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鼻咽癌

鼻咽癌
鼻咽癌
NPC
通许耳鼻喉医院 朱永辉
• 鼻咽癌素有广州瘤或广东瘤 (Canton tumor)之称,在 人类众多的恶性肿瘤中,被 冠以地名作称呼的,鼻咽癌 是仅有的一个,由此也可以 反映出它在发病方面的特殊 性

发病原因
• 1.EB病毒感染 • 2.遗传(家庭聚集) • 3.环境因素(地区.饮 食.亚硝酸盐.重金属)
转移
• 直接扩散 • 淋巴转移 • 血运转移
愈后
• 自然生存期平均18.7个月 • 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残余病灶可手术 切除。照射范围包括鼻咽、颅底、颈及眶 部。原发灶剂量65~70Gy,继发灶50~ 60Gy。因肿瘤易复发及早期转移,预后不 佳。对放射线不敏感的鳞状细胞癌5年存活 率0%~10%,放射敏感的淋巴上皮癌5年 存活率约30%
谢谢
治疗
• 手术(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 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 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 • 放疗(鼻咽癌大多对放射疗方法) • 化疗全身化疗: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 注射。常用药物有氮芥、环磷酰胺、5-氟尿 嘧啶、博来霉素、塞替派等。可单独用一 种药物或联合用药 • 中药(辅助)
临床表现
• 鼻咽位置隐蔽,NPC早期症状不典型且较 复杂,故易被漏、误诊,必须提高警惕, 重视临床症状,才能早期诊断。 1.鼻咽部原发癌症状(耳鼻症状) • 涕血与鼻衄:约50%患者以抽吸性涕血或 擤出带血鼻涕为首发症状。 • 鼻塞 • 耳鸣与听力下降:
诊断检查
• • • • • • 体检 前鼻镜 鼻内镜 CT MRI EB病毒血清学 病理(金标准)
检查
六、诊断

由于鼻咽癌原发部位的隐秘性和症状 的复杂性等原因,使其获早期诊断者甚少 (7%-20%),据报道由于医生第一次接诊 而未能发现鼻咽癌的达45.3%,延误了治疗 的时机。因此,对鼻咽癌认识的深度、思 想上重视的程度、检查中严谨的态度是影 响鼻咽癌首诊确诊率至关重要的原因

鼻咽癌CT诊断(附100例报道)论文

鼻咽癌CT诊断(附100例报道)论文

鼻咽癌的CT诊断(附100例报道) 【中图分类号】r7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46-01鼻咽癌是来自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广泛见一世界各地,在我国以南方省份发病率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较常见肿瘤,ct检查可明确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和范围,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我科经鼻咽部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切片证实的鼻咽癌100例本文就鼻咽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一般资料100例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从20-75岁,平均42岁,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鼻阻、鼻妞、耳鸣、偏头痛、复视与颈部包块,病史1-6个月。

肿瘤发生在鼻咽顶后壁32例,左侧壁16例,右侧壁12例,顶壁5例,其余35例同时侵犯两个壁以上。

72例为鳞状细胞癌,18例为未分化癌,10例为低分化癌。

使用philips mx8000多层螺旋ct机,扫描层厚为5mm,层距为5mm,分别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部分病例加冠状位扫描。

2 结果2.1 鼻咽腔形态改变:鼻咽腔85例,ct表现为鼻咽腔变窄、变形,咽鼓管口前移,咽隐窝左右不对称,一侧或两侧咽隐窝变浅、消失、或突出,腔内肿块隆起呈丘状或菜花状(图1、2)。

2.2 粘膜下和深层软组织改变:28例表现为鼻咽部粘膜增厚,鼻咽部肿块(图3、4),72例ct表现为鼻咽部肿大形成肿块,形态不规则,与周围软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强化,茎突间隙内肿块5例。

图1、2左侧鼻咽侧后壁软组织肿块影,同侧咽隐窝、咽鼓管咽口闭塞及双侧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肿大。

图3、4右侧鼻咽侧壁软组织肿块,肿块累及双侧口咽部。

图5、6咽顶部软组织肿块,颅底骨质破坏,肿瘤侵入颅内。

2.3 邻近结构的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咽旁间隙受累65例,ct表现为间隙推移,狭窄、变形与模糊、或形成肿块,累及翼腭窝和颞下窝20例,颈动脉鞘区受累及52例,ct表现为肿块侵入颈动脉鞘区,包绕颈动脉,颅底侵犯35例,表现为颅底骨质溶骨性破坏,或颅底孔扩大,正常骨质中断、缺损,脑内侵犯6例,表现为颞叶、右侧桥小脑角区肿块影(图5、6),颈部淋巴结转移48例,表现为颈部结节状、团块状软组织影,呈不均匀强化,部分为中央低密度灶,周围强化。

鼻咽癌的CT与MRI的诊断效果对比

鼻咽癌的CT与MRI的诊断效果对比

鼻咽癌的CT与MRI的诊断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比较鼻咽癌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耳鼻喉外科进行治疗的52例鼻咽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比较MRI 和CT的诊断结果。

