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称英语考试辅导翻译讲座

全国职称英语考试辅导翻译讲座英汉句式特点

英语和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汗藏语系,两种语言差异很大。翻译不是英语单词与汉字的对译,而是两种语言的语段动态对译。成功的译文应在意义上与原文等值,再遣词造句上看不出硬译的痕迹,符合汉语行文要求和表达习惯,做到"信、达、雅",即:忠实原文的实质精神,表达充分又确切,文字幽雅流畅。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再所难免。英语讲究形合,句子结构比较严谨,汉语讲究意合,只要意思表达清楚,用词造句就可以简练。在做翻译练习时,英汉句子对比分析会对翻译实践有所启迪。要使译文即忠于原文,又符合汉语习惯,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掌握好英汉的句式特点很有必要。英、汉语言的句式特点可以通过下表的句式对比一目了然。

英汉句式对比

1.英语句子的特点

主-谓-宾结构排列紧密

定语有的前置,有的后置,句子较长。

语段结构严谨,句子展开时可形成环扣式套接,常用从句,不必断句另起。

词或词组避免重复出现,多用代称。

2.汉语句子的特点

主-谓-宾结构排列松散

定语前置,句子较短。

语段流散铺排,句子展开时不形成环扣式套接,必需断句另起。

词或词组常重复出现,多用实称。例句:

Theneedforengineerswhocanviewthewholeareaofengineering-Wideandcomplicatedasitis,asasinglefieldofoperationofafewbasiclawsandmethodshas becomeincreasinglyfelt.(翻译为:人们已经愈来愈感到需要这样的工程师,他们能把

全部工程领域视为应用几个定理的一个整体,不管工程学科的全部领域是多么广阔复杂。)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表明,除了语篇模式和具体句型差异之外,从微观上看,句式

差异最明显。具体表现在:汉语句子较短,句中的定语通常位于名词之前,主语、谓语和

宾语的排列常常不是紧密相连,而是中间插有定语或其他成分,读起来比较松散。有人比

喻汉语句子像竹竿,句中的动词好比竹节。相比之下,英语句子长度大多超过汉语,句中

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结构排列紧密,定语有的位于名词之前,有的位于名词之后,从句类

型较多。有人将英语句子比喻成大树,从句好比是树枝。因此,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决不

是词与词之间的静态对译,而是语态之间的动态活意。试比较:

英语:Shehastheabilitytoswimlikeafish.(定语后置,主、谓、宾排列紧密)

汉语:她有像鱼一样游泳的本领。(定语前置,主、谓、宾排列松散)

英译汉中的词义确定和引申

英语单词在不同的场合和搭配中,词义有时差别很大。如果把某些英语单词或词

组按词典上的意义直译过来,就会使译文晦涩生硬,不易理解,甚至还可能引起误解。因

此在翻译时,要在弄清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按照汉语习惯选择适当词义加以引申,以求更确

切地表达原文意思。进行英译汉时,词义的选择和引申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词义确定

1)根据词性选词义

英语单词具有多义性。词类不同,词义常有差异。词汇的多种词性和多个含义往

往造成词义理解和翻译的困难。英译汉选择词义时,先确定该词在句中的词性,或者所起

的作用,然后根据词性选取适当的词义。

Onhiswayhomeheboughtsomeapplesatafruitstand.(名词,"摊位")

2)根据使用场合确定词义

同一个词用于不同场合、不同学科或专业,具有不同的词义。因此,必须充分考

虑词汇的使用场合及上下文的联系来确定词义。有的词在不同语境使用时,同属一个词性,意义也大不相同。因此,英语上下文和词汇搭配对词义影响极大。进行英译汉时,要切忌

简单地照搬词典中的对等词,应注意通过语法分析和上下文语境,掌握其确切含义,用适

当的汉语加以表述。

TheautomobileindustryisthrivinginJapan.汽车工业在日本很兴旺。

3)根据习语确定词义

英汉两种语言各自具有自己的习惯搭配关系,主要表现在形容词、副词、名词和

动词短语和词组上。同一个词用于不同习语,意思迥然不同。在英译汉时,要根据汉语的

搭配习惯处理英语的习语或搭配,确定正确的译法。

Indevelopingadesign,wemusttakeaccountofmanyfactors.在进行设计的时候,

我们必须要考虑许多因素。

4)根据名词语法特征选词义

英语中有些名词意义很活跃,具有许多语法特征,比如: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可

数或不可数、前面有无冠词等等,都能影响词义,译法大不相同。

(1)名词的单复数词义不同,译法也有区别。例:

main(单)主线,干线mains(复)电源

(2)名词前面的冠词有时影响词义。例:

Thematchwasputontheairlastnight.那场比赛于昨晚播出。

(3)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对词义也有影响。例:

Executivesmustbeabletohandleachangeinbroadsegmentsofindustry,society,andgovern ment.管理人员必须有能力驾驭企业、社会和管理诸多方面的变化。(句中的government

为不可数名词,意为"政治"、"管理"。)

2、词义引申

在许多词在特定搭配和上下文中是不能直译的,必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上

下文和逻辑关系加以"引申",以确切表达含义。概括起来,引申的方法有以下三类:

1)抽象化引申:某些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在翻译时可以进行抽象化引申。例:

Everylifehasitsrosesandthorns.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甜有苦。(译文中对

rose,thorns进行了抽象化引申。)

2)具体化引申:有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词翻译时可以将词义进行具体化引申。例: Theadministrationwasfreefromcorruption.

这届政府没有腐败现象。(句中corruption译为"腐败现象"更符合汉语习惯。

3)内涵化引申:根据词的内涵加以引申。例:

Yearafteryearandcenturyaftercentury,themoongoesthroughitscyclesofchanges.月亮

的盈亏变化一年又一年,一世纪又一世纪,周而复始。(译文根据原句意进行了内涵化引申。)

3、词类转译

英译汉时的词类转换能使译文流畅,表意确切。为了使译文既忠于原文又符合汉

语习惯,翻译时不能一味拘泥于某些词汇在原文的词性,必要时应该采取词类转换的方法,将原词类进行适当的转换。

英译汉中的难句翻译技巧

英译汉是将获取的英语信息用正确的汉语表达出来,它要求译文准确、通顺、符

合汉语习惯。英语难句主要表现在句子长、结构复杂,或者句型特殊,习语生疏。在英译

汉过程中,这些难句常常令人望而生畏。其实,不管句子有多么长,多么复杂,都有一定

的规律可循。掌握典型的难句翻译方法,有的放矢地运用翻译技巧,会顺利地将句子的含

义清楚地用汉语表达出来,达到"信、达、雅",提高译文质量。

1、理清主要结构

翻译长句时,要首先理清主句和从句,弄懂句子的主要结构,确定主谓(宾)关系,然后再逐一分析句义,将意思翻译出来。一般说来,英语长句结构比较复杂,作为修

饰成分的定语,尤其是定语从句,常位于中心词之后,而且从句中还会套从句、短语中套

短语。比较复杂的句子常带多个从句或冗长的定语和状语。因此,翻译长句时,首先要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通过语法分析抓住主谓结构,弄清定语、状语的修饰关系;然后根

据上下文弄清句义的层次和逻辑关系;最后用恰当的汉语准确表达出句意。进行英译汉时

不能固定一种方法,必须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对句子进行综合处理。例:

1)You(主)haveheard(谓)it(形宾)repeated(宾补)that{宾从

(1)}menofscienceworkbymeansofinductionanddeduction,that{宾从

(2)}bythehelpoftheseoperations,they,inasortofsense,managetoextractfrommature certainmaturallaws,andthat{宾从

(3)}outofthese,bysomespecialskilloftheirown,theybuilduptheirtheories.你们多

次听说过,科学家是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工作的,他们用这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力求

从自然界找出某种自然规律,然后他们根据这些规律,用自己的某种非同一般的本领,建

立起他们的理论。

分析:该句为复合句,主要结构为"主-谓--宾-宾补"。主句中的it是形式宾语,代替后面三个由that引导的平行宾语从句。词组bymeansof意为"借助于";inasortofsense为插入语,意思是"在某种意义上说"。第二从句中theseoperations指"

归纳法和演绎法"。

2、翻译技巧

1)合译法

合译法通常适用于限定性定语从句或限定意义较强、句子较短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大多数限定性定语从句都可以译成前置定语词组,这样的句子简练易懂。非限定性定

