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预应力砼连续刚构公路桥总体设计及主要尺寸

合集下载

连续刚构桥设计方法

连续刚构桥设计方法

连续刚构桥设计⽅法连续刚构桥设计概述⼀、连续刚构桥的特点作为梁桥的⼀种,连续梁桥有着结构刚度⼤、变形⼩;动⼒性能好;⽆伸缩缝、⾏车平顺的优点。

⽽连续刚构桥是由T型刚构桥演变⽽来的,其结构特点是梁体连续、梁墩固结。

这样既保持了连续梁⽆伸缩缝、⾏车平顺的优点,⼜保持了T型刚构不设⽀座、不需转换体系的优点。

且有很⼤的顺桥向抗弯刚度和横向抗扭刚度,能满⾜⼤跨度桥梁的受⼒要求。

⼆、连续刚构桥的适⽤范围连续刚构桥上部主梁的受⼒与连续梁桥基本相似;下部桥墩由于结构的整体性,温度和收缩徐变造成的内⼒⼗分显著。

因此其桥墩应该有⼀定的柔度。

使⽤⾼强度、轻质混凝⼟是⼤跨度梁桥的发展⽅向之⼀。

⽬前世界上已建成的连续刚构桥最⼤单跨为挪威斯托尔马桥(Stolma),主跨301⽶,国内最⼤单跨为虎门⼤桥辅航道桥,主跨270⽶。

三、设计时需收集的基础资料设计时应围绕桥位选择、桥墩位置、跨径、⽴⾯布置、结构体系、施⼯⽅法等因素,对桥梁建设的⾃然条件和功能要求有充分的了解。

1、⾃然条件包括(1)地形地貌、控制物等;(2)⼯程地质条件;(3)⽔⽂条件;(4)⽓象条件;(5)地震。

2、功能要求包括(1)桥梁本⾝使⽤功能,如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城市桥梁、轨道交通、⼈⾏桥等;(2)桥下功能要求,如通车、通航等。

四、桥型⽅案的选择设计时应根据桥梁建设条件,结合技术可⾏性、施⼯难度、⼯程风险与进度、经济合理性、景观协调性等因素,进⾏桥型⽐选,确定桥梁的跨径布置。

五、上部结构构造尺⼨连续刚构桥设计时,可根据⼯程实践统计,初步拟定构造尺⼨,再进⾏具体计算复核。

1、边、中跨跨径⽐⼀般在0.52~0.58之间。

当边、中跨⽐较⼩时,边跨现浇段较短,可减少边跨现浇段⽀架,对施⼯有利,但应保证各种⼯况下边墩处⽀座不出现负反⼒。

2、梁的截⾯形式连续刚构桥多采⽤箱形截⾯,其具有良好的抗弯和抗扭性能。

根据桥梁宽度,可采⽤单箱单室、单箱多室等截⾯形式。

3、梁⾼桥梁跨度在60⽶以内时,可考虑采⽤等截⾯⾼度,构造简单,施⼯快捷。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系(教研室)主任审批土木工程院路桥系(教研室)签名日期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土木工程(路桥方向)1、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澜沧江托巴大桥初步设计(连续刚构方案)2、学生提交设计期限:自 3 月19 日开始至 6 月 5 日完成。

3、设计所用原始资料:河床断面和水文、气象、地质资料、交通部有关技术规范、相关参考书。

4、设计(论文)完成主要内容:①桥型方案设计,包括主梁、桥墩、桥台等主要构件结构尺寸拟定;②配束前主梁、桥墩内力计算;③主梁预应力配筋计算;④主梁强度、应力、变形验算(包括施工过程);⑤编写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并绘制相关图纸。

5、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书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提交设计计算书、桥梁总体布置图(包括平、纵、横)、主梁、桥墩、桥台一般构造图、主梁预应力配束构造图、施工程序图,要求设计计算书条理清楚,计算准确无误;全部图纸均采用A3图纸(可加长),要求图面清晰,表达规范;图纸需有设计说明。

6、发题时间:2019年3月19日指导人(签名):学生(签名):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指导人:(签名)年月日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名)年月日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日期:学生:学号:班级:题目: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委员:(签名)(签名)(签名)(签名)成绩:摘要设计为总长为188m的公路直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径组成为50m+88m+50m,截面形式为单箱单室箱型,墩身为双薄壁柔性墩。