结果鼻咽部位CT检出率为51.9%(27/52),MRI检出率为67.3%(35/52),MRI对鼻咽部位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颅底部位CT检出率为13.5%(7/52),MRI检出率为40.4%(21/52),MRI对颅底部位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

结论对于鼻咽癌患者不管是检查鼻咽部还是检查颅底部,MRI的诊断效果均要优于CT,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咽癌;磁共振成像;CT;诊断效果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咽腔侧壁或顶部的一种恶性肿瘤。

鼻咽癌的发病率已占到耳鼻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属于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等,其临床症状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头痛、鼻出血和涕血[1]。

由于目前临床治疗鼻咽癌常采用放射治疗,因此需要对患者肿瘤部位、大小及其浸润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并对病灶区域进行精准勾画。

然而由于鼻咽癌病灶部位周边组织较多,同时解剖结构相对复杂,其中某些还与颅脑相连接,所以采用传统的造影技术和X线检查无法满足鼻咽癌的临床诊断要求。

本文回顾性分析52例鼻咽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对鼻咽癌的CT与MRI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耳鼻喉外科进行治疗的52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22例,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45.2±5.4)岁。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和病理组织切片确诊。

1. 2 方法使用MRI和CT对所有患者鼻咽部以及颅脑部位进行检查。

CT 检查采用MX8000型多层螺旋仪,扫描范围为头顶和锁骨头之间,电压值为120 kV,电流值为280 mA,并适当增强扫描强度,层距以及厚度均设置为5 mm,选用碘海醇为对比剂,静脉注射计量80~100 ml,注射速度为3~5 ml/min,注射器选用高压注射器,扫描和注射间隔时间≤45 s。

鼻腔良、恶性肿瘤CT的鉴别诊断

鼻腔良、恶性肿瘤CT的鉴别诊断

鼻腔良、恶性肿瘤CT的鉴别诊断关键词鼻腔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鼻腔肿瘤CT检查一是发现病变,最主要是区分良、恶性,以及明确肿瘤侵犯部位及范围,对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2006~2010年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鼻腔肿瘤患者45例,探讨鼻腔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其中良性15例,恶性30例。

分析良、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楚,少有骨质破坏,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浸润型生长,边缘清楚,骨质破坏明显及侵犯腔外软组织。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3:2,年龄8~73岁,平均31岁。

临床表现为鼻塞、鼻衄,头痛,鼻部隆起及面颊部疼痛,流泪、突眼及视力下降等。

病程20天~3年。

有鼻部手术史4例。

病理组织学诊断: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30例。

其中良性肿瘤,纤维血管瘤11例,乳头状瘤2例,骨化纤维瘤2例。

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14例,未分化癌4例,腺癌3例,腺样囊性癌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黑色素瘤2例,透明细胞癌各恶性肉芽肿1例。

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GE的e/ct CT,患者仰卧位,下颌内收,在硬腭平面上颌骨齿槽突开始,平行于眶耳线,层厚5mm,层距5mm向上连续扫描至眶底,少数加扫鼻腔冠状位扫描及增强扫描。

CT表现及结果45例病例,经病理证实为良性15例,鼻腔内见软组织肿块,边界光滑;10例单侧,5例双侧;鼻腔膨胀性改变,鼻中隔向对侧移位8例,合并副鼻窦炎9例,3例引起骨质破坏。

30例恶性肿瘤中,全部见鼻腔软组织肿块,不规则;除5例无骨质破坏外,其余都有骨质破坏;20例侵犯副鼻窦,3例侵犯眼眶。

讨论鼻腔良性肿瘤少见,通过本组45例鼻腔肿瘤的CT表现,鼻腔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良性肿瘤边缘光滑,界限清晰;恶性肿瘤边缘模糊,分界不清;②肿块良性呈膨胀性生长,鼻腔扩大或压迫性骨质缺损;恶性呈浸润性生长,骨质破坏明显;③良性肿瘤一般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常侵犯腔外的软组织。

教学查房教案(鼻咽癌)

教学查房教案(鼻咽癌)

教学查房教案(鼻咽癌)一、病情摘要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黏膜上皮组织。

它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较高,尤以南方地区发病率更高。

鼻咽癌可以分为非鳞状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两种类型,其中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

二、症状及体征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或体征:- 鼻塞或鼻子不通气感- 鼻血或鼻涕带血- 鼻咽部不适或疼痛- 咽部异物感或咽喉痛- 声音嘶哑或改变- 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三、病因及诊断鼻咽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一些因素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关,例如:- 病毒感染,如EB病毒- 吸烟和饮酒- 遗传因素鼻咽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专业设备的辅助检查,如:- 鼻咽镜检查- 鼻咽部CT扫描- 鼻咽组织活检等四、治疗方案鼻咽癌的治疗方案一般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期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 手术:早期鼻咽癌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包括内镜下手术和开放手术。

