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计数的注意事项

红细胞计数的注意事项
红细胞计数的注意事项

红细胞计数的注意事项:(1)计数和计算:在2ml红细胞稀释液中加血10μl,混匀后,充入计数池,静置3~5min后,在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计数时需遵循一定方向逐格进行,以免重复或遗漏,对压线细胞采用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2)清洁:应保证计数板和盖玻片清洁。操作时,勿接触计数板表面,以防污染。使用后,依次用95%乙醇、蒸馏水棉球、清洁绸布擦净.(3)充池:需一次完成充池,如充池过少、过多或有气泡、继续充液,应重新操作,充池后不能移动盖玻片。红细胞在计数池中若分布不均,每个中方格间相差超过20个应重新充池,两次红细胞计数相差不得超过5%. (4)计数板:改良牛鲍计数板每年要鉴定1次,以免影响计数结果的准确性。(5)白细胞影响:通常白细胞总数较少,仅相当于红细胞的1/500~1/1000,对结果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白细胞过高者(WBC>100×10 9/L),红细胞计数结果应进行校正。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将患者红细胞数减去白细胞数,二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勿将白细胞计入,白细胞体积常比红细胞略大,中央无凹陷,细胞核隐约可见,无黄绿色折光。(6)红细胞稀释液:传统稀释液(Hayem液)由NaCl(氯化钠,调节渗透压)、Na2S04·10H2O(结晶硫酸钠,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HgCl2.(氯化高汞,防腐)和蒸馏水组成。枸橼酸钠稀释液由枸橼酸钠(抗凝和维持渗透压)、甲醛(防腐和固定红细胞)、氯化钠(调节渗透压)和蒸馏水组成。普通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生理盐水。

瑞士染色的注意事项:(1)血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2)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3)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4)瑞氏染色Ⅰ液由瑞氏染料、甲醇(AR级以上)和甘油组成,Ⅱ液为磷酸盐缓冲液(pH6.4~pH6.8)。

血涂片的注意事项:(1)玻片的清洗:新玻片常有游离碱质,因此应用清洗液或10%盐酸浸泡24小时,然后再彻底清洗。用过的玻片可放入适量肥皂水或合成洗涤剂的清水中煮沸20分钟,再用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去,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必要时再置95%乙醇中浸泡1小时,然后擦干或烤干备用。使用玻片时只能手持玻片边缘,切勿触及玻片表面;,以保持玻片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2)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在染色过程中玻片必须化学清洁,配制瑞氏染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近中性,否则各种细胞染色反应异常,致使细胞的识别困难,甚至造成错误。(3)一张良好的血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分布均匀,边缘整齐,两侧留有空隙。血片制好后最好立即固定染色,以免细胞溶解和发生退行性变。(4)血膜未干透,细胞尚未牢固附在玻片上,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因此血膜必需充分干燥.(5)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室温高低,细胞多少有关.染液越淡,室温越低,细胞越多,所需染色时间越长或应适当增加染液量,因此染色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是更换新染料时必须经试染,摸索最佳染色条件.(6)染液不可过少,以防蒸发干燥染料沉着于血片上难冲洗干净.(7)冲洗时应用流水将染液冲去.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免染料沉着于血片上.(8)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酒精适当脱色,最好不复染,必须复染时,可将染液先稀释好再复染.(9)染色时应注意保护血膜尾部细胞,不能划掉.因为体积较大细胞常在此处出现.

白细胞计数的注意事项:(1)稀释液密封保存,防止污染,小试管、计数板、盖玻片均须清洁,以免杂质微粒等被误认为细胞。(2)采血时针刺深度必须适当,不能过度挤压,防止组织液渗入或采血时间太长引起血液凝固。(3)稀释液和采血量要准确,充分混匀,充液适量,