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主梁采用挂篮悬臂对称施工。

因时间所限,未涉及下部结构(桥墩和基础)、横向预应力及竖向预应力的设计。

根据活载位置的不同,连续刚构桥的断面可能出现正弯矩或负弯矩,因而,要按弯矩变化的幅值布置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桥

2.立面布置
等高连续梁
梁高选择:与跨度有关。 • 公路桥的高跨比h/L在1/25~1/15之间。当采用顶推法施
工时,考虑顶推法施工时对结构的附加受力要求,高跨 比选1/15~1/12为宜
• 干线铁路桥, 高跨比为1/8~1/16
Kochertal Bridge
德国 | 科查塔桥
Kochertal Bridge
连续钢构体系
2.立面布置
带V形墩或V形支撑的连续梁体系
优点: • 适当增加连续梁的跨越能力、节省材料 • 削减墩顶的负弯矩 • 外观上显得轻巧别致
桥无止,路无尽
2.立面布置
连续钢构体系
特点: ③在构造方面,主梁常采用变截面箱形梁,桥墩多采用矩形和 箱形截面的柱式墩或双薄壁墩;在连续刚构两端设置的伸缩装 置应能适应结构纵向位移的需要,同时,端部需设置控制水平 位移的挡块,以保证结构的水平稳定性。
2.立面布置
连续钢构体系
受力特点: ①随着墩高的增加,连续刚构的墩顶以及跨中梁部弯矩趋近连 续梁者 ②墩的轴向力和墩底弯矩随墩高的增加急剧减少 ③两墩之间的梁部所受到的轴向力随墩高的增加而急剧减少。 因此,连续刚构梁的高跨比等设计参数可参照连续梁桥取值 (适当偏小),对带双薄壁墩的连续刚构体系,其梁部弯矩与 双薄壁的截面尺寸和间距有较大关系
可取1/25~1/16,支点截面与跨中截面高度之比在2.0 ~ 3.0; • 铁路:支点截面可取1/16 ~ 1/12,支点截面与跨中截面 高度之比在1.5 ~ 2.0.边跨与中跨的跨度比在0.5 ~ 0.8 内变化,采用悬臂法施工时宜取较小值。比值过大,会导 致边跨正弯矩分布不合理;而比值过小,梁端支点可能发 生负反力,需要设置构造复杂的拉力支座。

连续刚构设计指导意见

连续刚构设计指导意见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设计指导意见0.目的和范围为提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设计质量和使用寿命,防止混凝土箱梁梁体开裂、跨中下挠、跨中底板崩裂、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等质量通病,特制定有关设计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适用中交二公院承接的跨径大于或等于7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设计。

1.总体布置1.1 结构体系根据桥墩的高度,经计算确定是采用连续梁还是连续刚构,原则上尽量采用刚构体系,对于桥墩较矮、多跨或墩高相差较大的,可采用连续体系或连续——刚构组合体系。

1.2 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主跨一般不宜大于200m,主跨大于200m时应与其他桥型进行充分比选论证;一般情况下边中跨比不小于0.55,在过渡墩较高、边跨现浇段难以采用落地支架现浇时,边中跨比最小可采用0.53,以保证结构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边墩支座有一定压力。

2.构造尺寸2.1 梁高为提高箱梁的承载能力,改善主梁的应力状况,箱梁应有足够的高度。

箱梁根部梁高宜控制在主跨跨度的1/16~1/18,跨中梁高宜控制在主跨跨度的1/30~1/55,考虑到新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实施和荷载标准的调整,在净空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梁高,梁高宜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2.2 腹板厚度箱梁腹板厚度一般为40~80cm,为方便施工,腹板厚度变化宜在1~2个节段完成。

2.3 顶、底板宽度及厚度单箱单室截面箱梁底板宽度宜控制在8.0m 以内,翼缘板悬臂长宜控制在4.0m以内,否则采用单箱双室断面。

箱梁顶板厚度宜采用25~32cm,具体厚度根据箱梁宽度确定,以满足桥面横向受力和纵、横向预应力钢束的构造要求。

底板厚度自跨中至墩顶随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加厚,墩顶箱梁底板厚度一般为箱梁高度的1/10~1/12,跨中厚度一般为30~35cm。

