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点串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中的议论文

《寡人之于国也》

1、单选: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2、单选:孟子的散文常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以比喻说理,运用丰富而有气势的排偶句。

3、单选:(孟子)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与其学生共同编著,对后代文化思想及散文发展有深远影响。

4、简析:《寡人之于国也》的主要内容。

阐述了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不平等和阶级对立。

5、简析:《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述结构。

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

6、简析:《寡人之于国也》的写作特点。

(1)环环相扣,实出中心线索,结构严谨。

(2)兼具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3)文章多用排比,善用比喻、类比说理。

《秋水》

1、单选: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主张顺应自然,

提倡无为而无不为,一生清贫。

2、单选、多选: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笔调恣肆,辞藻瑰丽,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相传是庄周自著。

3、单选:(秋水)属(庄子)中的“外篇"。

4、单选、多选:(秋水)(节选)的中心论点是“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文章自始至终贯穿着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

5、单选:(秋水)(节选)具有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形式展开论述的艺术特色。

6、简析:《秋水》(节选)将抽象哲理化为具体形象的手法。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最后,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

7、简析:《秋水》(节选)的论证方法的特色。

(1)运用演绎法,比较法(类比法、对比法)等方法进行说理。

(2)大量排比句和反诘句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谏逐客书》

1、单选: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秦代著名政治家。现存李斯著作不多,主要有《谏逐客书》

《论统一书》《行督责书》和《自罪书》等,均见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李斯列传》。

2、单选:《谏逐客书》中李斯开门见山地提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

3、简析:《谏逐客书》的成功之处。

(1)抓住秦王想尽快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最大欲望,把每个层次的着眼点和收束点,都集中到这一根本利害关系上,从而击中了要害,打动了秦王的心,这是奏疏能说服秦王的关键。

(2)铺陈张扬,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话。奏疏第二、三段泼墨最多,主要是摆事实讲道理,先以大量秦王熟识之典型而切近的事实诱导,然后用简洁切要的结语点拨,论据充分,点拨警策,从而收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

(3)正反对比,利害对举,论证切中腠理。奏疏每段的论证过程,都是从正与反、利与害两个方面展开,交织着昔与今、物与人、纳与逐、利与害、损与益、强与亡等多重鲜明对比,从而把纳客之利、逐客之害阐发得十分透辟有力。

(4)大量采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词采纷呈,笔力雄健,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韵律和感染力,说服力。

《过秦论》

1、单选:贾谊,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贾谊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文五十八篇、赋七篇。其文见于现存的《新书》。亦名《贾子》

2、单选:《过秦论》的中心旨意是秦帝国速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通过铺陈历史事实彰显意理,是本文在整体建构上的显著特点。

3、简析:《过秦论》的双层对比反衬方法。

第一层是六国与泰国六国与陈涉的对比,以强大的六国却被秦国“不战而屈”来反衬秦国的更加强大。以六国的强大对比陈涉的“弱小疲敝”来反衬陈涉的微不足道;第二层是陈涉与秦国的对比,比六国微弱得不值一提的陈涉,“斩木为兵,揭干为旗”,竟然能“天下云合响应”,“豪俊并起”。一举灭掉了比六国还要强大的秦国。多层反差极大的对比反衬,将“攻守之势”的“异”彰显得十分鲜明,于是秦帝国“仁义不施”而速亡的教训,就被鞭辟得更加精深警策了。

《五代史伶官传序》

1、单选: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遭到排挤和打击。

2、单选。多选: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反对宋初以来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在散文、诗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代表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

3、单选:《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中心论点是“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

4、单选、多选:《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了“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

5、简析:《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说理特点。

(1)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先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对比,得出“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的结论。

(2)理论论据精辟,事实论据(庄宗李存勖的成败)典型。

《论毅力》

1、单选、多选: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他是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他是变法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学生,两人主张一致,号称“康梁”。梁启超曾主办《时务报》,推动维新运动,主编《清议报》《新民从报》宣传立宪保皇。代表作品有《饮冰室合集》。

2、简析:《论毅力》的写作特色。

(1)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从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等多方面比照阐发毅力的重要性。

(2)采用层递修辞手法,以志力薄弱者、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至强之人的层递对比和驾舟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和终不返的比较等强调核心论点。

(3)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如以“为山”“平地”“掘井”“操舟”为例使道理显得深人浅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