无不足,外溢和气泡,细胞分布均匀。(4)白细胞总数在参考范围内,大方格间的细胞数不得相差10个以上,两次重复计数误差不得超过10%。(5)白细胞数量过高时,可加大稀释倍数,白细胞数量过低时,可计数8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数或取双倍血量。(6)一些贫血患者血液中有核红细胞增多,会计数在白细胞总数之内,应校正。校正公式:白细胞校正数/L=M*(100/100+N)。(7)调整显微镜。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分析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分析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白细胞不是一个均一的细胞群,根据其形态、 功能和来源部位可以分为三大类: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白细胞与红细胞和血小板一样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发育过程中又都是经历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而后成为具有各种细胞功能的成熟白细胞。 1 白细胞计数 1.1 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严格使用EDTA-K2抗凝静脉血,抽血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防止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摇晃切勿用力,防止产生气泡及造成溶血;取样后2小时内及时送检进行测定,室温贮存不得超过6小时。 1.2 临床意义白细胞总数具有明显的生理波动性,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以相差1倍。如下午较上午偏高;用餐后较用餐前偏高;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时较安静状态下偏高;月经前期、妊娠、分娩、哺乳期亦可增高;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是(4.0~10.0)×109/L,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升超过10.0×109个白细胞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升少于4.0×109个白细胞时,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时常出现白细胞增多。 有急性感染,组织损伤、坏死、恶性肿瘤、白血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类白血病反应等,白细数计数病理性增多。某些感染,如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理化损伤及药物反应;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出现病理性减少。抗癫痫类药物、某些抗生素、麻醉药、激素类药物可引起一过性白细胞增多。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物等,会使白细胞降低。 2 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4~0.50)×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2.00~7.00)×109/L;嗜酸性粒细胞0.5%~5%,(0.02~ 0.50)×109/L;嗜碱性粒细胞0%~1%,(0~0.10)×109/L;淋巴细胞20%~40%,(0.80~4.00)×109/L;单核细胞3%~8%,(0.12~0.70)×109/L 2.2 临床意义 2.2.1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和调节作用、变形性和粘附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在临床的具体应用中单纯的白细胞总数检测意义不大,其数量变化必须参考白细胞分类的变化值。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大于10×109/L,并伴有轻度核象左移;严重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109/L以上,且伴有明显核象左移;在脾破裂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 白细胞增多的因素: 有炎症的时候,血液,尿液里面的白细胞就会增加。还有一些血液病的白细胞也会增加。 此外医生常常要根据血常规中的白细胞状况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一般来讲感染会引起白细胞增高。但某些白细胞增高不一定就是存在感染。 许多生理因素:可以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加。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幅度很大,在安静和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餐后较高,一日之间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1倍比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在冬季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之后;饱餐、淋浴后也常有白细胞轻微增高。生理性白细胞增高还见于情绪紧张,饥饿时低血糖等。但生理性白细胞增多是暂时的,去除影响因素则很快恢复。产生机制可能是与各种生理因素刺激时,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边缘白细胞进入循环所致。 许多药物可以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加。比如:某些抗生素(antibiotic)如红霉素、头孢赛曲等;还有儿茶酚胺类药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等;另外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多。抗精神病药碳酸锂也可以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

总之,血常规中白细胞增高不一定是感染,很可能是由于上述生理因素或药物所致.血液病的白细胞也会增加。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看你存在那些因素 (1)药物因素: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很多,主要有抗癌药、氯霉素、磺胺类消炎药止痛片,治疗甲亢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等。 (2)感染因素:很多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血细胞减少,如伤害、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肺炎、粟粒性肺结核等。(3)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接触放射线:如接触X线、钴60、磷32等。 (5)其他: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特别是伴有脾肿大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菌落总数检测操作规程(国标word版)

山西梁汾醋业有限公司 文件类别及编号:LF-GC-01 版次共页第页 菌落总数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规范山西老陈醋菌落总数测定的操作规程,保证山西老陈醋产品的质量。 2. 适用范围 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菌落总数的测定。 3. 仪器设备 恒温培养箱,冰箱,恒温水浴箱,天平(0.1g),均质器,振荡器;无菌吸管1ml(0.01刻度)、10ml(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无菌锥型瓶,250ml/500ml; 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PH计或精密PH试纸;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 4.培养基和试剂 4.1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成分: 胰蛋白胨 5.0g 酵母浸膏 2.5g 葡萄糖 1.0g 琼脂15.0g 蒸馏水1000ml PH7.0±0.2 制法:将上述加于蒸馏水中,煮沸溶解,调节PH。分装试管或锥型瓶,121℃高压灭菌15min。 4.2磷酸盐缓冲液

成分: 磷酸二氢钾(KH 2PO 4 ) 34.0g 蒸馏水500ml PH 7.2 制法: 贮存液:称取34.0g磷酸二氢钾溶于500ml蒸馏水中,用大约175ml的1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存于冰箱。 稀释液:取贮存液1.25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分装于适宜容器中,121摄氏度高压灭菌15分钟。 4.3无菌生理盐水 成分: 氯化钠8.5g 蒸馏水1000ml 制法:8.5克氯化钠溶于100ml蒸馏水中121摄氏度高压灭菌15分钟。 5 检验程序

