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

合集下载

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PPT课件

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PPT课件
气新鲜,对于大片皮肤糜烂者应注意预防 继发感染。勤换尿布、清除分泌物,皮肤 皱褶区以棉球或纱布吸去水分后扑用单纯 扑粉。
13
护理
• 3.床单、被单、尿布应定期煮沸消毒。新 生儿、婴幼儿皮肤面积与体重之比较成人 大,皮下脂肪层较薄,因此冬季须保暖、 防冻,以免血液循环阻滞;夏季宜凉爽、 清洁,避免继发其它细菌感染,并协助护 士做好眼、口腔护理。
2
本病的特点:
• 1.皮疹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大疱,稍 用力摩擦即出现脱皮,外观似烫伤。
• 2.一般均有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等全 身症状。
• 3.伤面可查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3
临床表现
• 患者常有前驱症状,包括乏力、发热、易 激惹、喉咙痛和皮肤的明显触痛。红斑常 初起于头部,并在48小时内蔓延,最终因 在表皮浅层出现松弛的大疱而使皮肤呈现 皱纹纸外观。偶然出现尼氏征阳性(即用手 指压迫疱顶时,水疱内容物可扩大移动)的 大疱和水疱。 1~2天后大疱开始脱皮,遗 留基底湿润面和薄的漆样痂皮。
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4s病)
儿科
1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剥脱毒素 引起的水疱性疾病,被认为是葡萄球菌毒 素介导的感染病谱组成之一,该类疾病还 包括大疱性脓疱疮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SSSS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及6岁以下儿童,偶 见于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免疫抑制的成 人。有性别差异,男女比2~4:1。
4
临床表现
• 通常屈侧部位首先出现表皮剥脱的部位, 患者表现为悲伤面容、口周结痂、放射状 裂纹和轻度面部水肿。3~5天后皮损开始 脱屑和结痂,10~14天后上皮重新生成, 皮损愈合后不留瘢痕。掌跖和黏膜不受累。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3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3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的重 要环节 。
棉球每 日擦拭 3次 ( 有分泌物 时随 时擦去) , 7 例 患儿 眼 部 出现脓 性分 泌物 ,每 次滴 眼药 水前 先用生 理盐
水 冲洗 ,再用氧 氟沙 星眼 药水滴 眼 4 ~5次 /天 , 睡 前涂 1 % 金 霉素眼药 膏 , 2 天 后分泌物减 少 。 1 0例 患儿
2 . 6 饮食 护 理 : 本 病 皮 损渗 出较 多 , 患 儿 由于 疼痛 食欲下降, 易引 起水 和 电解 质紊 乱 。在 发病 初 期 因 发热 、 口周 糜烂 不 愿张 口进 食 , 可 用吸 管 吸入 牛 奶 、 营 养餐 等 流 质 饮食 , 鼓励患儿多饮水 , 待 病 情 好 转
葡 萄球 菌 皮 肤 烫 伤 样 综合 征 是 由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产 生 的表 皮 剥脱 毒素 引 起 的 , 应 用 抗 生素 控 制
感染 病 灶 , 可 以消 除或 减 少 细 菌产 生 外毒 素 , 早 期
使用 足 量有 效 的敏 感抗 生 素是 治疗 的关键 , 同 时加 强支 持治疗 , 保 持水 电解 质平衡 。本 组 1 3例 患儿常
化, 发现皮肤异常或发热等现象及时就诊 。
3 讨论
变化, 特 别 是对 皮 肤 的观 察 , 重 点观 察皮 损 的类 型 、 分布、 面积 、 颜 色 等 并做前 后 对 照 , 对 糜 烂面 分 泌物 有无减少、 范 围是 否 缩 小 及颜 色 的变 化 , 为 诊 断和
治疗提 供依 据 。
4 h测 量 1 次体 温 、 脉搏 、 呼 吸并 及 时记 录 报告 医生 , 防止 并 发症 发生 。每班 严格 记 录 出入 量 , 注 意 水 电 解 质平 衡 , 防 止酸 碱 平 衡 紊 乱 , 同 时 密切 观 察 病 情