语从句,如果从句与先行词间的关系很密切,也可以译成前置定语。

例:

Now,however,thechnologyhasadvancedtothepointwheretheusefulmobilerobotisanimmed iatepossibility.然而现在,技术已发展到能立即制造实用又能行走的机器人的阶段。

2)分译法

分译法一般适用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和某些较长的限定性定语从句。有的定语从

句结构比较复杂,从意义上看,不是限定性的,而是对先行词进行描述或说明。遇到修饰

词与主语之间的关系不太密切,或者定语从句太长的句子时,在译文中可以将从句或短语

分离出来单独叙述,也可以译成并列句,或者译成两个独立句。

例:

Similarly,radiostationstransmitprogramstodistantcountriesinshortwaveswhichcant ravelallaroundtheworld.同样,无线电台用短波把节目传送到遥远的地方,到达世界的

各个角落。

3)顺译法

如果长句中一连串的动作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可以按原句顺序,用顺译法翻译。

例:YouhavespentawholeeveninginaFrenchmusichallwithadirty-lookingfatmanwho,insteadofhavingmessagesslippedintohishandbydark-

eyedbeauties,getsonlyanordinarytelephonecallmakinganappointmentinhisroom.

你和一个看上去脏乎乎的胖子在一家法国音乐厅里消磨了整个晚上,并没有黑眼

睛的美人儿悄悄地把情报塞入他的手中,他只不过接了个普通的电话,约定在他房间里会面。

分析:该句主要结构是:You…spentawholeevening…withafatman…。句中的关

系代词who引出定语从句修饰man。在该定语从句中,介词短语

insteadofhavingmes sageslippedinto…beauties与从句谓语动词gets…telephone和分

词短语making…inhisroom表示该定语从句中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三个动作,翻译时顺译为好。

4)逆译法

有的句子需要使用逆译法,从后面着手往前翻译,逆着原文顺序才能译通。

例:Whathasbecomeofhim?他怎么啦?

5)加字与减字

翻译时的增补与省略是在理解原文基础上照顾英汉语言特点所采取的翻译技巧和

方法,目的在于实现正确理解与正确表达的统一。

众所周知,翻译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是:忠于原文。译文不能对原作者的意思加

以更改,任意增加或减少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译文的字数不能有任何增减。鉴于英

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译文常常需要从全局考虑,进行必要的文字调整,如:增补或省略,使其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由于汉语在习惯上不使用长句,因此,翻译时要正确

处理句量的改变,在不影响原句意义表达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意境、修辞或句法的具体需要,增加或减少词语,以求符合汉语习惯,使句子自然、流利、通畅。

翻译中的加字主要是指将原文的省略之处加以增补,避免意思表达不清楚;而减

字则是在译文中作必要的文字上的省略-例如:物主代词、冠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有些功能词,甚至实词,如果从全局看不需要译出,则可以在汉语译文中省略。

例:Thelawofconservationandtransformationofenergyisthechiefbasisofphysical,astrono micalandchemicalreasoningaswellasofengineeringpractice.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的定律,不仅是工程实践的主要根据,而且也是物理、天文以及化学等方面推理的主要根据。(增字)

6)视点转移

翻译中的视点转移指按照译语的思维方式或表达习惯重新组织原句的信息,从原

句不同或相反的角度来表达同样意思。英语和汉语均有从正面或反面表达句意的现象。对

一些不宜直译的英语词汇或句子,依然汉语习惯反话正说,将原意译出来,会使人一目了然。翻译时运用视点转移的技巧能使译文易懂流畅,更符合汉语习惯。

(1)正反切入(反译法)

正反切入又称反译法,是指从与原句不同或相反的角度入手,处理译文,表达原文的意思。英语中有些从反面表达的意思,译成汉语时,可以从正面表达,而有些从正面表达的概念,其汉语译文可以从反面表达,这样会更加符合汉语习惯。反译法用于以下情况:

A、英语从反面表达,译文从正面表达。

a.Thethoughtofreturningtohisnativelandneverdesertedhim.归国的念头始终萦绕在他的心中。(原文是否定的,译文从正面处理,译为肯定句。)

B、英语从正面表达,译文从反面表达。

a.Istayedawakealmostthewholenight.我昨夜几乎一夜没睡。(原文是肯定的,译文是否定的。)