6操作步骤 6.1样品的稀释 6.1.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 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6.1.2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1 二、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4 三、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6 四、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8 五、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9 六、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11 七、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12 八、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14 九、血脂检验操作规程------------------------------18 十、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24 十一、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26 十二、AB0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28

一、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2.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3.释液清洗液溶血素是否充足有无过期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 4.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5.废液桶是否清空 6.UPS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7.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8.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Initializing 9.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分钟 10.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2.动物类型选择 1.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细菌总数测定操作规程

细菌总数检测操作规程 1 原理 试样经过处理,稀释至适当浓度,在一定条件(如使用特定的培养基,在温度30℃±1℃培养72h±3h等)下培养后,所得1g(mL)试样中所含细菌总数。 2 试剂与仪器 2.1 所用器具 三角烧瓶、玻璃珠、具塞试管、培养皿、1000μL枪头、5mL枪头、称量勺、接种环、接种针、移液器 2.2 仪器:分析天平、恒温培养箱、微型振荡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 2.3 所用试剂和培养基 营养琼脂 取营养琼脂32.0g,加入蒸馏水1L,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 3、操作步骤 3.1配制0.85%生理盐水。 称取氯化钠8.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3.2三角烧瓶加入生理盐水90mL和玻璃珠,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9mL,121℃灭菌30min。(三角烧瓶个数与样品数量一致,试管数量与稀释次数相关) 3.3将1000μL枪头、培养皿、5mL枪头、称量勺,121℃灭菌30min。(注意计算数量)3.4将枪头、培养皿置于烘箱103℃烘干。(1-3步需提前一天完成) 3.5对称量房间进行紫外灭菌30分钟,关灯静置60 min。以无菌操作取样品10g于含90mL 生理盐水三角烧瓶中,于振荡器上振荡30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3.6用1000μL枪头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慢慢注入含有灭菌生理盐水9mL的试管中,于振荡器上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均匀稀释液。 3.7另去一只1mL灭菌吸管,按照上述操作方法,作10倍递增稀释,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更换一支灭菌吸头。 3.8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培养皿。 3.9稀释液移入培养皿后,及时将凉至46℃±1℃的培养基(可放置46℃±1℃水浴锅内保温)注入培养皿约15mL,小心转动培养皿使试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从稀释试样到倾注培.

血液输注技术规范

血液输注技术规范

血液输注技术规范 临床输血治疗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其目的是治病救人。鉴于输血可能发生多种不良反应和传播多种疾病,因此在临床输血前应认真进行评估,权衡输血的利弊,能不输的尽量不输血。如果患者确需进行输血治疗,应选用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注。 全血输注 全血(whole blood,WB)是指将人体一定量的血液采集入含有抗凝保存液的血袋中,不做任何加工的一种血液制品。全血输注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有百余年历史,但随着输血观念的转变,全血的直接输注也越来越少,输全血逐步被输成分血所取代。现全血主要作为制备各种血液制品的原料。全血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红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等,输注后起到补充红细胞、稳定凝血因子和扩容的作用。 一、输注全血的适应症 (一)急性大量出血 如产后大出血、大手术或严重创伤时,患者丧失大量血液,红细胞和血容量明显减少,当失血量超过自体血容量的30%,并伴有明显的休克症状时,再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的基础上,可输注全血。 (二)体外循环

心肺手术时,常见体外循环机。过去常见全血作泵的底液,现主要使用晶体液和白蛋白,较少使用全血。 (三)换血 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经换血可去除胆红素、抗体及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当前主要采用换血和白蛋白联合治疗,效果比单纯换血治疗要好。在换血时,一般使用新鲜全血。但何为新鲜全血,当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指保存五天内的全血。选用新鲜血主要是因其钾含量较低及2,3-DPG的水平较高,后者有利于恢复机体氧的供应。 二、输注全血的剂量和方法 (一)剂量 没有固定的标注,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输血的适应症、贫血的轻重及心肺功能来决定。全血作用是补充红细胞的同时扩充血容量。一般来说,给一个体重60kg,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输注一单位的全血(200ml)可提高血红蛋白(Hb)5g/L。但由于供着的个体差异,所含血红蛋白有所不同;再加上全血采集量的误差,每个患者输注后Hb的改进有所不同。 (二)输注速度 全血输注速度应根据情况而定,如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输血速度宜快,而对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速度应适当放慢。一般开始时输血的速度应较慢,约5ml/min,10~15分钟以后应适当放快,1单位全血多控制在30~40分钟输完较合适。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124.236.7.* 质量手册目录 01质量手册说明 02质量手册版本控制 03科室简介 04授权书 05批准令 06公正性申明 07修改记录 08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09组织和管理 10投诉地解决 11不符合项地识别和控制 12纠正措施 13预防措施 14内部审核 15管理评审 16人员 17设施和环境 18检验前程序 19检验程序 程序文件目录 001 程序文件目录 002 批准令 003修改爷 01 文件控制程序 02计算机管理程序 03 合同评审程序 04 医疗咨询控制程序

