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灿教授讲座共18页

合集下载

王耀灿教授为我校师生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综述与创新主题学术报告

王耀灿教授为我校师生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综述与创新主题学术报告

张耀灿教授为我校师生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综述与创新主题学术报告本报讯(实习记者陈璘玥)11月30日,全国著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耀灿在我校朝阳楼102教室作了题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综述与创新”的报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元金主持了本次报告,我校学院负责人、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及政治行政学院等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西华师大讲坛这几个字的出现特别重要)张教授介绍了“学科综述性研究的意义及类型”、“树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

他指出学科综述性研究有利于推动学科研究的传承、发展、创新;能够引领学人尽快了解并进入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领域。

学科的研究类型分为全面性、专题性、年度性及学术群体研究综述,(主语)提出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老师、辅导员及政工干部都要强化学科意识,要结合本职工作参与学科建设,学会跟踪理论和实践前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并且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合作共赢。

张教授提出要实现“学科体系的发展”、“学术观点”及“科研方法”的创新。

他为现场师生详细的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并结合实例指出了本学科在学术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主干和分支学科上(还有一个哈,有3张图片的嘛)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子们可以针对“十八大以来提出和启示的课题”进行创新研究;同时王教授认为“科研方法”的创新可以从“理论与实践”、“真理性与价值性”、“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这三方面的统一入手,并要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咨询研究的结合。

指出了“研究学问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学术而学术”,应采用中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开展跨学科研究,大力提倡实证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卢英作了总结,她感谢教张教授为我校师生指明了学科研究的方向,希望我校师生能够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本学科方面的问题。

发挥优势开拓创新

发挥优势开拓创新

发挥优势开拓创新
庞志康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学刊》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 浙江省教育学会团结广大会员和全省教育工作者,广泛开展群众性学术活动,对促进浙江省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总页数】1页(P49-49)
【作者】庞志康
【作者单位】浙江省教育学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3
【相关文献】
1.发挥优势开拓创新r积极推动学生军训工作健康发展 [J], 程宝根
2.福建省人民政府: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加快建设现代渔业 [J],
3.立足特色发挥优势开拓创新——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助力贫困地区产业扶贫[J], 夏体韬
4.继承传统发挥优势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发展中的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J],
5.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推广成果促进发展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隆重举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_邱伟光_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_邱伟光_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框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1、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概念的辨析。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包括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区别:含义不同,可得不是所有的思想工作都是政治工作,同样,不是所有的政治工作都是思想工作。

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密切相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性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区别:前者的含义要宽一些,后者的含义要窄一些,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

联系:前者包含后者,后者体现前者。

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01年简述题1、99年简述题1 简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活动,剥削阶级社会也有思想政治教育,任何阶级都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成员,从而巩固其统治;第二,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上其他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本质的区别。

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是为实现党的路线、纲领服务的,是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人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动员人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实践活动;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有泛指和特指,泛指人类所有阶级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我们用特指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以思想政治教育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特色为依托、以本校雄厚的电子科技实力为背景,在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与质性研究方面居全国前列,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本学科面临着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特点,把握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具有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实问题采用哲学方法、质性方法、量化方法予以高水平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分析、解决人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学科信息处理、学术交流与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社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规律与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大学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形成规律;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发展轨迹;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专家张耀灿教授到我校讲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专家张耀灿教授到我校讲学

作者: NULL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出版物刊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9页
主题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学;专家;教育学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华中师范大学
摘要:2007年4月27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张耀灿教授应邀来到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主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的专题报告。

理论名家张耀灿学术成果梳理

理论名家张耀灿学术成果梳理

• • • • •
• • •
1.有固定合作刊物。 2.随着学术水平的提升,发表层次不断提高。 3.间隙也在层次较低的刊物发表。
2.研究脉络
• • (1)凌乱期:1983-1996年(46-59岁) 成果少、层次低、选题杂,毕业就业、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道德教育、家长辅导等 均有涉猎。 (2)摸索期:1998-2001年(61-64岁) 开始逐步摸索研究方向,选题日趋集中,开始涉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思想政治 教育创新研究。 (3)发展期:2002-2004年(65-67岁) 日趋专业化,研究领域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德育研究之上,开始写书评。 (4)高峰期:2005-2011(68-74岁) 高产、开始确立学术话语。2005年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 的关系。研究领域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思想政治 教育学科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并结合热点展开了八荣八耻和构建和 谐社会研究。在学科建设、基本理论、人学范式转换上确立话语权。 (5)平稳期:2012至今(74---) 产量趋减,但是数量稳定。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前 沿问题思考和历史经验总结。

• • • • •
• •
七、研究领域
• 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 2、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 4、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 5、马克思主义研究 • 6、热点话题及现实问题研究
重点研究领域 学术观点 主要出处
八、学术观点
• 1、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 • • • • • • • • • • • •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张耀灿,2006年 方法论教学论:2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2007年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卢爱新、 张耀灿,2008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 张耀灿,2009年 发展报告:2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张雷声、 张耀灿,2010年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陈华洲、 张耀灿,2010年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简史》,王茂胜、 张耀灿,2010年 史:3部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陈立思、 张耀灿,2011年 《当代中等学校德育学科教学论》,刘强、 张耀灿,2011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王平、 张耀灿,2011年 原理论:7部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王树荫、张耀灿,2011年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 张耀灿,2012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2013年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杨芷英、张耀灿,2014年 心理学 马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张耀灿,2014年 思教 1部 2部 4部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
张耀灿
【期刊名称】《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次改革与调整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才能大力
推进其科学发展的良好势头.因此,要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加强思想政
治理论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加强师资培训体系建设、加强隐性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学科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理解与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推进思想政治理
论课的科学发展.
【总页数】4页(P4-7)
【作者】张耀灿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以科学发展观持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 [J], 李波怡
2.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市委党校第70期进修—班“解放
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主题研讨会发言摘登 [J],
3.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 [J], 张耀灿;
4.以科学发展观持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 [J], 李波怡
5.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J], 孔令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秀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优秀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毛泽东思想概论》优秀课程建设总结报告该课程自1992年开设以来,2003年被评为学校首批合格课程,2005 年12月立项建设优秀课程,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五个一"标准对该门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建设,达到了优秀课程的要求。

现将该课程建设情况做出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根据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五个一"标准和德州学院优秀课程建设"五个一"标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与启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二)课程建设定位《毛泽东思想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建设的定位就是建设优秀课程,努力打造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三)课程建设的特色(1)《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核心课程。

理论性强,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有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有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试方法和制度。

(3)引入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绩该课程的教学队伍由三人组成,开始建设时,只有两名副教授,一个讲师,两个硕士,一个在职硕士,讲过几年的建设,现已全部为副教授高级职称;全部取得硕士学位,建设成效明显。

40-45岁两人,30-40岁一人,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

师生配比为1︰18。

该课程由政法系田宝华副教授任课程负责人,现为德州学院政法系副主任,系党总支宣传委员和统战委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