厚度一般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2.4 横隔板箱梁应设端横隔板、墩顶横隔板、中跨跨中横隔板,横隔板应设检修人孔。

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连续刚构桥

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连续刚构桥

第一章基本资料1. 1基本资料:1.1.1 基本资料(一)基本资料表1.1 桥位横断面地形资料(2)桥面横坡:双向 2%(3)桥面宽度:0.5+11+1.5+11+0.5=24.5m(4)风力:设计风速22m/s(5)设计荷载:公路-I级(6)温差:±10.6度1.1.2 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I级(2)桥面净宽:2×11m1.1.3 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11-89)(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2 方案拟定1.2.1设计原则桥梁设计必须遵照“实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基本原则。

(1)符合当地复杂的地质条件,满足交通功能需要。

(2)设计方案力求结构安全可靠,具有特色,又要保证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可行,工程总造价经济。

(3)桥梁结构造型简单,轻巧,并能体现地域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

1.2.2 方案简介从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技术标准,且由于该桥有通航要求,在布跨的时候桥墩的位置不能影响通航,拟选出以下六个初选方案分别为:方案一:3×40m+100m+190m+100m连续刚构,其中3×40m为引桥部分。

方案二:4×40m+100m+160m+100m连续梁桥,其中4×40m为引桥部分。

方案三:40m+130m+2×45m+190m+40m上承式混凝土拱桥。

方案四:30m+2×205m+2×45m的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其中30m,2×45m为引桥部分方案五:6×40m+184m+2×45m上承式混凝土拱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摘要本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及地理地质情况对该桥的设计,本着“适用性、舒适与安全性、经济性、先进性、美观”的原则,本论文拟定了三种不同的桥型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方案一为简支梁桥方案,方案二为连续梁方案,方案三为梁拱组合桥。

经由以上的几点原则以及设计施工等多方面考虑、比较确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推荐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能发挥高强材料特性,较高的刚度和抗裂性,养护维修工作少,抗震性强,运营噪声小,材料可塑性强等而成为预应力混凝土大跨径桥梁的主要桥型之一。

本设计进行了细部尺寸拟定,并利用桥梁专业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简化模型。

针对该模型进行了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布置、静活载下的内力计算、应力验算及变形验算。

经分析比较证明该桥设计计算正确,内力分布合理,符合设计任务要求。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方案设计、悬臂施工、截面检算ABSTRACT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he geography and geology condit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bridge, the spirit of " applicability, comfort and safety, economy, advanced, beautiful " principle, this paper developed three different bridge type scheme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a scheme for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scheme, scheme for continuous girder, scheme three as the girder and arch combination bridge. By the above a few principles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consider, in comparison to determine the recommended scheme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in order to be able to play high strength material properties, high stiffness and crack resistance, less maintenance and repair work, strong shock resistance, low noise operation, material plasticity and become a prestressed concrete large span bridge of the main bridge of. The design of the size of the details worked out, and the use of bridge software Midas Civil established a simplified model. 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prestressed steel beam estimates and arrangement, the internal forces calculation under static live load, stress calculation and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A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show that the bridg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s correct,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ternal force, comply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ridge,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scheme design, cross section calcula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第一章绪论 (5)1.1 桥梁概述 (5)1.1.2 桥梁的组成与分类 (5)1.1.3 我国桥梁建筑的成就及现状 (6)1.1.4 展望21世纪的桥梁工程发展趋势 (7)第二章方案比选 (9)2.1 比选原则 (9)2.2 比选方案 (9)2.2.1 方案设计 (9)2.2.2 方案比选及最终确定 (12)2.3 上部结构尺寸拟定及内力计算 (13)2.4 本桥主要材料 (14)2.5 悬臂浇筑施工程序 (15)2.6 设计计算依据 (17)第三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梁内力计算 (18)3.1 建立有限元模型 (18)3.2 最大悬臂时内力计算结果 (18)3.3 中跨合龙后的内力计算 (20)3.4 活载内力计算 (22)3.5 支座沉降次应力图 (28)3.6 活载组合 (34)3.6.1 主力组合 (34)3.6.2 主力+附加力组合 (40)第四章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布置 (47)4.1 钢筋的估算 (47)4.2 实际采用的钢束布置 (51)4.3 钢束布置 (52)第五章截面检算 (53)5.1 强度检算 (53)5.2 应力检算 (54)5.2.1 可能造成预应力损失的因素 (54)5.2.2 对不允许开裂的构件 (54)5.2.3 边跨1/4截面的检算 (55)5.2.4 应力检算 (55)结束语 (65)致谢 (66)参考文献 (67)第一章绪论1.1 桥梁概述1.1.1 桥梁建设的重要性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对于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各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巩固国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毕业设计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毕业设计计算书