05 客户投诉控制程序 06 不合格项控制程序 07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08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09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0 人员任用资质评定程序 11 仪器管理程序 12 仪器校准程序 13 样本管理程序 14 生物参考范围建立程序 15 实验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6、检测结果溯源程序 17、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8、室间质量评价程序 19、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20、需求地确定及实验室能力评审控制程序 21 新检测项目建立程序 22、满意度监测程序 23、标识控制程序 24、仪器标识控制程序 25、质量保证程序 26、检测申请单格式确定程序 27、检测结果报告控制程序 28、检测结果修改与变更程序 29、试剂管理程序 30、结果报告程序 作业指导书 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 01静脉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2末梢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3静脉血血沉样品采集手册 04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采集 05尿液常规标本采集手册 06一般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07特殊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规范人员操作,保证洁净环境能达到洁净要求。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室(区)中浮游菌的监测。 依据 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GB/T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职责 品管部负责洁净室(区)中浮游菌的监测。 浮游菌测试步骤 测试前仪器、培养皿表面应严格消毒 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房间的消毒剂灭菌,用于100及洁净室的采样器宜预先放在被测房间内。 用消毒剂擦拭培养皿的外表面。 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清洗采样器的顶盖、转盘以及罩子的内表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的内壁和转盘。 采样口及采样管,使用前必须高温霉菌,如用消毒剂对采样管的外壁及内壁进行消毒时,应将管中残留液倒掉并晾干。 采样人员应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的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或无菌手套操作。 采样仪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启浮游菌采样器,使仪器中的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min,并检查流量并根据采样量调整设定采样时间。 关闭浮游菌采样器,放入培养皿,盖上盖子。 置采样口于采样点后,开启浮游菌采样器进行采样。 培养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d;采用沙氏培养基(SD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20℃-2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5d。 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菌落计数 用肉眼对培养皿上所有的菌落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 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可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6.测试规则 测试条件 在测试之前,要对洁净室(区)相关参数进行预先测试,这类测试将会提供测试悬浮粒子的环境条件,例如:这种预先测试可包括:

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

尿钠测定正常人体钠40%存在于骨骼中,其余分布于体液中。每天人体钠摄入量与排出量相当,钠可由消化道、皮肤及肾脏排出。肾脏排钠受醛固酮及身体对钠需要的调解,并伴随着氯化物一起排泄。 【参考值】 130~260mmol/24h尿(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临床检测尿钠浓度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原发性醛固酮症的评价。 2.尿钠增高见于酮症酸中毒、失盐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及多囊肾等肾小管功能缺陷、尿崩症、使用利尿药及输注大量盐液等。 3.尿钠降低见于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症、肾前性少尿、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长期低盐饮食、腹泻、严重呕吐、大面积烧伤等。 【注意事项】 测定标本为24小时尿。 二尿钾测定 人体内总钾量为50mmol/kg,完全从食物中供给,经肠道吸收,主要由肾脏排泄。钾由肾小球滤过后,大部分由近曲小管及髓襻重吸收,仅有10%的滤过量经肾远曲小管在此处受醛固酮调节钾的排泄量。体液酸碱平衡的改变也影响肾脏对钾的排泄。血钾无肾阈,不能阻止钾的排泄,即使不进含钾食物或低血钾时,机体每天仍要排钾1.5g。 【参考值】 25~100mmol/24h尿(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尿钾增加见于①内分泌紊乱,如原发性醛固酮症、肾素瘤、长期使用ACTH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②糖尿病酮症、代谢性碱中毒、使用排钾利尿药、含高钾的食物等;③肾小管功能不全,如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 2.尿钾减少见于艾迪生病、肾衰竭、酸中毒、选择性醛固酮缺乏症、使用保钾利尿药等。 【注意事项】 同尿Na测定。 三尿氯化物测定 氯离子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阴离子,构成盐酸作为胃酸基本成分。氯化物以氯化钠形式存在,由食物和食盐供给,80%随尿排出,5%随粪便排出,其余经皮肤排出。氯可自由地经肾小球滤过,99%被肾小管重吸收,1%从尿中排出。