2024年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护理查房PPT

2024年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护理查房PPT

培训时间:根据护理人员 的工作安排,制定合理的 培训时间表
考核方式:通过笔试、操 作考试等方式对护理人员 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护理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职业素养 建立护理质量反馈机制,鼓励患者和家属提出意见和建议 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 以免加重病情。
患者及家属应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患者及家属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感染
避免抓挠,防止 皮肤破损
保持室内温度适 宜,避免过热或
过冷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 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关节痛:关节疼痛,活动 受限
皮肤感染:皮肤感染,可 出现脓疱、溃疡等
减轻疼痛:使用止痛药,减 轻患者疼痛
促进愈合:使用促进伤口愈 合的药物,加速伤口愈合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 况,提供心理支持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 避免细菌感染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护理效 果,调整护理计划
检查结果:患者检查结 果
治疗方案:患者治疗方 案
患者病史:发病时间、症状、治疗情况等 诊断过程:医生诊断、检查结果、诊断依据等 病情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等 护理措施:针对患者病情的护理方案、注意事项等
皮疹:红斑、丘疹、水疱、 脓疱等
瘙痒:皮肤瘙痒,严重时 可影响睡眠
发热:体温升高,可伴有 寒战、头痛等
皮肤色素沉 着:使用美 白药物进行 治疗,如维 生素C、维 生素E等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ppt课件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ppt课件
发病年龄、服药史、皮疹特征、尼氏征、 口腔粘膜损害情况
组织病理特点:表皮下裂隙,全层表皮坏 死,炎症细胞较多
水疱疱顶表皮组织病理:根据裂隙水平 水疱基底Tzanck涂片:SSSS为大鳞状细
胞,缺乏炎症细胞,TEN为坏死的立方 形基底细胞,炎症细胞较多
落叶型天疱疮
组织病理均为表皮上层的棘细胞松解性 水疱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的研究进展
定义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由金葡菌产生的表 皮剥脱毒素引起的以全身泛发性红斑、 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 性皮肤病。
性的噬菌体第Ⅱ组71型金葡菌 带菌者传染,母亲下生殖道感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鼻、结膜、咽、脐或其它拭子金葡菌培
养 血培养 ET检测方法
诊断及鉴别诊断
婴幼儿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及表 皮大片剥脱等临床表现及细菌培养阳性 支持诊断。
确诊需行SA噬菌体分组和ET检测 ET皮下注射诱导新生小鼠表皮剥脱是目
前诊断SSSS的金标准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金葡菌
可溶性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 27KD外毒素,主要由噬菌体Ⅱ组产生,
Ⅰ、Ⅲ组少见 有2种血清型:
ETA 89%儿童SSSS病因 ETB 4%儿童SSSS病因
ET作用部位
桥粒芯糖蛋白1(desmoglein 1,Dsg 1) 膜外蛋白的丝氨酸
直接作用于颗粒层,产生水疱和表皮剥 脱
ET作为超抗原
直接与Ⅱ类MHC发生相互作用,刺激T 细胞,细胞因子释放,宿主损伤
临床3种类型
泛发型(全身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 局限型(大疱性脓疱病) 顿挫型(金葡菌性猩红热样发疹)

小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发生在新生儿及婴幼儿的一种严重的皮肤病,又称为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或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表现为全身性的红斑、松弛性大泡、大片表皮剥脱,创面似2度烫伤样。

并发症多,病情急、重,儿童病死率3%~4% [1],成人罕见。

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5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0个月~11岁,其中发病前有脓疱病史3例,皮肤黏膜烫伤2例。

皮疹丘斑多从头颈部开始,迅速蔓延至躯干四肢,口周放射状裂纹,皮疹处触痛,全部治愈出院。

1.2治疗治疗上均采用抗生素联合丙种球蛋白,连用3~5d及支持治疗,湿润烧伤膏、莫匹罗星软膏保护皮肤等对症治疗。

2.护理体会2.1消毒隔离:保持室温21~24℃,室内整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次使用含氯消毒液清洁地面,擦拭物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轻症患儿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重症患儿皮肤损伤处渗出液较多者,住单人房间,专人护理,严禁探视,根据病情需要采用暴露疗法[2],室内温度28~30℃,患儿所用敷料等物品按医疗感染垃圾处理,不能随意乱扔,以免病原菌扩散。

2.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创面清洁干燥,均全身裸露,棉被用支架支起,避免与皮肤接触。

