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课时训练明晰题型提升能力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2012年福建文综,27)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所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有约10亿人在挨饿,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更深的贫困,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见( )

A.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C.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D.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

解析:C 本题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属于发展问题,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说明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各国的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全球发展最

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而不是粮食问题,所以D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不选。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全球反恐。潘基文说,恐怖袭击不只针对某一个国家,这是对整个人类的攻击,对和平、尊严这些联合国推动和维护的普遍价值的攻击。据此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表明,现阶段国际基本形势为( )

A.国际竞争激烈化程度在加剧

B.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C.恐怖主义成为制约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D.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解析:D 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恐怖袭击威胁着和平,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C项说法错误,在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3.要有效解决上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国际社会必须( )

①建立军事同盟②建立国际新秩序③扼制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④加强对话和磋商,加强国际合作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A 本题考查建立国际新秩序。①无助于解决恐怖威胁;③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②④符合题意。

4.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第17次人权对话上,美国务院人权事务助理国务卿波斯纳仍然批评中国整体人权状况持续恶化。美国这一行为( )

①侵犯了我国的独立权②表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③是维护世界发展中国家公民人权的保障④维护他国利益是美国外交行为的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A 此题考查霸权主义。美国干涉我国人权,侵犯了我国独立权,是霸权主义行为,故①②正确。美国这一行为是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排除③④。

5.(2014保定模拟)在联合国大会有关核问题的讨论中,中方表示,中国一向反对对伊朗的单边制裁,认为施压、制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伊朗核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严重化,加剧对抗,也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这表明( )

①维护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中国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核工业的发展③解决地区冲突,必须着眼共同的利益④中国将维护世界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外交使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C 由单边制裁会使问题复杂化,可知维护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故①正确。解决伊朗核问题,必须着眼共同利益,通过协商解决,故③正确。②④表述错误。

6.美国为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不惜将自己集团内的西方盟友视为“潜在敌人”,提出尤其要警惕从欧洲、日本和其他地区出现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这说明( )

①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②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④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是发达国家相抗衡的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A 此题考查多极化变动。美国将欧洲、日本视为自己潜在的敌人,可见欧洲和日本势力的崛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故①正确。美国这样做是维护自身利益的体现,故②正确。此题主要涉及美国与其他力量中心的关系,没有涉及和平与发展问题,故排除③。国家抗衡的根源在于国家利益,故排除④。

7.(2014西安模拟)近年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和“远景五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迅速崛起,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这表明( )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②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③世界上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中心④综合国力成为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D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还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旧秩序,故排除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排除④。

8.“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建设海洋强国”是十八大报告的又一新亮点。面对美国重返亚太的“攻势”,以及日本在钓鱼岛,菲律宾、越南在南海的“无理”,我们既要保卫我国的海

洋国土、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又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表明( )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③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D 此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体现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①正确。保卫自身权益,处理与他国关系,体现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故④正确。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排除②。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关系的变化,排除③。

9.2013年11月26日上午,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在导弹驱逐舰沈阳舰、石家庄舰和导弹护卫舰烟台舰、潍坊舰的伴随下赴南海,并将在南海附近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我国有关人士指出,中国发展武装力量,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这表明( )

A.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B.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我国国际地位提高,发展武器装备在情理之中

D.我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可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B 此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发展武装力量旨在维护自身安全,对世界和平构不成威胁,可见我国的外交政策,故选B。A、C在

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发展新型武器的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排除D。

10.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一份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而在之前的2011年10月4日、2012年2月4日以及7月19日,安理会曾分别就叙利亚问题进行表决,由于中国和俄罗斯对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三份草案都未能通过。这表明( )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中俄同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③在业已形成的多极化格局中中国地位凸显④中方充分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C 此题考查我国外交政策。中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排除②。多极化格局还没形成,排除③。通过中国投否决票或赞成票,可见独立自主立场和对叙利亚主权的尊重。

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局面。”中美积累正能量,需要双方( )

①建立战略同盟关系,加快世界多极化形成进程②尊重和维护两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③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B 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两国互相尊重对方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积极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从而增进两国的友好关系,促进双方发展,②③正确;①建立同盟关系违背我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的战略思想;④是从我国自身角度考虑的,排除。

12.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因为( )

①这是我们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抉择

②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存在任何利益差别乃至对立③我国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和平环境

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

较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此题考查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任何两国之间都有利益差别,排除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等使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更加关注。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控制等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主张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材料二李克强说:“我到欧洲去访问,对方担心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跟他们讲中国的城镇化前景,他们就会兴奋不已,觉得中国的市场实在太大,有合作的机会。如果只跟他们讲产业,讲中国要加快哪些产业的发展、提高哪些产业的层次,他们就觉得是在与他们竞争,甚至会琢磨怎么搞反倾销来限制我们。”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应怎样打消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并说明其政治意义。

解析:第(1)问考查国际社会知识。重视核安全首先符合我国利益,其次符合时代主题和联合国宗旨,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第(2)问,因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欧洲“疑虑”则是对其国家利益的担心,因而其疑虑的消除应从中国发展有利于欧洲利益角度进行说明。这样有利于协调国际关系,提升国际形象。

答案:(1)①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③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④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消除核恐怖主义根源,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2)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中国应让欧洲国家看到中国发展对他们也有好处,中

欧存在共同利益,合作空间广阔;让欧洲国家相信中国合作共赢的主张,认同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②中国这样做有利于树立国际形象,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理解,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中国的利益。避免一些国家误解和怀疑,甚至是联合起来限制中国发展。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材料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界有人对中国的发展表现出复杂心态:一方面对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表示认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巨大规模和发展模式感到恐惧,甚至提出了“中国威胁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

(2)结合材料二,对材料中出现的“复杂心态”进行评析。

解析:第(1)问,本问材料信息只起到了引导性作用,对回答问题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提示。此类问题,应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和时政信息加以分析。首先明确限定的知识范围,即“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其次结合教材从“有利”“不利”两个方面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第(2)问,本问限定的知识范围较宽泛,只是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出现的“复杂心态”。材料信息主要有:

外界有人对中国的发展表现出复杂心态。要结合“复杂心态”的两个方面所提供的信息,用政治生活中的我国的外交政策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等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1)①有利形势: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②不利形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国际经济秩序不公正和不合理,竞争日益加剧,保护主义抬头。

(2)①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②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旧的国际秩序产生了冲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③中国的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