血常规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 一、【检验方法】:CD—1700 血细胞分析仪 二、【原理及意义】: (一)Hb 1、原理: 红细胞被溶血素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被SLS的亲水性的烷基部分所改变,由亚铁血红蛋白形态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形态,形成SLS-Hb的正铁血红蛋白化合物,在555nm处有吸收峰,通过仪器内部的比色系统比色,可以测定Hb的浓度。该方法利用了氧化血红蛋白法和氰化血红蛋白法的优点。一方面,SLS-Hb法具有和氧化血红蛋白法一样的检测快速、无毒性成分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具有氰化血红蛋白法检测结果精确、重复性好的特点。 (二)RBC、MCV、MCH、MCHC、HCT、RDW-CV、RDW-SD 1、原理: 血液被稀释液稀释后,细胞一个一个通过狭缝,狭缝内外是有直流电的电解质环境,当细胞通过时会引起瞬时的电位变化,形成电脉冲,电脉冲的个数反应细胞的个数,大小反应细胞的大小。细胞体积在一定范围内划为红细胞;在某个范围划为血小板。同时通过仪器内部的数据分析系统换算出MCV、MCH、MCHC、Hct和统计学处理得出RDW-CV、RDW-SD 分析数据。 (三)WBC计数、及其分类 1、原理(电阻检测法): 仪器吸取样本,用一定量的试剂和稀释液稀释后,让白细胞一个个依次通过计数池的微孔,利用细胞通过微孔时瞬间的电阻变化产生脉冲电流而计数。脉冲信号经放大、甄别后,微机处理数据得到其体积分布直方图。 淋巴细胞群为:35-90fl 中间细胞群为:90-160fl 粒细胞群为:160-300fl 三、【试剂品牌】:

1、稀释液:Sandem 氯化钠6.38g/L 硼酸1.0g/L 四硼酸钠0.2g/L EDTA-2K 0.2g/L 2、Hb溶血素:SULFOLYSER(SLS-200A) 月桂洗硫酸钠 1.7g/L 3、清洗液:SANDEM CELLCLEAN STACCLEANER-SYS 次氯酸盐 5% 4、抗凝剂: KEDTA·2HO(1.5-2.2mg每毫升血液) 四、【仪器】: CD—1700 血细胞分析仪 五、【操作步骤】: ㈠开机: 1.插上电源,打开CD—1700 血细胞分析仪电源开关 2.仪器进入自动检测系统,自动检测各系统参数,同时测定本底参数。 3.当仪器显示窗口出现“Run Ready,说明仪器处于待测标本状态,进行血液质控品测试, 通过后可以正常测定血常规标本。 4.打开中文报告处理电脑和打印机,进行中文处理系统,登录. ㈡关机: 1.仪器使用完毕,依次按”main”,”special protocol””more”进入””start clean”将清洗液置于针下, 按键开始吸样,约十分分后清洗完毕,再按“Shut Down”键。 2.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入自动冲洗状态,当自动血细胞仪显示窗口出现“stand by”时可以 安全关机,关闭仪器开关,关闭电脑。 ㈢血细胞分析仪的保养(每周一次) 1.按“main”键,选择drain bath项,按键进入,然后再按一次充满,。 2.选择“start clean”项,按键。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成分输血适应症 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适用于慢性贫血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异型血液输注后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更适合于心、肝、肾疾病患者。 3.低温保存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及自身血储存。 4.辐射红细胞: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的患者。 5.粒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伴有败血症或威胁生命的感染患者。 6.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所所致的出血患者。 7.血浆: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脏疾病;大量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烧伤;抗凝血酶III缺乏;血栓性血小板紫癜。 8.冷沉淀:适用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DIC、肿瘤)。 成分输血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一、红细胞 1、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出血浆后的高浓度缩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的高达0.90。由于原抗凝保存液被大部分移出,所含葡萄糖量很少,不能保存,加之红细胞很稠密,输注速度慢,故必须加入适量添加剂才能克服这些缺点。添加剂的配方有多