摘要本设计题目为贤村桥2号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该桥位于京福高速公路泰安至曲阜段,桥梁跨径布置为24+26+24m,双向四车道,上部结构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型梁桥。

简支转连续是桥梁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该施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施工方法简单可行,施工质量可靠,实现了桥梁施工的工厂化、标准化和装配化。

目前随着高等公路的发展,为改善桥梁行车的舒适性,简支转连续梁桥在中、小跨径的连续梁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材料以及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还注意到了混凝土强度以及钢筋等级及其性能。

使本桥梁设计兼具简支梁的经济易施工特点和连续梁的结构稳定、受力状态好的优点,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一种有效梁跨方式。

本设计参阅了很多相关设计及规范,也采用了一些既有设计成果,使得设计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同时也采用了MIDAS来计算桥梁结构内力,节约了设计时间,设计过程中得到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及帮助,使我的设计事半工倍,在此对设计界的前辈及指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设计时间仓促,加上本人经验有限,设计中难免会有许多不足或缺点,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简支转连续;预应力;MIDASAbstractThe design entitled Juxian Village, Bridge 2,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the bridge is located in Jingfu Expressway Tai'an to Qufu section, bridge span arrangement for the 24 +26 +24 m, two-way four-lane, the upper structure with simply supported Continuous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T-beam bridge. Simply supported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a more common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is simple and feasibl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the factory realized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assembly of standardization. With the current high road of 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 driving comfort of the bridge, simply supported continuous beam bridge in the small span continuous bridge has been widely applied.In the design process, considering the material and structural strength, stiffness, stability, and also noted the strength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its performance levels. So that both the simple beam bridge design and easy construction of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tinuous beam structural stability, good mechanical advantage of the state,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use of an effective cross-beam method.See a lot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related to design and also used some existing design results, making the design has some practical, but also used to calculate the bridge structure MIDAS internal forces, saving design time, the design process by guiding the teacher Careful guidance and help to make my design work half the times in the design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and to express my sincere thanks to the instructor!Because of the design time constraints, coupled with my limited experience, inevitably, there are many deficiencies in the design or fault, we made valuabl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simply supported continuous; prestressed; MIDAS目录摘要.................................................................................................................................................... I ABSTRACT .......................................................................................................................................... I I前言 (1)第1章设计基本资料 (1)1.1桥梁线形布置 (1)1.2设计标准 (1)1.3材料规格 (2)1.4施工方式 (2)1.5设计计算依据 (3)1.6基本计算数据表 (3)第2章设计要点及结构尺寸拟定 (5)2.1设计要点 (5)2.2结构尺寸的拟定 (5)2.3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 (6)2.4横隔梁的设置 (6)2.5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6)第3章主梁自重作用效应计算 (6)3.1结构自重作用效应计算 (6)3.2汽车荷载作用效应计算(边梁) (6)3.2.1 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6)3.2.2 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6)3.2.3 汽车荷载效应内力计算 (6)3.3基础沉降内力及温差应力计算 (6)3.3.1 基础沉降内力计算 (6)3.3.2 温差应力计算 (6)3.4内力组合 (6)3.4.1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6)3.4.2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6)3.4.3 计算结果 (6)第4章预应力钢束估算及其布置 (6)4.1钢束估算 (6)4.1.1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正截面抗裂验算要求估束 (6)4.1.2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截面压应力要求估算 (6)4.1.3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计算 (6)4.1.4 估算结果 (6)4.2钢束布置 (6)4.3主梁净、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6)第5章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 (6)5.1基本理论 (6)5.2预应力损失计算 (6)5.2.1 后张法由预应力钢筋与管道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6)5.2.2 后张法由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值引起的应力损失 (6)5.2.3 后张法由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6)5.2.4 后张法由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终极值 (6)5.2.5 后张法由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6)5.2.6 截面预应力损失合计和有效预应力 (6)第6章配束后主梁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 (6)6.1配束后主梁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 (6)第7章截面强度验算 (6)7.1基本理论 (6)7.2计算公式 (6)第8章抗裂验算 (6)8.1《公预规》要求 (6)8.2正截面抗裂验算 (6)8.3斜截面抗裂验算 (6)第9章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6)9.1正截面混凝土压应力验算 (6)9.2预应力筋拉应力验算 (6)9.3混凝土主压应力验算 (6)第10章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6)10.1预加应力阶段的应力验算 (6)10.2吊装应力验算 (6)第11章挠度验算 (6)11.1汽车荷载作用下主梁边跨和中跨的最大截面挠度计算 (6)11.2消除结构自重后长期挠度验算 (6)第12章行车道板计算 (6)12.1悬臂板荷载效应计算 (6)12.2连续板荷载效应计算 (6)12.3截面设计、配筋与承载力验算 (6)结束语 (6)致谢 (6)参考文献 (6)前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公路交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摘要:四川省仪陇县新政嘉陵江二桥主桥采用(95+170+95)米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桥的总体设计、主桥结构设计及计算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该桥设计,并结合连续刚构桥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连续刚构桥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嘉陵江二桥;连续刚构;结构设计1前言新政嘉陵江二桥工程位于仪陇县新政水电站下游3.8公里,新政嘉陵江一桥上游2公里,是仪陇县总体规划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路线起点位于渔田街与学府路交口,与现状渔田街道路顺接,向西跨越滨江大道及嘉陵江后,与在建的仪陇连接线相接,是新政主城区与西侧中部组团联系的重要交通通道。

