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化学键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复习化学键

高中化学复习化学键

高中化学复习化学键化学键是物质中最基本的结构组成单位之一,它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涉及到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子的重新分配。

本文将就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键进行复习和总结: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一、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

根据电子数目的差异,共价键可以分为单、双、三键。

1. 单键:两个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通过共享电子对的形式形成单键。

例如,氢气(H2)中两个氢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2. 双键:两个原子共享两个电子对,通过共享电子对的形式形成双键。

例如,氧气(O2)中两个氧原子共享两个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3. 三键:两个原子共享三个电子对,通过共享电子对的形式形成三键。

例如,氮气(N2)中两个氮原子共享三个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极性。

如果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异较大,通常会形成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使得分子中电子分布不均匀,形成偏向电荷,导致分子极性增强。

二、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往往失去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非金属原子往往获得外层电子形成负离子,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形成离子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

离子键的矿物质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形成电子云,被整个金属晶格中的原子共享。

金属键的特点是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热和电导性,由于金属键的存在,金属元素在熔融状态下不易断裂。

综上所述,化学键是决定物质性质和反应特点的重要因素。

共价键通过电子共享,离子键通过电荷吸引,金属键通过电子云共享,共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理解并掌握这些键的特点和性质,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的性质。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化合物中原子稳定排列的基础。

在高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多种类型的化学键。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化学键种类和它们的特点。

1. 离子键离子键是一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化学键,形成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氯化钠(NaCl)。

离子键的特点是离子之间的电荷转移,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由于离子键具有电离的特性,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 共价键共价键是共用电子对的化学键,形成于非金属元素之间或非金属与氢之间,例如氧气(O2)和水(H2O)。

共价键的特点是原子间电子云的交叠,电子对共享使得原子形成分子。

共价键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随着电子对的共享增加,键的强度也相应增加。

3. 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是一种共价键,但其中的电子对不平均地分布在两个结合原子之间。

这种不均匀分布导致共价键中的原子带电,形成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极性分子。

例如,氯化氢(HCl)中氯原子具有更强的电子亲和力,吸引电子对,因此形成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

极性共价键在化学反应和溶解特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中的原子间形成的键。

金属原子通过自由电子云相互连接,形成金属晶格。

金属键的特点是存在高导电性和高热导率。

这是因为自由电子在金属中自由移动,并且能快速传导电和热。

5. 氢键氢键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形成于带有部分正电荷的氢原子与具有部分负电荷的电负性较强的原子之间。

氢键在水分子(H2O)、蛋白质和DNA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氢键的特点是键能较低,但具有方向性和较长的键长。

总结:高中化学中,归纳出了几种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分别是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每种化学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理解它们对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推荐】

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推荐】

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推荐】一、化学键的基本概念1. 原子与分子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分子: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稳定粒子。

2. 化学键的定义化学键是原子之间为达到更稳定状态而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

3.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的形成是为了使原子达到更加稳定的电子排布,通常是接近于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

二、化学键的分类1. 离子键定义: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通常形成于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2. 共价键定义:通过原子间的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分类:非极性共价键:电子对均匀地分布在两个原子之间,如氢气(H2)。

极性共价键:电子对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如水(H2O)。

特点: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共价化合物的熔点一般较低。

3. 金属键定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金属键导致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4. 配位键定义:一个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另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的键。

特点:配位键常见于过渡金属的配合物中。

三、化学键的性质1. 键长键长是指两个原子核之间的平均距离。

2. 键能键能是指断开1摩尔化学键所需的能量。

3. 键角键角是指连接在中心原子上的两个原子之间的键与中心原子形成的角度。

四、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1. 熔点、沸点离子化合物:由于离子键的强度大,熔点和沸点一般较高。