种,都是特别者剂的红细胞保存液。它不仅能使红细胞很好地保存,而且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这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选择。 适应症:悬浮红细胞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儿童的慢性贫血特别适合本制品。 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要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须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双头输液器)移入血袋内以稀释并混匀;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 2、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红细胞浓缩液) 适应症:与悬浮红细胞相同。 注意事项:输注前要混匀,禁止向袋内加任何药物,也不允许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稀释本样品,以免红细胞发生变性,凝集或溶血。 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总量约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80ML。生理盐水50ML。血浆和白模层大部分被去除,采用倒置离心法能去除白细胞约70%~80%。这种制品HLA抗原作用较弱,故输血不良反应少。 适应症·: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准备作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

如何认识血常规中白细胞和分类值的意义

如何认识血常规中白细胞和分类值的意义 全网发布:2012-07-24 23:00 发表者:陈贤楠(访问人次:33653)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是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重要的参考资料,尤其在儿科急性发热、感染性疾病诊治中,血常规检查常是区别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以及感染严重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我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发现,某些家长或医生由于对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分析的片面性,导致抗生素滥用或疾病严重度判断的偏移。在此作简短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陈贤楠 一、必须牢记以下的基本概念: 1、白细胞总数(WBC)和分类(包括绝对值和相对百分数)值反映的是炎症指标,换言之,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均可以引起上述参数的变化。 2、在儿科发热的患儿,白细胞和分类值常反映感染性炎症,也常作为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的指标。即: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升高。 3、但是在复杂性慢性、反复性发作的疾病(如哮喘、过敏咳嗽、过敏肠病等)和重症感染又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如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时,上述数值的判断必须慎重,因为它既受感染性炎症,又受非感染炎症的影响。 4、病毒感染时通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但某些特殊病毒或病毒感染综合征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5、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作为血常规三项重要信息之一(其他二项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也是血液病和骨髓功能重要指标。如白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等。 二、当前儿科门诊对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分析的常见偏移和误区有: 1、以成人的白细胞和分类正常值来判断小儿的化验值。小儿各年龄段血常规中白细胞级分类有很大的不同(见下表);白细胞主要分粒细胞(包括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的分类中以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比较突出:生后4~6天至~4~6岁期间以淋巴细胞(lymphocyte,L)占优势约占60%为主,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约为30%;而在出生后4~6天前和4~6岁后直至成人则以中性粒细胞为优势,约占65%。 白细胞值正常范围在国内外不同教科书中有所不同的,但各年龄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而目前个医院包括儿童医院化验单上均以成人正常值为标准,不少儿科医生也以此标准值去判断不同年龄患儿,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也是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 2、白细胞和分类值增高作为感染疾病未愈的指标、作为继续应用抗生素的证据。许多家长因为化验白细胞高而不敢停用抗生素。事实上对只咳嗽不发热,没有明显感染病灶的孩子轻度的白细胞增加没有太大意义,更不能区分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因为有多种因素可以引起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增高,如精神紧张、哭闹、运动或活动、预防接种,疼痛刺激等等。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药、食物等也可使白细胞值改变。有人观察到:在12~24小时内,没有任何干预情况下,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可以由15.0~20.0×109/L下降至10.0×109/L(即从每立方毫米1.5万~2万降至1万以下)。 3、过度解读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如机械、简单地用来判断感染病原体、抗生素选择的指标。 三、白细胞生成、循环和清除过程--有利于纠正上述误区 以上已提及:白细胞主要由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以白细胞中占优势的中性粒细胞为例: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 1.项目名称 网织红细胞计数 2.检验目的 2.1观察贫血疗效 2.2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2.3其他疾病协诊等临床实验室 3.检验原理: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甲蓝活体染色后,其胞浆内尚存在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煌焦油蓝或新亚呈浅蓝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 4.性能参数 4.1重复性 4.2分析和计算参数:百分比(%) 4.3样本量:染液量=1:1 4.4精密度 5.原始样品系统: 全血 6.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容器采用真空负压专用抗凝管,添加剂类型为0.109M乙二胺四乙酸钾 7.试及显微镜 7.1 10G/L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 新亚甲蓝 1.0G 枸橼酸钠0.4G 氯化钠0.85G 溶于双蒸馏水100ML中,混匀,过滤后备用。 7.2 显微镜 7.2.1 商标 8.校准程序:显微镜的验证,光路系统校正 灯泡大约半年更换一次 9.程序步骤: 9.1标本采集与要求 9.1.1标本采集: 抽取静脉血1.8ml,加入到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钾溶液的抗凝真空试管中,并轻轻颠倒10次使之充分混匀,不得有凝块、不得形成泡沫,总量不得超过2.0±0.2ml,并在试管上做好标识。采血应避免溶血,采血后2小时内送到检验科,需要运输时应在低温条件下运输。采集标本时宜“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9.1.2不合格标本的处理 对凝固、有凝块、采血量不符合要求、无条码或无标识等不合格的标本,距采集时间超过2小时并且没有按要求储存的标本,按程序文件《样品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处理 9.1.3标本保存 检测应在标本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2~8℃保存不超过4小时,分析后的标本保存三天。