- 放疗: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以选择外放疗、内放疗或放疗联合化疗。

- 化疗:化疗可以作为辅助或联合治疗方案使用,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顺铂等。

五、护理措施在鼻咽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良好的鼻咽部清洁-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定期复查和随访六、康复与预后鼻咽癌的康复与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康复期间,患者需接受适当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同时注意心理健康。

预后方面,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而晚期诊断和治疗不及时的患者预后较差。

七、教学要点- 鼻咽癌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鼻咽癌的诊断和分期- 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鼻咽癌的康复与预后以上是关于鼻咽癌的教学查房教案的内容概要,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提供参考。

鼻咽癌的CT诊断(附48例报告)

鼻咽癌的CT诊断(附48例报告)

lmp o em ts ss =1)a dhp t n umoaymeatssn 1 F lwigcnrs e hn e Tsas N Cls n eelhl y hn d eat in 5, n eai a dp l nr t ai (= ) ol n o t t n acdC cn, P ei s r gt a ( c s . o a o w i y
e h n e Co c u i n T c n i g c n ce l iu l e t e st n x e to C e i n n n o v me to eg b u i s s i ha n a c d. n l so C s a n n a l a y v s a i h i a d e t n f NP l so s a d i v l e n fn i h o r t ue ,smu — r z e s
【 摘要 】 目的
分析鼻咽癌 的 c 表现并评价其在 I T 晦床诊断与治疗 中的意义。方法 4 例经病理或穿刺活检证 实的鼻 咽癌 患 8
பைடு நூலகம்
者均接受 了常规 c 扫描 , 例患者又经对 比增强 c 扫描 。对所有患者 的 c 表现及临床 资料进 行了 回顾性分析 。结 果 在 c 像 T 5 T T T
ayc erset ey R sl nC gs N C ls n p erda ao hrn e a hce ign 4 )p ay ga rcs i per l drt p cvl. eut O T i e, P ei sa pae snsp a ga w lti nn (= 0, h rnel eesds pa— z o i s ma o y l l k a igadf tn (= 6, aohrnel a i ln i o su ass n 8, rno b sa o eds ut nn 5, o pi tdcria n n at gn 4 )n sp ay ga cvt fl gw t sft sem se (: )cai- ai r n et ci (= )cm l ae ev l l i yi i h ti l b r o c c

鼻咽癌健康宣教课件

鼻咽癌健康宣教课件

评价指标:设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如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生活质量等
02
评价结果
A
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后,鼻咽癌发病率降低
B
健康促进计划提高了公众对鼻咽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C
健康促进计划提高了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D
健康促进计划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质量
谢谢
鼻咽癌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种类型
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鼻咽癌的90%以上
02
腺癌相对较少见,占鼻咽癌的10%以下
鼻咽癌的分类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有重要影响
04
鼻咽癌流行病学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部
01
鼻咽癌的发病率因地区而异,亚洲地区发病率较高
02
鼻咽癌的发病率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鼻咽癌与鼻咽部其他疾病:如鼻咽炎、鼻咽囊肿等
01
01
02
03
04
鼻咽癌与颈部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瘤、淋巴结炎等
鼻咽癌与鼻咽部恶性肿瘤:如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肉瘤等
鼻咽癌与鼻咽部良性肿瘤:如鼻咽乳头状瘤、鼻咽血管瘤等
02
03
04
鼻咽癌早期症状
鼻塞:单侧或双侧鼻塞,持续时间较长
鼻涕带血:鼻涕中带有血丝或血块
03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需要提高警惕
04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鼻咽癌诊断方法
03
影像学检查:CT、MRI等检查了解肿瘤大小、位置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
02
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01
鼻咽镜检查:观察鼻咽部病变情况
04
血液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等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肿瘤标志物水平

鼻咽癌影像学诊断

鼻咽癌影像学诊断

N1 N2 N3
<4cm、上颈 4~7cm或下颈 ≥7cm,锁骨上,固定或侵皮
应用解剖
鼻咽腔
软组织侵犯
颅底骨质
淋巴结
鼻咽癌TNM分期
鼻咽癌的临床分期(92福州会议推荐TNM标准)


T1:局限于鼻咽腔内
T2:局部浸润:鼻腔、口咽、茎突间隙、软腭、颈椎前软组织、 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

T3: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颅底、 翼突区、翼腭窝受侵
钙化 骨伪影 心脏大血管 辐射损伤 禁忌症

不敏感 无 不用造影剂可显示 无 金属起博器等

敏感 有 要用造影剂 有 无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方法
CT:CT值

MRI:信号强度

说明某一组织密度高低的程 度,反应了器官或组织对X 线的吸收程度,以HU (Hounsfield Unit)表示。
组织的弛豫时间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侧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锁骨上窝以上 N2:双侧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锁骨上窝以上

N3:直径大于6cm和/或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N3a:直径大于6cm、锁骨上窝以上 N3b: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Mx:转移无法评价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T1值 T2值

软组织分辨率高
骨破坏

三维成像
+1000
+100
骨皮质
+90 +80 +70
800
凝固血 肝 脑灰质 肾 脑白质 胰 脾 肌肉
诊 断 的 组 织 学 基 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