共价化合物:由于共价键的强度相对较小,熔点和沸点一般较低。

2. 导电性离子化合物:在固态下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

共价化合物:大多数共价化合物在固态和液态下不导电。

3. 溶解性离子化合物:通常易溶于水,因为水分子可以与离子形成水合层。

共价化合物:溶解性取决于其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

五、化学键的实际应用1. 药物设计药物分子通过与生物体内的分子形成特定的化学键,来发挥其生理作用。

高中化学中的化学键

高中化学中的化学键

高中化学中的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学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种现象。

它是由元素中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在高中化学中,学习化学键是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基础。

本文将分析和解释几种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由带电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

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电荷不平衡时,会发生离子键的形成。

例如,当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时,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的强烈吸引力形成了离子键。

离子键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能够在水中分解,并形成导电溶液。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共享电子形成的。

在共价键中,两个或更多的非金属原子共享其外层电子,以达到更稳定的电子配置。

共价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在极性共价键中,共享的电子不平衡分布,导致一个原子比另一个原子更部分带正电荷或负电荷。

而在非极性共价键中,电子共享均衡,两个原子之间没有电荷分布上的不平衡。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金属元素的原子具有较低的电离能和较高的电子亲和能,使得它们能够自由地释放和吸引外层电子。

这种自由移动的电子云形成了金属键。

金属键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延展性,使得金属物质在高温下能够形成形状各异的结构。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中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它们分别由带电离子、共享电子和电子云所形成,起着维持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关键作用。

对于理解化学原理和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Housecroft, Catherine E., and Alan G. Sharpe. Inorganic Chemistry.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12.2. Zumdahl, Steven S., and Susan A. Zumdahl. Chemistry. Nelson Education, 2013.。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键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键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化学连接。

它是构成分子和化合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能力。

共价键共价键是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电子是由多个原子共享,形成共有价电子对。

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原子间的电子云重叠程度,电子云重叠越大,共价键越强。

常见的共价键包括单键、双键和三键。

单键由一个共价电子对组成,双键由两个共价电子对组成,三键由三个共价电子对组成。

共价键的性质包括键长和键能,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离子键离子键是通过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正离子失去电子而成为阳离子,负离子获得电子而成为阴离子。

离子键的强度取决于正负离子电荷的大小和距离。

常见的离子键包括金属离子键和非金属离子键。

金属离子键是金属原子通过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与电子数目较少的非金属原子形成化合物。

非金属离子键是非金属元素通过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与电子数目较多的金属原子形成化合物。

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其中电子不对称地分布在共享原子之间。

一个原子更强烈地吸引共享电子,形成部分正电荷,另一个原子形成部分负电荷。

这种不均匀的电子分布称为极性。

极性共价键的性质包括极性度和偶极矩。

极性度是衡量极性共价键极性程度的物理量,用来表示共价键电子云偏移程度。

偶极矩是与极性共价键相关联的物理量,它衡量了共价键两个极性电荷之间的距离和电荷大小。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通过自由电子云而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这些正离子形成常规网络结构,并被自由流动的电子云所包围。

金属键的强度取决于电子云的密度和离子核的电荷。

金属键的性质包括导电性和导热性。

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因为电子能够在金属结构中自由移动。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关于化学键的知识点。

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中化学复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高中化学复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高中化学复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化学物质中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它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行为。

此外,化学键的形式也决定了分子的结构。

本文将对化学键以及分子结构的相关概念进行复习和总结,帮助高中化学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力所形成的键。

通常出现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键。

在离子键中,正离子与负离子之间的吸引力非常强,使得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和良好的电导性。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的键。

当两个非金属原子共享电子时,形成了共价键。

共价键可细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1. 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是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是均匀的,电子云的密度在两个原子周围分布均匀。

例如氧气(O2)和氢气(H2)中的键。

非极性共价键通常形成于两个相同元素之间或电负性相近的元素之间。

2. 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是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是不均匀的,电子云的密度在其中一个原子周围分布较高。

例如水分子(H2O)中的氧氢键。

在极性共价键中,电负性较高的原子会吸引更多的电子,导致该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而电负性较低的原子则带有部分正电荷。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中原子之间的键。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电负性,因此它们倾向于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这些阳离子被自由移动的电子云所包围,形成了金属键。