菌落总数检验操作规程

A.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 )肉汤 A.1.1 成分 胰蛋白胨或胰酪胨20.0 g 氯化钠5.0 g 乳糖5.0 g 磷酸氢二钾(K2HPO4)2.75 g 磷酸二氢钾(KH2PO4)2.75 g 月桂基硫酸钠0.1 g 蒸馏水1 000 mL pH 6.8±0.2 制法 将上述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 。分装到有玻璃小倒管的试管中,每管10 mL 。121 ℃高压灭菌15 min 。

菌落总数检验操作规程 一、目的 建立菌落总数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使操作过程规范化。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菌落总数的检验操作。 三、职责 1.检验人员 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2.QC主管 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四、程序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食品中菌落总数(Aerobic plate count)的测定 2.术语和定义 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3.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3.1 恒温培养箱:36 ℃±1 ℃,30 ℃±1 ℃。 3.2冰箱:2 ℃~5 ℃。 3.3 恒温水浴箱:46 ℃±1 ℃。 3.4天平:感量为0.1 g。 3.5均质器。 3.6振荡器。 3.7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3.8 无菌锥形瓶:容量250 mL、500 mL。 3.9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3.10 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3.11放大镜或和菌落计数器。 4.培养基和试剂 4.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见附录A 中A.1。 4.2 磷酸盐缓冲液:见附录A中A.2 4.3 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A中A.3。 5.检验程序 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图1 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 6.操作步骤 6.1 样品的稀释 6.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6.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6.1.3用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 支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晩鄌回閳呀。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佯爬癋觝韏亨鳅结肠炎症如菌痢时亢曣蛡钆醰蜇,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仼托磺醠闍韫嫊媳,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伇気销详銄僀 (Charcot-Leyden)両松铵鐂鎥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WBC)介绍: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计数(WBC)原理: 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多用稀乙酸溶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后,滴入庆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 成人(4.0~10.0)×109/L; 儿童(5.0~12.0 )×109/L;

白细胞计数解读

白细胞计数解读 作为血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防卫作用,也就是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拿一句比喻来说,白细胞是抵御一切外来「敌人」的中坚力量,长期与一切的「非己分子」进行着殊死搏斗。 马克思的观点在医学领域同样适用,一切事物都要辩证看待,当机体炎症反应过重或者发生超敏反应时,白细胞就会造成自身组织损伤了。还有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久治不愈,都是因为我们的白细胞不能正确地识别「非己成分」,错把自身组织当成了攻击的对象,产生了针对自身的抗体。 白细胞升高还是降低这些因素说了算 在病理学上面,白细胞被称为「炎症细胞」,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炎症细胞不完全是白细胞,还包括参加炎症反应的组织固有细胞比如「内皮细胞」)。白细胞计数可随着每天的不同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当然,这个过程通常是在参考范围内进行的。 白细胞作为与「非己分子」势不两立的中坚力量,当机体发生感染性病变的时候,其必然要站出来迎阵杀敌,在这个过程中,白细胞的计数也常常会发生一些改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根据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直接得出机体是存在感染或者不存在感染的结论呢?白细胞计数的变化与感染之间又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哪些因素可能引起白细胞计数的变化。一般将这些因素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两大类。 1. 生理性因素: (1)年龄:新生儿计数较高,可达(15~30)×10^9/L,通常在 3~4d 降至10×10^9/L。 (2)日间变化:一般安静松弛时白细胞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内可相差 1 倍。 (3)运动、疼痛和情绪影响:剧烈运动、剧痛、极度恐惧等均可使白细胞短时升高。 (4)妊娠与分娩:妊娠期特别是最后 1 个月白细胞升高,分娩时可达34×10^9/L,产后 2~5d 恢复正常;女性绝经期、月经期则可降低。 (5)饮酒、大量吸烟、冷浴亦可升高,由于生理因素,同一检测对象白细胞计数甚至可波动 50%。 (6)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也会见到白细胞计数升高,在分类计数里面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2. 病理性因素可以再细分为引起白细胞升高的因素和引起白细胞降低的因素 A:引起白细胞升高的因素:①各种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及化脓性炎症:中耳炎、扁桃体炎、阑尾炎、脓肿等;②全身感染:肺炎、败血症、猩红热等;③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汞中