终点位于在建仪陇连接线交叉口处。

路线全长1.810公里。

本项目采用一级公路(兼顾市政道路功能)设计标准;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

2桥梁总体设计本项目桥梁跨越嘉陵江。

根据桥位处地形、地质、水文、水利、河道、通航规划等建设条件以及上、下游现有桥梁等构造物设置情况,并考虑跨越现有滨江大道的净空需要,新建新政嘉陵江二桥主线桥梁总体跨径布置为:4.0m(桥台)+(2x30+37+30)m+2x30m+3x30m+(95+170+95m)m+4.0m(桥台)。

桥梁全长645.0米,其中主桥长360米。

桥梁总体布置如图1所示:图1:桥梁总体布置图主桥横断面布置为:2.25m(人行道)+10.75m(机动车道)+1m(中央分隔带)+10.75m(机动车道)+2.25m(人行道),全宽27m,为双向六车道,按双幅进行设计。

3主桥结构设计3.1主桥上部主桥跨径布置为(95+170+95)m,全长360m,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桥。

主梁箱梁为三向预应力结构,采用单箱单室截面,箱梁分左右幅,单幅顶宽13.49m,箱底宽7.5m,箱梁顶板设置成1.5%的单向横坡,顶板横坡由腹板变高形成。

箱梁跨中及边跨支架现浇段梁高4.2m,箱梁根部断面和墩顶0号梁段高为10.6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设计参考资料之二预应力砼连续刚构公路桥总体设计及主要尺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编目录1连续刚构桥的适用范围-------------------------------------------------12 连续刚构与连续梁的混合体系-----------------------------------------13 墩高对连续刚构桥的影响-----------------------------------------------14 孔跨布置--------------------------------------------------------------------24.1三跨连续刚构---------------------------------------------------------24.2 两跨T构--------------------------------------------------------------34.3多跨连续刚构---------------------------------------------------------44.4小边跨连续刚构------------------------------------------------------45 主梁构造与尺寸-----------------------------------------------------------65.1箱梁高度---------------------------------------------------------------65.2 箱梁顶、底板和腹板厚度-----------------------------------------95.3箱梁横隔板-----------------------------------------------------------106 主墩构造与尺寸----------------------------------------------------------10 6.1设计原则---------------------------------------------------------------10 6.2墩身结构型式及尺寸------------------------------------------------11 6.3墩身设计参数的优化------------------------------------------------12 6.4部分连续刚构桥主墩S值和b值---------------------------------12 6.5桥墩防撞设计---------------------------------------------------------13 6.6桥墩抗渗设计---------------------------------------------------------13 7其他方面-------------------------------------------------------------------14 7.1箱梁的管养、检修通道---------------------------------------------14 7.2 箱内泄水孔-----------------------------------------------------------14 7.3 箱内通气孔-----------------------------------------------------------14 7.4 梁段结合面上剪力齿-----------------------------------------------14 7.5 预留更换支座的空间-----------------------------------------------15预应力砼连续刚构公路桥总体设计及主要尺寸1 连续刚构桥的适用范围PC连续刚构桥主跨跨径超过200m后,不仅主梁因梁高较大导致恒载过大、受力不好,而且经济指标也不好。