眼部分泌物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拭干;口腔护理,用氯己定漱口液,每日漱口3次,防止口腔黏膜干燥、皲裂;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防止抓挠引起的皮肤损伤;皮肤疱疹和糜烂处,每日用0.5%碘伏消毒2次后用莫匹罗星软膏涂抹。

2.3饮食护理由于患儿口周感染,影响进食,可致摄食不足,以及消耗代谢过多,易根据患儿年龄给予饮食指导,小于9个月的患儿以母乳喂养为主,辅以鸡蛋羹、米糊等;婴幼儿和年长儿以半流质和软食为主,少量多餐,保证足够的能量供给,鼓励多喝水,促进毒素的排泄。

2.4心理护理该病的特征是皮肤触痛明显,为使患儿配合治疗,播放动画片,鼓励家长给患儿多讲故事,转移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护士应关心爱护患儿,同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信任,让家长积极配合治疗。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病情说明指导书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病情说明指导书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概述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又称为新生儿剥脱性皮炎、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发病较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本病主要是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导致。

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婴幼儿,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并发败血症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英文名称: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其它名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皮肤。

常见症状: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表皮剥脱、渗出、结痂、糜烂、疼痛。

主要病因:是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导致。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细菌学检查、药敏试验、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不断加重,甚至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害健康,因此建议积极就医进行诊治。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三、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病因病因总述:本病主要是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导致,有实验证明这种毒素是一种外毒素,可能会通过肾脏排出,但婴幼儿的排泄能力差,可使毒素在血清中的含量升高,从而引起皮肤损害及剥脱。

近来还发现本病亦偶见于患有肾炎、尿毒症等病的成人,可能与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有关。

此外,感染的轻重、毒素的产生及机体的反应性对其发病也可能有一定影响。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诊治常规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诊治常规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诊治常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STEN)o是由噬菌体11组(3A、3B、3C、55及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此菌分泌一种表皮松解毒素,可能直接作用于桥粒或作为超原引起表皮松解,造成表皮剥脱。

是一种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

大多数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年人。

一、临床表现本病多见出生后1~5周婴儿,突然发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脓疱疮或葡萄球菌皮肤感染史。

初在口周或眼睑四周发生红斑,2~3d后迅速蔓延至全身,触痛明显。

红斑上常见表皮层起皱褶或为松弛性大疱,皮损处尼氏征阳性,外观未受累,皮肤亦呈阳性,稍摩擦表皮即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似烫伤样。

手、足皮肤似手套或袜子样剥脱。

患病后l~2d□周痂皮脱落,可见放射状破裂。

口腔、鼻黏膜、眼结膜亦可受累。

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一般1~2周痊愈。

病情重者可继发败血症、支气管肺炎而导致死亡。

多数病人除有唇炎、口腔炎及结膜炎外,无明显黏膜损害。

一般都有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发生于新生儿,广泛红斑、大面积表皮剥脱、烫伤样外观及细菌培养等,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脱屑性红皮病,常发生在1岁以内婴幼儿,以头皮及全身反复脱屑为主;中毒性表皮松解症(TEN):TEN大多是药物过敏,无家族史,主要是见于成年人,皮损像多形红斑,触痛比较轻,尼氏征仅于皮损处阳性,常有口腔黏膜损害。

三、预防及治疗隔离患儿,注意保温,预防并发症。

早期依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耐B内酰胺酶半合成青霉素常有良效。

亦可采用新型青霉素II、氨苇西林、第二代或第三代头抱菌素,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和补充营养。

