设备方面
①部分车间的设备存在跑、冒、滴、漏的现象,造成部分排污及损失;②小型电镀企业多数存在挂具选购不合理的情况,未能根据工件的形状选择合适的挂具,最大限度地减少带出液;同时挂具出现破损情况时未得到及时更换;③个别企业电镀电源仍使用硅整流器。

3.4 过程控制方面
①手动生产线车间作业时未延长滴液时间,造成镀液和清洗水滴落车间地面,造成带出液损失,同时导致车间地面积水;②小型电镀企业镀液的调配、用水量的控制常根据作业人员经验控制,会导致人为误差,从而加大了退镀的工件数,造成环境污染。

3.5 产品方面
多数电镀企业产品设计合理,对镀件进行镀前的一般性质量检验,个别企业未考虑到充分利用资源的利用率。

3.6 廢弃物方面
①多数车间未考虑清洗水在线循环利用,而将部分水质达到回用要求的清洗水排至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加大了废水的产生量;②个别小型电镀企业未考虑在主要镀后设回收装置,而是排至污水处理设施,从而加大了污染负荷;③部分企业未能对末端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

3.7 管理和员工方面
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文化水平影响了整个作业过程,部分车间未重视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清洁生产方面的宣传教育。

4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文章通过对9家电镀企业的实地考察和走访,根据清洁生产“源头削减、预防为主”的创新思路,提出清洁生产合理化建议,形成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4.1 镀前处理单元常用的清洁生产方案
①采用机械法去除氧化膜(如喷砂、磨抛光);②零件需用溶剂清洗,则选择低毒或无毒溶剂;③用水基清洗剂代替溶剂脱脂;④采用油分离器或过滤装置,循环利用清洗液;⑤酸洗液复用于化学脱脂清洗水的处理;⑥使用逆流清洁模式(如先用旧的清洗液洗,最后用干净的新清洗液洗);⑦定期分析调整化学除油液和电解除油液;⑧定期清除溶液中杂物。

4.2 电镀单元常用的清洁生产方案
①采用低毒或无毒原料;②镀锌采用低铬或无铬钝化工艺代替六价铬钝化;
③采用节能设备,如高频开关电源;④手工操作线上安装滴控架,自动生产线设置好滴控时间(5-10秒)即可,以便减少带出液的损失;⑤尽可能采用浸塑挂具,并经常检查电镀挂具是否有绝缘层起皮或裂纹,否则它可能造成带出液增加;⑥在镀槽连接处安装导流板,避免溶液遗洒到地面;⑦镀液采用连续过滤;⑧用无油压缩空气搅拌;⑨定期用小电流电解,去除重金属杂质,延长溶液寿命;⑩及时清除掉入镀槽中的工件;采用纯度高的阳极并加阳极袋。

4.3 镀后单元常用的清洁生产方案
①镀锌低铬钝化;②三价铬钝化;③铝合金的三价铬和无铬氧化。

4.4 其他管理类的清洁生产方案
①建立健全有考核指标的岗位责任制与管理制度;②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③有完整的生产记录和原材料消耗统计;④指定专人负责配制并维护溶液;⑤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⑥原材料进厂必须检验,以保证产品质量;⑦根据工艺确定清洗方式,节约用水;⑧加强设备维护,杜绝跑、冒、滴、漏;⑨对产品进行质量管理;⑩生产现场环境清洁、整洁,管理有序,危险品有明显标识。

5 结束语
文章提出的多项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方案,9家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环境可行性以及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清洁生产方案进行实施,并将其纳入企业的日常运行管理中。

通过分析和总结方案的实施成果,达到了预期的效益,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赵玉明.清洁生产[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冯绍彬.电镀清洁生产工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