主跨超过200m时,PC部分斜拉桥(也称矮塔斜拉桥)优于连续刚构桥,因为其主梁根部高度约为连续刚构桥主梁根部高度的一半,桥梁景观也较好。

主跨在200m~300m之间,应首选部分斜拉桥。

即使跨径在150m~200m之间时,也应对这两种桥型进行比较,择优选用。

以上系指按三跨对称布置的连续刚构桥或部分斜拉桥。

当为两跨等跨布置时,则成为单T刚构桥或独塔部分斜拉桥。

单T刚构桥的跨径一般不宜大于130m;两跨部分斜拉桥适用跨径为100m~180m。

2 连续刚构与连续梁的混合体系国内已建成的连续刚构桥的连续总长度已突破1000m。

重庆黄花园大桥为137+3×250+137≈1024m;东明黄河大桥为75+7×120+75=990m。

所以,连续刚构桥的连续长度可以达到1000m。

但是,连续长度过大,靠两边的几个桥墩因远离温度变形0点,将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桥墩受力很不利。

国内外一些较长的大跨度梁桥,采用中间区段为连续刚构,两边区段为连续梁的混合体系,结构受力合理,称为刚构—连续梁。

缺点是连续梁部分要设置大吨位支座,使用期需进行更换。

3 墩高对连续刚构桥的影响连续刚构桥为高次超静定结构,温度与砼收缩、徐变将产生次弯矩。

当主墩较矮或抗推刚度较大时,对纵向地震影响不利,在墩顶还会出现较大的拉应力。

需要利用桥墩较小的抗推刚度(双壁墩bh3E/(2L3))来降低上述次弯矩。

一般情况下,墩身高度宜大于主跨跨径的1/10,否则应采取措施降低次弯矩。

例如:1.1 在满足抗弯和稳定的前提下,减小墩身顺桥向厚度;1.2采用群桩基础,计入桩基柔度对墩身的影响;1.3利用边跨合拢前后的刚度变化对主梁进行加卸载,以改善墩身的受力;1.4将中跨底板预应力长索分三段锚固。

其中两段在中跨合拢前锚固,一段在合拢后锚固,以减小底板束产生的次弯矩和砼收缩、徐变内力;1.5对于个别很矮的桥墩,不用墩梁固结,采用墩上设置活动支座。

矮墩连续刚构桥的实例:主跨190m华南大桥,主墩墩身高度为11m,东明黄河大桥主墩高度9.1m~12.3m;某城市立交桥,跨径为36+58+90+58m,主墩高度为7.25m~8.18m;湖北翟家河大桥,跨径为85+160+85m,两个主跨高度分别为16m和95m。