沉降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ok

执行编写部门:文件编号:替代版本: 编写人签名:年月日 审核人签名:年月日 批准人签名:年月日 分发部门:执行日期: 沉降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洁净室(区)中沉降菌检验的操作方法,保证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洁净室洁净度。 2.范围 标准规定了医药工业洁净区中沉降菌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无菌室(区)(包括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测定。本公司规定对万级净化实验室沉降菌检测项目进行一星期/次的检验。 3.职责 QC操作人员、QC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此规程执行;相关使用人员做好洁净室清洁维护工作。 4.内容 4.1. 定义 4.1.1.洁净室(区) 对尘埃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 使用均具有减少对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4.1.2.洁净工作台 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档工作区。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 滤的空气或气体,垂直层流罩、水平层流罩、垂直层流洁净工作、水平层流洁净 工作台、自净器等。 4.1.3.洁净度 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4.1.4.菌落 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系列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

数表示。 4.1. 5.沉降菌 用本标准提及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 条件下繁殖到可见菌落数。 4.1.6.静态测试 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4.1.7.动态测试 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状态下进行的测试。 4.2. 测试方法 4.2.1.方法概述 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 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 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4.2.2.测试仪器和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培养皿。 4.2.3.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准备及灭菌依照培养基配制及灵敏度测试标准操作规程准备。 4.2.4.测试步骤 4.2.4.1.采样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5.3.4.1.3的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 暴露于空气中0.5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4.2.4.2.培养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在30~35℃生化培养箱中培养48h。每批 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 对照培养。 4.2.4.3.菌落计数 4.2.4.3.1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 相对值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2~7)×109/L 嗜酸性粒细胞0.5%~5%(0.05~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0%~1%(0~1)×109/L 淋巴细胞20%~40%(0.8~4)×109/L 单核细胞3%~8%(0.12~0.8)×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值上限称白细胞增多,低于参考值下限为白细胞减少。其增多和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白细胞总数改变的临床意义详见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临床意义。 外周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可将白细胞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白细胞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 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清晨为高。 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情绪激动和剧痛都可使白细胞暂时性增多。 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白细胞增多,于分娩后2~5天恢复至孕前水平。 病理性增多见于: ①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原因。此外,某些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病毒(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真菌和放线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梅毒)、寄生虫(肺吸虫)等都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等,多在36h小时内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③急性溶血:以血管内溶血更明显,溶血后12~36小时内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④急性失血:急性大出血后1~2h,白细胞总数迅速增多,可达(10~20)×109/L,内出血较外出血显着,主要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血小板也有所增高,

白细胞偏低的原因

白细胞偏低的原因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10-4-21 15:15 | 提问者:huadulichenshi 我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偏低,请问什么原因使白细胞低了,谢谢! 最佳答案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临床上常用升高白细胞药物有:维生素B 4、利血生、鲨肝醇、辅酶A等,一般无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都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气虚”症范畴。[临床表现> 1.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极度衰弱。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处可出现坏死性溃疡。对药物过敏者,可同时发生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迅速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诊断> 1.白细胞减少症:由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Oxll09/L。儿童的标准为10-14岁低于4.5x109/L,5—9岁低于5.0x109/L,小于5岁低于5.5x109/L。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x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xl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治疗> 1.西医药治疗(1)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或维生素B410mg,每日3次;或碳酸锂0.25克,每日3次。(2)用G--CSF和GM-CSF促进细胞生成。2.中医药治疗气血亏虚:气短乏力,头晕,四肢酸软,食欲减退,失眠多梦,或极度衰弱,经常发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党参、黄芪各30克,黄精、陈皮、白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丹参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中成药:峰龄胶囊、百令胶囊、施普瑞螺旋藻。[预防与调养> 1.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2.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4.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白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比较好? 0提问时间:2009-02-09 10:32 (当时年龄:1岁1个月)解决时间:2009-02-12 08:10 白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比较好?浏览15301次回答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