局部治疗可用0.1%依沙tl Y唾液、新霉素软膏等外搽。

慎用皮质激素,因其可加重病变。

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需定时观察病人皮肤状况,记录红 肿、脱皮及水疱形成情况。
每日至少观察两次,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何时进行护理? 体温监测
定期测量体温,监测是否有发热情况,必要 时给予退烧药物。
体温变化可能预示着感染加重。
何时进行护理? 液体摄入
家属应积极参与病人日常护理,提供必要的 支持和协助。
家属的积极配合对病人康复有重要作用。
谁负责护理? 医务人员培训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 对该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病因、症状、护理要点等。
护理后需要注意什么?
护理后需要注意什么? 定期复查
定期带病人复查,以评估病情恢复情况和调整护 理方案。
根据医生的建议,适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护理后需要注意什么? 预防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避免病人接触感染源,定期清洁 和消毒居住环境。
提高儿童免疫力,注意健康饮食。
护理后需要注意什么? 家长教育
向家长普及该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病情的 认识和管理能力。
教育内容包括疾病预防、护理要点等。
谢谢观看
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什么是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2. 何时进行护理? 3. 如何进行护理? 4. 谁负责护理? 5. 护理后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 肤综合征?
什么是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定义
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由金黄色 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表现为大面积的 红斑和水疱,类似于烫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4s病)
儿科:曾玉梅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剥脱毒素 引起的水疱性疾病,被认为是葡萄球菌毒 素介导的感染病谱组成之一,该类疾病还 包括大疱性脓疱疮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SSSS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及6岁以下儿童,偶 见于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免疫抑制的成 人。有性别差异,男女比2~4:1。
气新鲜,对于大片皮肤糜烂者应注意预防 继发感染。勤换尿布、清除分泌物,皮肤 皱褶区以棉球或纱布吸去水分后扑用单纯 扑粉。
护理
• 3.床单、被单、尿布应定期煮沸消毒。新 生儿、婴幼儿皮肤面积与体重之比较成人 大,皮下脂肪层较薄,因此冬季须保暖、 防冻,以免血液循环阻滞;夏季宜凉爽、 清洁,避免继发其它细菌感染,并协助护 士做好眼、口腔护理。
本病的特点:
• 1.皮疹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大疱,稍 用力摩擦即出现脱皮,外观似烫伤。
• 2.一般均有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等全 身症状。
• 3.伤面可查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 患者常有前驱症状,包括乏力、发热、易 激惹、喉咙痛和皮肤的明显触痛。红斑常 初起于头部,并在48小时内蔓延,最终因 在表皮浅层出现松弛的大疱而使皮肤呈现 皱纹纸外观。偶然出现尼氏征阳性(即用手 指压迫疱顶时,水疱内容物可扩大移动)的 大疱和水疱。 1~2天后大疱开始脱皮,遗 留基底湿润面和薄的漆样痂皮。
• 3.支持疗法:对水、电解质的平衡与营养 的补充要密切注意。
局部治疗
• 潮湿、裸露的部位应当使用温和的润滑剂, 以减轻摩擦和减少体液的丢失。不粘连的 敷料覆盖在剥裸面上,避免胶带直接接触 皮肤。可用0.1%雷夫奴尔溶液湿敷,新霉 素软膏外涂。
护理
• 1.隔离患儿,注意保温,预防并发症。 • 2.室内要尽量做到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
临床表现
• 通常屈侧部位首先出现表皮剥脱的部位, 患者表现为悲伤面容、口周结痂、放射状 裂纹和轻度面部水肿。3~5天后皮损开始 脱屑和结痂,10~14天后上皮重新生成, 皮损愈合后不留瘢痕。掌跖和黏膜不受累。
实验室检查
• SSSS是一种毒素介导的疾病,因此,不能从 皮损处培养获得病原体。可以从皮损外在 的部位培养到产剥脱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最常见的部位包括结膜、鼻咽部、脐、 直肠、血液。血培养在儿童常为阴性,但 在成人可为阳性。组织学上受损皮肤为浅 表的角层下水疱,无表皮坏死。血白细胞 计数可增高或正常。同时检查血尿素氮、 血肌酐、电解质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携 带者进行筛查。
疾病治疗
• 1 。应早期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以清除 存在体内的金葡菌感染灶,终止细菌毒素 产生。最理想的药物是甲氨苄青霉素。如 对青霉素过敏则可选用其它抗生素如白霉 素、红霉素、复达欣、二甲胺四环素等。 治疗时还应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要按照 有感染的Ⅱ度烧伤治疗。
疾病治疗
• 2. 激素:关于激素用,意见不一,但禁 止单独使用激素。对一时难以明确病因和 诊断的患者可抗生素与激素合并应用。
疾病预防
• 1.凡患有化脓性皮肤病的医护人员、患者 或家属,均避免与新生儿和婴幼儿作接触。
• 2.日常生活中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婴幼儿 的尿布应勤洗勤换,并定期煮沸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