金属键的存在使得金属具有高熔点、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四、分子结构分子结构指的是由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

分子结构对物质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1. 线性分子结构线性分子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呈一条直线排列。

例如二氧化碳(CO2)中的碳氧键是线性排列的。

线性分子通常是非极性的。

2. 扁平分子结构扁平分子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排列在同一平面上。

例如苯分子(C6H6)中的碳碳键是扁平排列的。

扁平分子可以是极性的也可以是非极性的。

3. 非线性分子结构非线性分子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排列在不同平面上,不在一条直线上。

高中化学键总结

高中化学键总结

高中化学键总结高中化学键总结化学键是指化学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于保持原子和分子的稳定结构。

它是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的基础,是理解化学反应、物质性质和分子结构的重要概念。

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对于物质的特性和化学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离子键是指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所形成的键。

当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了另一个原子,原子变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了离子键。

离子键通常由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

离子键的特点是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的熔点和沸点,以及良好的导电性。

共价键是指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键。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一个或多个电子对来与其他原子成键。

共价键通常形成于非金属原子之间。

在共价键中,电子是共享的,原子间没有电荷转移,因此通常没有离子形成的特点。

共价键可以进一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等。

单键是最简单的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

双键和三键则是通过共享两个、三个电子对形成的。

共价键在物质中的特性与离子键有所不同,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以及较差的导电性。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形成一个电子海,这些电子可以在整个金属结构中自由移动。

金属键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以及良好的塑性和延展性。

金属键在金属中起到了保持金属结构的稳定性的作用。

除了这些常见的化学键外,还存在类似于氢键、范德华力等其他类型的键。

氢键是指由氢原子与较负电性的原子(如氧、氮、氟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的键。

氢键通常比较弱,但在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范德华力是分子之间由于极化引起的临时性相互作用力,它们的作用比较弱,但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化学键是维持原子和分子稳定性的重要力量。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是最常见和重要的化学键类型。

它们的特点和性质直接影响着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2024

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2024

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2024一、化学键的基本概念1. 化学键的定义化学键是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得原子或离子结合成稳定的分子或晶体。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是化学反应的本质。

2. 化学键的分类根据形成方式和性质的不同,化学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形成。

共价键: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对形成。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虽然不属于化学键,但对物质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二、离子键1. 离子键的形成离子键通常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

2. 离子键的特点高熔点和沸点:由于离子键较强,需要大量能量才能打破。

导电性: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离子可以自由移动,因此具有导电性。

硬度大、脆性大:离子晶体结构紧密,但受外力时容易发生离子层错位,导致脆性。

3. 离子键的实例NaCl(氯化钠):钠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氯获得一个电子形成Cl⁻,两者通过离子键结合。

CaO(氧化钙):钙失去两个电子形成Ca²⁺,氧获得两个电子形成O²⁻,形成离子键。

三、共价键1. 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通常在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

2. 共价键的类型单键:共享一对电子,如H₂中的HH键。

双键:共享两对电子,如O₂中的O=O键。

三键:共享三对电子,如N₂中的N≡N键。

3. 共价键的特点方向性:共价键的形成依赖于原子轨道的重叠,因此具有方向性。

饱和性:每个原子能形成的共价键数量有限,取决于其未成对电子的数量。

极性:根据共享电子对的偏移情况,共价键可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4. 共价键的实例H₂(氢气):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享一对电子形成HH键。