C、固定搭配中的反译

英语中有些固定搭配,如果直译不易理解,可以采用反译法,根据汉语习惯进行处理,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从反面切入,意思会一目了然。例如:only/but…to(v.)太……,非常,十分;cannot…too无论怎样……也不过分;couldnot+more完全……(含肯定意义);before…还没……就,趁……,等。

例:Youcannotpraisetheplaytoohighly.你怎么称赞这出戏也不过分。

(2)形象转移

英汉语言中的比喻因各自文化不同有很大差异。有时,两种语言的喻义相同,但是喻体相异,即"意合而形离"。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不能一味照搬原文,而应实行对喻体的"视点转移

51Test英语特殊结构的句型比较固定,在纷杂的英语句子中找出一些普遍性和代表性的规律,对理解或翻译颇有裨益。在尊重汉语习惯表达方式的前提下,如何将英语特殊结构译成准确的汉语,是提高翻译水平的关键问题之一。

1、倒装句

英语倒装句,无论是完全倒装,还是部分倒装,都与汉语的语序有差异,翻译时

应尊重汉语习惯,将句子理顺。

例:Downcamethehammerandoutflewthesparks.铁锤一落,火星四溅。(原句为

完全倒装。)

2、强调句

翻译好强调句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强调句型(Itis…that/who/which/…)。应注

意该句型与主语从句意义上的差异。例:

1)Itisanunusualpersonwhocanlivefreefromfinancialstressorwhocanspendmoneyonothers ashespendsonhimself.

只有不同寻常的人才能远离经济重压,才能把钱花在别人身上就像花在自己身上

一样。(该句强调anunusualperson,在译文中用"只有"两字体现出来。)

试比较主语从句:

Wehadalotoffunatthebeach.ItwasreallyaflyintheointmentthatGeorgecuthisfootonapi eceofglass.我们在海滩上玩得很开心,美中不足的是乔治的脚被一块玻璃割破了。(句

中的It为形式主语,代替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aflyintheointment油膏里有一只苍蝇,喻美中不足。)

3、被动语态

英语被动语态使用比较多,尤其是科技论文中特别突出,这与汉语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汉语表达中,主动语态比被运语态用得更普遍些。因此,在进行英译汉时,能尊重

汉语习惯,将英文被动句转换在汉语主动句。翻译时应注意运用以下技巧:

1)英语的主语转换成汉语的宾语

有些被动语态只能用汉语的主动句来翻译时,可以将英语被动句的主语变为汉语

主动句的宾语,以便突出谈论的事物,不需要表明的行为主体可以省略。

例:Thepresentshouldneverbechainedtocustomswhichhavelosttheirusefulness.绝不可用那

些已经无用的习俗来束缚现在的手脚。

2)用"被"等词提示行为的主体

译文必须表示出被动时,可以用"被"、"为……所"、"受到"、"叫"、"让"、"靠"、"遭到"、"挨"、"将"、"是(由)……的"等词来表示,这样更能引人注目。

例:Theearth’ssurfaceintheareaofManha ttaniscomposedofsolidconcrete.曼

哈顿地区的地层表面是由坚硬的混凝土构成的。

4、定语从句的译法

一般说来,限定性定语从句常采用合译法,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常采用分译法。但是,在翻译实践中,这两种定语从句经常需要灵活处理。具体的方法有:

1)使定语前置

A.在定语从句很短时,翻译时可将从句直接放在被修饰名词之前。

例:Scientistsbelievethattheremustbehundredsofheavenlybodiesintheuniversewhereh umanbeingsorsomethinglikehumanbeingsmayexist.科学家们相信,人类或类似人的生物

能够生存的天体,在宇宙中可能有几百个。

B.定语从句和被修饰的名词关系很密切时,翻译时应将定语从句放在修饰词之前。这种情况常见的固定搭配有:thosewho,such…as等。

例:Thoseofuswhohavetheabilitytodothisjobwillbesenttocarryoutthetask.

我们当中那些有能力做此事的人将被派去执行这个任务。

2)使从句后置并列

A.有些限定性或非限定性的定语从句分译成两句更符合汉语习惯,采取分译法使

长句断开变成并列句,必要时还应重复关系代词所指代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