4 孔跨布置4.1三跨连续刚构设中跨为L,边跨为L1及L2。

L1= L2时为对称布置,L1≠L2时为非对称布置。

正常情况下,一般可取L1=/L(及L2 /L)=0.52~0.60较为合适。

边跨大或小各有利弊,分述如下。

4.1.1边跨较小的优点⑴边跨现浇段长度较短,对施工有利。

当边墩台较高时,可用导梁、托架或挂篮前推作为支架,现浇段可以不用落地支架。

⑵边跨主梁端附近主拉应力较小,对防止箱梁腹板出现斜裂缝有利。

⑶边跨满布活载,中跨空载时,对中跨受力有利。

⑷当中跨长度一定时,边跨较小,则主桥长度较短。

4.1.2边跨较小的缺点⑴边跨过小时,如边支承出现负反力,需采用拉压式支座或在边跨主梁内加配重的措施,边墩台的受力不好。

⑵边跨较小时,主墩靠岸一侧的单柱轴力较小,另一单柱轴力较大。

故外立柱的偏心距大,将产生较大拉应力。

但可采取下述措施克服这个缺点:①边跨合拢前,在边跨大悬臂端加压重,边跨合拢后卸载。

结构分析表明,卸载后,外立柱仍可获得因加压增加压力的90%。

②中跨合拢前顶推主梁,使主墩向岸方向产生水平位移,然后锁定中跨合拢段,再浇边跨和中跨的合拢段砼。

顶推力应根据计算确定。

③改变中跨底板纵向预应力钢束的张拉程序。

一般是在中跨合拢后才张拉中跨跨中附近的底板钢束,这时将引起墩身弯矩,此弯矩与恒载墩身弯矩方向相同,对墩身受力不利。

改为将部分底板钢束在中跨合拢前张拉,可减小墩身的弯矩。

边跨较大时的优缺点,与上述边跨较小的优缺点相反。

4.2 两跨T构两跨T构多采用等跨布置,对结构受力有利,也方便进行对称施工。

例如贵州省贵毕公路小阁丫大桥,跨径138.1+138.1m。

0号梁段长16m,挂篮悬浇梁段长度为110.5m(一侧)靠桥台16.6m长为现浇梁段,合拢段长3m。

有时受地形限制,也可以采用不等跨布置。

小跨与大跨跨径之比,不宜过小,否则对桥墩受力不利。

一般宜大于0.8。

例如贵州省崇遵公路两岔河大桥,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跨径为132m+126m。

小跨与大跨之比0.955。

0号梁段长16m在托架上现浇,2×105.5m用挂篮悬浇施工,先合拢小跨端部12.5m梁段,然后再将大跨悬浇一个4.5m的梁段,最后浇筑大跨合拢段(亦为现浇段)长14m。

两跨T构,由于悬臂浇筑施工过程,悬臂长度大,主梁根部负弯矩大,导致主梁梁高较大。

在三跨正常布孔其中跨跨径与两跨T构跨径相同的情况下,后者主梁根部高度约为前者的1.6倍。

所以,如果桥长相等,后者往往造价较高。

对于两跨T构方案,要注意进行经济技术分析。

4.3 多跨连续刚构四跨或四跨以上,可以对称布置,也可以非对称布置。

中间1跨或几跨为主跨,跨径相等。

边跨跨径一般逐渐减小。

相邻两跨如跨径不等时,小跨与大跨之比,正常情况下不宜小于0.52。

上限则比较灵活,有的桥达到0.8。

以下是几座四跨或四跨以上连续刚构的孔跨情况,可供参考。

广东洛溪大桥:65m+125m+180m+110m,连续长度480m;贵阳小关大桥:69m+125m+160m+160m+112m,连续长度626m;福建石崆山高架桥:60m+115m+155m+115m+115m+115m+65m,连续长度740m。

四跨或四跨以上连续刚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跨与小跨对应的悬臂施工T构的长度不相等,出现大T和小T,设计和施工都更复杂一些。

4.4 小边跨连续刚构有时受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可能出现很小的边跨,其跨径与相邻较大跨径之比小于0.5。

对桥墩和主梁受力不利,设计有下述两种处理措施:4.4.1 当小边跨梁端的负反力较大,难以消除时,采用基础锚碇的方法平衡负反力。

例如:⑴四川省泸州长江二桥,孔跨布置为145m+252m+54.75m,小边跨箱梁通过5.25m长的合拢段与桥台刚性连接。

按锚碇桥台设计,布置18根方形锚桩,通过设在锚桩内的竖向预应力束将桥台可靠地锚于基岩中。

桥长26m,与箱梁结构一致,两端加隔板,箱内用浆砌石填心,小边跨的纵向预应力束锚于尾。

桥台为三向预应力结构。

桥台构造见图1⑵贵州省关兴公路落拉河大桥,孔跨布置为40m+166.5m+97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