CO₂(二氧化碳):碳和氧通过双键形成O=C=O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导引:
解析:NO2是共价化合物,N与O原子序数相差1,A不 正确。X与Y原子序数相差8,则XY2为SO2,SO2为共价化合 物,B不正确。X与Y原子序数相差5,如MgCl2是离子化合物 但溶于水,C不正确。X与Y原子序数相差6时,XY2为SiO2, 可溶于强碱溶液,故D正确。
答案:D
7.(高考题组合)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在N(NO2)3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 ) (2)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的熔点、 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 )
- +
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的是( ) B.X2Y2 D.ZYX
A.Z2Y C.Z2Y2
解析:短周期只有三个周期,X、Y、Z所在周期数依次 增大,则X只能在第一周期,Y2 与Z 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 +
则Y为第二周期氧元素,Z是第三周期钠元素,由原子序数之 和可求出X的原子序数为1,是氢元素。则所给4个选项中物 质分别为Na2O、H2O2、Na2O2、NaOH,同时存在极性和非 极性共价键的是H2O2。
(3)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以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 ( )
解析:N2的电子式为 意图为:
· ·
×
⋮⋮
,A错误;S2 的结构示

,B错误;HBr的形成过程为:H×
· ·
+· Br · · :―→H·Br · · :,D错误。
答案:C
3.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氢键等 B.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也就是化学键被破坏的过程 C.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三、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 共用电子对 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 原子 。 3.成键实质: 共用电子对 。 4.形成条件:通常 非金属元素 的原子相结合。
5.分类
6.表示方法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
① H2O



【思考 · 归纳 · 探究】 2. (1)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吗? (2)共价键仅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吗?
②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
点、溶解度
理性质。
,而化学键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
③只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 共价化合物 和绝 大多数
气态非金属单质
及稀有气体之间,如 CH4、
O2、 Ne 等。
(3)规律 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 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 越大 ,物质的熔、沸点 越高 。 例如:熔、沸点: HCl < HBr < HI。
答案:B
5.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
)
C.分子间形成氢键能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解析:水在固态和液态时,分子间存在着氢键,而气态 时氢键被破坏,所以选项A、B错误。氢键的存在能使物质的 熔、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但氢键并不影响物质 的稳定性,因此选项D错误。
解析:A项,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无论是离子型电解质 还是共价型电解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阴、阳离子, 原来的离子键或共价键被破坏了,B项正确;C项,电离过程 有化学键的破坏,但电离不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不仅有旧 键的断裂,还有新键的形成;D项,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 属于离子化合物。
答案:B
4.(2010· 海南化学)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 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 与Z 核外电子
2.氢键 (1)定义: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 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的相互作用。 (2)特点 ①作用力的大小: 化学键 >氢键 > 分子间作用力 。 ②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等。 (3)形成条件:分子中含有得电子能力 较强 素,如 F、O、N 。 的元
自主评估
1.如图中每条折线表示中a 点代表的是(
A.H2S B.HCl C.PH3 D.SiH4
)
解析:第二周期的氮、氧、氟三种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 存在氢键,故三种氢化物的沸点较高,则a点属于ⅣA族元素 的氢化物,即为SiH4。
答案:D
2.(2011· 江苏化学改编)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N2的电子式:N⋮⋮N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 53I D.HBr的形成过程:
活泼非金属(ⅥA、ⅦA族) 元素化合。
5.表示方法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 ① NaBr: ② CaCl2:
③ Na2S:
【思考 · 归纳 · 探究】 1. (1)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一定形成离子 键吗? (2) 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吗?
提示:(1)不一定,如AlCl3中铝元素和氯元素形成 的是共价键。 (2)不一定,如NH4Cl全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它 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C
6.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 差1 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8 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 水 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可溶于 强碱溶液
高中化学 化学键
一、化学键 1.概念 使 离子或原子 相结合的作用力。 2.形成与分类
3.化学反应的本质 反应物分子内
化学键的断裂
和生成物分子内
化学键的形成

二、离子键 1.概念:带 2.成键粒子: 3.成键实质:
相反电荷离子 阴、阳离子 静电作用 。
之间的相互作用。
4.形成条件:通常 活泼金属(ⅠA、ⅡA族) 元素与
提示:(1)不是,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分子 中无化学键。 (2)不是,共价键也可以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 NaOH,NH4Cl中都含有共价键。
四、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把 分子聚集在一起 的作用力,又称 范德
华力 。
(2)特点 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 弱得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